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北大汉语教研室 北大版(语音部分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界定·汉语共同语发展简况
现代汉语广义上指“五四”以来汉民族的交际语言,包括共同语和各种方言;狭义 则专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普通话是在汉族内部通过长期的互相交往在方 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汉语的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形成共同语的历史过程不同, 分述如下: 我国很早就有共同书面语,汉代所谓“通语” (见扬雄《方言》 )就是全国通行的语 言。古代正统书面语文言文最初基于口语产生,但这种书面语传统一旦形成,就逐渐与 口语脱节,最终成为大众难以读懂的语言。唐末(公元九世纪)以后,民间逐渐产生一 种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后来称作“白话文” ,是今天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 头。白话文到了宋元之际(公元十二三世纪)已经相当成熟,明清以来又涌现了大量白 话文学作品。这种书面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通行于全国,在相当大的程度 上带有民族共同语的性质。书面语中向来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才使白话文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地位。 汉语共同语的口语形式出现得比书面形式晚。 至迟在十四世纪, 一种后来被称为 “官 话”的共同口语已经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而这种口语至少到清代就已经相当通行。 因为北京长久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北京话在官话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说明: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至闽、粤、赣三省边缘地带的,与中原地区居民失去联 系后,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成系统的方言。客家人虽居住分散,但客家 话内部差别不太大。 六、闽方言:厦门话和福州话分别是两大次方言的代表 之四点二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大多数 汉人居住区,以及浙江省南部一些地区,华侨和华裔中也有很多是说闽方言的 说明:闽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最主 要的是闽南方言和闽北方言两大支系,细分可以有三到五个次方言: 闽中方 莆仙方 次方言 闽南方言 闽东方言 闽北方言 言 闽南厦门、 漳州、 泉州和龙溪、 以福州为中心 福建北部山 晋江、龙岩(一部分)及台湾 的闽江下游地 区建阳地区 分布区 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岛大 区和以福安为 建瓯、 建阳、 域 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平阳、 中心的山区各 崇安等县 玉环等县 代表方 厦门话 言 七、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五 分布区域:广东省中部和西南部、广西省东南部,港澳地区,很多海外华侨也以粤 方言为母语 说明:当地人称广州话为“白话” 。粤方言内部分歧不大,四邑(台山、新会、开平、 恩平四县)话、阳江话和桂南平话等有一些有别于广州话的语音特色。 煜按:诸本关于方言人口的记录,似互抄而来,比较一致,但是时间限度不明。这 福州话 建瓯话 永安话 莆田话 县 言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
汉语主要方言 概况 汉语方言分歧很大,非常复杂,根据方言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七十 分布区域:长江以北汉族居住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 (东南一带除外) 、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说明: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内部一致性 较强。包括四个次方言区: 次方 言 分布 区域 华北、东北方 西北方言 言 北京、天津、 西北 各省汉 人 四川、云南、贵州三 安徽、 江苏两省的长江以 河南、河北、 聚居地, 包括山 省及湖北大部(东南 北、 淮河以南地区 (徐州、 西南方言 江淮方言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笔记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 《现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1993 年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现代汉语》 (第二版增订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 胡裕树主编, 《现代汉语》 (重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年 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
山东、东北三 西、 陕西、 甘肃 角咸宁地区除外) , 还 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 省 及 内 蒙 古 等省及青海、 宁 有广西西北部、湖南 言,除外) ,镇江以西、 一部分 夏、 新疆、 内蒙 西北角小块地区 古一部分 二、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或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 口百分之八点四 分布区域: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含镇江) 、南通小部分及浙江 省大部 说明:吴方言内部存在一些分歧现象。杭州曾作过南宋都城,其城区的吴语就带有 浓厚的“官话”色彩。 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五 分布区域: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 说明:因处于赣方言、西南方言及客家方言的包围中,内部分歧较大,有些地区更 接近于赣方言和西南方言。存在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差别,新湘语通行在长沙等较大 城市,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大。 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之二点四 分布区域:江西省大部(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 ,湖北省东南一小片地带 说明:历史上中原地区的人民几次大规模南迁,江西是必经之地,这对赣语的形成 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长期受邻近方言(如客家话)的影响,赣方言的特征已不很 突出。 五、客家方言:以广东东部的梅县话为代表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口百分之四 分布区域:主要在闽、粤、赣三省边缘地带,即广东东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以及 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四川、湖南、台湾等地也有小块客家方言区,一些华侨也 说客家话 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 江一带 使用人口:汉族总人
1
有影响的方言。到了“五四”时期,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同时兴起, “国语” 这一名称取代了“官话”的提法。两种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民族共同语的书面 形式和口头形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普通话”称呼现代汉民 族共同语。 煜按:北大版《现代汉语》未提“雅言”一说,大概是不认可它的共同语地位;把 “通语”处理成书面形式的共同语,而非共同口语形式。并且“通语”只是就文言 文的发展而言,并非“现代汉语”所着重追溯的源头,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源头是早 期白话文。所以那种“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的发展脉络不为所用, 是因为雅言的共同语特征不明显,通语不是完全的口语形式;雅言和通语不是现代 汉语的直接源头。所以要注意两点:一、着重的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来源;二、分为 口语(官话…)和书面语(白话文)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