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 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设计意图:从“大丈夫”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走入文本。
二、自主预习。
1.作者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2.知识链接。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字词积累。
[广居]:宽大的住所。儒家用以喻仁。
[正位]:中正之位。
[大道]:正道。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
[得志]:实现其志愿。
[由]:循着。
[淫]:使昏乱。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的习惯,生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求朗读顺畅,停顿正确。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读懂文意。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意思。
四、再读课文,研读感悟。
1.大丈夫的做法是什么?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是什么?
明确: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大丈夫的操守是什么?
明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明确: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5.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6.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
己的话作答。
明确: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设计意图:逐句深入学习,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逐步挖掘文本,深入理解作者对大丈夫的阐述。
五、深入课文,讨论探究。
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明确: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出自“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为“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因此,这里的“道”应该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富贫威”和“道”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理解的大丈夫的原则。六、拓展延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几个人物说说。
富贵不能淫……关羽、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设计意图:启发延伸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七、课堂小结。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做正确的事,起到引领别人的作用。不要浮躁,做人要这样做,要时刻提醒自己。
设计意图:总结课文,带领学生再次走进作者思想感情之中。
八、作业布置。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写一篇小短文,200字左右。)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理想的练笔,加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