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类改变地表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6人类改变地表 |冀人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6人类改变地表  |冀人版

《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并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改造地表的各种活动进行分类。

3、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对与自己持有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进行正确地评价。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给予否定。

科学知识: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哪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的资料,召开辩论会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今天所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前三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除了自然力量,还有哪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人类改变地表。

二、新课教学1.复习前三课内容。

明确:引起地表缓慢变化的自然力量除流水、风、海浪和冰川外,还有湿度、生物的影响。

学生举例,并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同学们汇报所搜集的30年或更长时间当地环境是什么样的资料。

平整土地、修路架桥、毁林开荒、修造梯田、开挖水渠、拦河筑坝等。

说说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3.将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1)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2)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交流分类结果。

三、辩论会1.提出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

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2.自由结组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

人类改变地表

人类改变地表

87教育版■文/李英俊教材分析:在五年级上册“地表剧烈的变化”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利用多种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与平衡所导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

本册书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地表形状改变的诸多外力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不断进行,永不停息的复杂过程。

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得科学精神和态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通过五年级上学期相关内容以及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对于改变地表的各种自然力量已有所了解,本课将帮助学生梳理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和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自然力量以外的人类活动给地表改变带来的影响。

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渐构成概念,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二、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三、科学知识:1.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2.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标准的分析提出一些对小学生保护地表的措施。

教学准备:1.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2.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3.PPT 课件。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气候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海洋C. 纬度D. 人类活动2.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温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3.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 亚马逊盆地B. 撒哈拉沙漠C. 华北平原D. 印度次大陆4.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小?A. 地球的运动B. 地形的高低C. 洋流的流向D. 植物的种类5.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A. 冬季干燥,夏季湿润B. 冬季湿润,夏季干燥C. 四季分明,温差适中D. 全年高温,降水均匀二、填空题6.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气候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

8. 在全球气候类型中,______气候区的降水量最少。

9.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______和______。

10.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____和______地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纬度对气候的影响。

12. 请说明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13. 描述温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征。

14. 阐述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

15. 请解释为什么高山地区的气候与山脚地区不同。

四、论述题16. 论述全球变暖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可能影响。

17.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气候与周边乡村气候的差异。

18. 讨论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9. 阐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20. 论述不同气候类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答案】1. C2. C3. C4. D5. A6. 热带气候、干旱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极地气候7. 炎热干燥、温和多雨8. 沙漠9. 南北极10. 东部、南部11. 纬度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从而影响气候的冷暖和降水。

12. 暖流使沿岸气候变暖,寒流使沿岸气候变冷,影响降水量。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一、知识讲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

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5)影响下渗。

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

二、例题分析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意图】该本题组以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为背景材料,通过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判断、不透水面的增加对城市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相关知识。

【得分要点】城市不透水面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试题解析】1.由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4.4探索宇 宙-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4.4探索宇 宙-附知识点梳理

4.探索宇宙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探索宇宙》。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来谈一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知识的编排体系,在小学科学课有关月球和星系的基础出现的。

在向学生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对宇宙有所了解,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鼓励同学们学好科学,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培养学生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浩瀚的宇宙为题材,学生既熟悉,又陌生。

大部分学生都对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与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相一致,动静结合,满足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应通过一些形象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从直观的知识中建构关于宇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对宇宙有所了解难点:通过数据,对浩瀚宇宙的认识;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多媒体课件、书籍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关于宇宙的神话故事、星球的图片、有关宇宙和探索宇宙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首先提出问题。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无边无际、广阔无垠的世界,被称为“宇宙”。

经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宇宙有了哪些了解?(学生结合前面的研究学习,自由交流对宇宙的认识。

)然后播放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学生欣赏。

看完这段资料,学生分享感受。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茫茫的宇宙浩瀚而神秘,人类对它也充满着遐想。

人类对宇宙探究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或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 产生的。

5、噪声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6、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声波通过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 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7、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_____ 和______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8、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9、水的沸点是_____,水的冰点是______。

10、_______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俗称勺子星。

二、判断。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4、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5、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6、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7、一天中,星座在天空中有东升西落现象。

()8、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9、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不容易把鸡蛋煮熟。

()10、化雪天比下雪天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热量。

()三、选择。

1、()属于能源矿产;()属于金属矿产;()属于非金属矿产。

①石英石膏②铁铜③煤石油2、保护听力要注意()。

①避开噪音②不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③及时治疗鼻炎和咽炎④听到巨大声音要张口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3、下面()应用了超声波,()应用了次生波。

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热的传递过关测试题(2份)有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热的传递过关测试题(2份)有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热的传递过关测试题(2份)有答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热的传递检测A卷一、填空题1.热在空气和水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2.一般情况下,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______)的。

暖气之所以能让屋子变热,它的传递方式是(______)。

3.纸张放在烧红的炉盖上会被点燃,是由于(______);纸张悬挂在烧红的炉盖上方不远处会上下摆动,是由于(______)。

4.请你分析下图中的热传递方式。

壶中的水烧开(______)。

炉子的热传到水壶(______)。

炉子的热传到手掌(______)。

5.通常情况下,(______)比非金属导热快。

家庭中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料做的,就是(______)原理的应用。

6._________色物体比__________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7.冬天,教室里的暖气片是通过___的方式使教室里暖和起来的。

二、选择题8.下列材料中,热传导性能较强的是()。

A.陶瓷材料B.木材C.金属材料9.用金属做锅主要是考虑到它的()性能好。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0.空气是热的()导体。

A.良B.不良C.不确定11.下列情况属于热对流的是()。

A.地暖让房间慢慢变热B.坐在“小太阳”附近取暖C.用热水杯暖手12.下列产品中,没有利用到热辐射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B.太阳镜C.太阳灶13.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间墙壁的()。

A.上方B.中间C.下方14.把金属勺放入热汤中,过一会儿勺柄会变热;将热水倒入金属杯子中,过会儿杯壁也会变热。

由这两个事例,我们可以推断()。

A.只有金属才能传递热B.热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C.热只能从液体传递到固体中15.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是()。

A.冬天天气寒冷,双手不停地搓动,手感到暖和。

B.把手伸进热水中,手感到暖和。

五年级科学百科知识

五年级科学百科知识

五年级百科知识复习题1 、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2 、当小铁片被用来撬图钉的时候,它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

3 、人们使用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4、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5 、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

6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7 、当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8 、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那点叫做支点,人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叫做动力点,承受重物那点叫做阻力点。

9 、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10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11 、把圆轮的外缘部分做成小齿状,这个圆轮就成了齿轮。

12 、在旗杆上装有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

13 、能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4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缺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15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合理地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6 、当轮带动轴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力,当轴带动轮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距离。

17 、齿轮属于传动机械,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

在传递的过程中传动机械还可以改变运动的速度或改变运动的方向。

18 、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提升重物的简单方法。

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19 、斜坡越小(即斜面越长)越省力。

20 、在拧螺丝钉时,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更省力。

21 、搬运工人往高处运重物时,常常斜搭一块木板,沿木板把重物推上去。

22 、通向山顶的公路总是盘山而上,盘山公路实际上是相当于加长了通向山顶的距离,这样车辆在行驶或送货物时省力。

小学-科学-苏教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单元测试卷2

小学-科学-苏教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单元测试卷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单元测试卷2一、填空题。

1、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的。

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流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______。

3、科学家通过______和______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的秘密;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在松软的岩石中传播较______。

4、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三层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个在太空看到地球的宇航员是______;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______;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是______。

6、在绘制地图时,我们一般用______表示水,用______表示平原,用______表示山地、沙漠等。

7、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8、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原因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9、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_____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0、一小块石头,在火上加热后,放到冷水中冷却;然后再加热,再冷却,反复做,最终小石块会______。

11、我国科学家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二、判断题。

12、在地球仪上,地球的两极是白色的,说明那里是冰川。

()13、地震和火山是人类有益无害的现象。

()14、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5、我国是一个火山和地震灾害都非常少的国家。

()16、我们可以通过钻孔的方法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17、第一个在月球上拍摄地球照片的是尤里•加加林。

()18、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9、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三、选择题。

20、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 哥白尼B. 布鲁诺C. 麦哲伦D. 郑和21、不属于火山的喷发物有()。

人类改变地表

人类改变地表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被破坏,原,引起风暴,造成风蚀的后果很严重。
我国的黄河流域在古代曾经有很多森林和草原,由于几千年来人类活动
的破坏,现在森林和草原已经很少见了,土壤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被侵蚀的千沟万壑,每年被冲走的泥沙达几十亿吨。
辩论会:
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 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方案。对
这一方案,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们有什
么意见?
阅读P74科学在线
在山区还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2、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的垦殖和过度 放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
二、有利于地表的活动方式:
1、平整田地、修筑梯田,可使土地利于耕作,减少地 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 2、修建海塘可起到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的作用;
3、填海造陆、挖河修渠、建造水库、植树造林等活动, 都不断地塑造着新地表对人类产生明显效益。
16
人类改变地表
我们今天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
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前几课的研究,你
认为哪些自然力量可能引起地球表面的变化呢?
地震
火山
海啸
泥石流
引起地表变化的自然力量有: 洪水、冰川 地壳运动 温度、风 植物、海浪 等等
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方式:
一、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 1、人类不合理的利于土地,破坏自然植被,促 使地表加速侵蚀,加重水土流失,从而加速河床、 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并使沿岸港口发生淤塞;
小资料:
世界闻名的低地国家荷兰,有将近一半的土地海拔不到一米,27%在
海平面以下。荷兰人民早在13世纪就筑堤造坝,用风力排水,把海滩变成 农田,迄今已增辟土地7000平方米,相当于荷兰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地表缓慢变化 16 人类改变地表》教案_6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地表缓慢变化  16 人类改变地表》教案_6

《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人类改变地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围绕主要科学概念来组织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步建构概念,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题是“地球和地表变化”,让学生认识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本课是在前面四课基础上,综合认识地表的变化。

活动是按照“变化的地表—人类的影响——合理化建议”思路安排的。

【学情分析】由于农村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少,资料搜集不便,所以我在课下搜集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做成课件,课上与学生共同分享。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5、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6、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7、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本课目标,课上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一)是以活动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科学学科的开放性、活动性特征,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构建探究、合作的课堂,让学生在读读、看看、议议中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两条断层之间的 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的岩块相对 下降,相对上升 的岩块叫地垒。 山地—块状山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 块相对下降,两边 的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 地堑。 谷地 东非大裂谷 汾渭谷地
地形
断层线—岩石破碎 举例 易被风化侵蚀成沟 谷、泉、或湖泊。
庐山、泰山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找矿找水;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 。 褶皱 (2)甲处的山地是由流水 侵蚀 作用形成的。 的 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其成因 向斜成山 。 属于__________ B ;③、④两处有 (3)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____ 一处为可作装饰材料的岩石是____ ③ 处;①,②两处有一 处为可作建筑材料的硬质石材,它是____ ② 处;A、B两处 A 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 处。(填字母) (5)形成此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 用岩石较为破碎,加上岩层①②岩性软硬不一,背斜顶部 和岩层①较易被侵蚀,在向斜部位形成了甲、乙山地。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向斜 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褶 皱
思考: 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人类社会主动地改变地表形态以发展生产的成功事例很多, 最著名的有低地之国荷兰从公元13世纪开始的围海造田的壮举, 数百年来他们共造了7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其国土面 积的五分之一。我国的先民很早就在治理河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 就,从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开始,到先秦时期都江堰、灵渠、郑 国渠等的三大水利工程。菲律宾人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开始 在山地营建种植水稻的梯田,巴纳韦地区的一处梯田总的垂直高 差约1500米,所用的石料总体积超过埃及金字塔群的体积,成 为人类纪元前的建筑奇观。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中,负面影响深远的则是森林的破坏 及与之相关的沙漠化(荒漠化)的扩大。人类诞生初期世界森林 面积约90亿公顷,目前仅有28亿公顷。确认是人类活动导致 大片森林毁坏的例子有西亚的两河流域(阿拉伯河流域)。美国 对西部的开垦导致森林和草原破坏,之后产生环境灾难—“黑风 暴”是近代史上的重要教训之一。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㈠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①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早在46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就像一团泥土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层结构及生命物质的存在。

后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原始的地球开始出现了各种物质。

后来的火山喷发更为地球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地球开始形成了水圈和大气圈,地球的原始生命也从此开始。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均匀,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为人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②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人类是由一种古猿演化过来的。

随着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森林的面积在不断的缩小,草原的面积在扩大,一部分古猿继续留在森林中,另一部分则被迫生存在草原上。

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学会直立行走,学会收集和打造各种工具来觅食。

也因此,古猿的四肢变得越来越发达,大脑发育也在不断的完善。

人类也由此而诞生。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改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③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地球上存在着三大人种: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

黑种人形成于赤道附近热带草原地区,由于那里接受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深色的皮肤在这时候对他们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白种人形成于欧洲中部和北部,由于温度较低,云层厚从而太阳辐射弱,因此人们的皮肤颜色较为浅淡。

黄种人生活的环境没有黑种人那么热也没有白种人那么寒冷,所以皮肤颜色较为适中。

其实,即使是同一种人,他们也会因为地球表层环境的差异而出现升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等方面的区别。

④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类生存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必定受到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
1.改变地表水系:人类通过修建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改变了地表水系的分布,使得河流、湖泊等水体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

2.改变水循环:人类的活动也改变了水循环的过程,例如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等,这些行为增加了蒸发量,使得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降水量。

3.水体污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水,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过度开采水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些地区出现了过度开采水资源的情况,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5.改变水循环周期:人类的活动也改变了水循环的周期,例如水库的修建可以改变河流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使得一些季节性的河流变成常年流动的河流。

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

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

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
你看啊,那些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密密麻麻的,是不是把原来的土地都占了?原来可能是一片绿地,或者是小小的村庄,现在全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

就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到处都是摩天大楼,这可都是人类一点点建起来的,地表可不就大变样了嘛。

再说咱们的农田,为了能种更多的粮食,人们把好多荒地都开垦出来了。

这虽然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吃的,但也改变了好多地方原来的样子。

还有那些修路的工程,高速公路、铁路,一条条地穿过山脉、跨越河流。

为了修路,有时候得炸山、架桥,这对地表的影响可不小。

你知道吗?一些地方为了建水坝发电,拦住了河流,形成了大大的水库。

这水库一出现,周围好多地方都被淹了,原来的地形地貌全变了。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可真是无处不在呀。

有时候是为了发展,有时候是为了方便,但咱们也得好好想想,怎么能在改变地表的时候,尽量少破坏环境,让咱们的地球还能美美的,你说是不是?。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的利弊。

3、培养关注环境变化、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主要方式和典型案例。

(2)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相互关系。

2、难点(1)如何辩证地看待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探讨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直接影响1、开垦耕地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大规模开垦森林、草原等地区。

这会导致地表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例如,在一些山区,过度开垦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

2、修建道路和城市建设在修建道路和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挖掘和填方,改变了地表的起伏和地貌形态。

道路的建设可能会切割山脉、破坏自然水系,影响生态平衡。

城市的扩张则会占用大量土地,使原有的自然景观被建筑物和硬化地面所取代。

3、开采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金属矿等,需要挖掘矿井、露天采矿等,这会直接改变地表的形态和结构。

在一些地区,采矿活动导致地面下沉、塌陷,形成巨大的坑洞,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4、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但也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态和地貌。

水库蓄水可能会淹没大片土地,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

大坝的建设会阻碍鱼类洄游,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间接影响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改变海岸线的形态和沿海地区的地表状况。

2、水资源利用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

在一些干旱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使地表土壤质量下降。

3、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导致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湿地破坏等,使得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的传递》检测卷(后附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的传递》检测卷(后附答案)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的传递》检测卷一、选择题1.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A.只有有害的一面B.既有危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2.地震造成危害很大,但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

A.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C.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3.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可知地球内部()。

A.温度不确定B.温度高C.温度低4.地球内部结构中温度最高的圈层是()。

A.地幔B.地核C.地壳5.东非裂谷是()形成的。

A.河水冲涮B.大地震C.两个板块拉张6.()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

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7.夏天下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自然灾害,这种情况属于()。

A.地球自身改变地表B.人类改变地表C.外星人改变地表D.植物改变地表8.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的力量来自()。

A.地球内部的压力B.地壳岩层的挤压C.地球表面的压力9.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表C.地核D.内部10.地球内部有不同圈层,地表薄薄一层称为()。

这是根据地震波在软硬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快慢作出的猜测。

A.地壳B.地幔C.地核D.地球11.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A.风力侵蚀B.河流的沉积C.火山喷发和地震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固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B.即使没有水,生命也可以存在C.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13.煤和石油是动物和植物受()作用被深埋地下,在长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

A.地球引力B.地球板块C.地表活动D.火山喷发14.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人类改变地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人类改变地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人类改变地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对于人类直接和地表中的变化所存在的影响都是同样的在地球中都会同样的发生了更加多的影响变化,对此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1.作用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作用所产生的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岩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等地形。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主要沉积地形有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漠、黄土、冰碛地形等。

(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发行变成坚硬的岩石。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

②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

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人类改变地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1.人类种群的过度扩张,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资源受到致命挤压,而这些物种的衰退或灭绝,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当年山东还有老虎,所谓武松打虎,现在中国的野生虎是很难见到的,只有东北跟福建、海南有可能存在的种群。

但现在山东你是找不到老虎了,因为地方都被人占了。

2.人类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改变了自然的、健康的物质循环,污染了环境,导致其他物种包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原本地球上没有这么多污染物,也有自身的降解能力。

现在人这么一搅和,污染物排入自然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

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超过了地球本身的一个CO2等自身的代谢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
长江三角洲
你认为哪些自然力量可能引 起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壳运动
温度
流水

生物
1 人类活动改变地表
平整田地 修筑梯田
修建海塘
填海造陆
开山修路
挖河修渠
建造水库
植树绿化
不 合 理 的 利 用 土 地
水土流 失
山体滑 坡

泥石 流
黄土高原
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土 地 荒 漠 化
平整田地 修筑梯田 修建海塘 开山筑路 挖河修渠 植树绿化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毁林开荒
归 类
有利于保护地表的
不利于保护地表的
有利于保护 地表的活动
平整田地 修筑梯田 修建海塘 开山筑路 挖河修渠 植树绿化
不利于保护 地表的活动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毁林开荒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辩论会
• 围湖造田利大于弊 • 围湖造田弊大于利
赞成的理由
粮食不足问题 可以得到缓解 水是循环的, 不会因为围湖 造田而消失
反对的理由
引发洪水
破坏水资源
• 经过辩论,我们的观点是:
– 围湖造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 国粮食不足的问题,但也会带来诸 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围湖 造田,把危害降到最低,同时寻找 其他可以替代围湖造田的方法。
科学在线
• • • • 全球荒漠化和干旱现状 荒漠化的原因 中国荒漠化和干旱现状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