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根之太极拳收势与周易诠释
太极拳拳理解读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拳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结合了易经阴阳五行之变化的运动,以及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运动。
太极拳的拳理基于阴阳循环的理论。
在练习时,太极拳强调身姿中正、意动神随、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意气相合、气沉丹田等原则。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阴阳之变化,虚实、轻重、刚柔、进退、开合等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
太极拳的招式动作圆柔连贯,如行云流水,没有突兀和断续之处。
这种连贯性不仅增加了动作的难度,而且要求练习者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和姿势。
这种练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增强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太极拳还强调“以柔克刚”。
在实战中,太极拳强调用巧妙的技巧和策略来化解对手的攻击,而不是直接以力量对抗。
这需要高度的智慧和经验,同时也需要练习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此外,太极拳还注重内功修养。
在练习时,不仅要注意招式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和内在精神的修养。
这种内在的修炼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出沉着冷静、谦虚谨慎、坚毅不拔等优秀品质。
总的来说,太极拳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武术运动,它不仅强身健体,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体验到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
太极拳用意的内涵和练法
太极拳“用意”的内涵和练法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一般原则,具有深层次的内涵。
用意,其中“意”可以理解为意识、想法。
太极拳强调“用意”这一点,它要求每一动作、每一套路,自始至终都要在“意”的指挥下运行。
可以说,太极拳表面上看是肢体在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神经系统做“意识体操”,使身体得到锻炼。
这一点对于只为健身而练习太极拳的人而言意义更大。
太极拳“不用力”显然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世界上没有不用力的武术、运动。
动作的完成若无肌肉的收缩是不可能的,不用力则无法出拳,甚至无法支撑身体。
所以,太极拳所说的“不用力”的含义是:一是不用拙力,二是少用力气,能用10%的力可完成的动作,决不用11%的力量。
简言之,不用力是指相互接触时的作用力要达到最小。
因此,片面追求“意”,而排斥“力”,就会把意念活动割裂架空,使人觉得太极拳莫测高深,练习的时候无所适从,这对练习太极拳非常不利。
用意不用力,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练习太极拳的方法。
首先,练习太极拳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把心静下来。
练拳时无论动作简单或复杂,要始终保持内心宁静的状态,全神贯注,不要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否则很难做到用意不用力。
其次,练习太极拳要放松,不用拙力。
初学太极拳,往往心情紧张,周身僵滞,所以须从舒松柔和入手。
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定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动作时避免使用拙力和僵劲,除按要求用力外,其它部位肌肉尽量放松,使身体各个关节都舒展开,力求圆活。
松,可以说是太极拳的专用名词,它是无限度的,松应逐步与心、意、气、神相联系。
想要练好太极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技巧,用力与巧用相结合,不用拙力。
平时学拳要求姿势正确,就是使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配合好。
比如,采、挒、捋实际都是随对方来劲向自身左右两方引进落空的方法。
只有把技巧练好,才能达到刚柔相济,进而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
当然,练习太极拳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太极哲理与太极拳的关系解析
太极哲理与太极拳的关系解析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有较大影响的一个拳种,它不仅因具有保健、技击、陶冶性情、修养身心等功能,更以其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渊源而吸引着千百万人们对它产生浓厚的习练与研究的兴趣。
(一)太极拳命名源自对“太极”象、数的比附从早期太极拳的练法和古拳谱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命名起于对“太极”象、数的比附,然后才逐步运用太极哲理来解释拳理、规范拳技,完善成为“理根太极”的太极拳运动。
(1)以圆形缠绕动作类比太极图像而命名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所著《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中的“诸靠”指的是“推手”,而“缠绕”则指的是循环划圈。
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中指出:阴阳鱼太极图“可藉表明双搭手时之阴阳、虚实、盈缩、进退”。
第一位系统总结陈氏太极拳技法的陈鑫认为:“(古人)图一个大圈,名之曰太极。
”太极拳以“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循环无间者,仿其形似”。
“自其形迹观之,所运者上下四旁皆是一个圈。
吾故曰:太极拳不过一圈。
”也就是说,太极拳早期的命名,是以动作的圆形绕转比附“太极图”形圆、阴阳循环亦绕圆而得。
(2)以“十三势”比附“太极”生成数而命名在太极拳练法和古拳谱中,以“十三势”比附“太极”生成数的说法有两种。
其一,据陈子明保存的《两仪堂本陈氏拳械谱》记:“太极拳,一名头套拳,一名十三势。
”因为太极是五行、八卦的核心,而五行、八卦两数的和为“十三”。
故以“十三”暗含太极的生化过程。
“十三”成了“太极”的代名词。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动作组合。
十三势即是十三个动作组合。
这表明太极拳命名,起于比附太极衍生数的一套包括十三势动作组合的拳术。
其二,据李亦畬编订《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分朋、捋、挤、按、採、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朋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
太极拳经典注解(二)
太极拳经典注解(二)作者:张肇平来源:《少林与太极》2014年第06期7【原文】拳势之伸缩变化,步法之进退穿插,皆依元■而生化。
【注解】练太极拳,讲求的是气势,不是端死架子。
一伸即变化,或旋或扭,八卦即成,八手即可合而为一,分而致万,使敌人不知如何抗御;一缩即凝聚,则不动如泰山。
虚以待敌。
此亦是太极动而生八卦,静而仍归一■之谓。
太极拳之进退穿插,全仗步法。
这步法不是随便乱动,而是都依元■而化生。
今日一般人多走外架的盘练,忽视人体的结构,不研究内窍外穴,殊为可惜。
称元■,指元真之■言。
8【原文】鼓荡内敛者,一■分合也。
即先天化后天,后天合先天意。
【注解】鼓荡,动也、气也、一■之分也,即由先天化后天之意;内敛,静也、神也、一■之合也,即由后天合先天之意。
故真人习拳,特别重视起势和收势。
9【原文】练习十三势必须与一■相结合,否则便是死架。
【注解】太极拳十三势,是三丰真人为道门弟子及社会人士精心设计的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之动功。
特别重视八卦五行,行拳者必须在八卦五行中求生克之理。
八卦五行皆由土生,土中含有一点先天元■。
此■为十三势之基,若无,五行、八卦不能生化。
这即是说:无先天,后天便无法生出,如果只有后天而无先天元■为基,即成有架无气之空架。
10【原文】十三势之外形要求,固为沉肩、坠肘、松腰、坐胯,如不能使神经、筋脉、骨节之元真扭结不散,随着伸缩钻翻,贯注于内窍外穴,仍难生效。
【注解】技击家将拳术分为两大类:一为外家拳,一为内家拳。
外家拳看重练外形,内家拳看重练内气。
太极拳十三势虽为内家拳,着重练内气,但亦重视练外形。
十三势练外形时,特别要求:沉肩、坠肘、松腰、坐胯。
而于每一要求中,必须与内气结合,使神经、筋脉、骨节之真元扭结不散,随着伸缩钻翻,贯注于内窍外穴,方合规矩,才生效验。
不能只求其外形架势之美观。
11.【原文】迈步时,应以尾闾上下对直,并与支持身体重心的脚跟结合,身体才能正直,不偏不倚,中劲相聚,神■贯顶,此为三元步法。
太极拳家林墨根的推手功夫
太极拳家林墨根的推手功夫86岁的太极拳家林墨根虽高龄,但还能与青壮年推手,并可将其随意发放到数步之外,这令许多人“虽不能致”,却“心向往之”。
今年虚岁86的林墨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
像其他老人一样,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特定时段,林老都要到小区的院子里活动一下,只是与其他老人通常的散步不同,在入松入静后他便开始杨式太极拳的走架。
这时,早已等候在院子里的徒弟们,或随着他的一招一式练习,或站在一旁细细体味老师走架时那大松大软、连绵不断、圆活无碍的拳意。
此时,透过疏密有间的树叶,斑驳的阳光柔柔地洒落在这群人的身上,四周是那样的安静,只有微风路过,目睹这似曾相识的场景。
自从林老1987年搬到成都市双林中横路的这个院落,十八载寒暑更替,邻居们见证了“林大爷”的徒弟来了一批又一批,而“林大爷”仍像当初那样,诲人不倦,不见有丝毫懈怠。
邻居们不知道的是,就是从林老的这一批一批的徒弟中,走出了四川以及全国太极推手对抗赛的冠亚军。
邻居们更不知道,作为杨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师,林老在当今中国武术界,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着广泛影响和声誉,在太极拳理论、推手实践、太极教学、推手规则等方面都有贡献。
太极推手独步武林林老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6岁时先习南拳,后拜入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澄甫的得意高足———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师李雅轩大师门下。
由于他爱拳如命,又有惊人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受李雅轩先生的喜爱和器重,得其真传,特别是太极推手功夫出神入化。
一位日本空手道高手在访问了林老之后说:“中国的许多名家是动口不动手,林墨根老师是动口也动手。
”凭着过硬的推手功夫,多年来,林老是“动口又动手”,每逢重大赛事活动和国内外武林同行来访时,他既要讲拳理,更会亲自下场动手比试。
2001年,首届中国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暨太极拳名家联谊会在珠海举行,林老是众多太极拳名家中唯一一个以太极推手专家身份参会,并在现场作推手演示的拳师,从此享有“中国太极推手第一人”的美誉。
论《周易》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上)
论《周易》对中华武术的影响(上)作者:谢远基来源:《少林与太极》2014年第06期《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源头。
该书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附有卦辞和爻辞。
《易传》含《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解释卦辞和爻辞的文章,统称《十翼》。
《周易》中包含有观物取象、万物交感、发展变化等哲学观念。
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研究《周易》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对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华,很有意义。
一、《周易》对中华武术价值观的影响其一,《周易》明确了武术保家卫国的社会价值观。
比如《系辞》对武术的作用如此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书中还提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周易》通过这些论述,说明了武术保家卫国的社会价值,还阐述了武术械器的发明及其作用。
此外,《周易》还对武术与军事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比如《同人》云:“伏戎于莽。
”“乘其墉,弗克攻,吉。
”《复卦》:“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
至于十年不克征。
”《周易·大有卦》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这里主张遏恶扬善。
《系辞》又云:“君子安其身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历代中华武术练习者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理想,不断自我砥砺,不仅要求自己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自己有治国平天下、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民族责任感。
比如,明代少林寺僧人以“保邦靖世即传灯”为理想,协助明军抗击倭寇,在淞江一役全部牺牲,可谓可歌可泣;抗日战争时期大量武林志士参军抗战,很多人都战死沙场,留下一幕幕血与火的历史长卷,书写了中国武术人一腔热血报国的伟大的爱国情怀。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是什么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是什么太极拳的所有运行动作,全部是有无数个、千变万化的虚实转换组成的,所以讲,太极拳就是人体虚实转换、演变的修炼过程,虚实就是太极拳的灵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阴阳理论和虚实原理太极拳的虚实,恰恰是久久困扰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难以解决的疑惑,不得其解!导致这个困惑的根源,正是“太极”大师与洋洋万言的文人墨客。
他们用周易、易经中“太极”理念的、阴阳学说,囫囵吞枣、是是,非是、含糊不清的、之乎者也的演绎、剖解太极拳的虚实。
结果,说不清、道不明地、忽悠了多多少少的太极拳爱好者,使得太极拳爱好者,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什么才是太极拳的虚实,更谈不上要领会、演绎、掌握太极拳的虚实了。
其实,周易、易经中“太极”理念的、阴阳学说,仅仅是天地万物的一个自然法则,所谓的阴阳学说,就是把天地万物中,任何一个事物归纳为:一个事物都是有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相依相敷、互为互补的两个方面组成。
所以,“太极”大师与文人墨客。
唐而皇至地认为太极拳的虚实转换,就是阴阳转换,也就是:阴(虚)盛、阳(实)衰;上阴(虚)下阳(实);左阳(实)右阴(虚)。
还颇有行家风度地、用这种公式来传授太极拳的教学;公开地发表权威性的理论性太极拳书籍;广泛地公开讲座,来传播他们这种太极拳经典成果。
讲到底,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太极”中的阴阳,是一个整体,它包含着同一体的阴、阳两个方面。
相互影响、共同存在、不离不弃,它是一种概念、一个范畴。
而太极拳的虚实,是实实在在的、两个完全分割的实体,虚就是虚,实就是实,根本不存在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的同一体的概念。
况且,太极拳的虚与实,不仅仅是一种形态,而是,有多种物体、形式、组合而成的综合体。
由此看来,“太极”就是一种哲理,根本无法一目了然地、阐明太极拳运行中虚实转换的来龙去脉,也就无法去演绎、指导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运行的教学工作,也就不可能来替代太极拳,更谈不上取而代之了!所以,从今往后就再也不要讲太极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把打太极拳时髦地称为打太极,这是对传统太极拳的玷污,是是非不分的、一派胡言,是中国武术界的歪风邪气!太极拳虚实的介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人伸懒腰,打个哈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人体整体的“虚”(松)。
太极拳接手之艺与劲
求 拳 者 必 须 克 服 局 部 用 力 和 分
散 用 力 、僵 拙 用力 的习惯 ,使 拳
者 劲 力 能 达整 、 、 、 、 , 活 灵 巧 变 运 力 成 劲 以 为 功 ,运 功 合 力 者 乃
旋拧运转 ( 以腰 运 身 ) 、运 圆 落
方 ,与 其 他 拳 法 并 无 太 大 的 区
不 知 己更 难应 敌 ,这 句拳 谚 与平
常人 们 说 的 “ 最大 的敌 人是 自 人 己” 不谋 而合 , 就是 说 “ 只有 也 人 战胜 自 己才 能 战 胜 敌人 ” 所 以 , ! 太 极 拳 散手 讲 究 的是 “ 人 发 而 后 先人 至” ,这 就 要 求 太 极 拳 的 反 应 乃 是 更 迅 速 、更 快 而 不 是 被 动 ,也 就是 说 ,太 极 拳 的要 求应 该 是 :被 动 出手 ,主 动进 击 !如 此 ,太 极 拳在 交 手 中才能 后 发先 至 而 制 胜 !然 就 拳 者 劲 别 而论 ,
不分 , 神仙难敌 ! 的说 , 总 拳不离 运用 ,即通过顺随旋转之法 一
维普资讯
三 ⑧③ ③ ③
太极 拳 作为 一种 拳 术 ,技 击 格 斗是 它 的本 质 功 能 ,其它 功 能
如 。从 传 统 的武 技 来看 ,无论 拳
种 门 派 ,作 为 格 斗 或 搏 击 的 技 艺 ,都 必 须 经 过 接手 训 练 方 可至 用 ,太 极 拳 亦 不 能免 此 而 另求 近
都 是 为 技击 服 务 的 ,或是 在 技 击
功 能基 础上 的引 申和转 化 。尽 管
人 们 可 以把 太 极 拳 当 成 健 身 养 生 的方法 和 手 段 去练 ,但 健 身 养 生 不 等 于练 拳 ,练拳 乃是 以健身
太极拳的收势的重要性
太极拳的收势的重要性朱定友当前,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在盘架子时,不太注意收式。
甚至连一些教练员,辅导员在收式时也是匆匆忙忙,动作比较潦草轻率,究其原因,乃是他们对收式的意义认识不足所至。
实践证明练太极拳必须认真做好“收式”,才能保证相应的锻炼效果。
收式的“收”包含着两层意思。
其一是“收尾”“收场”的意思,套路将要结束了,通过最后几个动作,使人体由太极拳运动状态转为非运动的自然状态,其二是收藏的意思。
古人论拳曰:“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收藏于密”。
这是说,练功时“气”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把它密藏在丹田。
前辈们对练太极拳有攒功之说,他们认为每次练拳都有一定的收获,要认真地把它积攒起来,日久天长,功夫慢慢地增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由量变到质变,而产生一个飞跃。
这就如同在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月存一千,一年就—万多元。
打太极拳不注意“收式”,就象农民种田,只管耕种,而不精心收藏,既使庄稼长得再好,也只能落个丰产不丰收,而徒劳无益。
有人练拳数年,甚至于数十年功夫仍不见长进,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有一条可能就在于他忽视了“收藏”这个环节,盘架子没有认真做好收式。
练太极拳应该特别重视收式,严格要求自己,不仅练习套路时注意收式,练习单式时,每一式也都要认真地做好收式。
太极大师王培生先生讲授吴式太极拳时说过,收式有“通三田,开三关’’的独特的功能。
对于治病强身具有神奇的效果。
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是由第九个拦雀尾变单鞭而收式的,太极拳三十七式是由如封似闭变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的。
不论打哪个套路,还是练习单式,最后收式时都是身体半蹲,两手胸前相接两脚靠拢,而后两掌下合,太极还原。
本文以太极拳三十七式为例,把“收式”最后几个动作分解说朋如下:一、双手相接巧收场。
抱虎归山一式两足靠拢,两臂于胸前交叉成斜十字之后,想两肘同时松动,向左右平分,两掌随之渐分渐落,两掌落到胸前时,依次中指相接,食指相接,大指相接,眼神从正前方收回落到食指相接处,手指相接的同时,双膝微曲,收小腹气沉丹田。
揭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
揭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真谛“用意不用力”一直是拳术界讨论的热点,有人说不可能完全不用力,也有人说就是少用点力,其实这些思想都不完善。
其实,这句话是出自太极拳体用歌:“用意不用力,转腰把身翻,根在脚上升,腿腰认的端,劲由脊中发,膀臂到指尖,伸筋与拔骨,坐腕展指端,手指觉微涨,气到体自显。
此全是心意,莫当拙力言。
”由此可见,这段话明确说明了太极拳用的不是普通意义的力。
此外,杨澄浦先生曾说:“发人要用太极劲儿把人发出去,人家才心服口服。
”太极拳论亦言: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矣。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后有也。
练习武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如果一点力量都没有,武术终究也是散沙,因此,要用意念与力相结合。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汪老师也曾描述:汪老师坐在藤椅上,来访者在他面前站定骑马蹲裆式,他只用一只手的食,中指在对方臂上点弹一下,对方就被击横跨两步。
由此可知,太极拳用的不是我们一般思维概念里的肌肉收缩之力,用的是内功。
所以才有用意不用力之说。
强调用力乃外家之长,而当今出现太多以外家之论嫁接于太极体用之嫌,太极内功之没落久矣!当然这其中有秘传的原因,但是亦有太多不明真意之人被一些江湖骗子蒙蔽的原因,所以在这里不揣所知,一探太极“用意不用力”之真谛。
练习太极拳要学会气沉丹田,在太极拳实战中,运用丹田的力量将对方的力化解掉,并顺势拿住对方,将对方无法动弹。
用意不用力,很多人对其中的“不用力”表示质疑:认为打拳不可能不用力,并辩解说:比如把手举起来,难道不用力能举起来吗?好!这个反问问到点子上了!这肯定会令很多人一时语塞。
没错!平时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动作都是在用力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一不在用力。
但是在太极拳中就不一样了,被人反问到的人肯定是不知道人的神志意识是有分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的。
道家学说有详细说明,在此不阐述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一直运用的就是后天识神,所有的动作都由后天识神控制,使肌肉筋腱进行收缩而产生力量。
林墨根谈杨式太极拳(下)
去。
沉重不要怕 , 轻要注意 ; 明劲 不 要 怕 , 没 有 劲 要 注意 ; 真虚 不 要怕 , 假 虚要 注意 ; 喂到 口才 来 吃 , 不要
实来 才发 , 不实不 发 。 推手时, 我的双手好像一张报纸贴在你身上 , 你 勉 强去 吃 ;
2 6 武 当・ 2 0 1 3 . 6
身 后 面 放 松 腰 部 的气 贴 于 背 , 手 臂 松 肩 坠 肘 的 棚 出 提起 来 , 你 的脚就 失重 离地 了 。
.
内外相 合 , 上 下相 随 , 方 圆相 生 。
步的“ 坐按 势 ” 向前转 为 弓步 的“ 推 势” , 如何体 现 在身
练好猫 行步 , 能 以腰胯 带动 四肢 。 猫行 步 的练法 ,
武当・ 总2 7 4期
谈 杨式太极拳 ( 下 )
广西 陈雄 整 理
有缝 就钻 。 “ 脚跟” 同虚实 有密切 关 系。就全 身而言 , 虚 实就 怎 么动我都跟 着你 , 是重 心 的位 置 ; 就局 部 而言 , 虚 实指 力量 的分 布 。肩 推手 时 , 在一 般情 况 下 , 先用 双手 轻 轻地 放 在 对
势松沉之下的向前弓呢? 练法是由半马步的后脚向前 以右弓步为例 : 右脚外撇 , 胯 内扣 , 左脚掌起来 了。接
蹬撑 , 接 着 前脚 胯根 内收 、 气沉 丹 田的落 胯沉 下 。 又如 着 松 左 肩 、 垂臀 , 左 脚离 地 了 , 左 脚顺 势 向前 一 步 , 松 “ 揽 雀尾 ” 的“ 按势 ” , 是在 弓步 的“ 挤势” 向后转 为 半马 胯 网裆 的把 重心 从 右脚 转 换 到左 脚 而 弓 出 ,左 脚 落
传统太极拳的内涵与精髓
传统太极拳的内涵与精髓为什么称我们研习的太极拳为传统太极拳呢?因为太极拳的动作原理完全根源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拳法的每一个动作也都符合传统哲理,太极拳以养气蓄神为主,无固定的形势,动则为势,静则成形。
静中生动,虽动犹静。
应用时崇尚无形无招,空中有物。
所谓:浑身是手手非手。
哪些传统文化哲理就是传统太极拳拳理拳法的根源呢?第一就是“易,”易即太极,它代表宇宙一切空间、时间及所有的动能。
“易”从天地的运行,阴阳变(变:物极必反。
)化(化:正常生长)及万事万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欲人效法天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生生不息的精神,进而通权达变趋吉避凶。
其次就是中华文化思想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思想。
传统太极拳就是以孔孟学说中庸之道为中心,以老庄(无为、虚静、不争、示弱、处下、持后、知几、积气)思想为大用。
再加上佛(佛:悟也。
)禅之学(例如空灵、舍己、无相)医理(例如气血之关系与致中和)兵法等为辅助,而融合为一。
传统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什么?1、不动手:手不无因而动,每一动均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
2、美人手:此拳既以练气居多,所以手要腕关舒直方能行气至指尖。
3、握固:太极拳之拳为空心拳,拇指轻触食指中节,其余四指叩向掌心。
4、下面统一指挥上面:每一动均由脚心涌泉先发动,以气铺陈每个关节由下往上逞强。
5、里面指挥外面:在内是气,在外是形,每一动也是由内气催动外形。
6、知足不辱统一指挥实动:太极拳本意不用力,意为凡塘气随行,由静而动,虽颤抖犹静。
奸恶刘本根;因以虚为本。
7、轻灵:轻灵是太极拳的灵魂,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不受丝毫之力。
盘架子时要中正圆满,稳静安舒,缓慢均匀,不急不躁,尤要放松中定,节节贯串,动如抽丝挂线,身如行云流水。
8、阴阳相济:太极拳以看清利害为第一要义。
比如战略重点在右脚则右脚无悔山岳,左脚则轻如鸿毛。
全身每个部位均须看清阴阳利害。
特别注意阴在阳之内,无此阳之对,阴阳同时相同位。
林墨根 太极推手之我见
①“对方劲未动时,我之发动。”即“以刚制柔”,“以动制静”。在用法上“闪惊”之法较多,此种功夫神气团聚,腹内腾然鼓荡,周身皆欲动而发之意,处处虚,处处实,浑身上下皆太极,从头至脚不阴阳,使对方动之不得(彼未动,我可动)。
②“对方之劲刚一发动,我即发动。”劲先于对方,也称截劲,后发先至。浑身虚灵,彼挨我皮毛,我意入彼骨,任对方千变万化,我却能圆转自如,对方则一发劲,我劲已到,使“对方一动我即到”(彼微动,已先动,后发先至)。
老前辈创立的太极拳双人推手对练,各门各派至今传练不息,不练架子,架路中的劲路与阴阳转换不过来,推手也难以达到神化的高层境界,架路是根本,推手是表现。
太极推手之我见
太极拳的功夫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练架路,二是练推手。没有一定拳架功底,练推手也只是纸上谈兵。推手只是套路基础上的一种练功形式,同时也是检验拳架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具有两种意义,毕竟不是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因为中国的所有武术使用的最高形式是散打格斗。何以言之?偶遇歹徒,根本不可能先搭手后动干戈,古老的校场比武,亦都是散打,陈发科先生在北京与一位武功高强的武士比武时,对方提出三十分钟见高低,陈先生说时间太长,只喊“一、二、三”即可,当对方击来时,陈先生只是一转一抖,把对方掷出数尺跌在墙上。由此看来,推手只是练功的一种形式,同时具有检验其练功的程度而已,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散打。
“以静待动”、“以柔克刚”在太极拳推手中并非绝对安静停止不动,柔也并非纯软。一切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存在。绝对只存在于相对之中。在推手运动中的静指自身内劲真劲未动,而实质是在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走圈过程中虚笼手臂,其意在听,也并非纯粹安静。一但在双方手臂的接触中听出对方的劲力,霎时换劲或发劲,达到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静能制动,柔能克刚,刚何而不能制柔?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制约、对立而存在的,如果单讲一方,则失去事物对立统一的原则,在太极拳中也就是阴阳互根。太极拳的身自运动,就是一个辨证法的运用。以刚制柔者,是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内劲似松非松,刚柔俱备,周身棚满,处处虚灵,弓张弩拔,一触即发,使对方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顶抗无门,引化无法。老前辈太极大师陈明标先生在与一位武功很高的人交手,对方被击败后问道:“太极拳借力打人,我不动,看你怎奈于我?”陈明标大师说:“彼不动,我不动,我一动,彼必动,彼一动,我乘机发动。”短短数语,道出以刚制柔的道理。
林墨根老师的太极拳之练习谈
林墨根老师的太极拳之练习谈林墨根老师的太极拳之练习谈笔录整理:陈雄我的恩师林墨根先生,上世纪50年代末拜在杨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的高足李雅轩先生门下学拳习功,后来以其“手无形,脱得开,放得远,干净利落”的太极推手功夫扬名海内外。
林墨根老师教拳数十年,授徒众多,桃李满天下。
林老根据自己多年以来对太极拳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基本功、拳架、推手等均有精微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经验。
1986年至2007年期间,我西下蓉城成都15趟,钦州距成都大约是1923公里。
每趟在恩师林墨根先生家里住上少则4至5天,多则7至8天。
在林墨根老师悉心的言传身教之下,使我的太极拳技艺得到与时俱进,虽然本人资质愚钝,但学练的辛勤投入却换来了传统太极拳的点滴玄妙。
当时为了日后更好的体悟林墨根老师的传授,特意把他老人家对我面授言传的话儿笔录下来。
太极拳名师王建业师兄在他编著的《林墨根太极拳精要》书中,录入了我整理的《林墨根老师谈练拳的要领》,这是林墨根老师的太极拳之练习谈的部分内容初稿。
为了进一步把太极拳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受益,故在恩师百年诞辰纪念之际,在原文初稿再补充一些内容,以语录形式整理如下:1、松不是目的,松是一个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贯穿。
必须要心意松,才能做到形态上的松。
2、含胸拔背,胸中要溶化,虚心实腹,气落丹田。
3、练好拳架的“起势”,有助于行拳走架架的放松与稳静,使整趟拳更有拳意,更有气势。
尤其重要的是,在太极推手时,欲要做到漫人于不知,发人于不觉,此实乃熟练起式而后使身、手至轻、至柔之故。
总而言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练起式。
4、要进一步加强练拳,身体才会有适度的松柔,筋骨才能增长内在力量,脑力才有清醒的敏觉。
而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松沉得分量,灵敏的感应,以及柔软而一种又有弹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发出来的东西就是柔里含刚,用太极拳的话来讲,就是内劲的体会。
5、落胯时前脚宜内扣一些,在胯关节松开时腹部下沉(即气沉下丹田)。
太极拳形与意的关系
太极拳形与意的关系练太极拳要注意意识、动作、呼吸的三者协调关系,特别是意与形的主从关系。
关于太极拳中的形与意何为第一的问题,学拳者必须澄清。
只有确定何为第一,及两者的辩证关系,练拳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规可循,才能练拳见功,求达太极真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太极拳形与意的关系。
欢迎阅读!太极拳形与意的关系形与意何为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
太极拳遵循这一哲理,形产意,意促形。
太极拳的意产生于前人竞技之形,没有形的存在,也就没有太极拳的意,太极拳的意反过来又能动地指导太极拳的形。
太极拳创拳至今的历史也可以证明,首先有形的存在,而后才产生太极拳的意。
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天资聪慧,自幼勤奋好学,昼练武夜习文,从小深得家传武功,又历经多年的实践总结了经验,并收集民间各种武术,特别是深受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影响,到晚年立志创拳,在祖传拳术和多年研究民间武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八卦学说,使导引、吐纳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熔众家之长于一炉,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问、老少成宜的拳术。
太极拳相传至今,种类繁多,流派分呈,各有千秋。
但是,不论何种拳术,它都是师传下来的,没有老师教给的太极拳之形,也就没有学生的太极拳之意。
随着学者对形的认识不断提高,意识也在不断加深。
因此,拳论强调“以意导形,以意导气”,久练才能达到形意统一。
太极拳意为先者,是形与意的辩证要求。
意来源于他人技击之形,它高于己之形,形要受意导而完成。
因此,太极拳先辈就非常重视意的引导,总结了他们的练拳经验。
其拳论有:“心为令,气为旗,神为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得。
”“心劲一发,而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
”“妙机本是从心发。
”这些拳理都强调了心意为先的功能。
心与意是相通的。
陈鑫拳论讲:“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
意于何见,于手见之。
意发于心,传于手,而诸五官百骸。
太极拳有什么哲学基础
太极拳有什么哲学基础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太极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
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
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从“太极图”与“无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无极”和“太极”都是以一中空的圆圈来表示的。
这就深刻揭示了大自然的博大内涵,既表现出了宇宙的浩瀚深厚,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又预示着“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孕育着太极的阴阳互化。
同时,太极拳的圆运动也正是“无极图”和“太极图”圆形的具体体现。
太极拳的一举一动皆离不开圆,或大圆,或小圆,或平圆,或立圆,或圆弧,处处圆活,环环相绕。
既包含了无极之圆的浑然一体,犹如宇宙之广大浩瀚,无始无终,又包含了太极之圆的阴阳分明,动静相辅。
这就要求练太极拳者,不但要心胸辽阔无比,意识如茫茫大宇,又要动中寓静,静中有动。
这就是所谓“周身处处皆太极”的含意。
陈鑫把练太极拳说成是“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也即此意。
太极拳的哲学基础太极拳无处不体现着阴阳变化这一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如虚实,动静,开合,刚柔,这些都是阴阳的范畴,都在无穷的变化之中。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动静循环”,“刚柔相济”,这都是太极阴阳的对立统一。
总而言之,无极而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可以互化,这就是太极拳的对立统一观,也是太极拳的哲学基础,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和实质。
延伸阅读:太极图的涵义外面一个正圆就是太极图,内分黑白两个逗号一样的术语为阴阳鱼叫做阴阳。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内经》。
男为阳,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故而有"男左女右"之说也;上为阳,下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升为阳,降为阴;浮为阳,沉为阴……两个大逗号里面的黑白小圆点,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根据左、上、升、浮、白是属于阳性的,所以左边的一块代表"阳",且呈白色、向上升浮;同理,右边的一块代表"阴",为黑色,向下沉降,于是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反"S"形注意是反"S"形,而不是"S"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o1 . 2
林墨根之 太极拳
l 与J 品诠 舞 陵努 I 9
文 , 维 杰 王
武 林 尊 称 “ 极 推 手 第 一 人 ” 特 级 大 师林 墨 根 太 的
师 爷 已乘 鹤 西 去 。 1 年 前 陈 雄 师 0 ( 师 爷 的 入 室 弟 林
落 , 指恰好 贴至 两腿环 跳 穴处。 中
时 合 其 序 , 神 合 其 吉 凶。君 子 修 之 吉 ,J人 悖 之 凶 。 鬼 I \
故 日 : 天 之道 , 阴与 阳 ; 地 之 道 , 柔与 刚 ; 立 日 立 日 立 人之道 , 仁 与义 。又 日 : 始 反终 , 知 死生 之说 。 日 原 故
大哉 易也 , 其 至 矣 ! 斯
双 臂 外 旋 向前 向 上 画 弧 约 1 5 ,于 腹 前 双 手 3 度
功 效 确 有 很 大 差 别 , 然 是 区 区 几 个 动 作 , 是 加 上 虽 但 就 明 显 有 助 于 增 长 内 功 ,有 助 于 养 生 健 体 ,效 果 奇
佳 。 将 这 几 个 动 作 介 绍 给 大 家 , 以 易 学 太 极 图 象 现 并 数 之 理 释 之 , 同道 分 享 , 时 也 表 达 对 林 师爷 之 缅 与 同 怀 、 陈师授拳 之感 谢。 对
注入下 丹 田 , 同给篮球 打气 只进 不出。 如 3捧 字 宙 之 精 气 , 天 目 ( 印 堂 ) 灌 入 . 由 或 穴
十 字 手 后 双 臂 内旋 , 向前 平 展 分 开 : 心 向 下 , 掌
与肩 同宽 , 指 向前 与 肩平 ; 掌 慢 慢下 落 , 时微 掌 双 同
屈 之 双 膝 慢 慢 上 撑 ( 下 相 随 )动 作 完 成 后 双 掌 下 上 ,
手 各 向 同侧 左 右 ( 平 位 时 双 手 双 肩 左 右 对 拉 ) 向 水 、 下 ( 椎 以 大 椎 为 界 上 下 对 拉 )画 弧 合 呈 一 太 极 圆 脊 ( 掌 画 弧 下 落 至 腹 前 时 掌 心 向 上 , 中 指 尖 相 对 相 双
触 ) 。
阴 消 之 时 补 之 以 阳 , 消 之 时 补 之 以 阴 , 阳 之 间 相 阳 阴 反 相 成 、 资 相 济 。 黑 白两 鱼 头 各 有 一 白黑 之 眼 , 相 谓 之 阴 中有 阳 、 中 有 阴 , 成 一 种 均衡 与 和谐 状 态 。 阳 形 太 极 拳 修 炼 最 终 目的 就 是 “ 元 太 一 ” 即 由 “ 极 ” 混 , 太
唯 人 也 , 其 秀 而 最 灵 。 既 生 矣 , 发 知 矣 , 性 感 得 形 神 五
意念 : 极 球球 壁顶 点 上有 一小 孔 贴于 天 目( 太 或 印堂 ) 处 , 手 内 收 将 太 极 球 球 内 之 精 气 灌 入 天 目 穴 双
( 印 堂 )双 掌 渐 内 旋 , 心 向 下 慢 慢 下 按 , 引 内 或 ; 掌 外
要 领 : 然 而 立 , 领 顶 劲 , 归 丹 田 , 舒 体 自 虚 气 神 静。
2. 天 地 之 精 气 . 下 丹 田 注 入 采 由
子 , 术 六 段 ) 我 杨 式 1 式 拳 架 时 , 诉 我 收 势 武 授 1 5 告
后 几 个 动 作 是 林 师 爷 经 数 十 年 练 拳 觉 悟 后 加 上 去 的 。 我 一 边 练 拳 , 边 对 比 着 这 几 个 动 作 , 与 不 加 一 加
双 臂 外 旋 向 前 向 上 画 弧 约 1 5 ,于 肩 前 双 手 3 度 呈 捧 球 状 ( 膝 同 时 上 撑 , 掌 与 发 际 平 , 心 朝 内 两 双 掌
朝 上 )采 宇 宙 之 精 气 , 一 太 极 球 。 , 呈
3 2
‘
l
2 01 O1 . 2
拳论
成 女 , 气 交感 4 二 t生 万 物 , 物 生 生 而 变 化 无 穷 焉 。 万
到 “ 极 ” 太 极 拳 架 演 练 过 程 为 阴 阳 消 长 以 求 达 到 无 。
意 念 : 中 默 念 “ 极 无 限 大 无 限 远 , 我 为 中 心 太 以
心 , 宙 无 限 大 无 限 远 ” 宇 。
均 衡 、 静 辅 补 以 达 到 和 谐 的 动 态 过 程 , 去 了几 分 动 消
1收 势 .
呈 抱 球 状 ( 膝 同 时 下 屈 , 掌 心 朝 内 相 对 )采 天 地 两 双 ,
之精气 , 一太极 球。 呈
意 念 : 太 极 球 球 壁 顶 点 上 有 一 小 孔 贴 于 下 丹 田
处 , 手 内 收 向 腹 部 方 向 收 压 , 太 极 球 球 内 之 精 气 双 将
导 , 气 沿 督 脉 向 下 注 入 丹 田 , 给 篮 球 打 气 只 进 不 将 如
பைடு நூலகம்出。
4合 圆 ( ) 极 , 三 为 一 . 画 太 含
动 而 善 恶 分 ,万 事 出 矣 。 圣 人 定 之 以 中 正 仁 义 而 主
静 , 人 极焉 。 圣人 与 天地合 其德 , 月合其 明 , 立 故 日 四
拙 力 就 增 长 了 几 分 内 劲 。如 果 说 起 势 是 春 天 的 播 种 ,
( 接 上动 双臂 各 向同侧 左右 画 弧平展 分 开 ( 2) 双 手 左 右 对 拉 ) 掌 心 向 下 , 与 肩 平 高 时 掌 心 外 旋 向 , 至 上 , 续 向上 画 弧 合 呈 一 太 极 圆 。 继
意 念 : 中 默 念 “ 极 无 限 I\ 以 我 丹 田 为 中 心 , 心 太 J, 天 地 之 间 人 在 其 中 , 宙 之 间 我 在 其 中 ” 想 象 宇 宙 宇 。 如 一 太极 圆 , 限大 无 限远 , 我 为圆 中 心点 , 我 无 以 随 双 手 画 圆 通 天 无 限远 、 地 无 限 深 , 成 无 限 大 无 限 穿 形 远 的 太 极 圆 , 地 人 和 , 阳 和 谐 , 长 地 久 。宇 宙 无 天 阴 天
( 双 掌 交 叉 合 抱 上 举 于 体 前 ( 十 字 手 , 与 1) 如 腕 肩 平 时 掌 心 向 后 )继 续 上 举 ( 臂 渐 外 旋 )至 最 高 , 前 , 处( 掌 并 排 , 心 朝前 , 足脊 椎 上 下 对拉 ) , 双 掌 手 后 双
太极 图 中阴 阳二 鱼 首 尾相 抱 有 阴 阳互 补 之 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