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全国甲卷]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答案:C解析:杂食动物既捕食植物,又捕食动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营养级,捕食动物,就是第三营养级或更高营养级,所以不同食物链中的同种动物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B正确;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C错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植物,第二营养级是动物,食物链是单向的,能量流动也就是单向的,D正确。

2.[2024·武汉高中调研]组织生长效率是指生物的净生产量(生物体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与同化量的比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能量角度来看,净生产量相当于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从物质角度来看,植物的净生产量相当于植物的净光合产物量C.随着营养级增加,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D.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以提高牛肉的产量答案:C解析: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剩下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A正确;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B正确;一般来说,随营养级增加,生物的净生产量下降,同化量也下降,不能确定组织生长效率逐级递减,C错误;提高肉牛的组织生长效率,可提高其净生产量,进而提高牛肉的产量,D正确。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ɑ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图中e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图中d所表示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f与ɑ的比值通常为0.1~0.2答案:A解析:图中的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正确;图中的e表示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和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其中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再乘以100%,通常为10%~20%,而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f与a的比值可能小于0.1,D错误。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选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了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细菌、光合细菌等自养型生物;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选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利用,但是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需要和散失;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蜣螂、秃鹫也是分解者。

3.(2019·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B.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选C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光合作用)或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是倒置的,比如一棵树上可能会有很多昆虫,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不可能是倒置的;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单选题1.(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如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及相关食物网(甲、乙、丙为3种鱼,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条食物链,甲、乙、丙、丁的食性相同B.图中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C.如果没有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D.属于三级消费者的丁与处于第三营养级的丙之间为捕食关系2.(2023秋·北京通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 · m2 · 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 · m² · a1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在不同营养级之间循环流动3.(2023秋·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长江口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藻类和湿地植物固定的太阳能B.溶解性/碎屑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细菌分解后流入了湿地植物C.营养盐→藻类→小型节肢动物→水生脊椎动物是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食物链D.大型底栖动物与原生动物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4.(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若某湖泊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三种生物的能量相对值随水深的变化情况如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该湖泊的群落B.在垂直方向上该湖泊无明显的分层现象C.丙同化的能量可以用于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三种生物中甲更适于生活在水深较浅的地区5.(2023秋·北京·高二清华附中校考期末)某森林群落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草→昆虫→蜘蛛→鸟”,其中蜘蛛摄入的能量去向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①代表能量值,字母A-C代表能量类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计算题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B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C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2,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C )A.0.04B. 0.4C.0.9D.0.094.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的鹰要吃10 kg的小鸟,0.25 kg的小鸟要吃2 kg的昆虫,而100 kg的昆虫要吃1000 kg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 )A. 0.05%B. 0.5%C. 0.25%D. 0.025%5.某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E1和E3,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可能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是( C )A. E1>100E3B. E1<100E3C. E1<25E3D. E1>25E36.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B )A. B C. D.7. 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C )A. 200kJB. 40kJC. 50kJD. 10kJ8.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D )A. B. C. D.9.具有三个营养级的能量金字塔,最上层的体积是最下层的( B )A. 10%~20%B. 1%~4%C. 0.1%~1%D. 1%~10%10.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D )A. 10千克B. 28千克C. 100千克D. 280千克11.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C)A.y≥90xa+10x B.y≤20xa+5xC.y≥20xa+5x D.y≥100xa+10x12.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 。

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例题

能量流动计算典型例题

例1:在甲→乙→丙这条食物链中,⑴若甲固定的总能量为m,则丙最多可以获得的能量是:;丙至少可以获得的能量是:。

⑵若丙的总能量为n,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例2:在食物网中,⑴若甲的质量增加m kg,则丙最多可以增加的质量是:;丙至少可以增加的质量是:。

⑵若丙的质量增加n kg,则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至多需要消耗甲的质量为:;例3:在食物网中,若c所含的能量为5.8×109KJ,d所含能量为1.3×108KJ,则a至多可以获得的能量为例4:在食物网中,若丙的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甲KJ例5:在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植物g例6: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网如图所示:C的食物来源由A:B=1:1调整为A:B=2:1,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则该生态系统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例7: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例8: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例9: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例10: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答案】C【解析】谷类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在食物链中,谷类和植物蛋白的营养级别最低,处在食物链的始端,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故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故选:C2.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3.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C【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

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丙→丁→乙→甲。

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计算题

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计算题

1、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为A、20%和2%B、8%和0.032%C、4%和0.8%D、0.4%和0.016%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A、N1·M1>N2·M2B、N1·M1=N2·M2C、N1·M1<N2·M2D、N1·M1≥N2·M23.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鸡、鸭、猪,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要增重1 kg体重,最多消耗绿色植物A.150 kgB.280 kgC.500 kgD.1 000 kg4、如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的是A. 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 A<5M B时,生态系统将会崩溃C.B摄入的能量即为B的同化量D.A的能量大于B、C、D之和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种群有N个个体,B种群有100N个个体,C种群有1000N个个体,D种群有10000N个个体,则它们的食物链关系是A、A→B→C→DB、D→C→B→AC、C→D→B→AD、不能确定6.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三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的数值是1 250 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8.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 m1+m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占1/3,植物性食物占2/3,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9.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种动植物,其中草鱼属于A.分解者B.生产者C.第二营养级D.第三营养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题中的草鱼以生产者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故选:C2.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C3.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A.氮循环B.水循环C.能量循环D.能量流动【答案】D【解析】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物质和能量就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下去,所以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完成的,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可循环的。

故选:D4.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答案】C【解析】A、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A错误;B、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B错误;C、食物链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正确;D、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错误。

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试题必修3

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试题必修3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B、D仅仅是能量流动的一个方面。

答案:C2.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答案: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解析:兔子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此时狼位于第三营养级,即狼捕食兔子,使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

答案:A4.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B5.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解析:每一个营养级中所同化的能量为本营养级的总能量,而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

答案:B6.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是( )A.初级消费者B.生产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可见能量的流动首先从生产者开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物群落中,能量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的传递过程。

能量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题的解答。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我们假设植物的总生物量为1000克,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0克,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克。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植物的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初级生产力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的速率。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草食动物每年摄食植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0千卡/平方米/年。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肉食动物每年摄食草食动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千卡/平方米/年。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根据能量流动的原则,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

假设植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

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如下: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草食动物,即100千卡/平方米/年。

草食动物摄食了10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肉食动物,即10千卡/平方米/年。

肉食动物摄食了1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

综上所述,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从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能量逐级转移,并且在每个级别都有能量损失。

这个计算题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会更加复杂,但是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课时作业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3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详解)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丁为双箭头关系,且乙、丙、甲均指向戊,由此推断甲为生产 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戊为分解者,甲、乙、丙和戊包含的所 有种群构成群落,A 错误;乙 1、丙 1 间也存在竞争关系,C 错误;大量的氟利昂会导致 臭氧层的破坏,D 错误;分解者也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蚯蚓、蜣螂等,B 正确。
5.(2021·江西抚州临川一中检测)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 向(d 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图中 a1、a2 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 C.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数值可用 b1 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三叶草和苹果树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体现了 群落的垂直结构,A 正确;腐生性昆虫属于分解者,B 错误;与纯苹果种植园相比,苹果 —三叶草复合种植园的营养结构复杂,两者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C 正确;肉食性昆虫 和寄生性昆虫是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其数量增加,导致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数量明显 减少,D 正确。
A.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苔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 受光照、温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约,A 正确;据题图可知,样地一中苔草的化学防御水 平最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 正确;据题图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 度较高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提高,C 错误;苔草化学防御水平 的变化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 正确。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大机器,其中能量的流动则是驱动这个机器运转的关键动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试题,来揭开这一神秘而又重要的自然现象的面纱。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单来说,就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的源头是太阳,太阳的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被转化为化学能,从而进入生态系统。

这就好比是一条河流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着“能量之水”。

让我们来看一道常见的试题: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 焦耳。

那么,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是多少?要解决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能量流动的特点。

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而且在流动过程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

通常来说,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 10% 20%。

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 1000 焦耳,按照最高 20%的传递效率,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就是 1000×20% = 200 焦耳。

再来看另一道试题: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有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如果草食性动物所同化的能量为 500 焦耳,那么肉食性动物从草食性动物那里获得的能量最多是多少?这道题同样要运用能量传递效率来计算。

因为草食性动物所同化的能量为 500 焦耳,肉食性动物从草食性动物那里获得的能量最多就是500×20% = 100 焦耳。

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理解能量传递效率对于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问题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会逐级递减呢?这是因为在每个营养级中,生物都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比如呼吸作用,这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而且,还有一部分能量会以粪便等形式没有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

比如说,一只兔子吃了很多草,但它并不能把草中的能量全部吸收和同化,总有一部分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 的鹰要吃10 kg 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 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0.05%B. 0.5%C. 0.25%D. 0.025%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3.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B.160kgC.60kgD.100kg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B.106 kJC.2×106 kJD.3×106 kJ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妙的体系,其中能量的流动是维系其稳定和运转的关键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和特点,让我们通过一系列试题来深入探讨这个重要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基础的选择题。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处于第一营养级?A 兔子 B 青草 C 狼 D 老鹰。

答案是 B 选项青草。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固定能量,成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处于第一营养级。

接下来,是一道关于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题。

假设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青草)所固定的能量为 10000 焦耳,按照 10%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食草动物)所能获得的能量约为多少?计算过程很简单,10000×10% = 1000 焦耳,所以食草动物大约能获得1000 焦耳的能量。

再看这道判断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答案是正确。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只能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而且是逐级递减的,不会出现反向流动的情况。

下面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能量流动特点的理解。

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个体的数量通常会怎样变化?A 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答案是 B 选项减少。

由于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营养级越高,能够获得的能量越少,所能维持的生物个体数量也就越少。

我们继续来看一道综合应用题。

假设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存在藻类、浮游动物、小鱼和大鱼这几种生物。

藻类固定的能量为 50000 焦耳。

请计算浮游动物、小鱼和大鱼分别能获得的能量范围(假设能量传递效率在 10% 20%之间)。

首先,按照 20%的最高传递效率计算,浮游动物能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50000×20% = 10000 焦耳;按照 10%的最低传递效率计算,浮游动物能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50000×10% = 5000 焦耳。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题

1.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能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的是( )A.①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答案C解析农作物的能量可传给人、鸡、猪、牛,而鸡、猪、牛的能量也可传给人;但人和鸡、猪、牛的能量不能传给农作物,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

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答案B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

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D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级别最高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知识点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N1·M1>N2·M2B.N1·M1<N2·M2C.N1·M1=N2·M2D.N1·M1≥N2·M2答案A解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一般生物量可以代表能量值,所以N1·M1>N2·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试题
1.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能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的是(). -
A.①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
解析:农作物的能量可传给人、鸡、猪、牛,而鸡、猪、牛的能量也可传给人;但人和鸡、猪、牛的能量不能传给农作物,这是由食物链的方向决定的。

答案:C
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羊的呼吸消耗量B .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D .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

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去向。

答案:B
3.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
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 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中营 养级级别最高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 ②/①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同化量的 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 一部分。

答案:D
4.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
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l 、M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解析: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一般生物量可以代表能量值,所以N1-M1 >N2 • M2。

答案:A
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
A. N1 ・M1>N2 ・M2
B ・ N1 ・M1VN2 ・M2
()
5.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 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 /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食物)之间的传递效率表示为③/(①+未获取量);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③ /②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哺乳动物与食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无法比较。

答案: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解析: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总能量的10%-20%初级消费
者越多,向下可传递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越多。

答案:C
7.2009年我国各地粮食蔬菜价格不断攀升,导致肉、蛋类食物价格不断上
涨,并且后者价格一直远高于前者价格。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这主要是因为()
A.动物饲养麻烦、投资大B .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成本高 D .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解析: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肉、蛋类取自第二营养级甚至更高营养级的生物,而它们的能量均来自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并且能量传递效率大致不变,所以生产者(粮食、蔬菜)价格上涨,必定导致由此而来的肉、蛋类价格的上涨,并且肉、蛋类价格要高于粮食、蔬菜价格,因为在传递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掉了,必然导致成本的提高。

答案:C
8.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蝗灾,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

2000年发生蝗灾时,新疆某地邀请来-
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农药灭虫,农药对蝗虫起选择作用,生存下来的蝗虫都是抗药能力较强的
B.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根本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C.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鸭子是次级消费者,鸭子与草原
上的牛、羊的关系是种间互助
D.利用鸭子消灭蝗虫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减轻污染、
保护其他生物 答案B
解析 利用鸭子消灭蝗虫并非想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鸭子, 根本目的是利用鸭 子与蝗虫的捕食关系更好地消灭蝗虫,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

能力提升
9.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食用菌也利用了农作物通过光 合
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 提
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
耗,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解析:通过巧接食物链,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提高。

答案:C
10 .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 况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 —1
A.
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I 竝口!:
B. 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
D. 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A 项正确;
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产品输出 产品轴出
产品输出
太阳能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除了绿色
植物之外,还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生物, D 项错误;组分1、
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B 项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由于 部分
能量被固定在植物的有机物中, 因此输出量和输入量不相等,C 项错误 答案:A
量为野兔捕食能量的10%- 20% 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
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例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

答案:D
12 .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
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单位:J/(cm2 • a )],以下分析不
正确的是
()
A.甲的数值是1 250 J/(cm2 • 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
丁利用
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在此生态系统中,狼捕食野兔,获得的能
解析:
A. B. C. D. a ,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
c 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 照
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
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A
1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
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
题:
(1)图中由于缺少_____ 和______ ,故不能
构成生态系统。

(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
_____ (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_____ 的形式流动,动力是 ______ 。

(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 ,⑥/②的值表示_______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生产者捕食和竞争(3)有机物能量流动
⑷ 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蚂蚁-老鼠的能量
传递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