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内容: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两个唱段,学习相关京剧知识。

学情分析:高二(7)班是个文科班,虽然比较活跃,但整体音乐基础不是很好,对于京剧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兴趣,因此调动学生的兴趣应该从课堂的一开始就要入手。

接这个班的音乐课已经有一个多学期了,了解到他们比较喜欢老师带着唱歌,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他们学唱京剧唱腔,拉近学生与京剧艺术的距离。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2、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学习相关知识。

3、通过聆听和学唱京剧,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特点。

体会“梅派”京剧艺术唱腔的魅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京剧不仅是国粹,更是属于世界的,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重点:1、聆听京剧唱段,体验作品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

学习京剧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文化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体验梅派唱腔的美。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讨论京剧艺术特点,学唱京剧唱腔。

教学方法:利用视、听结合,教师精准讲解,鼓励学生学唱京剧唱段,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培养喜爱此国粹艺术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李玉刚《新贵妃醉酒》提问:视频中演员是谁?他借用了哪种戏曲艺术形式?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二、新课1、京剧的起源提问:同学们了解京剧吗?知道京剧的起源吗?出示课件,结合教材54面的导言和59面的知识进行讲解。

备注: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

它是通过汉剧、徽剧、昆曲、秦腔相互影响,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的。

1790年徽班“三庆班”入京为乾隆的八旬“万寿”祝寿。

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

在不断的同台演出中,逐步以徽调的“二簧”和汉调的“西皮”为基调,又吸收昆曲、秦腔以及梆子等戏曲的曲调、演技,揉和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戏种——京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对后世的戏剧发展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材分析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将京剧上升到国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暗示。

教材从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通过了解、学习、尝试,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京剧艺术的特征,了解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

教材注重京剧学习中的欣赏,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了解京剧的唱腔。

从而更多的学习了解京剧。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2、通过了解梅兰芳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以及京剧的相关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京剧的行当、伴奏、京剧的四式,通过京剧的实践练习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分组,设定小组学习目标,查阅、收寻相关资料,2、学生组织课堂问答,将本组的知识点融汇在设定的问答之中,给予同学相关的提示。

3、教师准备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课件,音响资料。

4、教师要关注各组学生自我查找的资料以及所要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好更多的准备,给予学生更多的补充。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京剧的画面,音乐、将大家带入到京剧特定的情景之中,大屏幕上推出字幕——京剧二、汇报与交流学生分小组事先上网查阅资料学生甲组:介绍梅兰芳纪念馆以及大师的生平介绍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赞赏。

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的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京剧 教案 高中音乐

京剧 教案 高中音乐

国之瑰宝—京剧
授课教师:
学校:
【课型】
高中音乐鉴赏
【教学内容】
一、京剧的历史起源、四大行当、表演形式;
二、京剧的锣鼓经。

三、体会京剧的“唱”,学习《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腔片段。

四、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材分析】
《国之瑰宝—京剧》出自“人音版”教材第四单元,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京剧,本节课加入了大量的京剧入门知识,希望通过学习、体验、鉴赏使学生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传承国粹,发扬国粹。

【学情分析】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学生一代对于戏曲艺术不够了解,传承民族艺术,发扬国粹对于青少年一代义不容辞。

因此,教师从自身出发开展戏曲进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互动活动,一起传承戏曲艺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学习、欣赏经典剧目,初步了解京剧艺术,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激发、培养、传承、发展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京剧的历史及起源、行当、表演形式、锣鼓经等知识。

2.学一句京剧,品一回韵味。

3.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实践、鉴赏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京剧,感受体验其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锣鼓经及听赏、学唱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片段,。

【教学方法】
讲解、听赏、感知、体验。

【教学准备】
一、制作ppt
二、脸谱、武场打击乐器鼓、小锣、大锣、钹
【教学过程】
【结束安排】。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副 净
副净包括架子花脸 和二花脸。以工架、 念白、表演为主。
油 花 脸
方 巾 丑
文 丑
武 丑
介绍京剧的唱腔
在各行当中,各唱腔不尽相同。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 “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 “皮黄腔”。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 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 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 愤懑的情绪。
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
逐渐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 (歌唱)、念(念白)、做(表演)、 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 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的行当
生:老生、小生、武生、红生 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油画脸 丑:方巾丑、文丑、武丑、丑婆
也代表凶猛残暴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诡计多端人物形象.如:曹操.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性情猛直的人.如张飞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 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 脸谱表现出来。


尔 墩





张飞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京剧《霸王别姬》选段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
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 (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
老生
小生
老 生
又称老生又称须生, 正生,或胡子生。老 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 上的男性角色,唱和 念白都用本嗓(真嗓) 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 绺的黑胡子,术语称 "黑三"。
红 生
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 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 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 扮演关羽和赵匡胤。最早 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 又叫红净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1930年赴美演出
v
梅兰芳和卓别林
v
v
梅兰芳在著名影星家范 朋 克家游泳
v
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图
v
他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1919年和1924年,两次赴日演出;1930年赴美演 出并获南加福利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 应邀赴苏联演出,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其表 演中发现:“中国的表演,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 作。”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则说:“凡是关心艺 术向前发展的戏剧界人士,都可以从他那儿在演技、 节奏和创造象征诸方面学到东西。”
《白蛇传》扮白素贞
v
《俊袭人》剧扮袭人
《韩玉娘》的化妆照
v
《宇宙锋》里饰赵艳容
《太真外传》 扮演杨玉环
v
《游园惊梦》梅兰芳
四大徽班:三庆 、四喜、 和春、 春台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v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京剧大师梅 兰芳的优秀作品,学习了京剧的形成发展, 了解“梅派艺术”,希望同学们下去继续学 习了解我们经典的优秀剧目,发展我国的国 粹艺术。
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海岛冰轮初转腾
《海岛冰轮初转腾》
v
v
剧情是: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环,并册封为贵 妃。一天,玄宗与杨玉环相约在百花亭饮宴赏花。 玉环在亭中久候,而不见玄宗驾临。后太监向玉环 禀告;玄宗以转驾西宫去约会梅妃。杨玉环哀怨自 伤,乃在亭中独饮,沉醉而归。 这个唱段的音乐华丽委婉,体现了京剧四平调的 典型特征,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杨玉环自怨自艾的 惆怅心情。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v
中年梅兰芳
梅兰芳 被誉为 “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代表曲目: 《贵妃醉酒》、 《霸王别姬》等。他的艺术在 国外也受到广泛的欢迎,被誉 为世界上表演艺术三大体系之 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自1919年起,梅兰芳曾数次到 日本、美国、苏联、朝鲜等国 演出,受到各国人民和知名艺 术家的欢迎,并受到很高的评 价。

高中音乐_走进大师梅兰芳 感受京剧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走进大师梅兰芳 感受京剧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走近大师梅兰芳感受京剧魅力教学设计年级:高一课时:一课时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京剧大师梅兰芳》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第四单元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方面,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需要一代代传承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并深切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听、学、练来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为推广发扬京剧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2、通过对京剧知识的了解与鉴赏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京剧的学习,从而领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与魅力,并更加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体验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初步感知梅派唱腔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power point)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范唱《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让学生回答老师表演的是哪个行当?2、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大师梅兰芳感受京剧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1.介绍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首,对中国的戏曲艺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和印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喜剧号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代表作品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

2.欣赏《看大王在账中和衣睡稳》提问:分析唱腔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物情绪?并出示谱例分析,讲解唱段中的咬字吐字与音调)体验并总结。

3. 学唱《看大王在账中和衣睡稳》引子部分4、念白:出示古典京剧《拾玉镯》的念白片段要求:念白要有声调、音调,音色要美要活,要赋予旋转律、节奏感,有些是配合锣鼓的念白。

学生活动:体验京剧《拾玉镯》中的一段念白,男女生分饰媒婆和玉娇,让学生亲身体会京剧里的念白韵味。

第四单元___国之瑰宝——京剧

第四单元___国之瑰宝——京剧

正旦
老旦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 ,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 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 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 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旦行中的 “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 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还有“武旦”和“刀马旦” 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 女。
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南梆子
背景:
《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
个唱段,该唱段表现项羽被围 垓下(安徽灵璧县)又闻四面楚 歌,非常郁闷,虞姬为项羽解 愁,劝酒舞剑,直到项羽睡稳, 而自己也很愁苦的心情。《绝 命诗》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 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欣赏 《海岛冰轮初转腾》
京剧
《唱脸谱》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 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进京,后大量吸收当时在北京 流行的昆曲、京腔、秦腔等各 种戏曲艺术的成就,同时又受 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 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五、 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京 剧 起 源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 ,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文 丑 武 丑
现代京剧
• 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 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 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 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就是现代京剧。 • 现代京剧是在京剧的基础上受到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影响,为了宣传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所特地编 排的宣传先进文化的精神武器.在当时起到了非常 积极的宣传作用

人音版高中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第四单元教案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
 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中王珏
 问题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从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地学习京剧。

 2、如何通过了解京剧艺术,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京剧的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对京剧学习的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是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的地位,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地理解京剧。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将京剧上升到国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暗示。

教材从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通过了解、学习、尝试,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京剧艺术的特征,了解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

教材注重京剧学习中的.......
 第九节现代京剧教案
 问题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现代京剧的学习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分析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提高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3、引导学生理解京剧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京剧,学习。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第十一节 弹唱《真心英雄》 第十二节 和弦指法图及和弦演奏(F大调、d小调) 第十三节 弹唱《朋友》 第十四节 变调夹的运用及和弦推算 第十五节 弹唱《中国人》 第十六节 吉他和弦的进行模式 第十七节 弹唱《同桌的你》 第四单元 吉他与乐队 吉他与乐队
第十八节
创 作(选修)
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 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教学中,应以歌曲创作为重 点。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学习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声乐作品中的词 曲结和关系,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一般常识及基本的作 曲手法,参与以歌曲创作为主的创作实践。 ——学习音乐创作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尝试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 ——运用数字音序和音频软件进行简单音乐编辑和创作。 ——采集优秀民间音乐,作为创作和改编的素材。
3、怎样解决演奏课中使用什么乐谱的问题? 根据学校条件和实际进行选择简谱或五线谱。指挥使 用总谱,演奏者使用分谱,教会学生从总谱上抄写“分 谱”,并按总谱参与演奏实践。
教材内容
由乐队和吉他两部分内容组成。以单元与节的形式 来呈现。 乐队有两个单元五节;吉他有四个单元十三节。 乐队——第一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认识乐队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 管乐队 混合乐队 乐队指挥
音乐与舞蹈(选修)
音乐与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 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学中应 注意音乐与舞蹈有机地结合,技能与综合艺术素养并重。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积极参与舞蹈的学习、排练、演出等活动。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组合、优秀的舞蹈或舞剧片段。 ——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起源、发展、体裁及相关文化 知识。 ——能够随音乐即兴舞蹈、根据音乐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和 队型、鉴赏与评价。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京剧大师——梅兰芳》科目音乐教学对象课时1课时设计者一、教材内容分析《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的第一课时。

梅兰芳先生位居“四大名旦”之首,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他的艺术既博大精深,又平易近人,而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其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唱腔雍容华贵,于平和之中蕴涵着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更可贵的是他“德艺双馨”的高尚人格品质以及他为京剧艺术走向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选材时,我把握住了三点:以体验、分析梅兰芳的唱腔特点为重点和主线,突出梅兰芳的唱腔美;以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故事为副线,突出他的人格美,并渗透真正伟大的艺术来源于艺术美和心灵美的完美结合;同时强调梅兰芳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文化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对我国的京剧艺术走向世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突出其世界地位。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进而产生敬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梅派唱腔着手,注重培养学生聆听、学唱、鉴赏梅派京剧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梅派唱腔的特点体现在哪里,我采用了比较法,同一个唱段分别模仿梅派和程派演唱,两段唱腔在音色、发音位置和行腔上有鲜明的对比,学生从感官上很容易判断,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出梅派唱腔的基本特点,课堂的重点和主线也就非常清晰了。

在最后的拓展部分,通过兰花指的学习,进一步强调梅派艺术博大精深,除了唱腔美以外,其表演艺术也独具特色,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京剧艺术埋下伏笔。

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课表指出:“应将我国各类传统优秀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具体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梅派的唱腔特点;学习梅兰芳创造性的贡献(2)过程方法:在聆听比较难、分析体验中感受辨别梅派唱腔的特点,并结合讲解梅兰芳对京剧创造性的贡献。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梅兰芳美的创造中,能够学习感受其伟大的人格和艺术魅力。

高中音乐_走进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走进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组织教学课前听《梨花颂》导入,提问学生知道哪些京剧知识,教师介绍京剧的起源。

二、新课教学(一)唱听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思考两个问题,这个唱段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唱腔有什么特点?(2)老师介绍梅兰芳先生生平、贡献、和抗日小故事,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3)学唱《看大王》的第一句,感受梅派艺术的特点:(4)欣赏《苗青娘》中《顿然间禁不住泪湿衣襟袖》对比程派唱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表演《卖水》中小丫环的唱段,对比京剧中二黄和西皮的不同。

(二)、念(1)学生跟老师念京剧《卖水》中小丫环的念白,引出京剧的念白中的韵白,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两种,学生和老师共同分析韵白的特点(2)欣赏《拾玉镯》中一段念白,学生和老师一起分析京白的特点。

(3)总结京白、韵白的特点:(三)做欣赏京剧《拾玉镯》中《喂鸡》的片段,思考:玉姣做了些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做的特征并总结:(四)打欣赏《华容道》武打场面,介绍两种功夫,把子功和毯子功,体验武打功夫的舞蹈化。

拓展:京剧的锣鼓经,让学生通过亲自敲打几种乐器,拍手体验锣鼓经的打法!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生,我们知道今天看到的所有的表演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这需要长时间训练磨合,今天我们走进京剧,了解了京剧的表演形式,想信同学生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的京剧艺术,使京剧这棵苍天大树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一学生已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量,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

他们正处于由半成熟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一方面,他们仍保留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非常活跃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渴望独立学习和思考,在课堂上希望能在教师适当引导、鼓励下,在教师尊重学生个人情感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学唱,学念,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自主参与学习,合作活动的平台,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0—2021学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8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 课件(1)

2020—2021学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8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  课件(1)

醇厚流利 丰富含蓄 高宽清亮 圆润甜脆 纯情饱满
南梆子
属于西皮类的唱腔。这 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 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 情。
“梅派”主要综合了青衣、花旦 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 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 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 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 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 境界。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 选自京剧《贵妃醉酒》中的一个唱段。 • 剧情: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玉环,并册
封其为贵妃。一天唐玄宗与玉环相约在 百花亭饮宴赏花。玉环在亭中久候,而 不见玄宗驾临。后太监向玉环禀告:玄 宗已转驾西宫约会梅妃。杨玉环哀怨自 伤,在亭中独饮,沉醉而归。
四平调
也叫平板二黄。从行腔的特点看, 它既与西皮腔相似,又与二黄腔类 同,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 激越愤怒的情绪。
联想
说到京剧我们肯定想到一个人,这个
人是(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 剧 大 师 梅 兰 芳
——
梅兰芳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出身于京剧 世家,8岁开始学戏,10岁登台演戏。是 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也是我国 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以精湛的艺术和 高尚的品德,赢得全国人民的热烈赞赏。 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 众多的优美的妇女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 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 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 梅派。也是将京剧带出国门的第一人。他 的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嫦娥奔月》 《穆桂英挂帅》《西施》《抗金兵》《贵 妃醉酒》《生死恨》 等等。
• 这个唱段是项羽兵败异常焦虑而又无可奈何的情 况下,虞姬劝他等候救兵;此时项羽困乏,虞姬 劝他休息,项羽睡着后,虞姬出账外,以驱散愁 情的情况下演唱的。

我国八大剧种概述

我国八大剧种概述
--介绍
常香玉
--中国· 传统文化
崔兰田
毛兰花年龄大,她戏唱得好,武功也好,常演轴 子戏《刀劈杨藩》,算科班里的主角了。崔兰田,小 名大田,山东人,有妹妹、弟弟各一人。其妹崔兰玉, 以后也是名角。崔兰田多才多艺,青衣、老生、武生 多种行当都能演。在《桃花庵》中,她能演窦氏,又 能演苏大人,在《卖苗郎》中,也是老生、青衣都能 演。还有一出戏是《抱琵琶》,即《秦香莲》。崔兰 田的戏多为苦戏,故人称“悲剧之星”。崔兰田在河 南豫剧中的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 凤)、阎(立品)五大流派中自立一派。其他十多个 “兰”在河南省内外也是独领一个剧团挂头牌。周兰 凤是周海水的女儿,演小生戏多。“十八兰”中生、 旦、净、丑俱全,各有千秋。据崔兰田回忆,“十八 兰”中还有男性,如她的师兄名叫周文学,后改名为 周兰学,唱的是黑头.
变脸是经典哦,下面欣赏几幅图吧!!!

。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初为冀东一带的农民在农闲时演唱的“对口莲花落”, 后逐渐由农村到城市,吸收了东北的“崩崩戏”,之 后进入北京、天津,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大鼓等 因素,逐渐完善成熟。1935年经白玉霜等名演员 赴上海延长而闻名,正式称为“评剧”。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 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 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 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 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原名“黄梅调”。原是湖北黄梅县一带的 采茶歌,结合当地的花灯、高跷形成以唱 “二小戏、三小戏 ”为主的民间小戏,流 传在鄂、皖、赣三省地区。 后经过严凤英等艺术家的创新,以其优美 动人的唱腔,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国内 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国粹—京剧》省赛一等奖

《国粹—京剧》省赛一等奖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唱京剧的部分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大多都知道脸谱常用颜色代表什么样的任务性格。因为上课时在前段讲的所以记忆很深。
7.当时听课的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活动应该再多一点。
从听的角度来了解京剧的伴奏乐器。(学生活动)让学生表演竹笛独奏,使同学们能够直观的感受竹笛的音色。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锣、梆子现场给学生们展示。
5、学生总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学生活动)(5分钟)
京剧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的优秀代表,是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积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民族智慧和艺术精华,我们今天了解到的唱腔、行当、脸谱等等,不论是哪一项都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综合性是世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比拟的,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为国粹。
二、闻:听模仿
三、问:知识点四大徽班进京
四、切:京剧代表人物的爱下方面阐述:
1.本节课进行的基本满意
2.模仿京剧的喂鸡开门场面;这节课中最满意的地方是学生活动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我期望的水平。我满意。唱腔没有解决需要再加入唱的部分。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是发言不踊跃,我是引导着把这部分讲完的。
(4)切:从深入的角度了解京剧的名家。
了解四大名旦及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课堂活动:(学生活动)
问:同学们平时是否喜欢京剧,课下喜不喜欢唱(4分钟)
抽一个学生,唱几句自己喜欢的京剧片段。
(2)闻:从听的角度来了解京剧的选段,从选段中了解京剧的表演技巧。(学生活动)让学生模仿《天女散花》中水袖和《拾玉镯》中开门、过门槛、哄鸡、喂鸡、迷眼的场景表演。(多找男生表演)开发学生的表演潜质。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第四单元国之珍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课方案一、学习目标(一)倾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稳睡》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觉梅兰芳大师的精湛表演艺术风范,体验、比较、南梆子和四平调两种唱腔音乐在表现人物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一样风格及特色。

(二)简要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感觉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广博精湛,认识和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腔独到的神韵。

二、要点、难点要点:赏识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感觉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认识京剧的知识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掌握京剧唱腔的神韵,理解京剧这类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色。

三、教课内容安排(一)赏识《霸王别姬》之《九里山会战》场面进行导入。

由此引起兴趣,提出问题。

(二)简介京剧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经过看录像解说、介绍,生、旦、净、丑等京剧的行当,介绍四大名旦,要点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及其艺术成就。

(四)赏识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2.简介剧情及唱段所表现的内容。

3.多次倾听、梅兰芳演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选段。

学生可在录像协助下边听、边看、边进行哼唱模拟。

(五)拓展与研究1.谈谈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觉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若干小组进行:1)京剧脸谱完型制作(依据老师预先准备好的脸谱拼图进行完型制作)2)学习演奏一段锣鼓经音乐。

四、教课资源建议(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所有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

(二)录像资源:生、旦、净、丑的表演录像片段,梅兰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欢京剧艺术学生的专长,在课上充足展现其才干。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

通知市直各高中:为了迎接2007年的高考,市教体局教研室组织高中中心组成员将《音乐鉴赏》教材的重点进行了总结整理,现下发至各校,请组织学生认真复习,力求取得最好的成绩。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及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得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学会聆听一、第一节音乐与人生1、《草原放牧》—-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作于1972年,首演于1977年,乐曲表现的是蒙古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全曲共分五部分。

《草原放牧》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2、《第六(悲怆)交响曲》([俄]柴科夫斯基曲)3、《长江之歌》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长江之歌》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歌曲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请。

4、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要素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张短和强弱.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

旋律旋律也称作曲调.的乐音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等。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教学设计与反思
难点
学生对于戏曲音乐并没有像流行音乐那么喜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让学生去通过视频、音频,感受不同的戏曲的特点,给他们听一些比较熟悉的一些作品,比如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戏曲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对于戏曲音乐的兴趣和潜能,尝试去学一些简单的戏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预设
5分钟
聆听《说唱脸谱》,让学生去感受不同颜色的脸谱体现的人物和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听完后,教师提问:在这部作品中,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脸谱,体现的人物都是谁呢?那么这些人,又体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通过PPT上不同颜色的脸谱,让学生自己先来感受,先来说出他们认为的不同颜色脸谱所体现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再对脸谱做出正确的介绍。
教学反思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第8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感什么兴趣,对于京剧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需要音乐教师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有关戏曲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评委老师好,我是ⅩⅩ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总结六个方面谈一谈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将主要欣赏学习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dài)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以及初步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有2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昆剧、秦腔、汉剧等多种传统戏剧,将曲艺、说唱、杂技等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外国人也将京剧称之为中国的歌剧,肯定了它在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国粹国宝”。

二、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②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③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学习和欣赏,能够进行京剧行háng当的简单分辨。

②通过聆听,认识南梆子和四平调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

③培养兴趣爱好。

四、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鉴赏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会的听众,本节课我将运用多媒体采用启发法、直观教学法、赏析法、模唱法,指导学生聆听,引导学生体验参与实践。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以播放视频导入
播放《说唱脸谱》的音频,配合各种脸谱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下面分别介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

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2.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3.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①结合画面,介绍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②播放影片《梅兰芳》片段,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的初步印象。

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梅兰芳简介”。

引起同学们对梅兰芳的极大兴趣。

认识了解京剧大
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和“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③下面聆听《看大dài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唱腔,介绍南梆子唱腔特点,之后我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④总结归纳:这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

属于南梆子西皮类唱腔。

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

⑤播放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当红歌手李玉刚演绎的《新贵妃醉酒》,之后紧接着播放《海岛冰轮初转腾》,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比较。

听完《海岛冰轮初转腾》之后,我将继续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讨论之后回答。

接下来由我介绍:《海岛冰轮初转腾》属于四平调,③四平调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⑥拓展与延伸
1.认识四大徽班?四大名旦?(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①模唱唱段;②板书锣鼓经,学习念打,这两项活动的开展,比较直接地感受、体验,表现了京剧音乐
六、总结
通过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两首京剧选段,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了南梆子和四平调的艺术表现功能。

②通过念打、模唱,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比较直接地感受了京剧的魅力。

③通过对梅兰芳的介绍以及在抗日期间“留胡子”“打预防针”拒绝为日伪演出的故事,其民族气节为后人叹服,他是当之无愧的京剧艺术大师。

谢谢评委,我的说课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