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汽车零部件行业概述

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超过了2800万台,继续保持世界冠军的同时,与第二名美国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但是整车方面的领先优势,并不能掩盖零部件产业相对薄弱的短板,即便在汽车行业重镇上海也是如此。

1)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优异表现,大力支撑了上海地区的零部件企业发展。

上汽集团下属两家合资汽车厂,牢牢占据国内乘用车三甲中的两席,也带动了本地零部件企业的飞速提升。引进车型的原配套零部件厂商,如博世、德尔福、大陆电子、法雷奥等,通过合资建厂或进口贸易的方式,跟随车市爆发性成长而快速上升。而本土的一部分供应商,通过和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合作,也大幅提升了自身核心技术和经营水平,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如延锋、汇众等。

1995年,上汽集团(600104)与伟世通(当时为福特控股)合资成立延锋伟世通,各占50%股份,生产内外饰、座椅、汽车电子和安全系统等零部件。2014年,上汽集团成功地收购了外资方50%股份,并更名为延锋汽车饰件,将其收为华域(600741)旗下全资子公司。2015年财报显示,延锋全年营收超过110亿美元,位列全球汽车零部件公司第18位,超越了舍弗勒、博格华纳、万都等知名国际巨头。

(来源:嘉之道汽车数据库,分品牌厂商整车制造/批发/零售统计数据)

2) 大型跨国零部件公司选择上海(小部分选择北京)作为总部和研发中心,但将主要生产基地建在外省。

1,165,827

1,277,090

1,525,008

1,725,006

1,805,633

2,000,238

16.4%

9.5%

19.4%

13.1%

4.7%

10.8%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上汽大众2011年~2016年整车销量统计(台, 年增长率)

1,154,226

1,291,870

1,479,390

1,673,807 1,684,011

1,880,004

14.7%

11.9%

14.5%

13.1%

0.6%

11.6%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上汽通用2011年~2016年整车销量统计(台, 年增长率)

以博世为例,核心制造基地位于上海的仅有联合电子等2家。其他零部件巨头如麦格纳、大陆汽车电子、马勒、舍弗勒、江森自控等,尤其是较晚进入中国市场的日韩企业,类似情况十分普遍。

2016年排名公司国家

2016年营收

(亿美元)

总部研发中心

在华

制造基地

位于上海

制造基地

1 博世德国448.25 上海上海19 2

2 电装日本360.30 北京- 2

3 2

3 麦格纳加拿大321.3

4 上海上海11 1

4 大陆汽车德国314.80 上海上海18 7

5 采埃孚德国295.18 上海上海17 8

6 现代摩比斯韩国262.62 北京- 8 1

7 爱信精机日本259.04 天津- 17 1

8 佛吉亚法国229.67 上海上海11 1

10 李尔美国182.11 上海上海44 3

11 法雷奥法国160.88 上海上海/武汉26 3

12 德尔福美国151.65 上海上海11 3

17 马勒德国113.39 上海上海18 2

22 舍弗勒德国99.90 上海上海8 0

(来源:嘉之道汽车数据库,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公司100强)

3)上海本土零部件企业发展前景仍然不够明朗

上海本土零部件企业尚未形成规模互补效应,绝大多数本土企业依然是三四级供应商,仅延锋等极少数公司有能力完成总成设计。即便如延锋,其主营业务仍然在内外饰和座椅方面,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等核心部件,依旧一片空白。在新能源产业兴起的契机,电机和电池配套方面,上海也落后于广东、浙江、甚至天津。

伴随汽车产业的发展,通过长期给合资整车厂和跨国一级供应商的配套供应,一小部分三四级供应商不仅维持了传统的成本优势,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也超越了国际品牌。从同质化的标准紧固件和密封件开始,逐渐渗透到核心功能零部件。比如,2017年环保整治期间,位于浦东川沙的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被迫停产,由于该厂是舍弗勒唯一合格的配套滚针供应商,因此一级供应商面向整车厂的供应链出现了严重问题,连锁反应涉及数家整车厂200个在产车型。

然而,从非关键零部件,到关键功能性零部件,再到核心部件总成,能够有多少本土企业能够走通。一方面考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产业政策扶持。

另外,上海汽车工业明显整体倾向于乘用车,而受制于商用车版块增长乏力,相应配套零部件行业始终没有得到发展良机。(存目:2016年上海汽车零部件企业名录,共2000+家)

附录:整车零部件产业链示意图1)发动机总成

缸盖

华域

大众一汽发动机

肇庆动力

华孚工业

发动机悬置

安徽中鼎控股

上海拓盛汽车零部件

河南安顺达汽车零部件

安徽泰和橡塑制品

上海众力汽车部件

发动机气门

马勒三环

上海天合发动机气门

台州奔迪气门有限公司

怀集登云汽配

江苏鑫悦汽车零部件

活塞

华域

上海运良锻造

东风零部件

肇庆本田金属

连杆

南京汽车锻造

白城中一精锻

重庆庆铃锻造

东风本田零部件

曲轴

东风本田零部件

重庆庆铃锻造

大众一汽发动机

V型带

华域

大众一汽发动机

肇庆动力

华孚工业

发动机缸体

华域

大众一汽发动机

宁波合力模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