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 (1)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理解: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
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解决方法
(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
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
中的应用
解决方法
(1)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
(2)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3)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用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我们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苦苦 8 年
的碗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两个定律,即基因的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大定律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优生优育,现在培养出了高产的水稻、玉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
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后代。)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实验:① 豌豆粒色试验② 豌豆粒形试验
P黄色 X绿色P圆形 X皱形
↓↓
F1黄色F1圆形
F2F2
(回答:① F 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
1
绿色,比例为: 3: 1。② F圆形豌豆自交产生 F 有两种类型:
12
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 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展示
课件)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
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的黄色相
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
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
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
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它是否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
交,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
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的。以后,孟德
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
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
315 粒、绿色圆粒的108 粒、黄色皱粒的101 粒、绿色皱粒32粒。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 3: 3: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以四
人小组的形式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组织学习小
组讨论,并分析问题,指定小组长回答问题。)
提问:这一试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方法:从一对性状(粒色、粒形)入手,看实验结果是否
符合分离规律:粒色:黄色:315 + 101 = 416
绿色: 108+32=140黄色:绿色接近于3: 1
粒形:圆粒:315+ 108 = 423皱粒:101+32=133
圆粒:皱粒接近于 3: 1
(回答:由此可见,从一对性状的角度去衡量这一试验是
符合分离定律的。)
提问:新组合的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思
考。)
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 F2不仅出现了与亲本性
状相同的后代,而且出现了两个新组合的形状:黄色皱粒和
绿色圆粒,并且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 :1 。这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这表明在 F1形成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生了自由配
对的现象。)
讲述:对,这表明两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分离和等
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
是随机的、独立的,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
生随机组合。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F2中:
粒色:黄色:3/4粒形:圆形:3/4
绿色: 1/4皱形:1/4
也就是说,在3/4 的黄色种子中,其中应该有3/4 是圆粒的, 1/4 是皱粒的;在1/4 的绿色种子中,应该有3/4 是圆粒的, 1/4 是皱粒的。反过来也一样,即在3/ 4 的圆粒种子中,应该有3/4 是黄色的;有1/4 是绿色的。在1/4 的皱粒种子中,应该有3/4 是黄色; 1/4 是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