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46f54c72aeaad1f346933fc7.png)
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1攀登珠峰与核试验对于人类发展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把它们放到一块来说,发现它俩有一共同点:人活着便是为了挣口气。
这口气太难挣了,为了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妻离子散,太多太多。
但是他们有退缩吗?没有。
很多人看到有吴京在的电影,就觉得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没有错,有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爱中国更多些。
而且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辉到一定境界。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搏才有今天的辉煌。
人会不惜命吗?不会,但他们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上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把这口气给挣着了。
脱离历史背景,单看这部电影,如此选材,必然得与恶劣天气对抗,假如单单是要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大可以选择相对舒适环境的题材,唯有这生生不息的爱国精神吸引着这帮拥有赤子之心的人,这珠峰精神,不就是中国精神吗?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我们的国家没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有问题,去解决,去完善。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登珠峰电影《攀登者》观后感悟2说来也很巧,20xx年在西安培训的时候爬过一次“雪山”,记忆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为当年爬那座山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在今后的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山之类的活动。
而四年后的20xx年正好有机会去了一趟西藏,这次西藏之行又让我重新爬起了雪山,可能是因为山下有解放军吧,才给了我这次爬山的勇气。
这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脚下开始爬山的,可能因为爬的时候太兴奋了吧,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缺氧反应。
但晚上回到宾馆后,吃饭的时候缺氧的反应就越来越剧烈了,头开始又晕又疼,晚上也因为缺氧而导致睡眠很不好,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头疼得感觉要炸掉,最后不得不吃药;据说剧组拍戏的时候也在西藏那边拍,真的很敬佩。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58365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7.png)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漫漫人生长路,恰似攀登一座高山,我们在这过程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征服那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直面困难,从中汲取经验,勇往直前。
在《攀登者》里,主人公为了证明中国,而勇闯珠峰。
他一次一次被困难击倒,又一次一次地站起身来。
雪崩、狂风、队长的牺牲、越过第二级阶梯,困难告诉他:要对任何事尽责任、有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最强大,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变成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就会从中得到自己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们会汲取失败的经验,然后再一次挑战它,最后战胜它。
攀登者们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仅仅只有一次成功登顶,他们被一次次击败,但又一次次地去尝试,所以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当困难与挫折降临,如果我们都以“与我何干”的想法去对待它,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个困难,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电影中,老队员因当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而丢下摄影机,导致未能取证,最后没能为祖国效力而耿耿于怀。
他恨主人公,也恨自己。
多年后,担任登山总指挥的他为了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刚愎自用,不惜让新队员们去冒险,当队员们遇难后,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明白了为自己队员的生命负责比其他的更重要。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逃避现实,逃避困难,因为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逃避、放弃,这只能让我们在困境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只有我们直面困难,感悟从中获得的经验,最后用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当中更多的困难,所以困难也是“课堂”。
攀登者观后感2近日电影《攀登者》的线上宣传从未停止,先是由谭维维演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正式全网上线你,之后发布了角色预告片,电影的主演之一吴京的预告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吴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男演员,参演了很多优秀作品,尤其是近年作品质量广受夸赞,刻画的都是像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中的刘培强中校一样令人敬佩的角色,而他在以《战狼》等硬汉画风的角色深入人心之后,本人也很硬汉直男的画风就被众多网友所关注着。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9bb7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9.png)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登上去,活着回来!”是电影《攀登者》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在十一放假期间,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珠峰北坡攀登,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珠峰,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但可惜的是,因雪崩的来临,录像机的丢失,攀登队员们并没有记录成功登顶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但是,由于没有影像资料,国际上并不承认中国登山队员曾从北坡登顶。
所以,他们决定再次登珠峰。
这一次,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
这部《攀登者》在献礼祖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令我最难忘的片段便是那登顶的时刻。
1960年5月,珠穆朗玛峰第二台阶下,中国珠峰攀登突击队三名队员正在向最艰难,也是最难逾越的第二台阶发起冲击,这是他们的第五次冲击,前四次失败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的体力,这三个人搭起的人梯,队员曲松林为了攀登上第二台阶,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山,脱掉鞋子,赤脚攀登。
在队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攀登珠峰,对人类发展来说,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但这表明了:人活着便是为了争口气!这口气太难挣。
为争这口气,太多人牺牲,太多人妻离子散,但他们没有退缩。
很多人看到吴京参演的电影,就认为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何错?多了解中国的过往,必然会对中国有感情。
而且此片不仅仅是爱国主义。
中国是一个在苦难中壮大的国家,拿命拼,才有今天的辉煌。
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国际最后采用了中国标准。
用命换来的数据,终于争来了这口气。
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山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我们国家。
中国没有那么完美,但又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呢?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观后感2国庆节10月1日,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着》,具体内容是这样:刚开始队长方五州、松林、杰布等人组成的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由于雪崩队长不幸身亡,松林也受了重伤,但方五州抓住了他,松林命保住了,但相机丢了。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8da2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4.png)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攀登者》观后感1国庆假期将至,国庆档电影也已经蓄势待发,9月23日,国庆档电影种子选手之一,由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等人主演的剧情冒险电影《攀登者》举行了国庆上映前的全球首场放映,就此,《攀登者》的首轮口碑出炉。
《攀登者》这部电影首先在演员阵容上是毫无疑问全明星阵容,吴京、胡歌、章子怡、成龙、井柏然、张译等等,都是实力大咖,就凭这些演员阵容,这部电影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观众忍不住要去看了。
根据9月23日有幸参与《攀登者》全球首映的各位观影者的反馈来看,目前大家都对《攀登者》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
尤其是首映礼上,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现场还给大家透露拍电影的一些台前幕后,那就关于胡歌拍这部电影时的一些小插曲。
据董事长任仲伦透露,在拍摄《攀登者》期间胡歌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很多粉丝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在胡歌拍这部戏期间胡歌的妈妈去世了。
在电影中有一段胡歌饰演的杨光在病床上和队医讲的话,在胡歌妈妈过世后,胡歌主动要求重拍这段戏,胡歌将这部分情感投入到了角色和情节演绎中。
虽然听起来这个小插曲让大家为胡歌感到心疼,但也直接反应出了胡歌对演员演艺事业的执着,以及对自己的高要求,先不管电影中胡歌的表现如何,就胡歌的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所有观众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
还没看电影已经被他的行为所感动。
《攀登者》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感动和泪点的电影,由于观影人都签有保密协议,并不能对大家透露太多的剧情,但是目前都用了“热泪盈眶”、“年度最佳”、“震撼感动”等词来表达了观影之后的感受,可见这部电影的质量已经很稳了。
20xx国庆档总共有三部电影是大家最关注的,除了吴京和胡歌的这部《攀登者》之外,一部是由黄渤、张译、葛优等人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另一个是由张涵予、欧豪、杜江等人主演的《中国机长》,也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都不容小觑。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_心得体会范文_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_心得体会范文_](https://img.taocdn.com/s3/m/2e5a01d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1.png)
《攀登者》观后感5篇_《攀登者》心得体会600字《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第一次中国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峰,因相机和人命的取舍,导致没能拍摄到登顶的画面,而没能被国际认可,带着这样的遗憾,中国登山队20xx年后整装重发,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攀登者》观后感一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
但是登顶珠峰是我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
但是情怀还是有的。
十月一日,祖国母亲七十华诞。
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
从事实来讲,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
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瑕不掩瑜。
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
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
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的演绎,就是他。
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绪,我给他五星。
《攀登者》观后感二这个电影呢,我是冲着我家吴京去看的。
可能期待值过于高吧,就还是觉得有点不太符合我的胃口。
不能说这个电影拍的不好,登山这条线,其实讲的不错的,第一次登顶,没有留下影像导致主角心中遗憾。
第二次登顶又是困难重重,死了好多人,困难重重的最后终于登上去把遗憾填满,故事圆满结束。
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加感情戏,那几个女性完全没必要存在真的是。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e43d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0.png)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是国庆放假的第四天,我和我的同学一起看了一场电影《攀登者》主要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27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由于没有拍下360度环绕录像而被世界登山队否认中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最初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三人,也各自过自己的生活,其中吴京饰演的方州山去教书了,有一次他讲到了他们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情,还把当时带上珠穆朗玛峰的化石拿给了学生们看,但是有一个学生不相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还把方州山从珠穆朗玛峰上带来的化石打碎了,从此以后方州山再没有去过那间教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珠峰,虽然攀登珠峰的过程失败了好几次,还有人为此牺牲的,但是登山队不畏困难,终于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20。
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还测量了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8848。
13米。
这让我想起来,今年的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课》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迹。
26岁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而做了截肢手术,但是,失去右腿的他没有放弃梦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5月,以69岁高龄成功登顶珠峰,站在珠峰峰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仅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为他参与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号称第二台阶的一个九十度的绝壁上架设了“中国梯”这一壮举。
虽然那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设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艰难,因为海拔高,本来就缺少氧气,再加上天气极寒,他们每做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最终用了一天时间,才将“中国梯”牢牢地架设在了第二台阶上。
此后,相继有1300多名登山队员,踩着夏伯渝等人架设的“中国梯”,从珠峰北端登顶。
经历几十年的历程,夏伯渝老人那颗希望五星红旗在珠峰飘扬的初心,始终激励着他,即使失去一条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顶,如今的中国已毅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后的中国将继续展现大国壮志,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系列超级工程建成,让每一名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永远高高迎风飘扬而骄傲、自豪,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也不能忘记那部挂在世界之巅的“中国梯”。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d0bc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8.png)
突破极限——珠穆朗玛峰登山事件观后感一、奇迹般的珠穆朗玛峰在人类征服自然界最高点的过程中,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人们呈现了突破自身极限的壮举。
而珠穆朗玛峰作为地球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对于登山者来说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和挑战性的地方。
近年来,在许多探险家和登山爱好者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攀登这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巨无霸。
珠穆朗玛峰这一气势恢宏宏伟壮丽的自然奇观引发了我的浓厚兴趣。
二、历经千辛万苦在整个登山过程中,我见识到了人类不屈不挠精神与顽强毅力所带来的壮举。
从基地营出发,饱受寒冷和缺氧困扰;到超越云层,亲眼目睹美轮美奂的景色;再经历大约两个月与不可预测的气候和地形抗争,才能真正跻身登顶之列。
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奋斗。
尽管艰险重重,但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时,我感到了无比自豪和成就感。
三、团队合作的极致展示在这场冒险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指导者还是队员,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
对于登山者而言,彼此间的互相依赖是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关键因素。
只有通过信任、合作和相互支持,才能以最佳状态面对种种挑战。
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将个人利益置于整个团队目标之下,并且坚持默契配合和集体竞技精神,在实现共同目标上取得卓越成果。
四、对自然保护意识的唤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我被自然界的无限伟力深深震撼。
展现在我的面前的是壮丽的冰川、蔚蓝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雪山。
然而,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频繁的登山活动导致峰顶周围积雪下降、冰河萎缩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呼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限制登山活动的数量,才能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
五、精神上的觉醒攀登珠穆朗玛峰并非仅仅是征服一座高峰那么简单,更是对个人内心世界一次极具挑战性和推动力量干净利索地体会。
战胜自身恐惧、战胜身体疲惫、战胜一切不可能的信念让我重新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无限潜能,并且以此汲取奋发向前的力量。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bd036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08.png)
攀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看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那些事儿,我整个人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满脑子都是震撼。
以前啊,我就知道珠峰是世界最高峰,那是个很牛的存在。
但看了那些攀登者的故事,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可不是一般的“爬山”。
那些家伙们背着超级重的装备就出发了。
我就想啊,我平时背个小书包走两步都嫌累,他们可真是超人啊。
在那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每一步都像是在和死神拔河。
那冰裂缝,看着就像一张张大口,随时准备把人吞下去,感觉比电影里的怪兽还恐怖。
而且那风,简直就是个疯狂的鼓手,不停地敲打着那些攀登者。
我在屏幕这头都能感觉到那股子劲儿,他们却还得顶着风往上爬。
我估计那风刮在脸上,就跟有人拿着砂纸不停地磨似的,肯定疼得要命。
还有啊,那海拔高度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氧气越来越少,人就像个快要没气的气球。
我看着那些攀登者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就像一条条缺氧的鱼。
这时候我就在想,我要是在那,估计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可是呢,这些勇士们没有放弃。
他们一步一步,就靠着那股子顽强的劲儿朝着顶峰前进。
当看到他们终于登顶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
那感觉就像是我自己也登上了珠峰一样,心里充满了骄傲。
这攀登珠峰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要是有个梦想,就得像这些攀登者一样,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得咬着牙坚持下去。
虽然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攀登珠峰,但这种精神我可得好好揣在怀里,以后遇到啥难事,就想想那些在珠峰上拼搏的英雄们,我也能鼓起勇气去面对了。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35cdfc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9.png)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通用23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攀登者》观后感篇1有那么一代人,他们为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对世界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拥有主权,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勇攀珠峰,他们面临千难万险,他们遭受了无数的质疑和屈辱,但是最后他们成功登顶珠峰,让全世界在珠穆朗玛峰上看到了中国人。
他们,就是中国勇敢的攀登者们!“我们自己的山,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攀登者》而这个攀登珠峰的故事在之前却鲜有人知。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个登顶珠峰的故事在编剧充满神奇色彩的笔触下改编成了一部激励中国人民甚至世界各民族人民的电影《攀登者》。
电影《攀登者》给我们讲述了1960年中国攀登者千难万险成功地登顶珠穆朗玛峰,很遗憾未能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而此次登顶事实也因此不被国际承认,也就意味着我国攀登珠峰的进程重新归零。
一方面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人的实力,为了让中国人登顶珠峰的事实能够有影像资料作为登顶珠峰的凭证被国际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为了给此次登山之行留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1972年中国登山队重整旗鼓,并于1975年5月27日成功登顶珠峰,还测得了珠峰的精确高度为8848.13米这一珍贵数据。
这一成就作为登山探险史上的里程碑而被载入了史册,成功宣告了中国对珠穆朗玛峰的主权,让全世界在珠穆朗玛峰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影子,让那些瞧不起中国的人们从此闭上了他们的嘴巴。
《攀登者》导演采用写实的手法向我们重现了1960年首次攀登珠峰的艰难历程,弥补了我国登山探险史上对1960年影响缺失的不足,展现了老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荣誉,为了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实力给予认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捍卫中国领土之战,长达十五年的质疑和屈辱,隐忍和坚守,一战成名,中国攀登者们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而《攀登者》通过电影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国攀登者们的英雄事迹,无疑会是一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的优秀影片。
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
![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36c7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4.png)
登珠穆朗玛峰观后感如下:珠穆朗玛,地球之巅,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璀飞仙子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世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别说爬上去,光说这几个字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8米,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女神之峰。
在暑假里,参观上海科技馆,我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攀登珠峰》。
内容激动人心,情节跌宕起伏!这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登上队颇具传奇色彩的真实经历,爱德有着和父亲一样的理想,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他及他的团队刻苦训练,艰难地穿过被冰雪覆盖的峭壁和一处处艰难的险境,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好友罗伯在突击登顶的时候,不幸遇难,他们在这场打击之后又重新找到了希望和力量,并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是一个关于人类精神、爱山、敬畏大山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他们的精神毅力值得我学习。
最让我感动的是主人公爱德在最后冲顶的那一段,从北坡突击从营地出发登顶,需要12个小时,这是所有登山过程中最险最难的,需要看准了天气,爱德计划在半夜12点出发,如果顺利的话,次日中午就可以登顶。
他准备好了装备,带着必胜信念出发了,在这样的海拔上,他竟然没有带上氧气瓶,他觉得他能行,头脑中满是爸爸的鼓励声!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就这样,就这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他终于登顶了,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爱德站在珠穆朗玛的顶峰,遥望着整个世界,想念着爸爸,感慨万千……看完影片我被主人公及团队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决心学习他们的这种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
回想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的名人他们也有这样精神,如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翻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尝试各种各样的草药,有毒的,有味的,他也不怕,最终完成了著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还有海伦凯勒,她出生的时候就双耳失明,双耳失聪,整天生活在无尽的黑暗和寂静中,因为没有放弃,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学习,碰到了无数的困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在支持她,都一一克服了,后来海伦凯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最新夏伯渝登珠峰观后感 3篇
![最新夏伯渝登珠峰观后感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17282a6294dd88d1d26b83.png)
自2018珠峰登顶以来,无腿勇士夏伯渝因其坚持与毅力得到不少关注,体育届最高殊荣之一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授奖肯定,央视《开学第一课》也邀请他上节目,以其不屈不挠的经历激励莘莘学子。
但与称颂之相对的是,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
也许是当下浮躁的环境影响了评论者的判断,可也正因如此,有些人的故事,才显得弥足珍贵。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攀登,挑战高度。
夏伯渝就是其中之一,43年5次尝试,69岁圆梦珠峰,是世界上登顶珠峰最高龄的残疾人,从此成为当代攀登者和普通人心中梦想、勇气与坚持的标杆与符号。
从1975年的8600米,到2018年的8848.43米,夏伯渝走了43年,这期间的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
但真正接触下来,会发现,这名老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苦兮兮的灰色地带,他质朴、乐观、随和,脸上总有温暖的笑容,把攀登这件事,想得远比普通人更简单。
对他来讲,攀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跟大家下班了去打篮球,看电影没什么不一样,它不会多么崇高,也不会多么龌龊,就是自然、纯粹的样子。
5月28日晚,残疾人登山家夏伯渝逐梦分享会在北京进行,这之前他刚刚成功登顶珠峰,完成了40多来的一个梦想。
在介绍这些年为登珠峰做的准备时,夏伯渝笑称自己的登山史就是中国假肢发展史。
从珠峰下撤时遭遇暴风雨,夏伯渝脸部和手有不同程度冻伤。
回京一周多,夏伯渝前几天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
今晚参加“挑战珠峰 FinalCall”逐梦分享会时,夏伯渝的脸颊还敷着纱布,3根手指也缠着绷带,“十个手指现在还是麻的,估计还要掉一层壳才能有知觉。
”1975年,夏伯渝在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而失去双腿。
40余年来,夏伯渝并未放弃登顶珠峰的渴望。
在此次成功登顶前,夏伯渝已经先后4次尝试登顶,但均未成功,其中一次离登顶只剩90多米。
“有人跟我说差90多米就等于上去了,但我觉得那就是遗憾,我的人生应该是完美的。
”夏伯渝为此不断尝试攀岩、攀冰等运动,并每天爬一次香山,为登顶珠峰做准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10d32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3.png)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
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米变得举步维艰。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
有的人开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注执着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在新时代,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小到个人职业,大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攀登者》观后感2电影《攀登者》,20--年国庆登上银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这部电影选择这个时候上映,获得高票房是势在必得的。
剧情讲述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第一次中国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峰,因相机和人命的取舍,导致没能拍摄到登顶的画面,而没能被国际认可,带着这样的遗憾,中国登山队20--年后整装重发,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剧中,第一次登上珠峰的3名队员,由于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的选择逃避,有的选择坚守,但心中的执念让他们没有放弃二次登上珠峰,登山过程中“第三女神”并没有眷顾他们,雪崩、暴风,冻伤,队长的意外受伤,气象工作人员的迷路,年轻队长的临危受命,选择标杆还是放弃生命,肺水肿等等,每一秒,他们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他们牺牲小我利益,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是真正的英雄。
为国攀登观后感400字
![为国攀登观后感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9ab43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f.png)
为国攀登观后感400字首先,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中国登山队员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激烈挑战。
在高海拔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缺氧、冻伤、极端天气等多种困难和危险。
然而,他们却能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在生命攸关的情况下冒着巨大风险,继续前行。
这种不怕牺牲、不怕苦难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登山队员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其次,影片中展现了中国登山队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默契配合。
在攀登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依靠其他队员的帮助和支持,团队的稳固和互相搀扶成为了攀登的关键。
他们要协调配合、互相支持,才能完成攀登的任务。
这种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不仅展现了中国登山队员的团结一心,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互助互利、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让观众对中国式团队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影片展现了中国登山队员在攀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挑战和坚毅意志。
在攀登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艰难险阻,还要忍受孤独、寂寞和恐惧。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不断克服内心的挣扎和恐惧,以坚韧的意志和果敢的决心战胜自己。
这种自我挑战和坚毅意志无疑是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重要支撑,也让观众为他们的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所折服。
总的来看,《为国攀登》不仅记录了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过程和经历,更展现了他们在攀登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精神无疑让观众深受鼓舞,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和推崇的榜样。
正因如此,《为国攀登》这部纪录片值得每个人观看和学习,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登山队员所展现出的矛盾、挑战和奋斗,生动展现了他们在攀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f57bd0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8.png)
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精选6篇)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篇1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极度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一系列的艰难险阻,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
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
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一代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攀登者的观后感600字篇2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看完后我一直在想着电影中这几个瞬间:在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方五洲登山队长为了保住队员曲松林的性命,把摄像机弃掉了的那一瞬间,然后就是那突击队新队长李国梁为了保住摄像机牺牲了的那一瞬间,最后是接近结束的方五洲为了救徐缨同志,为她接下了一块巨大的冰块,最后就是片尾几位登山队员上珠峰的那一瞬间最让人难忘!电影主要讲了1960年一些中国登山队员已登上珠峰但没有摄像所以世界不同意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过珠峰,1975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留下证物。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8303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6.png)
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一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
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
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
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
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
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
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砺前行!观攀登者有感600字左右精选3篇二《攀登者》所表现的“攀登精神”,是我们最应该发扬的精神,攀登者们背着重重的行囊,,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前进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要学习“攀登精神”就要坚忍不拔,不懈追求理想。
攀登者们为了登上珠穆朗玛峰,能够始终如一地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在理论的学习上,更需要有这种不懈怠的精神,能够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不断地扩大自己理论知识的“容量”,能够通过“求甚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去深入学习,才能够学有所成,让自己的政治方向更坚定。
要学习“攀登精神”就要心胸坦荡,主动自我革命。
攀登者们每向前一步,都在皑皑白雪中留下一串足迹,他不隐瞒自己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党员干部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革命,不怕揭短亮丑,要敢于向自己“开刀”,才能够真正地找出差距,找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靶向治疗”。
最新夏伯渝登珠峰观后感3篇
![最新夏伯渝登珠峰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f3a03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1.png)
最新夏伯渝登珠峰观后感3篇这周的德育课,我们一直都在看《挑战不可能》的节目,这个节目讲述的是各类人来挑战常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
在这些人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一位名叫夏伯渝的老人了。
夏博瑜现年66岁。
他想挑战的是室内攀岩。
该项目的规则是:徒手攀爬七米高的攀岩墙,并摘下上面的小旗,即使你赢了。
当主持人宣布规则时,我忍不住脱口而出:“太简单了。
”所有的评委都感到困惑:这个挑战太容易了。
似乎有攀岩经验的人可以完成它。
法官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位老人有点老了。
最后,当主人把椅子拿来,老人从背包里拿出假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残疾老人。
他的腿装有假肢。
他想用这些假腿来挑战。
我也很惊讶。
老人根本看不出他是残疾人。
他一直微笑着站在舞台上,散发着快乐、自信和积极的力量。
挑战开始了。
当老人刚刚爬到一半的时候,他的腿突然空空如也,他不得不用胳膊爬上去。
看到这里,我偷偷地为老人捏了一把汗,低声喊道:“加油,加油。
”老人用胳膊撑着爬上山顶,摘下了国旗。
评委们站了起来,所有的观众都站了起来。
他们热泪盈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意志坚定的残疾人致意。
主持人介绍老人曾是我们国家登山队队员,在26岁攀登珠峰时,因遇到高空风,遗憾地从离登顶只有200米的地方下撤,在下撤途中,他的队友不慎遗失了睡袋,在7600米高的营地,他把自己的睡袋给了队友,自己却因为冻伤永远失去了双腿,在治疗的时候,他的9名队友成功地登上了珠峰。
老人在台上一直微笑着,从他的脸上,我们根本看不出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和磨难。
他坦然地说他听到队友成功登顶时既高兴也有些遗憾,遗憾自己没有登上峰顶。
在明亮的演播大厅里,他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的,我明年将再次攀登珠峰,我永不放弃”!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呀!这是一位勇士!这是一位强者!我深深地被他震撼了,被他感动了。
夏博瑜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在距离珠穆朗玛峰2022米不到1000米的地方,他不得不放弃,因为队友们很不舒服;2022,由于腿部血栓,他没有爬上珠峰;2022,他终于站在珠峰脚下,热情地出发了!狂风和飞雪并没有吓倒他;有一条五米宽的冰缝和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深渊。
攀登者观后感600字3篇
![攀登者观后感600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80b81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f.png)
攀登者观后感600字篇1你们听说过珠穆朗玛峰吗?我相信你们肯定听说过,因为它是世界最高峰,在1960年的时候,我国的国家登山队曾经去攀登过珠峰,当时因为没有照片,而不被国外认可。
这部电影根据中国登山队两次攀登珠峰的真实事件改变。
在开篇时,国家登山队在1960年第1次去攀登珠峰,因为当时没有影像资料,而被国外提出异议。
1975年,中国重新组建了登山队,第2次攀登珠峰。
在电影中主角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就是1960年攀登珠峰的一名队员。
当时攀登上珠峰的只有三个人,他们队伍刚出发时有9人后来牺牲了6名队员。
1975年,他还在锅炉房里当锅炉工人时,突然收到了国家登山队的一封来信,让他去国家登山队报道,他热泪盈眶。
国家登山队重新招收了许多的队员,也有一些人在训练中因为不达标而被淘汰。
最后登山的时候,不少队员在中途牺牲了,前后两次任务失败了。
当时国家气象局检测出来已经没有窗口期了,在他们正准备放弃此次计划的时候,帮助登山队登顶的气象组却报告说还有一次窗口期。
于是他们又一次向山顶冲刺,最后终于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还准确的拍摄了360度的照片,将中国国旗插上珠峰,并向全世界公布了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新高度:8848.13米。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永远都不要只听别人说的话,要遵循自己的想法和观察,这样子你才能成功。
正如电影中一直坚持不懈的方五洲,他正是因为坚持,才最后成功的攀上了峰顶。
这样子的事例还不够鼓舞你吗?快快变成一个努力的人,去干好自己想干的每一件事吧。
攀登者观后感600字篇2今天,我和我的同学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要去攀爬珠穆朗玛峰!攀爬途中遭遇雪崩。
把用来拍摄登顶证据的摄像机扔了。
虽然最后爬上了珠峰,但没有人去拍下这个证据和历史的时刻。
外国人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性。
所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
在十年后我们重新组织了登山队。
当年有三位登山成功的英雄,也重新归队。
经过5年的训练,中国人再次攀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攀登珠峰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珠穆朗玛,地球之巅,在藏族的传说中,它是璀飞仙子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世间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别说爬上去,光说这几个字就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8米,这座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女神之峰。
在暑假里,参观上海科技馆,我有幸观看了这部影片《攀登珠峰》。
内容激动人心,情节跌宕起伏!
登顶了,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爱德站在珠穆朗玛的顶峰,遥望着整个世界,想念着爸爸,感慨万千。
看完影片我被主人公及团队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决心学习他们的这种坚持不懈,顽强的精神。
回想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的名人他们也有这样精神,如明朝医药学家
精心整理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翻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尝试各种各样的草药,有毒的,有味的,他也不怕,最终完成了着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还有海伦凯勒,她出生的时候就双耳失明,双耳失聪,整天生活在无尽的黑暗和寂静中,因为没有放弃,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学习,碰到了无数的困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在支持她,都一一克服了,后来海伦凯勒以优异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