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江苏省PM_2_5_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需求探讨_周灵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o.l 1,N o .3M ay ,2011环 境 工 程 技 术 学 报
Journa l of Env iron m ental Eng i neer i ng T echno l ogy 第1卷,第3期2011年5月
收稿日期:2011-02-21
作者简介:周灵君(1977)),女,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化学,lark.zl@j 1631co m
文章编号:1674-991X (2011)03-0243-06
建立江苏省P M 2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需求探讨
周灵君,夏思佳,姜伟立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6
摘 要: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的3项指标(SO 2,NO 2和P M 10)已不足以全面反映江苏省大气复合污染状况,与公众感受差距较大。通过分析江苏省P M 215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状况,综合大气中P M 21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外P M 2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江苏省将PM 21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江苏省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P M 2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键词:江苏省;P M 215;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中图分类号:X 823 文献标识码:A DO I :1013969P .j i ssn .1674-991X .20111031040
D iscussi on on the Dem and of
E stablishing PM 2.5Standard i n Ji angsu Province
ZHOU L i n g -jun ,X I A S-i jia ,JI A NG W e-i li
Ji angsu A cademy o f Env i ronm enta l Sc i ence ,N an jing 210036,Ch i na
Abst ract :Current a mb ient air qua lity assess m ent syste m could not co m 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po ll u ti o n sta t u s o f co m p l e x air pollution i n Jiangsu Prov ince and had b i g d isparity w ith the pub lic percepti o n ,in wh ich SO 2,NO 2and P M 10w ere targeted fo r con tro l as the m ajor po ll u tants .By analyzi n g the P M 2.5po ll u tion status and sources i n Jiangsu Prov i n ce ,su mm arizi n g the results o f epide m io l o g ical and tox i c olog ical stud ies on t h e e ffect of a m bient a ir P M 2.5on hu m an health ,and co m b i n g t h e analysis of fore i g n a mb ient a ir quality standar ds for P M 2.5,
it w as suggested to
i n vo lve P M 2.5in the a m bient a ir qua lity i n dex syste m in Jiangsu ,and to estab lish a m bien t air qua lity standards for P M 2.5su itable to the a ir po 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 ell as t h e econo m ic and technolog ical level o f Jiangsu Prov i n ce .
K ey w ords :Jiangsu Province ;P M 2.5;standard ;a m b ient air quality
根据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十一五0以来,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大部分城市(市、县)空气质量级别达到优良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比例均在80%以上。但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结果与公众实际感受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空气质量指标(SO 2,NO 2和P M 10)已不足以全面反映复杂的大气污染状况。国家气象局将灰霾(H aze)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 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0。根据/能见度小于10km,相对湿度小于80%0的灰霾天气判断依据,近年来江苏省灰霾年发生日数持续增加,2009年超过200d 。包括江苏省在内的长三
角地区已成为全国灰霾污染最严重的4个区域之一。
细颗粒物(P M 215)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性,对人体健康、大气辐射和能见度等都有重要影响。针对江苏省灰霾特征污染物P M 215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状况,通过综合大气中P M 21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及国外P M 2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江苏省将P M 21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江苏省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P M 2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11 江苏省例行监测结果与评价
2006)2008年,全省13个省辖城市空气质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1卷
级别属于优或良好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均在80%以上;2009年1)10月,13个省辖城市空气质量级别属于优或良好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绝大部分城市在90%以上。说明以空气污染指数来衡量,江苏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处于良好及以上状态。
2006)2009年10月,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以大气质量指数评价,全省13个省辖城市大气质量指数在01796~01847,为轻污染,且呈现出逐年好转的趋势。
表12006)2009年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T able1T he eva l uati on of a mb ient a ir quality i n Jiangsu P rov i nce2006-2009
时间(年)大气质量指数(I)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P)
污染负荷系数(F
i
)
首要污染物SO2NO2P M10
20060184701697013430117901478P M10 20070183101700013490118401466P M10 20080181501669013410118001479P M10 20090179601581013070118601507P M10注:2009年为1)10月数据分析结果。
从全省范围分析,影响江苏省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魏玉香等[1]利用南京市2002)2006年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市大气中SO2,NO2,P M10年变化趋势及月季规律。结果表明2002)2006年,南京市P M10的年均值为109~148L g P m3,历年平均值均超标,污染严重;SO2仅于2006年超标;NO2浓度年均值低,历年均未超标。P M10浓度3月最高,为140 L g P m3,4月和11月略低,均为137L g P m3,8月最低,为88L g P m3。P M10年均污染超标日以3月最多,1月,11月,12月较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南京市P M10污染较SO2和NO2严重。
魏玉香等[1]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南京市霾日SO2,NO2,P M10污染均明显重于非霾日。2002) 2006年霾日P M10,SO2,NO2浓度平均值分别高出日均值3114%,2414%,2011%,三者中P M10与霾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由霾的颗粒物本质决定的[2]。112南京市灰霾监测情况
南京市环境监测站于2008年起开展了灰霾监测试点。2009年1)8月,南京市中华门、仙林大学城监测点P M215平均浓度均为51L g P m3,超过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年均标准值(15L g P m3)214倍。冬季P M215的平均浓度相对偏高,夏初P M215的平均浓度相对较低,冬季为灰霾天气易发季节。
中华门、仙林大学城监测点P M215P P M10分别为51%和55%,表明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污染严重且P M215所占比重较大。各季节中,P M215P P M10春季最小,冬季最大。冬季和夏季中华门、仙林大学城监测点P M10平均浓度均能达到我国二级标准,而春季P M10平均浓度超标,分别为113和104L g P m3。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受北方沙尘天气影响,粗颗粒物较多。
城市中P M215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中华门(位于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附近)与仙林大学城(位于工业区附近)监测点P M215季节平均浓度基本持平。黄辉军等[3]对草场门(交通主干道附近)、迈皋桥(位于工业区)、瑞金路(位于居民区)和山西路(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区)4个站点P M215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样发现同一季节各站点P M215浓度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居民区内的瑞金路观测点P M215的浓度也相当高,表明南京市P M215具有区域性特征,并不是主要受监测点附近的局地源影响,而是由区域内各类源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
2大气污染源排放
211工业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
江苏省一直把工业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通过各种手段,有力控制SO2,NO x,烟尘和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2007和2009年江苏省工业SO2,NO x,烟尘和粉尘年排放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09年工业SO2,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均较2007年有所削减,但NO x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形势依然严峻。
212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现状
近几年,江苏省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 20%的速度增长,2009年突破了1400万辆。2007
# 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