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18bd00b90d6c85ec3ac63e.png)
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李星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很不一般的修养,无论对重大理论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其实常常▲,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
李星的评论文章条理清晰,论断力求准确,且也不乏惊人之见;一旦灵性突发,甚至诗情如潮而涌,字里行间时有▲飞溅。
A.博古通今一知半解真知灼见B.博览群书一知半解电光火石C.博览群书一孔之见电光火石D.博古通今一孔之见真知灼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
形容知识丰富。
一知半解: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真知灼见:形容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
形容狭隘片面的见解。
电光火石: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也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结合句意,第二空处应指理解认识的不全面,因此只能用“模糊语言”,所以应填写“一知半解”。
故排除C、D项。
第三空处词语应和“灵性”“诗情”搭配,故应为“电光火石”。
故选B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专家表示,财政补贴比重过大,带来了财政可否支撑的危险,未来应逐步改变目前个人与财政筹资责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合理分担机制。
B.由于中国大量的旅游需求被释放到国外,使出境旅游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产生了远高于入境游的消费额。
C.被爱好者捧为英剧神作的《神探夏洛克》,一些原著迷表示,不但电影的翻译质量不高,而且一些有双关含义和伏笔的翻译不到位,还有翻译硬伤。
北京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红楼梦专题阅读
![北京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红楼梦专题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be76ac06edb6f1afe001fa2.png)
红楼梦专题阅读根据(西城区5月二模、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一)、大兴区5月第一次综合练习、顺义区第二次统练、通州区一模、北京八中5月诊断性测试、北京四中统练二、朝阳区六校四月联考、丰台二中线上模拟)语文试卷汇编而成西城区5月二模(二)根据要求,完成20题。
(4分)《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酒行令,黛玉无意间引用了闺阁禁书《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句子。
当时,“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
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第四十二回中,宝钗往贾母处问安,还特意约黛玉到蘅芜苑,对黛玉说:“……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
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
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
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20.综合此处文字中的信息,宝钗这一形象有哪些突出的特点?(4分)答:【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
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
【解答】黛玉读《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顺嘴说了出来。
宝钗的做法,令人啧啧称赞。
她听到了这句话,回头看了一眼。
不说话。
事后,她带黛玉回自己的蘅芜苑,告诉她最好的话。
她款款的告诉她,层层递进。
答案:结合情节:宝钗当时就察觉黛玉引用不合常礼,后来又特意对黛玉以言相劝。
宝钗特点:①聪慧过人,②知礼循礼(言行得体),③处世融通(周全)。
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语专题
![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语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e9d7e1f242336c1fb95e56.png)
论语专题根据(西城区5月二模、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一)、大兴区5月第一次综合练习、顺义区第二次统练、通州区一模、北京八中5月诊断性测试、北京四中统练二、朝阳区六校四月联考、丰台二中线上模拟)语文试卷汇编而成西城区5月二模(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
(共7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11.简要概括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特点?就君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具体文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7分)答:【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的评价理解。
结合题干,找准观点所在位置,准确理解其含义,并结合题干所给观点结合自己思想进行评价。
【解答】第一则材料,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
即有德、博学。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意思是说,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
说得再好而不付诸行动,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君子,即要笃行。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可见,认为君子要有仁义。
最后一则材料:他认为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在第一问答题内容中选择一点明确认识,结合材料作分析。
可以不拘于此处所提供的句子,但另选句子时应对所选句子作呈现。
要有明确认识,能联系《论语》,有简要分析。
答案:观点:有德,笃行,怀仁,博学,尊礼。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群益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群益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21086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56.png)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群益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丢失的钥匙宝马风驰电掣,驶向福利院。
父亲中风偏瘫,病愈后走路得拄拐,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父亲主动提出到福利院。
儿子停下车,一手提着车钥匙,一手推开了福利院的大门。
父亲早就笑眯眯地候在门口了,密密匝匝的皱纹笑得拥挤不堪。
儿子一手搀扶着父亲,一手在接电话。
父亲在儿子的搀扶下,慢悠悠地走着。
拐杖拄在地板上,发出的笃笃声,格外清脆响亮,就像父亲此时的心情。
进了父亲居住的小屋,儿子终于打完了电话。
他长长地喘口气说,爸爸,您看,我太忙了,公司里事情多,抽不开身,都半年没来看您了。
父亲始终微笑着,目不转睛看着儿子,仿佛永远看不够。
父亲说,不怪你,你忙,我能理解。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暖的。
父亲还是打开了空调。
他对儿子说,你在空调屋里呆惯了,别冻感冒了。
父子俩坐着聊天。
父亲询问儿子的生意,儿媳的工作,孙儿的学业,还有家里那只猫。
片刻,儿子感觉热,便将衣服脱下。
父亲赶紧颤巍巍地接过,蹒跚着走到衣架前,仔细地替儿子挂好。
那是一件名贵的皮衣。
父亲拍拍,扯扯,再拍拍,连一点点皱褶都不放过。
爸爸,别管那衣服,过几天,我让洗衣店打理就是了。
儿子说。
父亲说,记得吗,你妈妈去得早,小时候你们的衣服都是爸爸亲自熨烫。
那次,边烧饭边熨衣服,忙忘了,将你那件蓝色上衣烫坏了。
你那个伤心呀,嚎啕大哭,躺在地上,满地打滚。
我就安慰说,马上去给你买件新的。
你立即破涕为笑,一骨碌爬起来,眼泪也没擦,拉着我就上街。
你弟弟妹妹却不干了,个个哭号着要新衣服,我只好给你们每人买一件。
我怎么不记得?儿子打断父亲的话说,那些年,爸爸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还总穿补丁衣服呢。
父亲笑了说,那个年代讲求艰苦朴素,补丁算什么?记得你妹妹……儿子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父亲的回忆。
儿子一边摆手示意父亲别做声,一边走出屋外接电话。
儿子那个电话打得无比漫长。
河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河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77638d31126edb6e1a103b.png)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于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卫风·氓》中用来表现因思念而痛苦,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既是自况,又借以勉励同乡晚生马生只要精神充实,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重点字:泣、涕、涟)2)赢得仓皇北顾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赢、皇)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重点字:奉、若)点评】《氓》名句辑录: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0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2)《劝学》中用雕刻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的语言简洁凝练,开篇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就已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______________ ”一句则点明了季节特征,并渲染了萧瑟、落寞的氛围。
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联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联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50d8f650e52ea54189872.png)
2020届高三联考山东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这些年,大批作家积极投身历史剧的创作实践,虽然也有“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但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大秦帝国》《于成龙》等作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康熙王朝》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
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
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如果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摘编自《人民日报给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材料二长期以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进步论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理论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抱有否定的态度。
要么轻易否定我们很多关于历史的文学作品,要么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或将中国历史庸俗化,或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
即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经常因为受西方观念的框架约束,要么对其真正价值认识不足,要么用西方之尺削足适履。
整个中国历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就像是一个无处申辩的倒霉蛋。
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
2020年河南省五岳在线考试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年河南省五岳在线考试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fc5f8e581b6bd97f19ea9b.png)
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10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大约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心理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坐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始料未及,惊讶透着欣喜。
放眼望去,几乎年轻人感兴趣的每一个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
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潮牌衣服、潮牌球鞋等这些年轻人热衷的时尚消费品,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和使用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要素;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而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擅变而成的文化作品,更是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的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
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
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便利的追求;社交网络的流行,迎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正如这些例子一样,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同样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
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答案)(5)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7d72c0a13968011ca30091d2.png)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草木凋凌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扩展/扩充)。
他像....,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肆虐凋凌B. 集结昼夜兼程C. 版图稚嫩D. 嫣然抱憾退出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系扩展B. 笼罩停扩展C. 席卷停扩充D. 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20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ed72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3.png)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综合训练(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请注意:此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条形码。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Clean the floor.B. Buy some cleaner.C. Go to the supermarket.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hospital.B. At a gas station.C. At a hotel.3.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s plan?A. Irresponsible.B. Practical.C. Difficult.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s not interested in the party.B. She wants to leave the party.C. She enjoys the party.5. Who is arriving?A. The woman’s sister.B. The woman’s cousin.C. The woman’s au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c27a103169a4517723a3dd.png)
2020届高三语文5月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2题。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同时阅读答题卡上面注意事项。
3.所有题目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在信息时代,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电子屏幕,我们便可以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为读屏。
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了变化,创造了很多新价值,这是无疑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价值,这些负价值构成了潜在的危机,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需要警醒。
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它让人感觉接触的信息多了,而积累的知识却少了。
一来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构成知识,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和意义,“真正重要的讯息会湮没在一大堆不太重要的讯息中而难以识别”;二来因为构成知识的那部分信息,若要积累下来,并成为人们智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理解、品味,光靠浏览是不够的。
一位法国哲学家、控制论史家这样写道:“信息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悖论——我们仿佛拥有了关于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信息,但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却越来越缺乏意义。
”信息因为有意义和价值才成为知识,知识转化成改变世界的工具时,它才成为智慧。
在今天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无知不是错读了许多书,而是错误地被无意义、无价值的信息包围,而无法静下心来真正地阅读。
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充斥网上的海量信息有的简直连信息都不能算,只能将其视为垃圾,因为它们要么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花边”或“八卦”,要么是耸人听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假信息或假知识,要么是质量低劣的胡编乱造。
虚假信息、不准确不科学的知识在网上肆意传播,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互联网为所有人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平台,本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不设任何门槛、没有任何严把质量关的“守门人”,使这件事情有了变坏的风险。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8c8d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5.png)
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弛感”在中文社交媒体火起来是去年的事情,()一位微博网友的见闻。
她在飞机场看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孩子证件出问题,母亲便陪着他回家了,剩下的家庭成员虽然因为托运行李挂在母亲名下全部被退回,也没有一个人情绪失控,正常出行。
网友把这种面对失控的事态还能()的心态总结为“松弛感”,引起广泛的羡慕和共情。
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然而很多表面松弛的内里是加倍紧绷。
到头来,从追求“松弛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松弛两个字说再见了。
“松弛感”也好,“钝感力”也好,“精神内耗”也好,心理学流行词汇的背后,我们似乎总在给生活里淤积的隐痛找个()的答案,把自己套进理论框架去寻找正确的姿态,结果不过是又叠加了一副枷锁,反而积累出更多怨气。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痛苦就痛苦,想焦虑就焦虑,又()不是一种松弛。
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起源于泰然处之一本万利何尝B.来源于安如磐石一本万利未免C.起源于安如磐石一锤定音何尝D.来源于泰然处之一锤定音未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乃至生活方式。
B.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乃至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C.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以致生活方式。
D.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f73bc0066f5335a8121ff.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论怎样,都不能让灵魂发出惨淡苍白的声音,哪怕是孤独轻影茕茕孑(jié)立,在沉寂的音乐中,也要播一曲梵(fàn)音,把浑浊驱散,在心间开出一朵莲。
B.原来,两全齐美可纯然由“感觉"制造:烟斗(dǒu) 在嘴上叼着,吸不吸烟,随心所欲;面对别样的山川胜(shèng)景,“思" 与“不思”,悉听尊便。
C.在全世界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关键时刻,谎话无法弥(mí )补失去的时间,谣言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甩锅”与毁谤(bàng)只能消解团结的力量。
D.制茶师傅清洗篾(miè) 匾,擦拭机械,检修线路……虽然只有“杀青、揉捻、烘焙(bèi)、炒制”四步,但每道工序都是重头,决定茶的品质和卖像,马虎不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
(5 分)汪曾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难得的多面手,这在新近出版的12卷本全集中表现得很充分。
[甲]全集中散文(包括单独成卷的“谈艺”类篇什)最多,小说次之,再次是戏剧,再次是诗歌,另外有杂著一卷。
其中杂著又有对联、民间文学整理、古诗今译、带广告性质的书封引介、骈散结合而富有特点的征稿启事,乃至....,为..铭文、碑文、书画题……可谓应接不暇多数同侪..作家文集所不具备。
而散文卷中的《地灵人杰话淮安》,是全集中绝无仅有....的一篇电视片解说词,[乙] 汪曾祺在4300字的篇幅内,主要写了淮安史地、河下镇地方风物、历史名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言简意丰。
全国新课标II卷2020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全国新课标II卷2020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317b6c5727a5e9856a61d5.png)
2020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数据基础上,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势如破竹,正引领着时下人工智能的热潮。
一方面,相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浅层神经网络,深层神经网络不仅在图像、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大放异彩,而且与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的多层结构更加相似;另一方面,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互动所获得的奖惩来调节系统权重结构,使主体在最大化期望奖励诱导下不断修订从状态到动作的映射策略,从而实现快速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
前者受到认知神经科学的启发,,后者则与心理学中经典的行为主义范式如出一辙。
更不必说,为了改进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而引入的注意力、长短时记忆等机制几乎是直接照搬了心理学术语,用心理学词汇和理论武装人工智能现已蔚然成风。
这并不奇怪,毕竟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就是研发愈加接近人类的高级的智能系统,而真正的智能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心理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期望水涨船高,人工智能“友善论"或“威胁论"的论调层出不穷,文学和影视作品则及时将其呈现到人们的眼前,仿佛类人智能机器人明天就会到来一般。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产品也迅速地向心理学领城渗透。
例如,基于面部表情的情绪识别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舆情分析或自杀预警系统,基于GIS的大规模人群跟踪调查系统,基于VR技术的心理健康干预系统,基于行为特征的测谎系统等等。
遗憾的是,琳琅满目的各色项目解决的只是心理学的应用问题,而对于心理学核心的理论问题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实际上,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主流的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与人脑和心理差距甚远。
语文-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fdff49964bcf84b8d57b04.png)
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2.D3.B4.B5.A6.①顺应自然法则,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病原体跨物种传播到人类身上。
②积极研制各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暴发和蔓延。
③讲究个人卫生,避免病原体感染。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D8.线索:明线是吉米•瓦伦汀出狱后由再次盗窃到重新做人的过程;暗线是本•普赖斯准备抓捕瓦伦汀,被他救人感动的过程。
(2分)好处:设置本•普赖斯这一暗线,虽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人性之美,丰富了小说的主题;(2分)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分)9.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瓦伦汀明知会暴露自己,还选择去救人,表现了他的良善,本•普赖斯的宽容是对这种良善的肯定,符合人心向善的人情。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的行为属于救人,并非犯罪,侦探并没有当场抓住瓦伦汀的犯罪证据,放了他也是合理的。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不同意。
①从情的角度看,本•普赖斯对瓦伦汀网开一面的宽容之情,伤害了那些被盗窃者的切身利益,所以放了瓦伦汀是不对的。
②从法的角度看,瓦伦汀虽然改过救人,但之前多次盗窃,触及法律,不能因为救人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作为侦探,本·普赖斯的职责就是抓捕罪犯,他应该搜集嫌疑人的作案证据,维护正义,无权决定“抓”还是“放”。
(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0.C11.D12.C13.(1)河北民间的军器,请求权宜放宽禁令,仍然命令堡寨相互团聚,防御外敌进犯。
(关键词“弛禁”“团结”“备”各1分,大意2分)(2)如果能够蒙恩洗刷罪名,就会放弃险阻,自己捆缚着来当面请罪,其余没有投降的贼人保证全部招降。
(关键词“险”“面缚”“保”各1分,大意2分)14.D15.①运用白描手法,近处写景,勾勒出一幅山家幽居图。
②鸟雀因山中人烟稀少、无人惊扰而落在草房之上,写出山家的幽静。
③篱笆中种满象征高洁的松、菊,写出山居者的幽趣。
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2152f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8.png)
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个前沿课题——如何利用“虫洞”作为太空旅行的捷径。
让太空人能在瞬间纵横宇宙。
早在64年前,爱因斯坦就提出有关“虫洞”的理论。
虫洞能扭曲空间,是宇宙的隧道,可以使原来相隔亿万里的地点变得近在咫尺。
不过,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虫洞的引力过大,足以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不可能用于宇宙旅行方面。
新的研究却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吸去周围所有的能量。
“负质量”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
不过,最近这个观念已被打破,因为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负质量”存在于现实世界。
根据维瑟领导的另一队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
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之足以让太空船穿过。
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美国太空总署的兴趣。
太空总署正在考虑拨款资助有关研究。
其发言人表示,虽然研究可能需要许多年,但是潜在的回报实在太大。
他说:“这些研究会带来人类航天史的革命,使我们最终可以进行星际旅行。
现在我们被困在地球上,要行至最近的另一个星座,需要数千年时间。
未来的太空人却可以通过虫洞,在一瞬间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
”不过,许多科学家仍然对“虫洞旅行”持保留态度。
他们指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所制造的“负质量”其实极其微量,要动用最精密的仪器才能勉强探测到。
他们认为,要制造足以中和虫洞的“负质量”是几乎不可能的。
5.下列关于“虫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虫洞能使宇宙中原本相距遥远的两地变得相近,是因为它能扭曲空间。
B.虫洞具有超强力场,它产生的巨大的引力,能毁灭进入虫洞的物体。
C.虫洞是宇宙隧道,它原本是比较细小的,太空船无法通过。
D.虫洞中有“负质量”,当它达到足够量时,可以中和虫洞的引力。
6.对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虫洞的超强力场引力太大,足以摧毁太空部,因此不可能用于宇宙旅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三语文5月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书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空间。
很多人的知识启蒙和思想共鸣,通常会与一两本书有关,往往从家门口的书店开始。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襄足不前就会被市场淘汰。
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
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
201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其中明确了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中国”等具体举措; 2018年,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政策进一步延续,这些都为实体书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
(2018 -2019中国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
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值得注意的是,书店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
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
那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
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的需求。
“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
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
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毕竞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编自史志鹏《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材料二:用“扩张速度惊人”来形容近年实体书店创办热潮,并不夸张。
越来越多“最美”“高颜值”“豪华”实体书店在全国涌现,其中有书店甚至成了网红景点和打卡地标。
“网红效应”对于书店是把双刃剑,若不够红,书店客流与业绩会受到影响;但若是过于网红,又往往被火爆所累,造成客流过剩,有丧失专业性的风险。
不难发现,如今大多新开的书店都讲究空间美学,追求店面的“高颜值”,卖咖啡、卖文创、办读书活动,多营齐下,这对经营来说无可厚非。
但有出版界人士提醒,如果读者走进书店只为了拍照或喝咖啡,那么书店存在的意义何在?书店沦为“背景板”,所谓人文情怀也不过是空话了。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开实体书店等于开免税的咖啡店、饭馆,且书店规模越大、装修越漂亮,减免房租就越多,得到的补贴也越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店经营者说,这是引发实体书店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未必能契合普通读者诉求,不少读者更需要深入社区的中小书店,而非大卖场的豪华摆设。
同时网红书店固然吸引一大批读者前往线下实体店观摩、阅读,但是网红书店的常客通常就是网友,或者由网友介绍来的读者,至于线下的吸引力则相当有限。
(摘编自许肠《如何回归阅读初心,安放好书店的灵魂》)材料三:对网红书店的争议,从传统的视角来看,并不太让人意外。
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
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抑或是像日本一些书店那样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一种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人气的多寡,除了书籍本身的质量,也与阅读氛国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
二者竞争“顾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把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做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也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都来自书本。
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前所未有地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也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还停留在记忆中的样子。
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也唯有此才能真正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捕编自蒋波丁涛《注重阅读仪式感“高颜值”网红书店胜出实属必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互联网普及后,中国数字化阅读发展迅速,纸质阅读放缓,实体书店发展受到冲击,不得不走网红路线。
B.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和从业人员同比增长,原因是实体书店能营造网络阅:读不能提供的阅读氛围。
C.新型书店为增加书店颜值,都讲究空间美学,这对经营来说无可厚非,但导致书店沦为打卡拍照的“背景板”。
D.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为书店生态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实体书店转型过程中,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如材料二中提到书店:“卖咖啡、卖文创”等。
B.实体书店以高颜值、独特的设计吸引人们去打卡,并提供休闲方式,有的书店发展为网红景点、打卡圣地。
C.在实体书店创办热潮中,很多书店追求规模大、装修漂亮,但有些读者仍然选择去社区的中小书店。
D.为了能在与网上书城的“价格战”中占优势,实体书店重新定义“ 阅读”,将书店打造成以读书为纽带的社交场所。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对读者来说,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
B.实体书店复苏明显,但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主要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的落后。
C.实体书店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不妨与网络书店“ 联姻”,这样能更好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D.实体书店只有调整经营方式,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将书店与图书馆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4.请简要归纳材料一的论述层次。
(4分)5.当前一些实体书店选择走网红路线,对此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与瓦共舞林延军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
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
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
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
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
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
“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
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
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
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i会朝母亲发脾气。
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
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
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
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
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
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遺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
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
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
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
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