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日本的产业政策
日本的产业政策讲到日本就不得不讲到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原型日本的发展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政府试图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密切的政商关系。
并且石油危机以来政府干预和控制的想法在产业政策决策者那里在减弱,对价格机制的看法更加的积极。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形成原因1.日本传统与市场体制(1)古代日本社会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
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
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实力不断削弱(2)武士道精神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以主从关系为纽带的武士团为加强战斗力,以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要求无事,使之绝对服从主军,重言诺。
(3)近代日本社会19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这就是日本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1868-1869)中取胜后,在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何止产兴业三大口号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意图彻底废除幕番封建割据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同时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半殖民地危机,以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
19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统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
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明治政权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
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下一年实施)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是的君主立宪体质-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
近代天皇制实质上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范畴。
2.日本文化与企业精神日本之所以能在简短的历史时期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与运营
改 革 。 其 首 要 目标 ,即 是 实 现 E本 的非 军 国主 义 t 化 ,特别 是 要 解 散美 国 在 亚 洲 争 霸 的 劲 敌— — 日 本 财 阀 。 据 美 国政 府 发 给 美 军 司令 部 的 《t 投 根 E本 降 后初 期美 国对 E方 渐 暴 露 出 其缺 陷 , 对 经 济 发展 产 生 了 负面 影 响 。 逐 并 【 关键词】日本 模 式 ; 济体 制 ; 府 主 导 型 市 场 经 济 经 政
【 图 分 类 号】 3 【 献 标 识 码】A 中 Fl l 文
【 编号】0 8 1 9 ( 0 6 o — 0 2 0 文章 l0 — 5 3 2o )2 0 l— 6
【 收稿 日期】 0 6 0 —1 20- 3 3 【 作者简介】 ̄ 1(9 5 )男 , t 1 6- , 汉族 , f ] 山东潍坊人, 山东省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维普资讯
本 帝 国 的政 治 、 济体 制 , 使 E本 树 立 起 对 美 国 经 迫 t 的屈 从 意 识 。为 此 , 国 占 领军 进 驻 E本 后 , 解 美 t 在
除 E 本 武 装 力 量 的 同 时 ,进 行 了较 为 广 泛 的 民主 t
手 中 , 现 了新 的 垄 断 资本 家 阶 层 , 们 组 织 起 了 出 他
新 的支 配 中 枢 。
朝 鲜 战 争 爆 发后 , E本 充 当 了美 军 基地 , 因 t 美 国 的 构 想 发 生 了逆 转 , 种 三 心 二 意 的 “ 革 ” 这 变 遂 戛 然 而 止 , 诱 发 了强 势 反 弹 。 且 为 了 确 保 E本 成 为一 个 忠 实 的 盟 友 ,迅 速 恢 t 复 E本 经 济 结 构 即成 了 美 国 最 优 先 考 虑 的 事 情 。 t E本 政 府 亦 趁 这 股 “ 风 ” 着 手 重 建 垄 断 资 本 体 t 神 , 制 。 9 1 月 ,t 即宣 布 “ 散 财 阀 已 经 结 束 ” 15 年7 E本 解 ,
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四个国家市场经济对比 ppt课件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 4、 政府实行有限制的宏观调控。尽管美国 市场经济基本上是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的, 但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在其市场经济运行中 作用越来越重要, 已经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 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ppt课件
9
德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 保护竞争,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创造最 有利的条件。社会市场经济特别重视竞争, 认为自由竞争是实现基本经济目标的最好手 段, 只有通过自由竞争才能保证经济体制协 调顺利地进行和发展, 保护竞争是社会市场 经济体制的核心。
ppt课件
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 展,保持社会稳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 过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可 以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兼顾公平 与效率,又可以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防 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ppt课件
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更 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Fra bibliotekppt课件
5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 1、垄断经济是美国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美 国大多数工业部门中, 为数相对少的大企业支 配着整个部门, 垄断经济是美国经济的主导成 分。美国的垄断经济可以分为国家垄断和私 人垄断。由于美国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较小, 国家垄断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也不很大。真正 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私人垄断经济, 在 一些重要部门和行业里, 都有一家或几家大公 司控制着那个领域的大部分业务, 操纵或影响 着那个领域市场的活动。
日本政府行政职能
综述日本政府的行政职能行政职能即政府职能,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大职能中,行政职能是实现对国家社会管理功能的最重要体现。
行政职能按行政管理内容可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二战后,日本政府既面临着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同时又面临着尽快赶超欧美的压力。
而日本自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都不容许它再走英美模式发展的漫长道路。
为实现超常的发展速度,日本走上了“赶超之路”,选择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1950-1990年的40年中,平均保持着10%左右的发展速度。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期间日本政府既有为国防服务、为市场经济立法、为经营者改善投资环境的职能,也有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管理职能,并且日本更进一步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扩展到供给领域,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运用计划指导等手段扶植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产业政策,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日本式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干预市场经济的特点。
政府以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实现政府制定的经济战略目标。
日本经济职能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日本的产业政策运用产业政策指导企业进入产业,是日本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特有方法。
产业政策是日本经济政策体系的核心,通常与经济计划结合在一起,提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并以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与之相配合。
产业政策是以产业结构高级化、维护市场竞争为目标的中观政策,主要分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核心,它以各产业间的资源分配为对象,调整产业比例,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产业组织政策是以解决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以维护竞争、限制垄断为原则。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和影响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1、宽松的货币政策
1982年到1989年,日本央行实行放水式货币政策,即大量投入资金投放,使资金供应充裕,利率迅速降低,一时见火起需求,导致投资膨
胀旺盛,同时产生了大量泡沫经济。
2、金融改革不彻底
1989年日本开始金融改革,但出台的法规和政策并不彻底,银行的放
贷管理措施松动,投资限制减予,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等行业,使得
房地产市场易涨疯涨,带动了其他行业暴涨,形成了股票和不动产市
场投机热,导致泡沫经济发生。
3、政府主导型经济
日本采取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即政府与银行、企业的高度金融合作,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投资风险大大减少。
因此,在政府的巨大支
持下,国家采取大规模投资,使大量资金投入工业界,比如电子行业,导致整个经济根深蒂固地形成泡沫经济。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
1、影响税收
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从而
影响日本政府的税收筹集,带来了一定的财政拮据。
2、全国经济衰退
泡沫经济的影响使日本实现的经济增长寿命明显减短,对整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并引发整个日本进入持续衰退的发展态势。
3、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使金融机构和股市迅速上涨,直至经济全球化,才暴露日本股票市场的欺诈,带来了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日本经济的腾飞与衰退的原因
日本经济腾飞与衰退的原因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彭潇摘要: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两国很早就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古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谷对日本影响深远。
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急转直下,出现衰退的迹象。
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
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本文认真总结了日本经济从战后腾飞再到衰退的原因。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实现了经济腾飞,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的产品已经横扫英国摩托产业,超越了汽车大国美国,在钟表、摄像机、光学仪器上抢夺了钟表王国瑞士的市场。
总之,在很短时间内日本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那么日本是怎样实现这样的奇迹呢?简单地说,是战后的民主化改革,企业的积极投资,丰富的优质劳动力,高储蓄率,积极的技术引进,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较轻的军费开支,劳资关系、社会及政治上的稳定等。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文化日本是一个岛国,属于单一的民族,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民族内部成员在各方面差异性较小的特点,从而使日本民族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
日本企业文化是日本民族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中。
正是日本文化的群体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即集团归属原则和重视群体内部和谐统一的原则,在当今日本企业文化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从中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日本的文化是一种近乎宗教式的文化,一个人可以同时信仰几个宗教,由于这种信仰的自由,他们可以完全吸收各种宗教中有用的东西,有人曾打比方,日本人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就像我们买商品,觉得好就拿来用,感觉不好再换一种。
世界各国市场经济模式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人类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其社会制度也不同。
但是,综观世界各国经济,可以发现它们还是有许多共性,其中,市场经济就是至今为止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经济体制,不同的是,市场经济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的国家却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1.“野生植物”——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此种市场经济又称“个人资本主义”经济。
它强调市场经济主体间按市场规律开展相对完全的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配置社会资源。
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法律,保证竞争秩序和市场活动的运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①国有经济的比重较低,一般在10%以下,美国国有经济仅占国家经济比重的2%,国家所有制企业在全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仅为10%;②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突出显现为间接管理,主要通过调解市场参数来间接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局次要地位。
美国没有专门从事综合经济规划的机构,也从不制定任何产业政策,其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分散进行,经济活动中,有75~85%的行业依赖市场竞争的力量生存和发展。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相对其他国家是弱的。
因为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渠道实现的:一是充当市场活动的“裁判员”,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转,保证竞争的公平和秩序。
二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解经济活动。
财政政策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内在稳定器”。
三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科技人才,注入巨额科研经费。
2.“人工培育的植物”——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亦称“莱茵模式”的互助资本主义。
社会市场经济从50年代以来被德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当作社会保障网于自由竞争相辅相成的经济制度。
其特点是:①认为市场的灵魂是竞争,但竞争不能采取自由的形式,而要公平竞争;②坚持社会的整体性原则,注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③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但干预和引导的倾向点在于维护社会平衡。
日本九十年代经济危机始末
日本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民主化改革,在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冷战格局对日本的有利条件实施了一整套政策措施:制订和平宪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等,使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是,冷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了全面经济萧条,其持续时间之久,下降幅度之大,为战后之最,使日本经济发展步入极为艰难的阶段。
为此,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对本国经济体制和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
一、日本经济危机的特点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此次危机以1991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条。
与以往经济危机相比,其发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点。
(一)经济增长持续低靡日本经济自1992年以来持续低靡,平均增长率仅为0.9%,有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1%。
在1995和1996年虽然有短暂的恢复(实际GDP增速分别达2.5%和3.4%),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7年GDP增速又跌落到0.2%,1998年跌落为-0.6%。
1999年和2000年虽又有所回升,但GDP的增速也仅为1.4%和0.9%。
(二)企业大量倒闭,负债规模空前,失业率攀升从1991年开始,资产负债额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达1万家以上。
1995年达到1.51万家,1996年虽有所减少,也为1.48万家,但到1997年又比1996年增高12.5%,达到1.64万家。
1998年再创新的记录,又有1.92万家企业破产,比上一年高出17.1%。
与此同时,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战后到1990年的45年间,倒闭企业负债规模超过4万亿日元的仅有一次,即1985年的4.2万亿日元。
公共经济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大学(威海)
公共经济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大学(威海)第一章测试1.以下有关公共财政的说法:( )参考答案:主要提供了一种理解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框架;2.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参考答案:有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预;3.政府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包括:()参考答案:其余都对。
4.下述( )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5.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参考答案: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6.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参考答案: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7.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参考答案: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公立大学;国有银行8.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参考答案:卫生部;军队9.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参考答案:错10.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市场失灵出现的原因和表现有()。
参考答案:经济波动的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2.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同时满足:( )参考答案:有足够多的买者和卖者;能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产品是同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3.下面关于社会边际成本(MS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4.公共部门必须履行资源配置这项经济职能的原因包括()。
参考答案:不完全竞争状况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5.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参考答案: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6.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参考答案: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7.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参考答案: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8.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参考答案: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9.下述()属于第一类市场缺陷。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持本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了调整,寻找更加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一、经济发展模式概述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在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最终将受到一国可供利用资源的约束。
“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机制的一种概括,是由一个国家的无数个经济社会政策构成并表现的,单用某种经济学概念并不能完全涵盖其内容。
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和实践伴随着不同的环境与条件,同一发展模式的国家也会因各自经济社会政策的不同派生出特定的发展模式。
二、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想要考察沿时间线路走过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按次序谈四点。
(1)概念确认。
单纯界定概念也许并不难,比如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2)实质揭示。
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一国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途径。
(3)多种模式。
在世界经济史上,人类社会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由于各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现代化进程各不相同,形成了多样化的工业化模式。
(4)模式选用。
就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来说人们基本上可以统一认识,即一国发展模式的选择既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及开发状况、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素质社会文化背景、国家环境等客观因素,又取决于作为决策主体的政府的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
其中,第一点正是我们紧接着要具体列举的内容,第二点则可以看作给它限定的一个条件。
列举五种典型的模式:1、自由竞争型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经典模式,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发展而来。
日本新型工业化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中 日新型工业化背景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点
1 . 所处的工业化 阶段不同 。日本工业从 2 O世纪 5 O年代 中
期开始进入高速 增长阶段 并于 7 0 年代初实现 了重化学工业化 , 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做支撑 。 而 中国 自 1 9 7 8年至 今处于工业化飞速发展时期 , 现 在刚刚进 入重 化学工业 化阶段, 总体上看仍处 于工业化 中期阶 段,缺乏 必要的工业化支撑 ,因 此在开拓新工业化的 同时还不可能完全 放弃建设性工业化 。 2 . 科技水平不 同。 日本 自古重视 教育,在战后充分也发挥 了后发优势 ,并积 累了 自己的技术基础 ,而中 国经济起 步较 晚, 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 ,自主创 新能力较 弱。 二 、中 日新型工业化背景 的相 同点 1 . 工业属 劳动密集 型产业 。 日本和中 国都是人 口密度很大 的 国家 ,日本 的人 口密度 是 3 3 6 人/ 平方公里,中国的人 口密度 是 1 3 5人/ 平方公里。 尤其 是旧工业 是吸纳过 多劳动力 的重要力 量 ,因此 日本 曾作 为发达 国家 的制造工厂 ,而现在 中国也 正成 为全球 的工业制造中心 。 2 .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由于历史、文化 、观念等 的影响, 日本推行着政府 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并且从 战后 日本 的经 济循 环看 ,无不 与政府 行为直接相 关 。而中 国由于长期推行计划经 济模式 ,受政府 的相关经济政策影响较大。
财经研 究
日本新型工业化发展及对我 国的启示
于楠楠
摘 要 :日本用不到 1 0 0年的时间 实 现 了- T - &4 ' ̄ , 成为亚洲第一个 实现工业化的 国家。2 0 世纪 8 O 年代 ,日 X , -  ̄ - 界 第二大经济 体 的规模 ,而且在工业技 术装备、 技 术成 熟产 品的加工 能力 、 产业结构等方 面均居世界 前列 。 我 国和 日 本都 实行 东亚模 式,即以 实 现 出口为导 向,因此探 索 日 本新型 工业化的发展经验 ,对 于加快我 国工业化步伐 ,有重要意义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 (2)战后特定的社会环境:
• 二战后,日本本土满目疮痍,社会经济秩序一片混乱,陷 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上要求由 国家出面,运用政权力量来整顿社会经济秩序,迅速恢复 饱受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 • 由于战后特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加上日本经济发展中固有 的依赖性和伴生性,迫使日本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 济体制,由国家充当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角,运用政权 力量来配置相对不足的经济资源,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 划和政策,以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
• 二战后,日本资本主义及产业革命发展的历史及其所呈现 的特点则是形成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经济 根源。 • 日本经济的结构的二重结构从量上讲,是指在日本经济中 一方面存在着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另一方面存在着数 量和比重非常大的中小企业;从质上来讲,是指日本经济 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占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大企业 ,另一方面存在着带有前资本主义性质的特征的中小企业 。日本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二元化和分散化作为日本社会特 有的历史遗产,与欧美先进国家存在着单一同质的经济结 构不同,这也是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原因 之一。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1政府干预经济的一般原因市场失灵?2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和分散化特征决定了日本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脆弱性以及国家干预的必然性?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868年后才逐步开始的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为了尽快赶超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全面干预和强制
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育先天不足, 具有脆弱性 ; 二是经济结构 中 大量存在与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不 相 适 应 的 、落后 的生 产 关 系形 式 。在 16 88 年 “ 明治维新”后才逐步开始的工业化过 程 中, 为了尽快赶超欧美国家, 政府在社会 政 治 、经 济生活 中扮演 了极为重要 的角 色, 对经济生活实行全面干预 , 因而 日本资 本 主义 发展具有 与欧美 国家所 不同 的特 点 。如果说 “ 明治维新”以前 日本特殊的 社会政治结构为现代 日本政府主导型模式 的形 或 提供 了政 治 基 础 , 么 “ 治维 新 ” 那 明 以后 , 别 是二 战 以后 , 特 日本 资本 主 义 及 产 业革命发展 的历 史,则是形成 日本型市场 经济体制的最终经济根源 。
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 经济模式理论与实践研 究
刘艳婷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 学院 6 0 4 0 7 1
在 文化层 面 : 日本深 受儒 家文化 影
响 ,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 日本企
业 经 营 中 ,义 … ‘ ”传 统 很 浓厚 , 国 家 “ 利 重
【 文章摘要 】 当代 发达 国家的市场经 济体 制大
四 日本市场经济体 制模 式的特征 :
( )企业微观层面 : 一 日本 吸收 了 西方 现 代企 业 制 度 的一般 性原理 , 又融入 了本国历史和文化 . 形成了 不同于欧美的现代企业制度。重点表现在 持股结 构与劳动力配置机制上 : l 、以法人相互持 股为基础 的产权结 构是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其特点在于 以 法 人持 股为主 , 形成独特的法人资本主义 所有制 。19 年 日本的个人持股率为 2 . 90 3 1 , 人持 股 率 为 7 .%。 仅如 此 , % 法 21 不 日本 企 业法 人持 股 采 取 的 是相 互持 股方 式 , 金 融机构 、工业大企业法人 、综合商社等相 互渗透 , 形成企业集团 , 同一企业集团企业 之 间相互持股率大体在 2 %一 3 %之间。 0 0 与 日本相 反, 美国的股权结构是 以分散化 的个 人 持股 占主 导 地 位 。 日本这 种 独 特 的 法人相 互持股并非强调最大的股票收益率 或 控 制 其 他企 业 , 是 更 为 注 重 在 现 代 化 而 的协作生 产中加 强企业 间横向联 系, 有利 于企业追求 长期 发展 目标 , 日本企业较之 西方更具有 长远 和稳 定的视 野。同时 , 企 业间稳定和长期纽带关系 , 对于扩大交易 , 节 约 交 易 成 本具 有 重 大 作 用 。 2 以法 人 相 互 持 股 为 基 础 的 产 权 结 、
日本经济模式
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完成了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以后,通过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国家对宏观经济全局的间接控制与调节。
它从1955年编制第一个指导性经济计划时所迄今先后实施的13个经济计划,其主要控制目标(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一般都基本上(或超额)实现了。
有时甚至比某些国家的指令性经济计划完成得还好。
日本这种经济计划模式,在西方主要国家中也是最成功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指导性经济计划的正反两面的经验,特别是在其经济体制转换初期以及那些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实现计划调控的若干经验,诸如开放式的计划编制方式、经济计划控制目标的合理化、计划机构的改革与高素质化以及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同步实施等,对当前我国的经济计划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计划体制,都具有现实的研究与借鉴价值。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政治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往往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和推行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1年《转换到市场经济》的研究报告中罗列了世界上成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三种主要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日本经济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日本政府适时地制定和实施了与其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了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奇迹。
一、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经济体制的重要特点是政府一直重视和强调对经济的管理、干预。
当代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独树一帜,这种模式的形成既与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逐步建立的具有东亚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历史的联系,又是战后日本学习欧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并将其同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论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性经营扩展的 “ 一整套主义 . 每个财 团几乎都经营着银行 . 工业 、 运输 、商业、地产及其他新兴部 门。日本国民生产 总值和商 品零 内 .抢滩世界 .网络遍布国民经 济的各个领域 。
经济强藩 ”手 中。它们割据 国 2 世纪 5 年代 日本是一 个 ” 0 0 重商主义 ”国家 .用关税和其 售 总额 的一半 以上 .控制在几大 ” 他贸易壁垒抵御外部竞 争 埋头建立 自己的工业体 系。 0 到6 年代 . 日本 的工业完全恢 复元气 .开始 出击 国外市场。在此期 间.日本
的障 碍 。
一
发达 国家海外投 资所 占的份额 外汇储备达 2 0 亿美元 .占世界 00 储备 总量 的三分之一。由于 大藏省允许 日本企 业以优惠利率享用 中 .使得 日本企业不必顾虑盈利压力 ,而- , - b追求长期 目标 ,由
、
官僚主导
加之 日本公司约6 % 的股票掌握在其他公司手 0 日本模式 的官僚主导特征 ,首 先表现在政府对大企 业实施特 国家的巨额储蓄 , 别优惠政策 以促进大垄断企业实现超 高速增长 。 令其竞争对手遍体鳞伤 政府通过财政渠道直接对大企业注入资金 是官僚主导模式 此聚敛 了庞 大贸易顺差和强大经济实力 . 与此同时 . 日本对外资则是 紧闭门户 , 密防堵 , 严 外 的重要手段。政府金融机构—— ” 日本输出入银 行” 日本开发 却无可奈何 。 、“ 银行” 执行了政府向电力、石化、运输等大企业倾斜的政 策 , . 放 国资 本 无 隙 可 钻 ,无径 可 入 。 款利率定的" ' 。例 如 .17 if EL  ̄ 4年输出入银 行贷款利率 为 5 1% , 9 6 不过 ,日本 的产业保护政策 . 也暴露出对生产效 率低 的农业 、 而 同属政府金融机构的 ” 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同期放款利率却是 建筑业 、流通业 、通讯业、金融服务业等 弱势产业保护和管制过 , 0 0 79% . .1 前者 比后者低 2 7 个百分点。政府对大资本优惠政策 的 度 的问题 造成这些被保护产业的生产率仅 为美 国的 6 %。2 世 5 0 曾进行数次较 另外一个重要环节是税收。根据 ” 租税特 别措施 “对大企业 实施 纪8 年代 后 .日本为适应 国内国际经济环境 变化 . 但均未能从根本上 改变保护主义的产 业政策 , 高效率. 高 名 目繁 多的减税措施 .变相 向大企业提供补助金。另外 .日本 的 大调整, 公共事业 费用为大企业亏本服务。 这一体 制在 2 0世纪 5 年 ~7 0 0年代 适应 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第八章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
•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被认为是日本特有 的经济模式,经济学家将日本的经济发展 模式定义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在 “官厅经济学派”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政 府通过行政指导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日本政府对经济的行政指导作用
• 日本政府的国家政策重点长期放在发展经 济上,日本政府的行政指导作为国家干预 经济的一种特殊方式,对日本经济的发展 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二战后的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 , 它是在现 代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 在日本的 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促进日本 经济的高速发展 ,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 到了重要作用 。 • 关于产业政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3)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积累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中,日本固定资产投资从1778.4亿 日元增加到25546亿日元,15年间增加了13倍以上。 固定பைடு நூலகம்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每年都在1 /3左右,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产的投 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领域,特别是钢铁、机械、 电力和化学这4个部门。日本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 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日本 工人的工资率长期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 而有很高的剩余价值率和积累率。
对我国的启示
• 用动态比较利益方法来制定产业政策。 • 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分阶段产业 保护政策 • 后起国家在技术引进时要实行产业倾斜政 策 • 利用市场机制 , 促进产业政策实现。 •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 充分发挥产业政 策的调节作用
日本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特征二战以前,日本即为列强之一。
但在二战后期,日本的国民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一是因为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财、物力;二是盟军的原子弹轰炸,破坏了日本一些工厂和生产设施,所以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都被耗费和破坏掉了。
战后第一年即1946年,日本的主要生产指标均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工业技术水平比美国落后了30年,劳动生产率比英、法等国也低得多。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发展速度。
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3.6%,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6位跃升到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因此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日本经济的改组和恢复阶段(1945年-1955年)从1947年开始,在麦克阿瑟的主持和美同政府的扶植下,日本开始进行战后经济的重建工作。
这种经济重建,是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的。
所谓“倾斜生产方式”,就是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
目的是努力造成煤和钢铁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并以此为杠杆,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这个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复兴金融公库”。
在1947-1948年中,日本即向煤炭业发放了475亿日元贷款,占据该公库全部贷款总额的36%。
1946 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而1947年则达2932万吨,增长近30%;同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21 %。
到1948年,日本即出现了初步的经济好转迹象。
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恢复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军事占领。
之后,按照波茨坦公告的精神,美国对日本推行了旨在铲除其军国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民主改革。
如在政治和军事上,修改了日本宪法,废除了“天皇制”,并规定日本不得保持陆、海、空军及其它进攻性军事力量,军费开支不得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
各国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
各国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议题。
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经济模式和体制,这些模式和体制的选择取决于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体制进行比较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它通过价格机制的自由形成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实现资源在市场中的有效配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等。
1. 美国市场经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一。
在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的作用比较微弱,市场自由度非常高,竞争激烈。
美国的市场经济特点是:资本自由流动,劳动力市场灵活,产权保护完善,垄断被限制,商业发展灵活快速,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2.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德国的经济制度称为“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积极推动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
德国实行强制性的医疗、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是在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模式。
3. 日本政府主导经济体制日本采取政府主导经济的方式,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在保持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通过投资和调控政策来保持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稳定,并保护国内的公司免受外国竞争的威胁。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计划经济是一种由中央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央政府对国内企业和投资进行规划和指导。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力比较大,企业和市场自由程度比较低。
1. 中国计划经济转型中国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府的作用减弱,市场自由度增强,逐步放弃对市场的控制。
中国现在处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阶段,政府通过政策和法律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市场竞争公正性,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以“贸易立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大量物资需要从国外进口,对世界经 济依赖性很大。因此,日本政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主 要通过各种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外贸企业进行指导和监 督。如在鼓励出口方面,实行出口优惠金融制度,贷款低 息、减免税,以及实行出口保险制度等,支持和扶持出口 企业,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 4 由日本岛国特点所引发的危机意识以及战后特定的社会 环境客观上决定了日本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 制。
• (1)日本岛国的特点: • 日本国土狭小,其大小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且境内有火 山,1.2亿人口大多拥挤在靠近沿海的狭小平原,东京面 积仅及北京面积的1/3,而人口却高达1200多万之众。自 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这种缺乏生 存空间的危机感却会油然而生。
• 日本模式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种典型模式,具 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日本模式又具有 自己的有点和特点:
• (1)企业、市场、政府三者组合关系的重点不同,美国 重企业自由,德国重市场有效,而日本重政府计划,强调 政府的指导作用 • (2)经济决策程序与考虑的因素不同 • 在微观经济决策上,日本企业要接受政府的意图,进行政 企协调。在宏观经济决策上,日本注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 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并要考虑企业的接受程度。 • (3)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不同。政府作用方式是,采 取计划诱导和产业政策诱导相结合的方式。宏观调节手段 主要是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注重供给管理。 • (4)经济运行机制中市场与计划二因素的组合状态不同 。日本更注重计划和市场的结合,优势互补,注重计划手 段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直接作用。
2.日本经济模式的经验
• (1)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 向配置。 • 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 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 业,到90年代发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 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
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是对国际市场高度 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 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 依赖性: • 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 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 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9.3%,西德57.7% ,法国80.3%,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 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 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 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
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 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 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 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 日本所有企业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 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 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 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 • 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 系的抑制。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 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
• 1 强调企业与政府的合作,并采用行政指导来保证政府的 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得到企业的响应。 • 在日本经济运行中,企业的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包含了 政府“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诱导因素。 • 2 强调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在 资源配置中各自的优势。 • 市场仍然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但政府的经济 计划开辟资源配置的新的领域。市场机制的调节有利于实 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赶超型目标的实现,计划机 制的调节有利于在市场机制失效处承担起责任,以弥补市 场的缺陷
•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 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 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 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1.日本经济的性质
• 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 ,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 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 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 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
在这种体制中,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的排列顺序为 政府既调节市场,同时又直接引导企业,并将重点放到企 业上。政府的主导型居于首要位置。其特点是强调政府的 主导作用,强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调。政府这只“看得 见的手”往往直接伸向企业。宏观调控的受力点侧重于企 业。企业同时面对政府和市场两个调节者,其决策受政府 的直接影响。
三、日本主导型经济体制优势及劣势研究
• 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 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 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 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 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
• 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 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 ,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 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 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 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 • 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 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 所在。
• (3)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 。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 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 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 开发综合计划”。 • 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 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 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 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
• 1 政府干预经济的一般原因—市场失灵 • 2 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和分散化特征决定了日本私人 资本主义发展的脆弱性以及国家干预的必然性 •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868年后才逐步开始的产 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为了尽快赶超欧美先进资 本主义国家,从而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极为 重要的角色,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全面干 预和强制。
• 3 从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和行 政体制考察,中央集权型的政 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为国家干预 经济体制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 件: • 日本政府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 一员,不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活动,而且还以国家管理者的 特殊地位,通过各种形式,对 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和诱导,以 减轻期负面影响,提高其运行 效率,保证国民经济处于良性 循环状态。也是从这个意义上 讲,与其他经济主体相比,日 本政府的市场行为更具有重要 意义。
•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 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 ,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 本主义社会的国家。 • 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 高速增长的国家。 •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 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
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及其优劣势研究
李春
朱青青
主要内容
• 一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 二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特征 • 三 日本主导型经济体制优势及劣势研究 • 四 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日本概况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 自北向南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3000多个小岛组成。
• 二战后,日本资本主义及产业革命发展的历史及其所呈现 的特点则是形成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经济 根源。 • 日本经济的结构的二重结构从量上讲,是指在日本经济中 一方面存在着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另一方面存在着数 量和比重非常大的中小企业;从质上来讲,是指日本经济 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占垄断地位的资的中小企业 。日本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二元化和分散化作为日本社会特 有的历史遗产,与欧美先进国家存在着单一同质的经济结 构不同,这也是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原因 之一。
国土面积:37.76万平方公里 人口:1.28亿 GDP(2007年):43767亿美元 人均GNP:37180美元 资源:日本素被称为资源 贫乏的国家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含义
所谓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私有制企业为基础 ,政府在维护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又以强有力 的计划导向和产业政策诱导,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管 理体制。
• 3 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经济运 行带有浓厚的政府计划指导、协调的色彩 •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最具特征的方面,就是政府有效利用经 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其中核心是优势产业政策。政府以产 业政策为主要调节工具,既影响企业决策,又改变市场态 势,如供求、价格等。 • 政府制定的经济计划,确定了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 点,从而为私人企业制定发展计划指明了方向,此外,政 府制定经济计划,明确了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向,从而对私 人投资起着引导作用。
• (2)战后特定的社会环境:
• 二战后,日本本土满目疮痍,社会经济秩序一片混乱,陷 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上要求由 国家出面,运用政权力量来整顿社会经济秩序,迅速恢复 饱受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 • 由于战后特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加上日本经济发展中固有 的依赖性和伴生性,迫使日本建立起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 济体制,由国家充当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角,运用政权 力量来配置相对不足的经济资源,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 划和政策,以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