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风险可保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风险与技术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风险与技术可行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成为评估项目可行性的重要工具之一。
技术风险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将对技术风险和技术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风险分析技术风险是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与技术相关的不确定性和困难。
对于技术风险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要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技术要求,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要求等。
在确定技术要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情况。
2. 技术团队能力评估评估项目所需的技术团队的能力,包括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等。
技术团队的能力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进度。
3. 技术资源供给分析分析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源供给情况,包括技术设备的供应、技术人才的招募和培训等。
确保项目所需的技术资源能够及时得到满足,从而避免技术风险的产生。
4. 技术可行性评估评估项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实施方案、系统架构设计等。
通过技术可行性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技术风险,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方面。
1. 技术方案可行性评估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包括可行性的技术支持、技术成熟度、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技术可行性验证等。
通过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以明确项目技术方案是否符合项目要求。
2. 技术方案可扩展性分析分析技术方案的可扩展性,包括技术方案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对于长期发展的项目来说,技术方案的可扩展性非常重要,能够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技术方案可维护性评估评估技术方案的可维护性,包括技术方案的代码可读性、易维护性等。
一个可维护性良好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4. 技术方案安全性分析分析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与传输、系统的权限管理等。
科技风险分析和对策
科技风险预警提示及分析2008年我单位成功加入省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全省的通存通兑。
由此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我单位的各家机构的电子化水平及服务水平都得到了不断提高,伴随着业务的发展,科技风险也逐步加大。
现普遍使用的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统计管理系统、电子联行,人民银行的信贷咨询管理系统、农信银管理系统等,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有WindowsXP、win2000等,随着电子银行、自动柜员系统、办公业务系统等大量的投入使用,计算机及网络风险防范问题日益突出。
一、计算机及网络风险的表现形式所谓计算机及网络风险是指银行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银行电子化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而计算机本身(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和涉及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制度缺乏有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潜在的或已发生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系统故障、安全事故和计算机犯罪。
银行计算机及网络风险具有突发性强、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结合我联社业务的特点,计算机及网络风险可粗分为实体风险、硬件风险、软件风险、信息管理风险和计算机犯罪五大类。
(一)实体风险。
实体风险是人为地对计算机中心机房及其设施、设备进行攻击和破坏。
支中心机房将基层网点的数据进行交换传输,安全传中心机房,如果被破坏,将得不到当地的相关数据,造成数据的丢失。
这就警示我们,中心机房计算机设备实体的安全和风险防范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基层计算机网点,人员少,管理不到位,防护装置达不到规定标准,人为助长了计算机实体风险。
(二)硬件风险。
硬件风险是指由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因各种突发灾害、运行环境或硬件本身及相关元器件的缺陷、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带来的风险。
1、硬件在外风险。
计算机房设计、安装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计算机安全运行环境的有关标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人为在计算上设置发射装置、通过在高频电波上增大发射功率,把电波传送到外部的无线电接收机上,因电磁波安全风险造成信息泄漏;由于不可抗力,如火灾、水灾、地震、雷击、电、磁、温度等等难以预料的突发性灾害对我联社计算机系统资源带来的损害;供电系统不稳、后备电源不足或电信部门通讯故障造成的业务中断而带来的损害;计算机及网络设计没有可靠接地、缺乏防雷防尘设备而造成的计算机故障。
科学技术的应用与风险
科学技术的应用与风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科学技术时,我们必须认真探讨其风险,对其进行评估和控制。
一、风险与应用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科技风险也随之增加。
我们应该站在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既要实现科技发展的目标,又要尽可能减少科技应用的风险。
二、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及其成分、代谢作用及遗传物质等的原理和方法,创造、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生产、医疗、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是,生物技术应用也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基因突变,进而引起严重的后果。
因此,生物技术的应用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其风险,好处和风险相互协调。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广泛,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化和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福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同时,也给个人隐私和安全带来了风险。
例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提高社会治安,但也会侵犯个人隐私。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范风险,保证个人隐私和社会公众安全。
四、制造技术的应用制造技术一直是人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现如今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制造工艺不断升级。
例如, 3D 打印技术的出现,使工业制造、医疗教育、艺术设计等领域更加便捷快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在使用制造技术时,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加强对制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结论总体来看,科技与生产增长的发展进程已经相互关联并不断地发展,新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使生产过程趋于便捷与更加人性化。
但所带来的风险也与日俱增,我们需要合理评估、科学规划,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技术服务人等原则,为科技应用创造更加协调、稳健、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然而,技术创新同样伴随着风险,包括技术可行性风险、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竞争风险等。
本文将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技术可行性风险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该风险主要源于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创新项目的失败。
在应对技术可行性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评估体系。
通过全面评估技术的成熟度、可行性等指标,准确判断技术的风险。
2.加强技术研发团队的建设。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可行性风险。
3.加强技术验证和试验。
在技术创新之前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其次,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是技术创新中的另一个重要风险。
技术创新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需求不确定,就可能导致技术创新项目的失败。
在应对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和分析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痛点和需求,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
2.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与合作。
与市场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3.提高市场预测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模型,提高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能力,减少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
最后,竞争风险也是技术创新中常见的风险之一、技术创新往往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关注和回应,如果竞争对手反应迅速,可能会对创新项目的成功造成威胁。
在应对竞争风险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技术保护和知识产权的管理。
通过技术专利、商标等形式,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和盗用。
2.加强市场竞争分析和对手情报收集。
通过对市场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情报收集,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和策略,及时调整自身的竞争策略。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增强竞争力,降低竞争风险。
科技创新的价值与风险分析
科技创新的价值与风险分析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是,科技创新也带来了不少风险,需要进行分析和管理。
一、科技创新的价值科技创新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技创新,新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被推向市场,促进了消费和生产的活动。
科技创新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带来更高的利润。
此外,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率,为社会创造更多富裕和福利。
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通过科技创新,新的医疗技术、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交通技术等可以被开发出来,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和提高。
此外,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娱乐和文化的体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便利。
科技创新还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公共利益。
通过科技创新,新的社会安全、环保、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使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二、科技创新的风险科技创新也带来了不少风险和挑战。
首先,科技创新可能会导致失业和经济不稳定。
通过科技创新,新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取代旧的技术和产品,从而使得一些行业和职业消失或者减少。
此外,科技创新也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例如新的金融工具和商业模式可能会出现风险,给整个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其次,科技创新可能会损害社会的道德和尊严。
一些新的科技产品和应用可能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产生影响,例如生化武器、人工智能杀手机器人等。
此外,一些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可能会侵犯人们的隐私和自由,例如大数据分析和人脸识别技术等。
最后,科技创新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通过科技创新,一些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权力,从而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公。
此外,科技创新也可能会引起国际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例如军事和安全领域的竞争和对抗。
三、如何管理科技创新的风险为了管理科技创新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技术可靠性可行性研究报告 技术可靠性评估与风险控制
技术可靠性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可靠性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可靠性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可靠性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可靠性是指技术系统在预定条件下,依照设计要求完成预期功能并持续运行的能力。
在日益发展的科技领域中,技术可靠性评估与风险控制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将对技术可靠性和风险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技术可靠性评估技术可靠性评估是通过对技术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价,判断其能否满足指定的可靠性要求。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系统的可用性、可维护性、故障率、故障恢复能力、耐久性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准确判断技术系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技术可靠性评估的方法1. 统计法: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统计法可以采用大样本调查、故障数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统计的方式,为技术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法:通过实验室或现场试验,对技术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负载试验,以确定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试验法可以直接获取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评估。
3. 模拟仿真法: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模拟仿真法可以对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进行模拟,为评估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
三、技术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技术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系统的安全:通过评估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可以识别和解决系统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过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可以找出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瓶颈,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3.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预测系统的故障率和维修周期,合理安排维护计划,降低维护成本。
4. 提升用户满意度:通过评估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科技企业的风险与机遇分析
科技企业的风险与机遇分析近年来,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崛起,成为了全球经济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
科技企业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促进了各行业的革新。
然而,科技企业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本文将分析科技企业的风险与机遇,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一、风险分析1. 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企业所在的市场竞争激烈,每天都有新的创业公司涌现。
这些新公司不仅拥有新的技术和想法,还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事情。
科技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领先地位。
如果公司停滞不前,那么它将容易受到新进入市场的公司的挑战。
2. 技术变革的威胁科技企业的业务范围同样决定了它面临着技术变革的巨大威胁。
当新技术被发明出来,传统的公司必须不断追赶,而科技企业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然而,当它们的技术被取代时,它们也处于了风险之中。
3. 法律与政策变化的影响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差异巨大。
科技企业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包括专利侵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在不同的政策下,科技企业也必须符合各种规定和标准,这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可能会很棘手。
4. 市场需求的波动市场需求的波动是科技企业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方面。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某种技术感兴趣,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不同意或者有不同的需求。
公司必须不断跟进市场,以确保他们的产品能够满足之后的需求。
5. 人才流失人才流失也是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之一。
科技行业充满着机会和激烈的竞争,对于年轻有为的才俊而言,可以选择的公司和岗位非常之多。
而如果在科技企业的工作环境中没有足够的挑战或者机会,这些人才会很容易流失。
二、机遇分析1. 潜在的新市场科技企业的业务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等。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向未被开发的新市场进军。
一些公司可能选择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而另一些公司则可能转向新的地区或市场。
2. 有效的创新创新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公司必须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保险业面临的新兴科技风险与防范
保险业面临的新兴科技风险与防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保险业亦面临着新兴科技风险的威胁。
这些风险包括数据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前景。
保险公司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保险业面临的新兴科技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数据安全风险随着保险业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威胁。
泄露和滥用客户个人信息的风险正在增加,这对保险公司的声誉和业务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为了防范数据安全风险,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加强员工数据安全意识的培训、制定严格的数据访问和权限管理规定等。
其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加密重要数据、建立内外网隔离、及时修补漏洞等措施都是必要的。
最后,与数据处理外包方合作时,要确保其有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二、人工智能的使用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日益普及,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
由于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解释性,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决策结果无法解释和证明,从而引发法律纠纷。
此外,人工智能的算法有可能受到攻击和滥用,导致保险公司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为避免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保险公司需要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前进行充分的实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实际需求,并有合理的备案和审计程序。
同时,保险公司还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其决策结果与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一致。
三、区块链技术的前景与挑战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的记账技术,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更安全、透明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应用区块链技术时,保险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保险公司需要管理和保护好区块链上的数据,以防止可能的数据篡改和滥用。
其次,由于区块链是公开透明的,保险公司需要使用合适的加密技术保护客户隐私。
此外,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复杂性和新颖性,保险公司还需要面对技术实施和人才培养的挑战。
保险行业的科技保险与科研风险管理
保险行业的科技保险与科研风险管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科技保险成为保险行业中的一项重要保险产品。
科技保险不仅涵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领域,还包括了科研领域中的风险管理。
本文将介绍保险行业中的科技保险以及科研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科技保险是指针对科技行业的各类风险而推出的保险产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行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科技保险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责任等多个方面。
例如,对于软件开发公司而言,科技保险可以提供针对软件缺陷导致的损失进行赔偿的保险保障。
对于网络安全公司而言,科技保险可以提供针对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的保险保障。
科技保险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科技行业面临的风险问题,推动了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科研领域中的风险管理也是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研风险管理是指对科研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
科研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
科研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制定科研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建立科研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等措施,降低科研项目的风险,提高科研项目成功的概率。
保险行业通过提供科研项目保险来帮助科研机构和科学家降低科研项目风险。
科研项目保险主要包括了项目失败保险、专利保护保险、科研人员责任保险等多个方面。
科研项目保险的出现,为科研行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展。
科技保险与科研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科技保险为科技行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科技行业面临的风险多样化且高度专业化,传统的商业保险产品往往难以提供全面保障。
而科技保险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科技公司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保险保障,降低了科技行业的风险。
其次,科研风险管理的开展对于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科研项目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需要科研人员通过科研风险管理手段来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农业科技风险分析
农业科技风险分析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也逐渐受益于各种科技创新。
然而,农业科技的引入和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农业科技领域的风险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农业科技的潜在风险1. 技术可行性风险:农业科技的研发可能面临技术可行性的挑战,技术难以实现或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投入的时间、劳动力和资源被浪费。
2. 经济可行性风险:农业科技的投入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如果投入的经济回报不高或者无法覆盖投入成本,农民和农业企业可能无法持续使用这些技术,从而导致技术的失败和推广困难。
3. 社会接受度风险:农业科技的应用可能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担忧,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领域的使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如果社会无法接受这些技术,那么它们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
4. 环境风险:农业科技的应用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源污染,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风险等。
三、农业科技风险管理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投资和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确保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高水平,减少技术可行性风险。
2. 经济风险评估:在引进和推广农业科技之前进行全面的经济风险评估,分析投入成本和回报,确保科技投资的经济可行性,避免农民和农业企业陷入经济困境。
3. 加强公众沟通和教育: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和接受度。
建立透明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并与公众共同参与决策和监督过程,有效解决社会接受度风险。
4. 环境风险管理:引入环境保护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测。
推行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四、案例分析:转基因作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以转基因作物为例,对其引入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度和环境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保险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风险和合规性问题有哪些
保险科技发展中的技术风险和合规性问题有哪些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技术,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
保险科技(Insurtech)作为新兴的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保险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技术风险和合规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保险科技的发展趋势保险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科技化。
随着大数据和等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精准定价、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
2. 互联网化。
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销售、保单管理、理赔服务等,提高了客户体验和接触率。
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资产管理、保险索赔等服务,更好地实现保险合同的安全性和透明性。
三、技术风险问题保险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技术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隐私泄露风险。
随着保险公司数据量的增加,数据被泄露或滥用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在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2. 技术系统漏洞风险。
保险科技系统往往由多个复杂的技术系统组成,存在系统漏洞和安全漏洞的风险,一旦发生系统故障或数据损失,将给保险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 技术人才匮乏风险。
保险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市场上技术人才匮乏,保险公司难以找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导致技术开发和应用受到限制。
四、合规性问题保险科技发展中存在一些合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管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于保险科技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监管和标准不够规范,容易导致保险科技公司存在违规操作和行为。
2. 风险管理不足。
保险科技的发展可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风险,如果风险管理不足,容易陷入风险漩涡,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加剧。
3. 数据安全问题。
保险科技公司处理大量用户数据,如果数据存储和传输不安全,容易引发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损害用户权益和公司声誉。
论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产生原因与规避措施
论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产生原因与规避措施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产生原因与规避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等。
这些科技产品的涌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却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
本文将就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产生原因与规避措施进行探讨。
一、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1、网络安全风险随着科技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网络带来的隐私泄露、网络攻击、电子诈骗等风险正在不断加大。
复杂的网络环境也给网络安全带来挑战,个人信息、企业重要数据、政府文件等资料的放在流动也给网络环境带来了风险。
2、人工智能风险人工智能(AI)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
但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在引起一系列的风险。
例如:自主车辆出现的事故等。
人工智能对于医疗行业的应用也面临风险。
AI 的识别率和稳定性不如人类,同时,缺乏人类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临床实践中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
3、生物技术风险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治疗疾病等。
然而,生物技术本身也存在很多风险。
例如,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艾滋病、结肠癌等。
由于技术本身的难度,很容易发生实验室的事故,这样就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二、当代科技风险的产生原因1、技术本身不完善很多时候是科技本身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例如:在测试时出现的漏洞,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就应用到了实际环境中,导致了意想不到的风险。
有时候,因为技术团队没有足够的能力或经验,导致技术本身不完善,产生了风险。
2、缺乏安全保障很多科技产业在产品出厂之后,就没有安全保障了。
安全保障分为两类,一种是产品安全保障,另一种是服务器的安全保障。
一旦黑客攻击了服务器,在这个服务器上存储的每一个客户端信息都会被泄漏。
3、应用过度一些技术有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是应用过度,这样反而不利于安全。
例如人工智能,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车辆不仅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还需要精确的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决策。
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问题
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技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医学、交通、通讯等等。
但是,尽管科技在许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改善,但我们需要意识到科技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该议题。
首先,科技发展给我们的最大问题是环境污染。
因为人们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制造和使用科技产品时,会生产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和有害垃圾。
这些废弃物开始影响到我们的地球,导致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将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科技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安全风险。
科技产品的发展与应用,如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等等,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依赖于技术,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的网络黑客、人工智能攻击和误操作等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生将给我们的安全和隐私带来很大的风险。
最后,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是否应该得到“人权”?生产和使用核武器等问题也会
引发一些伦理层面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推广环保的理念,在科技产品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最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科技的发展,我们应确保科技发展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
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也可以带来一些风险和问题。
正确认识和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风险和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价值和改变。
保险学对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风险评估和保护
保险学对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风险评估和保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的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纷纷借助新技术来提升效率、改善产品和服务。
然而,新技术的引入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新技术的风险评估和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保险学是一门研究风险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来减少潜在的损失。
在面对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时候,保险学的作用不仅限于传统的保险业务,也延伸到了更广泛的范畴,如智能科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
首先,保险学通过风险评估帮助企业和机构了解新技术所伴随的潜在风险。
对于新技术而言,由于其创新特性和不确定性,其风险也难以预测和量化。
保险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新技术的发展路径、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估。
其次,保险学通过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来降低新技术的风险。
一旦确定了新技术所存在的风险,保险学可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特点,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来对这些风险进行保护。
这些保险产品可以包括技术责任险、专利保护险、商业中断险等,旨在为企业和机构提供风险转移的方式,使其能够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和可靠。
另外,保险学还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和咨询服务来提供对新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新技术的引入往往伴随着许多挑战和复杂的问题,如合规性、法律风险、安全性等。
保险学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可以提供风险管理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新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障。
然而,保险学在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新技术的发展速度往往远远超过了保险学的研究和评估能力,从而导致保险学落后于科技创新的步伐。
其次,由于新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保险学在制定相应的保险产品和解决方案时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于一些前沿科技,由于风险难以量化和保险规则的不完善,保险学在风险评估和保护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科技与风险:科技的防范
科技与风险:科技的防范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也产生了一些风险。
科技本身并非是一种风险,而是在使用和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科技与风险的关系,并提出一些科技防范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的科技应用所带来的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个人隐私泄露、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等都是与科技应用紧密相关的风险。
此外,科技的快速更新也带来了技术过时问题,一些老旧设备和系统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为了应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轻易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
其次,注意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
及时安装系统和应用的更新,定期检查和清理电子设备。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网络安全软件来加固设备的安全性。
再者,加强网络教育和培训。
提高普通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除了个人防范,科技公司和政府也需要共同努力来应对科技风险。
科技公司应该加强产品的安全设计,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和敏感信息的保护机制。
政府可以加强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法律保护。
同时,政府和科技公司还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增加科技风险防范的力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来防范科技风险。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网络攻击的智能识别和应对,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和预测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
科技可以为解决科技风险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法。
总之,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在充分利用科技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加强科技防范意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不仅个人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科技公司和政府也需要共同努力来应对科技带来的风险挑战。
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研究综述
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研究综述①马绍东㊀万仁泽㊀阮雄波摘㊀要:当前ꎬ我国科技风险和科技保险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ꎮ科技风险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促使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ꎮ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ꎬ从科技保险内涵㊁属性㊁运行模式㊁政府补贴㊁险种创新㊁存在问题和绩效评价等七个角度对科技保险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ꎮ科技风险的度量和识别需要深入研究ꎮ科技保险在险种补贴和创新ꎬ绩效评价和定量分析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ꎮ关键词:科技风险ꎻ科技保险ꎻ运作模式ꎻ政府补贴一㊁引言科技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于科技创新和实现科技强国战略至关重要ꎬ但是科技风险特有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导致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管理ꎮ目前对于科技风险的常用管理方式有自我管理和科技保险两种方式ꎬ前者要求企业有较健全的管理结构和能力ꎬ而后者相对容易实施ꎮ科技保险是以科技风险作为承保标的ꎬ协助科研企业管理㊁分散和化解风险ꎬ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给予一定赔偿ꎮ国外有科技保险形式的险种ꎬ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ꎬ而我国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提出科技保险的概念ꎬ此后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早期研究ꎮ2006年ꎬ我国开始在部分城市试点科技保险ꎮ自此ꎬ科技保险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ꎮ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化开展ꎬ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ꎬ有必要对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ꎮ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科技保险的概念㊁属性㊁运作模式㊁政府补贴㊁险种创新㊁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等七个角度进行梳理总结ꎬ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提供帮助ꎮ二㊁科技风险研究(一)科技风险内涵界定由于科技风险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ꎬ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对其内涵做出准确的定性ꎮ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知识理论做出了不同的界定ꎮ谢科范㊁倪曙光(1995)认为科技风险是指科技企业在科技研发和转化成为生产力的过程中ꎬ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科技研发未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ꎻ乌尔里希 贝克(2003)认为科技风险产生于社会专家㊁经济集团或其他团体出于利益的考量而做出重大决策后ꎬ由于决策后期(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ꎬ它是一种人为产生的风险ꎮ马婴(2005)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ꎬ人类对科技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ꎬ从而增加了人类社会受到科技负面影响的可能性ꎬ这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即为科技风险ꎻ许志晋㊁毛保铭(2006)以科学技术自身的特点为研究出发点ꎬ认为科学技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ꎬ从而导致没有任何专家或某一门技术可以准确的预测㊁控制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ꎬ这种即为科技风险ꎻ等等ꎮ谢科范㊁倪曙光等学者从管理学角度对科技风险内涵的界定得到了管理学界学者的普遍认同ꎬ在此后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沿用了从管理学角度定义的科技风险的概念ꎻ杨雪聘㊁马婴等学者把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方向相结合ꎬ从哲学这一全新角度对科技风险进行定义ꎮ与从管理学角度定义相比ꎬ哲学角度的定义更为宽泛ꎮ(二)科技风险影响因素国内关于科技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ꎮ我国学者主要从管理学和哲学两个方面对科技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ꎮ谢科范㊁倪曙光(1995)认为科研人员能力的限制㊁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科技研发项目本身的复杂性是影响科技风险的三个主要因素ꎻ刘松涛㊁李建会(2008)认为科技风险的成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导致价值的断裂㊁对自然控制的不确定性ꎻ李承㊁周潞(2014)则认为科技活动的社会性是科技风险产生的基础ꎬ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和出于自身利益的权衡ꎬ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会选择企业急需解决的㊁有较好前景的科技项目或产品并且在研发过程中过分强调利益而忽视潜在风险ꎻ等等ꎮ科技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测算是科技保险存在和稳健发展的基础ꎬ但是对科技风险影响因素的准确认知和深入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保险的研究和科技保险业务的发展ꎮ科技风险的准确识别和有效管理能够帮助科技企业稳定㊁持续和健康发展ꎮ三㊁科技保险理论研究(一)科技保险内涵界定与科技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对应ꎬ科技保险的内涵也具有多样性ꎬ相关学者对科技保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29商讯①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贵州省政策性科技保险最优补贴机制研究 (黔科合J字[2013]2084号)ꎮ. All Rights Reserved.了界定ꎮ谢科范(1996)作为研究科技保险的早期学者ꎬ他将保险的基本原理与科技的特点相结合ꎬ认为科技保险是在风险利益对等的原则下对科技风险进行转嫁和分摊一种机制ꎬ是以科技活动中的科技风险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ꎻ郭承运㊁李纯青(2001)则认为科技保险是保险人对科技企业在保险期内理论研究㊁新产品研发或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失败ꎬ以及等待期内没有成功事实出现ꎬ保险人则以合同商议假为依据对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ꎮ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提出ꎬ大量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ꎬ为了发挥科技保险有效防范和化解科技风险的的作用ꎬ国内学者对科技保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ꎮ吕文栋㊁赵杨㊁彭彬(2008)将科技保险与人身财产保险区分开来ꎬ认为科技保险是一种一揽子保险ꎬ是保险人承保科技企业在科技研发创新过程中受外部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科技研发失败㊁终止或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的一种保险ꎻ等等ꎮ综上可知ꎬ对科技保险的研究已经逐步的细化和深入ꎮ虽然关于科技保险的内涵目前仍无一致的界定ꎬ但是关于其核心要义已基本一致ꎮ科技保险内涵的准确界定是科技保险理论㊁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基础ꎮ(二)科技保险理论属性关于科技保险属性的研究ꎬ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探讨研究科技保险是具有政策属性还是商业属性ꎮ谢科范(1996)认为由于科技保险是由保险人和科技企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而形成的一种合同关系ꎬ所以科技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ꎻ吕文栋㊁赵杨㊁彭彬(2008)认为单纯地将科技保险定性为商业性质或政策性质是不妥的ꎬ由于科技保险具有集成性㊁弱可保性㊁正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ꎬ所以科技保险同时具备商业保险属性和政策保险属性ꎻ胡慧源㊁王京安(2010)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对科技保险进行研究探讨ꎬ认为外部性和价格效应导致科技保险市场失灵ꎬ而通过政策调控这一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ꎬ因此科技保险具有政策属性ꎻ曹国华㊁蔡永清(2010)认为财政补贴对科技保险的存在和发展有较好的促进效果ꎬ运用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停止财政补贴的时机是科技风险较小或者能有效分散时ꎬ即科技保险的属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ꎻ等等ꎮ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得ꎬ目前关于科技保险属性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科技保险具有商业属性ꎬ二是科技保险具有政策属性ꎬ三是判断科技保险的属性需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ꎮ但是随着科技保险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ꎬ科技保险的属性将由政策属性向商业属性转化ꎮ(三)科技保险运作模式科技保险额内涵和属性研究现状相比ꎬ国内对于科技保险运作模式的研究较为丰富ꎬ但是存在不少争议ꎬ当下主要争议的焦点是采用商业模式还是政策扶持模式ꎮ谢科范㊁倪曙光(1995)认为科技保险有四种运作模式:投保-理赔模式㊁担保模式㊁保险人半参与模式和保险人全参与模式ꎻ任伟㊁胡安周(1997)认为科技保险发展不能一蹴而就ꎬ需要分阶段进行:科技保险起步阶段只对可控性强㊁损失较小的科技风险提供服务ꎻ科技保险发展成长阶段可将其拓展到对研究和开发活动全过程的保险ꎻ科技保险处于成熟阶段时则运用以风险投资为主ꎬ普通保险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运作模式来分散科技风险ꎻ邵学清㊁刘志春(2007)从政府参与科技保险角度入手ꎬ把政府主导的科技保险分为政府主办㊁政府经营ꎬ政府主办㊁商业保险公司代理经营和政府主导下的商业运作三种模式ꎬ并结合我国当下国情提出我国应该运用第三种模式来发展科技保险ꎻ而刘妍㊁吴强(2016)等基于江苏省科技保险发展现状ꎬ提出了当前科技保险的运营应当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ꎻ刘骅㊁谢科范㊁赵湜(2009)在早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把担保模式㊁保险人半参与模式和保险人全参与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ꎻ等等ꎮ综合以上文献综述可知ꎬ谢科范㊁任伟主认为科技保险主要是由保险人参与而形成商业运作模式ꎻ邵学清㊁刘烨㊁蔡永清等学者主要从政府参与科技保险的角度研究ꎮ总体来看ꎬ目前理论界倾向于政府扶持ꎮ(四)科技保险政府补贴目前国内关于科技保险财政补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和补贴比例的研究ꎬ而研究财政如何补贴科技保险的文献较少ꎮ谢科范ꎬ赵湜ꎬ刘骅ꎬ何菲(2009)运用科技保险参与人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后认为:财政补贴对于科技保险发展意义非凡ꎬ地方政府可以在财政预算中列专项资金来扶持科技保险发展ꎻ曹国华㊁蔡永清(2010)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后认为:科技保险只有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才能实现纳什均衡ꎻ黄英君㊁赵雄和蔡永清(2012)认为财政补贴能够有效地解决科技保险市场失灵问题和更好地促进科技保险的发展ꎬ因此应该以政府支持为基础发展科技保险ꎬ同时通过对北京等地的补贴模式进行分析后ꎬ与激励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政府补贴的最优规模ꎻ等等ꎮ总之ꎬ目前关于财政补贴支持科技保险发展的研究还停留在必要性和补贴比例方面ꎬ并没有就财政补贴支持科技保险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进行细致的理论研究ꎮ但是我国已有不少地方开始财政支持科技保险发展的试点ꎬ开始实践探索ꎮ(五)科技保险险种创新科技保险险种相对比较单一ꎬ理论界对险种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少ꎬ基本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ꎬ定量分析很少ꎮ刘骅(2010)认为在科技保险工作中ꎬ保险人应当建立科技保险数据库ꎬ自主建设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风险的防范㊁应对以及管理的综合体系和建立综合实验区ꎬ并指明了科技保险产品的创新原则和流程以及发展方向ꎻ赵39圆桌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湜㊁谢科范(2011)则认为应在创意设计㊁技术设计㊁新险种的实施和评估反馈等四个方面对科技保险险种创新ꎬ并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设计出了 研发技术人员职业责任 新险种ꎻ赵湜㊁谢科范(2012)等建立了科技保险险种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ꎬ通过分析保险公司和政府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创新进化中的稳定性ꎬ认为政府和保险公司在险种创新上的决策基础是不同的ꎬ保险公司主要是基于超额收益ꎬ而政府主要是基于社会效益ꎻ等等ꎮ四㊁科技保险实证研究(一)科技保险需求研究近年来ꎬ我国学者通过实地考察㊁调研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针对科技保险的微观需求问题做出了大量的研究ꎮ吕文栋㊁赵杨(2016)通过构建企业参保决策的概念模型对浙江635家高科技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管理层的风险特质㊁企业董事会机构会对企业参保决策产生影响ꎬ且企业董事会结构与管理层风险特质具有交互效应ꎮ彭志文㊁宋旺(2010)通过抽样对中关村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调查后发现ꎬ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对于保险公司当前开发的科技保险产品兴趣不大ꎬ没有产生有效需求ꎮ吕文栋㊁赵杨(2016)运用单变量㊁多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后得出:财政补贴㊁产品创新㊁风险水平㊁企业的成长性和代理成本与科技企业购买保险的意愿成正相关ꎬ而企业规模与科技保险需求成负相关ꎻ等等ꎮ(二)科技保险存在的问题科技保险自试点以来暴露出了许多问题ꎬ理论界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ꎮ邵学清(2009)认为财政在科技保险的补贴上作用不明显ꎬ主要是相关补贴细则不明确㊁补贴对象标准制定过高等原因造成的ꎻ张祥祯㊁易靖韬(2016)等通过对北京等城市结构性科技保险财政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后ꎬ发现科技保险激励政策的同质性和科技保险需求㊁供给的异质性不匹配造成科技保险产品创新不足ꎬ需求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ꎻ吴应宁(2010)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保率偏低和专门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风险的险种投保率偏低的现状ꎬ认为导致科技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需求侧ꎻ赵杨㊁吕文栋(2011)实地调研北京等四个科技保险试点城市后发现ꎬ政府存在多部门联动和会商机制不成熟㊁科技创新评估体系欠缺㊁财政补贴引导效果不明显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㊁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差㊁保险公司赔付率偏高㊁科技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ꎻ王蕾㊁顾孟迪(2014)通过对上海市科技保险试点的调研后发现ꎬ一方面ꎬ当前市场上的科技保险和一般的企财险基本无差异ꎬ无法契合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ꎻ另一方面ꎬ保险公司在险种创新和销售模式创新上缺乏动力ꎮ针对科技保险试点存在的问题ꎬ理论界给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ꎮ赵杨㊁吕文栋(2011)分别从政府推广㊁科技保险供给㊁科技保险需求和中介机构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ꎻ彭志文㊁宋旺(2010)认为科技保险供需不足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宏观经济㊁市场结构和制度环境等因素ꎬ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ꎻ赵俊英(2012)通过效用函数从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不同的角度分析出科技保险供给和需求端所存在的问题ꎬ针对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ꎻ邱兆祥㊁罗满景(2016)认为我国科技保险试点虽然开始较早ꎬ但并未建立起支持体系框架ꎬ科技保险经营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也存在不足ꎻ肖天明(2012)则建议在科技保险的 非试点 地区也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平台ꎻ等等ꎮ(三)科技保险的绩效评价随着我国科技保险试点地区实践活动不断丰富ꎬ相关数据的累积为我国学者对科技保险绩效的评价提供了基础ꎮ理论界用多种方法和从多个角度进行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ꎮ刘骅㊁谢科范(2009)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武汉市科技保险的实施进行了实证分析ꎬ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引入科技保险的实施效应ꎬ并探讨了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科技环境和科技保险的重要性ꎻ刘骅(2010)通过建立灰色关联评价模型ꎬ对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的绩效进行了测度ꎻ何绍慰(2015)从理论角度对科技保险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ꎬ认为有效的科技保险制度会减少社会成本ꎬ改善社会福利ꎻ赵杨ꎬ吕文栋ꎬ黄丽(2013)通过运用AHP方法对科技保险在四直辖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ꎻ吕文栋(2014)从企业创新风险㊁管理层风险偏好和管理层风险认知三个要素实证检验其对科技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ꎮ指出风险偏好型管理层购买科技保险的意愿更低ꎻ管理层风险认知水平越高ꎬ企业购买科技保险的意愿越强ꎻ等等ꎮ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ꎬ现阶段我国学者对科技保险的绩效评价和相关的实证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薄弱ꎬ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也比较传统ꎮ五㊁研究展望随着我国科技保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ꎬ理论研究与实践相互促进ꎬ相互影响ꎮ使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研究深度不断加深ꎬ研究广度不断扩宽ꎬ研究方法更趋科学ꎮ(一)理论研究方面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的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持ꎮ目前ꎬ在政府补贴研究方面ꎬ研究多集中在补贴的必要性和补贴比例的多少ꎬ而忽视了对补贴的依据和补贴的效果的分析ꎬ对 补贴谁 ㊁ 补多少 ㊁ 如何补 缺乏深层次的研究ꎬ对补贴资金来源的研究重视不够ꎬ未来在政府补贴方面需要深入地研究ꎮ在险种创新研究方面ꎬ研究集中在定性分析方面ꎬ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涉及较少ꎬ有关科技保险的产品定价㊁费率厘定㊁新险种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欠缺ꎬ未来就科技保险产品的细节问题可加大研究ꎮ在运行模式研究方面ꎬ除投保-理赔型模式较为成熟外ꎬ其他模式理论界也可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ꎮ(二)实证研究方面科技保险试点的不断深化ꎬ反过来为实证分析提供了49商讯. All Rights Reserved.大量的数据和素材ꎮ目前在实证研究方面ꎬ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科技保险试点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ꎬ对科技保险的绩效评价和定量分析较少ꎬ绩效评价和定量分析有待加强ꎮ有少数学者对第一批试点城市进行了绩效评价ꎬ并有学者就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ꎬ但对于第二批试点地区的研究相对缺乏ꎬ未来同样需要加强对新试点地区的研究ꎮ另外ꎬ目前所用的绩效评价和定量分析方法相对传统ꎬ研究结果难免偏离现实ꎬ实证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信度较低ꎮ在绩效评价和定量分析上ꎬ理论界运用新的软件及探索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科技保险也应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ꎮ参考文献:[1]谢科范ꎬ倪曙光.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J].科学管理研究ꎬ1995ꎬ(13):49-52.[2](德)乌尔里希 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ꎬ2003ꎬ(3):26-45. [3]马缨.科技发展与科技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论坛ꎬ2005ꎬ(1):33-36.[4]许志晋ꎬ毛宝铭.论科技风险的产生与治理[J].科学研究ꎬ2006ꎬ(4):488-491.[5]刘松涛ꎬ李建会.断裂㊁不确定性与风险 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J].自然辩证法研究ꎬ2008ꎬ(2):20-25.[6]李承ꎬ周潞.论科技风险责任的承担 以软件风险漏洞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4ꎬ(5):103-106. [7]谢科范.我国科技保险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ꎬ1996ꎬ(18):63-66.[8]郭承运ꎬ李纯青.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实施科学技术保险的构想[J].商业研究ꎬ2001ꎬ(11):104-105. [9]吕文栋ꎬ赵杨ꎬ彭彬.科技保险相关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ꎬ2008ꎬ(2):36-40.[10]胡慧源ꎬ王京安.政策性科技保险存在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0ꎬ(27):101-104. [11]曹国华ꎬ蔡永清.基于政府补贴行为的科技保险参与主体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保险研究ꎬ2010ꎬ(5):96-102.[12]任伟ꎬ胡安周.我国应大力发展科技保险[J].金融理论与实践ꎬ1997ꎬ(1):41-43.[13]邵学清ꎬ刘志春.政策性科技保险的框架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ꎬ2007ꎬ(11):49-52.[14]刘妍ꎬ吴强ꎬ卢亚娟.科技保险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学海ꎬ2016ꎬ(6)ꎻ119-123.[15]刘骅ꎬ谢科范ꎬ赵湜.科技保险运行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ꎬ2009ꎬ(30):15-19. [16]谢科范ꎬ赵湜ꎬ刘骅ꎬ何菲.科技保险实施中三方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ꎬ2009ꎬ(10):6-9.[17]黄英君ꎬ赵雄ꎬ蔡永清.我国政策性科技保险的最优补贴规模研究[J].保险研究ꎬ2012ꎬ(9):64-75. [18]刘骅.科技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ꎬ2010.[19]赵湜ꎬ谢科范.科技保险险种创新方案与构想[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1ꎬ(19):104-109.[20]赵湜ꎬ谢科范.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科技保险险种创新行为研究[J].软科学ꎬ2012ꎬ(11):53-57. [21]吕文栋ꎬ赵杨.管理层风险特质㊁董事会治理与科技保险参保意愿[J].科研管理ꎬ2016ꎬ(8):113-122. [22]彭志文ꎬ宋旺.我国科技保险市场的问题㊁根源及对策 基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抽样调查的分析[J].保险研究ꎬ2010ꎬ(9):63-69.[23]吕文栋ꎬ赵杨.财政干预㊁产品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参保意愿[J].2016ꎬ(5):123-129.[24]邵学清.对科技保险试点的经验总结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ꎬ2009ꎬ(4):41-45.[25]张祥祯ꎬ易靖韬ꎬ赵杨ꎬ吕文栋.结构性科技保险财政激励机制研究[J].2016ꎬ(12):1-23.[26]吴应宁.科技保险:现状㊁问题及对策[J].金融发展研究ꎬ2010ꎬ(11):62-65.[27]赵杨ꎬ吕文栋.科技保险试点三年来的现状㊁问题和对策-基于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重庆四个直辖市的调查分析[J].科学决策ꎬ2011ꎬ(12):1-24.[28]王蕾ꎬ顾孟迪.科技创新的保险支持模式 基于上海市的调研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4ꎬ(1):23-26. [29]赵俊英.我国科技保险供需不足的经济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2ꎬ(12):101-104.[30]邱兆祥ꎬ罗满景.科技保险支持体系与科技企业发展[J].理论探索ꎬ2016ꎬ(4)ꎬ94-98.[31]肖天明.推广期 非试点 区域科技保险市场发展平台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2ꎬ(7):38-41. [32]刘骅ꎬ谢科范.科技环境与科技保险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ꎬ2009ꎬ(3):43-46.[33]何绍慰.科技保险的社会福利效应及其成本控制[J].科技进步与决策ꎬ2015ꎬ(20):23-26.[34]赵杨ꎬ吕文栋ꎬ黄丽.基于AHP方法的科技保险实施效果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ꎬ2013ꎬ(5):43-47. [35]吕文栋.管理层风险偏好㊁风险认知对科技保险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ꎬ2014ꎬ(7):128-138.作者简介:马绍东ꎬ万仁泽ꎬ阮雄波ꎬ贵州省贵阳市ꎬ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ꎮ59圆桌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来,银行业就突破了“禁区”,开办了科技 最佳的发展时期。
开发贷款业务。进入 9 0 年代以后,各地先
2.我国日益成熟的保险业具备了承担
后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各家商业银行扩 高风险的能力
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贷款范围,增加中长
我国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中开放最
期贷款,不断改进对其金融服务。科技保 早、开放力度最大、开放过渡期最短的行
技活动。另外,像自由探索型 的基础研究,其成功与否的 标准、失败的概率都很难确 定,加之,其投入的绝大部分 来自政府投入,而政府科技 投入更多的是从战略需求出 发,不会因为风险的存在而 受到太多的局限。因此,基础 研究不一定要通过科技保险 来分担风险。以上所提到的 研发活动,主要指技术开发 活动。 科技活动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 响,其风险的测度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决 定了科技保险不像一般的商业保险一样, 能比较清晰地预估标的的损失概率,以及 具体的损失额度等(尽管有难度,但也可 以通过估算、调整、替代等方式来解决)。 另外,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各个环节中都 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需要很大的投 入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具有很高的风险。 这就是科技保险的两个主要的特点:复杂 性和高风险性。 正因为科技保险存在以上两个主要特 点,科技保险业务的开展存在很多困难: 一方面,保险公司惧怕高额、高频率的赔 偿,不愿承保高风险的标的;另一方面,科
其次,保险公司会最大限度地防范科 技保险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在传统保险业 务中,通常保险偏重事件发生后的补救, 但从补救到重新恢复生产,需要较长的时 间。而研发机构、科技企业所面对的技术 与市场具有变化快、发展的连续性不容间 断的特征,因此对科技保险更加偏重事件 前的预防。在承保时,保险公司必将对科 技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在出售保单后,为 避免损失发生,保险公司仍将对科技创新 活动进行跟踪、监督,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因而,在承保的前前后后,保险公司将成 为科技企业的利益共同体,这样将促使科 技企业不断规范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活动 的成功率。
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研究在21世纪的科技时代,科技安全风险就像是一场潜伏在暗处的风暴,随时可能席卷而来。
为了防止这场风暴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破坏,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这个体系就像是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前预警潜在的风险,确保我们的科技发展之路安全、稳健。
首先,我们要明确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像是给这座灯塔定位的方向,它需要我们全面识别和评估科技领域的安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保障国家的科技安全和利益。
其次,我们要关注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内容。
这些内容就像是灯塔的灯光,需要我们照亮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
它包括对新兴科技、关键基础设施、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监测和预警,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
再次,我们要探讨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方法。
这些方法就像是灯塔的建造技术,需要我们科学、严谨地选择和运用。
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
然而,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并非易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何保护科技安全信息的安全?如何平衡技术的先进性与成本的可控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带来的巨大变革。
它不仅提高了科技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还为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安全防护能力。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将展现出更加惊人的力量和潜力。
总的来说,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才能让这个体系真正成为国家科技安全发展的强大引擎。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的未来,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风险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风险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可行性研究,这是因为可行性研究可以帮助企业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研究内容1.风险一:信息收集不全面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信息收集不全面、不准确,将会影响到研究报告的结论和决策。
因此,企业需要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研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应对措施: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核对和筛选,确保其准确性;2.风险二:数据分析不合理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数据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如果数据分析不合理,将会导致研究报告的结论不准确、决策错误。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确保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应对措施:选择适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风险三:决策失误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中,决策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如果决策失误,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因此,企业需要在做出决策前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应对措施:充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对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出决策;4.风险四:报告编制时间紧迫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过程中,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时间紧迫,容易导致研究报告质量下降,决策不准确。
因此,企业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应对措施:提前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流程,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分阶段完成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时间的充分利用;三、结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是企业在做决策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进行报告编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一、前言科技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改变。
然而,科技发展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针对科技领域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做出了相应的管理规定,旨在降低和控制科技领域中的风险,确保科技发展的稳健和可持续性。
二、科技领域的风险在科技领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科技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
由于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技术的更新换代也非常迅速,因此,技术风险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风险。
当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发时,但是由于技术过时或者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研发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就是技术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
2. 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风险。
在科技应用中,数据的泄露、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问题都是极为常见的情况。
一旦发生安全风险,可能会造成公司或个人数据泄露,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会对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
由于科技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更新快,很容易出现产品的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企业产品滞销,从而带来经济损失。
此外,市场需求变化也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方向,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
4.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在科技领域中,很容易因为技术方向选择错误、市场政策变化、对竞争对手的误判等原因导致企业战略风险。
这类风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5. 法律风险科技领域中存在大量的知识产权和专利问题,因此法律风险是科技领域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风险。
在科技产业中,知识产权和专利问题牵涉到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竞争力。
一旦出现知识产权或专利纠纷,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三、科技风险管理制度的概述科技风险管理制度是以科技领域中的各种风险为依据,对科技领域中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规范,以确保科技领域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科技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保 险费在经济上可行
满足
3 .科技风险可保性 的进一步探讨 3 . 1逆 选择 和 道 德 风 险 一 主要 瓶 颈 逆选择和道德风 险是保险市场的传统问题 。在科技保 险市场上 ,风 险较高的科技型企业 寻求保险 ,而风险较低 的科技型企业往往对科 技保 险不感兴趣 ,容易产生逆选择 ,变相刺激保 险价格 ;当科技 型企业通 过 购买科技保险将遭受损失 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 承担后 ,就容 易丧失 保持 谨慎 、尽到注意义务 的潜在动力 ,诱发道德 风险,从而导致保 险标 的在 投保后损失机率提高 和损失扩大的风险 ] 。为了控制科技型企业 的逆选 择 和道德风险 ,保险人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使科技 型企业在 获得保险保 障的同时 ,减少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具体可通过如下途径解决。 3 .1 .1扩大风险积 累 ( 1 )科技 型企业 风险 高且风 险种 类繁多 。可将 科技 型企业普 通的 财产保 险或人身保险纳入到科技保险范畴内 ,扩大承包 范围 ,推出一揽 子保单方案。 ( 2 )增 强科技 型企业 的风险意识 ,加大对科 技保 险的宣 传力度 。科技型企业大多处 于初创 阶段 ,对 自我风 险认识 不当 ,往往低 估 了可能面临的风险 ,因此 ,很少有科技型企业主动去投保科技保险。 3 .1 .2 设定合理 的除外责任 、免赔 额和费率组合 ,甄别客户 风险 对于科技型企业故意导致的保险事故, 或者在损失发生时故意导致损失 扩大的情况 , 保险人可以将其设定为除外责任,而达到控制道德风险的 目 的 。 保险人也可以通过设定免赔额将小额损失转嫁给科技型企业。 3 .2损 失 的可 评 估 性— — 第二 个瓶 颈 要 开展科技保险最重要的是对科技风险损失进行准确 —
— —
~
风险项 目 条件 — \
可保风险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科技风险 不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不满足
1 有大量同质且独立的风 险单位存在 2 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 3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随机 的 4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有重大性 5大多数风险单位不能同时遭受损失
科技风险种类繁多 ,部分风险涉及专业的知识 内容 ,加上用 于损失研究 的基础资料薄弱 , 保 险人对科技风险损失评估难度很大 。要解 决科技风 险难 以评估的问题 ,保 险人需采取如下措施。 3 .2 .1引进专 门人才 。保险人对于科技风 险所 导致 的损 失程度必 须掌握精确 的信息。只有充分掌握 了此类信息,保险人才有可能确定精算 公平费率,并在此基础上附加经营管理费用 ,基于市场竞争环境,确定合理 的预期利润 , 最终厘定科技保险产品费率。科技风险的复杂性使科技保 险的 险种设计、核保、理赔等环节比 —般保险产品更加复杂。因此 , 对科技保险 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险经营机构可以参照医疗保险中引进 医护人员参 与险种设计 、 核保以及理赔等工作, 科技保险经营引进科技型人才参与以上 几 个环节的工作 , 使科技保险产晶费率厘定更加精确 , 减少科技保险投保和 理赔等经营活动中,科技型企业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3 .2 .2利用科 学模 型为科技风险 定价。科技风 险复杂多样 ,历史 数据缺失 ,造成传统的精算定价模型难 以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 ,笔 者建议 ,综合利用多种模型 ,合理地对科技风 险进行定价 ,并对模 型进 行修正。科 学模 型的定价包括 ,梳理风险产生 的整个过程 ,详细分 析每 阶段的风险特征 ,发现一切影响科 技风险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对 科技 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 J 。 3 .3经济可行性——第三个瓶 颈 科技型企业 大多处于初创阶段 ,流动资金短缺 。过高 的保 费使得科 技型企业不愿意投保 ,保 险人不能收取足够 的保费 以积累科技 风险基金 来应对将来的赔付 ,那么科技保险在经济上是不可行 的,要解决 经济上 的可行性问题 , 需采取如下措施 。 3 .3 .1限制损失金额和承保 范围。保 险机构 只承担科技 型企业部 分风险 ,限制向保单持有人支付 的最高赔偿 金额。设 置最 高限额 ,会导 致科技型企业在遭受全损 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险保 障 ,降低科技保险 的 吸引力 0因此 ,保险机构应根据可保性 的原则设定赔偿 限额 ] 。 3 .3 .2对科技 型企业和保险机构提供一定 的政策支持或保费补贴 由于科技风险高 ,可保性弱等特点 ,使得科技保险费率较高 ,导致 科技型企业投保成本和保 险机构 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 造 成供需双冷 的 局 面。如果政府能在保 费及经 营费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 ,则科技保 险的费率将大大降低 ,其第六个 可保性条件就可以较好的满 足。
指保险消费者可以转嫁 和保险公 司愿意接受并 承保 的风 险。传统保 险理
论认为 ,满足以下条件 的风险才具 有可保性 : ( 1 ) 有大量 同质且 相互 独立 的风 险单位存在 ,即存 在大量 的标 的同时 面临某 一种风 险 的情 况 下, 使得风险的经营符合大数法则和概率论的分布要 求。只有这样 ,风 险才能计算 出合理的保险费率 ; ( 2 )风险必须 是纯粹 风险 ,即仅 有损 失机会 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 ( 3 ) 保险费必 须合理 ,被保险人 在经济 上能够 承担,保险人能筹足足够的基金 J 。 科技 型企业分散经 营,一般不 会 出现大多 数风 险单位 同时遭 受损 失, 另外 , 科技型企业资金 比较困难 ,对科技保险的需求并不强烈 ,因 此, 条件 5 满足 ,条件 6 基本不满足 ( 如表 3 .1 所示 ) 。所 以,按照传 统理论 ,大部分科技风险具有 弱可保性或不具有可保性 ,而实际 中,科 技保险市场 “ 供需双冷”现象也基本反映了其弱可保性 的本质。
关 键 词 :科 技 风 险 ;可 保 性 ;科 技 保 险
1 . 引 言
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处于社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位 置 。引领国家产业发展。然而 ,科技创新过程面临风险多样化 ,有些风险涉 及高深的专业技术内容 ,有些风险对应特殊的行业企业背景 ,一般保险机构 不具备开发设计针对性保险产品的能力 ,设计、营销成本过高,大多不愿意 提供科技保险产品; 科技型企业对 自 身风险认识不当, 也不愿意购买科 技 保 险,因此 ,科技保险市 场出现供需双冷的局 面。 2 .科技风险可保性的一般分析 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具有可保性 ,可以向保 险公 司转嫁 ,可保 风险是
科 技 风 险 可 保 性 研 究
赵 宏 恩
摘 要 :科技风险是否具有 可保性 ,决定 了科技风险能否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分散风 险。按 照建立在 风险组合理论基础 上的传统 可保条 件 ,科技风 险具有弱 可保性。学界 和实务部 门关于科技 风险是否 可保仍未达成共识 ,这直接 导致科 技保险险种供给缺 乏,科技 型企业风 险 无法得到有 效的分散 ,严重制约 了 保 险在 高新技术经济中所发挥 的作用。本文拟对科技风 险是 否具有可保性进行探讨 ,笔者认 为在承保技 术 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进步和政府保 费补 贴的条件下 ,科技 风险具有可保性 ,并提 出 了拓展科技风险可保性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