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陕西省榆阳区王家楼小学尤莉
在我从教十多年中,习作教学的效果一直不佳。

说实话也是成了令我最头疼的事情。

老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

学生的习作有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

久而久之老师怕习作教学,学生怕写作,而且成了负担和恐惧。

如何让学生不怕写作文,让我们的作文课上得轻松,我认为在让孩子写作文之前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品味生活,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痛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只有真正体验过生活才能拥有写作的素材,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学生写作的最大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缺少体验,为诱发学生的体验,教师要根据所要表达主题的需要,有意识的创造活动,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学生情感的波动,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记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细节,便于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二、充实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爱好,内化学生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外阅读对习作有着重要作用。

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在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对生活肯定有新的感悟和思考。

当这种感悟和思考成熟以后,学生就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只要稍加引导,这种感觉
就会变为学生习作的欲望和动力。

这时候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不是外在诱因的激发,而是内因在起作用。

惟其如此,学生的习作兴趣,才会长盛不衰。

为了将阅读落到实处,我会在每天中午抽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或者文章读给大家听,在读故事中积累材料,在听故事中逐渐受到感染,感受汉语文字的无穷魅力,如春雨般在无声之中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爱上作文。

三、以想促说,以说促写,加强写作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俨然一副演讲家的样子,但作文水平却表现平平。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较,我发现“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得较多,而“写”却很少,甚至没有实践。

不过现在这样的现象得到了一些缓解。

人教版教材在每单元的习作之前都巧妙地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环节,这样的安排对学生说、写的结合十分有利。

因此在写作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

先让学生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然后再动笔写。

除此以外,我还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反复地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框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写作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够有所提高。

四、重视对作文修改过程的指导,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作品是反复修改之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对作文修改过程的指导,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教师要善于总结讲评每次作文的优缺点,介绍学生优秀作品、优秀片段、词句或构思、立意等,大力表扬,鼓励同学间相互学习;同时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引以为戒。

指导学生掌握修改润色习作的技巧,教给学生掌握“增”、“批”、“删”、“改”、“换”等具体修改方法,从选材、构思、表达、立意、语法修辞等方面入手。

根据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自改、同学间互改;我们还可以在评语中给予更具体的指导,直接告诉学生哪里可以更具体些,哪里可以简略点,哪个材料离题了等等,使学生在下次作文中不再重犯,也可以让学生原题重做,看看学生到底理解了多少。

教师对作文修改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了修改后的文章要努力达到:选材新颖、构思巧妙、感情真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言表达正确、没有错别字。

学生掌握了修改的技巧,修改作文自然信心满满。

五、多点表扬,少点批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兴趣、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发生转变。

他们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而变得乐于写作,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记“闷棍”而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写评语时,我们尽量做到有针对性、鼓动性、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婉转带有鼓动性的话来评价,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受到鼓舞,提升学生的兴奋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在内心深处触发了他们继续努力写作的激
情,从而把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

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自主的需求,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是苦事、累事了,甚至会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我相信,只要将兴趣和正确的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作文教学这道难题迟早会被我们解决,我期待学生在作文中快乐成长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