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步行道设置原则的研究(很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得不说,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个体自主选择形成的共同结果,反过来,出行交通方式也会影响到社区每个人的其他行为模式。人们会感受且评价每种出行方式,
选择最优的结果。
(此图为:六种社区模式。左上为传统方格网TG1,中上为战后郊区模式PW1,中右为传统邻里单元模式TND1,左下为混合格网模式FG,中下为战后郊区模式2PW2,右下为传统邻里单元模式2TND2。注:绿色代表步行道,黑色代表人车混行道。)
六种模式就不细说了,上图6种模式都是以800×800米的方块作为模数而定的,基础射死均设置在单元的四个角落。
下面进入正题,运用一种计算模型来研究其出行方式,得出了一些惊奇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跟设计师的主观臆断相违背,结果如下:
上图为七种模式的出行方式比例,红色线条代表步行比例,灰色柱状代表车行比例。明显可以看出TND2模式和FG模式的步行出入比例为最高,而路网密度极高的TG1
步行出行比例并不高。通过PW2和TND1的出行比例可以得出,专门的步行道设置也并不是一定能够提高步行出行比例的。通过TND1和TND2的对比,可以得出,环形结构的路网设计对于步行出行的提高是完全无效的。
此图为交叉口密度与出行方式的关系图。从上图可以得出结果,交叉口密度并不太影响步行出行的比例。那么引出一个问题,是什么真正在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
答案肯定是步行路线的设置。能提供更多的直接到达目的地的步行路线的路网结构,自然能更高的提高步行出行方式的比例。TND2模式和FG模式之所以能打到较高的步行出行方式比例,其原因是因为这两种路网结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步行路线。那么如何解释TG1模式又具有多条路线而不能达到很高的步行出行比例?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人们更愿意选择专为人行设计的道路,而不愿在人车混行的公路上行走。
总结起来有魅力的步行路线具有的特点应该是:直接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远离喧闹污染的机动车道,从而形成更好的社区交流机会。
此图为人们步行和交流的地点分布图,使用的是战后郊区模式PW1。
注:绿色表示专门的步行道,红色方块表示的是人们碰面交流的地点。左图是没有绿色步行道路时,人们碰面的场所分布;右图表示有了绿色步行道路时,人们碰面交流的地点。
显然,当有了便捷的绿色步行道路时,人们交流碰面的场所都主要集中在这条路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