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稿:《依托齐盛学校 构建“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共同体》2020.12.7 -

合集下载

数字化赋能 多要素联动 构筑教学新生态

数字化赋能 多要素联动 构筑教学新生态

数字化赋能多要素联动构筑教学新生态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自2012年以来,淄博职业学院践行和深化“两个深入、四个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聚力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厘清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下课堂教学改革关键要素及其逻辑关系,以教师自驱力为引擎,以混合教学模式为轴心,带动评价、资源、平台等要素啮合联动,完成新形态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熔断、再链接,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累计为社会输送以抗疫英雄、金牌工匠、首席技师等为代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余万名,构筑了独具淄职特色的课堂教学新生态。

创新“两深四融”改革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确立“深入对接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深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品德塑造与技能培养融合、普适学习与个性学习融合、学习实践和技术更新融合、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融合”的“两深四融”教学改革理念。

用信息技术驱动引领教与学的变革,打造价值引领、靶向施教、硬核联动课堂,实现“塑造品德、学强技艺、锻造匠心、对标笃行”育人目标。

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优化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修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

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应急管理、现代服务等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实践全要素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运行机制,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与优质企业共办专业13个,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共同开发培养标准和教学资源,入选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山东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

开展443名产业教授、204名技术特派员进校园和教授、博士企业行等活动,共培共享师资。

创新课堂混合教学模式聚焦生源类型多样化需求,设置A、B、C三类课程线上线下课时比例,聚焦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坚持思政、产业、创新、工匠四元素融入,重组“基本—专项—综合”三阶段渐进学习内容。

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动态生成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教学设计,实现策略、进程和资源个性化定制。

联通理实、虚拟、线上、企业等课堂,重建认知、模拟、实战、拓展等线上线下交互的融合体验学习过程。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普职融合的育人实践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普职融合的育人实践
三是构建分层分类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理念,以分类教育为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强化文化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兼顾通用技术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培训I、艺体特长等实践性教学,建立起 合理分流、适当分层的教育教学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系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适性发展。
.完善体系、全面铺开(2010-2013年)阶段。
从2010年开始,学校努力发挥本校教师的专业和特长,同时聘请校外专业教师,开发供学生多元选择的职业类 、艺术类课程;学校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统筹协调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方式,借用周边职业学校优质教师资 源和技能实训基地,保障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实施。建立起普职融通的资源保障体系、“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学 做合一”“理实结合”的教学体系和生涯教育体系,为普职融通的铺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涯规划教育贯穿高中3年,主要包括生涯规划、职业探索、技能导向和毕业衔接四大模块。通过线上线下对学 生进行职业倾向性测试,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性选择。
开展以生涯规划教育为支撑的“一统二选三集中〃学生发展新路径。“一统〃即高一阶段统一进行普通高中教育 ,基本完成普通高中学业,达到水平考试合格要求,实行平行分班,统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统一进行职业倾 向性测试。“二选〃即高二阶段除语数外,其他学科全部修完普通高中毕业学分,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形式。学生参照 选修课程,初步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初步完
.确立了契合薄弱高中学生成长的多元发展理念。
基于薄弱高中的发展实际,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思路,学校确立了薄弱普通高中学生成 长的多元发展理念,打破了普通高中单纯追求学生学术发展的固化思维,开辟了夏季普通高考、艺体高考和春季职 业高考“三维一体〃为主,兼顾就业的多元发展路径,在实践层面打破普职分殊壁垒,扭转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

家校共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家校共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

家校共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发布时间:2021-04-26T13:05:16.7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作者:聂续军[导读] 2020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举办哈尔滨市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聂续军尚志市教师进修学校2020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举办哈尔滨市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本次培训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促进教师加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助力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培训,只能通过网络培训方式进行。

本次培训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邀请了北师大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建翔教授作为主讲者。

虽然是在云端聆听专家的讲座,但我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陈教授经过16年的研究,以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视野,溯本求源地剖析了“疫情大考,考出了国民教育体系的致命问题”,一是教育失本。

教育的本是什么?就是失掉了我们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根本,也失掉了我们内在智慧的本体。

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教育是“教化”,它的关键点在“化”。

是要化人的心性,化人的整体气质,让人达到人生的觉悟,自觉觉人。

“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包括环境的影响,包括人格的影响,包括历史传承、家风家教传承这些东西,是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体,它整体性地、自然而然地、润物细无声地起作用。

倡导重视传统文化,去当今教育工具性、功利性。

二是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之一,近四十年来,家庭教育被重视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对其投入的千百倍增长,然而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焦虑却愈加严重,两者产生巨大反差。

其根本原因同样在于家庭教育失本。

家庭教育失本,人人有责,没有局外人。

家庭教育急需归本,需要我们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拥有历史的眼光,以隧道火车理论为指导,实施教育。

构建“四类一整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四类一整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四类一整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者:韩素玉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18年第06期“四类一整合”课程体系中的“四类”是指:第一类基础学科课程,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类德育课程,立德修身,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第三类艺体特色课程,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四类体验教育课程,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技能。

“一整合”是指在课程体系内根据教学需求在学科内或跨学科实施知识整合,增强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

一、开设德育课程,培育道德文明1. “善行教育”课程。

开展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日行一善等方面的教育。

2. 特定教育课程。

包括入校课程、离校课程、节日课程及重大纪念日课程。

3. 传统文化课程。

以道德修养、国学教育为主。

①打造传统文化走廊,营造文化氛围。

②传统节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充分发挥“一节日一主题”作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开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网上祭英烈活动,端午节了解中国民俗、学习民间工艺活动,增长知识,学会技能。

③经典诵读:在校内举行“经典诵读”比赛,诵读经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④红色基地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感受烈士的壮烈情怀;在国庆节举行“颂歌声声献祖国”歌咏比赛等。

二、实施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专项技能1. 充分利用校园绿地空间,开设田园特色课程。

如“蒜苗长高”“田园诗歌”等课程。

学生在校园里栽种菊花,计算垄的宽度,摘柿子、烘柿子,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艰辛,养成劳动习惯。

田园特色课程丰盈孩子童年的生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由课上扩展到课外。

田园特色课程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深度实施,如数学教师可以将计算教学与田园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真正体验中把握计算,学会表达方法。

2. 以泥塑、电脑绘画为主的创意课程。

泥塑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用泥巴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这是一个学生十分乐意参加的活动课程,而捏泥巴又可以促进孩子眼、手、脑协调发展。

教育集团工作总结

教育集团工作总结

教育集团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发挥公办教育集团核心校作用,推进区域优质教育平衡开展——**小学公办教育集团工作总结**区教育局曾先后组建了打一小学教育集团、**小学教育集团,带动了一些普通校的开展。

新《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区教育局更加关注素质教育的优质平衡开展,又组建了**小学公办教育集团。

经半年筹备,本集团于今年4月正式成立。

她由**二小学、**小学分校〔原河间路小学与双阳路小学合并而成〕、二联小学、凤城新村小学四所小学组团成立,其性质为非事业法人、非企业法人、非社团法人的公办学校教育开展联盟体,承受**区教育局统一领导。

本集团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骨干交流,教研共建,特色互补,文化共建”十六字办学方针,在推进区域优质教育平衡开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很有必要在今天的“**区教育组团式开展工作推进会”上做个交流,敬请各位专家指导!1、骨干交流,优质资共享。

名校最大的教育资就是骨干老师资,实现集团内部骨干老师流动是公办教育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校派遣五位老师到分校支教,担任一年级四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数学教学工作,一去就是三年,且每年派遣一批。

其中我校的教诲主任李玮老师担任分校的校长助理,带着支教老师团队开展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同时协助分校校长管理各学科的教学。

分校同时派前五位老师到我校跟教,安排在各个年级组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数学教学工作。

两校互派老师已形成制度,目前运作状况良好。

分校一年级招生留住了绝大局部的地段生,满足了薄弱学校地块学生享有名校教育资的需求,总体来说,降低了择校热度。

分校党政领导对支教老师关爱有加,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教育教学研讨气氛,尤为幸喜的是:他们还专门为每一个支教老师制作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的影视专辑,在班主任工作推进会上播放,请支教老师现场讲述教育故事,各有侧重地介绍《班主任工作手册》的使用、班级文化环境建立、播送体操的训练、家校互动的体会、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工作经历等,进一步放大教育资,鼓励班主任的常态工作要贴近新标准,迈上新台阶。

2023年中学学校工作总结集锦8篇

2023年中学学校工作总结集锦8篇

2023年中学学校工作总结集锦8篇中学学校工作总结篇11、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以教研带动教改,以教改完善教研,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明确的战略目标。

因此学校制定《福建省永春三中教育科研三年规划》,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配备有完善的教科研组织机构。

在课程改革中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2、在教研教改实践中,我校着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要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在省级、市级的学术研讨会获奖或报刊发表,至少要做一万字学习笔记,每个教研组至少要承担一个科研课题,至少要有一项阶段性的教研教改成果出台。

学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教改实验研究,并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和实验报告,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或交流三年来达117篇,其中cn刊物发表或省交流81篇。

在校本研究中,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

我校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深体会到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

从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以校为本”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出成效。

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成绩显著,是首批“泉州市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具有业务素质高,教学观念新,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80%以上教师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校提供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的机会,教科研气氛浓厚。

现有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三个,县级课题十五个,校本课题44个。

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此,学校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教研活动心得体会1为了促进“生本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从根本上强化教师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的“生本”理念。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为期一月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赛课”,踏踏实实地经历了“文本解读——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研讨过程。

这一过程中,既欣赏到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又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在比对整合中,促进了专业水平的发展。

一、存同——“生本”理念无声润泽“同课异构”中,“同课”是教学的基础,即同一文本,相同的教学内容,它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便于进行比较式的研讨。

而我这里所谈的“存同”中的“同”,是存在于积极倡导“聚焦生本,致力改课”这一大环境下的,学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我们一次次接受“生本”这场春雨无声地洗礼,我们的思想站在了同一高度,我们会用同样的理念来支撑教学。

在这次赛课中,我们四人虽然设计不同,但都渗透了“生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营造宽松、明快的教学氛围,针对文本阿联酋今昔环境的鲜明对比,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读有所思,发现阿联酋变化之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继而再次深入文本,探究原因,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我们都接受着“生本”理念的润泽,并实践于教学,这样的“同”,是理念的飞跃,思想的提升,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更上一层楼后极目远眺的愉悦。

教师“生本”理念的同,在实践中就会悄然摒弃原先学生机械学习的“同”,利用话题讨论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开拓学习空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于是“同”又在学生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在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我发现四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平日创设的自主、合作的氛围下,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逐渐学会质疑,通过自主感悟和小组交流来商讨问题,在小组的汇报与组际间的补充中解决问题,有些学生还会合理选择相关__加深感悟,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更具时效性,这样的“同”,体现了改课“理论说的通,实践有效果”的无限魅力。

实验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汇报材料

实验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汇报材料

“家校社”协同育人办人民满意教育近年来,实验中学在镇党委的、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镇学区的精心指导下,全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融合体,学校管理日臻完善,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德育教育扎实推进,校园文化特色彰显。

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励志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成员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校园”等40余项荣誉称号。

一、始终以“逐梦”精神,建设“协同育人”新格局,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积极顺应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目标,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学校硬件设施日臻完善。

学校建有塑胶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器械活动区和乒乓球活动区;高标准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和书法室、舞蹈室、录播室、3D打印室、校园广播室、安全监控室等各类功能室;多媒体实现班班通;校园监控全覆盖;采用太阳能与空调双取暖模式,教室、宿舍及餐厅均安装空调。

近年来,改扩建了“和美文化”、“法制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四个广场;投资近60万元,粉刷了所有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餐厅墙面;投资15万元,重新复铺了“四季花园”周边道路;将操场主席台、跑道、围栏和体育设施粉刷、喷漆、维修一遍;高标准建设了家长服务中心、师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现在,整个学校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实验区、阅览区、生活区、活动区、景观区全部井然有序,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可以与城区任何一所中学相媲美。

二、始终以“拼搏”姿态,做靓“协同育人”新篇章,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精细。

一是实行划片包干制度。

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部下沉包区域、包楼层、包班级,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

二是实行重点监管制度。

紧盯课间饭后等空挡时间和厕所、墙角等监控盲区,包片领导及时进行巡视,对学生的违纪情况、课间追逐打闹情况等严格进行监督,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以校本特色研修促集团校教师均衡化发展

以校本特色研修促集团校教师均衡化发展

以校本特色研修促集团校教师均衡化发展作者:刘莉娟范小青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年第05期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校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

学校从师德培训、教育理论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入手,通过学科组内部集体备课、教学展示、研讨互评、修正反思的教研形式,扎实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有效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理念的转变、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升,营造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校本特色研修培育出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研科研能力强、能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实现集团校教师的均衡化发展。

1.师德培训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每个月都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与教材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活动,如专家讲座、校内研讨活动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教研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认识、明确定位。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定期开展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训练。

有计划地开展每学期开学时的教师培训、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每月的教研组长会、每学期的校内主题教研活动等,以组内听课、跨学科听课和集团校听课与评课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除了日常的基本功训练,学校还组织各类特色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训练培训。

研学心得体会100字合集

研学心得体会100字合集

研学心得体会100字合集近期,我参加了一次有关中华经典文化的研学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同伴们一起了解了儒家、道家、墨家三大流派的思想精髓,并深入探究了论语、孟子、道德经等经典著作。

在这次研学中,我深刻了解到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性,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体会。

首先,研学中让我认识到了中国传统中严肃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在一些方面甚至领先于现代文化。

通过对众多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我体会到了作者们对人性、自然、社会等方面问题的深度思考。

许多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不易察觉的问题,在那些经典著作中得到了娓娓道来的阐述。

通过研究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人性观点和社会价值。

其次,在研学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深厚性。

中国文化渊源悠久,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为古老而庞大的文化之一、其中的诗、书、画等艺术品更是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代表。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们也去了一些著名文化遗址,参观了一些文化名胜。

通过这样的体验,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身处的文化背景与其源起的深厚性。

最后,在这次研学中,我还领悟到了思想的重要性。

没有深刻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便只是形而上的浅薄表现,难以真正体现我们的人性和个性。

而经典与思想则是具备指导性的。

在这次活动中,探究了孟子“仁政”的思想,深刻感受到一种以仁为主轴的社会体系如何推动人们追求真善美。

这让我相信,思想精深的内涵是指导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和人格修养的基础。

总之,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不应该沉睡在历史里,而要得到珍惜、保护、发扬。

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这不仅将有益于个人的修养,也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23〕8号)、《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和济南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接触自然,参与益智增能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决定逐步在各校区、各学段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路上的同盟军——我校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索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路上的同盟军——我校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索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路上的同盟军——我校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索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守望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中说“家校合作就是通过家校联动的机制,让家长更多的参入学校生活,引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我校在家校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组织学习与培训,提升理论水平。

教师的心理状态、职业操守、业务素质、教育科研意识和水平与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教学技艺等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为此,我们确立“研—训”一体的思路,科研引领,培训助推,教研跟进。

专家引领,理念提升。

立足我校、立足实际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课程实施工作,先从理念的高度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把专业技能培训当成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艺和素养。

我们邀请教研中心心理教研员关主任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专家经常驻校教研,对核心团队进行教研培训、把脉,为我们提供理论支撑和具体指导。

我们通过外出培训、草根研讨、自主探究、集中教研、同课异构、共同改进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部参与其中从而开启心灵的觉醒和行动成长的旅程。

二、发放问卷,梳理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发放问卷,两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教师、学生意见,对“世纪小学家庭教育状况”和“学生的心理现状”等,展开调查。

课题组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同时家庭教育课程在各类调研中反馈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结果与分析,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从调查情况来看,家长还是很需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接受学校的指导,家长们是希望自己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早日自立自强。

如何切实的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特点,能够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家校合育的最有效途径,是我们所需探寻的。

三、基于生命成长理念,形成课程序列。

(一)学校层面:线上活动:1.搭建家校微信平台建立“世纪小学家长成长群”,推送优秀的家庭教育文章,并邀请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为家长们讲授系列微课——“孩子成长需要的营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探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探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探析发布时间:2023-02-17T06:50:14.7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9期9月作者:刘晓烨[导读] 协同育人理念要求发挥多元教育主体作用,协同思政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及学刘晓烨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四小学山东淄博 255086摘要:协同育人理念要求发挥多元教育主体作用,协同思政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及学校日常工作,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启发小学生道德理念、法治意识,促进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育人使命,是小学阶段协同育人的关键阵地。

关键词:小学道德;法治课程思政;育人功能1导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如社会公德、法律常识、爱国主义、公序良俗等,能够引导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及法治意识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小学阶段的教育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过程僵化,教学成效不足。

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及时变革,坚持以人为中心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与个体差异。

全方位挖掘思政教育元素,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2.1引领价值观的形成道德与法治课程可谓对之前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延续及发展,将德育法治有效结合在一起,有效引领学生养成了尊老爱幼、爱国诚信、文明知礼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遵纪守法、勤俭自强、诚实守信等高尚品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小接受知识,还能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知法、守法、用法,这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意义。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完整版)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完整版)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小学五年发展规划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为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发展环境,不断满足全镇人民对优质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我校办成环境一流、设施一流、队伍一流、质量一流的学校,特制订201X——201X 年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走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二、目标任务。

通过五年艰苦努力,到201X年,把我校办成一所校园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设备设施一流、学生勤奋好学、学校特色明显、教育教学质量高的窗口式学校。

三、发展措施学校管理1、充分发挥党政一班人的作用,实行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学校重大发展事项及重大改革,由校委会研究决定。

2、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依法落实教职工监督、参与、管理的权利。

3、教育教学质量实行过程监控,阶段测评、年度评估程序化管理。

4、建立健全教职工师德、业务电子档案。

5、加强对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防范力度,不发生任何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确保人身安全和校园平安。

6、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健全、规范和创新各项管理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实行依法治校、以规治教,推进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进一步树立质量立校、管理强校意识,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追求教育教学目标效益,创出我校的办学特色。

教育教学1、加强全体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培训,推行名师工程,着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支管理能力强、教育观念新、教育方法活的班主任队伍。

2、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

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和心理上的疏导,减轻学生过重的压力,促进学生积极向土、健康成长。

山东教师研修总结

山东教师研修总结

山东教师研修总结在这次研修活动中,组织者精心安排了包括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科知识更新等多个模块的课程。

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们积极参与,不仅在课堂上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而且在课后的讨论中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面临的困惑。

这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研修的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修还特别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工具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组织者专门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坊,让教师们有机会亲手操作最新的教育软件,掌握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

这一环节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他们表示,通过实际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本次研修还安排了观摩课和微课比赛等环节。

这些活动不仅让教师们有机会欣赏到同行的优秀教学案例,还能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教师们的教学创新意识。

许多参与微课比赛的教师表示,准备过程中他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收获颇丰。

当然,任何一次成功的研修都离不开严格的组织和管理。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从前期的调研、课程设置到现场的协调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组织者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了所有参与者的健康安全。

在研修活动结束时,不少教师表示,这次研修不仅让他们更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研修,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山东这次教师研修活动是一次全面、系统、高效的专业培训。

它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平台,更为他们的教学实践和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次研修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山东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

近日,山东省举办的一次规模宏大的教师研修活动在经过数日的紧张培训后圆满结束。

构建“和悦足球”,孕育“金茵少年”

构建“和悦足球”,孕育“金茵少年”

构建“和悦足球”,孕育“金茵少年”发布时间:2022-12-13T03:17:58.66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82期作者:徐翠刚李红梅[导读] 奠基幸福人生。

在足球理念的校本化践行中,“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和悦共进,追求卓越”的足球精神涵养着学生的品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255400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

建校21年来,学校根植独有的地域文化底蕴,将“和悦足球”纳入立德树人的整体布局和学校发展规划。

“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更是把足球作为“五项管理”落地的支点,“小切口”引领学校“大发展”,全方位、多维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金茵少年”。

一、根植蹴鞠文化,构建育人体系1.理念先导。

学校秉承对教育的情怀和担当,深知作为“足球故乡”的一所学校,更有责任和义务弘扬蹴鞠文化,发展校园足球运动。

立足地域和校情综合研判,根植蹴鞠文化,构建了“和悦足球”体育教育理念:小足球,大教育,发展“和悦足球”,奠基幸福人生。

在足球理念的校本化践行中,“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和悦共进,追求卓越”的足球精神涵养着学生的品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2.机制健全。

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和悦足球” 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出台《足球课堂评价公约》《体育教师专项考评公约》等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3.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

学校将足球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浸润式足球文化环境:足球文化长廊,开放的校史馆、教学楼墙壁、体艺馆内的足球特色文化;自主设计的足球路灯,校内外宣传橱窗,操场上古朴典雅的蹴鞠门,校园足球班级联赛积分榜和射手榜。

学校具有特色的立体化多维度足球文化渗透融合到校园的每寸肌理,涵养着师生的生活日常,砥砺着师生的品格,践行着足球“润德、启智、健体、育美”的育人功能。

海淀教研研修总结

海淀教研研修总结

海淀教研研修总结活动伊始,区教育局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教研研修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教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随后,来自不同学科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在课程改革方面,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教学设想,这些设想不仅体现了教师们对课程改革的深刻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在教学方法上,研修活动特别强调了学生中心和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观摩课例、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教师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此次研修的一大亮点。

教师们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这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

研修中,专家们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师们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了多元化评价的可能性和实施路径,为形成更加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除了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研修关注的重点。

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和教学感悟,这些真挚的分享激发了参与者的教育情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家一致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次海淀区的教研研修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为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师们表示,他们将把研修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45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孙 俊/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评价导向是整个教育实践导向及学校办学导向的指针。

传统教育往往只看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德育要求,这种一元化评价方式往往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科学地、差异化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坚持“让每个生命勃然绽放”办学宗旨,切实履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职责,尊重学生差异,充分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真正把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

齐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以“高品质学校和课堂建设”为抓手,探索差异化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激励、动态、展示、过程评价,努力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过程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差异化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因为遗传、家庭教育、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既表现在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生活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也体现在发展意愿、发展优势、发展可能性等方面。

传统教学评价只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只关注结果、重视当前成就评价,而忽视发展水平评价。

学校在教育评价体系上实行差异化考试,弱化常模参照性评价,强化发展性评价。

本着“每一朵花开都是春天”的评价理念,在学业水平、兴趣特长、身心健康、行为规范、成长趋势、实践创新六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努力用良好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实施差异化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传统的品德评价重约束、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关注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对学校制度的遵守,忽略了学生的努力和潜能。

差异性激励评价坚持激励为主的观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强化学生优点,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建构“五 位一体 ”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建构“五 位一体 ”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让学生对甲骨文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通过“甲骨文制作过程排序”的小游戏,让学生认识到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推动学生产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以情感为纽带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影响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探索、接近目标。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机械训练,而。

强化线上教学“四性”,保障课堂优质高效

强化线上教学“四性”,保障课堂优质高效

强化线上教学“四性”,保障课堂优质高效发布时间:2022-06-27T10:14:11.9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4期作者:范金英[导读]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的安稳又平凡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随之改变。

为了保护全国师生的健康、减少人群聚集,确保“停课不断学”,教育界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多数学校以新冠疫情状况与学生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线上教学,让学生居家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教育,而如何更好地改进线上教学俨然获得了社会各界地广泛关注。

范金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清河镇中心校150913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的安稳又平凡的生活,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随之改变。

为了保护全国师生的健康、减少人群聚集,确保“停课不断学”,教育界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多数学校以新冠疫情状况与学生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在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线上教学,让学生居家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教育,而如何更好地改进线上教学俨然获得了社会各界地广泛关注。

关键词:教学方式优质高效线上教学如果发生疫情的时候,是在计算机技术还没有普及的几十年前,那对教育的摧残和打击是难以估量的,对教育的损失甚至将是断崖式的,我们要感恩线上教学,给学校、教师,乃至每一个学生开启了一扇科技的窗口。

同时,线上教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还要不断地改进线上教学,强化线上教学“四性”,以更好地为疫情期的教育发展服务。

一、保障网络稳定性影响线上教学的因素是多重的、是复杂的,如果想从根本上杜绝授课时的网络异常,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好优化无线网络速度,那怎么提升呢?从无线技术方面来说,可以有几个方法来得以保障。

首先,升级无线路由器,如果路由器还仍然停留在WIFE1-3代,那就有必要升级到4代以上,那将让你感受网络在速度上质的飞跃。

其次,要减少无线信号干扰。

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随着距离的增大或障碍物而消耗能量,所以建议路由器的距离终端直线距离离电脑不要太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齐盛学校
构建“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共同体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担当、敢创新的教师队伍,在网络环境助力下,齐盛学校积极推进参与式教师研训工作,努力打造“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共同体。

一、典型事例
在研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科学防疫、线上助学”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由领导班子牵头顶层设计,制定“四类五项”线上校本研修模式,搭建区域线上教育服务体系。

(一)立足实际,构建校本研修新体系
疫情助推,用互联网思维融入教学教研生态,增加教师研修的多样性,搭建混合式研修平台,实现教师“精准研修”。

构建起“区—校—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层级结构式培训,分层次、分类型、分级别地组建研修共同体,实现研修智能化升级。

(二)协同发力,助推校际研修新常态
借助校际深度合作与交流平台,为充分发挥优质城区学校的帮带作用,推动新建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特创建“区实验+齐盛”空中专递课堂。

依托开展“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活动,努力追求“1+1>2”的成效,在提高教师学情、课程、学程研究能力的同时,践行“学为中心·素养为本”的教改理念,实现共建、共享、共惠。

二、主要做法
(一)基础培训类——防疫保健康
科学防疫培训是“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基础内容。

1.指导防护隔传染
为做好新冠病毒等各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防护工作,学校常态化推送科学防疫指导资料,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2.线上义教守健康
采取在线义教和科普讲座的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健康素养。

(二)教学培训类——策略促成长
教学培训是“四类五项”线上研修的核心,经过探索实践,归类为以下五项内容。

1.意识项
面临教育教学的各种新挑战,着力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四种教育意识。

(1)家国情怀意识。

引导教师关注动态、学习抗“疫”感人事迹,培养教师家国情怀意识。

(2)立德树人意识。

挖掘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人间大爱的生动教材,强化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心教育等主题教育。

(3)责任担当意识。

指导教师践行担当,关爱学生,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关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4)教育底线意识。

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全面摸排学生
线上学习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硬件条件,帮助家长缓解家庭教育压力。

2.素养项
提升教师网络素养。

指导教师发掘、辨别与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信息时代有效学习、健康成长。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提升信息收集、筛选、整合能力和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培训教师如何关注与分析动态数据背后的信息,做合理教育决策。

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依托于教研组、备课组,借助平等对话、开放讨论、理性反思、教研磨课,交流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成长。

3.技能项
(1)助学平台最大效能。

帮助教师平台试课横向探究,争取教育平台资源最优化。

本着建立“区域--学校”课程资源库、家庭教育资源库的构想,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小程序开发、平台应用、码图制作等分项培训。

(2)教学技能最大转变。

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原则,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要素,探索个性化校本实施路径,重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化课程内容。

4.组织项
加强顶层设计,研修活动重点围绕线上教学的有效组织和控量减负展开,总结提炼具有普适性与个性化的线上教学模式。

探索出三种推送资源有效助学的方式:资源内化式——依托于区推荐资源,教师先行学习,细化问题,整合转化,最终实现校本内化;校本提升式——以校本资源为主,根据学情、进度等需求穿插上级相应资源,以夯实基础促能力提升;专题拆取式——单元话题式学习内容或专题学习,采取“拆解法”和“小步摘取回头看”的学习方式,以方法引领提高目标达成度。

5.管理项
构建学科组、年级、学校领导、教师进修学校等多级线上巡课管理制度,通过“超级巡课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立“三层”“两线”管理机制。

学校层面——防疫与教学双线协调,有针对性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多元化课程内容设计。

年级层面——管理与教学双线并行,定期召开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培训。

教研层面——内容与规划双线商讨,依据教情学情,每周不定期进行线上座谈。

(三)教育管理类——机制提质量
教育管理培训是推进“四类五项”线上研修活动的保障。

探索高质量的线上教育管理,研发“一表一课四率一反馈”机制。

“一表”指的是学生学业成长指导表,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鼓励各级部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课表。

“一课”指每一堂课的质量保障,出台《齐盛学校疫情期间教学管理细则》。

“四率”指的是每一堂课学生按时参学率、当堂检测完成率、当堂检测合格率、作业完成率,通过这四率的汇总反馈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

“一
反馈”指的是每日反馈,科任老师每课反馈,班主任班级即时性反馈,年级日集中反馈,教学管理中心日汇总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线上调查、视频会议准确了解真实信息,落实改进机制,形成计划、实施与改进的管理“闭环”。

(四)心理疏导类——关爱显温度
心理疏导培训是“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工作的重要辅助项目,力促各项培训活动优化提升。

线上研修共同体建设注重家校协同配合,从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等诸多方面进行家庭指导;从习惯养成层面,家校共研共育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合力创造“学而有思、活而有序、松而有度”的生活环境。

三、思考与启示
构建“四类五项”线上研修共同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线上资源助教学。

学校层面建立家庭教育和教学专题“双料资源库”,实现家校双推,保障教学的最大效益。

线上分享树典型。

进行线上教学反思交流,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定期推送优秀线上教学工作总结供学习借鉴。

“互联网+教研”促发展。

依托网络双师同步课堂,搭建校际教研平台:①结对教师分步骤开展线上线下备课磨课活动——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个人备课、以“换位授课”的身份进行二次备课、以“一人双师”的意识进行互相配合,以“隔空教研”的形式进行模拟讲课;②网络双师同步课堂突出双师双主体的作用,有助于双师双生获得共同提高。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齐盛学校正快步行走
在“智享云端、笃行拓新”之路上,我们坚信:努力必有回报,齐盛花开更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