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合集下载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oc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oc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数量锐减的现状,农村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城乡一体化战略给农村学校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学校只要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开发凸显农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农村教育就会迎来勃勃生机的春天。

之所以选择“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课题,是依据我校实际现状而提出的。

和龙市八家子上南小学是一所有50余年历史的朝汉民族联校,原为林业子弟小学,2008年归地方管理。

独特学校历史文化,为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朝鲜族文化、林区特色、阳光体育、“弯弯腰”的养成教育等属于自己办学特色的办学路子,对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只有根植于浓厚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才有生机活力,营造“家庭氛围”,把童年还给孩子、营造乡村特色的生态教育环境,就能办出真正属于农村孩子的教育。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为教师的发展铺路、为学生的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营造学校特有的乡土文化课程,将学校办成“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学生快乐生长的乐园”。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

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使乡土校本课程成为学生生长、教师发展的乐土。

2、发展性原则。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资源,不断发展创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要求,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乡土课程,把学生是否进步和是否发展作为评价指标。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对“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探寻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使用、完善、拓展的有效途径,寻求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对策,为学校师生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学习乐园。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乡土文化是指民族的、地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长期培育形成的文化资源,它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民俗、传统技艺等内容。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能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从设计课程目标、活动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设计课程目标上,要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一方面,要关注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乡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求,合理设计目标,确保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活动内容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内容要以乡土文化资源为主线,围绕着乡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展开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活动任务。

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体验等形式了解乡土文化,例如参观博物馆、地方民俗博物馆等,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游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还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摄影展览、手工艺品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方法是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法要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既要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采用考试、作品展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的改变。

评价中要注重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设计课程目标时,要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立足于教育教学形势,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本文在对教育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结合校本课程建设,融入乡土文化,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前言: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在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构建校本课程,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把握,从而提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一过程中,结合乡土文化,使其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行结合,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地应用,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文化及校本课程概述(一)乡土文化概述乡土文化是指结合地方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风俗民情等,将其与教学工作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

乡土文化内涵丰富,包括了自然地理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社会发展资源等。

同时,乡土文化还涉及到了地区校园环境、校园学风等内容[1]。

(二)校本课程概述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位,注重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从而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并实现促进学生成长及发展的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做出关于课程开发决定后,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而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2]。

二、基于乡土文化视角下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策略分析在校本课程开发及利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乡土文化内涵做好把握,实现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紧密结合,以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及利用的效果及质量,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及进步。

关于乡土文化视角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一)立足学校教学实际,做好课程开发目标把握基于乡土文化视角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对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好把握,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案例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案例,供您参考:
一、课程名称:乡土文化之旅
二、课程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乡土情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乡土文化概述:介绍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传统手工艺: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绣品等,并亲自体验制作过程;
3. 民间艺术表演:让学生欣赏和学习家乡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蹈、歌曲、戏曲等,并亲身体验表演过程;
4. 乡土建筑: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如古建筑、民居、桥梁等,并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5. 地方美食:让学生了解和品尝家乡的美食,如小吃、特产等,并学习其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

四、课程实施:
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2. 请当地的文化传承人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指导,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传统;
3. 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体验活动,如剪纸比赛、舞蹈比赛、戏曲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
4. 定期举办乡土文化知识竞赛或展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传统。

五、课程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2. 通过作品展示或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3. 结合考试或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开题报告

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由我们课题组申报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被立项为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容,是高中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容之一。

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

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

”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峰峰文化独具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载体。

我们峰峰乡土文化有千年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享誉中外。

峰峰有全国、省、市级文物23处,是我省的文物大区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1处,第二个王看苇子灯也已入选国家级,也即将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非遗。

如众所周知的磁州窑文化,历史上就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城”的美誉。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孕育出古老灿烂的中国磁州窑文化;她不仅在国际上有影响,而且它还是双料的“国保”,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

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偏低。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方案。

而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就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潜力,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材料和场景。

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将乡土资源融入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通过调研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资源整合不足、教师培训力量不足等。

如何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就此展开更深入的调研分析。

1.2 问题提出农村学校在发展校本课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在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相对缺乏优势,课程开发难度较大,往往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农村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也给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了挑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课程方案。

农村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课程设计不够科学和完善,无法很好地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为农村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策略,旨在为农村学校提供参考和帮助,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调研分析调研分析是农村学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一环。

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资源的特点和教育需求,为课程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

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

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

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对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乡土教材的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不够贴近乡村实际、教材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以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目标。

1. 提高乡村教育教材的质量,使其内容更加贴近乡村实际,符合乡村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推动乡土教材的全面实施,促进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调研需求,开展乡村教育教材需求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为教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教材标准,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制定乡土教材的统一标准,明确教材的内容、形式和制作要求。

3. 教材开发,组织专业团队,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展乡土教材的开发工作,确保教材内容生动、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4. 教材审核,对开发出的乡土教材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教材内容准确、无误、符合标准要求。

5. 教材实施,将审核通过的乡土教材投放到乡村学校,确保乡村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到优质的乡土教材资源。

6. 教材评估,定期对乡土教材进行评估,收集教材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材内容,确保教材质量持续提高。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加大对乡土教材开发的资金投入,确保教材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人才保障,加强对乡土教材开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材开发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创作能力。

3. 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为乡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五、预期效果。

通过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提高乡村教育教材的质量,使其内容更加贴近乡村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能够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促进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总结。

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乡土教材开发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乡村教育教材的质量,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推动乡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导论导论(一)研究的缘由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三级课程管理在我国的实行,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促进学校建立学校课程的作用日趋凸显出来。

课程改革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学校所处的自然资源丰富,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是农村学校所独有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农村学校长期忽略了这种教育资源。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更多的关注了农村学校校本课程所处的教育资源。

1.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关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数量据国家统计局编印的《中国统计摘要(2009)》公布的人口基本情况,2009年底农业人口已经达到7.1亿占我国总人数的53.4%。

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受教育水平很低,文盲和半文盲并存。

农民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观念落后,教育效益低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热爱农村也缺乏建设农村的责任感、激情和真正本领。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且基数庞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学校的分布也较为分散,区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国家和地方对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的基础条件较差,农村教师素质不高,学历达标率很低,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单一。

农村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的发展。

2.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我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广大的农村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

伴随着城市现代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的加快,许多的乡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它原来所具有的生命力,许多的乡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我国的很多的乡土文化的消失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现象好像熟视无睹。

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的绝境。

不少学者和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在传统古村落的考证、测绘和抢救性保护中,并且呼吁人们保护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报告

《校本课程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报告

《校本课程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中期报告一年来,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在同组教师的通力协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的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课题简介本课题是“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专项课题。

结合扶绥县历史,充分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编写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展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目标1.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体系。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访问、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资料收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2.以地方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资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行热爱科学、主动创新的思想教育。

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选择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形个性的发展。

3.促使学校和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课程开发和运用的能力,构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4.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初步探索特色课程资源的程序、策略、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些可推广的个案以及经验。

(二)课题研究内容1.对家乡乡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对实验年级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我校校本课程及各类课外活动的问卷调查;其次,组织学生走进村屯等观看或者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最后,分别对两项活动形成调查报告作为阶段研究成果。

2.校本课程与乡土文化——“壮乡三月三文化”相结合的开发与研究主要开发以下校本课程:(1)音乐教学与乡土文化——“壮乡三月三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程(2)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与乡土文化——“壮乡三月三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3)“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教学及全校性的美食活动与乡土文化——“壮乡三月三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土文化是指特定地区农村社会的传统文化,包括乡村民俗、乡村建筑、乡土音乐等方面的文化元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乡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和遗忘。

然而,乡土文化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民间智慧,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种课程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社会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对乡村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乡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推动乡村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研究乡土文化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3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乡土文化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内涵,包括传统技艺、乡土风情等内容。

接着探讨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访谈等途径进行挖掘和整理。

然后介绍了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具体应用与效果。

最后讨论了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指出其在传承乡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结指出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该注重挖掘更多乡土资源,并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农村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涵、方式、方法、案例分析、乡村振兴、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在农村地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资源,包括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乡村特产等。

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弘扬乡土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深入挖掘和利用农村乡土课程资源,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传统技艺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文化传承问题,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传统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乡土文化的教育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促进学生对乡村历史、传统文化和乡土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二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三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通过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四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凝聚农村群众凝心聚力,促进乡村社区建设和文明乡风建设。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

利用乡土文化进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的全面开展,课程资源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因此,高度重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合理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必将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与改进,进而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可能。

与乡土课程资源日益重要性相矛盾的是:我国农村地区空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乡土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追根溯源,在于广大农村学校和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没有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对自身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模糊不清,导致乡土课程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鉴于此,加强农村地区乡土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强化农村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他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和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乡土课程资源,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土资源,课程资源,新课程,开发探究目录摘要 (1)一、绪论 (3)二、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的意义、途径、策略和实施原则 (3)(一)课程资源开发探究的意义 (3)1、学校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4)2、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需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农村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4)(二)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与策略 (4)1、学科课程的实施 (4)2、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5)3、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5)4、校园文化建设 (6)(三)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实施原则 (7)1、基本规律与个性化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7)2、整体推进与局部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7)3、文明与城市文明相统一的原则 (8)4、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8)结论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一、绪论一提到教育,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落后”两字,即硬件教学设施匮乏、师资队伍薄弱、财政投入过少,生源质量不高等等不利因素。

依托农村乡土资源,开发学校校本课程

依托农村乡土资源,开发学校校本课程

依托农村乡土资源 , 开发学校校本课程摘要: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确立的主要研究课题就是《依托农村资源开发高中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必须要着力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一项目无论是选题立项还是搜集论据,亦或者是展开教学实践研究,得出结论都是围绕校本课程而开展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经历了为期两年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了目标任务。

为了能够有效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本文将这项课题研究的一些策略总结出来,以期帮助其他学校合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

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引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合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建设。

本文首先明确了开展这项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而后界定了校本课程研究的概念,挖掘了学校当地乡土文化资源。

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其他学校有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

实践表明,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学校的整体建设,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效益和质量。

另外,该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接受相同的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范围和核心素养能力。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乡土文化所谓的乡土文化,分为乡土和文化,其中所谓的乡土就是不同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农村的地区,亦或者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生活学习的地方。

而所谓的文化涵盖面就较为广阔,不仅包括知识艺术,而且涵盖了地域风俗、道德法律。

文化是丰富人成长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乡土文化,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意识。

乡土文化,就是指的人类在某一行政区域不断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的一切行为习惯和地区风俗的总和。

2.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宏观角度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指的就是从国家的高度直接控制课程开发,给教学选材和课程安排制定出明确的方向,而后学校再根据所在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做出的课程调整。

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开发乡土校本课程,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作者:陈民藩李绍树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3期一、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的缘起龙港六中校园矗立着一尊名人雕像——浙南教育家刘绍宽,但六中的学生却无人知晓为何人,年轻的教师也不知道刘绍宽生平事迹。

近年来,随着苍南县行政区划地不断调整,随着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龙港镇第六中学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013年5月龙港六中一部分满怀家乡情怀的年轻人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流淌的白沙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本课题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乡土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文献研究、成果展示等诸多方式进行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自主探索的学习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热爱本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龙港六中位于龙港镇东南方向的白沙社区,白沙河贯穿白沙社区,以白沙社区为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乡土资源丰富。

在明清朝时期,白沙河就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水道,千百年来白沙河是沟通龙港(方岩)、宜山、钱库、金乡的唯一通道,甚至是江南片出入温州的主要通道。

两岸聚集着众多的人口。

古白沙里以刘姓为主,从民间谱牒的记载来看,刘氏自宋时世居平阳(现为苍南县)江南白沙里,此后,有其他姓氏陆续迁入。

白沙路不但是老平阳县交通要道,也是现今苍南县重要的文化走廊。

宋代理学名士刘轸父子,爱国志士章慰,明代洪武名臣王宗远兄弟、章子深一家,明代《白石樵唱》作者章祖程,清代篆刻名师刘庆祥,清宋书法家鲍铭书,共和国海军少将刘际潘。

都出自龙港白沙。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一、背景介绍昭通市是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滇东北高原中部。

昭通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为了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提高幼儿园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我们设计了以下地方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园孩子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2. 培养幼儿园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幼儿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幼儿园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活动内容1. 参观昭通市博物馆我们将带领孩子们参观昭通市博物馆,让他们了解昭通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变迁。

同时,还可以通过展品感受到当地传统工艺品制作技艺和文化特色。

2. 体验传统手工制作我们将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来到幼儿园,向孩子们介绍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例如:剪纸、编织、刺绣等。

3. 学习当地民俗文化我们将组织孩子们学习昭通市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以及相关的民俗文化。

4. 参观当地历史古迹我们将带领孩子们参观昭通市的历史古迹,如:五彩塔、金沙江大峡谷等。

通过参观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5. 举办文化活动我们将组织幼儿园孩子们举办一些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传统舞蹈表演、唱歌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四、活动实施方案1. 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组织一次活动。

2. 活动人员:由专业的文化教育人员和幼儿园老师共同组织实施。

3. 活动地点: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选择不同的场所进行。

4. 活动费用:由幼儿园承担相关费用。

五、活动评估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对活动进行评估:1. 问卷调查:向孩子们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乡土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2019

乡土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2019

乡土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2019.8方案为了弘扬和继承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让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文化中,我们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XXX乡土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及涵盖范围教育部提出,学校应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乡土文化资源包括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本校乡土文化课程还包括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指导思想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和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全面育人,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研究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2.以动促学,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分工合作,并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教材内容选择要关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教育资源。

四、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一)领导小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宣传员:XXX。

二)乡土课程的实施方案通过学校乡土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交流分享、分工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要素评价、保障措施和建议等。

三、格式要求:1.字体为宋体,大小为12号;2.行距为1.5倍;3.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4.每段落之间空一行;5.页边距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6.页眉为“××学校调查报告”;7.页码为“第×页”。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在幼儿园的应用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在幼儿园的应用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在幼儿园的应用1. 引言地方文化是每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特色。

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强对昭通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设计一个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方案,并探讨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2. 活动目标本活动的目标是增强幼儿对昭通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传统美德。

3. 活动内容3.1 学习昭通地方文化知识•组织幼儿观看昭通地方文化宣传片,介绍昭通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绘本、图书、图片等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昭通的地方特色文化,如昭通白蛇传、苗族文化等。

3.2 体验昭通地方文化•安排幼儿参观昭通当地的文化景点,如昭通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幼儿亲身感受昭通的地方文化。

•组织幼儿参与传统手工艺活动,如剪纸、泥塑制作等,让他们亲身参与到昭通地方文化的传承中来。

3.3 培养昭通地方文化意识•组织幼儿表演昭通地方传统戏曲或舞蹈,让幼儿感受到昭通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昭通方言,传承昭通的语言文化。

3.4 开展昭通地方文化节日活动•组织幼儿参与昭通地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苗族芦笙节等,让幼儿感受到昭通地方文化的节日氛围。

•鼓励幼儿家庭在家中一起庆祝昭通地方节日,加强幼儿与家庭的互动与交流。

4. 活动实施方案4.1 周期安排•活动总时长:2个月•每周安排2次课外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为1小时。

•课堂教学安排:每周1次昭通地方文化知识教育,每次课堂时长为30分钟。

4.2 资源准备•昭通地方文化宣传片、绘本、图书、图片等教学资源•昭通当地文化景点的参观安排•传统手工艺材料•昭通地方传统戏曲或舞蹈的音乐、舞蹈教学资源•昭通地方传统节日的装饰和庆祝用品4.3 教学方法•通过观看影片、绘本、图片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昭通地方文化的基本知识。

•通过参观昭通当地文化景点,让幼儿亲身感受昭通的地方文化。

•通过实践体验,如手工艺制作、表演等,让幼儿参与昭通地方文化的传承。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计划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计划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计划一、活动背景昭通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和地方特色等。

提升幼儿园学生对昭通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文化交流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园学生对昭通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提高幼儿园学生对昭通地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3.培养幼儿园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促进幼儿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传统民俗体验•组织幼儿园学生到昭通市的传统民俗村进行实地参观和体验,了解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等;•邀请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家到幼儿园进行示范和教学,如川剧变脸、木偶戏等;•组织幼儿园学生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如草地踩高跷、竹竿舞、捉迷藏等。

2. 民间艺术体验•邀请昭通市的民间艺术家到幼儿园进行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和教学,如纸雕、剪纸、刺绣等;•组织幼儿园学生参与民间艺术表演,如舞蹈、乐器演奏等;•在幼儿园内设置民间艺术展览区,展示昭通市的传统工艺品和艺术作品。

3. 地方特色故事讲解•邀请昭通市的知名讲解员到幼儿园进行地方特色故事讲解,如昆明湖的传说、鸡足山的传说等;•组织幼儿园学生参观昭通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在幼儿园内设置地方特色故事展览区,展示与昭通地方文化相关的图书和图文资料。

4. 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幼儿园学生进行昭通地方文化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活动;•邀请艺术家到幼儿园进行创作指导和艺术交流,激发幼儿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动结束后,举办艺术创作成果展览,展示幼儿园学生的作品。

5. 亲子文化沙龙•邀请昭通市的家长代表到幼儿园进行亲子文化沙龙,分享自己的昭通地方文化故事和经验;•提供亲子文化沙龙活动的现场互动环节,如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组织幼儿园学生的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亲子文化沙龙,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交流。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

昭通地方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幼儿园)1. 活动背景和目的昭通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

为了继承和弘扬昭通地方文化,以及增强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我们计划组织一次地方文化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希望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2. 活动内容2.1 学习昭通地方文化我们将为幼儿组织一次昭通地方文化知识学习活动。

通过图文资料、音频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昭通的历史、地理、名人、民族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将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昭通地方文化的内涵。

2.2 制作昭通地方文化手工艺品我们将组织幼儿制作昭通地方文化手工艺品,让幼儿亲身参与,通过手工创作感受昭通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我们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手工艺品。

例如,可以制作彩陶、剪纸、手绘图案等,让幼儿亲自体验昭通地方文化的魅力。

2.3 观摩昭通传统表演我们将组织幼儿观摩昭通传统表演,例如龙灯、苗族芦笙、土家锣鼓等。

通过观摩这些传统表演,幼儿可以感受到昭通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表演者为幼儿解读表演的内涵,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昭通地方文化的独特之处。

2.4 举办昭通地方美食体验活动我们将为幼儿举办昭通地方美食体验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昭通的地方特色美食。

我们将邀请厨师为幼儿现场烹饪一些昭通特色的小吃和菜品,并在活动中为幼儿介绍昭通地方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文化背景。

通过品尝昭通美食,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昭通地方的饮食文化,培养他们的口味和饮食文化素养。

3. 活动安排根据幼儿的学习和活动特点,我们将活动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不同的活动内容。

3.1 活动前的准备在活动前,我们将收集有关昭通地方文化的资料,准备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与各方面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课程安排昭通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它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景和问题它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门学科课程而是包含着多种学科和技能的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的课程
“ 昭通 乡土文化” 校 本课程开发
杨 泽
( 云 南 民族 大 学教 育 学院
源, 对 昭通 的校本课程进行 开发 。
关键 词 校本课程 昭通 乡土 文 化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1 “ 昭通 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文献标识码 : A
3 . 2课 程 安 排
我 国中小学校的课程开发方式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形式 ,
昭通文化 内容极其丰富, 它的主题范围包括 了学生与 自然、
置、 编排、 实施和评价的整个 过程 的准则 , 也是课程 自身性质 产 。这 七 个 专 题 之 间 也 不 存在 必然 的前 后 逻 辑 关 系 ,可 以根 和理念 的体现 ,它是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 的出发 点 据 内容 的难 易 程 度 和 学 生 的 水 平 兴趣 自由地 选 择 。 同时 ,对 和归宿 , 对整个课程 的开发和实施起 到了导向作用 。
之 间共 同讨 论 , 选 取 昭通 地 方 文 化 中 大家 感 兴 趣 的 、 有 价 值 的 宜 太 多 和 太 杂 。每 学 期 可 以就 某 一 个 专 题 选 择 若 干 的 活 动 内
研究主题 , 并制定简单的研 究计划, 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 多媒 容进行较为深入、 细致 、 全面而有实效的展开 。 体手段对资料进行搜集 、 挑选和处理 , 用文字、 图画 、 照片及研 究报告等方式展示研 究成果 。
学校 的课程 由国家统一编制 ,采用 自上而下的方式在 全国推 学生与社会生活、 学生与 自我关系的基本情景和问题 , 它超越 广 ,这就导致 了符合学校 自身特色和办学理念的课程 就没 办 了具有严密 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 它不是传统意 法得 到相应的开发和实施 。所 以我 国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 义上 的某一 门学 科课 程 , 而 是包 含 着 多种 学 科 和技 能 的 具有 鲜 程管理制度 , 力求增强课程与学生、 学校和地方 的联系 , 满足 明的综合性特点的课程。因此它 的课程呈现形式就不是单一
值 观 。通 过对 乡土 文 化 的亲 历 感 受 和 鉴 赏 ,深 化 热 爱 乡土 文 智人” 的牙齿化石 , 距今约 1 0万年 , 被定名为“ 昭通人” 。这一
化的感情 , 提 高文化品味、 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 昭通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3 . 1 课 程 内容
重要发现填补了云南 古人类化石从猿人 到晚期智人之间的空
2 . 2 过 程 与方 法
3 . 3 教 学设 计 笔 者 从 七 个 专题 中选 取 昭 通 历 史作 为典 型案 例 进 行 教 学
设计 。
通过参观, 调 研 等 方式 深 层 次 地 感 受 昭通 的人 文 风 貌 。 学
3 . 3 . 1 教 学 目的
( 1 ) 认识 家 乡悠 久 的历 史 文 化 ;
2 . 1知识 与技 能
家乡文化 的学习和传承不是一蹴而 就的,它应该是一个长期
的、 渗 透 式 的 过程 , 因此 , 我们 也不 主 张 把 所 有 的 内容 的 学 习
通过校本课程 的学 习, 能够 了解昭通 的文化历史情况。 通 放 在 一 学 期 或 一 个 学年 内完 成 , 而是应该在小学、 初 中和 高 中 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从 多角度来看待昭通的发展 。通过 同学 阶段 都 有 不 同 内容 和 程度 的课 程 设置 ,而 每 学 期 的专 题 又 不
生通过 自主、 合作 、 探究的学习方式 , 了解昭通文化 的发展历 程 。培养学生在 各种 学习活动 中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让学 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 团结精神, 增强合作 意识 , 学会与他人和
谐相处 。
( 2 ) 了解家 乡地名 的演变和 由来 ; ( 3 ) 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家乡 的文化传统, 继承和弘扬 历史文化遗产 , 提高人文素质 。
白 ,也 是 昭 通 成 为 古 人类 起 源 地 之 一 的有 力 证 据 。昭 通 影 响
摘 要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在 我国新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 明确提 出了要实行 国家、 地方、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而 乡土文化是具 有
地方色彩和特点的文化, 它们 既有 中华民族 文化 中共性的东西, 又有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各 自形成 的具有独特个
性的风土人情、 社会意识、 科学文化等等, 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 结合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际, 立足于昭通的文化资
昭通 乡 土文 化 虽 然 大致 分 为 七 个专 题 , 但 是 每 一个 专 题 中 还 包 含 着 许 多 丰 富 的 内容 ,每 一个 具体 的学 习 内容 的 确 定 都
பைடு நூலகம்
课 程 目标 的 制 定十 分重 要 ,因 为 课 程 目标 是 指 导课 程 设 应 该 是 在 尊 重 学 生 实 际 的 基 础 上 ,由教 师 和 学 生 一 起 创 造 生
3 . 3 . 2知识 概 况
2 . 3情 感 态度 与 价 值 观 在学习 “ 昭通 乡 土 文 化 ” 校 本 课 程 的过 程 中 , 激 发 学 生 热
昭 通 历 史 沿 革 与 地 名 演 变 。 昭通 这 块 古 朴 神 奇 的 土 地 ,
爱家乡, 热爱祖 国的感情 , 培养学生正确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价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 1 9 8 2年, 昭通市过山洞出土 了一枚“ 早期
学校 、 老 师和 学 生 的需 求 。 这 具 有 一 定 的理 论 和 实 践 意 义 : ( 1 ) 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包括课堂教学在 内的综合 实践活动形
转变教师角色 , 促进教学开展 。( 2 ) 适应学生个性 , 挖掘创造 式, 它将根据教学 内容的不 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形式。 潜能 。( 3 ) 传承地方知识 , 增强 自豪感 。 2 “ 昭通 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的课程 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