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

合集下载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理想。

本报告旨在对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一、眼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及适用的抗菌药物眼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泪囊炎等。

针对不同的感染类型,所选用的抗菌药物也有所不同。

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对于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的抗菌药物有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角膜炎的病因较为复杂,细菌、真菌、病毒等都可能导致。

在明确病原菌之前,常选用广谱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如果是真菌性角膜炎,则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那他霉素滴眼液。

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局部应用红霉素眼膏等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泪囊炎可能由多种细菌引起,治疗时除了局部用药,可能还需要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二、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途径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途径主要包括局部滴眼、眼膏涂抹、结膜下注射以及全身应用。

局部滴眼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病变部位,起效快,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滴眼时应避免药瓶接触眼睛,以免污染药液。

眼膏涂抹适用于夜间或病情较重时,眼膏在眼内停留时间较长,能持续发挥作用。

结膜下注射则用于病情严重或滴眼效果不佳的情况,能使药物在局部迅速达到较高浓度。

全身应用抗菌药物一般用于眼部感染严重,或合并有全身感染症状的患者,但需要考虑药物的血眼屏障穿透性以及全身不良反应。

三、眼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1、明确诊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尽可能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病原学检查、症状和体征等综合判断,避免盲目用药。

2、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感染的类型、严重程度、病原菌的敏感性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针对性强、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

3、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疗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临床指南推荐的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剂量不足导致治疗失败或剂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试析眼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试析眼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 . 2 方法
胃大部分切除之后部分 患者会因为 胃切除不 足而造成 胃酸分泌过 多 , 会 导致 胃内的 p H值降低 , 手术治疗会使原来 胃肠道生理功能 和结构 发生改变 , 减少 了胃泌素的分泌量 , 减弱了 胃粘膜的保护因素 , 最终导致残 胃牯膜 出现损 伤, 严重 的情况会 造成出血_ 】 I 。奥美拉唑作为一种 质子泵抑制剂 , 能够对 胃酸 的分泌起 到抑制作用 ,起效快 , 6 h之后就能够达 到峰值,药效持续 的时 间在 2 4 h以上 , 使用 4 0 m g / d 奥美拉唑就能够使患者每天 胃内的 p H值保持 在 6 h以 上, 停止药物服用后 药效能够持续 5 h左右 , 能够减少 胃酸对 胃粘膜 保护层造 成损伤 , 对 于廊小板聚集 、 凝 固具有协助作用 , 能够保 持血块的凝结1 2 ] 。奥美拉 唑对 于胃粘膜有 良好 的保护作用 , 能够有效改善 胃粘膜的血循环 , 能够积极促
疗效的总有效 率为 7 6 %,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 显著的差异性 ( P ( O . 0 5 ) ; 观察组 患者在复发 率以度并发症发生率上 明显优 于时照组 患者 ( P < O . 0 5 ) 。绪论 凝血
酶联 合 奥 美拉 唑 应 用 于治 疗 残 胃 出血 取得 的 临床 疗 效显 著 . 值 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 上 广 泛使 用 和 推 广 。 .
止的指标 主要是没有 出现咖啡色的 胃液, 没有 出现柏油样的大便 , 血红蛋 白没
有出现进行性 的下降等 。 1 . 2 . 2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 , 主要分为显效 、 有效 和无效 。 显效 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 2 4 h 之后的 出血症状彻底停 止; 有效指 的是 患者经过治 疗7 2 h之后的出 血症状彻底停止 ; 无 效指的是患者经过治疗 7 2 h 之后 的出血 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 需要 中转手术进行治疗 。 l _ 3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 S P S S 1 8 . 0 对观察 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 理 , 使用 t 对 计量 资料进行检验 ,使用 X 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 P < 0 . 0 5 则 表示存在的差异

我院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我院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我院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作者:罗圣覃麟刘凤萍莫如念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12期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方法:笔者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6月至10月出院手术病历113份,结合诊断与手术,就其抗菌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结果:围术期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93.81%,但存在用药时间过长和联合用药过多等问题,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术前术后联合应用多见。

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率为13.27%,大都选用头孢呋辛钠粉针或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到2小时,只有个别病例用药疗程过长。

结论: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用药较为合理,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关键词:眼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细菌感染,避免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眼科手术属于清洁手术,尽管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很低,不过一旦发生,抗感染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适当局部用药可减少眼睛微环境的细菌数量,能够预防术后感染[1]。

早在2004年8月19日,我国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之后又发布了第《38号文》和《84号文》,针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和管理,作出了规范性指导和政策性规定,但临床上仍有选择不当或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6月到10月出院手术病历113份,通过调查与分析该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情况,以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眼科出院手术病历113份,病例类型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切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虹膜根部切除术。

1149例眼科白内障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1149例眼科白内障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 2 】 P i t t B , L o s c a l z o J , Mo n y a k J , e t a 1 . C o mp a r i s o n o f l i p i d - mo d i f y i n g
e fi c a c y of r o s uv a s t a t i n ve r s us a t o r v a s t a t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t e
[ 9 ] 刘丽军 , 房保军 , 信栓力 , 等.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 子 和基 质金属蛋 白酶 . 9 变化及其l 临床意义 f J ] . 中西医结合心
脑血管病 杂志 , 2 0 1 3 ,l l ( 1 ) : 2 2 . 2 3 .
[ 1 0 ] 张小平 . 普 伐 他汀 对 冠 心病 患 者 血脂 、血 浆 C h e m e r i n水 平 、 超敏 C反 应蛋 白 、血清脂 联素 的影响 [ J ] . 中闰 医药 导报 , 2 0 1 4 .
第1 3 卷第3 期
2 0 1 5 年 5月
临床 药物治疗杂 志
CI i n i c aI M edi c a t i on Jou r n a
VOI . 1 3. NO 3
பைடு நூலகம்
Ma y, 201 5
【 参考文献 】
[ 1 】 方草 , 陈武 . 不 同剂量 阿托伐他汀对 比辛伐他汀 治疗 老年冠心病 合并高脂血症 的临床观察 [ J ] . 中国药房 , 2 0 1 3 , 2 4 ( 4 0 ) : 3 7 7 3 . 3 7 7 5 .
[ 6 6 ] 景培春 , 柏 明成 , 李强 . 阿托伐他汀联用脂必泰对冠心病患者血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盘锦市妇女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小结根据卫医政发〔2011〕1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于2011年9月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查,现将抽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具体情况及存在问题1、眼科用药:主要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术后静滴3-5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术前双眼滴3天,术后继续使用一个月)。

眼科手术青光眼、白内障等基本为一类切口手术,要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48小时。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时间过长,适当的缩短。

2、妇科用药:主要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分别与替硝唑注射液联合应用。

术后预防用药5天,重症盆腔炎(化脓)应用7-14天。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为日三次静点,病历中均为日二次静点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

3、产科用药:主要抗菌药物:青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青霉素过敏者或者早破羊水),术后使用3天抗炎治疗。

4、外科用药:主要抗菌药物: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术后使用3天。

5、儿科用药:主要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同时应用红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肺炎以及支气管肺炎患者根据情况,具体控制应用时间,支原体感染可能应用10-15天左右。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β-内酰胺类药物与红霉素联合应用,一般可降效;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相比,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作用最强的,副作用小,毒副作用比红霉素小的多,肺炎支原体建议使用阿奇霉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日)使用头孢米诺钠注射剂0.5g日二次静点,用法用量均不合理,使用时间已经一周仍在继续使用,毛细支气管炎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首先应选择抗病毒药物,怀疑支原体感染者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细菌感染者应用适当的抗生素,抗菌药物应用不够合理。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理效果分析

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理效果分析
感染 发生的风险 。 关键 词 : 眼科手术 ; 抗菌药物 ; 切口; 医 院 感 染 率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RI 9 7 . 2 3 2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9 1 6 ( 2 0 1 5 ) 0 1 — 0 0 7 8 — 0 3
2 0 1 1年 开 展 全 国抗 菌药 物 临 床 应 用 专项 整 治 活 动 时再 次强 调 1 类 切 口手术 原则 上 不预 防使用 抗 菌 药 物; 综 合 医院 I 类 切 口手 术 预 防应 用 抗 菌 药 物使 用 率 <3 0 , 预防 使 用 抗 菌 药 物 时 间 控 制 在 术 前 0 . 5 ~2 h , 预 防使用抗 菌药 物 时 间≤ 2 4 h [ 1 ] 。为 此 , 天 津 市 眼 科 医院 于 2 0 1 1 年成 立 了多 学科 、 多部 门联 合 的抗菌 药 物管 理委 员会 , 加 强 抗 菌 药 物 管 理 工 作 。将 眼科 I 类 切 口手术 纳入 目标 监测 的范 围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现
医 院感 染发 病率 。
调 查 Me t a 分 析[ J ] . 中 国实用 内科 杂志 , 2 0 1 0 , 3 0 ( 8 ) : 7 0 8
71 0.
次调 查 中吸烟 人群 和 不 吸 烟 人群 在 与 焦 油 、 尼 古 丁 相
关 的认 知上产 生 了差 异 。因此进 一 步加 强烟 草对健 康 危 害 的相关 知识 宣传 , 特 别是 “ 烟 中 的尼古 丁是 引起 大 多 数癌 症 的化学 物质 ” , 提高认 知 , 强化 干预 , 依然 是 控 烟 工作 的重 点 。各 大医 院在创 建 无烟 医疗 卫生 机构 的 过 程 中也都 开设 了戒 烟 门诊 , 而我 们 也 发 现 桐 乡 市 卫 生 工作 者 的戒 烟 率 有 6 . 1 2 , 所 以, 充 分 调 动 戒 烟 卫 生 工作 者积 极性 , 发 挥其 专业 特长 以及 亲身 经验 , 投 入 到戒 烟 门诊 以及 控 烟技 巧 的培 训 当 中 , 也 是 今 后 开 展 控 烟 工作 当 中值得 推进 的一 项重 要 内容 。

眼抗菌药

眼抗菌药

小儿眼科手术前预防感染用药的探讨一、眼科术前用药的必要性结膜是一层菲薄的粘膜组织,表面光滑,质地透明,覆盖于眼睑内面及眼球前部的巩膜面。

按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隆结膜三部分。

三部分所构成的囊状空隙称结膜囊。

结膜囊通过睑裂与外界相通,所以存在细菌不可避免。

结膜囊细菌大多为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正常情况下,结膜与角膜上皮完整时,起到一个屏障作用,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在手术的条件下,角结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来自眼表的细菌即可经手术切口侵入眼组织,在体内环境下,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就有了致病的可能性而导致眼部感染。

可怕的是,一旦眼内发生术后感染,严重将可导致失明,让原本成功的眼科手术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

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引起术后眼内炎的病原体主要来自眼睑及结膜囊。

眼睑皮肤面、睑缘睫毛根部的细菌可以用消毒液杀灭,而结膜囊则无法消毒。

但结膜囊又是手术必经之路,所以成为术后继发感染的潜在感染源。

因此,眼科术前合理选择应用眼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术后眼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眼部感染的细菌分布眼部感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等。

其中,以细菌感染为多见。

常见的细菌分两大类,其中又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一)革兰氏阳性菌:1.葡萄球菌:为眼部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增加,由葡萄球菌所致的眼病也在增多,如:外睑腺炎、睑缘炎、结膜炎、慢性泪囊炎、化脓性角膜炎。

在眼外伤和球内手术继发感染造成全眼球脓炎时,由葡萄球菌所致者最多。

(1)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较强,经常通过裂口、伤口、甚至汗腺、毛囊等进入体内,引起局部化脓及败血症等。

(2)表皮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2.链球菌:在人眼正常结膜囊内不出现,如发现即应认系致病菌。

分甲、乙、丙型溶血性链球菌,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眼病最多。

这种细菌对正常上皮侵袭力不大,如果上皮一旦发生破损,毒力立即显著。

能致急性或慢性结膜炎、且为膜性者,角膜感染、穿孔以致全眼球脓炎等。

最新 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精品

最新 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精品

眼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本院眼科住院患者以手术居多,感染是眼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后果严重,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失明。

因此眼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同时,若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也可导致患者菌群失调及细菌耐药性增加,从而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为了解本院眼科 I 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行政干预的作用情况,以及目前使用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干预方向做好调研工作,为本院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2.3.2 制定标准细则、持续改进分析、反馈、公开由药事委员会联合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微生物室、手术科室、麻醉科和手术室召开专项研讨会,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评价标准、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和管理制度。

每个月由主任药师和院感科专职人员调查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原因,结合标准和细则,进行专业讲评和对比(科室与自己、科室与科室之间),每个月向各科室反馈,每季度在院感委员会和药事委员会上反馈,结果在院内网上公开。

1.2.3.3 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合理应用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每个月对不合理项目给予科室考核和科主任考核双重扣分(经济惩罚)。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 SSPS 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围手术期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干预前 1052 例中使用抗菌药物 952 例,使用率 90.5%;干预后 648 例中使用抗菌药物 65 例,使用率 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30.91,P<0.05)。

2.2 手术切口感染率干预前 1052 例中,出现 1 例切口感染,发生率 0.9%,干预后 648 例患者中,无感染病例。

我院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表 1 6 0例 患 者 病 种 构 成
年眼科手术病历 6 份 , 0 进行分析 , 结果如下 。
l 资 料 来 源 和 方 法
1 1 资 料 来 源 .
随机 抽取 我 院 2 1 0 1年 上 半 年 眼 科 手 术 病 历 6 0 份 , 中男性 2 其 6例 , 性 3 女 4例 , 龄 从 8 O岁 , 年 ~7 平
药> 7 2h者 2 例 , 3 . 2 。见表 3 1 占 18 。
表 3 围 手 术 期 抗 菌 药 物 的 使 用 时 间
符 合《 菌药 物 临床应 用指 导原 则 》 抗 的要 求 , 别病 例 个 有 眼外 伤 , 二类 切 口用 药时 间长 。但局 部 和全身 用 属
4 8h的 2 9例 , 4 . 4 , 后 用 药 ≥ 7 占 3 9 术 2h者 2 1例 , 3 . 2 , 占 1 8 最长 为 5d, 均 用 药 时 间为 3 0 。 结 论 : 院眼 平 . 2d 我
科 围 手 术期 预 防性 使 用抗 菌 药物 的情 况基 本 合 理 。 关键 词 :眼 科 手 术 ; 围手 术期 ; 菌 药 物 ; 理 应 用 抗 合 中 图分 类 号 : 9 8 1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l 7 —7 0 ( O 1 0 —0 2 —0 62 6 6 2 l l3 2 8 2
2 结 果
2 】 疾病情 况 .
见 表 1 。
收稿 日期 :2 l — 5 1 0 10 ~ 2
作者 简 介 : 灵 敏 ( 9 8 )女 , 南 开 封 人 , 唐 15 一 , 河 主管 药 师 , 事 临 床 药 学 工 作 。 从
唐 灵 敏 : 院 眼科 围 手 术 期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情 况 分析 我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其合理使用却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和谨慎对待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促进其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

一、眼科抗菌药物的种类及特点目前,常用于眼科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疗效。

2、氨基糖苷类:例如妥布霉素。

其对于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强。

3、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眼膏。

常用于治疗眼部的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

4、磺胺类: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是常见的代表药物。

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副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原菌的类型以及药物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二、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眼科抗菌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外眼感染:如睑腺炎(麦粒肿)、睑缘炎、结膜炎等,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

2、内眼感染:包括角膜炎、眼内炎等,这些感染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以防止视力受损。

3、眼部手术后预防感染:例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等,术前和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滴眼剂: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患者需要将药液滴入下结膜囊内,通常每天使用数次。

在滴眼时,要注意保持瓶口不接触眼部,以免污染药液。

2、眼膏:眼膏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夜间使用。

使用时将适量眼膏涂于下结膜囊内。

3、结膜下注射:对于严重的眼部感染,可能会采用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的方式,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但这种方法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

四、眼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指征用药:部分医生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仅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药物的滥用。

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使用分析

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使用分析

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使用分析一、引言眼科手术作为治疗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其术后感染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的应用现状1. 抗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是眼科手术后应用最广泛的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范围,可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窄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窄谱抗生素如针对葡萄球菌的万古霉素、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氨基糖苷类等,对特定类型的细菌具有针对性抑制作用。

2. 抗真菌类真菌感染在眼科手术后较为少见,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抗真菌类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在眼科手术后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3. 抗病毒类病毒性眼病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病等,在眼科手术后也可能出现。

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在预防和治疗术后病毒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抗感染药物在眼科手术后使用的影响因素1. 手术类型不同类型的眼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风险和病原微生物种类有所不同。

如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手术等创伤较小的手术,术后感染风险相对较低;而视网膜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创伤较大的手术,术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

2. 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均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如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因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3. 药物因素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因素。

如药物的抗菌谱、药物浓度、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均可能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而眼科疾病的治疗中,抗菌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特进行本次报告。

一、眼科抗菌药物的种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眼科抗菌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这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氨基糖苷类常见的有妥布霉素滴眼液等。

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

3、大环内酯类例如红霉素眼膏等。

4、磺胺类如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等。

二、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症眼科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眼部感染性疾病:1、细菌性结膜炎这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

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引起炎症的细菌。

2、角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

3、麦粒肿又称针眼,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4、泪囊炎泪囊部位的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来控制炎症。

三、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滴眼、眼膏涂眼等。

滴眼时,患者需要先清洁双手,头部后仰或仰卧,眼睛向上看,将滴眼液滴入下结膜囊内,然后轻轻闭眼 1-2 分钟,使药物充分分布。

眼膏的使用则通常在睡前进行,同样需要清洁眼部和双手,将眼膏挤入下结膜囊内。

四、眼科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使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喹诺酮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眼部刺激、过敏等反应。

3、按照医嘱用药包括用药的频率、剂量和疗程,不可自行增减。

4、特殊人群的用药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五、眼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通过对我院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部分医生存在经验性用药的情况,没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用药疗程过长或过短的情况时有发生。

过长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过短则可能治疗不彻底。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

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报告一、引言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而眼部感染则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

在治疗眼部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以促进其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

二、眼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一)结膜炎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部感染之一,可由细菌、病毒、过敏等因素引起。

细菌性结膜炎通常表现为眼红、眼痒、眼屎增多等症状。

(二)角膜炎角膜炎较为严重,常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症状包括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

(三)麦粒肿和霰粒肿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霰粒肿则是睑板腺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

三、常用眼科抗菌药物分类(一)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二)氨基糖苷类例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三)大环内酯类常见的有红霉素眼膏等。

(四)磺胺类如磺胺醋酰钠滴眼液。

四、眼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一)明确诊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必须明确眼部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避免盲目用药。

(二)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三)合理的给药途径眼科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包括滴眼、眼膏涂眼、结膜下注射、眼内注射等。

一般来说,轻度感染多采用滴眼和眼膏涂眼,严重感染可能需要结膜下注射或眼内注射。

(四)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频率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浓度和使用频率,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五)避免滥用防止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五、眼科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患者 A,女,25 岁,因双眼红肿、眼屎增多 3 天就诊。

诊断为细菌性结膜炎。

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 4 小时滴眼 1 次,治疗 5 天后症状明显缓解。

(二)案例二患者 B,男,40 岁,因右眼疼痛、畏光、流泪 2 天就诊。

诊断为角膜炎。

经过病原学检查,确定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中合理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中合理应用分析
析[ J ] .海峡药学 , 2 0 1 0 , 2 2 ( 7 ) : 2 1 3
抗 菌药 物 在 眼科 临床 中合 理应 用分 析
靳三全( 河南焦作煤业( 集团) 方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一分院眼科 焦作 4 5 4 0 0 0 )
摘要 : 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接触 日 益频繁, 我国的人民群众中出现获得性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几率不断的增加, 加上 电
查。
参考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督查 的过程中 , 临床药师 能够积极 宣传抗 菌药物 临床
合理应用的有关文件 , 利用 自己掌握 的药学 知识 , 推荐抗菌药 物 的合理使用 , 特别 是在 I 类切 口的手术上 , 严格控制临床使
用一代头孢霉素 。从表 2可见 , 医院头孢 唑啉钠 的使用 构成
比达 4 6 . 9 3 % 。同时杜绝了氟喹诺酮 药物在 预 防手 术感染上
间不确定 、 手术接 台延误等 问题 , 我院医务部规定所有术前 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 , 均 由 临床科 室带 药 , 由麻 醉手 术科 护士 执
行, 并在手术护理记 录单上详 细登记 , 包括 品名 、 规格 、 剂 量、
[ 5 ] 何芬芬 , 李名扬 . 我院 I 类切 口手术预 防应 用抗菌药物 的调查分
2 0 1 5年
第2 7卷 第 8期
给药途径 、 给药时间等。从根本 上解决 了抗 菌药物是用 药时
机不 及 时 的 问题 。手 术 预 防用 药 平 均 术 前 给 药 时 间 : 7 3 . 7 5±
2 1 . 1 7 m i n ( n =4 4 6 ) , 符合《 卫 生部 办公厅关 于抗 菌药 物临床 应用管理有关 问题 的通 知》 ( 2 0 0 9年 3 8号文 件 ) 的要求 。对

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治分析

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治分析

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治分析目的了解抗菌藥物整治前后我院眼科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改善情况。

方法对我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150份白内障清洁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历中抗菌药种类、用药时间、用药时限和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实施专项整治后,我院眼科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类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7.3%下降到42.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使我院眼科临床抗菌用药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标签:白内障清洁手术;抗菌药整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药物种类之一,目前国内、国外都存在使用抗菌药不合理现象。

2011年,卫生部颁布《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1],要求各级医院不断强化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力度,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并对细菌耐药进行有效控制。

为更好配合和落实卫生部下发文件精神,我院制定“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探讨专项整治前后,我院眼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150份白内障清洁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抗菌药整治前(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75份病历作为参照对象,同时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75份处方和病历作为整治后依据。

整治前(A组)男36例,女39例,患者年龄(66.3±12.6)岁;整治后(B 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65.4±12.8)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清洁手术相关治疗标准[2],排除术前、术后感染者以及术前7d内服用抗菌药的患者。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1)患者基本资料: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出院时间、诊断依据、抗菌药物过敏史等。

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5篇可选)

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5篇可选)

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5篇可选)第一篇: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眼科手术中存在血-房屏障,全身用药眼组织中难以达到应有的药物浓度.因此,提倡局部注射或滴眼液来预防感染。

可选用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克林霉素等可透过血-房屏障的药物全身应用眼科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一直存在困惑。

其一,老年人,高龄,其二,有植入物,似乎眼科该类手术的预防用药“理所当然”。

今天终于弄明白了“眼科手术类别的划分及预防用药的原则”,与大家分享。

虽然人的眼睑中不是无菌的,但是眼睑内由于有泪腺分泌,其有自洁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专家把非外伤性眼科手术定为I类切口的原因。

另外一般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量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全身用药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相比局部使用滴眼剂就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在眼球局部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预防感染,而且方便、经济,减少了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首先,内眼手术,具备一类切口预防感染的用药指征,其次,用药应选择一代头孢,其用药时间应该在手术前0.5-2小时间,最后,应该单次使用,实在需要时,可临时给予一剂,总用药时间不超过 24小时。

眼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南》 1.眼科围手术期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2.预防性用药以局部滴眼为主,有感染倾向者可全身使用抗菌药;3.外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2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1~2周(急诊手术除外),内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3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2~3周(急诊手术除外)。

4.眼科局部使用抗菌药的途径包括滴眼,结膜下,球结膜下,玻璃体腔,球旁以及球后注射等。

局部应用抗菌药首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应避免眼部长期应用抗菌药,以防止抗菌药耐药性的发生。

妇产科涉及阴道手术、剖宫产等预防用药1.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的切口分类标准,剖宫产手术属于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

剖宫产手术为进宫腔手术,与阴道相通,易发生感染,故需预防用药。

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发表时间:2011-04-27T11:16:39.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周桦[导读]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开展调查分析。

周桦(湖北省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443000)【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019-03【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开展调查分析。

方法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眼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病历492份,涉及眼外伤、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及眼角膜病等,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中,共涉及抗菌药物12种,其中注射剂6种,滴眼剂3种,口服剂型3种。

单联选用抗菌药物337例,二联选用抗菌药物152例。

患者接受给药途径有静脉滴注、滴眼和口服三种,按每一位患者用一种抗菌药物作为一例,则共为1023例,其中静脉滴注329例,局部滴眼510例,口服184例。

抗菌药物应用的平均疗程为5.21天,其中最短为3天,最长为8天。

术前3天预防用药的424人,术前0.5-2 h用药493人,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少于24 h的9人,少于48 h的56人。

结论眼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眼内通透性好、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便宜等几大原则。

要加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以有效防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眼科手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眼科手术属于清洁手术,感染是眼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眼科手术后感染往往后果较严重,不仅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者将导致患者失明。

因此,眼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手术后感染,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的效果分析

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的效果分析

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干预方法。

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选取41例清洁手术患者(干预前)作为常规组;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选取41例清洁手术患者(干预后)作为研究组。

对比两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结果研究组单独用药合理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合理率以及三、四药物联合应用合理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围手术期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显著改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3-ZYM 引言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期间,药物应用不当或者是大量滥用,会引起菌群失调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更甚至引起二重感染,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安全健康,加重患者医疗负担[1]。

规范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改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临床意义重大。

本文特此对82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特此探讨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干预方法。

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选取41例清洁手术患者(干预前)作为常规组,其中男性研究对象23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年龄22~60岁,平均(35.4±8.8)岁。

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选取41例清洁手术患者(干预后)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研究对象24,女性研究对象17例,年龄21~60岁,平均(35.5±.7)岁。

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方法从2017年07月起,建立质量考核小组,每月检查、考核院内临床科室在抗菌药物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在全院通报每个科室考核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
小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眼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小结
眼科手术中存在血-房屏障,全身用药眼组织中难以达到应有的药物浓度.因此,提倡局部注射或滴眼液来预防感染。

可选用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克林霉素等可透过血-房屏障的药物全身应用
眼科白内障晶体植入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一直存在困惑。

其一,老年人,高龄,其二,有植入物,似乎眼科该类手术的预防用药“理所当然”。

今天终于弄明白了“眼科手术类别的划分及预防用药的原则”,与大家分享。

虽然人的眼睑中不是无菌的,但是眼睑内由于有泪腺分泌,其有自洁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专家把非外伤性眼科手术定为I类切口的原因。

另外一般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量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全身用药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相比局部使用滴眼剂就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在眼球局部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预防感染,而且方便、经济,减少了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首先,内眼手术,具备一类切口预防感染的用药指征,其次,用药应选择一代头孢,其用药时间应该在手术前小时间,最后,应该单次使用,实在需要时,可临时给予一剂,总用药时间不超过 24小时。

眼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南》
1.眼科围手术期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2.预防性用药以局部滴眼为主,有感染倾向者可全身使用抗菌药;
3.外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2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1~2周(急诊手术除外),内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3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2~3周(急诊手术除外)。

4.眼科局部使用抗菌药的途径包括滴眼,结膜下,球结膜下,玻璃体腔,球旁以及球后注射等。

局部应用抗菌药首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应避免眼部长期应用抗菌药,以防止抗菌药耐药性的发生。

妇产科涉及阴道手术、剖宫产等预防用药
1.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的切口分类标准,剖宫产手术属于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

剖宫产手术为进宫腔手术,与阴道相通,易发生感染,故需预防用药。

2.剖宫产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3.妇科手术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4.防止手术给阴道感染性疾病可能造成的逆行感染,阴道感染者条件许可应先治疗后择期性手术。

老年患者,患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择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是局部点眼药还是全身
静脉输注
眼科医师认为必须全身静脉输注,理由:其一,普通手术室。

其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前房予注射%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1:1)混合液约,碘必殊眼膏涂眼,眼垫包眼,术毕回房。

可术前没用药,术后吧予口服头孢子氨苄2天.
合理吗
术后经前房注射头孢呋辛虽是国外一项生态趋势研究结果,如果医院认可,应该算是合理用药,且不纳入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统计;但术后口服头孢氨苄我认为不合理,且没有意义。

不过我有两点疑问,1.术后经前房注射头孢呋辛的用法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指南或什么的作为依据,临床应用是否可纳入超说明书用药范畴,如果用也需要按超说明书用药进行管理;2.目前国内质量参差不齐的头孢呋辛是否都能用于前房注射呢我真的有点担心
能通过血眼屏障的一代抗菌药很少,按照卫生部要求,一代抗菌药是没问题的,主要预防葡萄球菌感染,2、3、4代比一代弱,不符合标准。

眼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南》1.眼科围手术期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2.预防性用药以局部滴眼为主,有感染倾向者可全身使用抗菌药;3.外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2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1~2周(急诊手术除外),内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3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2~3周(急诊手术除外)。

4.眼科局部使用抗菌药的途径包括滴眼,结膜下,球结膜下,玻璃体腔,球旁以及球后注射等。

局部应用抗菌药首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应避免眼部长期应用抗菌药,以防止抗菌药耐药性的发生。

眼科手术后静脉用抗菌药的目的是预防眼内感染,如果不是预防眼内感染,静滴抗菌药就没有必要,局部用眼膏或眼水就可以了,如果预防眼内感染,要用三代头孢才能有作用,考虑平障的原因.
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局部应用为主,然而随着内眼手术的飞速发展及诸多复杂外眼及眼表手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全身“预防及控制感染”作为事关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逐渐被广大眼科医生及医政管理部门所重视,相关规定虽然在诸多文件、文献中均有阐述,但至今仍缺少一部分类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细则。

为有效控制不良反应、保障医疗安全,对此进行规范实属必要。

目前眼科围手术期用药的常见问题可归纳如下:⑴对眼科手术切口分类的概念模糊;⑵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围手术期治疗用药;⑶对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能很好地进行掌握;⑷由于专科的局限性,对全身给药的适应症、禁忌症把握不到位。

这些问题在眼科临床工作中长期存在,需要更为行之有效的规范加以约束,而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全身应用规则的制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以上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眼科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不能取代眼科专科处理,更不能由于对药物的依赖而忽视了无菌操作。

眼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全身应用相对单一,但眼部结构精细、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局部点眼疗效有限,加之眼球本身组织学屏障的存在,使得正确使用全身抗菌药物对围手术期预防和控制感染显得尤为关键,这是眼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

眼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南》
1.眼科围手术期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2.预防性用药以局部滴眼为主,有感染倾向者可全身使用抗菌药;
3.外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2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1~2周(急诊手术除外),内眼手术前一般局部用药1~3天,术后一般局部用药2~3周(急诊手术除外)。

4.眼科局部使用抗菌药的途径包括滴眼,结膜下,球结膜下,玻璃体腔,球旁以及球后注射等。

局部应用抗菌药首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应避免眼部长期应用抗菌药,以防止抗菌药耐药性的发生。

应注意2个屏障
1.抗菌药是否透过血眼屏障决定其口服、肌内、静脉注射的抗菌作用。

这些途径给具体某个抗菌药是否透过血眼屏障缺乏研究或资料缺如,给选择易透过血眼屏障抗菌药带来困难,一般不使用口服、肌内、静脉注射给药。

眼感染多采取前眼房注射、结膜下注射、球周注射眼、后腾氏囊注射等眼注射给药。

2.抗菌药是否透过角膜屏障决定其局部用抗菌药的的抗菌作用。

由于白内障手术清洁手术部位无法使用消毒剂“消毒”,因此,术前局部就需要用抗菌药物滴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