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能够掌握生字词:园子、游戏、宽、草地、树木、绿色、桃子、香甜、好奇。

3.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

### 能力目标:4.能够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5.能够根据图片和课文描述想象出具体的场景并进行表达。

6.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游戏及其场景。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8.培养学生对游戏的热爱,并教育他们在游戏中注重团结和友爱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录音和图片。

2.学生课堂练习册。

3.教学笔记和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图片和描述,引导学生想象园地的景色以及里面可以进行的游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语文园地一》1.听录音,跟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2.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及感受。

3. 听音练习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 课文赏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进行简单的课文赏析。

5. 反思与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梳理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延伸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属于自己的“语文园地”场景图。

2.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游戏场景的短文,发挥想象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了《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掌握了生字词,并通过朗读和赏析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六、作业布置1.听录音,跟读课文,每天朗读3遍。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3.写一篇五十字左右的作文,描述一次有趣的游戏场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语文领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2课时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观潮》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基本情节和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短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潮汐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过程
1.课文朗读:教师先朗读全文,然后逐段让学生跟读。

2.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和情节,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物行
为的影响。

3.课文理解:指导学生理解难点词语、句子,解释生词。

4.课文操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朗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沟通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海边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反馈
通过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鼓励学生写下课文
阅读心得,进行课后小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阅读课外相关资料,了解海潮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3.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观潮》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的感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次《观潮》第2课时教案内容,祝教学顺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案

安全教育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1、要遵守交通规则(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些同学是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 观潮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到第5页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

教学难点学生感觉自然之壮美。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第一课时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并能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朗诵能力;4.培养学生对敬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朗诵和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2.PPT、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著名诗歌的诗句,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问:你们了解诗歌吗?诗歌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2. 新课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分段进行课文导读,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3. 课文理解(15分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合作,就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感情表达和情感交流。

4. 诗歌赏析(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经典诗歌,让学生欣赏并感受诗歌的魅力。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5. 朗读训练(15分钟)•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课文中的朗读语音和语调。

•分散式朗读训练:随机选择几个学生朗读课文的段落,并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朗诵表演(15分钟)•分组进行朗诵表演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内容进行朗诵表演。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老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7. 拓展活动(10分钟)•请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诗歌。

•鼓励学生朗读并分享自己的创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诗歌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文内容。

学生们通过朗读和朗诵的训练,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更加懂得了敬语的力量。

六、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课文,复习相关知识点;2.完成《敬语的力量》一课的课后习题;3.准备自己的小诗歌,在下堂课进行朗读和分享。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教材主要讲解了关于身边昆虫和植物的知识,通过学习和阅读相关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融入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融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关于昆虫和植物的基础知识。

–了解昆虫和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进行表达。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昆虫和植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解昆虫和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完整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表达方式。

难点1.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需要引导理解。

2.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

引发学生对昆虫和植物的兴趣。

2. 学习1.阅读故事《昆虫的语言》,学生跟读,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故事中昆虫的情感表达,展示合作成果。

3. 操作1.带领学生一起实地探索,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昆虫和植物。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昆虫或植物的文章。

2.收集昆虫或植物的图片,写出感想或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地观察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秋江的晚上花牛歌繁星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秋江的晚上花牛歌繁星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秋江的晚上花牛歌繁星2019——2020学年最新人教版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目录1观潮教学设计2走月亮(两篇)教学设计3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4繁星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研究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节。

教学重点:1、字词教学;2、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讲授难点:领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讲授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研究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讲授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教师简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二、检查预情况1、检查生字。

1)研究“潮、浩、沸、涨”,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大荡、沸腾、涨潮……2)研究“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研究“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包围、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XXX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诵课文,请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学习目标:•能够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词。

•能够听懂故事大意,并简单复述。

•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 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课文的理解和复述。

3.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二、教学准备•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

•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件准备。

•单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引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内容,预猜故事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带读生字,并让学生跟读。

•制作单词卡片,进行词语认读练习。

3. 听说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录音。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 课文分析•分段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文章寓意。

5. 课文表演•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 课文复述•让学生个别复述课文内容。

•纠正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提高表达准确性。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强化重点。

•确认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本后的练习册相关题目。

•背诵本单元课文。

•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以多媒体设备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课文表演环节应更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下节课可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表格式)
大自然就像个魔术师,他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海边常见的涨潮景象,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观潮》这一课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壮美的潮水——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请大家先读一遍课文,想象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美景象,说说钱塘江大潮有哪些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情感,使其产生对美好境界向往的热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表现自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教学目标
七、教学时间安排:
《观潮》2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鸟的天堂》2课时
《火烧云》2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课题
1、观潮
教学时数
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不仅运用多种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4、全班品味钱塘江潮水来临时的“奇”。(重点理解第四段“横贯”、“浩浩荡荡”、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小黑板出示描写大潮声音和形状的4个句子)站起来,指给教师看,潮水多高?(用手比画)巨浪从天而降,声音像什么?(用嘴模拟)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一、揭露课题由学生按照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千米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卢沟桥”。

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

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誉中外。

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唯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抗日战争由此开始,而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就是卢沟桥(板书课题)二、观察第一幅图画一、仔细看图,桥上都有哪些景物?二、把你看到的景物按必然顺序说一段话。

3、谈一谈你对卢沟桥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填空。

(1)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2)文章先向咱们介绍了__,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二、完成思考题及填空后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后明确:(1)本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的形态。

(2)文章先向咱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接着讲卢沟桥上的狮子姿态万千,最后讲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按叙述顺序进行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意思第一段:(1)介绍了卢沟桥的特点。

第二段:(2—3)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第三段:(4)卢沟桥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五、熟悉歇后语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1)歇后语分为前后两部份,仔细观察,看看这两部份有什么关系?(前一部份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份像是谜语的谜底。

后一部份是为了解释说明前一部份)(2)你还能说出几个歇后语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泥菩萨过河——自顾不暇)四、朗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通过读文,咱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向咱们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万千。

那咱们就一路来看一看,卢沟桥上的狮子都是什么样子。

二、自学第二大段(一)出示自学提示:一、“这些狮子真成心思”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二、细读描述狮子“形状”的句子,想一想文章都写了狮子哪几种形状,你以为哪一种形状最成心思?为何?3、作者为何在第二自然段的末尾用省略号?(二)小组讨论。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正确书写、识别并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学准备•故事书籍:《语文园地一》•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内容,并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故事,解释生字词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及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述并画出故事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引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学习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最后,在归纳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观潮【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观潮【课堂教学教案】

1 观潮第1课时请大家和我一起读一读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

课件出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在这个单元的学习里,我们要关注这两个方面:课件出示:⒈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⒉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同学们,你们知道刘禹锡这首《浪淘沙(其七)》描写的是什么吗?是的,描写的是江潮,准确地说是钱塘江大潮。

见过钱塘江大潮吗?苏轼曾这样赞美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独特的江潮,吸引了无数游人看客。

现在让我们领略它的风采吧!课件出示:四种钱塘江潮水类型。

师:同学们请欣赏这些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1.这是“一线潮”,潮头呈一线。

一条白线犹如素练横贯江面。

2.这是传说中的“丁字潮”,两股潮形成了一个“丁”字这种奇异景观。

3.这是“交叉潮”,又名“十字潮”。

汹涌而来的潮水在绕过沙洲后变成了两股,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异常壮观的交叉潮。

4.这个是“回头潮”。

咆哮而来的潮水撞击着“身后”的堤坝掀起高高的潮头,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吗?接下来,我们通过观看一个小视频,去更加形象地了解天下第一潮的形成原因,去感受它的磅礴气势。

(播放视频)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1:看到这些图片,我感到非常震撼。

钱塘江大潮真是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生2:钱塘江大潮让我感到震撼,让我感到激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

我更热爱祖国的河山了。

师:同学们,我们从图片和资料中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

那么,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

请大家齐读课题——《观潮》。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课后生字表多读几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目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2)1 观潮 (5)2 走月亮 (8)3 现代诗二首 (11)4 繁星 (13)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16)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19)语文园地一 (23)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7)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0)6 蝙蝠和雷达 (32)7 呼风唤雨的世纪 (36)8 蝴蝶的家 (40)习作小小“动物园” (42)语文园地二 (45)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49)9 古诗三首 (51)10 爬山虎的脚 (59)11 蟋蟀的住宅 (61)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63)习作写观察日记 (65)语文园地三 (70)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73)12 盘古开天地 (75)13 精卫填海 (78)14 普罗米修斯 (80)15 女娲补天 (83)习作我和过一天 (87)语文园地四 (92)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99)16 风筝 (100)17 麻雀 (106)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09)习作生活万花筒 (11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115)18 牛和鹅 (117)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20)20 陀螺 (122)口语交际安慰 (123)习作记一次游戏 (126)语文园地六 (128)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131)21 古诗三首 (13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37)23 梅兰芳蓄须 (142)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146)习作写信 (149)语文园地七 (151)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154)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56)26 西门豹治邺 (160)27 故事二则 (163)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169)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172)语文园地八 (175)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观潮》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观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查阅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字和视频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盐、屹”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想象潮来前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看图诵诗,激趣导入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篇章页,引导:观察图画,说说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2)引读(唐王维)诗句:滔滔江水,流长邈远;重重青山,若有若无。

学生齐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3)明确主题:这一单元的课文展示了大自然美丽多姿的画卷。

我们学习时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去感受自然之美。

(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2.课题导入。

(1)课件出示诗句。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王在晋《望江台》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刘禹锡《浪淘沙》(其七)(2)学生齐读。

猜一猜:这几句诗是写什么的?(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课文《观潮》,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读“资料袋”,了解“潮”。

①出示课后“资料袋”,学生自由朗读。

②教师补充介绍: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目标】1.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2.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学重难点】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发现问题1.填写环境问题调查表。

(1)提出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2)方法指导。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现场观察、读报、上网、采访群众、看电视、听广播……2.搜集整理资料。

大家在搜集问题的时候,可以拍照片、搜集图片、录音、做小卡片……二、环境对比,引出话题1.欣赏自然美景图。

引导: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们心旷神怡,心潮澎湃。

2.观察课文情境图。

(1)过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可是,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的四幅插图。

(2)引导交流:四幅图片反映了哪些环境问题?你想说点什么?(指名交流)3.教师小结: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乱砍滥伐……只要大家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在危害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一起聊聊“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

(板书话题:我们与环境)三、结合调查,交流问题1.小组交流。

同学们对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请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交流内容:●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什么危害?●对环境问题进行归类。

●推选一名“最佳发言人”。

2.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选发言人。

(2)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发言时,要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

●认真倾听,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3)师生交流。

教师提问:你调查的是什么地方?你发现了什么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什么危害?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交流。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常见的生字词和短语,如浪花、飞鸟、绚丽等。

–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提炼出关键性词语。

–能够朗读课文,流畅、准确地表达词汇和内容。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并认识到句子的情感色彩。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合作、变化方法等形式,有效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能够从实际生活中自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意识到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以及锻炼自己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能够尊重他人,与人和睦相处,在语文学习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和短语,并掌握其基本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提取出关键性词语。

–熟悉情感表达,认识到句子的情感色彩。

–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集体合作、变化方法等。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课文意义中的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和词汇运用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三、教学策略1.个性化教学策略:–课前预习:通过家长的引导,让学生提前熟悉生字词和短语,为课堂掌握做好准备。

–拓展探究:通过问答、图像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拓展课文意义,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合作学习策略:–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协作,完成预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

–角色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具体的任务,如阅读、提问、归纳和总结,发挥各自的长处,激发合作的潜能。

3.情感教学策略:–生成情感联想: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并让他们通过个人体验、情感交流来生成情感联想,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感受正向情感。

–突出生活情境:将部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立体感受到生活情境,并将它与语文知识相结合,深入体验生活,提高学习因素。

四、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向学生引入新课,先培养学生听取和表达的意愿和积极性,以便后续的学习能得到良好的开端。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1 观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屹、昂”等12 个生字;会写“潮、剧、堤”等15个生字;理解“笼罩、屹立、人声鼎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边读边想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多种方法理解课文词语;懂得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

【教学方法】想象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涨潮时的情形吗?想不想看?2.播放视频《潮水》。

3.你们喜欢吗?你们知道潮水形成的原因吗?课件出示补充资料: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潮水一般出现在日出和日落时, 是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增大, 导致海水受到引力影响,然后出现涨潮。

想不想去看更多的更精彩的大潮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

(板书课题:1.观潮)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带音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罩”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山崩地裂恢复(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

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4.理解相关词语: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4 繁星【课堂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4 繁星【课堂教学教案】

4*繁星1.导入大家一定都看过星星吧?你喜欢天上的繁星吗?你们瞧,(pp图)那满天的繁星就像是夜晚的小精灵,在夜空中绽放着自己智慧的光芒。

它们是那么的神秘和耀眼,看着繁星,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生1:我想到了牛郎织女会鹊桥。

生2:我想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一颗星星代表着一位我们思念的亲人。

生3:我想到了一首歌曲《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2.作者资料介绍师: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懂得也很多,你们知道吗?有一位文学巨匠非常喜欢繁星,而且对繁星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位文学巨匠是谁呢?对了,他呀,就是巴金先生。

ppt出示巴金资料介绍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原名李尧棠,字芾(fú)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其代表作有《家》《春》《秋》《雾》《雨》《电》等。

3.课题师:那么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仰望星空,都有怎样不同的感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繁星》吧!4.课文师:让我们先听一遍朗读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觉得难读难写的词语。

5.词语师:录音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需要识记的词语吧。

ppt出示生字: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注意,坠是一个翘舌音。

怀.抱师:读的真不错,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识字这些加点的生字呢?生1:我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师:是的,例如昧=日+未坠=队+土,怀=忄+不。

怀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词语,可以理解为拥抱。

那其他两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吗?生2:半明半昧是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生3:坠是落下,掉下的意思,所以摇摇欲坠的意思是形容很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

6.梳理课文师:对。

接下来,让我们默读课文,拿起笔在课文里找找:作者看了几次繁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繁星的?每一次又看到了怎样的繁星呢?师:找到了吗?ppt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生1:作者一共看了三次繁星。

第一次看繁星的时间是从前,在家乡。

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

ppt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生2:作者第二次看繁星是在三年前的南京,他看到了星群密布的蓝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观潮》人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教学准备词卡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

(板书:天下奇观)3.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

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

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

(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

)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

(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C、观潮人——最多D、响声——最大E、浪潮——最壮观F、人的情绪——最高涨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

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

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

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

板书:潮来时,潮过后。

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

)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

作者是怎样说的?2.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

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

)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

A、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B、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

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

指导朗读: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

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

)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

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

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

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

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

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

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

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

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

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

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B、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7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

2.品味“横卧”。

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

“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

)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

)“卧”是什么意思?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

)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

)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B、小山:若隐若现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

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

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五、作业A、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B、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

四年级语文教案——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材简析: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4.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六、布置作业作业超市: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

2、课外阅读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四)小练笔:描写自己见过的奇观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世界最后一块密境课后札记: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人教版教案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教学挂图。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整体感知1、出示图片大家看,这是巴金作品《鸟的天堂》的巨型书雕。

记得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此游览,曾写下《鸟的天堂》一文。

2、出示温故习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填时间),看到了,第二次是在(填时间),看到了。

3、假如我们站在巨型的书雕前,面对的是一群前来观光的游客。

你能不能上温故习题补充完整,在其前面再加上一、两句导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解说。

4、同桌互相练习后,指名说,教师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板书课题后,从课题到课文内容,请学生一一回忆后,进行表达,其目的有三:一是检查上节课学习效果;二是再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加深对课文整体的感知;三是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精读课文,感受熏陶——走近“大榕树”1、默读课文第五~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榕树的?并为你的思考找找依据。

(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据:“渐渐逼近”。

)2、作者在远处时,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情景呢?作者用生动的文字给我们展现在了眼前,从整体上让你感受到了榕树有哪些特点?(作者从整体上写出了榕树的大小、颜色和形状,还交代了榕树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