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九十七条
采矿权因政策原因被关闭,能否请求解除采矿权委托经营合同

采矿权因政策原因被关闭,——能否请求解除采矿权委托经营合同裁决结果:采矿权因政策原因被关闭的,当事人可请求解除采矿权委托经营合同阅读提示采矿权委托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政策原因采矿权被关闭的,是否可适用情势变更的规则?本案例认为该情形属于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形。
裁判要旨采矿权委托经营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政策原因采矿权被关闭的,属于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形,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案情简介一、后庄沟煤矿系迪阳村村办集体企业。
2000年3月9日,秦聚昌与迪阳村民委员会签订后庄沟煤矿承包合同书,约定秦聚昌的经营期限为15年。
二、2003年11月9日,秦聚昌与赵裕忠签订《委托经营协议》,秦聚昌将后庄沟煤矿委托授权给赵裕忠经营。
后因政策原因后庄沟煤矿被关闭。
三、秦聚昌向晋城中院起诉,请求赵裕忠履行合同义务,支付500万元。
赵裕忠提起反诉,请求解除《委托经营协议》,秦聚昌返还已支付的转让款756万元。
晋城中院认为,案涉合同合法有效,后庄沟煤矿因政策性关闭,本案发生情势变更;虽然秦聚昌提起诉讼时,合同期限已届满,但由于合同未完全履行完毕,合同的权利义务未终止,而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有违公平原则,故双方签订的合同应予解除。
该院判决:解除《委托经营协议》;赵裕忠支付秦聚昌违约金50万元;秦聚昌返还赵裕忠350万元。
四、秦聚昌、赵裕忠不服,上诉至山西高院。
山西高院认为,后庄沟煤矿关闭后,发生了履行不能的情况,合同实际上已经解除,双方应按公平原则进行结算。
晋城中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
故判决:撤销晋城中院解除合同的判项;维持晋城中院其他判项。
五、秦聚昌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秦聚昌的再审申请。
裁判要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
合同法9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解除的效力的规定。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有不同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湖及既往的效力。
既合同解除后与自始没有合同相同,已履行的部分恢复原状,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并未使合同关系消灭而只是阻止其发生作用,因此,合同解除原则上只能对将来发生效力,未履行的不再履行,已履行的部分,产生返还请求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一般溯及既往,但不能一刀切。
因为如果不溯及既往,已经履行的部分只能基于不当得利之债提出返还请求权,而溯及既往可以基于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所有权的效力优于债权,当违约方有数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基于所有权请求返还财产更能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
不仅如此,因不当得利返还,往往以受领人的现存利益为限,而因恢复原状返还,即使受领人现有财产减少,也不能免除返还义务,对非违约方有利。
但要求所有被解除的合同都溯及既往也不可能,某些合同从其性质和履行情况看,就不适于溯及既往。
英美法系认为,合同因违约而解除,违约一方在解除前应付的款项仍须支付,已付的款项不得收回。
无辜一方付给违约一方的款项,可按一般原则收回,并可收回已支付的订金。
合同解除后,双方未来的义务不再履行。
合同因意外受挫而解除,在意外发生前应支付的款项,假如未付不必付,假如已付则可收回。
假如应收或已收款项的一方,在意外发生之前根据或者为了履行合同支付或欠下费用,法庭在考虑所有情况后认为公平的话,可允许他保留对方已付的部分款项,或者追收应支付的部分款项,最高额不得超越他实际所支付或欠下的费用。
我国合同法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遵循经济活动高效的原则,对合同解除的效力作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形式的种类有哪些

合同形式的种类有哪些合同形式的种类一般分为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要用的是哪一种形式的合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合同形式的种类有哪些_合同类型包括哪几种,分享给大家!合同形式的种类合同形式,是指当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
我国《合同法》第10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该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经济合同的形式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之间明确权利义务的表达方式,也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的表现方法。
根据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两种。
1.口头形式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对话方式表达相互之间达成的协议。
当事人在使用口头形式时,应注意只能是及时履行的经济合同,才能使用口头形式,否则不宜采用这种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双方用书面方式表达相互之间通过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凡是不能及时清洁的经济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在签订书面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除主合同之外,与主合同有关的电报、书信、图表等,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应同主合同一起妥善保管。
书面形式便于当事人履行,便于管理和监督,便于举证,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使用的主要形式。
3.其他形式这是《合同法》的新规定,鉴于社会生活中各种合同极端复杂,仅仅书面与口头两种形式不能穷尽所有的合同形式。
合同形式有缺陷有何后果1、一般后果:合同不成立我国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即可认为如果应当采用而没有采用书面合同原则上不成立。
2、特别后果:合同无效我国原来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形式的合同,往往认定为无效..现在,我国合同法原则上是将要式合同的方式作为合同的成立要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公报行政赔偿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公报行政赔偿案例一、民商事类(24例)(一)人格权纠纷1.周星驰诉中建荣真无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裁判摘要】在涉外人格权侵权纠纷中,双方当事人援引相同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该民事关系的准据法作出了一致的选择。
当姓名权和肖像权具有商业化使用权能时,当事人仅以侵权责任法为依据进行主张,该人格权的精神利益和财产价值可一并予以保护,包括属于合理开支的律师费在内均应纳入人格权的损害赔偿范围。
在酌定赔偿数额时,人民法院应结合权利类型、侵权方式,从侵权程度、被侵权人和侵权人的身份地位、经济情况、获利情况、过错类型、其他情形等方面予以综合考量。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2期2.上海法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案【裁判摘要】手机用户使用安全软件对呼入号码进行评价性标注,即使评价带有负面性特征,也属于公众正当社会评价的范畴。
安全软件平台根据公众用户的标注,将被标注号码的负面性评价在手机用户接听界面中予以自动展示的,其行为不具有违法性。
除号码权利人能够证明平台故意捏造虚假评价外,即使展示内容对号码权利人声誉产生一定影响,平台也不构成名誉权侵权或帮助侵权。
【相关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10期3.林某某、陈某某诉蔡某某一般人格权纠纷案【裁判摘要】民事主体行使各自的民主权利,均应在法律赋予的限度之内,不得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为由侵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主体各自行使民事权利导致冲突的案件,应当依据事实,判断各方当事人行使其民事权利的合法性与适度性,据此平衡上述权利冲突。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20年第11期(二)婚姻家庭、继承纠纷1.邹某蕾诉高某某、孙某、陈某法定继承纠纷案【裁判摘要】离婚中,作为继父母的一方对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明确表示不继续抚养的,应视为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自此协议解除。
何胜权、黄逸勋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何胜权、黄逸勋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理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5.12【案件字号】(2021)桂04民终23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杨斌毛美美任军【审理法官】杨斌毛美美任军【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何胜权;黄逸勋;江丽平【当事人】何胜权黄逸勋江丽平【当事人-个人】何胜权黄逸勋江丽平【代理律师/律所】黄敏强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黄文泽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黄敏强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黄文泽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黄敏强黄文泽【代理律所】广西广合(梧州)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何胜权【被告】黄逸勋;江丽平【本院观点】上诉人提交的证据与本案无关,不是本案的审理范围,本院不予采纳。
本案中,被上诉人出卖的房屋,办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被上诉人出卖该房屋,并无违反有关法律规定。
【权责关键词】欺诈撤销共同共有违约金过错恢复原状合同约定关联性质证诉讼请求变更诉讼请求反诉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查明的事实属实,证据充分,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中,被上诉人出卖的房屋,办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被上诉人出卖该房屋,并无违反有关法律规定。
上诉人购买房屋时,该房屋是现房,上诉人对该房屋的现状是清楚的,并不存在被上诉人故意隐瞒房屋现状的事实。
现上诉人上诉主张被上诉人建成的房屋无建设、施工、验收的合法手续,房屋初始登记没有竣工证明,是没有质量安全保证的违法建筑,被上诉人故意隐瞒这些情况,欺骗其将房屋说成合法的商品房进行出售,被上诉人的行为已构成欺诈,上诉人的上诉主张,不是本案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理范围,本院不作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第九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第九十七条第九十七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共有物处分或者重大修缮的规定。
●立法背景对共有物的处分涉及共有关系能否继续存在,对共有物的处分及重大修缮又涉及各共有人的利益,所以对共有物的处分及重大修缮是共有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在按份共有中,大陆法系多数国家或地区对共有物的处分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即实行“一致决”的原则。
而我国是在新世纪制定物权法,对这个传统民法规定“一致决”的原则自有新的考量,有必要予以明确规定。
●条文解读我国物权法第97条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对共有物的处分或者重大修缮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一、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我国物权法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问题上兼顾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对共有物的处分问题上,实行“多数决”原则。
即: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即可处分共有物。
传统民法从公平原则出发,规定只有在全体按份共有人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对共有物进行处分。
例如《德国民法典》第747条第二款规定:“整个共有物仅得由全体共有人共同处分。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20条第二款规定:“共有物之处分、变更及设定负担,应得共有人全体之同意。
”在我国物权法起草过程中,经过对此问题深入细致地研究,认为传统民法的规定存在一定弊端,并不能适应新时代对物尽其用的要求。
全体同意原则不仅使按份共有人之间易滋生矛盾,丧失合作信心,也阻碍物之及时有效的利用。
在当今社会,机会稍纵即逝,很多情况下,等到每个共有人都首肯,机会早已丧失,使物不能尽其用。
因此,我国物权法在对按份共有的共有物处分问题上采用“多数决”的原则。
但如果按份共有人约定对共有物的处分应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则应当依照约定行事。
为了提高共有物的使用效率,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在共有物上的财产份额,当然可以用自己在共有物上的份额设定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九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九十七条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解除的效力的规定。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有不同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湖及既往的效力。
既合同解除后与自始没有合同相同,已履行的部分恢复原状,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并未使合同关系消灭而只是阻止其发生作用,因此,合同解除原则上只能对将来发生效力,未履行的不再履行,已履行的部分,产生返还请求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一般溯及既往,但不能一刀切。
因为如果不溯及既往,已经履行的部分只能基于不当得利之债提出返还请求权,而溯及既往可以基于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所有权的效力优于债权,当违约方有数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基于所有权请求返还财产更能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
不仅如此,因不当得利返还,往往以受领人的现存利益为限,而因恢复原状返还,即使受领人现有财产减少,也不能免除返还义务,对非违约方有利。
但要求所有被解除的合同都溯及既往也不可能,某些合同从其性质和履行情况看,就不适于溯及既往。
英美法系认为,合同因违约而解除,违约一方在解除前应付的款项仍须支付,已付的款项不得收回。
无辜一方付给违约一方的款项,可按一般原则收回,并可收回已支付的订金。
合同解除后,双方未来的义务不再履行。
合同因意外受挫而解除,在意外发生前应支付的款项,假如未付不必付,假如已付则可收回。
假如应收或已收款项的一方,在意外发生之前根据或者为了履行合同支付或欠下费用,法庭在考虑所有情况后认为公平的话,可允许他保留对方已付的部分款项,或者追收应支付的部分款项,最高额不得超越他实际所支付或欠下的费用。
我国合同法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遵循经济活动高效的原则,对合同解除的效力作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最高法院公报与合同解除权有关12个裁判规则汇总(完整版2015)法客帝国【范本模板】

最高法院公报与合同解除权有关12个裁判规则汇总(完整版2015)法客帝国[原题]最高法院公报案例:与解除合同有关的全部12个裁判规则汇编及延伸阅读(1997—2015)版权声明&法客帝国按作者|离地七寸来源|作者赐稿并授权法客帝国刊发转载须在文首醒目注明作者和来源本文最初刊于公众号ilawyer,经作者赐稿由“法客帝国(Empirelawyers)”重新编辑后刊发.延伸阅读:点击→ 最高院判例:高管擅以公司为其个人债务担保有效点击→ 最高院公报: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对抗房屋产权登记?点击→ 最高院公报:45个侵权纠纷典型判例裁判规则汇编点击→ 最高院公报:82个合同纠纷判例裁判规则(上·1—41)点击→ 最高院公报:82个合同纠纷判例裁判规则(下·42-82)点击→ 最高院判例:《担保法》关于保证的规定可比照适用于抵押点击→ 最高院公报:(购房小心!)善意第三人无权要求合法占有人搬离房屋点击→ 最高院判例:预售商品房未验收,即使期满且建成也不得交付点击→ 最高院判例:政府《承诺函》不能构成法律上的保证(2015)点击→ 最高院最新8个'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规则汇总(共10批52个)点击→ 最高院判例:《公报》案例不能作为审判参照依据(2015附全文)点击→ 最高院公报:重新理解'金钱质押',认可’账户质押’合法性?阅读提示:本文汇编的裁判规则节录自《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7年至2015年刊载的全部与解除合同有关的民商法案例及裁判文书。
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完整目录1。
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均存在违约的,如何判断合同当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权?2。
一方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后,拒绝接受对方当事人减少其损失的建议,造成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责任应如何承担?3。
解除合同是否属于对合同标的物进行处分的方式?4.解除合同方未向对方提出而是在其他合同中与他人约定解除前述合同的,是否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5。
合同解除权行使的三个时间问题:除斥期间、解除时间和溯及力

合同解除权⾏使的三个时间问题:除斥期间、解除时间和溯及⼒ 魏冬冬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审判研究ilawtalk 合同解除是合同权利义务终⽌的情形之⼀,从作出意思表⽰的合同主体出发,合同解除可以分为协议解除和单⽅解除,其中单⽅解除是⼀⽅⾏使解除权,包括约定解除权(《合同法》第93条后半段)与法定解除权(《合同法》第94条)两种。
单⽅⾏使合同解除权的过程和结果涉及到三⼤时间问题:⼀是合同解除权应于什么期间内⾏使,即除斥期间问题;⼆是合同于什么时间解除的问题;三是合同解除后,已履⾏部分是否应恢复原状,也就是溯及⼒问题。
考察现⾏法律、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就上述第⼀、第三个问题尚有未予明确之处,理论和实践中也多有争议,本⽂结合相关理论和最⾼院裁判案例试作分析论证。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相关法条:《合同法》第95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约定解除权⾏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没有约定解除权⾏使期限,经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使的,该权利消灭。
解除权作为形成权的⼀种,受到除斥期间的制约,因⾏使解除权会废⽌现有的法律关系,“破坏”现有的法律秩序,故⽽确定除斥期间⾄关重要。
根据上述法条并结合司法实践,解除权的除斥期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 法律规定的除斥期间;2 . 当事⼈约定的除斥期间;3 . 既⽆法定也未约定,经催告后的合理期限;4 . 既⽆法定也未约定,亦未催告的。
对于第1、2类均已有所明确。
对于第3类,“既⽆法定也未约定,经催告后的合理期限”中的“合理期限”该如何确定呢? 检索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唯有最⾼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作出了规定,其中第15条明确:“根据《合同法》第九⼗四条的规定,出卖⼈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迟延⽀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当事⼈⼀⽅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持,但当事⼈另有约定的除外。
秦俊、陈晓钰等与高成林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秦俊、陈晓钰等与高成林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理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1.22【案件字号】(2020)苏02民终544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徐冰贾建中龚甜【审理法官】徐冰贾建中龚甜【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秦俊;陈晓钰;王婷;无锡市中立房产经纪咨询有限公司;高成林【当事人】秦俊陈晓钰王婷无锡市中立房产经纪咨询有限公司高成林【当事人-个人】秦俊陈晓钰王婷高成林【当事人-公司】无锡市中立房产经纪咨询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祝向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陈学锋江苏锡洲律师事务所;顾峥江苏锡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祝向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陈学锋江苏锡洲律师事务所顾峥江苏锡洲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祝向陈学锋顾峥【代理律所】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江苏锡洲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秦俊;陈晓钰;王婷;无锡市中立房产经纪咨询有限公司【被告】高成林【权责关键词】催告代理违约金过错恢复原状合同约定当事人的陈述证明财产保全诉讼请求反诉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一、对于秦俊、陈晓钰提出高成林、王婷、中立公司应承担12万元律师费用的上诉意见。
一审法院以秦俊、陈晓钰尚未实际支付律师费,该部分损失尚未实际发生为由,驳回了秦俊、陈晓钰要求高成林承担律师费的请求并无不当。
另外,案涉房屋买卖合同的律师费承担约定发生在高成林与秦俊、陈晓钰之间,并未涉及中立公司、王婷,故秦俊、陈晓钰要求中立公司、王婷承担律师费亦缺乏事实依据。
综上,秦俊、陈晓钰要求高成林、王婷、中立公司承担12万元律师费用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
二、对于王婷提出的其不应承担责任的上诉意见。
由高成林与王婷签订的房屋买卖补充协议第一条约定:“高成林房屋贷款手续由王婷办理,如贷款出现任何问题,导致无法放贷,房屋买卖合同覆(悔)约,王婷无条件退还购房首付46万元、中介费、信息服务费等所有费用,本合同终止,高成林不负任何违约责任。
单方解除服务合同协议书

单方解除服务合同协议书甲方(解除方):________________乙方(被解除方):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基础上,就甲方单方解除与乙方签订的服务合同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解除合同的基本情况1.1 甲乙双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服务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合同编号为____,合同有效期为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1.2 双方在原合同中约定,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如下服务:(此处列明乙方应提供的服务内容)。
1.3 鉴于原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存在如下违约情况:(此处列明乙方违约的具体情况,如未按约定提供服务、服务质量不符合约定等),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二、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三、解除合同的约定3.1 甲方同意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日内,向乙方支付原合同约定的服务费用。
3.2 乙方应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日内,向甲方提供与原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相符的服务。
3.3 双方同意,解除合同后,乙方不再享有原合同约定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乙方在原合同有效期内享有的服务优惠、业务支持等。
3.4 双方同意,解除合同后,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妥善处理与原合同相关的业务事宜,确保甲方业务不受影响。
曹江豪、王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曹江豪、王斌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理法院】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09【案件字号】(2020)豫03民终89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春峰范振洋李丹杰【审理法官】王春峰范振洋李丹杰【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曹江豪;王斌;夏亚兰;洛阳有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当事人】曹江豪王斌夏亚兰洛阳有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曹江豪王斌夏亚兰【当事人-公司】洛阳有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曹江豪;洛阳有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被告】王斌;夏亚兰【本院观点】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权责关键词】撤销违约金过错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合同约定第三人新证据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审理中各方当事人均未提交新证据。
本院经审理查明,关于各方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于2019年4月2日共同办理面签并交付首付款的原因,双方说法不一致,亦均未提交充分证据可以支持其主张。
一审法院认定系由于曹江豪的征信报告未处理完毕,没有事实依据。
本院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认定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本案中三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居间)合同》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当事人均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合同签订后,曹江豪已依约向有尚公司交付2万元定金,但三方未按照合同约定于2019年4月2日共同办理面签及交付首付款。
关于未按合同约定于2019年4月2日共同办理面签及交付首付款的原因,双方存在争议。
曹江豪主张中介称要延期几天,并已与王斌、夏亚兰沟通取得同意。
王斌、夏亚兰主张是因为中介称曹江豪征信有问题。
连带保证起诉状

连带保证起诉状(标题)连带保证起诉状(二)(正文)原告:(原告姓名) 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被告:(被告姓名) 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我系(原告姓名)的连带保证人,因被告欠款原告,并违约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导致原告权益受损,依法提起此诉。
一、案件基本事实(原告姓名)向(被告姓名)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借款金额),借款日期为(借款日期) ,根据借款协议约定,借款的还款期限为(还款日期)。
然而,被告违反约定,拒绝履行还款义务,并至今未归还上述借款。
二、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的,保证人可以代位履行,代位履行的保证人有权向借款人追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代位权对债权人享有不可分割的权利,债权人不可以分次或部分进行代位行使。
三、请求事项本案原告要求:1. 被告(被告姓名)立即归还原告人民币(借款金额)及相应的利息,合计人民币(借款金额+利息)。
2. 被告(被告姓名)支付原告因追偿费用产生的诉讼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3. 法院判令被告(被告姓名)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四、证据目录1. 原告与被告之间签订的借款协议书。
2. 目击证人证言。
3. 其他证据人证据。
五、诉讼请求理由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连带保证人代偿后,取得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2. 被告明确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作为连带保证人有权向被告追偿。
4. 根据上述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本金及相应的利息,并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六、质证意见1. 根据借款协议书及相关证据,被告明确承担了还款义务,但至今未履行。
2. 目击证人的证言能够证实,被告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的事实。
七、法律事务代理人本案原告特委托本律师事务所作为其法律事务代理人,并授权本律师代为处理本案的有关事宜。
李保忠、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李保忠、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审理法院】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03【案件字号】(2020)云23民终6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孙明蒋文娟蔡建华【审理法官】孙明蒋文娟蔡建华【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李保忠;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当事人】李保忠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李保忠【当事人-公司】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李咏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常燕萍云南畅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咏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常燕萍云南畅鸣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咏常燕萍【代理律所】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云南畅鸣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李保忠;云南誉成投资有限公司【本院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本案中,对于房屋地基下沉,虽然李保忠在涉案房屋上进行了加盖,但誉成公司就引起下沉的原因、参与度在一审申请了鉴定后未提供相关鉴定材料,鉴定机构终止了鉴定,房屋地基下沉是否由于加盖造成值得商榷,誉成公司应对己方的举证不能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根据民事证据规则,对于地基下沉的违约责任,应由誉成公司承担,一审判决由誉成公司支付李保忠违约金并无不当。
国务院颁布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并未改变鉴定费属于诉讼费用的性质,只是要求由当。
【权责关键词】显失公平撤销代理实际履行违约金恢复原状支付违约金不可抗力合同约定诚实信用原则特别授权鉴定意见诉讼请求反诉维持原判强制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九十六条

第九⼗六条当事⼈⼀⽅依照本法第九⼗三条第⼆款、第九⼗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
合同⾃通知到达对⽅时解除。
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
法律、⾏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续的,依照其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解除合同程序的规定。
当事⼈⼀⽅依照本法第九⼗三条第⼆款、第九⼗四条规定解除合同,应当遵守下列程序规定: ⼀、必须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合同法第九⼗三条第⼆款和第九⼗四条对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作了规定,按照这两条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不必经对⽅当事⼈同意,只需向对⽅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就可以解除合同:1.当事⼈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2.因不可抗⼒不能实现合同⽬的的;3.在履⾏期限届满之前,另⼀⽅当事⼈明确表⽰或者以其⾏为表明不履⾏主要义务的;4.另⼀⽅当事⼈迟延履⾏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的;5.另⼀⽅当事⼈迟延履⾏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的;6.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不具备上述条件,⼀⽅当事⼈不能解除合同。
⼆、⾏使解除权应当通知对⽅当事⼈ 当事⼈⼀⽅⾏使解除合同的权利,必然引起合同的权利义务的终⽌,为了防⽌⼀⽅当事⼈因不知道对⽅已⾏使合同解除权⽽仍为履⾏的⾏为,从⽽遭受损害,本条规定,当事⼈根据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
合同⾃通知到达对⽅时解除。
对⽅当事⼈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后,认为不符合约定的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可以请求⼈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能否解除合同。
三、法律、⾏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续的,未办理有关⼿续,合同不能终⽌。
⽐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企业如发⽣严重亏损、⼀⽅不履⾏合同和章程规定的义务、不可抗⼒等,经合营各⽅协商同意,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国家⼯商⾏政管理部门登记,可终⽌合同。
如果没有履⾏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续,中外合资经营合同没有终⽌。
服务合同解除通知函的模板

尊敬的 [客户/服务方名称]:我方(以下简称“我方”)与贵方(以下简称“贵方”)于 [签订日期] 签订了编号为 [合同编号] 的《[服务项目名称]服务合同》(以下简称“本合同”)。
根据合同约定,我方作为服务提供方,负责向贵方提供 [具体服务内容]。
鉴于以下原因,我方现正式通知贵方,决定解除本合同:一、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1. [具体问题描述,如:贵方未能按时支付服务费用,导致我方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或贵方提供的资料不符合合同约定,影响服务质量等。
]2. [具体问题描述,如:贵方违反合同约定,擅自修改服务内容,导致我方无法正常履行合同义务;或贵方未按约定提供场地、设备等必要条件,影响服务进度等。
]二、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解除后的处理事项:1. 本合同自通知之日起解除,双方应立即停止履行合同义务。
2. 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合同解除后的遗留问题,包括但不限于:(1)贵方应向我方支付已发生但未支付的服务费用;(2)双方应妥善处理尚未完成的服务项目,确保不影响双方的合法权益;(3)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合同解除后的保密、知识产权等事宜。
四、其他事项:1. 本通知函构成解除合同的正式通知,贵方应自收到本通知函之日起 [具体期限,如:三日内] 内确认收到。
2. 如贵方对合同解除有异议,请于收到本通知函之日起 [具体期限,如:五日内] 内向我方提出书面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释义:第九十七条
第九十七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同解除的效力的规定。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有不同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具有湖及既往的效力。
既合同解除后与自始没有合同相同,已履行的部分恢复原状,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并未使合同关系消灭而只是阻止其发生作用,因此,合同解除原则上只能对将来发生效力,未履行的不再履行,已履行的部分,产生返还请求权。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合同解除一般溯及既往,但不能一刀切。
因为如果不溯及既往,已经履行的部分只能基于不当得利之债提出返还请求权,而溯及既往可以基于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所有权的效力优于债权,当违约方有数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基于所有权请求返还财产更能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
不仅如此,因不当得利返还,往往以受领人的现存利益为限,而因恢复原状返还,即使受领人现有财产减少,也不能免除返还义务,对非违约方有利。
但要求所有被解除的合同都溯及既往也不可能,某些合同从其性质和履行情况看,就不适于溯及既往。
英美法系认为,合同因违约而解除,违约一方在解除前应付的款项仍须支付,已付的款项不得收回。
无辜一方付给违约一方的款项,可按一般原则收回,并可收回已支付的订金。
合同解除后,双方未来的义务不再履行。
合同因意外受挫而解除,在意外发生前应支付的款项,假如未付不必付,假如已付则可收回。
假如应收或已收款项的一方,在意外发生之前根据或者为了履行合同支付或欠下费用,法庭在考虑所有情况后认为公平的话,可允许他保留对方已付的部分款项,或者追收应支付的部分款项,最高额不得超越他实际所支付或欠下的费用。
我国合同法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遵循经济活动高效的原则,对合同解除的效力作了比较灵活的规定,即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所谓根据履行情况,指根据履行部分对债权的影响。
如果债权人的利益不是必须通过恢复原状才能得到保护,不一定采用恢复原状。
当然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的部分,对债权人根本无意义,可以请求恢复原状。
所谓根据合同性质,指根据合同标的的属性。
根据合同的属性不可能或者不容易恢复原状的,不必恢复原状。
这类情况主要有:1.以使用标的为内容的连续供应合同。
比如水、电、气的供应合同,对以往的供应不可能恢复原状;租赁合同,一方在使用标的后,也无法就已使用的部分作出返还。
2.以行为为标的的合同。
比如劳务合同,对于已经支付的劳务,很难用同样
的劳动者和同质量的劳务返还。
3.涉及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比如,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已经转让给他人,如果返还将损害第三人利益;解除委托合同,如果允许将已办理的委托事务恢复原状,就意味着委托人与第三人发生的法律关系失效,将使第三人的利益失去保障。
所谓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
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
恢复原状还包括:1.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2.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3.因返还财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
其他补救措施,包括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价等措施。
合同解除后还能否请求损害赔偿?国外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不能并存。
理由是,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回复到订约前的状态,与未发生合同关系一样,因违约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没有存在的基础。
另一种意见认为,合同解除与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可以并存。
理由是,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在合同解除前就存在,不因合同解除而丧失。
还有的认为,合同解除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并存。
理由是,合同因解除而消灭,不再有因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责任,但非违约方却会遭受因相信合同存在而实际不存在所致的损害,对该种损害应当赔偿。
我国法律承认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并存。
民法通则规定:“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本条规定,合同解除后,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这样规定的理由是: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请求赔偿损害,那么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受到的损害就无法补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复原状,那么非违约方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因相信合同能够履行而作准备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为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就得不到补偿。
3.在协议解除合同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损失,如果获利的一方不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损害,不符合公平原则。
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规定:“货物发运前,承运人或托运人征得对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
承运人提出解除合同的,应退还已收的运输费用,并付给托运人已发生的货物进港短途搬运费用;托运人提出解除合同的,应付给承运人已发生的港口费用和船舶待时费用。
”4.在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张权利,如果债务人不承担解除合同的赔偿责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张权利以弥补债权人的损失,要么自己独享主张权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合同解除后,确因一方的过错造成另一方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向受害方赔偿损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应负的赔偿责任。
解除合同后是否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分别不同情况: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没有采取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一方当事人因他方根本违约或者经催告仍不履行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将来发生效力,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因订立合同、准备履行合同和因恢复原状而支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