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半速率CDR改进型VCO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CORDIC改进算法的NCO设计

基于CORDIC改进算法的NCO设计
Mi cr oe l e c t r o ni c Te c h n ol og y
基于 C O R D I C改进算 法的 NC O设计
王 申卓 , 胡春 林 , 胡广 垠 , 徐 大 诚
( 苏 州 大学 电子 信 息 学 院 , 江苏 苏州 2 1 5 0 0 0 )

要 :数 控 振 荡 器( N C O) 已经被 广 泛应 用于数 字信 号处理 、 软 件 无 线 电 系统 等 诸 多 领 域 中 。针 对 基 于 传 统 C O RD I C
中 文 引 用 格 式 :王 申 卓 , 胡春林 , 胡广垠 , 等 .基 于 C O R D I C改进 算 法 的 N C O设 计 【 J ] . 电 子技 术 应 用 , 2 0 1 7, 4 3 ( 3 ) : 4 3 — 4 7 .
英 文 引 用 格 式 :Wa n g S h e n z h u o , H u C h u n l i n, H u G u a n g y i n, e t a 1 . D e s i g n o f N C O b a s e d o n i m p r o v e d C O R D I C a l g o i r t h m[ J ]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c h n i q u e , 2 0 1 7, 4 3 ( 3 ) : 4 3 - 4 7 .
s o f t wa r e d e i f n e d r a d i o .N CO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ORDI C h a s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l o w o p e r a t i o n  ̄ e q u e n c y ,l o w p r e c i s i o n ,a n d h i g h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r e s o u r c e s .T o s o l v e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a d e s i g n o f NCO i s p r e s e n t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b y i mp r o v i n g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ORDI C,t h e p h a s e a n d a mp l i t u d e o f a o n e -t o- o n e c o r e s p o n d e n c e i s r e a l i z e d,e x t e n d s t h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r a n g e t o t h e e n t i r e c i r c u m— f e r e n c e ,a n d t h e s i n e a n d c o s i n e wa v e f o m s r a r e c o mp l e t e l y o r t h o g o n a 1 .T h 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e s i g n h a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h i g h s p e e d,l o w r e s o u r c e u s a g e a n d s i mp l e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ma x i mu m c l o c k  ̄e q u e n e y i s 1 1 4. 3%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N CO w h i c h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RDI C a l g o r i t h m .a n d t h e a c c u r a c y i s i mp r o v e d t o 1 0 一一1 0 一.

vco方案

vco方案

vco方案VCO方案资料1. 简介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电压控制振荡器)方案是一种用于产生可调节频率的振荡信号的方案。

它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频率合成器、通信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

2. 方案优势•可调频率:VCO方案能够根据需要产生可调节频率的信号,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高频率稳定性:VCO方案拥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能够保持输出信号在设定的范围内稳定。

•快速响应:VCO方案响应速度快,能够快速调整频率并适应变化的环境要求。

•抗干扰能力强:VCO方案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低功耗:VCO方案采用先进的功耗管理技术,具有低功耗的特点,能够延长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

3. 方案实施步骤1.系统需求分析:–确定VCO方案的应用场景和频率范围要求。

–分析系统对VCO方案的性能要求,如稳定性、功耗、响应速度等。

2.模块设计与选型:–设计VCO的核心电路,包括振荡电路、频率控制电路等。

–选择合适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元件,以满足设计要求。

3.电路设计与仿真:–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布局设计。

–进行电路性能仿真,评估VCO方案的性能。

4.PCB布板与样机制作:–根据电路设计结果进行PCB布板设计。

–制作样机,验证VCO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5.调试与测试:–对样机进行调试,确保VCO方案的各项功能正常。

–进行性能测试,验证VCO方案是否满足系统需求。

6.系统集成与优化:–将VCO方案集成到系统中,与其他模块进行协同工作。

–进一步优化VCO方案的性能和功耗,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4. 注意事项•在设计VCO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和可行性,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选型电路元件时,要考虑其性能和供货情况,避免零部件缺货或技术峰值问题。

•在进行PCB布局设计时,要合理规划电路布局和信号线走向,减少潜在的干扰和串扰。

一种宽带低功耗的VCO设计

一种宽带低功耗的VCO设计

设计应用技术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g tanknk p11.92R ≈ (5)起振的判决条件公式为 mn mptank 2g g g γ+≥ (6)式中:g mn 为NMOS 的跨导值;g mp 为PMOS 的跨导值;γ为保证起振正常的起振因子,通常取3。

因此,在设计中NMOS 和PMOS 管的跨导都取g mn =g mp = 5.76 mS 。

3 测试分析与讨论文章基于SMIC 40 nm 对LC-VCO 进行设计,通过版图绘制以及后仿真的优化测试可知。

本文设计的VCO 版图如图3所示,大小约为0.089 mm 2,整体功耗为1.155 mW 。

图3 VCO 版图控制电压U ctrl 在200~900 mV 时,中心频率下的调谐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传统的可变电容电路所得到的调谐增益K vco 变化较大,对于控制电压的利用率不高,而优化后的调谐曲线较为线性,避免了VCO 调谐线性度较差后产生的锁相环不稳定现象,使其在整个频带中波动较小,与设计的目标相一致。

TT 工艺角(表示NMOS 和PMOS 都是Typical 型)下,25 ℃时,后仿真的64条调谐曲线如图5所示。

相邻2条曲线有一定的交叠,避免了输出的频谱出现断点,同时让工作频率覆盖在4.08~5.62 GHz ,保证了中心频率在4.85 GHz 附近,使整个频率的调谐范围占比为31.75%。

控制电压/mV优化后的调谐曲线初始的调谐曲线200.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频率/G H z4.794.804.81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图4 调谐曲线的比较控制电压/mV5.62 GHz4.08 GHz频率/G H z200.0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图5 64条频率调谐曲线VCO 的相位噪声PVT 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在1 MHz 频率偏移处,在TT 工艺角下,25℃常温时,该相位噪声为-116.46 dBc/Hz ,较前仿所测得的相位噪声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后仿带来的寄生电容的不确定性。

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上

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上

“半导体技术”2008年第一期趋势与展望1-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上)翁妍,汪辉技术专栏(电路设计技术)6-显示控制CMOS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设计张涛,邹雪城,沈绪榜11-高速低功耗钟控比较器的设计李亮,减佳锋,徐振,等15-基于TCAD软件的单层多晶EEPROM 器件模拟分析邓勇,宣晓峰,许高斌,等19-低功耗高动态范围CMOS图像传感器的设计朱青云,卢结成,张小波,等22-宽调节范围的二级压控振荡器倪丹,戴庆元,叶君青,等25-基于MC68HC908RF2的无线温度传感器杜吉龙30-用于时钟芯片的Pierce晶体振荡器设计刘惩,李冰35-适用于半速率CDR改进型VCO的设计与实现唐世民,何小威,陈吉华,等39-基于宏模型的同步开关噪声仿真分析蒋历国,施国勇42-基准电流源的小信号分析与设计冯春涛,冯全源,王错现代管理46-半导体测试调度研究张智聪,郑力,张涛器件制造与应用51- SiGe HBT低频噪声PSPICE模拟分析沙永萍,张万荣56-逆压电极化效应对AlGaN/GaN异质结2DEG特性的影响李若凡,武一宾,马永强,等59-表面处理与离子注人对GaN HEMT 肖特基特性的影响宋建博,杨瑞霞,张志国,等62- 5 W Si衬底GaN基HEMT研究刘晨晖,冯震,王勇,等65-槽栅型肖特基势垒静电感应晶体管杨涛,刘肃,李思渊,等工艺技术与材料68-VDSM集成电路互连特性及RC延迟研究邝嘉,黄河73-磁控溅射的TaN薄膜的扩散阻挡性能张丛春,刘兴刚,石金川,等77-退火温度对Cu膜微结构与电阻率的影响雏向东,赵海阔,吴学勇封装、测试与设备80- QPSK非平衡性调制技术赵夕彬83-可重构的低温共烧陶瓷电容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李小珍,邢孟江,朱樟明,等86-塑封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的失效与案例分析霍玉杰,陈颖,谢劲松趋势与展望1—高k材料用作纳米级MOS晶体管栅介质薄层(上)翁妍,汪辉(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200030)摘要:随着45 nm 和32 nm 技术节点的来临,传统的SiO2作为栅介质薄膜材料的厚度需缩小到1 nm 之下,材料的绝缘性、可靠性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

《VCO的设计》课件2

《VCO的设计》课件2

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总结
本课程通过介绍VCO的定义、作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 法,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VCO的设计过程。
下一步工作
学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VCO的应用,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VCO设计技巧。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通过改变电压来调整输出频率。
VCO的设计方法
1
直接法设计流程
直接法是一种根据预定要求直接设计VCO
间接法设计流程
2
的方法,主要包括参数选择、分析电路 性能和修改电路的步骤。
间接法是一种根据现有电路进行修改和
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电路分析、参数
选择和修改电路的步骤。
常见的VCO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VCO的设计》PPT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探讨 VCO的定义、作用以及设计要求。
VCO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VCO的组成
VCO由振荡电路、控制电路和频率输出电路组成。
VCO的工作示意图
VCO的工作示意图展示了振荡电路、控制电路和频率输出电路之间的相互作用。
1 频率稳定性问题
频率稳定性是VCO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改进电路结构来解决。
2 相位噪声问题
VCO的相位噪声会对输出信号质量产生影响,可以通过减小各部分间的耦合和优化信号路 径来降低相位噪声。
常见的VCO设计案例分析Biblioteka 案例一XXXXXX。
案例二
XXXXXX。
案例三
XXXXXX。

VCO技术经验总结

VCO技术经验总结

VCO技术经验总结近年来,VCO(电压控制振荡器)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电频率源,VCO在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VCO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首先,了解VCO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VCO通过调整电压来控制输出频率,因此对控制电压的精确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此外,VCO的基本结构通常由振荡电路、调谐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振荡电路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着VCO的性能。

因此,掌握VCO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VCO技术至关重要。

其次,合理的布局和阻抗匹配是成功设计VCO的关键。

VCO涉及到射频信号的传输和电磁波的辐射,因此电路的布局和阻抗匹配在抑制噪声和提高输出功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布局方面,应尽量避免导线或电源线的交叉和平行布局,以减少互相干扰。

在阻抗匹配方面,应注意在各个电路网络之间进行匹配,以避免信号传输时的反射和损耗。

此外,合理设计电源和地线的布局,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源和地线上的干扰,并提高整体性能。

另外,良好的电源和环境噪声抑制是提高VCO性能的关键。

由于VCO是在射频工作频率下工作的,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如电源噪声、环境噪声等。

因此,在设计VCO时,应考虑采用低噪声的电源以及减少环境干扰的措施。

在电源设计方面,可以采用降噪滤波器、稳压器等来减少电源噪声。

在环境噪声方面,可以在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加入屏蔽罩、屏蔽电路等来减少环境噪声的影响。

此外,合适的温度补偿技术可以改善VCO的稳定性。

由于VCO频率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温度补偿技术来降低温度对VCO性能的影响。

常见的温度补偿技术包括温度感知电阻和温度补偿电路等。

通过合理选择补偿电路的参数和设计方法,能够使VCO在不同温度下保持较好的工作稳定性。

最后,恰当的测试和测量方法对于验证VCO的性能和调整设计参数至关重要。

PLLVCO技术经验总结

PLLVCO技术经验总结

PLLVCO技术经验总结PLL 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是一种电压控制振荡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测试测量设备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积累了一些PLL VCO技术的经验,并在下面进行总结。

首先,选择合适的VCO架构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VCO架构有MOS VCO、Colpitts VCO和Ring VCO等。

MOS VCO受到噪声和非线性的限制,适用于低频和中频范围;Colpitts VCO经常用于高频范围,可以实现较高的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Ring VCO在高频范围也有较好的表现。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VCO架构时,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性能指标进行选择。

其次,稳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是提高PLLVCO性能的关键。

PLLVCO的频率稳定度、相位噪声和抑制振荡频率的能力等都与参数设置密切相关。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

在进行参数优化时,可以根据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采用试错法或优化算法进行参数调整,以获得最佳性能。

另外,电源噪声和振荡器电源供电是影响PLLVCO性能的重要因素。

电源噪声会直接影响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指标,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小电源噪声的传递路径。

同时,振荡器的电源供电质量也要注意保证,如采用稳压器或者滤波电路来提高供电质量,以减少振荡器的抖动和波动。

此外,温度对PLLVCO性能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

因为温度会改变组件的特性参数,特别是对于集成电路来说,温度对振荡器频率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温度补偿电路和温度传感器等,以保证振荡器在不同温度下能够稳定工作。

最后,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还可以采取一些增强措施。

例如,引入频率调制技术可以提高PLLVCO的频率调谐范围和线性度;使用电流源线性化技术可以减小VCO的非线性失真;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提高PLLVCO的抗噪性能等。

总之,PLLVCO技术经验总结包括选择合适的VCO架构、稳定性分析和参数优化、电源噪声和供电优化、温度补偿和增强措施等方面。

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产品应用越来越普及,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很多无线产品需要采用频率合成器来实现频率调制和解调,而频率合成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电压控制振荡器)。

VCO是频率合成器的核心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合成器的性能。

因此,设计一种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对于提高频率合成器的性能和降低功耗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本课题着重研究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的设计和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的设计:采用基于电容和电感的谐振电路结构,设计低功耗的Lc-VCO电路,并研究如何降低调谐增益,提高VCO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2.快速AFC环路的设计:采用相位锁定环路实现快速AFC(自动频率控制),使得VCO的输出频率能够自动跟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提高VCO的精度和稳定性。

3.电路的实现:基于上述设计方案,使用Cadence设计电路原理图和布局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和验证。

同时,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合适的控制接口和封装,以便后续系统集成和应用。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下:1.文献调研:调研现有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及快速AFC环路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分析其优缺点,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2.理论分析:基于文献调研的结果,结合设计目标和要求,对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和快速AFC环路的理论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和参数。

3.电路设计:使用Cadence设计工具,设计低功耗低调谐增益Lc-VCO和快速AFC环路的电路原理图和布局图,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优化电路参数和性能,以满足设计要求。

4.实验验证:将设计好的电路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VCO分析方法

VCO分析方法

5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6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7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8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9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例 耿氏管:RD=10,CD=1pF,LP=1nH 变容二极管: Cj(0)=1pF,Vbi=1V
1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2
VCO
Z0 102 = = 2Ω Rc = 50 Rc
∵ RD>Rc ∴ 满足振荡条件 ∴ ω = 2πf = 1
LpCT
CT = CD // Cj =
CDCj CD + Cj
当 V=O 时
C j = C j (0) = 1pF

f = 7.12GHz
V −1/ 2 1 ) = (1+ )−1/ 2 = 0.218pF Vbi 20
当 V=10 时 Cj = Cj 0 (1− ∴
f = 11.90GHz
11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例2 V-band (60GHz) 微带 Gunn VCO
12Biblioteka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Zc = jωLp + Z1 1 1 Y = jωCp + + 1 Rc jωLV + RV − j(1/ ωCV )
13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微波工程系
VCO
RL[RV + j(ωLV −1/ωCV )] Zc = jωLp + RL + RV −ω2Cp RL LV + RL (CP / CV ) + j(ωLV −1/ωCV +ωCP RC RV ) 1 ZD = −R − j ωC

集成宽带VCO的低相噪设计

集成宽带VCO的低相噪设计

集成宽带VCO的低相噪设计
姚立华;郭文胜
【期刊名称】《半导体技术》
【年(卷),期】2009(34)8
【摘要】从VCO的相位噪声概念及原理分析入手,论述了集成宽带压控振荡器低相噪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模拟,并通过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优化设计。

获得了低相噪声的宽带振荡器,并给出了各频段集成宽带VCO最终达到的相位噪声指标。

低相噪声集成VCO系列产品的成功研制极大地方便了系统设计师的电路设计,该自主研制的低相噪VCO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电子系统中,对系统关键电路的国产化、高性能化有着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803-806)
【关键词】集成宽带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仿真;宽带振荡器;优化设计
【作者】姚立华;郭文胜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52
【相关文献】
1.基于谐振开关技术的低相噪LC VCO的设计 [J], 奉荣;姜丹丹
2.基于0.18μm RF CMOS工艺的低相噪宽带LC VCO设计 [J], 张俊波;周玉洁
3.宽带低相噪分立VCO的设计 [J], 魏志强;刘祖深;黄武;柳舒
4.L波段宽带低相噪VCO的设计与制作 [J], 陈君涛;要志宏
5.宽带低相噪CMOS LC VCO的设计 [J], 王云峰;叶青;满家汉;叶甜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780~930MHz低功耗LCVCO的设计

一种780~930MHz低功耗LCVCO的设计

一种780~930MHz低功耗LCVCO的设计
谢维夫;李永明;张春;王志华
【期刊名称】《微电子学》
【年(卷),期】2008(38)3
【摘要】综合分析了压控振荡器设计的参数对指标、性能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实现了一个工作在700~900MHz的低功耗压控振荡器。

该压控振荡器采用
UMC0.18μm CMOS工艺实现,三位粗调电容。

测试结果表明,该压控振荡器输出
频率780~930MHz,VCO相位噪声为-103dBc/1MHz,芯片面积为
700μm×600μm,功耗仅为6.1mW。

【总页数】4页(P407-410)
【关键词】压控振荡器;射频;相位噪声;MOSFET
【作者】谢维夫;李永明;张春;王志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52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频率抽取算法的3 780点IFFT处理器设计 [J], 董雪;彭克武;王军;潘长勇
2.一种应用于低功耗电路设计的NCFET器件设计导向 [J], 杨廷锋;胡建平;倪海燕
3.一种6.5GHz~11GHz宽频带低噪声LCVCO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J], 刘颖; 田泽;
邵刚; 吕俊盛; 胡曙凡; 李嘉
4.一种新型高速低功耗可重构流水线乘法器设计 [J], 姚英;田心宇;韩晓聪
5.一种低功耗配电终端的设计方案 [J], 沈剑韬;刘伟;刘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VCO的设计

一种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VCO的设计

一种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VCO的设计唐路;王志功;赵文虎【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04(26)2【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太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千兆以太网是以太网的一种,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体系,千兆以太网已成为组建局域网的首选方案.本文中所提出的VCO(压控振荡器)是千兆以太网控制器中PLL(锁相环)的一个部分.由于VCO决定了控制器的工作速率,因此VCO的设计是千兆以太网控制器设计的关键.本文给出了VCO的电路仿真的结果与设计出的版图,并对电路与版图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中所设计的VCO采用了TSMC 0.25μm CMOS工艺实现,中心振荡频率为1.25GHz,输出电压的幅度为620mV,版图的面积为100×100μm2.【总页数】5页(P57-61)【作者】唐路;王志功;赵文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T52.5【相关文献】1.一种用于单片UHF RFID阅读器中的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J], 谢传文;陈磊;陈子晏;李萌;张润曦;赖宗声2.一种20 MS/s基于VCO比较器的二阶噪声整形SAR ADC设计 [J], 王也;刘力源;吴南健3.一种20 MS/s基于VCO比较器的二阶噪声整形SAR ADC设计 [J], 王也;刘力源;吴南健4.一种VCO特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凌伟;李伟;杜念文5.一种低电压VCO-ADC的设计与校准方法 [J], 佟星元;杨梅;郭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2.2~5.5 G宽带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一种2.2~5.5 G宽带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一种2.2~5.5 G宽带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谷华宝;吴建辉
【期刊名称】《电子器件》
【年(卷),期】2009(032)001
【摘要】论文基于BiCMOS工艺,采用了8个LC VCO并列的工作模式实现了2.2~5.5 GHz的带宽范围的LC VCO,每个LC VCO可以进行单独的调节.在LC VOC的核心电路中采用电阻代替电流镜方式以及在输出处增加了两个三极管限幅,以得到较低的相位噪声.在各个LC VCO的中心频率处其相位噪声优于-96
dBc@100 kHz.当电源电压为5 V时,各个LC VCO的工作电流为3.2 mA~4.2 mA.
【总页数】4页(P144-147)
【作者】谷华宝;吴建辉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研究中心,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研究中心,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51
【相关文献】
1.一种用于单片UHF RFID阅读器中的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J], 谢传文;陈磊;陈子晏;李萌;张润曦;赖宗声
2.CMOS工艺的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J], 李智群;王志功;张立国;徐勇
3.一个6GHz宽带低相位噪声CMOS LC VCO [J], 潘姚华;黄煜梅;洪志良
4.一种核心尺寸可缩放的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J], 周雅
5.应用于UHF RFID阅读器中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J], 程知群;周云芳;傅开红;李进;周霄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功耗宽带CMOS LC-VCO设计

低功耗宽带CMOS LC-VCO设计

低功耗宽带CMOS LC-VCO设计
肖时茂;马成炎;叶甜春
【期刊名称】《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年(卷),期】2010(30)1
【摘要】基于电容调谐无尾电流源互补-Gm VCO,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VCO功耗优化的方法。

通过改变四个累积型可变电容(AMOS)的偏置电压实现对电容调谐曲线补偿,使频率调谐曲线在整个控制电压范围内接近线性化,从而实现宽的频率调谐范围。

采用标准0.18/μm 1P6MRF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3~3.6GHz频率范围LC-VCO。

测试结果表明,整个VCO包含输出缓冲在内,面积为0.45mm^2,工作在1.5V电源下,电流为1.8mA,输出相位噪声在200kHz偏移处为-93dBc/Hz。

【总页数】5页(P85-89)
【关键词】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功耗优化;调谐曲线补偿
【作者】肖时茂;马成炎;叶甜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杭州中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52
【相关文献】
1.适用于超宽带系统的低功耗CMOS频率合成器研究 [J], 李建伟
2.低功耗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 [J], 邵翔鹏;张万荣;丁春宝;张卿远;高栋;周孟
龙;鲁东;霍文娟
3.CMOS毫米波低功耗超宽带共栅低噪声放大器 [J], 杨格亮;王志功;李智群;李芹;刘法恩;李竹
4.26GHz宽带低噪声CMOS LC-VCO设计 [J], 李聪;刘自成;安建
5.MC44S803:简化STB设计的低功耗CMOS宽带调谐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半速率CDR改进型VCO的设计与实现唐世民1,2,何小威2,陈吉华2,陈怒兴2(11西南电子电信研究所,成都610041;21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微电子与微处理器研究所,长沙410073)摘要:在0113μm数字C M 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种改进型的差分振荡器电路,该电路采用四级环形结构,其中心工作频率为1125GH z,版图面积为50μm×50μm,工作范围111~114GH z,VC O的增益约为300MH z/V,在112V电源电压下、工作频率为1125GH z时的平均功耗约为10mW。

版图后模拟结果表明,该VC O输出的四相时钟信号间隔均匀,占空比接近50%,可适用于基于P LL的215G bps的半速率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关键词:压控振荡器;时钟数据恢复;半速率中图分类号:T N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3X(2008)0120035204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VCO for H alf2R ate CDR Circuit T ang Shimin1,2,He X iaowei2,Chen Jihua2,Chen Nuxing2(1.Institute o f Southwest Electron.&Telecom.Technics,Chengdu610041,China;2.Institute o f Micro2Electronic&Micro2Processor,NUDT,Changsha410073,China)Abstract:An im proved full differential four stage ring VC O was developed,with50μm×50μm chip area.The VC O is realized in0113μm digital C M OS process,and its center frequency is1125GH z.The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of the VC O is111to114GH z with the gain of300MH z/V.The average power consum ption is about10mW at a supplied v oltage of112V and an operating frequency of1125GH z.The post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the output quadrature phase clocks are evenly spaced with alm ost50%duty cycle,and can be used in a half2rate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circuit based on P LL.K ey w ords:VC O;clock and data recovery;half2rateEEACC:2570D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密度计算、网络通信、密集图像处理、海量数据传输等应用对I/O 带宽以及芯片间通讯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I/O带宽以及芯片间的通信速度,解决I/O带宽不足所带来的系统性能瓶颈问题,国际上研发出了多种高速串行传输协议。

在串行传输技术中,时钟数据恢复电路(C DR)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VC O是C DR电路中的重要部件,因此设计与实现一款高性能的VC O在整个C DR电路设计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1 电路结构在0113μm数字C M 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款图1 半速率双环路C DR结构技术专栏T echnology C olumn改进型的四级环形差分VC O 电路,可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215G bps 的半速率C DR 电路。

版图模拟结果显示,电路输出0°~180°之间的四相时钟信号间隔均匀,占空比好,可满足半速率鉴相器以及半速率数字式自动调相鉴频器(DQFD )的需要。

采用差分结构的VC O ,其电路延迟单元差分结构抗噪声能力强。

传统VC O 的基本差分延迟单元如图2所示,其结构是一个带对称负载的差分反相器,延迟单元有一个尾电流源。

为了保证差分对完全可切换,必须保证尾电流管M 7始终工作在饱和状态,即V b -V p <V TH ,因此必须为尾电流源提供一个精确的偏置电压。

此外,随着工艺的进步,电源电压不断降低,在0113μm 工艺下,电源电压只有112V ,而尾电流源消耗的电压裕度使得整个电路的性能下降很快。

图2 传统的差分延迟单元为了改进传统差分延迟单元的缺点,降低1/f 噪声,文献[1]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带尾电流源的差分延迟单元,如图3所示。

图3 不带尾电流源的差分延迟单元为了得到具有低抖动特性VC O 输出,VC O 的延迟单元应具有低敏感度和高抗噪声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VC O 的线性度,应使其负载管具有较好的I 2V 特性曲线。

图2所示的延迟单元使用M OS 管作负载管,其对控制电压非常敏感,而且I 2V 特性曲线也不能满足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延迟单元,其管级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差分延迟单元2 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的延迟单元由六管组成,其中交叉耦合的PM OS 管M 3和M4确保在没有尾电流源的情况下延迟单元能实现差分操作,辅助PM OS 管M 5和M 6用于控制VC O 的振荡频率。

另外,VC O 输出的是轨到轨的信号,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电平转换电路,没有尾电流源,也就不需要设计精确的自偏置电路。

M 3管和M 4管组成的latch 有助于减少VC O 的抖动[223]。

PM OS 管M 5和二极管连接的PM OS 管M 7并联组成对称负载,该对称负载的I 2V 特性曲线关于控制电压的摆幅中心对称,如图5所示。

图5 对称负载的I 2V 曲线对负载I 2V 曲线的分析表明,其有效电阻(R eff )与V ctrl 偏置的PM OS 管小信号电阻成正比,即等于其跨导g m 的倒数。

所以该差分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为t d =R eff C eff =1g mC eff (1)式中C eff 为延迟级的有效输出电容。

控制管的漏电流为I d =k p2[(V DD -V ctrl )-V tp ]2(2)式中,k p =μp C ox W pL p是一个与工艺及M OS 管宽长比唐世民 等:适用于半速率C DR 改进型VC O 的设计与实现相关的参数,将I d 对控制电压V ctrl 求导g m =k p [(V DD -V ctrl )-V tp ](3)将上式代入式(1),得延迟时间t d =C effk p [(V DD -V ctrl )-V tp ](4)所以,N 级延迟单元构成的VC O 的振荡频率为f OSC =12N ・t d=k p [(V DD -V ctrl )-V tp ]2N ・C eff(5)VC O 的增益为K VCO =9f OSC 9V ctrl =-k p2N ・C eff(6)因此,K VCO 与延迟单元的偏置电流无关,具有一阶线性调谐特性。

为了使VC O 起振,必须满足以下“巴克豪森准则”H (j ωo )≥1∠H (j ωo )=180°而每级差分放大器只能产生不超过90°的相移,因此三级及以上差分延迟环可以产生振荡,但随着级数的增加,面积和功耗会相应增加,并且环路的抗噪声能力减弱。

因此,本VC O 采用四级延迟环实现,结构如图6所示。

该结构的VC O 能产生四相等间隔时钟提供给DQFD 使用。

图6 四级差分环行振荡器的结构在使用半速率结构的C DR 中,需要同时利用时钟信号的上下沿对数据进行采样,因此对时钟信号的形态要求很高。

如图7所示的输出缓冲电路能图7 占空比调节电路够改善时钟输出的上升下降时间以及输出电压摆幅,该电路将电压摆幅仅为0125~1120V 的输入信号转换成摆幅可达到0~112V 的输出,使之满足电路对时钟信号的要求,其模拟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占空比调节电路模拟波形3 版图实现及模拟结果图9为VC O 核心电路的版图实现。

VC O 电路是整个C DR 的核心电路,同时也是最敏感、最易受到噪声干扰及影响的电路,因此在版图布局时要特别注意各差分单元之间的布局,使得每一个差分单元保持对称,并且各级差分延迟单元之间的连接也要特别注意,否则都会使差分结构的信号路径有不同的延迟,从而造成VC O 电路的噪声干扰,形成所谓的抖动问题。

另外,如果没有面积上的考虑,尽可能使VC O 电路要和其它数字电路相隔一段距离,或者是使用保护环来抑制噪声耦合的问题。

图9 VC O 的版图布局对整个电路进行SPICE 模拟,得到VC O 的输出波形如图10所示。

可以看出,输出的各路时钟具有很好的占空比,并且各相时钟之间的间隔也很均匀。

对控制电压进行瞬态扫描,得到每一个控制电压点下的振荡频率,得到的VC O 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之间的转换函数如图11所示。

唐世民 等:适用于半速率C DR 改进型VC O 的设计与实现图10 VC O输出的多相时钟信号图11 VC O 的控制电压和振荡频率之间的转换函数曲线4 结论基于0113μm 标准C M OS 工艺,设计了一款改进型的差分压控振荡器电路,该电路通过去掉传统差分延迟单元中的尾电流源,克服了低电源电压设计下电压裕度不够的问题,同时通过使用对称负载,使得该振荡器具有良好的抗电源噪声能力。

模拟结果表明,该振荡器不仅具有很好的占空比,并且具有很好的线性度。

其工作速度为1125GH z ,可用于基于P LL215G bit/S 的半速率C DR 。

参考文献:[1]LEE J ,KI M B.Low 2noise fast 2lock phase 2locked loop withdaptive bandwidth control[J ].IEEE J SSC ,2000,35(8):112821136.[2]WEIG ANDT T C ,KI M B ,G RAY P R.Analysis of timing jitterin C M OS ring oscillators [C ]∥IEEE Int Symp Circuits and Systems.London ,UK,1994,(4):27230.[3]P ARK C H ,K I M B.A low 2n oise 9002MH z VC O in 0.62mC M OS[J ].IEEE J SSC ,1999,34(5):5862591.(收稿日期:2007207206)作者简介:唐世民(1981—),男,湖南东安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串行通信电路;何小威(1980—),男,湖北襄樊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频锁相环与时钟处理;陈吉华(1963—),男,湖南邵东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