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
浅议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
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是公民实现劳动权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劳动管 规定未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的劳动合 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在实践
理的有效措施 ,同时也是防止和解决劳动争议重要依据 。随着 中,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着根本不与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的颁布实施 ,劳动合同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协商,只把合同文本给劳动者签字后又收 回的情形 ,劳动者不知
和完善,但在一部分企业中还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 ,实践中仍然 劳动合同的内容 。这类合同违反 了协商一致的原则,为无效劳动
存在大量不规范或无效的劳动合同。因为对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 合 同 。
直 接体 现着 劳动 法 的价 值取 向 ,关 系着劳 动 合同 当事 人的切 身 利
二 订立劳动合同因采取欺诈 、胁迫等手段而无效
一 、 劳 动合 同因违 反 国家 法律 、行政法规 的强制 性规定 况,应被认定为欺诈,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二)以给公民及
而 无 效
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
强制性规定排除了合同当事人的意思 自治,即当事人在合同 出其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在一些劳
同的劳动者 一方必须是具 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 准怀孕”等霸王条款 ,最严重的是实践 中出现的造成劳动者死亡
民,企业与未满十六周年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劳动合 同就是无效的 的免责条款。对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法律是给予特殊保护
劳动合同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劳动合同因内容不合 的,并且从整体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考虑 ,如果允许免除用人单位
中不得合意排除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适用,如果当事人 动争议案件 中,用人单位逼迫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
关于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解释
关于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解释劳动合同是用于规范雇佣关系的一种法律文书,它是劳动双方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劳动合同可能存在作废或无效的情况。
本文将就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概念、原因、法律适用以及相关补救措施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解释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概念。
劳动合同作废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成立时就存在某种违法情形或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因而从合同成立时起便失去法律效力的情况。
劳动合同无效是指合同成立时的违法情形在后来得到确认或者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当事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裁定无效的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原因。
1. 合同当事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未满18周岁,或者是不能完全辨识自己行为能力而被法律认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这样的合同是作废的。
此外,合同当事人也可能是以强力、欺诈、威胁等不正当手段达成的合同,这样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2. 合同内容违法:劳动合同中的内容如果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章的规定,例如未按照法定劳动制度约定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资支付等,合同也将无效。
此外,合同中存在过于苛刻的约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条款,也会导致合同的无效。
3. 合同形式违法: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一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如果劳动合同以非书面形式达成,将导致合同的无效。
但是,即使是口头合同,只要能够证明其存在,合同依然是有效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在发生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情况时,应如何进行法律适用和补救。
1. 法律适用:鉴于劳动合同作废和无效的情况属于合同法范畴,一般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2. 补救措施:对于劳动合同作废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法院申请撤销合同,要求对方返还给付的报酬或者赔偿损失。
对于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无效合同被认定后,两个当事人需要恢复到原有的法律关系。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一、引言劳动合同是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合同,其目的是相互约束双方,确保劳动者享有应得的权利和利益,并为用人单位创造利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可能会出现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况。
这种情况往往给双方造成很多麻烦。
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特别注意避免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况出现。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
二、劳动合同无效1、超出法定时限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不能超过三年。
如果超过三年,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以非常形式威胁劳动者,强制要求其签订超期劳动合同,也是无效的。
2、违反法律、法规任何合同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就是无效的。
如果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违反公序良俗的,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
3、无签订书面合同《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都应当与劳动者在书面形式下订立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
4、强制签订劳动合同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以非常形式强迫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以威胁、恐吓、胁迫等非常手段强制劳动者签订,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
5、双方协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保证双方平等协商。
如果用人单位在不平等的情况下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请求撤销该劳动合同,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6、无法履行合同如果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用人单位无法履行已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三、劳动合同部分无效除了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外,还存在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虽然劳动合同仍然有效,但是其中某些条款是无效的。
1、不合理的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必须合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劳动合同无效案例分析:劳动合同因某些原因被宣告无效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案例分析:劳动合同因某些原因被宣告无效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定其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合同有时会被宣告无效,导致劳动关系的终止。
本文将分析劳动合同无效的案例及其法律后果。
首先,劳动合同被宣告无效可能是由于签订合同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违反合同法的规定。
例如,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威胁等手段强迫劳动者签订合同,或者合同中的条款明显不合法、不合理,这些都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的无效。
其次,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还包括劳动合同的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未经劳动者事先同意变更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超期使用劳动合同。
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导致劳动合同的无效。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案例一:某公司欺诈劳动合同案某公司为了吸引人才,虚报了薪资待遇和福利,以此吸引了一名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
然而,当劳动者入职后发现薪资和福利与合同不符。
劳动者因此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诉讼,要求宣告劳动合同无效。
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用人单位欺诈、强迫劳动者签订合同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被宣告为无效,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及赔偿金,并终止劳动关系。
案例二:公司以胁迫手段变更劳动合同案某公司以解雇威胁的方式,迫使一名劳动者同意变更原有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者认为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合同法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宣告劳动合同无效。
法律后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
如果变更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宣告劳动合同无效,并终止劳动关系。
此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劳动者的违约金及赔偿金。
案例三:公司超期使用劳动合同案某公司与一名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然而,公司在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该合同,超过了法定的期限。
劳动合同的无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劳动合同的无效11、试用期任意辞退员工北京某投资公司(甲方)与赵某(乙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乙方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岗位要求的,甲方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
”该合同期限为__年6月至20__年6月,试用期为3个月。
__年8月,公司认为赵某没有完成工作任务,遂以“不符合岗位要求”为由将其辞退。
此后,赵某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仲裁委认为,公司未提供具体事实依据,系违法解除,遂依法裁决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最终经过调解,公司支付赵某工资和赔偿款共计10万余元,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点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在本案中,将“不符合录用条件”扩大解释为“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现实中,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将针对与本岗位有关的录用条件向劳动者进行明示,在劳动签字确认后,才能将其作为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进行考核的标准,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
如果用人单位发现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确实“不符合录用条件”时,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仅仅认为劳动者工作能力不符合要求,用人单位仍需要对劳动者经过培训、调岗,劳动者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
2、不允许员工自由离职北京某机械公司(甲方)与孙某(乙方)在劳动合同约定:“乙方提出解除本合同,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乙方未能与甲方协商一致的,乙方应当坚持工作,继续履行本合同。
”该合同期限为__年1月至20__年1月。
__年1月,孙某因公司拖欠其工资,遂向公司递交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公司开具离职证明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而公司以孙某提前解约为由,要求孙某必须赔偿公司违约金1万元,才可以为其开具离职证明。
孙某不得已而提起仲裁,仲裁委裁决公司在规定时间内为孙某出具离职证明,并协助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并且对公司进行了批评教育。
劳务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
一、劳务无效合同的认定劳务无效合同是指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务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下的劳务合同被认定为无效: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劳务合同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违反劳动法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2. 违反公序良俗:劳务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强迫劳动者从事非法活动。
3. 采取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
4.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恶意串通,通过签订劳务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5.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劳务合同,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
6. 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因欺诈、胁迫等手段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
二、劳务无效合同的处理1. 无效合同的财产返还:合同无效后,用人单位应将因合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劳动者。
2. 赔偿损失:因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用人单位应依法予以赔偿。
若双方均有过错,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3. 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无效劳务合同,双方应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4. 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因签订无效劳务合同而违反法律法规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重新签订合法劳务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在了解无效合同原因的基础上,重新签订合法的劳务合同。
三、预防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避免签订无效劳务合同。
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程序。
3. 加强合同审核: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应严格审核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4. 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劳动者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应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签订无效合同。
法务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
招聘法务经理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集团公司)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企业法务部门的基本职能?A、合同审核与管理B、知识产权保护C、市场营销策划D、劳动争议处理答案:C解析:市场营销策划通常属于市场营销部门的职能,而法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合同审核与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事务的管理和协调。
因此,C选项不属于法务部门的基本职能。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哪项行为构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违反?A、未经股东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另一家公司B、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C、泄露公司商业秘密D、违反竞业禁止条款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不得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选项A、C、D虽然也是违法行为,但它们分别涉及的是公司资金管理、商业秘密保护和竞业禁止,而B选项直接涉及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违反了忠实义务。
3、题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列关于公司监事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监事会由公司股东选举产生,监事会主席由董事会任命B、监事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但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C、监事会的职权包括对董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但对董事会决议无权提出异议D、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3人,但可以全部由董事兼任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监事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但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选项A中,监事会主席应由监事会选举产生;选项C中,监事会对董事会决议有提出异议的权利;选项D中,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3人,且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因此,选项B正确。
4、题干: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期限的规定,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B、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C、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无论劳动合同期限长短D、试用期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受劳动合同期限的限制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刍议无效劳动合同
法律经纬刍议无效劳动合同□戴志颖[1]任然[2]([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2]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有些用人单位用以约束劳动者的所谓合同是无效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欠缺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2006年新的《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出台,进一步细化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本文拟结合该草案的规定和现行《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无效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劳动者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081-02一、无效劳动合同的概述(一)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点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①。
根据无效劳动合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无效劳动合同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无效劳动合同欠缺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
劳动合同的成立除符合合同成立的一般有效要件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基本要件,如果当事人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这些成立要件,那么应该认定这类劳动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
2.无效劳动合同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无效劳动合同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责任问题,即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基于过错而对他方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问题。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从《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以及2006年新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和无效劳动合同发生的频率来看,笔者认为无效劳动合同的种类主要有:1.受欺诈、胁迫的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这类无效劳动合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1)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2)抵制性质的劳动合同;(3)附带保证的劳动合同;(4)无保障的劳动合同。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6篇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6篇篇1合同是双方达成协议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合同都是有效的,有时候合同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被认定为无效。
本文将就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进行详细探讨。
一、合同内容违法合同内容的违法性是使合同无效的最常见因素之一。
合同内容违法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禁止事项:如果合同的内容涉及到法律明确禁止的事项,如涉嫌合同涉及非法贩卖毒品、赌博等行为,这种合同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2. 公共利益受损:合同内容涉及到侵害公共利益或社会安全的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
3. 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有关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样会导致合同无效。
二、严重不公平合同若存在严重不公平的情况,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严重不公平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利义务不对等: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导致一方在合同中陷入极不利的境地。
2. 强迫或欺骗:一方利用强迫或欺骗手段导致对方签订的合同存在显著的不公平性。
3. 不合理限制合同自由: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的限制合同自由的条款,如将对方的选择权限制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
三、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体现,若合同签订时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真实意思表示缺乏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欺诈行为:一方在合同签订中采取欺诈手段,导致对方对合同内容的真实理解受到干扰。
2. 误解或误导:一方对合同内容存在误解或受到他方的误导,导致签订了自己并非真正意愿的合同。
3. 强迫签订:一方被迫或受到威胁而签订合同,其真实意思表示受到了损害。
四、合同违反公序良俗合同若涉及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同样会被认定为无效。
公序良俗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
合同违反公序良俗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社会伦理观念: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基本伦理观念,如涉及重大的道德败坏行为。
2. 公共道德标准:合同内容违反公共道德标准,如含有侮辱性、歧视性等内容。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合同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的概念、原因、法律后果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的概念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签订的解除协议因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或者合同本身存在无效情形,导致解除协议失去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违反法律法规的解除协议:如解除协议中约定的解除条件、程序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 违反公序良俗的解除协议:如解除协议中约定的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公德。
3. 合同本身存在无效情形的解除协议: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成立,或者用人单位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劳动者订立解除协议。
4.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解除协议:如解除协议中约定用人单位不承担法定赔偿责任、免除劳动者的福利待遇等。
二、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的原因1. 法律法规不完善: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解除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和不足,给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提供了可乘之机。
2.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强: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的法律性质和后果认识不足,导致在签订解除协议时,未能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3. 执法监管不到位: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对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仍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使得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得以实施。
4. 利益驱动: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故意违反法律法规,与劳动者签订无效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三、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的法律后果1. 无效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作废后,双方签订的解除协议无效,对双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无效的三种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的三种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是指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其他任何部门或者个人都无权认定劳动合同无效。
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下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主要有三种情形: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形下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是以下这几种情况:(一)在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主要指法律规定部分岗位需要劳动者经过专门培训,并且已经取得资格证书,但是劳动者虚假的资格证书,并且签订劳动合同。
(二)行为人负有义务向他方如实告知某种真实情况而故意不告知的。
如单位虚假承诺优厚的劳动条件,劳动者本身存在疾病,不得从事某些行业,但并未如实告知的等。
(三)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
或者逼迫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续签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形下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是以下这几种情况:(一)用人单位制定霸王条款,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
主要是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等,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的。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其中包括约定无偿劳动,或者约定巨额违约金的,来限制劳动者流动的,又或者是约定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按照法律规定,这种情形下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是以下这几种情况:(一)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企业与未满十六周年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劳动合同就是无效的劳动合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又或者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的。
231548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15秋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为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满足女职工对婴儿哺乳的时间需要,各国立法都有关于女职工哺乳期的保护。
《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工作。
. 100天. 一周岁. 两周岁. 三周岁正确答案:2. 下列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正确答案:3.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组织冒险作业,有权()。
. 拒绝执行. 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正确答案:4.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下岗职工的特征的是()。
. 下岗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 离开本人的生产或者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 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不再对其负责退休养老保险正确答案:5.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 《国际劳工宪章》. 《国际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条约》. 《国际劳工章程》正确答案:6. 劳动监察机构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
用人单位应当在()向劳动监察机构做出书面答复。
.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7日内. 收到通知书之日内7日内.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 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正确答案:7. 某私营企业下列所为哪个不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招收3名15周岁的工人. 以女性为由拒绝招收4名女工. 不同意职工组建工会. 辞退1名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怀孕女工正确答案:8.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另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纠纷-无效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无效劳动合同案例分析同《劳动法》相比较,《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合同无效原因增加了两种;二是增加了在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情况下,劳动者报酬如何支付的规定;三是在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方面,不仅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民事赔偿责任,也规定了劳动者的民事责任,即由于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效的,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劳动合同法新增两种无效合同【案例】2008年初,天宇公司进行改制。
按规定,改制后的天宇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能少于原劳动合同未履行的期限。
员工小张的原劳动合同未履行期限为三年六个月。
新企业的领导为减少用工成本,抓住小张在工作中多收钱款未开发票的错误,要求小张与公司签订期限只有一年的劳动合同。
否则就给其曝光。
劳动合同签订后,小张非常后悔。
要求与单位签订至少三年半的劳动合同。
单位对此不予理睬。
小张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小张的请求会得到劳动仲裁的支持吗?关键是他的那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是否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劳动法》规定了两种无效的劳动合同:一种是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另一种是采用胁迫、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里除了保留这两种无效合同的界定外,又增加了两种无效合同,其一就是“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
小张在与天宇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利用小张在工作中多收钱款未开发票的错误,减少了他的劳动合同期限,小张虽不情愿,但迫于公司将其错误行为“曝光”的压力,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因此,这种劳动合同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时,就可能被认定为是“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无效合同。
《劳动合同法》新增的另一种无效合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的合同。
如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生产经营变化及劳动者的工作情况调整其工作岗位,劳动者必须服从单位的安排”,违反了劳动合同变更必须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实际上剥夺了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权利,应当认定为无效条款。
单向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单向劳动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在我国,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应当是双方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单向劳动合同,即只有一方提出合同内容,另一方只能接受或拒绝的情况。
那么,这种单向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单向劳动合同。
单向劳动合同,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方提出合同内容,另一方只能接受或拒绝的合同。
这种合同通常在劳动力市场中较为常见,如招聘广告中提到的岗位职责、薪资待遇等,劳动者通常只能选择接受或拒绝。
此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向劳动者提供一份详细的劳动合同草案,劳动者需要在此基础上签署同意。
那么,单向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
虽然单向劳动合同的形式不符合这一要求,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双方协商的结果。
因为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有权了解合同内容,并对合同内容提出质疑或要求修改。
如果劳动者对合同内容无异议,并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那么该劳动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单向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并非绝对。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单向劳动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或部分无效:1.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如合同内容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或者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该劳动合同无效。
2. 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无效。
3. 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如果合同内容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或者排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该劳动合同无效。
4. 合同内容不明确、不合理。
如果合同内容表述不明确,或者违反公平原则,使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该劳动合同无效。
在实际操作中,判断单向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无效劳动合同范文5篇
无效劳动合同范文5篇篇1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就雇佣事宜达成意向,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发现该劳动合同存在某些问题,经过双方协商认定该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
为明确双方权益,特达成以下无效劳动合同协议书:一、协议目的鉴于双方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瑕疵,经过友好协商,双方同意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明确该劳动合同的无效性,并对相关事宜作出约定。
二、合同条款的无效性经过双方协商一致,鉴于以下原因,确定原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无效:1. 原合同条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原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之处。
3. 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双方共同注明具体原因)三、无效条款的说明及处理1. 双方对无效条款的具体内容予以说明,并列明清单。
2. 双方同意对已经履行的部分按照有效条款进行处理,对未履行的部分按照本协议重新约定。
3. 因无效条款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四、双方权利义务1. 甲方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乙方提供合法的劳动条件和环境。
2. 乙方应当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3. 双方应当诚实守信,友好协商,共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4.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五、协议履行及终止1. 双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约定的事项履行各自义务。
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约定事项全部完成之日终止。
3. 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务派遣合同无效的原因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劳务派遣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同样适用此规定。
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导致劳务派遣合同无效:1. 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务合同。
2. 劳务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
3. 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4. 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二、劳务派遣合同内容不合法1. 劳务派遣合同未明确约定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工作岗位、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等必要内容。
2. 劳务派遣合同未对派遣人员的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作出明确规定。
3. 劳务派遣合同中存在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
三、劳务派遣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1. 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未按照法定程序与劳动者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2.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未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或者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
3.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
四、逆向劳务派遣合同逆向劳务派遣,又称反向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已经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却并不按照法律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故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再找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通过签订劳动力派遣合同,将责任转嫁给派遣单位,变成与劳动者没有劳动关系的第三方。
这种情况下,逆向劳务派遣合同无效。
五、劳务派遣合同期限不符合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合同应签二年以上。
如果劳务派遣合同期限未达到二年,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总之,劳务派遣合同无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合同内容不合法、签订程序不规范、逆向劳务派遣以及合同期限不符合规定等。
单位劳动合同造假怎么举报
单位劳动合同造假怎么举报在我国,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
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可能会出现劳动合同造假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应当如何举报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一、了解劳动合同造假的行为表现劳动合同造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行为:1. 虚构劳动合同内容: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虚构一些不存在的权利和义务,以达到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
2. 篡改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擅自修改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损害劳动者权益。
3. 伪造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伪造虚假的劳动合同,用以欺骗劳动者或相关部门。
4. 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逃避法定义务。
5. 签订无效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无效合同。
二、收集证据在举报单位劳动合同造假时,劳动者需要收集以下证据:1. 劳动合同文本:收集劳动合同及相关附件,包括试用期协议、保密协议等。
2. 入职资料:如招聘广告、面试通知、入职登记表等。
3. 工资条、加班记录:证明劳动报酬及加班费发放情况。
4. 考勤记录: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请假情况等。
5. 同事证言:证明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表现和人际关系。
6. 视频、照片等:证明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环境、条件等。
7. 其他相关证据:如邮件、短信、录音等。
三、举报途径1. 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处理。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问题,要求其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3. 工会组织: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反映情况,请求工会协助解决问题。
4. 法律援助机构:劳动者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 媒体曝光:劳动者可以向新闻媒体提供线索,通过舆论监督促使用人单位改正错误。
劳动法考试重点及部分选择题
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3.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劳动立法的发展体现■在()■A.工厂立法的内容不断充实■B.在宪法中规定劳动权■C.劳动争议处理法的出现■D。
社会保险法的产生4.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在()■的发展尤为突出■A.就业保障■B。
社会保障■C.反对歧视■D。
劳动争议处理5.19世纪初期,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有()■A.无产阶级的长期斗争■ B .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C.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D.劳动关系的产生6.下列关于“劳工法规”与“工厂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厂法”规定了工时的下限和工资的上限。
■B. “劳工法规”规定了工时的上限、工资的下限■ C. “劳工法规”是保护资本家的立法,“工厂法”则主张保护劳动者。
■ D. “工厂法”产生在“劳工法规”之后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A.劳动法律规范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D.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劳动法律事实3.下列行为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A、某个体餐馆雇佣童工B、因身体原因甲与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宾馆协议延1.依《劳动合同法》,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 2个月■B. l个月■C.半个月■D. 3个月6.王某大学毕业后到某通讯集团公司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公司对王某进行为期半年的通讯技术专业培训,王某在培训后3年之内不能离开公司,如违反则需支付公司违约金2万元。
到公司报到后,公司对王某进行了培训,并因此支付了专项培训费用总计l万5千元。
经培训,王某已胜任工作。
2年后,王某提出辞职,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
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正确的是()■A.王某无须支付违约金■ B .王某应支付违约金2万元■C.王某应支付违约金1万5干元8.某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与某甲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某甲的主要任务是伪造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
一、口头约定的合同
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
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
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
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
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
三、胁迫的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
《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四、附带保证的合同
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
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
五、真假合同
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
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六、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
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
七、无保障的劳动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