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智慧做教育
单位:
姓名:
时间:
智慧做教育
————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感任教以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唯独这次杭州骨干教师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眼界得到更新,灵魂得到升华。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我深感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现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要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
来自杭师大东城中学的陈沪军校长报告中指出智能时代所需的三大关键能力是高感性体会力、高学习力、高创造力。因此,陈校长所在的东城中学开展了“弘毅少年”成长课程。她说:“课改和学习成绩一点不矛盾,而恰恰是因为课改提高了教学质量,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如果认为两者是矛盾的,必然会舍弃课改。”要阐释清楚课改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东城中学提出了一种教育质量观模型——植物模型。陈沪军说:“弘毅课程就是根,只有学生人格发展了,才有分数、升学率等看得见的花和叶。不去‘培根’花儿就像插在花瓶里,能够维持多久呢?优质的教育一定有高升学率,
也就是显性质量,但只有高升学率的教育一定是非优质的教育。”
东城中学的“弘毅少年”成长课程由三部分共同组成:一是校本德育课程——“弘毅”课程,每学期就“水与生命”、“雾霾与发展”、“垃圾与文明”、“艺术与成长”的其中一个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同时开展时政教育,建立了长效制度;二是开展思维课堂,变“满堂灌”为循循善诱,通过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这是所有学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备课方式也有特色——先听后上,同一课时,先由一名教师上课,同一学科的其他教师都来旁听,下一课时再各回班级上同一节课的内容;三是改变学校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建立起了“弘毅少年”评价体系。
二、教师要成为智慧而从容的教育人
在赵老师的讲座里,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没有条条框框的说教,有的只是她自身真实的成长经历和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教育案例。她质素如洗、温暖如春、不急不躁。她在台上的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教育的美好,尤其是与我共同分享视频、音乐、照片、文字等都流淌着美好,让我深深的感动。赵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落实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课革进程中,要下定决心、真抓实干,课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每一步不一定完美,但是我们约定:一起用心,
行走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因为,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未必!但是,十份付出一份收获是肯定的!也正如一位家长在给“赵校长”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您和您的同事身上我看到了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和如父如母般的爱心……。”让我坚信:“用平和的心态积极迈好每一小步,一定能收获一份意想不到成功的快乐”。带着“诗意的微笑”走进了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心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做一个智慧而从容的教育人。”
三、教师要成为有教育智慧的人
方张松老师说:合格的教师教知识,优秀的教师教方法,智慧的教师教思想。方老师对于教师的教育智慧的阐述,引起了我的思考。他提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大致可以分为:语言智慧、角色智慧,对象智慧、教材智慧、整合智慧和问题与反思智慧。老师从各个方面举出了许许多多生动而又真实的案例,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常见的问题,竟都可以用智慧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处理。我不禁静下心来再次回顾这些现象,有了些新的想法——
智者应懂得运用对象智慧。学生不是一个个没有生命力的产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有不一样的家庭生活背景,而我老师在教育这些个性的学生的时候,是否在以一种一尘不变的教育理念在进行呢?如果你不了解学生,那么你又怎么能找到一种让学生乐
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呢?更不用说,如方老师所说的,德育工作本身最好的效果就是无痕的,让被教育者自己想通的,只是一味的训诫和说教,效果真的是微乎其微的。
智者应懂得运用角色智慧。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比如在探究学习的时候,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同学的角色;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的时候,作为朋友的老师会告诉他:“不怕,我会帮你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遭受到挫折的时候,老师需要扮演的是兄弟姐妹的角色,去鼓励他,去支持他;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爷爷奶奶慈祥和蔼的角色更能让学生快速地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而学生确实需要惩罚教育的时候,严厉的爸爸妈妈角色就登场了……我想,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把自己框定在一个教师的角色中吧,师道威严,高高在上,其实很多时候这也是导致我教育工作得不到较好效果的主要原因吧!
智者应懂得运用语言智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虽说我的教育语言从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上看,绝不能算得上是“恶语伤人”,但是有时候不合适的话语,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困惑,甚至有时候想不开,做出些极端的事情。这个时候教育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变成了伤人不见血的凶器,这是你我都最不愿意看到的。就如这几天,我抱怨着班上学生在上课时举手的积极性大不
如前,今天方醍醐灌顶,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学生,而恰恰可能是自己没有运用好教育的语言智慧,或许已在无意间影响甚至伤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庆幸,如今我幡然醒悟,今后一定要好好斟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能让“四十五度的举手”和“一百八十度的举手”现象出现在自己的班级!
思绪万千,感触颇多。各位老师个个都是有着很强实力和足够魅力的教育名家,我当高山仰止,砥砺前行!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