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禀赋、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论文】
对外贸易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长,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平衡问题上感受到的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贸易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促进了进口国的技术进步,同时对出口国的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衡量国际贸易与能源环境效率相互之间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提供适当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能源环境效率;对外贸易;影响研究1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能源供给的增长却是相对有限的,我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已不足以满足自身对能源的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能源缺口。
2014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21.5%。
这一境况也使得中国在能源及环境相关问题上备受国际舆论压力。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虽较之前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显不足。
因此,提高我国能源环境效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贸易大国,实际上也存在着为了片面扩大出口额以提升经济效益而对部分出口企业降低门槛的情况,并为上述行为付出了许多环境和社会层面的代价。
2国内外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借助国际贸易提高能源效率值得考虑。
国际贸易尤其是基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已为大量实证研究所证实。
Coe&Helpman首次构建R&D资本存量,实证考察了贸易带来的研发如何通过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影响本国的技术进步。
Jacobsen(2000)考察了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能源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贸易程度高的部门面对的国际竞争比较激烈,这也促使了那些部门生产能耗较少的产品以提高竞争力。
新能源与国际贸易:探讨新能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促进贸易互利共赢。
新能源与国际贸易:探讨新能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作用,促进贸易互利共赢。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迅速。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多种形式,它们与传统燃料相比更环保、经济,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新能源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新能源可以作为创新性的商品出口,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例如,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和出口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新能源也有助于改善贸易平衡。
传统燃料的大量进口往往带来贸易逆差,而对新能源的需求则可以促进国内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出口升级,从而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改善贸易平衡。
另外,新能源在国际贸易中也可以发挥环保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新能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新能源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例如,中国与欧盟签署了“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强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政策合作。
美国和印度也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推广新能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技术壁垒。
发展新能源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和研发经费,对技术的依赖非常高。
同时,新能源的生产和销售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设备,这也增加了进入门槛。
另一个问题是贸易保护主义。
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考虑,会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新能源的进口,增加新能源出口的难度。
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新能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来解决。
综上所述,新能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能够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势,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更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除了技术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之外,新能源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挑战,如国际税务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影响.docx
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环境能源效率影响1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能源供给的增长却是相对有限的,我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已不足以满足自身对能源的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能源缺口。
20XX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21.5%。
这一境况也使得中国在能源及环境相关问题上备受国际舆论压力。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虽较之前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显不足。
因此,提高我国能源环境效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贸易大国,实际上也存在着为了片面扩大出口额以提升经济效益而对部分出口企业降低门槛的情况,并为上述行为付出了许多环境和社会层面的代价。
2国内外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借助国际贸易提高能源效率值得考虑。
国际贸易尤其是基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已为大量实证研究所证实。
Coe&Helpman首次构建R&D资本存量,实证考察了贸易带来的研发如何通过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影响本国的技术进步。
Jacobsen(20XX年平均汇率”。
此外,本文在模型中增加了若干控制变量来控制其他因素对能源环境效率产生的影响,控制变量选择如下:(1)研发投入企业自主研发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部分,它有助于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方式的改进从而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祝树金和许可瑞林,20XX年鉴》,“各行业年销售产值”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由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XX年开始对工业行业划分进行了调整,因而本文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估计过程中舍弃了“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及“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上行业的研发投入数据。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不断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发展。
这些变化主要来自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资源价格的变化、贸易政策的调整、环境保护需求的增加等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及时调整能源发展策略,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确保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国际市场的需求波动是影响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不断波动。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国际市场对能源产品的需求会减少,导致我国的能源出口受到影响。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市场对能源产品的需求也将增加,我国需要满足这些新的需求。
2. 资源价格的变化国际市场的资源价格波动也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发展。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进口成本和能源产品的出口价格。
尤其是近年来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3. 贸易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还表现在贸易政策的调整上。
各国在能源贸易领域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我国的能源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些国家可能通过提高关税、实施配额限制等手段限制我国能源产品的出口,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出口收入和国际市场份额。
4. 环境保护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对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对清洁、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国际市场对清洁能源产品的需求规模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的能源出口和能源产品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这些变化,我国需要及时调整能源发展策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对策略1. 多元化能源供应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需要多元化能源供应,减少对单一能源产品的依赖。
国际贸易与可再生能源
国际贸易与可再生能源概述:近年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国际贸易也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促进可再生能源国际贸易的建议。
引言:作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国际贸易作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国际贸易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影响1. 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国际贸易不仅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传播,还通过促使各国在技术研发方面开展合作,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
国际贸易为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使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从而有效推动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2. 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市场规模,增加了产品的需求和销售额。
各国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和互利共赢。
同时,由于规模效应,市场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进一步促进了其发展。
3. 加强全球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的国际贸易可以避免单一能源的依赖和供应风险,增强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各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能源资源的互补和多样化,降低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安全隐患。
二、国际贸易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挑战1. 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趋势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可能采取贸易壁垒和限制进口的措施,对可再生能源产品形成不利影响。
这些贸易壁垒可能包括关税、配额和技术限制等,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跨境贸易和国际合作。
2. 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不同国家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要求存在差异,这给跨国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以确保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贸易顺利进行。
3. 能源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性国际贸易受制于能源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稳定性等因素,对可再生能源的贸易也具有一定影响。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多变,这对我国能源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能源消费量在增加,但其增速放缓。
同时,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结构趋于多元化,对能源的需求逐渐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以适应多元化的能源需求。
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思潮兴起,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
这致使我国能源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贸易形式,采取多种手段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能源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第三,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环保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国际市场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的应用。
在能源高耗能的行业内,我国应加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进低碳环保生产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最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能源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应当制定全面、系统、可持续的能源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同时,我国应该加强对能源政策的跟踪和评估,随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以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同时也为我国提供了机遇。
我国必须制定全面、系统、可持续的应对策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能源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THEORIES AND RESEARCH理论与研究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环境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刘熹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7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长,在经济发展与坏境保护二者间的平衡问题上感受到的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贸易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促进了进口国的技术进步,同时对出口国的坏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衡量国际贸易与能源坏境效率相互之间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 的理论关键词:能源坏境效率;对外贸易;影响中图分类号:F 0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3-0109-021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在逐 年增加。
然而,能源供给的增长却是相对有 限的,我国能源的生产总量已不足以满足自 身对能源的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能源 缺口。
2014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排名世界第 一,占世界总能源消耗的21.5%。
这一境况 也使得中国在能源及环境相关问题 国 。
相关的 以得,我国能源 效率虽较之前有所高,但世界 相 不足。
, 高我国能源环境效率已经成为 的 。
:^一 ,在经济 的国 ,中国的进 口 不 大。
我国 为 世界 不 的 大国, 也 在为了 口以 经济效益而对部口 的 况, 为 为了 环境 的 。
2国内外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国 要, 国 高能源效率得 。
国 是 进口 的效已为大量 所 。
c 〇e,H e lp m a n 首次构建R &D 资本存量,实证考 了 来的 发 过国国的 进。
Jacobsen(2000 察了 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 关系,结果示 结的变对能源的需求有 要的。
一般 程度高的对的国际竞争比较激烈,这也促使了那些生产能耗较少的产品以提高竞争力。
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存在时间滞后性,企业在面对外部竞争和技术进步时需要一定的适应和调整期。
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03
模型设定
环境保护意识提升
贸易开放过程中,国际环保标准的引入和传播提高了企业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产。
政策制度完善
贸易开放促使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监管,完善绿色生产相关政策制度,推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其作用效果。
资源优化配置
贸易开放引入了更多的外部竞争者,促使国内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加剧
贸易开放促进了技术交流和知识溢出,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促使企业向绿色环保、高技术领域发展。
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通过加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加强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加强贸易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推动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贸易与工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促进贸易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结论与展望
05
样本数据不够全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样本数据相对较少,这限制了研究的普适性和全面性。
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探讨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正文部分分析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国内能源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能源技术创新和进步、加强国际合作与谈判等应对策略。
结论部分展望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下我国能源发展的未来,并强调了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合分析,我国应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源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我国能源发展、影响、应对策略、供应、需求、加强国内能源生产、促进能源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展望、重要性。
1. 引言1.1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国际贸易环境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我国能源的进口和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需要加强国内能源生产和供给能力,促进能源技术创新和进步,加强国际合作与谈判,以适应和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实现我国能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 正文2.1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我国能源供应链的重新调整。
一些传统的能源供应渠道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我国及时调整战略,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来源。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能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供应成本。
如果国际市场上的能源价格波动较大,我国的能源供应商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我国需要在能源供应谈判中加强谈判能力,争取更有利的价格和供应条件。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需要我国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性。
在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时,我国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推动能源供应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能源资源贸易对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影响与前景展望
能源资源贸易对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影响与前景展望能源资源贸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能源资源贸易对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一、经济增长影响1. 能源资源贸易推动产业发展能源资源贸易促进了产业发展,特别是重点能源资源开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通过出口能源资源,国家可以获得巨额外汇收入,进而投入到不同行业进行投资和发展。
这些投资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
2. 能源资源贸易促进技术创新能源资源贸易的拓展促进技术创新。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在能源资源贸易中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促进了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升级,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能源安全影响1. 能源资源贸易降低国内能源压力通过能源资源贸易,依赖进口能源的国家可以减轻国内能源压力。
能源资源贸易使得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单一供应国对能源供应的垄断程度。
同时,依托贸易关系可以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
2. 能源资源贸易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能源资源贸易鼓励国家在能源产业中加强多元化发展。
通过进口多种能源资源,国家能够减少对某一种能源的过度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这也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了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前景展望1. 提升能源资源贸易合作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能源资源贸易对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的促进作用,各国应加强合作。
通过加强政府间和企业间的合作,优化贸易体制,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性,能源资源贸易的合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 推动可持续发展能源贸易未来能源资源贸易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各国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利用。
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跨境贸易,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资源贸易将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贸易与能源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
贸易与能源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与能源合作已成为各国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国际社会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满足能源需求,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贸易与能源合作的意义、合作模式以及案例分析的角度,探讨贸易与能源合作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
一、贸易与能源合作的意义1.1 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贸易与能源合作使得各国能够通过互相之间的资源交换,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不同国家拥有的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分布不均,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特定能源类型供需矛盾突出,而另一些国家则需要这些资源来满足本国的能源需求。
通过贸易与能源合作,能够在国际间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世界各国的需求。
1.2 推动经济发展贸易与能源合作能够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源合作能够提供更多的能源供应,满足各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
通过贸易与能源合作,各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提升国内产业链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贸易与能源合作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能源合作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贸易与能源合作,各国能够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挑战。
二、贸易与能源合作的模式2.1 能源进口与出口贸易与能源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能源的进口与出口。
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等,通过出口石油等能源资源来获取外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资源短缺的国家,则通过进口能源资源来满足国内需求。
2.2 能源投资与建设贸易与能源合作还包括能源投资与建设。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能源投资,共同开发和建设能源项目,实现对能源资源的共享。
新能源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新能源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新能源是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新能源的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首先,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减少对煤炭、石油等有限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从而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
其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的技术不断创新,使得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新能源的发展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之一,吸纳就业、促进投资、扩大市场需求,带动经济的稳步增长。
因此,从长远来看,新能源的发展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而言,新能源发展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而这些能源不仅价格波动大,而且污染环境,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加快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风电上网电价补贴、太阳能补贴政策等,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新能源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推进。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革新改进,如光伏电池的效率提升、风力发电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等,为我国实现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球贸易中的可持续能源与绿色技术
全球贸易中的可持续能源与绿色技术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可持续能源和绿色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可持续能源和绿色技术作为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全球贸易中可持续能源与绿色技术的现状、趋势和影响。
一、可持续能源的现状与趋势可持续能源是指能持续满足人类需求,并且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没有负面影响的能源形式。
目前,可持续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
在全球贸易中,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首先,可持续能源受到环保政策的支持,许多国家通过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如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其次,可持续能源成本逐渐降低,技术进步推动了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使得可持续能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
再者,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减少碳排放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能源的利用,这也促进了可持续能源的全球贸易。
未来,可持续能源将继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可持续能源的效率将不断提高,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可持续能源形式。
这将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多机会和活力。
二、绿色技术的现状与趋势绿色技术是指在生产、消费和其他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的技术。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
在全球贸易中,绿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方面,绿色技术受益于环保政策的推动,各国政府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提供相关奖励和优惠政策,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的应用也受到市场需求的推动,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
未来,绿色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将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同时,绿色技术在全球贸易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为推动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三、可持续能源与绿色技术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可持续能源和绿色技术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能源环境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
本文将围绕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展开,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
从贸易结构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能源消耗较大。
例如,制造业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部分,而制造业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出口商品中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占比相对较高,如钢铁、化工等,给能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从贸易政策来看,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以促进出口、增加就业为主,缺乏对能源环境的足够重视。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仍然存在违规行为。
从贸易增长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主要依赖于数量扩张,而非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
这种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同时,提高服务业在贸易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制造业的比重。
落实贸易政策,加强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对高能耗产品进口的监管,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绿色贸易的发展。
调整贸易增长方式,提倡绿色贸易。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集约型贸易增长。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参与全球环保行动,推动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我国对外贸易在能源环境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降低对外贸易对能源环境的影响,我国应积极调整贸易结构、落实贸易政策、调整贸易增长方式,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对环保产业和绿色贸易的扶持力度,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更加能源环境问题,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贸易政策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
贸易政策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在当今全球经济和环境格局下,贸易政策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且复杂。
贸易政策作为国家或地区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变革。
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首先,关税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可再生能源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直接关系到相关产品的成本。
如果一个国家对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征收高额关税,那么本国企业在采购这些设备时,成本就会大幅增加,从而可能阻碍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和推广。
相反,降低甚至取消相关关税,则能够降低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贸易政策中的非关税壁垒也不容忽视。
例如,复杂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可能会给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进出口带来障碍。
某些国家可能会制定过于严格的技术标准,使得其他国家的产品难以进入其市场。
这对于那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补贴政策在贸易政策与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国家为了扶持本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会提供财政补贴。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本国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竞争力,但也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争端。
比如,其他国家可能认为这种补贴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从而采取反补贴措施,这无疑会给相关产业的国际贸易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对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各国都希望在这个新兴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取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贸易政策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贸易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和有序的环境。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促进了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化。
例如,太阳能光伏产业涉及到硅料生产、电池片制造、组件封装等多个环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些环节中具有不同的优势。
贸易政策应当促进这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而不是设置障碍。
国际贸易规则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与合作
国际贸易规则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与合作全球能源治理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国际贸易规则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规则与全球能源治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加强合作的建议。
一、国际贸易规则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影响国际贸易规则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能源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国际贸易规则促进了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等手段,国际贸易规则使能源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国际贸易规则促进了能源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下,技术和知识可以便捷地跨国流通,促进了能源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最后,国际贸易规则推动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指导下,各国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促进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全球能源治理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挑战然而,全球能源治理也给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能源资源的供应和价格的波动对国际贸易造成了不确定性。
能源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国际贸易的预测和决策,增加了交易成本。
其次,能源政策的差异和贸易壁垒增加了能源贸易的限制。
各国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国家采取了出口限制措施,导致贸易壁垒的出现。
此外,能源领域的技术壁垒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加强为了克服上述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国际贸易规则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协调与合作。
首先,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能源供应和价格波动的挑战。
通过建立能源市场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调机制,减少市场不确定性,提高能源贸易的效率。
其次,各国应加强能源政策的协调,减少贸易壁垒。
通过对能源政策进行合作与协商,减少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能源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能源技术的合作与创新,减少技术壁垒。
通过推动技术合作与创新,促进能源技术的传播与共享,进一步推动全球能源治理的发展。
新能源发展对能源贸易的影响
新能源发展对能源贸易的影响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和倡议。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多种形式,其发展对能源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新能源发展对能源贸易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发展促进了能源贸易的转型。
传统能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开采和运输需要巨大的资源和投入。
然而,新能源的发展使得国家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转而利用本土可再生能源,降低了能源进口的需求。
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各国通过建设并发展新能源项目,降低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从而改变了能源贸易格局。
其次,新能源发展改变了能源贸易的竞争格局。
传统能源主要由少数几个国家垄断,导致了能源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供应的不稳定。
然而,新能源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国家拥有了能源开发的机会。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分散式能源,可以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开发,降低了某一国家对能源市场的控制力。
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能源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分散化效应,增加了竞争格局,促进了能源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再次,新能源发展推动了能源贸易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新能源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投资和发展。
这不仅减少了能源贸易对环境的破坏,也推动了能源产业向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此外,新能源发展给能源贸易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
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开展新能源项目,共享技术和经验,推动能源贸易的发展和创新。
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吸引了很多国家参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能源贸易的增长,也促进了各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展对能源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促进了能源贸易的转型,改变了能源贸易的竞争格局,推动了能源贸易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并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
能源禀赋、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
An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Influence of Energy Endowment and Trade Openness on Gre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作者: 王普查[1];孙冰雪[2]
作者机构: [1]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出版物刊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 资源绿色利用效率;能源禀赋;贸易开放;DEA-Tobit;资源诅咒
摘要:基于200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Tobit两步法,首先对节约指数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运用DEA方法核算得出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其次运用Tobit回归方法分析能源禀赋、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资源利用的无效率现象十分普遍,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且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资源型增长方式所致;能源禀赋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验证了资源诅咒假说;而能源禀赋与贸易开放交叉项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能源禀赋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表明贸易开放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禀赋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负面影响。
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必须全面分析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贸易环境的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竞相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大对外贸易力度,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竞争加剧不仅对我国能源产品出口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我国能源产品的进口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
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能源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需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需求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能源消费大国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能源市场的开放带来了新的能源供应来源和渠道。
这种变化使得我国能源供需关系更加复杂化,同时也使得我国能源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三、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造成了重大影响。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不仅导致了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对我国的能源生产和贸易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不得不调整能源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同时也更好地保护本国的能源产业。
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必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能源节约型、环保型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生产成本。
二、加强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升级。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必须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技术水平,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提高我国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抵御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冲击。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能源出口市场面临挑战。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以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能源出口市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给我国能源进口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国际油气市场的波动使得我国能源进口面临着不确定性,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市场竞争。
此外,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还可能会影响我国能源关键技术的引进和转移,进一步影响我国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继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这包括减少石化行业的过剩产能,支持新能源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促进能源行业多元化发展等。
其次,要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能源互联网可以把分散的能源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绿色低碳能源比例。
第三,要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投入和推广。
通过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
第四,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和合作共赢。
最后,要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强能源市场监管。
加强能源市场监管可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性。
总之,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能源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I :10.19525/j.i s s n 1008G407x .2019.02.002第40卷第2期2019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40,N o .2M a r .2019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王普查1,㊀孙冰雪2(1.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㊀㊀摘㊀要:基于200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 E A GT o b i t 两步法,首先对节约指数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运用D E A 方法核算得出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其次运用T o b i t 回归方法分析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资源利用的无效率现象十分普遍,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且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㊁高能耗㊁低效益的资源型增长方式所致;能源禀赋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验证了资源诅咒假说;而能源禀赋与贸易开放交叉项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能源禀赋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表明贸易开放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禀赋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㊀㊀关键词:资源绿色利用效率;能源禀赋;贸易开放;D E A GT o b i t ;资源诅咒㊀㊀中图分类号:X 2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8G407X (2019)02G0009G0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17G04G25;㊀修回日期:2017G05G31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政府官员离任生态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5G L B 004)作者简介:王普查(1964G),男,湖南湘潭人,教授,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与成本管理研究;孙冰雪(1993G),女,安徽巢湖人,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应用,E Gm a i l :s u n b i n g x u e h e yi @163.c o m .一㊁引㊀言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量和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为世界第一,并愈加逼近自身环境的容量极限[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为此,党的十八大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列入核心要点,国家 十三五 规划也将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等内容列入其中.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㊁加快建设 资源节约型㊁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背景下,大部分与生态效率相关的研究都将立足点放在环境污染治理效率上,而忽视了资源利用效率这一重要方面,从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关研究不足,尤其是基于面板数据并使用D E A GT o b i t 两步法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较为少见.而将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与资源绿色效率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研究则更是少见.事实上,研究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成本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研究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也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 资源诅咒 假说并根据研究结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有效的建议.基于此,本文运用D E A GT o b i t 两步法,首先将运用D E A 方法核算出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之后进一步运用T o b i t 回归分析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根据回归结果找到提高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与措施.二㊁文献综述«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下文简称 报告 )以 建设资源节约型㊁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主题,阐述了节约型社会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报告还首次提出了节约指数(或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的计算方法,即:R E P I j =1n ðni =1W i j x i j/X i 0g j/G 0.式中,R E P I j 是第j 个地区的节约指数;W i j 为第j 个地区第i 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的权重;x i j ㊁X i 0分别为第j 个地区㊁整个国家第i 种资源消耗或污染物排放总量;g j ㊁G 0分别为第j 个地区㊁整个国家的G D P 总量.该指数实质上是一种相对指标,指数值越小,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越高.报告中选取 能源消费总量㊁用水总量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㊁建设用地面积㊁废水排放总量㊁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7类指标,采用等权重法计算得出节约指数并以此作为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衡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份2003年的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2].官紫玲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代替等权重法来确定R E P I中的权重并对2005年中国各省份资源消耗的空间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源节约指数空间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相对越好[3].梅国平等人用单位资源消耗所能创造出的有益产品和有害产品的数量对节约指数中单纯用G D P反映的产出进行改进,对2005年我国各省份自然资源的利用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4].陈迅等人运用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节约指数作为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替代变量,研究发现: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5].林高松㊁黄晓英㊁李娟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R E P I的评估方法,以此来对等权重法进行改进,研究发现: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6].综上可以看出,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关研究主要为基于截面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不够丰富,使用D E AGT o b i t两步法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则更是不足.且目前与资源利用效率有关的研究大多参照节约指数的计算方法,然而以节约指数作为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替代变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部分研究在计算节约指数时主观地采用了等权重法,因此不能避免由此而导致的误差.其次,节约指数的计算过程将污染物排放与资源消耗放到一起的这种做法并不恰当,因为污染物的排放和G D P一样,都是资源利用产生的结果,只不过污染物的排放属于非期望产出,因此将其视作投入变量似乎并不完全合适.最后,节约指数的产出结果仅为传统意义上的G D P,未考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损失成本与资源损耗成本,由此计算出的结果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表示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实际水平.而D E A方法的特点使得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与其他效率评价方法相比,D E A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核算问题时具有优势.其次,D E A 无需对投入和产出变量进行单位标准化,可用于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评价分析.除此以外,由于D E A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因此无须主观设定前沿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模型设定的误差问题,也无须主观赋予指标相对权重,因此客观性较强.目前D E A方法已经在环境效率评价等方面被广泛运用,但目前运用D E A方法测算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并不丰富.基于此,本文对节约指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运用D E A方法核算地区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并进一步使用T o b i t回归探讨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三、研究设计1.基于D E A方法测算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本文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根据D E A原理,测算出其各决策单元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的效率得分,并以此作为各地区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 a t a E n v e l o p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D E A)是由C h a r n e s㊁C o o p e r和R h o d e s于1978提出的一种常被用来评价组织相对效率的线性规划方法.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可以在不预先估计参数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主观性可能产生的误差的前提下,对具有多个输入变量与多个输出变量的单位之间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该方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U n i t s,D MU)的投入或产出不变,运用线性规划确定相对有效的凸性生产前沿面,并通过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生产前沿面上,计算决策单元与效率生产前沿面之间的距离作为该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D E A模型可以进一步分为产出导向模型(既定投入条件下实现产出最大化)和投入导向模型(既定产出条件下实现投入最小化).由于各省份资源利用的规模报酬一般认为是可变的且期望在维持既定资源投入条件下实现产出最大化,因此,本文采用规模报酬可变(V R S)的产出导向型B B C模型进行分析.考虑到上文提及的节约指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本文运用D E A方法,以2006~2014年间30个省份(由于数据原因不包括西藏自治区)作为D MU,并在节约指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 能源消费总量(电力等价值)㊁用水总量(对水资源的占用)㊁建设用地面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接表达对矿产资源的消耗) 作为投入变量,考虑到 废水排放总量㊁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倾倒丢弃量 这类污染物的排放应当作为负产出与G D P一同纳入产出变量,本文以绿色G D P而不是传统的G D P作为产出变量,以此计算得出的资源利用效率.由于考虑到环境损失成本与资源损耗成本,能够更为科学和准确地衡量地区的资源利0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第40卷㊀用效率水平.由于绿色G D P的核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采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的核算方法计算绿色G D P,即绿色G D P=G D P-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损失成本[7],公式中的 资源消耗成本 以各地区采矿业产值作为替代变量[8],由于2012年之前的«中国工业年鉴»(2012年之前称为«中国工业经济年鉴»)中未列出总的采矿业产值,只列出了采矿业细分行业的产值,为统一数据前后口径,本文涉及到的采矿业产值数据均按照各细分行业产值求和计算得出,即采矿业产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非金属矿采选业产值+开采辅助活动产值+其他采矿业产值;而 环境损失成本 则根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计算出的单位 三废 的损失价值与各地区 三废 排放量的乘积之和作为替代变量(其中,废气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㊁氮氧化物㊁烟尘粉尘排放量之和).具体而言,根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全国废水排放量为607.2亿吨,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为2862.8亿元,得到单位污水损失价值为4.7元/吨;全国二氧化硫㊁氮氧化物㊁烟尘㊁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为24万吨㊁1646.6万吨㊁1095万吨㊁905万吨,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为2198亿元,单位废气污染损失价值为3605.3元/吨;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761万吨,生活垃圾堆放量为6667.5万吨,固体废物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成本为6.5亿元,单位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价值为7.7元/吨[9];之后以4.7元/吨㊁3605.3元/吨㊁7.7元/吨分别作为废水㊁废气㊁固体废物的单位损失价值,分别与当年废水㊁废气㊁工业固体废物的实际排放总量相乘,进而求和得到相应的环境损失成本.以上变量的详细定义见表1.表1㊀D E A变量定义表变量分类变量定义投入变量能源消费总量(电力等价值)用水总量(对水资源的占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接表达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建设用地面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产出变量绿色G D P 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损失成本采矿业产值单位污水损失价值∗废水排放总量单位废气损失价值∗废气排放总量单位固体废物损失价值∗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㊀㊀注:绿色G D P=G D P-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损失成本,其中: 资源消耗成本 =采矿业产值=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非金属矿采选业产值+开采辅助活动产值+其他采矿业产值; 环境损失成本 为根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计算出的单位 三废 的损失价值与 三废 排放量的乘积之和,废气排放总量为二氧化硫㊁氮氧化物㊁烟尘粉尘排放量之和.㊀㊀2.基于T o b i t模型分析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由于采用D E A方法测算得出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分布在(0,1)之间,如果在下一阶段的分析中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 L S)估计会造成结果有偏且不一致,而T o b i t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效率分布的截取问题.因此,本文的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T o b i 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分析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资源诅咒 假说认为丰富的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 诅咒 而不是 福音 [10],这是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会诱使资源使用的 机会主义 行为及寻租活动的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掠夺性开采,从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且利用效率低下,即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其资源利用效率可能较低.为研究能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这种影响在我国是否存在,本文以运用D E A 方法测算出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g r e e nu t i l i z a t i o ne fGf i c i e n c y o f r e s o u r c e s)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能源禀赋(e n e r g y e n d o w m e n t)作为解释变量,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能源禀赋优势的大小往往与能源的天然存储量有关,但即便某地区拥有庞大的能源储备量,如果没有进行开采,那么也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禀赋优势,只有进行实际开发才有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 各地区人均一次能源生产量/全国人均一次能源生产量 作为能源禀赋的替代指标[11].而经济学家认为 资源诅咒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度依赖导致的.这种丰富的11㊀第2期王普查,孙冰雪: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资源对其他要素产出挤出效应,导致贸易条件恶化㊁人力资本不足等问题.为了摆脱 资源诅咒 ,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就是加大地区贸易开放程度,通过贸易开放,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可以相互模仿㊁加速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交流㊁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使得能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负面影响降低.徐秀梅㊁尹显萍研究发现,综合贸易开放中的多种因素,在规模效应小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和的情况下,贸易开放度越高,能源利用效率就越高[12].本文通过构建能源禀赋与贸易开放的交叉项从而进一步验证贸易开放是否能够降低能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负面影响,其中贸易开放(t r a d eo p e n n e s s)以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占G D P的比重表示,进出口总额按照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年均价换算获得.而对于能源禀赋的高低,则通过设置高低虚拟变量来表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为高资源禀赋地区,虚拟变量值取1;相反,低资源禀赋地区则取0;全国平均水平为各省份历年能源禀赋均值的平均数.除此以外,本文还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①环境管制强度(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用单位工业产值污染治理成本表示,即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同时考虑到各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差异,本文采用各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即工业产值占G D P的比重来对其进行修正[13];②人力资本水平(h u m a n c a p i t a l l e v e l):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法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6a+9b+12c+16d,其中,a㊁b㊁c㊁d为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㊁初中㊁高中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构成;③能源消费结构(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用经标准煤方法处理后的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表示;④能源价格(e n e r g yp r i c e):由于数据不易获取,本文用原材料㊁燃料㊁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或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表示;⑤资本劳动比(c a p i t a l l a b o r r a t i o):用资本形成总额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比值表示;⑥产业结构(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用第二产业产值占G D P的比重表示;⑦市场化指数(m a r k e t i z a t i o n l e v e l):本文借鉴樊纲等构建的市场化指数来表示市场化水平;⑧财政分权(f i s c a l d e c e n t r a l i z a t i o n):用地方财政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具体定义见表2.表2㊀T o b i t回归变量定义表变量名称符号具体定义被解释变量资源绿色利用效率(g r e e n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Gc y o f r e s o u r c e s)g u e r D E A核算结果解释变量能源禀赋(e n e r g y e n d o w m e n t)e e地区人均一次能源生产量/全国人均一次能源生产量贸易开放(t r a d e o p e n n e s s)t o进出口总额/G D P交叉项(e e t o)e e t o能源禀赋∗贸易开放控制变量环境管制强度(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e r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工业产值/工业产值G D P人力资本水平(h u m a n c a p i t a l l e v e l)h c l平均受教育年限能源消费结构(e n e r g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e c s经标准煤方法处理后的煤炭消费量/能源消费量能源价格(e n e r g yp r i c e)e p原材料㊁燃料㊁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资本劳动比(c a p i t a l l a b o r r a t i o)c l r资本形成总额/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产业结构(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i s第二产业产值/G D P市场化指数(m a r k e t i z a t i o n l e v e l)m l樊纲市场化指数财政分权(f i s c a l d e c e n t r a l i z a t i o n)f d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四、实证分析本文涉及到的变量数据为200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㊁各省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工业(经济)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价格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本文用D e a p(v e r s i o n2.1)实现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测算,用s t a t a14.0实现T o b i 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的回归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描述性统计分析(1)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表3给出了2006~2014年我国各省份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中国30省份(由于数据缺失,数据不包括西藏自治区)资源利用的无效率现象十分普遍,表中30个省份均值在0.6以上,即达到合格水平的仅仅有北京㊁天津㊁上海㊁江苏㊁浙江㊁2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第40卷㊀表3㊀2006~2014年各省份资源绿色利用效率㊀㊀年份地区㊀㊀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均值北京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天津0.8290.7670.8060.8330.8480.8740.9440.9360.9630.867河北0.6460.6050.5180.4520.4160.4080.3720.3510.3080.453山西0.4910.4730.3610.2940.2730.2200.1880.1860.1850.297内蒙古0.3840.3770.3780.3330.3000.2700.2600.2570.2310.310辽宁0.5470.4990.4110.4150.4080.3940.3930.3890.3860.427吉林0.5050.4850.4570.4790.4900.4720.4800.4860.4860.482黑龙江0.5910.5430.4780.4630.4230.4100.3810.3640.3970.450上海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江苏0.8360.8090.8030.8090.8340.8080.7950.7250.7190.793浙江0.8730.8510.8280.8350.8830.8310.8200.7230.7080.817安徽0.5970.5720.5600.5760.5990.5960.5900.5380.5350.574福建0.8270.7920.7420.7510.7600.7230.7370.6840.6470.740江西0.7170.6960.7060.6930.7270.7230.7150.6340.6060.691山东0.6630.6830.6230.6040.5680.5210.4990.4980.4890.572河南0.6080.5520.4790.4650.4750.4490.4520.4480.4390.485湖北0.6730.6210.5830.5570.5620.5300.5110.5360.5320.567湖南0.6990.6390.5910.5570.5640.5260.5200.5450.5500.577广东1.0001.0001.0001.0000.9950.9500.9390.8960.8120.955广西0.6470.6380.6130.5910.6050.5990.5810.5390.5200.593海南0.8500.8020.7500.7400.7790.7080.7120.6510.6330.736重庆0.5610.5140.4920.4900.4950.4990.5070.5470.5330.515四川0.5880.5560.5040.4320.4500.4410.4420.4440.4280.476贵州0.5410.5220.5100.4780.3710.2900.2850.2860.2670.394云南0.5200.4850.4630.4440.4410.4300.4080.3890.3820.440陕西0.5100.4570.4150.4270.4350.4170.4070.3930.3830.427甘肃0.6110.5520.4930.4220.3720.3380.3130.2850.2570.405青海0.3210.3240.3560.3440.2770.2320.2250.2130.2010.277宁夏0.3740.3850.3600.3460.2850.2650.2290.2150.1940.295新疆0.3700.3550.3470.3870.3430.2690.2450.2250.2070.305福建㊁江西㊁广东㊁海南9个省份.而从图1中标注的全国均值来看,除了2006年和2007年的均值刚刚达到及格水平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0.6,即未达到及格水平.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注重资源的绿色利用意味着要引进相应的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一味追求经济产出而无视资源环境成本,从而导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偏低.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出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存在较强的省际差异性.排名靠前的省份有北京㊁上海㊁广东㊁天津㊁浙江㊁江苏等,均值基本在0.8以上,其主要来自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排名靠后的省份有青海㊁宁夏㊁山西㊁新疆㊁内蒙古㊁贵州等,均值在0.4以下,其主要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除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社会大众节能减排观念与相关节能减排技术水平的省际差异性外,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原因,即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性在其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也就是说那些在2006年具有较低(较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省份,在2014年的资源利用效率还是处于相对较低(较高)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省际之间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不够充分,而即使某些省份引进了有关技术,也没有同步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与技术能力,导致其难以真正吸收有关先进技术,从而使得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需要强调的是,本文计算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只是一个相对指标,效率为1的生产前沿面如北京㊁上海也只是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并不意31㊀第2期王普查,孙冰雪: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味着其资源达到了100%的利用效率.图1㊀2006~2014年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均值变动趋势(2)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2006~2014年,我国的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最高值为2006年的0.646,直到2014年降至最低,仅为0.5,离效率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越来越远,表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然而我国从2006年就已经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之后更是在众多重大会议中多次强调其重要性,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源绿色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且逐年下降,本文认为可能原因是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比单纯以G D P 作为产出的节约指数更为严格,它不仅仅单纯考虑经济的增长,还考虑到了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损失成本与资源损耗成本.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但大多为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型增长方式,以高投入㊁高能耗㊁低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提高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当务之急在于转变以资源和环境换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2.能源禀赋㊁贸易开放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具体T o b i t 回归结果见表4.为研究能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是否存在,首先,在模型1中将两者单独回归,回归结果表明能源禀赋在1%的水平上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验证了资源诅咒假说,即资源丰裕的地区可能由于资源使用的 机会主义 行为及寻租活动的产生而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其利用效率的低下.之后,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回归结果如模型3.结果表明,引入控制变量后,能源禀赋仍然在1%的水平上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符号与显著性水平皆未发生变化,表明能源禀赋与资源绿色利用效率两者表4㊀T o b i t 回归分析表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g u e r g u e r gu e r gu e r e e t o e e t o e r h c le c s e p c l r i s m lf d C o n s t a n t s ig m a _u s i gm a _e 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W a l dc h i 2样本数-0.237∗∗∗-0.154∗∗∗-0.128∗∗∗-0.194∗∗∗(0.0307)(0.0273)(0.0317)(0.0477)0.212∗∗∗0.124∗∗∗0.113∗∗∗(0.0323)(0.0292)(0.0293)-0.0390∗∗(0.0191)-0.0367∗∗-0.0349∗∗(0.0159)(0.0157)-0.383∗-0.410∗∗(0.218)(0.209)-0.0696-0.0852(0.0765)(0.0771)-0.493∗∗∗-0.456∗∗∗(0.148)(0.148)-0.149∗∗∗-0.159∗∗∗(0.0428)(0.0429)0.284∗∗0.316∗∗(0.136)(0.134)0.118∗0.125∗(0.0680)(0.0673)0.06930.0598(0.0607)(0.0590)-0.739∗∗∗-0.348∗∗∗3.086∗∗∗2.940∗∗∗(0.0442)(0.0689)(0.912)(0.892)0.222∗∗∗0.158∗∗∗0.182∗∗∗0.182∗∗∗(0.0332)(0.0241)(0.0355)(0.0316)0.169∗∗∗0.163∗∗∗0.105∗∗∗0.104∗∗∗(0.00805)(0.00775)(0.00527)(0.00514)42.652661.0178155.9174158.240559.48∗∗∗152.84∗∗∗449.11∗∗∗450.44∗∗∗㊀㊀270㊀㊀㊀㊀270㊀㊀㊀㊀270㊀㊀㊀㊀270㊀㊀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10%㊁5%㊁1%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标准误.之间的回归结果具备一定的稳健性.根据此结论,为提高资源绿色利用效率,应当降低能源禀赋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资源和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制度是资源占有㊁开发利用和配置的产物.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制度因素是决定一国能否逃脱资源诅咒的决定性因素,资源诅咒只发生在那些制度不合理的国家[14].而我国现行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安排使得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㊁经营权相混淆,从而导致资源丰裕的地区出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降低能源禀赋对资源绿色利用效率负面影响的当务之急在于健全有关市场规则,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明晰资4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第40卷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