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案4

合集下载

笋芽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笋芽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笋芽儿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笋芽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写“挡、挤、悄、顶”四个字及以下词语:挡住、悄悄地、顶不动、拥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里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

3、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教学重点:学会写“挡、挤、悄、顶”四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笋芽儿在春天里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学习笋芽儿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表演用的相关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复习(一)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二)分组竞赛读文。

【设计意图:教师注意评价的艺术性,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二、朗读(一)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二)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设计意图:要考虑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不强求一致,可以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

】(三)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设计意图:练习说话,培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想象(一)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设计意图: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关爱,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万物苏醒、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赶来凑热闹了,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用不同语气读题:学写“笋”、“芽”)2、课件欣赏笋芽儿到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笋芽儿在生长过程,很不容易,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我们快去读一读吧!2、自由读课文,想:笋芽儿是怎样生长的?得到了谁的帮助?3、反馈(1)、请学生读一读找到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自然段或得到人家帮助的自然段。

并随机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2)、生字学习:a、请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

b、带拼音分男、女生读一读c、齐读一遍。

(3)、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选择正确的拼音,打√)三、以读感悟课文1、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句子或自然段。

2、读一读: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读那个时候笋芽儿的样子。

四、交流体会课文重点学习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自然段1、笋芽儿被叫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1)、多形式地读,并找一找写笋芽儿动作的词(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2)、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读边表演出来吗?(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通用6篇)人教版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笋芽儿》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认记生字;朗读感悟。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形)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

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

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谁来当笋芽儿,表演一下笋芽儿的动作,撒娇地说话。

(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点拨:笋芽儿怎么做?(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笋芽儿》教案设计(16篇)

《笋芽儿》教案设计(16篇)

《笋芽儿》教案设计(16篇)《笋芽儿》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仔细预习课文,知道笋芽儿的成长获得很多人的帮忙。

2理解文中两个扭动着身子的意思。

3背诵课文最终三节。

教学重点、难点:1仔细预习课文。

2理解文中两个扭动着身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当竹子还没钻出地面的时候他叫什么?板书:3笋芽儿二整体感知积累词语1积累词语黑洞洞撒娇央求唠叨暖烘烘爱抚滋润骄傲指名开小火车读撒是多音字,注音组词央求唠叨的意思是什么?你能任意取三个词说几句连贯的话吗?2自读课文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忙?板书:春雨春雷太阳三细读课文,感情朗读1展示课文1、7、12节。

自由轻声朗读。

他们给了笋芽儿什么帮忙?沟通。

小结:笋芽儿在春雨、春雷的召唤中破土而出,又在春雨的滋润和阳光的照射下长成强壮的竹子,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一句句子体会读,指名读,评价。

2有两句句子写了笋芽儿在春雨、春雷的召唤中的动作,两个扭动着身子的意思一样吗?自由读句子,体会。

师引读。

3笋芽儿醒过来时四周黑洞洞的,当他破土而出时又是怎样的?对比读句。

四说写双通道还有一些笋芽儿未钻出地面呢!你情愿对他说些静静话,让他们尽快破土而出吗?《笋芽儿》教案设计(2)教学内容:连续练习朗读,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从朗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妙,体悟投身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预备:竹子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妙。

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三、想象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能够对春雨姑娘说,也能够对雷公公说……)2、再读感悟:你喜爱笋芽儿吗?为什么?引发同学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关怀和爱惜呢?四、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老师巡察指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1 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教学根本程序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1、出示课文春天的插图〔有条件的也可做成课件〕美丽的春天来了,大地焕发出勃勃的活力。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用上以前积累过的好词,说说“我看见了什么样的什么?”〕2、师随机引出:躲在竹子妈妈身后,正好奇地张望这美丽的世界的,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笋芽儿3、师在事先准备的田字格中板书课题,请学生观察字形构造。

再亲切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并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字“笋芽”。

4、引入文本:得意的笋芽儿是怎么长成一株强健的竹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⑴呼唤弹奏扭动滋润爱抚唠叨⑵叽叽喳喳轰隆隆沙沙沙⑶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拓展这类词语〕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强健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4、交流反应。

三、重点研读第一自然段:①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的春雨姑娘②抓住低声呼唤,练读春雨姑娘的话。

③配上音乐和画面感受春雨姑娘在在叶丛中弹奏乐曲的美。

并借助画面、老师的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读出春雨的温顺与美丽。

笋芽儿教学设计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笋芽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以“笋芽儿”为主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笋芽的特点、生长过程、食用价值,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笋芽的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

2.笋芽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苗期、成长期、收获期的过程。

3.笋芽的食用价值:富含营养、独特口感等。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有关笋芽的图片。

2.实物展示:准备一些新鲜的笋芽进行展示。

3.教具:可用小水壶和纸杯做成的“生长模型”。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向幼儿介绍笋芽,并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2.呈现:教师出示实物的笋芽,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了解笋芽的特点。

3.探究:教师使用“生长模型”讲解笋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笋芽是如何生长的。

4.实践: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观察实验,引导幼儿用小水壶和纸杯制作自己的“生长模型”,并观察模型中的水分是否能使纸杯中的种子发芽生长。

5.总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笋芽的特点、生长过程和食用价值。

6.拓展:教师分享一些有关笋芽的知识,如中国的笋芽产地、笋芽的制作方法等,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7.延伸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尝试用笋芽制作一道简单的菜肴,让幼儿体验到笋芽的美味。

8.结束:教师鼓励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简单的环保小贴士。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对笋芽的观察、对笋芽生长过程的理解以及对笋芽的食用价值的认识等。

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评价。

笋芽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教学主题:笋芽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笋芽的生长过程;2. 学会观察和描述笋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笋芽的生长过程;2. 笋芽的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3. 笋芽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教学步骤:1. 导入:在教室内搭建一个小型的花盆或花园,放置已经种植好的笋芽,引起学生的兴趣。

笋芽儿的教学设计4篇

笋芽儿的教学设计4篇

笋芽儿的教学设计4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憧憬和发奋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气,陶冶情操。

【教具预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笋芽儿吗?(出示笋芽儿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起到竹林去看看竹妈妈给笋芽儿穿衣服好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师配图介绍笋芽生长过程,向学生展现春天生命力的旺盛)。

学生欣赏笋芽儿生长的图片。

学生边欣赏笋芽儿生长的图片边听教师介绍。

谈话后出示笋芽儿的图片,让学生熟悉笋芽儿激发学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熟悉生字1、读一读这篇课文吗?提以下要求:⑴标清自然段。

⑵划诞生字和词。

2、运用刑场字的规律借助动作演示,等多种识记方法在小组中沟通划出的生字。

3、检查生字词:(多媒体课件)山冈世界爱抚轰动笋芽喊着召唤滋润钻出来4、多媒体去掉多余的字剩下本课的生字:冈界抚轰喊钻笋芽召唤滋润学生自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划本课的生字和词。

小组沟通生字字词。

学生自读,开火车读,男女对读,齐读。

学生连续读。

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育学生独立识字力量。

多种方法让学生把握本课的生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想不想再读一遍课文,思索: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安排朗读。

3、朗读指导: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严厉轻声召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共性,最终两个自然段要读得洪亮、骄傲,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慰。

学生泛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笋芽儿生长过程的句子。

学生沟通划的句子。

学生小组内安排好角色练习朗读。

学生班级安排朗读,其他同学评价体会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看透了什么?读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参加朗读中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朗读的多元化。

四、拓展延长再读课文并提问:你喜爱笋芽儿吗?为什么?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怀和爱惜吗?学生再读课文并答复教师提的问题。

课文《笋芽儿》的优秀精品教案通用

课文《笋芽儿》的优秀精品教案通用

课文《笋芽儿》的优秀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十七课《笋芽儿》。

文章详细描述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教育学生认识到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理解、句子解析、主题思想提炼及修辞手法分析。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章生词、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2. 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体会作者通过笋芽儿比喻成长的深刻含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笋芽儿生长过程的描绘,以及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和运用,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竹笋图片,引发学生对笋芽儿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理解笋芽儿生长的过程。

3. 词语讲解: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解释,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主题思想提炼:引导学生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成长的道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笋芽儿》2. 生词短语:茁壮、拔节、破土而出、勃勃生机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4. 主题思想:成长的意义,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成长的看法。

答案:(1)笋芽儿从地下破土而出,经过不断努力,茁壮成长,成为高大的竹子。

(2)例:“笋芽儿在土里挣扎着,好像一个勇敢的小战士。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笋芽儿生长的顽强精神。

(3)成长是一个不断努力、奋发向前的过程,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提高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笋芽儿优秀教案5篇

笋芽儿优秀教案5篇

笋芽儿精品优秀教案5篇【笋芽儿教案】《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九江市长虹小学徐晓华执教邹晓琴评析)《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九江市长虹小学徐晓华执教邹晓琴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笋芽儿》教学设计理念:课文写了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呵护中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

课文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充满童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把课文当作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整节课以学生画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品味课文,并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达到对课文的感悟,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激起自身学习潜能。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巩固生字。

(课件相机出示竹笋卡通生字)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笋芽儿教学设计(共8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共8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笋芽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p :这是一篇拟人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顺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祥的竹妈妈。

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发奋力交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达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

如平舌音的字:笋、钻、滋;翘舌音的字:揉、润;在字形方面估计学生对“漆、辫”二字的掌握难度较大。

在写字的指导方面,安排连词书写,有:世界、笋芽、呼唤。

容易写错的字有:冈、唤。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那么,以便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可以尽早阅读,从而培养阅读才能,丰富知识。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开展语言才能的同时开展识字才能。

随课文识字的特点是让课文的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识字与阅读严密结合,坚持在情境中,在语境中识字,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会认“笋、唤、揉、漆”等14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正确书写“轰、笋、芽、呼、唤”5个生字,把字写端正、美观。

2.才能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的: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教学准备:1、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2、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随题识字〔4分钟〕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见过吗?2、板书课题。

学生认读,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儿化音。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笋芽”。

“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3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趣味揭题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听好了。

谜面是: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打一种植物,猜猜看,这是什么?(生答)师:同学们,同意吗?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不仅猜对了谜底,而且还说清楚了自己的理由。

是啊。

竹子刚长出来的时候不叫竹子,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笋芽儿。

竹子同学们都见过,可是笋芽儿我想有些同学一定没见过吧,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竹林去见见真正的笋芽儿,你们想去吗?出示笋芽儿图:这刚刚钻出地面的小家伙就是笋芽儿。

仔细看看,谁给我们描述一下他的样子?(生:-----)师:你描述的真形象。

你们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看老师写课题,笋是竹子头,因为他和竹子有关。

芽是草字头,因为他和植物有关,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同学们可要分清楚了。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师:谁来读读他的名字?读得真好,特别是这个儿化音你读得很准,听起来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不错,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师:笋芽儿到底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板书竹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这个童话故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受。

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把生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吧,自己读自己的`。

师:都读好了吗?放好书,向前看。

笋芽儿可要考考你们啦!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并讲解----理解读----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的学习真用心,老师想奖赏大家,请你满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看聪明的你能不能找出在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谁在帮助他呢?2、生汇报:生:我知道-----3、师小结:噢!我明白了:笋芽儿是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关爱下,才茁壮成长起来的。

《笋芽儿》教案幼儿园中班

《笋芽儿》教案幼儿园中班

《笋芽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孩子们认识笋芽儿,了解它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笋芽儿的手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让他们理解笋芽儿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介绍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发芽到长成竹子的过程。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笋芽儿的不同阶段,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2 笋芽儿的特点介绍笋芽儿的外貌特征,如形状、颜色和质地等。

讨论笋芽儿在生长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带领孩子们观察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笋芽儿的成长。

通过观察,让孩子们描述笋芽儿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3.2 手工制作法教孩子们制作笋芽儿的手工,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制作手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笋芽儿的外观特征。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准备笋芽儿的图片、实物和视频资料。

准备制作笋芽儿手工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4.2 环境准备安排一个宽敞明亮的活动空间,以便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手工制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评价他们对笋芽儿的了解程度。

观察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

5.2 手工评价评价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包括剪贴、拼接和涂色等技巧。

观察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笋芽儿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是什么。

引导孩子们观察笋芽儿的外观特点,并引导他们用词语描述。

《笋芽儿》之四教案

《笋芽儿》之四教案

《笋芽儿》之四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

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沉睡、撒娇、央求……”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示的意思。

4、使学生知道只有经过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渗透自强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是读笋芽儿跟妈妈的几次对话。

能初步认识省略号,并弄清在在句子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撒娇沉睡唠叨滋润3、了解省略号有几种用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省略号的几种用法,并体会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揭题:认识笋芽儿了解它与竹子的关系。

二、检查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呼唤撒娇阻拦唠叨叽叽喳喳暖烘烘滋润和煦强壮爱抚挑选难写的写一写。

2、检查预习。

3、检查课文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着课后练习中的三个问题,默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答案。

2、根据这几个问题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结果。

四、省略号的用处在课文中找出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小组讨论省略号的用处。

全班交流。

五、作业。

调整: 1、今天说的话题是“笋”教师板书:笋。

你知道它的生长吗?学生讨论。

2、教书根据学生的议论小结:笋芽儿在地下——破土而出——长成竹笋——长成竹子的过程课文用另种形式说出,听谁读? 3、师有感情地朗读。

4、文章写的美在哪儿?读的美在哪儿?(有重、轻、停顿,根据提示,学生例举。

)自己读。

问:你有什么感受?抓笋芽儿很勇敢展开。

找出句子,对比读课文第8节与第11节同样要长大又有什么不同(感情越来越强烈)学生试读——一组个别读——分组齐读。

5、教师引读第10节,11节。

问:为什么那么自豪?理解“阻碍”,你在哪儿见过这个词?你身上阻碍自己长大的小衣服有吗?教师提出希望。

《笋芽儿》教学设计四(2)

《笋芽儿》教学设计四(2)

《笋芽儿》教学设计四(2)复习巩固识字、写字①指名读生字新词。

②认读“冈”“轰”“喊”,同桌互相听写这三个字。

朗读课文①分组读课文,一组读一个段落。

②自主展示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③自己练习朗读全文。

读懂课文,感悟课文①小组合作学习1—5段。

a.请小组长同小组成员商量,选择最想读的一个段落。

b.小组长带领着一起读选择的那段课文。

互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准备怎么向大家汇报。

c.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学习结果,没有汇报的小组仔细听,可以向正在汇报的小组代表提问,当一位善于提问的小记者。

汇报的小组成员要团结一心,帮助本组代表回答问题。

[(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并板书)②情境感悟第6段。

a.过渡:在妈妈不停的唠叨中,春天已经变得万紫千红,你看!(画面)禾苗绿得发亮,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鸟欢快地歌唱。

b.谁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c.笋芽儿看见这样的景象会是怎样的心情?d.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e.汇报:谁想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随机指导:评读第二句,赛读第三句,齐读最后一句)③引读第7段。

笋芽儿想快快长大,这时候哪些朋友帮助了她?(引读)在他们的帮助下,笋芽儿终于长大了。

(板书:长大了)这时,笋芽儿的心情怎样?(自豪)(板画长大的表情)什么时候你自豪过?(生说)自豪地读笋芽儿的话。

④配乐读全文。

愿小朋友们也能像笋芽儿一样勇敢、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再次朗读全篇课文。

拓展: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题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提示:①桃花对笋芽儿说——②笋芽儿对我说——③我想对笋芽儿说——积累词句,指导写字①积累本课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②书写“世界”“笋芽”“呼唤”三个词。

③有重点地指导、范写。

(如“世”的笔顺、“呼”“唤”的口字旁要小而偏上等)④学生写字。

⑤评价书写的字。

结束语:让可爱、勇敢的笋芽儿永远和我们的童年在一起!让我们同笋芽儿一起快乐地成长!上一篇:《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三下一篇:《笋芽儿》教学设计六(2)《小小的船》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四名师案例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四名师案例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四名师案例导读: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四名师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学习目标①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③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A案: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收集春天一些植物生长的资料。

②老师准备本课生字的课件。

③教学挂图或课文情景、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①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②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③同桌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④老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学生认字的情况。

a.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读词语中的生字。

在学生认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平舌音:笋钻滋翘舌音:揉润鼻香:扭边音:唠 b.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生字。

(及时肯定或推荐好的识记办法)c.学生自记生字。

d.老师采取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e.老师让学生朗读生字集中的段落(第2、7段),了解生字认读的情况。

⑤书写字词a.观察要写的三个汉字:冈、轰、喊。

b.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课件演示)c.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d.老师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提示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写。

e.学生读词学写。

读通课文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直到读通顺,读流利。

②老师检查朗读情况。

练习(复习巩固生字)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笋芽(sǔnshǔn)山冈(gānggǎng)扭动(liǔniǔ)钻出(zuānzhuān)唠叨(lāonáo)滋润(zhīzī)②用生字口头词语。

第二课时默读课文,了解内容①学生边读边想,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②学生提问。

③师生共同解决提出问题。

引导思考,细读领会①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不知道自己成长的好季节到了。

是谁叫醒她,是谁呼唤她钻出地面的?②他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

浙教小学语文四下《3笋芽儿》word教案 (4)

浙教小学语文四下《3笋芽儿》word教案 (4)

笋芽儿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

3﹒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教学准备:插图、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13个生字,会写“挡、挤、唤、悄”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一、观察插图,激发兴趣师:(出示挂图)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难读的词句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4﹒检查学习情况: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5﹒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6﹒采用不同形式检查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1﹒出示“挡、挤、唤、悄”,观察生字结构。

2﹒重点指导“悄”3﹒师范写,生观察并练习描红。

四、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

2﹒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3.指导书写“沉、芽、顶”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美读句子。

二、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

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3﹒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沉、芽、顶”2﹒重点指导:“沉、芽、顶”3﹒学生观察后练习写字。

五、布置作业把课文中的你喜欢的词句摘抄在你的采集本上。

板书设计:2 笋芽儿春雨姑娘轻声呼唤雷公公大声呼唤竹妈妈鼓励竹笋儿勇敢。

《笋芽儿》教案4

《笋芽儿》教案4

23、笋芽儿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3.通过学习笋芽儿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最后一句话。

教学重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春雨滋润了万物,为万物带来了生机。

沙沙的春雨在呼唤谁呢?我们一起呼唤它。

板书课题(学生一起写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你还记得他们吗?开火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读。

二、自读自悟,学习新课过渡:你们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长成了健壮的竹子,她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一)自学填表学生默读课文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汇报1.春雨姑姑(1)“沙沙沙,沙沙沙”作者说这声音像什么?(乐曲)是啊!春天到了,春雨姑姑开始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多好听啊!你能读出像乐曲的声音吗?指读春雨姑姑用动听的声音,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低声呼唤)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怕吓着笋芽儿、细声细气、温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等。

)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指读(2)春雨姑姑低声地呼唤中,笋芽儿怎样表现的?师随机板书:揉、扭动、撒娇请你用撒娇的语气读这句话。

(自由读)(3)春雨姑姑听了小笋芽儿的话,怎么说?(指名读)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姑的话有点动心了,央求妈妈到地面上看看。

竹妈妈说了什么,(女生读)小笋芽儿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男生读)师随机板书:被吓住你觉得笋芽儿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4)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手持一个笋芽儿头饰和竹妈妈头饰走到学生面前)你好!我是春雨姑姑,你是谁呀?笋芽儿、竹妈妈,你好!让我们来合作表演好吗?读出春雨姑姑的温柔、竹妈妈的担心和笋芽儿的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3.通过学习笋芽儿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最后一句话。

教学重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初步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道理。

教学难点: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雨滋润了万物,为万物带来了生机。

沙沙的春雨在呼唤谁呢?我们一起呼唤它。

板书课题(学生一起写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你还记得他们吗?
开火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读。

二、自读自悟,学习新课
过渡:你们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长成了健壮的竹子,她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一)自学填表
学生默读课文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汇报
1.春雨姑姑
(1)“沙沙沙,沙沙沙”作者说这声音像什么?(乐曲)是啊!春天到了,春雨姑姑开始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多好听啊!你能读出像乐曲的声音吗?
指读
春雨姑姑用动听的声音,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低声呼唤)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怕吓着笋芽儿、细声细气、温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等。

)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指读
(2)春雨姑姑低声地呼唤中,笋芽儿怎样表现的?
师随机板书:揉、扭动、撒娇
请你用撒娇的语气读这句话。

(自由读)
(3)春雨姑姑听了小笋芽儿的话,怎么说?(指名读)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姑的话有点动心了,央求妈妈到地面上看看。

竹妈妈说了什么,(女生读)小笋芽儿又是怎样的表现呢?(男生读)
师随机板书:被吓住
你觉得笋芽儿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
(4)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手持一个笋芽儿头饰和竹妈妈头饰走到学生面前)你好!我是春雨姑姑,你是谁呀?笋芽儿、竹妈妈,你好!让我们来合作表演好吗?读出春雨姑姑的温柔、竹妈妈的担心和笋芽儿的娇气。

(每个小组合作表演)
过渡:笋芽儿就这样被困难吓倒后再也没出来吗?
2.雷公公
(1)雷公公和春雨姑姑的语气一样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号,说明声音很响;“重重地敲”──说明他很用劲;粗重的嗓音。


指导朗读:读出雷公公与春雨姑姑语气的不同。

(2)其实啊,雷公公是在鼓励笋芽儿呢!想一想,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会对笋芽儿说些什么?
(3)雷公公重重地敲起大鼓的时候,笋芽儿又是怎样表现的?
请同学们齐读:
指导朗读:扭动、一个劲儿
师随机板书: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笋芽儿不懒了!笋芽儿是个上进的好孩子!笋芽儿不怕寒风了,她勇敢了。


板书:变勇敢
3.竹妈妈
过渡:竹妈妈是怎样帮助笋芽儿的?
竹妈妈见阻拦不住,忙给笋芽儿穿上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唉!千万别伤风感冒。


(1)谈感受
竹妈妈给笋芽儿穿的衣服就是笋壳儿。

(2)小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贴图1)她看到了什么?
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怎么也看不够”你怎么想?读的时候就要读出笋芽儿还想看这儿、还想看那儿的那种强烈的心情。

谁来读?
“桃花笑红了脸,柳枝摇着绿色的长辫儿”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春天的景色写得这么美?(拟人)
省略号的作用,笋芽儿还可能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写几句吗?
提示:迎春花小河水小蝌蚪小草
学生写完后交流
过渡:小笋芽儿在谁的鼓励下长高了?小草弟弟是怎样帮助笋芽儿的?
4.小草弟弟
指名读
笋芽儿听了小草弟弟的话有什么表现?
板书:急得大叫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笋芽儿就盼着赶快长大)
板书:想长大
过渡:小草努力成长,笋芽儿受到鼓励勇敢地脱下外衣。

春雨姑姑笑了,爱抚着她,滋润着她。

太阳公公是怎样帮助他的?
5.太阳公公
笋芽儿的表现是什么?
板书:脱、抛、变强壮
贴图2
笋芽儿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笋芽儿为自己不畏严寒和长大成才而感到光荣与与喜悦,所以自豪地喊:“我长大了!”)
6.创设情境引读:
(1)在春雨姑姑、雷公公的呼唤中,笋芽儿再也忍不住了,决定勇敢地钻出地面了,她终于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

引读:只见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优美的舞,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2)在竹妈妈的关心下,在小草弟弟的鼓励下,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她终于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

引读:只见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优美的舞,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3)人生的路上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会成长,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笋芽儿勇敢地脱下了一件件阻碍他长大的衣服,把他们抛在脚下,她终于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

引读:只见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优美的舞,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三、情感升华
1.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长成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

看啊!无数个勇敢的小笋芽儿成长起来,他们成为好伙伴,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课件:竹林风光。

小笋芽儿的成长经历使你受到了哪些启示呢?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呢?(写一写)
2.学生写完后交流
3. 总结:你们现在还是小学生,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笋芽儿,在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希望你们也和小笋芽儿一样在逆境中勇敢的成长。

最后让我们和笋芽儿一起,自豪地说一句“我长大了!”
板书设计:
23、笋芽儿
揉、扭动、撒娇被吓住
一个劲儿向上钻变勇敢图1
急得大叫想长大
脱、抛变强壮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