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坦克的首次使用相关阅读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精品ppt课件
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 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 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 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矛和盾的集合
第二课时
矛盾持般蜗坦
第七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 往就不一样。下面这组课文,讲述了几个 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怎 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让我们多读读, 多想想。
矛和盾的集合
坦克
矛盾
词句
第七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 往就不一样。下面这组课文,讲述了几个 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怎 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让我们多读读, 多想想。
矛盾持般蜗坦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哇哇直叫 乱成一团 集合 自卫 进攻
) ,还发现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它的长处是(
),不足
之处是(
)。我们把它们的长
处集于一身,发明了(
)。
再见
子
坦克上的履带是由100多块或200多 块履带板构成的,每一块履带板都制有 花纹,履带好像是坦克的无限轨道.有了 履带,坦克能在松软的河滩上行驶自如, 即使是一般汽车难以通行的地域,它凭 着这履带也可以通行,而且还能爬1米高 左右的垂直崖壁,能跨越3米左右宽的壕 沟,还能冲上30度左右的陡坡,这就是履 带的作用.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 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 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 了十公里。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 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持般 架 龟 战神 兵 退
实践题
1、学了课文,我积累了好多的词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及赏析《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
从前,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无论什么样的矛都刺不穿它。
”接着,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无论什么样的盾都能刺穿。
”
旁边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赏析: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我矛盾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在说话和做事时要实事求是,避免出现逻辑上的矛盾。
首先,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卖矛和盾的人自我夸耀的场景,使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情节。
同时,这个人前后矛盾的说法也引出了故事的主题——自相矛盾。
其次,课文中的问题设计巧妙,引人深思。
当旁人问到“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时,卖矛和盾的人无法回答,这揭示了他自我夸耀的言论中存在的逻辑矛盾。
这个问题不仅让故事产生了转折,也让孩子们明白了说话做事需要考虑逻辑一致性的道理。
最后,课文通过故事的结尾给出了明确的教育意义——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总的来说,《矛和盾的集合》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接受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25《矛和盾的集合》百兵之王矛相关阅读 新人教版
百兵之王矛矛与枪名称虽异,但两者都是古代战场上一种直而尖形的刺杀兵器。
枪由矛演变而来。
矛,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
最初原始人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等作矛头,绑在竹木竿上,用以锥刺。
进入新石器时期,人们已能反石头或骨木等材料经过精心磨制,装上长柄,用来刺杀野兽等。
根据这一时期出土的石矛骨矛木矛等看,较之前期不仅制工精细,而且刃部锋利。
矛在原始社会并无定形,到了商代出现了青铜矛,矛的形式才较为一致。
从河南湖北浙江山西山东等地出土的大量青铜矛看,矛形体宽大,刃部具有双锋,不少矛銎部的两侧有环或孔,用以系缨。
有的矛在当时既是实战的兵器,又是艺术的珍口,它们的制作技术和雕饰已相当精良美观。
到了西周时期,矛的形体向细长演变,由过去的銎比刃长,演变至此时的刃比銎长;刃部由原来的双隅(刃部隆起的脊角)到此时有3隅和4隅等数种。
成为当时战场上的主要武器,列为五兵之一。
《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称其为“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则无夷矛而有弓矢”。
可见当时的矛,按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
据《周礼·考工记》说“酋矛常有四尺(古代8尺为寻,倍寻曰常。
故‘常有四尺’即2丈。
根据战国铜尺,1尺等于现在的0.23米,这样2丈便等于今天的4.6米)”,多用于步战而夷矛柄长2丈4尺,则多用于车战。
春秋战国时期,矛的形制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有提高和改进,从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广东广西河北湖南等地出土的矛来看,制造精湛,锋部越来越厚实,杀伤力强(如图山西灵石出土的枪)。
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广泛应用于战争,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能制造具有较大杀伤力的铁矛。
《荀子·议兵》篇中记载,楚国南阳的铁矛“惨如蜂蛋”。
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和长沙等地都出土过这个时期十分锋利的铁矛。
这一时期,我国铁矛青铜矛制造虽然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铜铁制的矛并没有完全取代石矛,在一些地区铁铜石制的矛同时并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课件4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
盾的 自卫 矛的进攻
合二为一 坦克 大显神威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 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 还是难以招架架。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 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 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 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 (chuō)不到我啦!”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 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 利者。
15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 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 利者。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说明这句 话吗?
16
17
18
19
20
21
22
是的,谁善于把别 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会是胜利者。
23
本文小结: 取长补短显神威 强强联手走天下
24
25
10
困难1: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想法1:要是盾大得像一个铁屋子就好了。 困难2:自己变成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
牛或乌龟。 想法2: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伸出进攻
的枪口或炮口。 困难3:铁屋子没法动,不会跑。 想法3: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于是,发明家发为一 坦克 大显神威
小学复习课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课件4新人教 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
25 矛和盾的集合
2
矛 集 盾持 般架龟 攻炮神 退 兵 坦
集合 紧张 战场 大显神威 固然 胜利 炮口 乱成一团 长处 进攻 坦克 合二为一
德国兵头头一一回回见到这庞 然庞大然物大,物吓得哇哇哇直直叫叫,乱 成乱一成团一,团一下一子下退子了十十公 里!
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
三年级上册《矛和盾的集合》课文原文
矛和盾的集合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
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矛和盾的集合》生字与组词
矛:矛盾矛头长矛矛尖
盾:矛盾盾牌后盾金盾
集:集体集合集市集团集结
持:保持坚持持有把持持久
般:一般这般百般千般万般般配架:架子搭架支架书架高架木架龟:乌龟海龟龟甲龟背龟纹
攻:进攻攻击攻打攻读
炮:大炮火炮炮弹炮口
坦:坦克坦白平坦坦然舒坦
战:战车战斗战争战火战友
神:神仙精神神奇神圣神经神兵兵:兵器士兵兵家兵营兵团兵力退:后退倒退退休退回退步。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上册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
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背诵部分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四、设计理念1、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五、课时安排矛和盾的集合 22课时科里亚的木匣 22课时陶罐和铁罐 22课时狮子和鹿 11课时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3课时25矛和盾的集合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坦克的首次使用相
关阅读新人教版
1916年9月15日,一小股英国坦克部队在索姆前线的某一防区获得重要胜利。
在战斗中仅投入了可用的49辆新装甲车中的11辆。
由于未能及时把这些由钢铁制造的庞然大物运送到前线以及机械方面出了问题而妨碍了把整个坦克部队都投入战斗。
支持使用坦克的人士说:在战场上坦克的首次出现证明了强大的坦克部队是突破西线战壕障碍的关键。
近年来,协约国与德国的军队陷入困境,被迫采取似乎毫无效果的堑壕战。
士兵以及包括温斯顿丘吉尔在内的政治家们都提倡在欧洲的作战中发挥坦克的巨大作用,他们对今天的成功都很满意。
同时他们也担心失掉了一次大规模战略袭击的机会。
他们认为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坦克大范围突破德军战线的情况下,不应当使用坦克。
他们也担心将来部队只能少量地而不能大规模地使用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