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2.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激发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教学难点: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特点和构造,引导学生理解月球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特点。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月球基本特点和构造的掌握程度。
第2课时: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重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教学难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图片,引起学生对探索历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探索活动和成就。
4.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的掌握程度。
第3课时: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
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特征和月球岩石的类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和岩石类型的兴趣。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月球的结构、地貌特征等。
学习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如重力、引力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月球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利用模型、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的大小、质量、轨道等基本信息。
月球的地貌特征,如撞击坑、山脉、平原等。
2. 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月球探测的历程,如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等。
探测技术的发展,如遥感技术、着陆器、月球车等。
3. 相关科学知识:重力、引力在月球探测中的作用。
月球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和探测历程。
相关科学知识在月球探测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月球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探测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图片、视频和模型。
实物模型:展示月球地貌特征和探测设备。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和报道。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月球的基本概况。
第二课时: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技术。
第三课时:相关科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况、探测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月球探测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测过程。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飞向月球》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飞向月球》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杨利伟的图片1、你认识他吗?谁能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问他什么问题?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就已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
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课件展示火箭升空)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多字漏字。
2、交流初读感受。
三、精读体悟;1、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在宇航员飞行过程中的有趣的事,如果你把这些趣事用序号标明会更好。
2、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第二自然段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第三自然段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4、指导朗读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
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掌握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科普文章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从古代的传说到现代的航天技术。
课文中包含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
与月球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对月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3 知识点讲解: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观察月球的形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4.2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与月球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月球的小作文。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月球主题的科学实验,如制作月球模型。
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与月球相关的家庭作业。
如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月球的变化,记录下来并进行讨论。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探索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飞向月球》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 通过欣赏和解析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如何飞向月球。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解析诗歌的内容,并能够以正确的语言表达。
2. 文学鉴赏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并提出“如果你有机会,你愿意飞向月球吗?”)2. 学习诗歌:(教师向学生介绍《飞向月球》这首诗歌,并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3. 拓展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或故事,了解关于飞向月球的知识和历史。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诗中的内容和想法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
)5. 听写与默写:(教师提供诗歌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让学生进行听写和默写,加深对诗歌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6. 赏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从中体会诗歌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感受。
)7. 声情并茂朗读:(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练习,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出来,体验诗歌的魅力。
)8.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以《飞向月球》为主题,写一篇关于飞向月球的短文,可以包括他们对太空探索的想法和憧憬。
)9. 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短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四、巩固与评价:1. 老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飞向月球》的复印件。
2. 太空探索相关的图片、视频和科普资料。
3. 黑板、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十、拓展实践:1. 参观太空科普馆:安排学生到当地的太空科普馆进行参观和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太空探索和月球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与导览员互动,提出问题,增进对太空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主要信息。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关于月球的描述,并能够进行想象和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月球”这个词。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月球的了解。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圈画,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 学生交流对生字词的理解,教师给予讲解。
三、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课文为什么要把月球称为“地球的使者”?3. 教师总结,强调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气、节奏朗读课文。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2.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月球的了解。
二、深入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月球的神奇?3. 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表达与交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眼中的月球。
2. 学生互相分享,教师给予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探索宇宙的兴趣。
3. 教师出示与月球相关的科普书籍或视频,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和观看,进一步了解月球。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使学生掌握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距离等。
3. 案例分析:介绍人类探月的历史,重点讲解美国阿波罗计划和我国嫦娥工程。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探月计划,并展示成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探月领域的成就。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月球的示意图,标注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基本信息。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月球的基本知识和人类探月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探月计划,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介绍得较为简单,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九、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或科普展览,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2.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月球探测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开展月球探测主题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月的乐趣。
十、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飞向月球》教案
《飞向月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自己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3. 学生能够通过听讲、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课文《飞向月球》;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太空和月球的常识,并介绍课文的主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飞向月球的课文,了解人类征服太空的历史。
”2. 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问:“你们觉得人类怎样才能到达月球?”Step 2: 预习任务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飞向月球》,提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并将自己的回答记录下来。
Step 3: 听说训练1. 学生跟随录音材料,同时跟读课文,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Step 4: 阅读理解1. 教师出示课文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这些问题。
2. 学生在课本上划出关键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Step 5: 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每组选择一个话题,深入研究与太空探索相关的内容,例如“有没有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或“对太空探索有何影响?”等。
2.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交流想法。
Step 6: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观点,撰写一篇有关太空探索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内容,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对太空探索的看法。
Step 7: 总结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要求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到的知识和体会等。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3.将月亮的相关知识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设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团队意识萌芽的阶段,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针对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好奇心,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4.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内容涵盖课文中的生字词、修辞手法、月亮知识等,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3.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家长参与作业过程,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5.教师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课文大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2.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教师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拓展月亮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向月球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飞向月球》一文,使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以及中国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科学术语,如“嫦娥一号”、“火箭”等。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感受月球的美丽和神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飞向月球》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对月球的了解和印象。
2.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5. 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对月球的美丽和神秘的感悟。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要热爱科学,探索未知。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探月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观看关于探月的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我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探月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月球探测器模型、编写探月故事等。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探月资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飞向月球》介绍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
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
②写一写。
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
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通用6篇)四年级上《飞向月球》优秀教案篇1教材分析:《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文中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收集资料的乐趣、能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阿波罗11号登月视频地球图片教学流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同学们,每到中秋,人们都喜欢赏月诵月。
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也很多。
谁能列举一二。
(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树等)2、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你又知道哪些呢?3、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月球心驰神往,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月球,而这个梦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终于实现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当年登月情况的课文《飞向月球》。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月球很有开发价值”理清课文脉络。
三、阅读感悟、重温历史1、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飞出地球,飞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场面。
2、播放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视频。
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
3、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交流阅读体会。
(抓住“终于”、“深深的脚印”等词)4、引导思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5、出示阿姆斯特朗的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
”学生齐读,交流感受。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第一篇:《飞向月球》教学设计《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月球资料,制成“月球卡”,使学生了解月球是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也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是八十一分之一,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所以我把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进行了整合,在学生知道月球表面有很多的环形山后,通过让学生造环形山,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用两种方法造环形山,让学生根据实验的情况开展对这两种学说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形山的成因,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作出有根据的推测。
二、学情分析: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传说流传于世,孩子们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
课前通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制成“月球卡”,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课上进行交流、整合、补充,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在学生知道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后,学生会存在好奇的疑问: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我安排接下来让学生造“环形山”,在造山的模拟实验中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够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以及我国探月进展;了解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登月工程的伟大;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激发探究太空奥秘的决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依据自己的认识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并造“环形山”。
难点:能经历推测到制作环形山,设计实验,探究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以及我国探索月球取得的成果,制成“月球卡”。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开拓创新思维的学习方式
《飞向月球》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经典科幻小说,它不仅娱乐性强,而且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新的学习方式,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呢?一、全面升级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教育也需要创新。
学校和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和信息。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评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提高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之一。
人们需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知识来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
学生应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其他多媒体设备,熟练掌握信息搜索、信息筛选和信息管理的技能。
三、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跨越传统思维模式的能力,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推广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学习与实践结合,就是在学习的同时,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探究新事物,进行实践操作,允许学生自我发挥,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探索未知领域。
五、注重个性化教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个性化教育提倡将教育目标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和特点,设置不同的要求和实践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应省略重复和无意义地学科内容,进行科学的学科交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在教育和教学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新时代的补充教育内容和指导方法,并建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指导姿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密切配合,开展将学生教育融入学习教育模式。
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可以真正地“让创新学习变得更容易”!。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
《飞向月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月球的探索历程等。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1)月球的概况:月球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
(2)月球的探索历程: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等。
2. 月球的探索技术(1)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探讨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知识。
(2)月球的探索技术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月球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PPT课件。
(2)月球探测器模型。
(3)月球表面图片。
2.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月球相关知识。
(2)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月球表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提问: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人类是如何探索月球的?2. 讲授新课(1)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概况、探索历程等。
(2)介绍月球探测器的原理及特点,讲解月球探测的技术突破。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月球探测的意义和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参观月球探测器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月球探测过程。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探测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月球探测的进展。
6. 课后反思(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估。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航天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实验课教案
(假设写作人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导语《航天教案》是一份针对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的《飞向月球》实验课编写的教案。
本教案是以“探索宇宙、探索自我”为主题,借助《飞向月球》这一经典科幻小说,帮助小学生了解并感受人类探索宇宙、钻研科技的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与现状,以此鼓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情。
2.学习科技语言,了解相关词汇的含义。
3.以科普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对科技类作品的兴趣。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完成有关太空旅行的创意作品。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与现状。
活动介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人类探索宇宙历程时间线”来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过程:(1)老师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让孩子们能够了解人类从探索火星到登陆月球,再到发射火箭和卫星等科技成就。
(2)学生分组,制作“人类探索宇宙历程时间线”,让他们搜集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搜索资料,加深他们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认识。
2.学习科技语言,了解相关词汇的含义。
活动介绍:通过词语解析,来了解与太空探索相关的术语和词汇。
教学过程:(1)讲授与太空旅行有关的术语和词汇,如航天、宇航员、太空舱、喷气式飞机等,并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和视频。
(2)学生分组活动,进行词语解析。
每组分配词汇,并让学生通过图示、残字推断、汉字联想等方式自主解析。
搜集解析好的词汇,做展板展示。
3.以科普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活动介绍:通过阅读科普类文章,来了解与探索太空有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1)讲授科普文阅读技巧,如“三读法”(仔细读、整体读、精读)、提炼重点内容等。
(2)选用有关太空探索的科普文章进行阅读,例如《人造卫星》等。
请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练习与作文。
4.创意作品。
活动介绍:以太空旅行为主题创作小说、科幻作品或其他相关创意作品。
教学过程:(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自由发挥,从小说、科幻作品、图片等不同方面进行创作。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启迪创造力的火花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启迪创造力的火花教学背景中国的航天科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实验室的建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本教案选取的《飞向月球》一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通过此篇文章的教学,能够带领学生了解更多中国航天科技历程,激发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航天科技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嫦娥探月工程的目的和成就;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对创新、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教学重点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嫦娥探月的重要性以及花样翻新的探测器。
故本文要点如下:1. 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2. 嫦娥探月工程的目的和重要意义;3.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器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1.导入:用陈述“我们每一天都依赖科技,从唱片到电脑,从汽车到高速列车,从船只到飞机,科技滋润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知道,科技从何而来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2.阅读:在阅读教材《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图表、词汇的解释、理解文章的字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来增加对语言的感知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交流: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表述思想、探究文本,通过合作探讨,讨论分享,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理解更深,创新的意识更强,通过探究和交流体验科学带来的创造感和探索感。
4.展示: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让学生对他们的探讨结论、所完成的合作方式、分享的总结等在班会上进行展示,使其他学生也能够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对探月计划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宣传海报、小故事等充满探险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处一个多么奇妙的时代以及他们将有机会参与探索、创新的机会,并且聚焦探月计划,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飞向月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飞向月球》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1.《飞向月球》的图书或电子版;2.幻灯片和投影仪;3.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纸张、彩色笔、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飞船和月球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太空和宇宙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太空探索的问题,如:你有没有想过能不能去月球?怎样才能到达月球?等等。
2.阅读《飞向月球》:(15分钟)将《飞向月球》的故事简要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故事的部分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
读完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3.分析故事主题和情节:(2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如友情、勇气、探索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主人公的动机、困难和成长。
询问学生他们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4.学生展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用纸张和彩色笔创作一个场景图,然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展示给全班。
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的要点和收获。
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对故事的主题有什么新的理解?你觉得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飞向月球》的读后感或者小结,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预览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如《太空孩子》、《宇宙奇遇记》等。
对比《飞向月球》与其他作品的异同点;2.继续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他故事或图画书进行合作阅读和分享;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编写故事的续篇或者结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特点:1.通过激发学生对太空和宇宙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2.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3.通过学生展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自信的心智成长之路
《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学习自信的心智成长之路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意义也越来越被重视,以培养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本文将围绕小学四年级的《飞向月球》教案,探讨如何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智成长。
作为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飞向月球》以自然风景和宇宙景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孩子从渴望到实现人类登月的梦想的故事。
这篇文章是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让学生懂得了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努力和勇气去实现这个梦想。
读读本文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自信的,而自信的基础就是深入了解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请他们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有问题就要问,并尝试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去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让学生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面对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自信心的增强者。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也有利于其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心智成长1.鼓励学生思考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养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心智成长水平。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探究更多感兴趣的内容,鼓励他们亲自尝试去搜寻和获取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智成长。
3.注重培养学生的行动力学生们要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掌握更多的技能,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动力,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通过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月球》介绍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一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教师引言导入.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飞向月球)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耸立:高高地直立.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点.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六、拓展作业:(课件9)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附板书设计: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飞向月球飞往月球:有趣、艰辛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3、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从而树立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2、体会“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教师引言导入.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字词掌握及课文朗读情况.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布置:1、继续熟读课文.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第二课时一、词语复习,引入新课.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奔赴联络缘故悬着捏成呈现棕色光芒登月耸立终于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巨石嶙峋2、你能说说《飞向月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尽量用上刚才读过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①板书课题及本文的重点内容.②指名说.【设计意图: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上面的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二、快乐旅行,多味体验.1、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线画出在登月过程中,最使你感到新奇、有趣事情的句子来.2、同桌互相读一读刚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指名说.(①读找出来的句子.②谈自己的体会.③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词体会出来的?)(课件2,出示句子1):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品,可以让他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①这段话的构段方式是什么?②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先……再……然后……”说一段话吗? (课件3,出示句子2):从宇宙飞船上看月球,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_.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在茫茫的宇宙中,显得特别美丽.①这段话描写了什么?②我们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自由读、师引读)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宇航员在飞往月球途中拍下的图片.(课件4,图片)④这么美的景色,你能快速地把这段话背会吗?(师生一起背诵.)4、是啊,在登月的途中,宇航员们的工作、吃饭、休息都跟我们地球上不一样,让人感到有趣,可仅仅是有趣吗,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不便、艰辛)5、同学们都说得特别好,让再我们一起来看看登月途中的实况,好吗?(课件5,视频录像)【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实际生活的了解,并感悟出他们生活上的不便和工作的艰辛.】 6、看完了录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文中写宇航员在登月途中工作、吃饭、休息时的句子,读出他们登月时的有趣,读出他们工作的艰辛. (多种形式的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引读.)【设计理念: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语言直接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使自己感受宇航员在登月的途中,不仅仅是有趣,更多的是工作的不便和艰辛.】三、再现历史,加深体验.1、经过三天多的飞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准备着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用你们的心去默读、去体会,看看这段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你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①自由批注②集体交流.(根据回答,出示课件6)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终于”、“心驰神往”等词谈感受.③换位思考: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假如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④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吗?【设计理念:抓住重点理解的内容如课文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认知,升华自己的情感.】2、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千百年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1969年7月16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7:登月的视频录像.)3、看了这个短片,你最想说什么?四、阅读交流,做客月球.1、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放眼四周,他们看到了什么?小声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很有开发价值)2、是啊,月球上虽没有人类美丽的传说,但人类最终实现了登月之梦,这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见证,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课件8)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②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读出阿姆斯特朗的激动与自豪.3、1969年7月19日,人类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的梦想.随后,不断有人登陆月球.2003年,我国的杨利伟登上了太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神舟”五号进入太空.⑴(课件9:视频录像.)⑵看了这个短片,你想说些什么?【视频的播放,使学生能切身了解我国航天科技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也使学生有话可说.】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六、拓展作业:(课件9)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附板书设计: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飞向月球飞往月球:有趣、艰辛实现了夙愿着陆月球:激动、自豪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小学四年级语文《飞向月球》精品教案范本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及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具准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没有我们说的这些呢?大家想知道吗?这堂课,我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捏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要求读准字音.(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联系.耸立:高高地直立.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第一段(第1~4自然段).第二段(第5~6自然段).第三段(第7自然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小黑板出示)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②谁飞向月球?③怎样飞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四、作业1、描红,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2)讨论,交流: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指导学生朗读.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指导学生朗读.③“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6)小结.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2)指名读第6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过程.“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4)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5)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2、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飞向月球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飞向月球》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1.小学四年级语文《出塞》教案范文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优秀范文大全3.《草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4.四年级下册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优质教学设计5.f关于《月光曲》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6.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7.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迎接绿色》经典教案范文8.小学四年级语文《梅雨潭》精品教案范文9.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千根弦》教案范文10.《罗斯福集邮》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