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的所在了。这第
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这两句又一问一答
,自开自合。
2
2.曲笔入题 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
发端。运用得好,会使诗歌有跌宕起伏 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如
玉阶怨 谢朓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以景象渲染而后 委婉抒情的写法,切合“迂回”起式。
诗的最后一联:如撞钟,磅礴
而高亢,把诗人心系国家、胸怀民
族、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爱国情
怀和民族气节推至最高潮,感召着
无数后来的仁人志士为正义的事业
而英勇献身,在全诗中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
14
9.浑然天成 浑然天成指结构非常完整, 如同自然生成的。如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伏笔照应。即诗歌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 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人物或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 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 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 沧州。
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
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
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刻性 、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诗人要自由自 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9
6.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 、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 寄托和抱负,即以“览物”结“关合 之情”。说通俗点就是指诗歌在议论 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 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 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 耐人咀嚼。如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 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 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 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 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5
4.照应 照应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可分为三类,即
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 下面就每一种照应类型在具体诗歌中的运
用作简单的分析。 (1)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 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 突出主题,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 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 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的情感。 如
11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滞:留滞。 ②念将归:有归乡之 愿,但不能成行。 ③况属:何况是。 ④高风: 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以景结情:言尽意不尽,回味无穷,想象空间, 创造意境,烘托情感。
12
7.铺垫 铺垫是指在情节发生前的 交代、暗示。如
6
(2)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 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 着一个中心点展开,主题明确, 结构严谨。如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是一首咏物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浓艳之气、雕琢 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 一种高远的境界,隐匿着自己的影子,含蕴十分丰富。通观 全篇,首联“孤根暖独回”是“早”;颔联“一枝开”是“ 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 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照应标题,很 7 有特色。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0
此诗是“以景结情”类诗歌的典型之作, 此诗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来抒情的,说到 “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 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 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 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 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 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 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 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 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 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 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 大无边,浑然天成。
15
10.以小见大。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 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 小见大的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窗中观 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 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 水中倒影,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诗歌抓住具 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 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是在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 的月夜图,创造了一种清静自然的幽雅氛 围,表现了作者宁静的心情,为下面的抒 情作了铺垫。
13
8.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指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 主旨。如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3.伏笔 伏笔是为下文行文所作的准备,有时和照应 结合起来使用。有些诗歌开头的写景或叙事 就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埋下的伏笔。如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开头写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为下 文听商女唱《后庭花》埋下的伏笔。
4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
抒发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8
5.卒章显志 诗言志,中国古典诗歌把“言志”当作重要内容
来表达,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 》中说,诗歌要“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1
一、知识点梳理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 的有: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
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