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家长的教育焦虑
家长的教育焦虑在当今社会,家长的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焦虑源于对子女未来教育的高期望,以及不确定子女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功的担忧。
家长的教育焦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过度子女的学业成绩。
许多家长过分强调子女的考试分数,将成绩视为衡量子女是否成功,是否有未来的唯一指标。
这导致了子女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失去了享受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乐趣的机会。
家长的教育焦虑还表现为对子女过早地追求特长的追求。
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某些领域展现出特殊的才能,如音乐、艺术、编程等。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子女的兴趣和天赋,这不仅给子女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而且可能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长的教育焦虑还表现在对子女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上。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子女在未来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或者无法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
这种担忧导致了家长对子女过度保护,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独立性。
然而,家长的教育焦虑并不是无解的。
家长需要调整对子女教育的期望。
他们应该更注重子女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学业成绩。
他们需要尊重子女的兴趣和天赋,鼓励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展。
家长需要接受并支持子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潜力,让每个家长都能以平常心看待子女的教育。
在当代社会,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许多家长都非常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教育焦虑。
这种焦虑情绪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家长教育焦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家长教育焦虑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社会竞争压力是家长产生教育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无法获得更好的未来。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透视中产阶层家长的教育焦虑
域中的体现。
这同时意味着,家长的教育焦虑会在代际间得到传承,影响孩子终身发展。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成为应对教育焦虑的首要问题。
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之 上。
沟通虽然不一定造就爱,但任何的爱都必须经过沟通的考验。
缺乏沟通,任何的爱都变得可 疑。
诸如“鸡娃”“虎妈”现象,都是父母按照自己的价值预设,期待孩子主动符合自己的预期,毫无沟通可言。
与之相应,期望过高、照顾过度等都是缺乏沟通的爱,无法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育焦虑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
只要爱是真实的,沟通就不会停止。
但需要注意的是, 亲子关系并不是对等的人际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育儿先育己,要想培育出孩子健康的 人格,家长就需要健全自己的人格,与孩子共同成长。
如若不能做到,就会将成长的任务转 嫁到孩子身上,陷入比较或盲从,造成亲子关系的失调甚至是敌对,不仅无益于缓解家长的 教育焦虑,而且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情绪。
从社会阶层的角度透视中产阶层家长的教育焦虑蒋广宇(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讲师)曾几何时,教育焦虑问题己经从教育界内部的讨论议题转而成为整个社会讨论的热点话 题。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教育,但很多人都具有“家长”的身份。
作为家长,自然是有诸多 辛苦、委屈与无奈要倾诉。
在笔者看来,其实教育焦虑的问题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中产阶层内 部。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就是中产阶层自身的焦虑问题在教育问题上 的投射。
一、教育焦虑是中产阶层家庭的普遍焦虑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安尼特•拉鲁(Annette Lareau)曾经描述其在1993-2003年的十年时 间中,深入追踪了美国12个来自不同家庭儿童的成长过程。
他发现中产阶层家庭和工人阶层 家庭在教养方式上有着显著区别。
工人阶层家庭的家长更愿意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遵循一种 被拉鲁称为“自然成长”(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的策略。
在这种教育策略影响下,工人阶层家庭的家长并不过多投入干预子女的教育过程,而是把学校生活和课外活动的选择 权交给子女。
浅谈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的焦虑问题
浅谈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的焦虑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教育成为了家长们的一大焦虑问题。
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期待和焦虑,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好的教育资源,将来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孩子教育引发的焦虑问题也给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本文将就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帮助和启示。
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源于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紧张,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不断地给孩子加压,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课外活动,希望能够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竞争优势。
家长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往往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使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这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
孩子教育引发的焦虑问题还源于家长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担忧。
家长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现实中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和孩子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环境不够理想。
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总是感到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无法健康成长。
孩子教育引发的焦虑问题还源自家长的自身不安全感。
现代社会对家长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在工作、家庭、孩子教育等方面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家长们往往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担心孩子的教育成绩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受到影响。
这种焦虑感会不断地困扰着家长们,使他们陷入疲惫和失落之中。
对于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
家长们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分追求成功和完美,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兴趣和天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放松和愉悦。
家长们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才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中茁壮成长。
浅谈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现象
摘要家长的教育焦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子代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家庭的核心问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反映出了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这一问题的解决,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育焦虑中国家长教育原因On the Educational Anxiety of Chinese Parents //Yue Ling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parents'educational anxiety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society,and the issue of children's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ore problem of our families."We can't let our children lose at the starting line"also reflects the parents'anxiety about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Behind the anxiety of Chinese parents'education is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expectation of a diversified education model,and th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ring happiness to children.Key words educational anxiety;Chinese parents;causes of anxi-ety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程度也不断增强。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其化解策略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其化解策略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一系列“双减”政策,即减负和减重。
这些政策旨在缓解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减少各类考试,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也给家长们带来了许多教育焦虑。
本文将探讨“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并提出一些化解焦虑的策略。
一、“双减”政策下的家长教育焦虑1.1 学生素质教育面临挑战减负政策的推出使得学生在学校和课外活动上的压力减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许多家长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时难以适应。
他们担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否足够,担心学生会落后于其他同学。
1.2 学校选拔制度变化引发焦虑过去的选拔制度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家长们认为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然而,减重政策的推出改变了这种观念。
家长们开始担心,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担忧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功。
1.3 家长社会地位压力增加在中国社会,家长的社会地位与子女的成就密不可分。
因此,家长们往往会在子女教育方面付出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希望通过子女的成功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在“双减”政策下,这种观念面临着挑战,家长们焦虑感增加。
二、化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策略2.1 转变教育观念,关注综合素质家长需要逐渐转变观念,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加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2 建立合理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盲目追求分数,要以学习的过程和收获为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3 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学科竞赛等,拓宽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也要理解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优势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富二代”或“高分代”。
教育社会学期末考核-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
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摘要:最近,一个话题在网上引起热议,那就是“家长的教育焦虑”。
从高考到大学再到就业,家长们都在不断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而焦虑。
教育焦虑源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和自身能力、水平之间的不匹配,是一种社会心态。
但是,过度的教育焦虑,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父母们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父母应该努力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和陪伴者。
关键词:教育焦虑,学业压力,自我认知,自由度,陪伴。
一、教育焦虑源于社会心态家长教育焦虑源于社会心态,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这种心态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认知。
过去,中国家长往往认为“有学上”就是人生幸福的前提,认为孩子必须上一所好学校才有出息。
可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当城市和农村、优质和普通、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时,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家长们纷纷加入到“鸡娃”行列中,希望通过“拼娃”来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
但是,这种社会心态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
父母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期望作为衡量标准。
如果父母能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那么父母就会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规律,也不会对教育过度焦虑。
二、父母的教育焦虑导致子女学业压力家长们对子女的学业表现的焦虑,是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会被其他孩子超越,害怕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失败。
其实,父母对子女学业的焦虑,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在教育上没有经验,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就像一些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在交流中总是采用命令式的方式去交流。
有些父母会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去完成。
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对子女的爱,并不能保证他们以后能获得成功。
父母们对子女学业的焦虑,会让他们不断地督促子女努力学习,却忽略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浅谈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的焦虑问题
浅谈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的焦虑问题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观念的多元化,许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焦虑。
本文将从竞争压力、教育资源不均、对未来的担忧这三个方面展开对家长焦虑问题的探讨。
竞争压力是家长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普遍认为只有优秀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过度追求成绩和能力培养,不断给孩子加码,希望通过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这种过度的竞争压力往往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焦虑。
教育资源不均也是家长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大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使得很多家长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来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担心自己的子女因为受教育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影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担忧使得家长们更加焦虑。
对未来的担忧也是家长焦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家长们不仅仅希望孩子在教育上取得好成绩,更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家长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焦虑。
面对家长焦虑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好成绩。
家长们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度追求竞争和功利。
我们应该建立公平和公正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让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面对孩子教育问题,减轻他们的焦虑。
孩子教育引发的家长的焦虑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衡的教育环境,减轻家长的焦虑。
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
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浅析一、前言我国的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和新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下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儿童教育缺乏个性当代中国父母多数对儿童的教育方法重视成绩、分数,而不注重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有些让人担忧。
因为成绩很好不代表这个孩子潜力和动力强大。
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积极探索,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喜好与兴趣,为孩子量身定制适合他的学习计划和主题。
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最终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三、教育过渡焦虑很多家长的教育过渡焦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很多家长虽然极力推动子女的学习并在学习方面变得过于激动,但是他们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的关注却不充分。
现在的父母很容易因为一些琐事而产生情感问题,特别是在孩子生活中父母对于情感发展的关注与交流不足的时候,孩子常常会产生迷茫与孤独。
因此,家长不仅要在学习上给孩子以支持和指引,同时也要了解孩子的情感变动,适时关注和互动,让孩子在安全感中成长。
四、教育理念偏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价值观意识和教育理念也是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许多家长认为好的家庭教育是必须外在标准化的方式去培育的,而忽视了生活、情趣、锻炼等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教育理念偏差不仅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引起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等问题。
因此,父母要更多关注孩子的内部需求,改变单一标准的教育方式,并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五、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以线性式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去做。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的兴趣与创意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自主性差。
因此,父母应该建立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要持续的与孩子沟通,激励孩子的灵感和表达能力,让孩子在情感方面、思想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家长教育焦虑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焦虑。
作为家长,我也曾深受教育焦虑的困扰,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焦虑的来源1. 社会竞争压力当前,我国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不得不从小就注重孩子的教育。
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产生了焦虑。
2. 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很多家长认为“读书改变命运”,因此对孩子寄予厚望。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孩子在这些方面达不到预期,就会产生焦虑。
3. 教育观念的偏差一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有让孩子上名校、考高分才能成功。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
当孩子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时,家长们就会感到焦虑。
二、应对教育焦虑的策略1. 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教育焦虑。
我们要明白,教育并非唯一出路,孩子的人生道路有很多种可能。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合理规划,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孩子的特点,合理规划孩子的教育。
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
3. 信任学校,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家长要信任学校,相信学校的教育质量和老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4. 关注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21
标题:解读我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21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备受关注。
2021年的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报告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调查结果分析1. 教育焦虑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观点1)教育焦虑指的是家长由于对子女教育的担忧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其特点包括焦虑感强烈、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2. 我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结果概述(重点观点2)调查显示,我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小学生家长的焦虑程度最高,其次是初中、高中生家长。
3. 教育焦虑的成因分析(重点观点3)家长教育焦虑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教育压力过大等。
孩子的成长阶段也会影响家长的焦虑程度。
二、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1. 家长教育焦虑对子女的影响(重点观点4)在家长教育焦虑下,家长往往会对子女的学业成绩过分关注,导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紧张,甚至出现家庭矛盾。
另外,过高的教育压力也会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
2. 家长教育焦虑对家庭的影响(重点观点5)家长的教育焦虑还会对整个家庭带来负面影响,增加家庭矛盾与压力,甚至影响夫妻之间的关系。
三、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途径与建议1. 社会层面的解决途径(重点观点6)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减轻学校教育压力,提高教育公平,以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2. 家庭层面的解决途径(重点观点7)家长需理性看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均衡关注学业成绩与身心健康,倡导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结语我国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学校需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社会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家长教育焦虑问题一定会得到缓解,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21
我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21一、我国家长教育焦虑现状近年来,我国家长教育焦虑问题备受关注。
根据我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2021显示,超过70%的家长表示他们存在教育焦虑,这一数字较往年呈现上升趋势。
1. 家长的教育焦虑来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升学压力大、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等因素,是导致家长教育焦虑的主要原因。
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的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使得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倍感压力,从而产生教育焦虑。
2. 家长教育焦虑的表现家长教育焦虑表现为对孩子学业成绩、升学问题的过度关注,甚至演变为因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
这种焦虑状态不仅影响了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 教育焦虑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教育焦虑往往会传导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其健康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的期望过高而丧失自信,甚至出现学习和行为问题。
二、如何理解家长的教育焦虑1.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焦虑是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家庭结构和教育观念都发生了转变,这些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教育焦虑问题。
2. 从社会教育问题的角度看家长教育焦虑还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学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家长对孩子教育前途的担忧,从而产生了教育焦虑。
三、如何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1. 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建立合理的家庭教育制度,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
2. 政策保障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减轻家长的升学压力。
3. 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应该顾及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也能保持快乐和幸福感。
四、我的观点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政策保障等多个层面来解决。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前言幼儿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共育则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实践。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形成良好互动,既是一种互动与合作的关系,也是一种共同进步和提升的进程。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好地融入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共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寻找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本文针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家长和教师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给出具体的事例和案例,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思考。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一)幼儿方面存在的问题1. 家庭教育缺失,幼儿无法胜任自我生活和学习任务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双职工的增多,许多家长缺乏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共同生活、沟通和学习。
这就导致幼儿在自我生活能力、学习习惯和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影响了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顺利实施。
2. 学习兴趣不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激励幼儿的认知和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但是,许多幼儿由于家庭因素、教育环境等原因,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激励。
(二)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1. 家长缺乏对幼儿教育的了解和参与许多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了解和认识,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存在很多的误解和疑虑,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支持。
2. 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差异不同的家庭和父母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差异和多样性,有些家长过于焦虑和强求,有些家长则过于放任和溺爱,这就给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1. 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素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但是,一些幼儿园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知识,难以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2. 教师缺乏与家长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幼儿园教师需要和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但是,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技巧,难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影响了家园共育的实施。
中国城市家长教育焦虑现状解读
年级后,“小升初”压力显现,“考个
家长教育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微 存在的知行冲突,担心孩子身心疲惫,
好初中”成为主要目标。
信公众号、网络论坛、家长自主建立的 希望孩子开心快乐,行为上又不断增加
· 141 ·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
学习任务。希望孩子未来独立、情商高, 为的方法发现,临床上焦虑的父母与 围都是优秀孩子,很快就把原本不错的
Education Management
教育管理
中国城市家长教育焦虑现状解读
冯 博,宋莉莉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通过对上海、深圳、成都三市的幼儿园与小学家长进行深访,解读城市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家长们在 对应试教育的不断妥协中,内心充满了矛盾,深陷教育焦虑。本文希望通过解读城市家长们的教育焦虑现状, 倡导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城市家长 教育焦虑 儿童发展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幼升小、作业习惯养成,生活习惯的养 多种问题行为相关。同时,家长作为孩 占据上风,它否认了多赢的可能,也忽
成。小学低年级期间,家长主要纠结是 子模仿与学习的主要对象,这种焦虑可 视了每人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否上补习班,给孩子“加码”,生活与 能会通过榜样作用传递给孩子,即焦虑 4.1.3 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
悖于孩子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家长的 学高年级(5-6 年级),家长关注点完 校外尽力弥补,但是随着小学课业的加
身心健康与家庭关系和谐。
全转移到学习上,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 重,三年级后家长开始精简兴趣类课外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主,孩子的主要时间也都花在了学习 班,为应试教育让步。小学高年级的孩 上,包括大部分周末与寒暑假。而其他 子时间基本都花在小升初准备上,家长
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应对策略
1. 引言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和期望不断提高,家长们也难免面临着各种教育焦虑和压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家长们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2. 教育焦虑的来源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主要源自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担忧,以及对其教育质量的关注。
与此相关的因素有: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孩子未来竞争的恐惧感,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局限等。
3. 应对策略针对教育焦虑,幼儿园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以缓解焦虑情绪并更理性地对待教育问题。
包括:认清焦虑的原因,接受孩子的天赋和个性,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沟通,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等。
4. 认清焦虑的原因家长们首先应该认清自己教育焦虑的来源,正确认识焦虑的成因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更好地应对焦虑情绪。
5. 接受孩子的天赋和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个性,家长们应该尊重并接受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的表现,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6. 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与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也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等方式,和其他家长交流心得和经验,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7. 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家长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水平,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8. 结语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们能够正确认识焦虑的来源,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幼儿园家长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及应对策略的观点和理解。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面对孩子学习和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家长们很容易陷入焦虑之中。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及消解路径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教育焦虑是我国家长的真实心态写照。
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焦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教育机会焦虑看,择校焦虑得到有效缓解,升学焦虑依旧处于高位;从教育条件焦虑看,由优质师资稀缺引发的教育焦虑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仍存在次生风险,由学校作业管理不当引发的教育焦虑得到有效化解;从教育结果焦虑看,学业成就焦虑成为家长教育焦虑的主要表现形式,学业评价焦虑进一步强化和扩大。
究其根本,“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观念根植于家庭教育引发阶层流动隐忧、学生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家长难以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限制与管控未必带来优质教育资源富足、教育事业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造成家长主观性教育资源稀缺、家长信息甄别能力弱和教育能力不足引发认知误区等都是家长陷入教育焦虑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双减”背景;家长;教育焦虑;消解路径引言双减政策是义务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一环,是对家庭、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社会全方位的联合改革,严厉打击了“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现象,校外培训机构逐渐被取缔,得到统一、正规化管理。
学校承担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大部分教育责任,学校与家庭之间联系更加密切。
早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单一的学校教育不能够承担起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实施,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与支持。
1家长教育焦虑的内涵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Freud(1895)将焦虑分为两类:一种是无论谁都会发生的,不能适应处理外界危险时所产生的“一般的焦虑情绪”;另一种是对内心世界产生的兴奋不能抑制时,便使其投影至精神外界,对似乎要发生的危险状态产生极度反应的“神经症特有的病态焦虑”。
在已有研究中,家长教育焦虑指的是家长对子女学校教育的过程及结果的过分担忧,属于一般的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整个家长群体中。
消除家长焦虑,助力家庭教育
主题: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消除家长焦虑,助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家庭教育是对个人发展是最重要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好的家庭教育能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起友好的桥梁。
但是现实中,家庭教育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问题。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家长成绩本位主义观念严重、轻视德行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家校沟通困难等,有些家长甚至没有家庭教育意识与行为。
而家庭教育中不断凸显的各种问题也加剧了家长们的焦虑。
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来源不同、后果不一,但都有可能对家庭教育的方向、内容、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为此,帮助家长化解或消除家庭教育中的“焦虑”问题,是家长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那么当前家长焦虑的问题有哪些呢,来看看以下几种突出表现:1.“拔苗助长”式2019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了解到一位学生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5年内花了近10万给女儿小玉(化名)报了15个培训班。
小玉5岁时就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钢琴比赛得了全国前三名。
据了解,小玉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学到晚上九十点才回家。
小玉上一年级时成绩非常优秀,觉得老师讲的知识都很简单。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时,小玉的成绩却开始下滑,从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渐渐地,她开始厌学、不写作业、上课走神。
“拔苗助长”式教育让孩子的生活节奏比成人还快、压力比成人还大,这对幼小的他们来说,是一种残忍的摧残。
用危害健康来换取“神童”光环,换来的只是对孩子身心的损害和父母无穷无尽的悔恨。
2.“别人家的孩子”式学期末听到身边很多家长议论,说暑假到了给孩子赶紧报辅导班补补,开学就没时间了。
每年一到暑假就有不少孩子奔波在培训班、兴趣班之间,苦涩地度过“第三学期”,家长也在接与送之间,疲惫不堪。
如何解决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
怎样解决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许多家长会面临教育焦虑的问题。
他们担心孩子适应不了新环境,担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
而如何解决这种教育焦虑成为了很多家长所面临的问题。
下面,我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不够透彻所导致的。
他们往往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看作是一种任务,一种责任,而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本质,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二、与老师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家长可以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从而更加放心。
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减轻教育焦虑。
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自由在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对孩子过度关注,给予过多的不必要的压力和期望,导致孩子产生适应困难。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自由,让他们慢慢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发展自己的能力。
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家长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习惯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学校更加得心应手,不至于因为过度依赖家长而产生焦虑。
五、合理引导家长自我调节情绪家长们也需要学会合理引导自己的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解。
他们可以多参加一些教育培训班,多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和经验,减少教育焦虑。
也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解决幼儿园家长的教育焦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们付出一定的努力,从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逐渐适应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与老师和学校的良好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信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引导自己的情绪,家长们就能够从教育焦虑中解脱出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焦虑是家长们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常常面临的问题,因为他们担心孩子是否能够适应新环境,担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家长教育焦虑的困境分析
作者: 徐晓晓[1]
作者机构: [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出版物刊名: 教育观察
页码: 115-11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5期
主题词: 家长教育焦虑;教育期待;教育改革
摘要:我国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普遍弥漫着一种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即家长教育焦虑.这种教育焦虑使家长对子女教育有着过高的期待,过分重视子女的学业表现,盲目加大子女的学业负担及家庭教育投资,忽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不仅会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会对我国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当前,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教育功利化的发展倾向及想象式的教育焦虑等因素都在不断加剧我国家长教育焦虑情绪.社会需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创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将家长的教育焦虑转化为教育期待,从而破解现阶段我国家长教育焦虑的情绪,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焦虑:如何缓解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
教育焦虑:如何缓解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摘要教育焦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从教育焦虑的定义、成因、表现以及对学生和家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教育焦虑的策略,包括: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家校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等。
旨在帮助家长和学生摆脱教育焦虑的困扰,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教育焦虑,家长,学生,缓解策略,心理健康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焦虑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它像幽灵般笼罩在许多家庭和学校中。
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学生们则背负着沉重的学业压力,不断被“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所困扰。
这种焦虑情绪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教育焦虑,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教育焦虑的概念及成因2.1 教育焦虑的概念教育焦虑是指家长和学生由于对教育目标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体验。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焦虑,反映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现实。
2.2 教育焦虑的成因教育焦虑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与个人因素密切相关。
2.2.1 社会因素*竞争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稀缺,升学压力巨大。
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便将希望寄托在教育上,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教育焦虑。
*教育理念:传统的“分数至上”的教育理念,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
*社会风气:“唯成绩论”的风气,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让家长和学生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2.2.2 家庭因素*家长期望:部分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孩子应该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教育焦虑话题作文《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的原因》
教育焦虑话题作文《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高考刚刚结束,南宁小升初报名考试就开始了。
这几天。
南宁市几所家长们心目中的“名校”(私立学校)都出现了火爆的场面……——《挤爆校门:家长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辛酸》材料二:焦虑,已经成中国家长面对子女教育时的普遍心态。
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淡定以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境更为完宽裕的70后、80后成为中国家长的主力军、更多的物质和精力被投入到子女教育中。
但伴随着更多的投入不是更多的从容。
而是更多的焦虑。
面对各种教育资源。
人们似乎有很多选择。
但似乎又只有一种选择:学习,考试,成绩。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一一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读了上述材料。
作为父母的孩子。
你对“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有怎样的体验、感触与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那么焦虑,深层次因素是社会压力。
焦虑来自于对比——别的学校有,别的孩子在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说白了就是攀比,有时候家长甚至没搞清楚自己在焦虑什么,就三人成虎形成了恐慌,把正常的学校教育过程妖魔化了。
然而,焦虑的家长总能在“对比”中发现落差,千方百计抢先出发;总试图领先于人,而担心屈居人后。
于是,在无休无止的自我较劲和竞争妄想中,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增加重负。
焦虑来自于选择——学和不学,就在一念之间。
选择买房或交择校费,还是选择优录?选择A校的幼小衔接,还是选择B校的俱乐部?选择高中出国,还是选择国内高考?不夸张地说,中国家长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选择时,之所以“举轻若重”,甚至患上选择恐惧症,是因为他选择的不是某一种现实,而是在选择未来。
更深层的焦虑来自于所在群体的社会压力——进不了前100名,这辈子就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编者按:最近,一部聚焦低龄留学热的电视剧《小别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电视剧的成功在于,它不仅抓住了低龄留学热愈演愈烈的现实,更击中了留学热背后广大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焦虑心态。
焦虑,已经成为中国家长面对子女教育时的普遍心态,似乎很少有人能够淡定以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境更为宽裕的70后、80后成为中国家长的主力军,更多的物质和精力被投入到子女教育中,但伴随着更多的投入不是更多的从容,而是更多的焦虑。
面对各种教育资源,人们似乎有很多选择,但似乎又只有一种选择:学习,考试,成绩。
留学热,学区房热,课外辅导班热……各种令人坐立不安的热潮在每一位中国家长周围涌动,似乎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裹挟的命运。
人们想让孩子拥有学习的快乐与选择的自由,但现实中有多少学校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人们想让孩子摆脱以学习成绩定优劣的教育模式,但如何能摆脱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升学模式,又如何摆脱看重优质文凭的社会竞争模式?焦虑的心态,折射的是教育改革滞后于民生需求的现状,更反映出社会板结、利益固化给教育带来的压力。
显然,只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缓解这种焦虑。
当然,焦虑情绪中也有一些非理性的成分,是从众心态的产物。
我们应该给孩子、给教育改革、给社会进步一些信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
当前,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表现形式和内在因素都有哪些,又能给教育改革带来哪些启示?半月谈记者奔赴各地进行了深入调研。
不同的梦想,同一种焦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之一)电视剧《小别离》中,无论是富裕家庭、草根家庭,还是城市中等收入家庭,都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指望教育改变命运,哪怕是早早地就要和父母、同学说再见。
“小别离”反映大时代。
对家庭教育选择的微观描写,折射出一种弥漫在整个社会的焦虑感:草根群体担心上升通道被阻塞,寄希望于子女“更进一步”;中等收入人群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已然力不从心,孩子更是“输不起”;富裕群体烦恼于财富传承,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许多新生代父母的心中,以追求分数为单一目标的教育理念早已不是明智的选择。
然而,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依旧令他们备感焦虑。
一方面是人们接受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现实中并不丰富的选择,让年轻一代家长如坐针毡。
在教育的道路上,应该尊重孩子自由烂漫的天性,还是帮孩子适应社会残酷的竞争?“拼起点”还是“拼孩”?“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等于这辈子就完了。
”对于《小别离》剧中女主角童文洁经常念叨的这句台词,13岁孩子的家长张女士也有体会。
“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半夜,‘有选择’地参加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孩子累,大人的闲暇时间也被挤压殆尽。
”上海家长陈先生最近就在纠结要不要早点送孩子出国读书。
他说,送出去考虑的不仅是孩子在国内要接受12年的应试苦读,且这种压力和付出不一定能换来以后较高质量的生活。
同时,国内学校对健康心态培养、学习的自由度和多元性、对体育的重视度都不如国外,还有食品安全等让人操心的事。
但是,出国留学意味着家庭的离别、亲情的损失,孩子能否适应国外环境也是个未知数。
对于选择不出国的城市家庭来说,虽没有别离之苦,但他们也有焦虑,或许是高企的学区房价,或许是愈发火热的补习班。
今年8月,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学区房均价达6.6万元/平方米,比全市存量房均价高出30%以上。
其中67%分布在西城、东城、海淀等教育资源集中区域,最贵学区均价超过14万元/平方米。
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小学附近的房产,是许多家长唯一可以自主决定的事。
进入一个好小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今后近10年的教育环境——这就是许多家庭“倾家荡产”购买学区房的初衷所在。
“拼孩”则往往通过参加名目繁多的课外补习实现。
一位80后白领妈妈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列了个学期清单,暑假开销加课外学习的费用达32万元。
除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夏令营以外,总计20个课外兴趣班。
如今一些知名的学校已经摆脱了“高压教育”的应试理念,反而是家长们对成绩和升学的期望不减。
北京一些名校校长认为,把孩子的成就当成家长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多数家长依旧无法摆脱的观念。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认为,新一代家长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化了,影响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与上一代相比,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变得更加实用、功利了,人们对教育的看法也愈加现实。
拥戴“素质教育”却难逃功利心与上一代父母普遍“严厉教养”不同,新生代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较为温和,但要求更加全面。
“我自己就是十年苦读熬出来的,并不觉得只会读书、成绩好有多么了不起。
”一位名校毕业的妈妈说,她也会经常焦虑,但焦虑的方向是如何让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获得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业。
在国内知名家长论坛“家长帮”上,一项针对国内家长关注问题的调查最近公布。
这份名为《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对不同城市6529个家庭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中国孩子素质能力缺失等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痛点。
调查显示,在3岁前,近一半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的阅读能力。
在中小学阶段,家长反而更担心孩子的生活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方平认为,这反映了当前家庭教育在早期过于重视能力的获得,忽视了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在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认为自己“疲于奔命”的家长不是少数。
一位家长如此评价激烈竞争的态势:在一线城市,每个孩子背后都站着两个“高智商”的父母,他们刚刚奋力在大城市中拼得一席之地,因此不能接受孩子的未来可能“比自己混得差”的现实,每个家庭都面临“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只能咬牙向前。
家长的焦虑直接反映在如今的师生关系中。
南京某小学教师葛芸(化名)以微信群举例说,一方面是群里家长对老师“热情过头”,哪怕是正常的布置作业,都有大批家长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老师注意身体!另一方面又是家长带给教师的巨大压力。
“孩子受欺负了要找老师兴师问罪;孩子做值日,家长要来帮助扫地倒垃圾;动辄@老师,要求关照孩子冷暖、吃饭;孩子考得不好,又要求我们开小灶补课……”“生活不止眼前的爱和自由,还有明天的挫折与困苦”3岁孩子的父亲陈先生一开始主张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各种看起来“不靠谱”的探索尝试。
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注意到西方教育理念“水土不服”的问题。
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梅花香自苦寒来”主张管教不同,西方理念提倡尊重孩子的天性,认为只要有爱、自由、沟通和鼓励,孩子自己就会顺利地成长。
这些理念看起来十分美好,却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孩子散漫的个性和“自我中心”的习惯令他备感担忧。
“一旦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问题将更严重。
”一位小学家长说,身边无数经验证明,孩子上学第一天将是“自由与爱”教育观念的终结。
小学入学半个月后,几位幼儿园时期的小伙伴彼此想念,家长们就搞了一个聚会。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孩子幼儿园的同学上了附近一所知名小学,不仅每天要写大量作业,家长也要深度参与。
自己孩子的小学是一所普通学校,一年级不留作业,孩子回家就是玩。
这位家长说:“就在那一瞬间——在其他家长讨论该买哪本课外练习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落后了,愧对自己的孩子。
”“进入不同的小学,果然面临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若干年后,孩子们的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必然拉开巨大差距。
”他决定,周末就给孩子找附近的辅导班。
虽然“自由”、“尊重”等观念受年轻家长青睐,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坚持。
一位坚持小学期间不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的父亲认为,小学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但中学阶段应该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
毕竟,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生活都不止眼前的爱和自由,还有明天的挫折和困苦。
读懂焦虑:对社会进步的期待——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之二)细说焦虑:深层次因素是社会压力焦虑来自于对比——别的学校有,别的孩子在学。
南京市第三幼儿园的家长余先生说,自己越来越害怕跟其他家长聊天,他已经给女儿报了美术班和英语班,未来还打算报一个幼小衔接班。
“原本觉得孩子负担够了,但是跟其他家长一交流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在大班就已经开始学习写字甚至是硬笔书法,理由是上学后考试能比别人快一点。
这样比较下来就会莫名地担忧,别人学你不学是不是就会落后了。
”别的学校有,别的孩子在学,这是家长焦虑的来源之一。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说白了就是攀比,有时候家长甚至没搞清楚自己在焦虑什么,就三人成虎形成了恐慌,把正常的学校教育过程妖魔化了。
然而,焦虑的家长总能在“对比”中发现落差,千方百计抢先出发;总试图领先于人,而担心屈居人后。
于是,在无休无止的自我较劲和竞争妄想中,家长们不断给孩子增加重负。
焦虑来自于选择——学和不学,就在一念之间。
选择买房或交择校费,还是选择优录?选择A校的幼小衔接,还是选择B校的俱乐部?选择高中出国,还是选择国内高考?不夸张地说,中国家长面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选择时,之所以“举轻若重”,甚至患上选择恐惧症,是因为他选择的不是某一种现实,而是在选择未来。
南京白领齐亚萍在给孩子选择培训班的过程中感受到,某种程度上,做父母的每一种“加码”都是希望给孩子的未来增加多一点的选择权。
“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全力以赴,不给将来留遗憾,但放到孩子身上,常常又会很矛盾,对处在童年的孩子来说会不会是不可承受之重?快乐和学习之间如何平衡,是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难题,毕竟童年只有一次。
”齐亚萍说。
更深层的焦虑来自于所在群体的社会压力——进不了前100名,这辈子就完了。
除了极少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大多数家长都会产生焦虑,且不分群体。
而这种焦虑无疑与当下社会的板结化密切相关:柳传志的女儿一统网络搭车帝国,王健林的儿子成为举足轻重的网红,而寒门难出贵子。
教育焦虑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是:家庭的见识与父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殷飞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中国教育跟过往的一个不同之处是,所有人都想要教育好孩子,但最终能够付出的水平不一样,结局也会不一样。
中等收入群体不是怕穷,他们是既害怕社会结构固化,自己的下一代无法再往上攀升,又害怕社会结构变动太快,稍有不慎就往下滑。
社会压力的释放点聚集到教育上,就产生无穷无尽的焦虑。
从根本上看,中等收入群体的命门不仅是教育,其他方方面面都有不安。
”对广大寒门学子来说,教育焦虑更多是一种“纵使命运不公,我也无法不用尽全力”的酸楚。
高校农村学子比例长期偏低,一些农村学子直接放弃高等教育,“读书无用论”早已在农村蔓延。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认为,部分农村家庭功能缺失,父母外出打工,农村教育独木难支;大城市以户籍为主分配教育资源,随迁子女难以接受优质教育;二流、三流大学的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不断贬值,使农村家庭认为受教育的成本高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