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教育15金色的鱼钩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课文

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课文

五年级下册《15.金色的鱼钩》课文15.金色的鱼钩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15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

15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
抽噎
瞻仰
掣起
奄奄一息
红锈 闪烁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默读课文: a,说说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 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b.试试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课文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 征途中,老班长接受党的任务, 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 员,在即将走出草原时, 自己却牺牲了。
•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率 领的右路军进入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 平行着前进。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 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 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30军和红4军。彭德怀 率红3军团殿后,走左翼行军路线。进入草地 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 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 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 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 、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 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 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 、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 太多的生命代价。
• 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 写,( )描写,( )描 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 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 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 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 思考: •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 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 钩”呢?
鱼钩象征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长那忠于人民、舍己 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 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 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 事?
1.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 所发生的故事。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 的思想感情。 3.注意用口语讲述。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五单元《钓鱼乐趣》中的第15课《金色的鱼钩》。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鱼钩的历史与文化,掌握鱼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学习制作一个简单的鱼钩,并探讨钓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钩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鱼钩及其使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鱼钩的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鱼钩的分类、使用方法以及钓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鱼钩、制作材料(如铁丝、钳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钓鱼场景,引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1)介绍鱼钩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鱼钩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展示不同类型的鱼钩,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它们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3)讲解制作简易鱼钩的步骤,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易鱼钩。

(2)进行钓鱼游戏,让学生体验钓鱼的乐趣,并观察鱼钩的使用效果。

4. 环保教育:(1)讨论钓鱼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

(2)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鱼钩的历史与文化2. 鱼钩的分类与使用方法按形状分类:长柄钩、短柄钩、圆柄钩等按材质分类:碳钢钩、不锈钢钩、钛合金钩等3. 制作简易鱼钩4. 钓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鱼钩在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地位。

(2)制作一个简易鱼钩,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3)谈谈钓鱼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

2. 答案:(1)鱼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鱼钩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智慧和技艺,钓鱼活动也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

15金色的鱼钩(略读)

15金色的鱼钩(略读)

---------------------------------------------------------------最新资料推荐------------------------------------------------------15金色的鱼钩(略读)15 金色的鱼钩(略读)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很喜欢学习故事情节比较生动地课文,而这篇课文恰恰是这样,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读课文。

但是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本案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以学生自学探究为本,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

1/ 7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要求搜集和交流长征的图片,文字和视频音像资料图片。

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

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

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15课《金色的鱼钩》,主要内容包括:通过讲述一个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体会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苦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金色的鱼钩》2. 主要内容:红军长征;炊事班长;舍己为人;金色鱼钩3. 生字词:感人事迹;长征;舍己为人;崇高品质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2)对红军长征的认识: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长征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金色的鱼钩∣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金色的鱼钩∣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金色的鱼钩∣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看法本课12个生字,知道嘱托、照顾、如火如荼等词语。

〔2〕.学习快速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进程与方法:由浅入深。

契合儿童心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的学习,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损人利己的高尚质量。

二、教材剖析«金色的鱼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经过不时练习,使先生游刃有余,从而提高先生的阅读才干。

本文记叙了红军过草地,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三个有病的小红军战士的感人故事,透过对老班长的神情、举措、言语,映射出老班长高尚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重点.让先生快速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难点经过本课的表达,让先生学习革命先烈勇于承当责任,忠于革命的高尚肉体。

五、教学预备:课件、图片、本、笔六、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师:同窗们,你们知道关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这段历史吗?下面就让教员带着你们共同来回忆一下吧!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际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依据地向陕北革命依据地停止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末尾,到1936年10月完毕,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抵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出示〔课件2〕师: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广阔官兵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翻越了雪山、渡过了大渡河、穿过了草地,在这个进程中,发作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红军过草地的图片吧!师:第一张图片是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的图片,图片中的草地有水又有泥,一不小心人就会掉下去,也许有的战士摔倒了就从此长眠于此。

第二张图片和第三张图片是红军过草地的图片,在图片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共产党的开创人毛泽东主席,他正率领红军在草地上行进。

出示〔课件3〕师: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方法筹粮。

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变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率领下寻人野菜,供过草地只需,还要预备烧酒、辣椒等御寒。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相关推荐《金色的鱼钩》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鱼钩》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2.交流资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

齐读课题。

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子?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

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啊,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1)巧妙地点明主题。

(2)典型人物的刻画。

(3)精彩的对话描写。

(4)动人的真情实感。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2一、说教材《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选择这篇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

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详细内容为《金色的鱼钩》一文。

文章以红军长征为背景,讲述了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钓鱼,喂养病号,英勇牺牲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征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长征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老班长的形象特点。

4.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例,讲解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分析课文中其他人物形象。

6.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汇报。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老班长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色的鱼钩》2. 生字词:钓鱼、病号、牺牲、舍己为人等。

3. 人物形象:老班长、小战士等。

4. 中心思想: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英雄——老班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句通顺。

2. 作业批改:教师批改作文,给出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长征的故事,了解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阐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6. 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精选13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精选13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精选13篇)《金色的鱼钩》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

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鱼钩?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

3、简介时代背景:这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本文记叙的就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1、自读⑴默读课文:①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⑵再读课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⑶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

三、简要复述课文1、感情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⑴复述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条理要清楚,讲清鱼钩的来历以及围绕鱼钩所发生的故事。

②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说出来,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注意用口语讲述。

金色的鱼钩教案【6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6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鱼钩教案【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学习重点字词2. 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3.训练朗读能力4.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理解主旨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小病号(“我”)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二. 新授:(一).展示目标:见上面(ppt课件)(二). 前提测评:1.听写字词:(之后互评)2.正音。

(flash中的多音字)(三):1. 师背景介绍:(flash)2. 长征路线图展示(flash)(四):1.快速读文,本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ppt课件第四个)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学生概括完后打开flash 的表格)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flash)3.. 划分段落。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

你划分从哪到哪?(flash)(一1—2 二3—23 三24---33 四34)4.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

科目语文班级课时 2 备课时间年月日课题15金色的鱼钩课型上课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3、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教材分析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15金色鱼钩金色的鱼钩——老班长长满红锈忠于革命闪着光芒舍己为人(总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1.读准字音.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1. 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2. 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3. 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4. 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三、学习讨论,准备展示。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2.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课堂展示,总结归纳。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 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可引导讨论:(1) 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2) 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3) 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4) 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5) 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5《金色的鱼钩》最新完整版

15《金色的鱼钩》最新完整版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 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 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 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 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 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 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 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这样的人?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 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 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金色的鱼钩
——革命回忆录
速读课文 、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品质? 3、老班长在照顾伤员时,做了哪 些事?(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 括。)
思考课文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 征途中,老班长接受党的任务, 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 员,在即将走出草原时, 自己却牺牲了。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 涉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 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 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 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 把缴获的敌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 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 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 头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马上就会联想 到这是一篇讲述有关鱼钩的故事。是的,这 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 的鱼钩,课文就是围绕这个普普通通的鱼钩 讲述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段感人 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发黄的历史, 走进草地深处,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金色的鱼钩
JINSEDEYUGOU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 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精选15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精选15篇)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精选15篇)《金色的鱼钩》篇1[设计理念]<<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了自己生命。

这篇课文篇幅长,故事情节完整,如果教学时,只是平铺直叙,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读懂故事的浅显层面上。

因此,我在教这一课时,在安排学生快速浏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揣摩重点人物炊事班长的内心世界,从而感悟“金色的鱼钩”的真正含义。

[案例描述]师:今天,我们学习开始学习一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金色的鱼钩>>,请大家读议这篇课文,真正弄懂题目的意义。

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炊事班长接受了怎样的任务,他的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划出有关语句,相互讨论。

(学生看书,划语句,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炊事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你从课文的那些语句看出来的?生1:炊事班长接受了照顾三位红军小伤员的任务,我从“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中看出来的。

师: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上级、保姆、勤务员?生2:他关心战士,他为“我们”洗衣服、钓鱼,可以看出老班长每天很辛苦。

生3:他嚼草根和咽鱼骨头,让人感动。

师:他为什么要“嚼草根和咽鱼骨头”,你怎么看?生4:我感觉老班长很伟大,他为了把很难找到的少量食物留给三个红军小病号维持生命,所以他艰难地咽下这难吃的东西。

(读:我不信……你怎么?”,让学生体会老班长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我”当时的感受。

)师:从“我”当时的感受:像万根钢针扎着喉管,你读懂了什么?生5:“我”很难过,从这里也可以“我”对老班长深深的敬意。

生6:我还从老班长“眼睛坏了……一棵一棵地摸……’”可以看出:老班长的身体很虚弱。

生7:我从“我们四面寻找……昏迷不醒了。

”到后文老班长说的话中,看出老班长其实是饿死的,他临死前还在帮我们寻找食物,这是舍己为人。

师:课文中的“鱼钩”是怎么来的,课文为什么多次写到鱼钩?(学生看书,划语句,小组讨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品教案【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品教案【最新】

15*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

3.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策略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颧”字的读音是“quán”;“弥”字的读音是“mí”,不是“ní”。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并查找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去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在充分理解文本后,以“老班长,我想对您说……”的形式写话;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红军故事娓娓道来,一颗红星亮闪闪1.视频导入。

同学们,关于红军长征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课件出示红军过草地的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课件出示:远远望去,草地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树木,没有村寨道路,一眼望不到边。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被完全吞没。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变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

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地,一起去看看那位伟大的老班长。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金色的鱼钩教案3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金色的鱼钩教案3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15金色的鱼钩教课设计3新人教版金色的鱼钩学科语文教师上课时间月日年级五版本人教版课题15.金色的鱼钩单元第(4)单元课时本课题教课共(1)课时,本课教课为第(1)课时。

教知识与技术:学认识本课 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不自胜、气息奄奄”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目话谈谈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迅速默读课文,认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标过程与方法:抓住描绘老班长的相貌、动作、语言等要点词句,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精神。

红军战士团结友善、顾全全局、勇于献身的崇敬质量。

要点品读要点语段,领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诵课文难点品读要点语段,领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诵课文教学方法教教师准备:课文要点语段的课件。

前准学生准备:课前部署采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经过课前阅读,熟习课文。

备教课程序设计教课环节希望的学生行为时间教课预设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认识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一、诗歌导入,情境衬着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观──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观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2.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畅,自由发问二、整体感知,意会感情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觉和心情的变化,能够把感觉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舞朗诵,并请学生再次迅速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悉心全力地照料好三个红军伤员,在马上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年能够依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制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默读,边读边思虑:课文中几次描绘了老班长的相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绘老班长相貌的语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金色的鱼钩教案2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金色的鱼钩教案2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 15金色的鱼钩教课设计2新人教版15*《金色的鱼钩》教课目的: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不自胜、气息奄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遇到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质量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显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迅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课文要点:“我”与老班长的对话感情朗诵训练点:炊事班长的相貌语句读说联合训练点:为何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教课要点、难点:领会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辉”这句话的含义。

教课准备:课件、课前部署采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经过课前阅读,熟习课文。

预习纲要。

15*、金色的鱼钩【课前预习】1、仔细读课文,能认识本课相应的词语。

颧骨、花白、搪瓷、收敛、粗拙、红锈、宿阵营、青稞面、喜不自胜、热气盈盈、昏倒不醒、气息奄奄2、学生采集有关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些故事,认识故事背景等资料。

3、学生课前预读课文和“资料袋”,标出自然段序号,给难读字注音,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做讲解,有旁注。

4、通读全文,谈谈课文主要写到了哪些内容?【预习作业】一、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我觉着仿佛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感觉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但是我的内心像塞了铅块似的,深重极了。

()二、给下边的句子加上标点。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衬着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同学们,认识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观──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奇观。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观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

15*金色的鱼钩一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2.①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当“我”知道鱼的来之不易,以及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时,“我”的内心极为沉重。

“我”实在不忍心喝下这少之又少的鱼汤,实在不愿意看着老班长忍饥挨饿,也实在不希望看到老班长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所以觉得手中的搪瓷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②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下这个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2)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5《金色的鱼钩》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语文15《金色的鱼钩》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15*金色的鱼钩【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教师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请同学们欣赏。

2.师生交流红军长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及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3.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

4.揭示课题《金色的鱼钩》,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播放与长征有关的视频,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更真切的感染。

)二、了解背景1.长征(出示课件4)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

红军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认识本课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1.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案一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1课时一、揭示课题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

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

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从外貌体会中心(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

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

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

……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B.指导朗读(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

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

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C.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2)深情朗读中心句。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六、布置作业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金色的鱼钩钓鱼不吃鱼忠于革命老班长鼓励病号喝鱼汤舍己为人教案二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1课时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

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

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

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答案只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