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讲义-2012第1,2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培训资料

电子光学系统
由电子枪,电磁透镜,扫描线圈和样品室等部件组成。 其作用是用来获得扫描电子束,作为信号的激发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
度和图像分辨率,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
微米纳米研究中心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KLMS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可以产生信号的区域称为有效作 用区,有效作用区的最深处为电子有 效作用深度。 但在有效作用区内的信号并不一定 都能逸出材料表面、成为有效的可供 采集的信号。这是因为各种信号的能 量不同,样品对不同信号的吸收和散 射也不同。 随着信号的有效作用深度增加, 作用区的范围增加,信号产生的空间 范围也增加,这对于信号的空间分辨 率是不利的。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
检测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产生的物理信号,然后经视频放大作为显像系
统的调制信号。普遍使用的是电子检测器,它由闪烁体,光导管和光电倍 增器所组成
微米纳米研究中心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4.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
电子光学系统
信号收集及显示系统 真空系统和电源系统
微米纳米研究中心 Micro and Nano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KLMS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课件--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cope)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一、概述:电子具有波动性。
电子束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可发生会聚、发散、反射、折射和偏转。
* 电镜:用电子束代替光束照射样品,而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像。
二、电子显微镜(电镜)的物理学基础(一)光学显微镜(光镜)的局限性:光镜可观察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病毒就看不到。
* 原因:不是放大倍数的问题,而是分辨率不够。
1、分辨率:指显微镜或人眼在明视距离刚好能分辨的两质点的最小距离。
人眼的分辨率约为0.1毫米(人眼最小可分辨角约为1’)。
* 光镜分辨率不高原因:是光线衍射的影响。
质点成像时,不是形成理想的像点,而是形成一个像斑(Airy 斑)。
当两个像斑太靠近时就会分辨不清。
2、阿贝公式: 根据瑞利判据,推得分辨率(即最小可分辨距离): 其中: Z ——最小分辨距离λ ——波长n ——透镜周围的折射率u ——透镜对物点张角的一半,nsinu 称为数值孔径,用 N.A. 表示3、提高分辨率的方法:①提高N.A.数。
如油浸物镜,N.A.数可从小于1提高至1.5~1.6,但很有限。
②用波长更短的光线。
而可见光波长有限,唯有寻找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光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4、电子的波长: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有:1)紫外线 —— 会被物体强烈的吸收;2)X 射线 —— 无法使其会聚;3)电子波 ——根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即电子具有微粒性,也具有波动性。
电子波长 λ=h/mv 电子运动速度与其加速电压U(伏特)有关.h —— Plank 常数m —— 电子质量v ——电子速度由公式计算知电子束 :约0.1~10A0。
而可见光 :4000~8000A0。
所以,使用电子束可大大提高分辨率。
(二) 电子透镜:..61.0sin 61.0A N u n Z λλ==电子可以凭借轴对称的非均匀电场、磁场的力,使其会聚或发散,从而达到成象的目的。
电子显微镜基础

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超微结构和纳米尺度的事物,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为材料科 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促进技术创新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如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样品制备技术等 ,为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提升分辨率和观察范围
加强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信息提取与应用
细胞结构识别
通过电子显微镜图像解析,可以识别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如细胞核、 线粒体、内质网等,有助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机制。
病毒形态分析
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有助于病毒分类、鉴定和疫 苗研制。
材料表征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可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 潜在应用领域。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 展,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来 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 展和应用。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技术特点
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放大倍 数,能够观察样品的精细 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工作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聚焦电子束 扫描样品表面,激发样品表面的 二次电子等信号,再通过电磁透
镜放大成像。
应用领域
适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粗糙 度,广泛应用于材料、地质、医学 等领域。
技术特点
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景深,能够观察 样品表面的细节和三维形貌。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
自动化样品加载与定位
开发自动化的样品加载系统,实现快速、准确的样品定位 和观察,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化图像处理与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自 动识别、分类和定量分析,提高图像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显微镜原理教学课件

样品吸收电子,导致不同区域 呈现不同亮度。
透射
部分电子穿过样品,形成透射 图像。
扫描电镜成像
逐点扫描样品表面,形成高分 辨率图像。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01
02
03
理论分辨率
受电子波长和物镜的NA 值影响。
实际分辨率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样 品厚度、结晶度和电子束 能量等。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采用更高能量的电子束、 提高物镜的NA值和使用 更短的波长。
电子显微镜原理教学课 件
目 录
• 电子显微镜简介 • 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 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 •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 • 电子显微镜操作与维护 • 电子显微镜未来发展趋势
01
电子显微镜简介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1926年
德国物理学家Max Knoll和Ernst Ruska发 明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放置样品
将需要观察的样品放置在载物 台上,并调整样品的位置和角 度。
观察
观察并记录样品的形态、结构 等特征。
电子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图像模糊
可能是由于焦距调节不当或样品表面 不平整导致,需要重新调整焦距或处 理样品表面。
图像扭曲或变形
可能是由于电子束倾斜或样品放置不 正确引起,需要检查电子束的路径和 样品放置情况。
无法聚焦
可能是由于样品太厚或焦距调节不当 导致,需要减小样品厚度或重新调整 焦距。
光源异常
可能是由于灯泡损坏或电源故障导致 ,需要更换灯泡或检查电源连接。
电子显微镜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洁镜头
定期用干燥的镜头纸或镜头布擦拭镜头表面 ,保持镜头清洁。
定期校准
根据需要,定期对电子显微镜进行校准,以 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显微镜讲义-第1,2节2.ppt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础
绪论——材料研究的重要性
• 材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支柱 • 新材料是科技发展的先导 • 材料研发和应用能力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
材料科学基础的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常常用当时主要使用的材 料来划分。从古代到现在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共经 历了七个时代,各时代的开始时间: w 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万年) w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000年) w 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年) w 水泥时代(公元0年) w 钢时代(1800年) w 硅时代(1950年) w 新材料时代(1990年)
crystalline lamellae
nm
Crystal structure
Å
显微术:光学、 电子、扫描探针
显微术(microscopy):借助于显微 镜进行显微技术应用的研究。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SPM
LM
TEM
SEM
1. 显微镜简介
1986年, 鲁斯卡、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们见过几种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 2.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 3.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 4.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 5.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 显微镜等; 6.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
≈ 30倍
膜的时空效率 硫酸的时空效率
= 26.6/30≈1
浓硫酸
复合膜
186cm3
6.18cm3
聚合0.2m物m 多层次200结nm 构 1nm 人眼 光学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培训资料

供TEM观察的样品既小又薄,可观察的最 大尺度不超过1 mm左右。
在常用的50~100 kV的加速电压下,样品的 厚度一般应小于100 nm。
较厚的样品会产生严重的非弹性散射,因 色差而影响图像质量,过薄的样品没有足 够的衬度也不行。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nd Edition, p. 7]
(1)透射电子
入射电子穿过样品而与其无相互作用,则形成直接透 射电子。
(2)散射电子
入射电子穿透到离核很近的地方被反射,反射角的大 小取决于入射电子的能量及离核的距离,因而实际上 任何方向都有散射。
[Organic Chemistry and Physical Chemistry of Polymers, p. 135]
玻纤增强PP的复合相粘合考察
Electron Microscopy of Polymers, p. 414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 2520.1 1.25We dnesd ay, November 25,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4:36:57 04:36:5 704:36 11/25/ 2020 4:36:57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504 :36:570 4:36N ov-202 5-Nov- 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4:36: 5704:3 6:5704: 36Wed nesday, November 25,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2520.1 1.2504: 36:5704 :36:57 Novem ber 25,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25日 上午4时 36分20 .11.252 0.11.25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1 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4时 36分57 秒04:3 6:5720. 11.25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1月上 午4时36 分20.1 1.2504: 36Nov ember 25,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2 5日星 期三4时 36分57 秒04:3 6:5725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4 时36分 57秒上 午4时3 6分04: 36:5720 .11.25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2520.1 1.2504: 3604:36 :5704:3 6:57N ov-20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0年1 1月25 日星期 三4时36 分57秒 Wedn esday, November 25, 2020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2520 20年11 月25日 星期三 4时36 分57秒2 0.11.25
电子显微镜培训资料(ppt 36张)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EM构造
TEM的基本构造与光学显微镜相似,主要 由电子枪、物镜和投影镜三部分组成。
[Electron Microscopy of Polymers, pp. 29 & 30]
电磁透镜
电子波和光波不同,不能通过玻璃透镜会 聚成像。但是轴对称的非均匀电场和磁场 则可以让电子束折射,从而产生电子束的 会聚与发散,达到成像的目的。
C H s O +O 4 C H C HO O s O 2 C HO C HO C HO O s O C H O C H
用四氧化锇染色的实施方法有溶液浸泡和 蒸气熏蒸两种。
复型技术
TEM不能直接观察块状试样,因此,必须 采用复型技术。 复型技术的原理是将固体的表面形貌用薄 膜复印下来,这种薄膜能够用TEM观察。 常用的复型技术主要有一级复型法和二级 复型法两种。
薄膜样品制备
用于TEM测试的薄
膜试样制备方法有
溶液浇注和超薄切
片等。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nd Edition, p. 176]
载样铜网和支持膜
TEM测试时,样品是在载在金属网上使用 的,当样品比金属网眼小时还必须有透明 的支持膜。
载样铜网
金属网的材质一般用 铜,因而称为铜网。 铜网很小,一般直径 为2~3 mm,厚度为 20~100 m的圆形。
纤维、薄膜、切片等 可直接安放在铜网上。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2nd Edition, p. 175]
支持膜
对于很小的切片、颗粒、聚合物单晶、乳 胶粒等细小的材料就不能直接安放,而必 须有支持膜支撑。
电子显微镜技术经典讲义

全身灌注
麻醉后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灌注针头插入左心室
灌注生理盐水后,立即剪开右心房
右心房流出清亮液体, 不含血液时再灌注固定液
10到15分钟后取组织切成小块再固定
不同动物、不同组织对灌注中压力和速度的要求不同
灌注压力 灌注流量 (mmHg) (毫升/分)
50% 乙醇 10~15分钟,4℃ 70% 乙醇 10~15分钟,4℃ 80% 乙醇 10~15分钟,4℃ 90% 乙醇 10~15分钟,4℃ 100% 乙醇 10分钟,3次,室温
轻 不要牵拉、锯、挤压组织,避免细胞受到损
伤。
冷 低温操作,4℃保存,降低酶的活性,避免组
织发生自溶。
温度越低越好吗?
-20℃冷冻后
快小
组织未及时固定
轻
牵拉损伤后
轻 血管内皮
预固定
组织块浸泡固定 体内原位固定 血管灌注固定
常用预固定剂:2 .5% 戊二醛
组织块浸泡固定
取2~3块组织迅速浸泡于固定液中
如:肝、脾、肺 1mm3 !
如:胃、肠、皮肤 2mm×1mm2 !
体内原位固定
(不推荐)
适用于动物实验,将动物麻醉解剖,暴 露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立即用预冷的戊 二醛滴到上面直到组织适度变硬,再取 数块组织固定(如脑组织)。
血管灌注固定
将固定液经血液循环灌流到动物体内,把活细 胞在原位及时固定。
血管灌注固定速度快,固定均匀,可减少离体 或死亡后缺氧引起自发性的变化影响。
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一节 电镜的基本理论和分类 第二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三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电镜样本的取材
二十世纪最主要的发明之一
电子显微镜讲义XX1

• 问题:1.什么是有效放大倍数? • 2.为什么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设计为1000倍?
电子显微镜讲义XX1
•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200nm,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唯一可 能是利用短波长的射线,如利用紫外线(200-400nm),分辨 率可提高一倍,曾经有人提出用X射线和γ射线作为光源,但在 技术上比较困难,至今没有大的进展。当电子束作为“光源” 时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1000倍。
子束的聚焦装置是电子透镜。相应的分为:静电透镜和磁透 镜。 静电透镜中强的静电场往往导致镜体中发生电击穿和弧 光放电,因而目前电镜中很少使用。
• 1.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磁场来使电子波聚焦成像的装置是电磁 透镜。电磁透镜实质是一个通电的短线圈,它能造成一种轴 对称的分布磁场。正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磁场的作用 力,即洛仑磁力。
电子显微镜讲义XX1
Ernst Ruska 1906-1988
第一代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1830年代后期为 M.Schleide和T.Schmann所 发明;它使人类“看”到 了致病的细菌、微生物和 微米级的微小物体,对社 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 作用,至今仍是主要的显 微工具 .
电子显微镜讲义XX1
如果两个物点靠近,相应的两个Airy斑 也逐渐重叠.当斑中心间距等于Airy 斑 半径时,强度峰谷值相差19,人眼可以 分辨,即Rayleigh准则
Rayleigh准则:
当一点光源衍射图样的中央最亮处刚
好和另一个点的第一个最暗处重合时,
两衍射斑中心强度约为中央的81%,人
眼刚可以分辨,这一条件称为Rayleigh
做的功,即
• mv2/2 = eV • m,e 是电子的质量和电荷 • v 是电子的速度, • V 是加速电压。 • 所以 • v = (2eV/m) 1/2 (2-2) • • 由2-1和2-2可得到
本科课件-电子显微镜技术(完整)

•电镜生物样品制作技术
•超薄切片制作技术 •负染色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技术 •冷冻制样技术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
1-1.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概况 1-2.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
1-1.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概况
2.我省电镜应用概况: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
三、电子显微应用技术的概况:
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常规扫描制样技术 冷冻复型技术 细胞化学技术:酶的细胞化学 免疫电镜技术 负染色技术:快速诊断 现代电镜将超微结构观察与加工一体化
1-2.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
一、电子显微镜的计量单位:
肉眼观察(mm) 1mm=10-3m 光镜观察(μm)
特征: 庞大体积 高精密度 高分辨率 高放大率
DXB2--12
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类型
加速电压
常压电镜:加速电压在200KV以下的透射电镜。 生物型电镜:120KV
超高压电镜:加速电压在500~3000KV的电镜。
电子枪结构
热阴极(钨灯丝):高分辨率0.2纳米 高真空系统:10-5~-6乇
冷阴极(场发射):超高分辨率:0.1纳米 超高真空系统:10-8~-9乇
3.实际分辨率
当加速电压为100KV时,λ=0.37nm,前提条件:
要求α0=1.1x10-2rad
仪器性能最佳
则:δ=2.05Å=0.2nm
样品最佳 操作最佳
六、放大率(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指线性放大,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 长度与其实际长度的比值。
2.有效放大倍数:指裸眼分辨率与显微镜分辨率的比值。 即:M有效=δ眼/δ仪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背散射电子
v 是指被固体样品原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 子,它来自样品表层0.1~1m深度范围,其能 量近似于入射电子能量,背散射电子产额随原 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如图。利用背散射电子 作为成象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 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份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三、成象原理
v 在扫描电镜中,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一般经过 三个电磁透镜聚焦后,形成直径为0.02~20m的电子 束。末级透镜(也称物镜,但它不起放大作用,仍是 一个会聚透镜)上部的扫描线圈能使电子束在试样表 面上作光栅状扫描。
v 电子感应电动势象是半导体器件所特有的,常用来显示半导 体、绝缘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缺陷、微等离子体和P-N结。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操作演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v 试样在电子束作用下,激发出各种信号,信号的强度 取决于试样表面的形貌、受激区域的成份和晶体取向, 置于试样附近的探测器和试样接地之间的高灵敏毫微 安计把激发出来的电子信号接收下来,经信号处理放 大系统后,输送到显象管栅极以调制显象管的亮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材料课件】12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放大倍数及有效放大倍数
v 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M取决于显象管荧光屏尺寸S2和 入射束在试样表面扫描距离S1之比,即: M=S2/S1 由于荧光屏尺寸S2是固定的,因此其放大倍数的变化 是通过改变电子束在试样表面扫描距离S1来实现的。 一般放大倍数在20~20万倍之间,且连续可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简答题和论述题
3. 考试时间:最后一次课或另行安排
主要参考书
• 1.电子显微镜原理和应用。朱宜,张存珪,北京大学出版社。 • 2.电子显微镜基础。 • 3.电子显微分析,章晓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 4.透射电子显微学:材料科学教材(4卷本,英文),清华大学出版社、Springer Publishe
• 要想电子束作为光源,用于放大成像,还要解决:
• 电子束发射、
电子束加速、
• 电子束聚焦、
电子束放大、
• 电子束穿透能力、电子束成像等问题。
2.3 电子的基本性质
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J. Thomson)于1897年在研 究阴极射线是发现的,它是最早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一般地说, 电子是指带有负电的电子,静止质量为9.11×10-31Kg,其电量为 1.602×10-19库伦,是电量的最小单位,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利用电场和磁场可按需要的方式控制电子的运动,正是利用这 一性质,人们发明了各种电子仪器,电镜就是其中之一。
的分辨本领越高。
•
•
• 对于光学显微镜,若介质为空气,则n = 1, α极限条件下 可为90°,则分辨率为
•
d = 0.61λ。
• 实际上,对于玻璃透镜,最大孔径半角a = 70-75°,如果 在物镜和试样之间加入松柏油(n = 1.515),
• 此时的分辨率为 d = λ/2,
• 可见,半波长是光学玻璃透镜可分辨本领的理论极限。
Ernst Ruska 1906-1988
第一代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1830年代后期为M. Schleide和T.Schmann所发明; 它使人类“看”到了致病的 细菌、微生物和微米级的微 小物体,对社会的发展起了 巨大的促进作用,至今仍是 主要的显微工具 .
第二代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932年
(SPM)系列。
从1830年到1982年150年内,人类眼睛的也从 200nm“看”到了0.1nm,提高了2000倍。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基础
• 2.1 几何光学成像及光学显微镜结构回顾
• 2.1.1 几何光学成像
• 透镜成像的高斯公式
• u 是物距; • v 是像距 • f 是焦距
• 2.1.2 光学显微镜结构
综上所述: 1. 提高加速电压,缩短电子波长,提高电镜分辨率; 2. 加速电压越高,对试样的穿透能力越大,可放宽对样品 的减薄要求。 3. 如用更厚样品,更接近样品实际情况。 4. 电子波长与可见光相比,相差105量级。
• 2.2 磁透镜的工作原理
• 可见光用玻璃透镜聚焦。 • 电子束在旋转对称的静电场或磁场中可起到聚焦的作用。电
对正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为:
考试形式及安排
1. 20%的小论文(开卷、提前准备)
各种显微镜、XPS、热分析,WXRD等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在 材料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请具体介绍其中1-3种分析仪 器在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应用情况,并谈谈这些研究方法可 能对你在今后研究中的帮助和启发。(附参考文献2-3篇, 可提前准备,正反打印,重复卷记零分)
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等。
2.1.3 光学显微镜成像
借助于一个单镜头,放大率总是受到限制。显微镜则由 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对这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 对着眼睛的一组叫做目镜。
物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其作用是得到放大的物体
的实像,目镜则起放大镜的作用,是一个焦距比物镜长
•
所能观察到的最小距离,既
能分辨的最短距离称为显微镜的
分辨率。人眼的分辨率为0.2mm.
假如在物镜形成的像中,这两个
点未被分开的话,则无论放大多
少倍,也不能把它们分开。
光学透镜成像的情况见图。表示样品上的两个物点S1、S2经过物镜在像平面 形成像s1’、s2’的光路 。 由于衍射效应的作用,点光源在像平面上得到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中 心最亮,周围带有明暗相间同心园环的园斑,即Airy斑. 即S1、S2成像后在像平面上会产生两个Airy斑S1’、S2’. Airy斑的光强分布特征:
1924年法国的科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e)指出,任何 一种快速运动的粒子(这里的快速是指接近光速),都具有类 似于光的性质,具有波动性,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
其波长与粒子质量和运行速度的关系:
λ= h/mv = h/p
(2
-1)
λ:wavelength of the electron
• 电子运动速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子束的聚焦装置是电子透镜。相应的分为:静电透镜和磁透 镜。 静电透镜中强的静电场往往导致镜体中发生电击穿和弧 光放电,因而目前电镜中很少使用。
• 1.电磁透镜的聚焦原理
•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磁场来使电子波聚焦成像的装置是电 磁透镜。电磁透镜实质是一个通电的短线圈,它能造成一种 轴对称的分布磁场。正电荷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磁场的作 用力,即洛仑磁力。
te
in a crystalline lame
m
llae
nm
Crystal struct ure
Å
显微术:光学、 电子、扫描探针
显微术(microscopy):借助于显微 镜进行显微技术应用的研究。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
SPM
LM
TEM
SEM
1. 显微镜简介
1986年, 鲁斯卡、宾尼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r.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础
绪论——材料研究的重要性
• 材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支柱 • 新材料是科技发展的先导 • 材料研发和应用能力体现了国家的竞争力
材料科学基础的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常常用当时主要使用的材 料来划分。从古代到现在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共经 历了七个时代,各时代的开始时间: w 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万年) w 青铜器时代(公元前3000年) w 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年) w 水泥时代(公元0年) w 钢时代(1800年) w 硅时代(1950年) w 新材料时代(1990年)
• 根据光学理论,分辨率可表示为:
• d = 0.61λ/(nsinα)
•
d 为分辨率; λ为入射光的波长;n 为样品与物镜之
间介质的折射率;α为半孔径角。
•
习惯上,N·A表示为nsinα,称为显微镜的数值孔径。
• 从公式
d = 0.61λ/(nsinα) 可以看出,
•
波长愈短,孔径角愈大,介质的折射率愈大,则显微镜
则,
② 若加速电压很高,使电子具有极高速度,则经过相对论修
M0 电子的静止质量 9.11
×10-31Kg
V 是电子的速度, c 是光速 3.0×108 m/s 。
在加速电压为V的电场作用下,一个静止的电子所获得的动能等于电子
的总能量mc2与静止能量m0c2之差,即
eV = mc2 - m0c2
将上两式合并,在结合德布罗意公式可得
你们见过几种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 2.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 3.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 4.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 5.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 显微镜等; 6.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
•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200nm,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唯 一可能是利用短波长的射线,如利用紫外线(200-400n m),分辨率可提高一倍,曾经有人提出用X射线和γ射线 作为光源,但在技术上比较困难,至今没有大的进展。当 电子束作为“光源”时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1000倍。
• 电子波的波长决定于电子的速度,而电子的速度决定于加 速电压,例如,当加速电压为100KV, 电子束波长为0.003 7nm,它比可见光的波长小于10万倍,但实际分辨率提高 只有约1000倍。这是由于电镜像差等造成的。
电子显微镜 Electron Microscope
何本桥 2012.10
自我介绍
• 何本桥,湖北孝感人, • 中科院化学所博士, • 韩国培材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测试中心电镜负责人 • 从事膜结构和性能研究
目录
• 第一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础 • 第二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 第三章 电子扫描显微镜原理、应用 • 第四章 原子力显微镜显微镜原理、应用
性能可以 提高百倍
α
聚偏氟
乙烯
β
普通塑料
压电、热电 材料
聚合物的性能结构依赖性
反应物
反应物 产物
Flow-Through
产物
多孔聚合物催化膜
致密聚合物催化膜
Resident time (s)
高效催化性能(in Flow-through Mode)
2500 2000 1500
H SO 24
Membrane Catalyst
•因为材料的应用获得的益处:
秦帝国的统一——青铜兵器性能的提高和兵器标准化制备 航海时代的开始—— 指南针的使用(磁性材料) 工业革命—— 钢铁材料的发展 信息时代—— 半导体材料、单晶硅、光纤材料 航空航天—— 有色轻金属合金、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
聚合物的性能结构依赖性
➢ 晶体尺寸 ➢ 晶体取向 ➢ 晶体类型
Ruska Knoll
电子显微镜
20世纪三十年 代早期卢斯卡(E.Rusk a)等发明了电子显微 镜,使人类能”看”到 病毒等亚微米的物体, 它与光学显微镜一起成 了微电子技术的基本工 具。
第三代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S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