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活本身——“儒学生活向度”的另类阐释
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十年高考真题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3..(2013·广东高考·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
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
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
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
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6.(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
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神”的地位
12.(2015·海南高考·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
B.儒 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29.(2012·海南高考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 成万物。生,
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回望“生活儒学”
回望“生活儒学”作者:黄玉顺来源:《孔学堂》2018年第01期摘要:“生活儒学”作为儒学现代转型的一种理论建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
它通过与现象学的批判性对话,突破了传统哲学“形上→形下”的二级架构,揭示了人类全部观念层级的三级架构,即“生活存在→形而上存在者→形而下存在者”或“生活感悟→形而上学→形而下学”。
它以作为生活情感的仁爱情感为大本大源,以“注生我经”的诠释视域和诠释方法,重建了儒家的形上学“变易本体论”和形下学“中国正义论”,并落实到现代政治哲学的建构“国民政治儒学”。
关键词:生活儒学现象学变易本体论中国正义论国民政治儒学作者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济南 250100)。
“儒家没有新的,儒学是常新的。
”儒家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建构其不同的儒学理论形态,“生活儒学”就是儒家的一种现代儒学理论形态。
自2004年诞生以来,生活儒学已经走过14个春秋,共出版了8部论著(含专著与文集),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
一、生活儒学的问题意识 [见英文版第6页,下同]“生活儒学”的提出,源于以下问题意识:按照传统的理解,古今中外两千多年的哲学都不外乎“形上→形下”的二级架构,即根据一个绝对的形而上存在者来说明众多相对的形而下存在者何以可能;儒家哲学亦然,例如程朱理学以唯一绝对的“天理”来说明众多相对的“万物”何以可能,即其所谓“理一分殊”。
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陷入一种困境:面对中国人的现代化诉求,传统儒学的形上学、形下学皆不可取,这就意味着整个儒学都应当被抛弃。
先谈形下学困境。
如果传统儒学是指的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儒学,那么,它本质上就是帝国儒学。
帝国儒学的形下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一套政治伦理学,其核心无疑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样的儒学,显然是现代性的对立面,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正是这样的儒学。
坚持这样的儒学,势必反对现代化,这正是今天某些“原教旨主义儒家”的态度。
儒学展开的新向度:略评黄玉顺的“生活儒学”
中图分类 号: 22 B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9 52 (0 1 o —0 4 —o 10 - 18 2 1 ) 7 o 3 4
收 稿 日期 : 1_ 0 - 2 2 1_ 5 2 0
问题 的深情 关怀 。令 人遗 憾 的是 , 现代 新儒 家对 这
些 生 死 攸 关 的 社 会 问 题 , 未 做 出深 刻 的 交 并 代。 …埘现代新儒家之所 以未有 突破性 的成就 , 主
要 在于他 们 把毕 生 精 力 放 在儒 学 形 式 上 的现 代 化
上。久之 , 积重难返、 危机 四伏 、 令人堪忧。首先 , 理论创建上 ,返本” 开新 ” “ 与“ 脱节 , 内圣” 外 “ 与“ 王” 不相适应 。现代新儒学作 为一种 “ 本开新” 返 的儒学复兴运动 , 始终认 为传 统儒 学之 “ 必然 本”
周 良 发
( 徽大学 哲学 系, 肥 203 ) 安 合 309
摘 要: 黄玉顺“ 生活儒学 ” 是近年来“ 复兴儒 学运动 ” 、新 “ 文化保 守主义 ” 之一 种。“ 活儒 学” 生 活” 生 以“ 为基 底 , 以
破解一 回归一构造 为基本进 路 , 上承原始儒 家学 说 , 引西方 现代哲学 范畴重构 儒家形 而上学 。“ 援 生活儒 学” 出现 , 的 在很
21 0 1年 7月 第2 6卷 第 7期
渭南师范 学院 学报
J un lo en nT a h r iest o ra f ia e c esUnvri W y
J l 0 1 uy2 1
V0 . 6 No 7 12 .
重释与对话:杜维明儒学复兴思想析论
2 1年 5 01 月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J U RN AL 0 F H UN A N CI 0 TY U N I ERSI V TY
、0 _ 2 No. ,l 3 3 M a 201 y 1
重 释 与对 话 :杜 维 明儒 学 复 兴 思想 析 论
学 主义 ”等 为 主要特质 的启 蒙心 态 的负面 作用 。
他强 调 :
时代 问题 :即儒 学在 当今 已经 “ 现代 化 ”的社 会 是否 能够表 现 出与 “ 代性 ” 间更 大 的相 容性 ? 现 之 即不仅不 会 “ 阻碍 ” 现代 化 的发展 , 而且 能够 “ 促 进 ”现代 化 的发展 ,甚 至能 够 “ 成 ”新 的儒学 生 现代 性模 式 。在这 方面 ,杜 维 明显 然 已经意 识 到 这样 的儒 学使命 ,他从 “ 儒学 东亚 ” 的实 际经验
一
指 的是 “ 家个 人 的伦 理 ” 他 注重 自我 约束 , 儒 ,“ 超越 自我 中心 ” … 杜维 明将 自己所理解 的儒 学 。 界定 为 “ 哲学 的人类 学 ” 他 这样 解释对儒 学作 为 ,
收稿 日期 :2 1-42 0 10.9
个 层面 人心 与作 为价值 之源 的 “ 天道 ”还要相
但如何将儒学价值 落实到中国本土社会 实践和民众世俗情感认 同中,却依 然得 不到合理解释和有效解决。 关键词 :杜维明;儒 学;复兴 ;文明对话
中 图分 类 号 :B2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7 — 9 2 2 1) 3 0 0 — 5 6 2 14 (0 10 — 0 8 0
辅相 成 。这样来 看 ,儒家 这种 人文 主义特 征既 不
作为阐释学的“生活儒学”
作为阐释学的“生活儒学”“生活”与“儒学”都是两个大概念,各自俱微言大义的深度和纷纭复杂的广泛理解,但这两者是可以相互阐释的:以儒学来阐释生活,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现实;以生活阐释来儒学,儒学就得到了现代性。
这种阐释也使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既能吸收西方学术理论的既有成就,也能发挥中国学术自身的特征。
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所做的工作,正是这样一种阐释学的努力。
一、“生活儒学”的层级与阐释层级或层次是阐释学的核心,因为层级区别于一般实证方法的平面性,不同于实证的分解归类与分析演绎,才使阐释学成为独特的学术理论和方法。
层级或层次好像X光片(这里与病人无关),普通人看是模糊的单层影像,但专业医生可以看到相互重叠但层次不同的实体,甚至不同的医生也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但这种阐释学层级的困难在于,它也是最能导入无谓的论争的原因。
阐释是一个全面、整体性的工作,阐释学的困难往往不在于一个概念、一个论点或一个用语的对与错,而在于你的阐释焦点的掌控和阐释的先后过程。
生活儒学的层级是这样的:观念的层级:本源情感(存在)→本体(形而上存在者)→人伦物理(形而下存在者)[1]或者:本源情感→形而上主体性→形而下主体性[2]“生活儒学”作为阐释学,是关于所有这些层级的,“哲学形而上学不过是生活儒学当中的一个层级、而且远非本源层级的问题”;“有人误认为生活儒学是一种‘哲学'或者‘形而上学',殊不知,生活儒学首先是破解一切传统的哲学形而上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拒斥形而上学',因为根据观念层级之间的奠基关系,任何形而下学(伦理学、知识论),都必须建基于形而上学的基础之上,例如作为形而下学之成立的前提的范畴表,必须建基于某种本体论。
所以,生活儒学的工作就是:解蔽→溯源→建基”。
[3]但“生活儒学”目前的工作主要还是处在本源这个层级。
作为一个哲学家,“生活儒学”作者的解蔽工作是从形而上学开始,走向本源的生活。
但这时的这个“生活”很容易被先验化,这是“生活儒学”遭质疑的一个原因。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点困惑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点困惑刘琳娜(苏州大学讲师)各位老师好!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来学习一下黄玉顺老师的“生活儒学”这一套理论体系,可以来聆听大家的高论。
确实比较惭愧,在此之前,我没有太多机会了解黄老师的思想,对生活儒学理解得不是很深入;因为这个会议的机缘,才在这几天稍微读了一下黄老师的几本著作,理解得比较粗浅。
我尽量简短地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如果有偏颇和错误的地方,请黄老师指正;后面还想问几个问题,请黄老师进一步指教。
我们可以看到,黄老师的“生活儒学”,其实是成系统地、非常全面地建构了一个关于儒学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现代性问题的体系;从中也可以看到黄老师具有很深刻的现实关怀。
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心有戚戚焉”的,我本身做的是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阳明心学研究,关心的是生死的问题,只是还没能把它跟现实、现代生活直接联系起来,但是我觉得,对现实性的思考其实也应该是一直贯穿于我的儒学研究的。
提到“生活儒学”的概念,其实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生活”这个词汇。
关于“生活”这个词,在黄老师的论述中是很有中西哲学的深度在里面的,包括把现象学的一些理论吸纳进来解释何为“生活”。
它跟我们一般理解的日常生活的“生活”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这个“生活”的概念,我读的时候感觉是最难把握的。
怎么去理解黄老师所说的“生活”?这里一个比较核心的观点是“生活即存在”,就是用“存在”这个概念来理解生活。
黄老师虽然说了,“生活”这个词比较难以界定,而且很难用言语描述,但是,我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理108解,还是试着去体会了一下这个“存在”的概念(黄老师谈到,他是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生活状态中来理解人之存在的。
从这个概念上来讲,其实没有脱离于人之存在的生活,生活是在人之存在的显现状态中体现出来的。
在这个情况下,它是一个有点儿像“即事即物”的概念,就是说,生活不是一个物化的对象,而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动态的、总体的集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想到:关于生活,为什么它比较难以描述?因为它其实没有一个真正所谓的“实体”,它是在一个动态运行、进行的过程中才能把握到的。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生活儒学的几个问题郭美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各位同道,大家好!黄老师好!我是来向黄老师和大家学习的,主要讲讲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我想分三点来讲。
一是黄老师在他的《爱与思》中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如何“无中生有”的问题。
黄老师的生活儒学以“当下的生活”为大本大源,而作为“大本大源”的“当下生活本身”是“无”,“本来是无”。
生活本身一无所有,是情感(本源性情感),是爱与思的统一。
这个本来一无所有的“本源”,如何产生出无所不有的万物?这在黄老师的生活儒学思考中,涉及很广博的思想。
但是,我一直不太领会:外物和主体是怎么来的?从根本上与总体上说,自我主体和外物的建立,根源于一无所有的生活本身之本源结构,即“在生活且去生活”,在此结构中,由于“思”人把自己形而上学地理解为人,就将自身设立为主体,并从而有了众多外物。
简单地说,黄老师认为这是“人不可能不物化”的结果(以作为主体的人之生成作为外物生成的形而上学根据,这以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历史的精准理解为前提)(从具体而微的展开来说,黄老师认为,不得不物化的我之思建立“有”(主体与外物)的具体方式是:从想象、形象到表象,然后主体、客体都建起来了,然后再进行形上建构、形下建构一以自我主体作为有形万物的根据并展开具体的伦理学、道德学以及科学等。
而它们都以生活本身为本源。
黄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来生动地说明“无中生有”。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当代儒学第16辑037“爱”的例子(黄老师认为,在本源之爱里面,是不可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因为这个说法在本源之爱之先,预设了爱的主体,仿佛在真正的爱之前,先有一个能爱或会爱的人,他或她用自己的主观情意去生成了爱(实情恰好相反,不是人生成了爱,而是爱情生成了恋爱中的男人或女人;不是一个女人去爱一个男人,或者一个男人去爱一个女人;不是人去爱,而是爱生成了会爱的男人、会爱的女人。
生成爱人的爱,是本源之爱。
运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面对生活的作文
运用道家和儒家的思想面对生活的作文Facing life, we can draw wisdom from the philosophies of Daoism and Confucianism to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come our way. 面对生活,我们可以从道家和儒家的哲学中汲取智慧来应对生活中复杂和挑战性的问题。
One of the key teachings of Daoism is the concept of Wu Wei, which translates to "non-action" or "effortless action." Daoism encourages individuals to embrace the natural flow of life and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ao, or the way of nature. This philosophy challenges the common notion that one must always be actively striving and instead invites a more relaxed and intuitive approach to living. 道家的一个重要教导是无为,指的是“不作为”或“无为而治”。
道家鼓励个人接受生活的自然流动,依照道或自然之道行事。
这种哲学挑战了人们常见的认为必须时刻积极努力的观念,而是提倡一种更放松、更直觉的生活方式。
Confucianism,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Confucius believed in the concept of ren, or benevolence, as the foundation of a harmonioussociety. He also stre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ritual propriety, filial piety, and loyalty towards one's family and community. These values serve as guidelines for ethical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另一方面,儒家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的儒学
日常生活中的儒学【摘要】: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儒学。
生活很简单,生活就是日常的生存活动。
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翻译儒学定义的这样一个经典。
好,现在我把两个基本的概念,一个是生活,一个是儒学,告诉大家了。
儒家的仁,孔子的仁,我认为首先它是对物质生活的关怀和追求。
孔子、孟子讲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说这个人,他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这是儒家“仁”所体现的这个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
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关于儒学的话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对在座的同学提个问,你们学校网站上的这几个字“日新自强,知行合一”,这个“日新”出自哪里的?“自强”出自哪里?“知行合一”出自哪里?“日新”来自《中庸》,来自《大学》,“自强”来自《易传》,“知行合一”来自王阳明,明代一个哲学家,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主题都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我们的国学,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核心部分。
今天能和这么多朋友交流我的所学所想,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一、概念解析:儒学、生活先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儒家。
人生是什么?生活很简单。
生活是日常的生存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有很多,读书、工作、看报、运动、衣食住行等等。
根据这样的生活所反映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生活分为三类:一类是物质生活,一类是精神生活,一类是公共生活。
也就是说,没有这三大块,我们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中存在和生存。
物质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我们每天都要消耗物质财富和物资;二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享受,称为精神生活;第三,公共生活是公共空间中人们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什么是儒家思想?刚才有同学说儒家思想是一门神秘的学问,就像王菲唱的一首歌叫《爱情是一种神秘的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吗?但是我想告诉你,儒家思想永远不会比爱情更神秘。
这里的学生,你学社会学,你学物理,你学化学,都是一门学科。
关于生活儒学“大本大源”观念的若干思考
关于生活儒学“大本大源”观念的若干思考李广良(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黄玉顺教授、周可真教授,大家上午好!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从边疆来,尽管我是陕西人,但我30年来一直在云南工作,当然除了在北京读博士的3年。
我觉得,在边疆看中原的思想和学术,另有一种风味。
因为在云南,人们喜欢讲的是边疆性、民族性的东西,喜欢讲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人们不喜欢讲儒学,不喜欢讲中原的东西。
所以,云南最容易申请到的社科基金项目就是研究民族性的课题。
但我是一个另类,我虽然在边疆,但最关注的反而是我们中华文化最主流的、最核心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非常关心儒学的进展,尽管我很少写这方面的文章。
这次参加这个会议,我就谈一谈我对生活儒学的一些看法吧。
我本打算专门写一篇文章,但这次会议只提交了一个提纲。
我主要谈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儒学所讲的“大本大源”。
我注意到,黄玉顺教授特别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大本大源”,与此相关的词就是“本源”。
我想,他为什么喜欢大本大源?生活儒学为什么要讲大本大源?我想,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哲学家,一定要从本源处契入,从大本大源处悟入。
从轴心时代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都是从大本大源处契入的。
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要在思想史上留下一些东西,如果要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也一定要从这个地方入手。
而生活儒学之所以能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创造性、激动人心,也是因为它是从这个地方悟入的。
如果没有大本大源的觉悟,就算能够一时在学界搅动风云,就算有一堆的头衔,最后还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思想家就当代儒学第16辑017是要从大本大源处悟入。
在我看来,生活儒学毫无疑问就是从大本大源处悟入的。
所以我要讲这样一个观念,也就是本源意识、源头意识。
我们讲儒学,儒学之所以不朽,儒学之所以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它的最根本之处,也正在于它对大本大源的领悟和坚守。
所以,自古至今的真正的儒学,都是大本大源的开显和发用(只有从这个地方悟入的,才能叫真儒、大儒、纯儒。
访谈:儒学为生活而存在
访谈:儒学为生活而存在访谈:儒学为生活而存在分类:生活儒学| 标签:黄玉顺生活儒学访谈2015-01-21 16:20/307644094.html黄玉顺:男,1957年生,成都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
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顺:儒学为了生活而存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郑秋轶/ 山东济南报道(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4期)【黄玉顺:1957年生,成都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
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儒学复兴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黄玉顺研究“生活儒学”。
他的“标准照”是一张穿唐装的照片,看上去很严肃。
其实,他并非不苟言笑。
他经常“呵呵”。
在博客上,他和网友互动频繁,基本上有贴必复。
有人赞了他的文章,他回道:“呵呵!谢谢!共勉!”甚至写文章跟人论战时,开篇也是“呵呵”。
他曾用网名hys,被戏称为“黄药师”。
在一个叫做“学术江湖各派掌门”的搞笑帖子里,他又被搞成了《倚天屠龙记》里的杨逍。
他看了,“呵呵”一声,觉得“这两个角色都还不算讨厌”,随即赋诗一首:“众人来到桃花岛,可觉药师箫剑好?夫子唯求我欲仁,诸生莫道君行早!”黄玉顺早年学中文出身,儒学和哲学之外,他也写一些谈文学的文章,比如“新诗音律研究”。
偶尔也关心一下三农问题、计划生育和钱学森之问。
他觉得,学文学的好处在于重视情感,而所有理性都是为情感服务的。
所以,“爱”成了“生活儒学”的关键词。
“生活儒学”是黄玉顺2004年提出的,甫一出炉即受到关注,也引发不少争论。
“其实很多人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基本思考是传统儒学如何和现代性接榫,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在黄玉顺看来,当今思想界很复杂,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新左派等等,各有立场。
如果把儒家放在中间,跟它们都有关系。
“在形而下的伦理政治层面,我更倾向于自由主义。
”2010年,黄玉顺从四川大学调至山东大学。
他自述:“今吾由‘川’而‘山’矣。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李妍妍【摘要】"儒学的现代价值何以可能"是新世纪儒学研究中的核心命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归纳为"内在超越说"、"生命意识说"和"面向生活说"三种学说形态,它们分别从宗教性精神、类现代性批判精神和日常生活批判精神这三个方面阐发了传统儒学之于现代社会的功能性涵义,这既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评判与选择的自由,同时又反映出儒学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文化张力,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儒学救世论"、"多元理论模式"和"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问题也呈现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及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期刊名称】《齐鲁学刊》【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儒学现代化;全球化视野;多元学说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境遇与发展【作者】李妍妍【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2011 年第 1 期总第220 期齐鲁学刊QILU JOURNAL No.1GeneralNo.220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李妍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摘要:“ 儒学的现代价值何以可能”是新世纪儒学研究中的核心命题,目前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归纳为“ 内在超越说” 、“ 生命意识说”和“ 面向生活说”三种学说形态,它们分别从宗教性精神、类现代性批判精神和日常生活批判精神这三个方面阐发了传统儒学之于现代社会的功能性涵义,这既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评判与选择的自由,同时又反映出儒学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文化张力,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 儒学救世论”、“ 多元理论模式” 和“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问题也呈现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及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生活儒学”与儒学在中国的第三期复兴
“生活儒学”与儒学在中国的第三期复兴
谢爱华
【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00)006
【摘要】黄玉顺教授的“生活儒学”借鉴了现象学的方法,尤其借鉴了海德格尔对“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分,直接面向生活本身,构建了以“仁爱”为核心、具有三个观念层级结构的新的儒学本体论.“生活儒学”在形下学层面的展开——“中国正义论”,是从生活本源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它将政治正义的观念奠基于儒家的人性论伦理学基础之上,明确回答了“政治权利是否需要超验之维”的问题.“生活儒学”不仅将传统儒学的“心性论”与“宇宙论”融为一体,而且弥合了当今所谓“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的鸿沟.“生活儒学”提出的“现代性诉求的民族表达”的进路,将现代性与民族性有机结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有益的探索.
【总页数】7页(P130-136)
【作者】谢爱华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儒学与生活: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作为儒学复兴的一种探索的生活儒学 [J], 黄玉顺
2.儒学复兴与中国文化之未来发展——牟宗三“儒学第三期发展”说再议 [J], 谢
群洋
3.当代儒学复兴与“科学的复位”——简论黄玉顺“生活儒学”的科学观念 [J], 郝兴宏;
4.“生活儒学”与儒学在中国的第三期复兴 [J], 谢爱华;
5.大本大源是儒学复兴的根本--关于宋明理学与生活儒学的对比 [J], 周建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历史哲学建构的新探索——评“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
儒家历史哲学建构的新探索——评“生活儒学”的历史哲学徐国利
【期刊名称】《当代儒学》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生活儒学是中国当代儒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形态之一。
它通过与海德格尔
现象学的对话,返回原始儒学的生活本源论,提出"生活即是存在"的命题,指出生活是一切的本源,生活显现为生活情感(仁爱),生活的显现生活样式即生活方式,人是由生活生成的,因此只有在回归生活本源(情感本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重建当代
儒学。
生活儒学的上述思想内含诸多历史哲学观念,揭示了历史及历史哲学的本源
所在。
同时,生活儒学还深入阐述了历史的本质、历史的二重性、族类的历史、现
代民族国家及其历史、历史与文化和传统的关系等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儒学"溯源立新"的模式不仅是中国当代儒学的新建构,也为当代儒学历史哲学的建构提
供了新思路,有重要理论价值。
【总页数】18页(P41-58)
【作者】徐国利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历史哲学中的现代性批判视域--评《历史哲学中的现代性反思--赫勒的后期思想研究》 [J], 王韵
2.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尝试——读李杰的《历史观念——实践历史哲学
的建构》 [J], 王严;
3.构建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尝试--读李杰的《历史观念--实践历史哲学的建构》[J], 王严
4.西方历史哲学发展的逻辑表述——评《西方历史哲学导论》 [J], 陆杰荣
5.本质直观与诗性的历史哲学——评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思想 [J], 韩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的儒者、儒者的生活——《生活儒学讲录》读后
生活的儒者、儒者的生活——《生活儒学讲录》读后
刘宏
【期刊名称】《当代儒学》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本文就《生活儒学讲录》一书,分析了由黄玉顺先生建构的"生活儒学"所面对的现实和理论境域及"生活儒学"做出的回应,并结合"生活儒学"的基本观念试图探讨其理论建构所将要进行的未来展开。
作者在一系列关于"生活儒学"的讲录中,体现了一个当代儒者承负儒学复兴工作的自觉意识。
【总页数】9页(P189-197)
【作者】刘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儒者的“齐家”梦--析<儿女英雄传>对儒家生活伦理的构建 [J], 徐姜汇
2.放眼世界的伟大儒者:中国音乐学先驱王光祈——《王光祈文集》读后 [J], 管建华
3.一个生活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儒者——从萨特文论中看他的责任观念 [J], 李晓伟
4.儒者使命:面向生活,重建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张小星;
5.儒服、儒者与殷商宗教生活考论 [J], 余治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
生活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
高春林
【期刊名称】《中国文化论衡》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当代儒学复兴的根本方法应该是经典诠释,而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
但是只有彻底克服了主—客架构下的诠释观念,我们才能真正超越单纯的对象研究,进入经典诠释。
生活儒学对生活作为本源视域的揭示,为此提供了可能。
在此视域下,诠释既不是主体的行为,也不是此在的生存,而是生活的一种显现样式。
因此,经典诠释不是诠释者与现成的经典之间发生的事情,而是当下生活的事情,也就是说,正是诠释本身生成了诠释者与被诠释的经典。
【总页数】10页(P113-122)
【作者】高春林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6
【相关文献】
1.论“纯阳终极形而上存在者”的设定——生活儒学三级架构视域下佛教的阴阳问题与境界问题 [J], 王硕;
2.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佛教阴阳观念与判教问题 [J], 王硕;
3.生活儒学视域下的经典诠释 [J], 高春林;
4.论“纯阳终极形而上存在者”的设定——“生活儒学”三级架构视域下佛教的阴
阳问题与判教问题 [J], 王硕;
5.“奠基”与“立极”——“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中西哲学比较 [J], 陈春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活儒学”导论
“生活儒学”导论生活儒学,是一种将儒学思想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学说,生活儒学旨在帮助人们通过儒学的智慧去建立自我,思考人生,处理人际关系,探索自然等诸多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什么是生活儒学,并且提供五个例子来证明这一学说的可行性。
生活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区别是什么?生活儒学的关注点是现代人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生活方式,是一种旨在借助儒学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学说。
相比于传统儒学强调思想独立性与举世无敌,生活儒学更加强调与社会的互动性,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儒家学说的思想方法,使之成为更加实用与可行的个人修养方式。
生活儒学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儒学的基本价值观——仁、义、礼、智、忠信。
仁,是指对他人的关注与关怀;义,是指要保持道德与公正的原则;礼,是指要尊重个人与社会的规范与常规;智,是指要保持理性与审慎;忠信,是指要保持忠诚与诚信。
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这些价值观贯彻在生活中,那么他必将成为一名成功的儒生。
下面,让我们通过五个例子展示“生活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生活儒学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必须任务。
通过生活儒学,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儒意家庭,营造和谐、睦邻,做一个懂得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家长。
儒家的家庭教育认为,人生的开始就是从家庭教育中开始的。
做一个懂礼、懂仁、懂社交、懂公正、懂忍耐的人,从而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2、生活儒学与工作生活儒学强调的是做事的智慧和行为的品德。
儒家提倡有过程和有效果之成功,而不是单纯追求成功本身。
要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既不可过于得意自满,也不可自我贬低。
在工作中,我们要注重与同事的关系处理,遇到困难或者是问题,要保持心态平和,理智做出处理。
做一份让自己开心、同时又获得实质成就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种正能量的效果。
换句话说,这是在工作中运用儒家思想去处理人际关系,做出最终的成功。
3、生活儒学与伦理生活儒学有强调追求伦理上正确和合乎道德的原则,要有社会责任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t n t t Con uca di e son e ur o he f in m n i of ie t e f I na ur lf is l. n t e, Co f i n s n uca im i l e The ie 8 i . f lf
di e in i he p l s p rgi fCon uca im . m nso s t hio o hy o i n o f ins K e r :Co u inim ;Iie Co uca s ;Co e po a y Con uca im y wo ds nf ca s r nf inim nt m rr f ins
Tu n t f t e f r o Lie I s l
— —
A f e e ntr r t to f ” f m e i n o nf ca s Dif r ntI e p e a i n o Lie Di nso fCo u inim
W EI Ii ng ( i s p yDe a t n ,Na j gU nv ri Phl o h p rme t o ni iest n y,Na j g 2 0 9 ,Chn ) ni 1 0 3 n ia
Ab t a t s r c :Re e l c nty,t sto ng ofCon uca s a d t e r lto hi e we n Co u inim he po ii ni f inim n h e a i ns p b t e nf ca s a s ce y r e t nsv l dic s e by c l r . Thi p pe t a e b c t h s or a nd o it a e x e i e y s us d s ho a s s a r r c s a k he i t y nd
值 以及 儒 学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的定 位 。这 不 禁 让 人 想
起 了梁 漱 溟 先 生 多 年 前 所 追 问 过 的 东 西 文 化 问 题 ,
“ 把六 十年 支 支 节 节 的问 题 一 起 揭 过 , 向 咽 喉 处 直
着刀 , 问 到 东 方 化 的应 存 应 废 。若 以 往 事 相 例 , 逼
[ 稿 日期 ]2 1—32 收 0 00 —5 [ 作者 简 介 ] 卫羚 ( 9 2) 女 , 苏 常 州 人 , 士 研 究生 18 一 , 江 博
第 9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江 南大学 学报 ( 文社会 科 学版 ) 人
J u n lo i n n n Un v r iy Hu n t s& S ca ce c s o r a fJ a g a i e st ( ma ii e o il in e ) S
. Vo1 N O 4 .9
A u 2O O g. 1
面 向生 活 本 身
“ 学 生 活 向度 " 另 类 阐释 儒 的
卫 羚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江 苏 南 京 2 0 9 ) 南 1 0 3
[ 摘 要 ]就 近 期 学 者 广 泛探 讨 的 儒 学 的 定位 、 学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等 问题 , 章 追 溯 儒 学 的 思 想历 程 和 历 史 定 位 , , 为 中 国思 想 文 化 主流 似 作 的儒 学在 经 历 了近 代 以 来 的 边 缘 化 以后 又 重 新 回 到 了人 们 的视 野 。儒 学 的 回 归就 不 得 不 面 临 近 代
思 想 家 们 所 拷 问 过 数 百 遍 的 老 问 题 — — 儒 学 的 价
近 期 学 者 们 就 儒 学 与 国 学 的 关 系 展 开 了 激 烈
六十年 之后 , 东方 文 化—— 国学 和 儒学 所 面 临 的处 境 并没有 改 观 , 中国思 想 界仍 然 在 重 复着 梁 先生 的 话语 , 儒学充 满感 情 和 担 当 的学者 仍 然 必须 面对 对 这种存 废 的 急迫 和逼 问 。对儒 学 的 去 向 进 行 讨 论 不外乎 存 、 和 半 存 半 废 三 种 老 式 的套 路 , 一 种 废 每 套路 都可 以有 自己 的理 路 。本 文不 拟 加 重 任 何 一 方 的分 量 。笔 者 认 为 最 根 本 的 问题 仍 然 在 于—— 儒学 是什 么 。 学 界 相 关 的 学 者 对 儒 学 的 定 义 有 : 泽 华 提 刘
认 为 探 讨 “ 谓 儒 学” 必 须 回 到 儒 学之 生 活 向度 本 身 。儒 学 还 原 到 本 质 就 是 生 活 。 儒 学 的 生 活 向度 是 儒 家思 想发 何 ,
生 方 式 的 哲 学根 源 。
[ 键 词 ]儒 学 ;生 活 儒 学 ;当代 儒 学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B 2 6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6 16 7 (0 0 0—0 70 文 1 7—9 3 2 1 )40 2—3
六 十 年 问 西 方 化 对 于 东 方 化 已 经 是 节 节 进 逼 、 节 节
出 , 注 意 到 儒 学 也 是 维 护 帝 王 体 系 之 学 。“ 应 民
主”“ 本 ” 外 还 有 “ 本” 民主实 为 “ 为 民 主 , 、民 之 君 ; 君
斩伐 , 到现在 岂不 是 就要 绝 其 根 株 了 么? l 又 一个 ”1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