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等重要学术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

合集下载

柴德赓历史教育思想初探

柴德赓历史教育思想初探

文_读书育人210摘要:柴德赓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者,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工作,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目录学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精通五代史、宋史、明清史和辛亥革命史。

本文将其讲义《史籍举要》、《清代学术史讲义》、《资治通鉴介绍》中挖掘其历史教育思想。

关键词:柴德赓;历史教育思想一、柴德赓先生生平柴德赓先生(1908—1970),浙江诸暨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深得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赞赏,是他的入室弟子。

曾就职于辅仁大学历史系、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55年调往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

柴德赓先生长期从事史学的研究和历史教学工作,在五代史、宋史、明清史、清代学术史、辛亥革命史、目录学、史料学方面造诣甚深。

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俗成就,培养了刘乃和、邱敏、许大龄等学生,并组建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

二、合理设置历史课程1955年柴德赓先生受命调往江苏师范学院创建历史学系。

历史系的课程应该设置哪些科目,课程设置的目的、如何讲授等方面都成了历史系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从柴德赓先生对1954年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院暂行历史系教学计划的看法中能看出他对历史系课程设置的思想。

关于政治理论科目的设置,历史、教育、中文三系的政治科目(中国革命史、马克思列宁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比其他系所占课时较多。

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三个系的性质任务决定的。

柴德赓先生认为,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符合中共中央精神的。

关于专业科目的设置,针对近代史和现代史的比重的增加,柴德赓先生认为在师范学校有特殊的意义。

师范生主要是培养到中学教书,而当时中学历史教学计划中全是近现代史的课程。

古代史、中世纪史的课程虽然时间比较紧,但可以遵从“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如果教学时间不够这样的问题,不要在时间上争多争少,而应该从教学大纲上去考虑、解决”[1]在辅助科目和选修科目的设置方面,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和一些文学方面的课程的设置也是必要的。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书目

内容绪论(2课时)重点与说明:本绪论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目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等问题,从思想引起高度重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历史和历史要籍二、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开设目的三、本门课程授课方式和学习方法思考题:1.试述历史与历史要籍的关系。

2.制定一个你学习本课程的计划。

参考书目:1.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1982年2.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年3.杜泽逊著《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 20001年4.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6年5.《辞海》/《辞源》/《康熙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中国历史纪年》荣孟源编三联书店 1956年第一编考古文献(6课时)重点与说明:本章重点向学生介绍考古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以及几种考古文献资料,并通过具体选文感知考古文献资料,其难点在于甲骨文、金文古文字的释读和它们的史料价值的分析。

一、考古文献概述1.甲骨文2.金文3.简牍帛书与敦煌文书二、文章选讲(1)《武丁卜辞二则》(2)《大盂鼎铭》(3)《利簋》思考题:1.为什么说甲骨文、金文具有史料价值?2.简述甲骨文、金文的文字特点。

3.简述甲骨卜辞的结构特点。

4.翻译:《武丁卜辞二则》、《大盂鼎铭》、《利簋》参考书目:1.《甲骨文合集》胡厚宣中华书局 1979年2.《殷周青铜器通论》容庚、张维持著科学出版社 1958年3.《西周铜器断代》陈梦家《考古学报》9——14期(1955.12——1956.12)4.《简牍学研究》(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6年5.《敦煌文书与唐史研究》刘进宝著台湾叶文出版社 2000年5.《敦煌历史文化》刘进宝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二编纪传体类(22课时)重点与说明:本章在要籍部分重点向学生讲授纪传体史书的总体情况以及重点史籍的基本内容;在文选部分通过对特色选文文意的疏通、字词的辨析、语法的分析,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运用文献史料的目的。

《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还未寻见

《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还未寻见

《宋辽金元史讲稿》的听课笔记还未寻见作者:柴念东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12期《宋辽金元史讲稿》是柴德赓(1908—1970)先生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任教时的讲义手稿。

1946年至1952年,柴先生在辅仁大学任课时的讲稿有两种:《清代学术思想史》和《宋辽金元史》。

前者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邱居里两位先生整理出版,后者即为此册。

柴德赓先生于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在陈援庵先生的指导下,立志以宋史为研究方向,他在青年时代用力最勤的就是《宋史》。

虽然当时家境贫寒,又要鞠养儿女,但他还是节衣缩食,买下了老同文本《宋史》一百册,用以攻读。

柴德赓先生在陈援老的教诲下,加之自身的勤勉,在史学上有很大进益。

家中藏书也逐渐宏富,“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仅《宋史》就有两部。

从目前整理遗稿的情况来看,他最初买下的《宋史》一直带在身边,尽管抗战期间全家流离中原、辗转西南,越秦岭、穿蜀道、渡川江、入白沙,性命堪虞,但《宋史》未尝须臾离也。

1970年柴德赓先生于苏州尹山湖农场不幸去世,在处理遗书时,夫人陈璧子先生考虑到子女中并无攻读史学者,遂将生前遗留书籍先后捐赠,计五千余帙,唯独一套点校过、附带有大量批注的《宋史》交与了次子柴邦衡留作纪念。

柴德赓先生与宋史的因缘之深也若此。

然而,他的宋代专门史研究成果并不多,仅1941年有一篇《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发表于《辅仁学志》。

1949年后,由于工作和历次运动的关系,他的主要研究精力偏向清代学术史及苏州地方史,直到协助陈援老点校《新五代史》才又重新做宋代专门史研究。

在整理遗稿时,我们发现他有许多宋史研究的计划,但都因世事变迁而未付诸实行。

他在“文革”中的一份自我检查的笔记中,曾列举自己学术研究的排序,宋史居首,清代学术思想史次之。

可见,他一生最钟爱的还是宋史研究。

时也命也,真可谓壮志未酬。

他的宋史教学成果则体现在此册《宋辽金元史讲稿》中,该讲义成稿时间为1946年,时值抗战胜利,百废方兴,学界气象一新。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模拟题2020年(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模拟题2020年(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模拟题2020年(3)(总分200, 做题时间150分钟)填空题郭嵩焘对 ________的记述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有关西方图书呈缴制的最早记述,或许也是晚清中国人有关西方图书呈缴制的唯一记述。

SSS_FILL分值: 1答案:牛津大学图书馆总馆________是中国准确理解和正确翻译使用英文“公共图书馆”的第一人。

SSS_FILL分值: 1答案:林则徐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________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SSS_FILL分值: 1答案:罗振玉我国最早比较系统地提出普遍设立图书馆思想的是________。

SSS_FILL分值: 1答案:郑观应《史记》记载________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馆长。

SSS_FILL分值: 1答案:老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SSS_FILL分值: 1答案:杜定友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规定,服务人口在150万以上,服务半径不得大于9公里,应至少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用地,同时每50万人口设置1处________公共图书馆用地,每20万人口设置1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之间,服务半径不超过6.5公里,除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中型公共图书馆用地以外,还应满足每20万人口设置1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服务人口在________万至20万之间的城镇或地区,至少应设置1处相应规模的小型公共图书馆用地。

SSS_FILL分值: 1答案:中型、5清代乾隆年间,朝廷在各地先后兴建了七处国家藏书阁:文渊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溯阁、________、文源阁。

其名都以“文”字起首,用以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部分,又以“水”旁文字定名,以示藏书阁须以水防火,它们并称为七大藏书阁。

SSS_FILL分值: 1答案:文澜阁________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 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

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

从一篇短文谈到柴德赓先生“以诗证史"邱敏(晓庄师范学院教授)不久前,笔者偶然读到先师柴青峰(德赓)先生未著录的一篇史学短文,题为《天堂苏杭说的由来》,刊载于《新华日报》1961年6月ii日的“新华副刊”。

此文虽仅2000余字,但却有相当的学术含量。

它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则流传极广的民谚之由来以及起于何时何人?为什么单称苏杭为天堂?为什么苏杭并称?又何以苏在杭前等相关问题一一进行辨析,文末并指出:封建时代以苏杭比作天堂,正是反映中唐以后封建经济发展的新的水平。

特别是苏州地区从唐中叶以后经济发展很快,一个州发展为三个州府,成为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其历史意义也在于此。

显然,先生通过对这条谚语由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个久们虽然熟悉,但却很少做过深人探讨的实例。

这篇短文发表后,可能因为登在作为党报的《新华日报》上,又载于副刊之中,显然被误以为是学术意义不突出的笔谈、散论一类文字,所以,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十年浩劫之后,汇集先生一生主要学术论文的《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以及刘乃和先生所编,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2期的《柴德赓先生论文目录》均未收录此文。

笔者这次初读《天堂苏杭说的由来》(以下简称《由来》)一文,首先想到,先生当时何以会就这一论题撰写并发表文章呢?回顾先生六十年代初的史学研究,显然应与《史学丛考》所收讨论中唐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另一篇长文——《从自居易诗文中论证唐代苏州的繁荣(初稿)》联系起来考虑。

因《史学丛考》一书出版于八十年代初,今已不易寻得,这里先就《从自居易诗文中论证唐代苏州的繁荣》(以下简称《论证》)一文的内容稍作介绍。

按《论证》全文约2万余字,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自居易与苏州的关系”,考论白氏任苏州刺史的时间、年龄,何时离苏,与前后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刘禹锡等人的交往、关系,并论及白氏与苏州人的深厚感情等。

试谈研究史学的一些基本功——读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等的一些体会

试谈研究史学的一些基本功——读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等的一些体会
2 0 1 3年第 1 期
总 1 4 9期
史 学史 研究
J OURNAL OF HI S TOR1 0GRAPHY
NO. 1, 2 01 3 S e r i a l NO . 1 49
试 谈研 究 史 学 的一 些 基 本 功
— —
读 柴德 赓 先 生 《 清代 学 术 史讲 义》 等 的一 些 体 会
分组 成 , 具 体情 况 在书 前 目录 中 已有 清 晰 的展 示 。
在这 三个 组成 部 分 中 , 《 清 代学 术史 讲义 》 无 疑是 主 体 。这 部讲 义 中的重 点 在 明清 之 际 的学 术
之演 化 、 清初 三大 师所 开创 之新 风 与夫 乾嘉 学术 之成 就 , 以经 史之 学 为主体 。讲 义 时 间下 限基本 到
骥, 要 读 的书就 基本 可 以找 到 了。
这样 的方 法不 为不 对 , 但 是不 够 。柴 先 生在 讲 “ 清代 学 术 史 ” 的正 文 之 前 , 先 讲 了 一个 简 要 的
开场 白 即叙 论 。他首 先 就指 出清 代学术 史难 做 , 因为 这一 代 的学者 与学 术著 作太 多 , 难 以穷 尽 。他 也 给 出 了一 份 主要参 考 书 目, 不过 他并 不 以此 为满 足 。他 提示 我 们 , 要找书, 必 须 了解 当 时 的著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学史 研 究
2 0 1 3年第 1 期


关 于 目录 与 掌 故
治 中 国传 统 学术 的人 , 一般 都深 知 目录之 学乃 是 治 学 的人 门要 道 。因为 要 做某 一 方 面 的学 术
研究 就 不能不 知 道在这 方 面有 哪些 最基本 的 、 可 以作 为典据 的材 料 以及对 此 的前沿研 究成 果 。 研究

论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

论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

收稿日期:2022-11-08作者简介:方美美(1991-),女,山东泰安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思想史;周少川(1954-),男,广东汕头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

 第56卷 第2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月 Vol.56 No.2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 Mar.2023 论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方美美 周少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作为近现代成绩卓著的史学家,柴德赓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相对系统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

他注重史籍的史料来源,通过剖析史籍的史料源流与丰富程度评定史籍的价值。

在掌握史料方面,他认为要打好基本功、通晓目录学知识并擅于使用工具书,从而达到对史料掌握的“竭泽而渔”。

对于史料的考证,柴德赓强调要从“必要的考证”和“新的观点”两方面着手,将传统的考证方法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来鉴别史料。

柴德赓丰富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要遗产。

关键词:柴德赓;史料学;史料思想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2-0102-08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陈垣的主要学术传人。

陈垣重视史料工作,他创立了史源学,认为史料的搜集和考辨是治史要务,强调搜集史料要“竭泽而渔”等,其史料学思想可以说是“20世纪前期中国史学中最为丰富的史料学思想”[1](P78)。

柴德赓深得陈垣学术真传,他治史注重史籍的史料来源,提出了诸多有关掌握、考证史料的观点和方法。

作为近现代颇有影响力的史学家,柴德赓在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与其史料学思想与方法密不可分。

本文试对柴德赓的史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探讨,裨于学界进一步了解柴德赓的史学贡献以及他对陈垣学术的传承,并借此深化中国现代史料学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

阮章竞笔记手稿捐赠仪式

阮章竞笔记手稿捐赠仪式

新入藏文献介绍 2017年第4期总第六十期阮章竞笔记手稿捐赠仪式暨《阮章竞太行山笔记手稿四种》影印本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2017年11月27日,阮章竞笔记手稿捐赠仪式暨中华书局《阮章竞太行山笔记手稿四种》影印本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阮章竞之女阮援朝代表家属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阮章竞《在太行山时期的一些材料》等笔记手稿共计87种178册件,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捐赠并向阮援朝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章百家,原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以及党史、军史、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图书馆界、出版界等业内人士50余人出席了捐赠仪式。

与会嘉宾围绕阮老的文学艺术成就、人生经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阮章竞(1914—2000),广东中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戏剧家。

人们耳熟能详的长诗《漳河水》及歌剧《赤叶河》,奠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童话诗《金色的海螺》,是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

他描写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长诗《漫漫幽林路》和小说《山魂》三部曲,是他为同代人无悔青春所作的真实记录。

而《阮章竞绘画篆刻选》是其一生酷爱美术的心血结晶。

1937 年,阮章竞在冼星海的安排下,毅然北上太行山,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前线战斗。

在这雄伟群山中,他生活战斗了12 年,也由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古籍采访专号】新入藏文献介绍此次捐赠的笔记手稿,包括太行山相关笔记;1946 年太行第二届群英会时在武委会上做的会议记录;1950—1954 年在华北局宣传部时期的工作笔记;1956—1959 年在包钢建设中的工作笔记;1961 年访问墨西哥、古巴两个拉美国家,亲历“吉隆滩战役”的前线笔记等等,涉及文学、语言、民俗、讲话记录、工作采访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阮章竞有着自觉而强烈的“存史”意识,对亲自经历的社会变革,对在社会变革中做出牺牲的战友、乡亲,始终抱有一份“后死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自赋使命,要为这些人和事留下文字记录。

国图名人手稿数据库与手稿的保护利用-国家图书馆

国图名人手稿数据库与手稿的保护利用-国家图书馆

《国图名人手稿数据库》与手稿的保护利用李小文(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善本组)一、名人手稿的收藏、利用和保护国家图书馆收藏名人手稿的历史可追溯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的50年代初。

1952年,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后人捐献的王国维先生手稿和不久后许广平先生捐赠的部分鲁迅手稿,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名家手稿揭开了序幕。

1954年国家图书馆为保存重要文化史料,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及历史人物的手稿,创建名家手稿文库。

从此,几代图书馆人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

尤其是最早从事这项工作的冯宝琳先生,不辞辛苦,积极奔走,先后征集到大批珍贵的名人手稿。

如闻一多先生的全部手稿、部分画稿及印谱171种255册;郭沫若先生在重庆时期创作的几个历史名剧《屈原》、《南冠草》、《棠棣之花》、《孔雀胆》、《筑》的手稿;冯先生还以执著的精神,不间断地奔走联系,征集到左联烈士柔石、殷夫、冯铿等人的手稿遗作。

这一时期冯先生征集的珍贵手稿还有:吴晗的《朱元璋传》、曹禺的《北京人》,老舍的《龙须沟》,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为国家图书馆的名家手稿文库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现在我馆收藏有300多位名人的约5000多种手稿。

上海图书馆也十分重视名人手稿的收藏工作,在新馆开馆的时候,新辟“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收有中国近当代百余位名家手稿数万件,包括日记、信函、题词、签名等。

在今年上海图书馆建馆5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就有“中国文化名人手稿展览”为庆典增光添彩。

世界上许多著名图书馆都把收集名人手稿当作自己的重要馆藏。

而对名人手稿的利用和保护也是摆在各图书馆面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法国国家图书馆有专门为专家学者开设的手稿研究阅览室,环境幽雅寂静,陈设古色古香,每个座位都配备一个宽大的阅览桌,可摆放不少工具书、参考书,可谓专家级的研究场所。

读者借阅时要接受馆方的资格咨询,要详细问清您是研究什么的,您的课题是什么,带着什么问题来,要看什么资料,等等,都要说得非常具体,非常细致。

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的收藏、保护与利用

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的收藏、保护与利用

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的收藏、保护与利用陈红彦【期刊名称】《《国家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9(028)005【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国家图书馆; 近现代名家手稿; 收藏; 保护; 利用【作者】陈红彦【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正文语种】中文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是产生杰出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的时代,这些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将人生阅历和深邃思考形诸笔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最真实的记录。

这些手稿,对家人而言是前辈的手泽,是充满温情的亲人的回忆;对我国国家总书库——国家图书馆而言,是对中华文化辉煌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的鲜明体现,也是风云激荡的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记忆。

走过110年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设名家手稿文库,着力从各个渠道收集名家代表作,至今已收藏500多位近现代名家的5000多部手稿。

近七十年来,几代国图人不断丰富名家手稿文库的收藏,同时加以妥善保护、修复,致力于让后世能够共享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珍贵的名家手稿永久地妥善保存,并让其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专藏概述1.1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的建立及发展国家图书馆近现代名家手稿收藏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许广平先生、周丰一先生捐赠鲁迅手稿和王国维哲嗣王仲闻先生捐赠王国维手稿,揭开了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收藏的序幕,而建成名家手稿文库则得益于冯仲云先生的决策。

1953年4月至1954年9月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期间,冯仲云先生委托冯宝琳先生创建名家手稿文库,并定位为名家代表作,由此国家图书馆手稿专藏、革命文献专藏建设正式启动。

当时国家图书馆的名家手稿征集范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军事家、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人、著名无党派人士、著名的革命烈士、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者、作家、教授(有选择地征集)、自然科学领域各门类的科学家(有选择地征集)、海外著名学者、历史名人。

追忆师者风范,继承优良传统——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出版座谈会纪要

追忆师者风范,继承优良传统——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出版座谈会纪要

究 的奠 基 阶段 , 接 武梁 、 钱二 家所著 , 允 称 后 出转 精 , 鼎足 而 立 ” 。瞿林 东 还 以 自己治 史 为例 , 结 合
柴先生 讲 义 中的《 识 小 录》 , 来 阐 释在 做学 问 的过程 中 , 做读 书札 记 、 读 史札 记 的重要 性 。他 指 出 , 《 识小 录》 是 柴先生 讲课 “ 熟悉 ” , “ 很 自如 ” 的基 础 。而 “ 这 1 6 8条《 识小 录》 , 让我 对 柴先 生 有 了更
大学执 教 时的 同名 讲义 和李瑚 研究 员学生 时代 的 听课 笔记 为基 础 , 由邱居 里 、 姚念慈、 王志 刚整 理 而成 , 商务 印书馆 2 0 1 3年 6月 出版 。2 0 1 3年 7月 2 0日上 午 , 北 京 师范 大学 历史 学 院 、 史 学 理论 与 史学史研 究 中心 、 商务 印书馆 和 中国社会科 学 院世 界历 史研 究所 , 联 合发 起 召开 了 柴德赓 先 生 《 清 代学术 史讲 义》 出版学术 座谈 会 。
高 自己的思 维能 力”, 力求做 到对 史料 的 “ 竭泽 而渔 ” 。 ① 陈先生 和柴 先生 的这 一学术 传统 是宝 贵 的
财 富 。这 一治 史路 径 既奠定 了北 京师 范大 学历 史学科 “ 根 底 之学 ” 的传 统基 础 , 又 是进 一 步提 升北 师 大历史 学科 实力 之保 障 。他 指 出 , “ 我 们 师 大 历史 系要 振 兴 , 或 者 我 们 历史 学 科 要 振 兴 , 陈 老 和 柴先 生 的学 风 , 做 学 问的方 式 , 是 非 常值得 注意 的 ” ; “ 现 在 中 国要振 兴 , 如 果我 们 的史 学 , 要能 在 国 际 上站住 脚 , 我看 陈老 、 柴 先生之 路还 得走 。 ” 杜 平也 认 为 , “ 要 坐 下来 , 继 承 陈垣 老 和柴 先 生 的治学 方 法和精 神 , 做 到这一 点不 是轻 而易举 的” , 但“ 历史 学 院一 定要 在 青年 一 代 中培 养 高端人 才 , 把 陈

2022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2022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2022北京海淀初三二模语文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了解古籍保护现状,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

阅读下面的介绍材料,完成各题。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碑铭石刻、简册帛书,到写印在纸张上的书籍手卷,中华典籍记述了历朝历代人们在典章制度、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

本展厅汇集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的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录》的珍品。

如《资治通鉴》残稿,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仅存的司马光手稿;宋端平本《楚辞集注》为海内孤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

(1)图1是“典”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像绳子把竹条连缀起来;下面是“”,像人的两只手捧着,以示恭敬。

根据字形及上面材料,你认为“典籍”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河东先生集》(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被誉为宋版书中的“无上神品”。

其作者是①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被贬永州时创作的大量作品就收录在此集中,如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②____》。

2.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

阅读同学们整理的参观材料,完成各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藏书的传统。

近现代以来,众多私人藏书家将所藏慷慨捐献给国有图书收藏机构,让珍藏的典籍以融入现代图书馆的方式得以永续流传。

试谈研究史学的一些基本功读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等的一些体会

试谈研究史学的一些基本功读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等的一些体会

唐宋文学的繁荣局面也备受瞩目。这一时期,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极 大的发展,出现了诸如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他们的作 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深入人心。唐宋文学的发展与史学的繁荣有着密切的, 文学家们往往从历史中汲取灵感,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同时, 文学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艺术风格。
在研究史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基本功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柴德赓先生的《清代 学术史讲义》等书籍,我对史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书籍不仅 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基本功 进行有效的历史研究。
首先,柴德赓先生的著作教会了我如何准确地收集和鉴别史料。他强调对史料 的收集要全面而严谨,不仅要收集官方的文献资料,还要注意收集民间的碑刻、 笔记等史料。同时,对于史料的鉴别也至关重要,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去伪 存真,以便更加准确地呈现历史真相。
唐宋时期,史学与文学繁荣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唐宋史学的学科 体系和学术思想得以建立和发展。传统史学思想在唐宋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创新, 出现了诸多史学著作,如《资治通鉴》、《通志》等。这些著作在继承《史记》 的编年体例和史料搜集整理方法的也在史学思想上有所创新,强调历史经验对 于现实社会的借鉴意义。
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指出,清代学术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初期以复古 为主,学者们致力于重振汉学,推崇经典著作。中期则出现了考据学派和义理 学派的分野,前者重视文献考据,后者义理阐释。到了晚期,清代学术逐渐走 向衰落,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将中国学术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明清 之际的学术转型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 武等。他们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力。其次是清末民初的文化碰撞期,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西方 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柴德赓先生与苏州碑刻资料的发现运用

柴德赓先生与苏州碑刻资料的发现运用

柴德赓先生与苏州碑刻资料的发现运用柴德赓先生与苏州碑刻资料的发现运用苏州大学历史系古代史专业06级硕士生吴晶柴德赓先生(1908—1970年)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他从事史学研究和教学三十多年,对五代史、宋史、清史、辛亥革命史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八册,著《史学丛考》《史籍举要》《资治通鉴介绍》等。

他不仅长于史学,还精于诗词,擅于书法。

《偶存草》和《青峰诗存》中的诗歌题材广泛,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他的书法功力深厚,深得书法界好评。

柴先生与苏州有着不解之缘。

1955年9月,他从北京师范大学调至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筹建历史系,从此在苏州工作和学习了十六个春秋。

他不仅为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发掘苏州地方史料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1955年,国内史学界正在讨论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柴先生调任苏州后,随时留意苏州的地方文献。

他在与同系的纪庸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中,谈到了这一问题。

他们都认为苏州历史典籍和文物中应该有这方面的记载。

他看到苏州图书馆藏旧钞本顾震涛《吴门表隐》,其中提到玄妙观机房殿有雍正十二年永禁机匠叫歇碑,对此十分重视。

为了弄清碑文的内容,他亲自去玄妙观访碑,并在道士的指引下,终于找到该碑。

随后,他写了《记〈永禁机匠叫歇碑〉发现经过》一文,作了介绍,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此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

从碑名来看,“机匠”,即机织工人;“机户”,即作坊主;“叫歇”意为罢工。

碑由机户所立,这是资方利用官府势力禁止织工罢工的事实,是研究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资料。

从碑文来看,“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即作坊主经营企业并发给工人工资,工人则向作坊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获得报酬,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纺织业中出现了具有早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至于工价,按件而计,视货物之高下,人工之巧拙为增减”,这反映了计件工资和按质论价这一事实。

著名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曹金华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著名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曹金华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著名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曹金华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先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改称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总馆南区、古籍馆三处馆舍并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通过国家拨交,社会捐赠和馆员努力购藏,形成了传统文献和数字文献相结合的浩瀚馆藏。

国家图书馆先后有缪荃孙、陈垣、梁启超、蔡元培、袁同礼、任继愈等出任馆长,团结社会贤达共襄馆务。

一代代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立志岗位成才,恪尽职责,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求实创新,支撑起国家图书馆这座知识大厦,形成了贯穿百年的国图精神。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

馆藏文献超过3500万册件并以每年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馆藏总量位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七位,其中中文文献收藏世界第一,外文文献收藏国内首位。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迹等280余万册件。

“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

经过百余年不懈努力,国家图书馆馆藏已形成富有特色的藏用并重格局,建成精华尽收、从传统到现代的民族文化宝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曹金华简历:1974年生于湖南衡山,字希远、子实,号南岳山人、九龙樵夫、云峰堂主,中国当代全能型书画家,国家民族画院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有“小悲鸿”之誉。

曹金华先后研读于中国文化部重彩画高研班、清华大学首届中国画高研班、中央美院首届现实主义油画创研班。

20余次参加国家级书画展,多次获中国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优秀奖。

国画油画书法累计800余件作品被中国文化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华慈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江西博物馆、青海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档案馆、安徽档案馆、福建档案馆、山西图书馆、河北图书馆、江西图书馆、关山月美术馆、江西美术馆、深圳当代艺术馆等12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柴德赓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柴德赓与清代学术史研究

作者: 武少民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春130024
出版物刊名: 历史教学问题
页码: 24-27页
主题词: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
摘要:柴德赓在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

在评论乾嘉考史三大家王鸣盛、钱大昕、赵翼时。

柴德赓既充分肯定其纪传体史书研究的成绩,也论其不足,并着重比较了王鸣盛与钱大昕治学途径与学术功力之不同。

反映出柴德赓实事求是、视野开阔的学术风格。

章学诚治学独树一帜,柴德赓对此作了深刻总结,同时也指出其思想上的局限,这种评价客观而全面。

柴德赓对其他清代学者也有深入研究.反映出柴德赓精深的治学特点。

透过柴德赓的“三考”与“三论”

透过柴德赓的“三考”与“三论”

透过柴德赓的“三考”与“三论”柴德赓先生《史学丛考》一书,1982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丛考》是刘乃和先生(1945?年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研究所毕业,柴德赓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根据柴德赓先生已刊载的史学论著及“文化大革命”后发还的部分手稿整理而成,计27 篇文章,代表了柴德赓先生在史学研究上的成果。

此次增订本新增:《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印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版本问题》《重印〈孽海花〉序言》及《陈垣先生的学识》《天堂苏杭说的由来》,前三篇是据新发现手稿整理,后两篇为《丛考》出版后已刊载于其他书籍的文章。

增订本总计32 篇文章,构成一册学术论文集。

文章按主题分组。

对于一位知名学者来讲,一生仅三十余篇论文不为多。

在整理柴德赓先生的来往书信、工作笔记和日记中看到,从1949 年起一直到1961 年他一直在忙于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及应付历次“运动”,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线授课;根本无暇潜心做学问,因而学术搁置,成果甚微。

通读增订本文章,特别是早期的“三考”与后期的“三论”,可以清晰看到他在学术的道路上如何继承了陈援庵先生的治学方法。

刘家和先生(1952?年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柴德赓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讲:陈老的四大弟子“陈门四翰林”中,唯柴先生继承了衣钵。

我不是说其他弟子水平不够,他们都各有所长,但在继承陈老学问方面,柴先生无人可比。

从柴先生早年著作《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就可以看到是承袭陈老《元西域人华化考》治学路子,后经陈老推荐刊登在北平师范大学《史学丛刊》创刊号上(1931 年),时柴先生仅为大学二年学生。

柴先生只写了一个“上篇”,现在谁能续写一个“下篇”,放到陈老著作面前?我是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了。

(2007?年10?月18?日于北京师范大学)在柴德赓先生早期著作中,“三考”,即《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宋宦官参预军事考》和《〈鲒?瓮它?〉谢三宾考》, 是继承陈援庵先生衣钵的典范,体现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

我所了解的柴德赓先生

我所了解的柴德赓先生

我所了解的柴德赓先生
林岷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我认识柴德赓先生是在1959年考入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时候(该校1952年以前校名为东吴大学,现名苏州大学)。

他给我们班讲《中国历史要籍》。

他的讲课最富有魅力,课堂讲授从来不带讲稿,可我们发现他的讲稿却是毛笔行书,密密麻麻地写了几大本。

柴老师的史学课,总是寓德行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他告诉我们:要学好历史,首先要做有道德的
【总页数】1页(P29-29)
【作者】林岷
【作者单位】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试论柴德赓先生的史学风格 [J], 邱敏
2.柴德赓先生论文目录 [J], 刘乃和
3.试谈研究史学的一些基本功--读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等的一些体会[J], 刘家和
4.追忆师者风范,继承优良传统——柴德赓先生《清代学术史讲义》出版座谈会纪
要 [J], 武晓阳
5.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读后 [J], 李秋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念东丨?柴德赓的读书、买书与藏书

柴念东丨?柴德赓的读书、买书与藏书

柴念东丨柴德赓的读书、买书与藏书注:本文发表于《藏书家》第24辑(齐鲁书社2022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

感谢柴念东老师授权发布!柴德赓的读书、买书与藏书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

历史学家、教育家。

先后任教辅仁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

主编《辛亥革命》资料集(8册),身后有著作《史学丛考》、《史籍举要》、《清代学术史讲义》、《宋辽金史讲义》和《资治通鉴介绍》等著作出版,并有批注本《书目答问补正》、点校本《新五代史》行世。

柴德赓先生寿命不长,终于“十年”,当时不到62岁;和他同时代的学者相较,在那个年龄有这样多的学问和成就已经是令人称道的,以至于我们现在还在谈论他,研究他。

2014年苏州大学成立了柴德赓研究所,专事柴德赓遗稿、读书笔记、往来信札和日记的整理,准备出版《柴德赓集》(包括著作8册、年谱图志2册、日记6册、手稿6册、古籍批注6册、藏品1册,合计29册)。

要想成为一个历史学家,首先要读很多的书,特别是古籍。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研究断代史、专门史都不可能读完相关的书籍。

文献目录学家余嘉锡(1887—1955)一生研究《四库提要》,1948年以《四库提要辩证》一书占有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席。

余老先生的书斋名曰“读已见书斋”,没有读万卷书的气魄不敢高悬此牌。

余季豫先生是柴德赓的业师,后来还沾亲,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一定影响柴德赓的后来读书生涯。

柴德赓的授业恩师陈垣(1880—1971)早年读书,正是张之洞《书目答问》刊印不久,陈援庵先生孜孜不倦地阅读,开始找到读书的门径,总结出一个人以治学研史为终生职业,要读哪些书?可从《书目答问》找到答案。

柴德赓在书房读书,摄于1936年柴德赓先生是陈援庵先生的入室弟子,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了做学问。

他的第一篇论文《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由陈援庵先生推荐发表于北平师大《史学丛刊》创刊(1931年第1期),那年他还是一个二年级的本科生。

采取措施 抢救古籍 全国古籍善本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

采取措施  抢救古籍  全国古籍善本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

采取措施抢救古籍全国古籍善本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肖凤生【期刊名称】《图书馆》【年(卷),期】1983(000)002【摘要】<正> 为了加强古籍善本书的保护与使用,由文化部召开的部分省、市图书馆参加的古籍善本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三月五日至十二日,在西安举行。

会议由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局长杜克主持。

参加会议的有公共图书馆处副处长钱维理、图管局办公室副主任张一千和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市图书馆的负责同志及管理古籍善本书的同志。

邀请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同志,文化部文物局的同志,还有陕西省文化局、西安市文管会的有关负责同志等共三十二人。

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讨论、研究古籍善本书(包括解放前的报刊)的保护、借阅、复制及复制品出口等问题。

对破烂不堪的古籍善本书和解放前报刊,要积极采取措施迅速进行抢救,使这些珍贵的图书资料延长使用寿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页数】1页(P60-60)【作者】肖凤生【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相关文献】1.一部体例完备富于创意的古籍善本书目——评《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J], 周洪才;周慧2.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普查研析——以宁夏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为例 [J], 张宁玉;刘志军3.古籍散聚的一段轶事——抗战期间“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善本古籍的始末 [J], 德晶(编写)4.认真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努力做好我省的古籍善本书总目的编辑工作——省古籍善本书总目编辑工作会议在齐齐哈尔市召开 [J], 无5.《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主编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 [J], 小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等重要学术手稿捐赠国家图书馆
2017年1月20日,苏州大学柴德赓研究所柴念东先生代表家属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稿》《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两部重要学术手稿。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捐赠并向柴念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柴德赓之女柴令文、《光明日报》记者杜羽等见证了捐赠过程。

应捐赠者要求,不举行相关仪式。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

著名史学家、教育家,陈垣先生入室弟子。

民国时期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等职。

柴先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近40年,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卓越的学术成就令人景仰。

20世纪40年代,柴先生曾在辅仁大学历史系开设、讲授过多门与史学有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清代学术史”乃其中之一。

柴先生认为这是一门普通课,凡是学史学的人都应该了解清代学术的成因、经过、成绩。

因为清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传统学术最为发达的时期,而且距离现代最近,影响也最大。

此次捐赠的《清代学术史讲稿》手稿为当时的讲义,它不但呈现了柴先生考察清代学术史的整体视野,而且提要勾玄、旁及贯穿,将清代的学术史与清代的社会政治变迁相结合,将清代的史事与所身处的全民抗战时代相结合,充分继承了陈垣先生读史、治史和用史的精神。

2013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了由柴先生手稿和学生李瑚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稿——《清代学术史讲义》
,为人们了解清代学术、清代历史又添
柴德赓手稿捐赠合影
一道津梁。

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及江苏师范学院都讲授过“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深受学生欢迎。

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关书稿直至1982年才由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亲炙过先生教诲的许春在、邱敏、胡天法完成整理出版,题名为《史籍举要》。

后被列为高等院校文科教学参考书,并于1987年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在学术界影响广泛。

正如吕叔湘先生说述:“有志于史学的人,手此一编,费力省而得益多,登堂入室,左右逢源,对于著者是一定感激不尽的。

”此次捐赠的是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稿。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已藏有200余种陈垣先生的著作手稿、抄稿及批校本,包括《通鉴胡注表微》《释氏疑年录》等重要手稿。

柴德赓先生手稿的入藏,以另一种方式再续了与陈垣先生的师生情谊。

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在馆藏建设过程中,注意征集有师承关系的名家学术手稿,形成手稿的“朋友圈”,以期更好地保存学术的继承和发展脉络,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清代学术史讲稿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