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十年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随着能源危机愈发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
开发。

光伏产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位居重要地位,而中国光伏发展历
程也是丰富多彩。

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探索利用太阳能的可能,为此在海南、云南等地兴建了若干个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

但由于政府协调不力、
技术和材料不成熟等原因,这些项目多以失败告终。

2000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启动“973计划”,旨在协调各领域专家,把太阳能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这个计划的启动,标志着中国
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的光伏产业在技术、产品、市场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宣布对光伏产业实施国家支持政策。

政府补贴政策和投资激励,为中
国光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到了2017年,中国光伏产能已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

在经历多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光伏企业彼
此结盟,迅速进军国际市场。

总体来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丰富多彩,从起步阶段到现在取得
了巨大的进展。

政府支持政策、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
素不断推动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未来,中国光伏将不断升级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光伏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太阳能光照直接发电的产业,也被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近年来,光伏产业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光伏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该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1. 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情况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过去十年里,全球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从2009年的23GW增长到2019年的580G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5%。

全球市场的主要发展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

2. 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中国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军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中国光伏产业从2009年开始迅速崛起,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家和光伏产品出口国。

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和产能扩张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光伏产业的产品技术进步光伏产业的产品技术持续进步,主要体现在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以及产品耐久性的提高。

高效率的PERC(背接触电池)技术和双面组件的应用,使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新材料的应用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性能。

4. 光伏产业的市场竞争态势光伏产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上。

近年来,光伏组件的价格持续下降,使得光伏发电成本逐渐接近或低于传统能源。

中国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出现了盈利困难的局面。

国际市场上,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二、光伏产业的未来趋势分析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需求增加和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光伏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000GW以上。

中国将继续保持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先地位。

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光伏产业将继续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在组件技术方面,高效率和低成本仍然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如PERC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大规模应用。

光伏行业各阶段的行业资料

光伏行业各阶段的行业资料

光伏行业各阶段的行业资料光伏行业各阶段的行业资料1. 光伏行业概述光伏行业,也被称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光伏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介绍光伏行业各个阶段的行业资料,包括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市场规模等。

2.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2.1 第一阶段:冷战时期的兴起冷战时期,光伏行业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美国和苏联竞相研发太阳能电池技术用于宇宙航行中的太空站。

此时期的光伏产业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技术相对封闭,商业应用较少。

2.2 第二阶段:1970年代的商业化发展在19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对能源安全的威胁,光伏行业开始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政府开始出台政策支持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光伏电池的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开始在农村电化、遥控通信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3 第三阶段:21世纪初的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光伏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政策,推动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

光伏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光伏发电成本逐渐下降,同时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发展。

各类市场参与者纷纷进入光伏行业,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4 第四阶段:全球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成熟,全球光伏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光伏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新兴市场的兴起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全球光伏行业的市场规模已逐渐突破百亿美元。

3. 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3.1 多晶硅电池技术多晶硅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一,其制造工艺相对成熟,成本较低,效率也有不断提升。

多晶硅电池已成为光伏行业中主流的电池技术。

3.2 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非晶硅、铜铟镓硒等材料制成的电池。

与多晶硅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轻薄等优点,适用于特殊场合的应用。

然而,其效率相对较低,仍需要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3.3 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技术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旨在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中国光伏发展史

中国光伏发展史

中国光伏发展史一、从卫星电源起步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举国的一片欢腾中,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306组的王占国或许不无失落。

三年前,29岁的王占国受国防科工委14院的委托,参与执行“651”科研任务。

“651”是新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当时全国的人、财、物遇到“651”均开绿灯。

王占国主要负责为“651”任务研制光伏电池,协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射卫星。

此时太阳能发电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都是前沿领域,王占国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早前曾有科研人员发现,P+/N太阳能电池在空间中运行时会遭遇电子辐射,造成电池衰减,使电池无法长时间在空间运行。

1967年,王占国和他的团队发现N+/P太阳能电池具备更佳的耐辐射性,尤其是高阻的N+/P 太阳能电池。

在年底召开的电池定型会上,高阻N+/P太阳能电池结构正式被“651”任务采纳。

1968年7月至11月,王占国率领中科院半导体所306组团队完成太阳能电池的批量生产,总投片数5690片,成品3350片,电池成品率为62%。

但出于稳妥考虑,“东方红一号”卫星并没有采用光伏这项当时最前沿的技术作为电源,而是用了化学电池。

“东方红一号”卫星最终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11个月后,基于“东方红一号”设计的备用卫星“实践一号”发射,这个采用了光伏发电的卫星最终在轨道上运行了8年。

完成科技预研早已离去的306组专家们没有想到,作为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功臣,他们无意之中,也成为了中国光伏发电的鼻祖。

1970-80年代,中国光伏开始从“上天”到“落地”。

1975年宁波、开封先后成立太阳电池厂。

宁波太阳能电源厂的老组件,最佳功率是6W,工作电压为8.5V。

1983年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在距离兰州市40公里左右的榆中地区建设了IOkW民用光伏电站,这座如今保存在研究所基地的吧史国最老光伏电站,经历了40年损毁和风吹雨打,功率仍能保持在7kW左右。

二、中国光伏制造业拉开序幕真正让光伏发电广为人知的,是施正荣和他创办的无锡尚德公司。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发
现了“光电效应”,即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时,会产生电流。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材料成本的原因,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随着化学原理的研究和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光伏技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明了第一块高效率的硅太阳能电池,将能源转化效率提高到了6%以上,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光伏技术经历了持续的创新和改进。

1970年代初,能效更高的太阳能电池问世,但成本却很高,导致光伏行业的商业发展依然缓慢。

在1980年代初,政府对可再生
能源的支持开始增加,光伏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时价格逐渐下降。

2000年后,光伏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新能源法案的颁布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十年中,光伏技术的成本大幅降低,其发电能力也大幅提升。

全球范围内,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光伏电池的生产量逐年增加。

同时,随着能源转型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引起关注,光伏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如今,光伏行业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伏技术不仅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还逐渐应用于建筑设计、电动车充电等领域。

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信光伏技术将在能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光伏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发展历程中国光伏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

在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可再生能源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1995年,中国国家计委发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初步研究报告》,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发改委支持的新兴产业之一。

2001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

政府在此后的几年间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光伏发展的政策法规。

2008年,中国政府宣布启动“金太阳工程”,以推动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该项目提供了财政补贴,并鼓励光伏电站的建设和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随着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金太阳工程的推动,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

在2010年之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和光伏产品出口国。

中国光伏企业也迅速壮大,拥有了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

2013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光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

政府减少了财政补贴的额度,鼓励光伏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技术水平。

2017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光伏产业的措施。

政府鼓励投资光伏电站建设,并推动光伏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2019年,中国政府宣布将继续扩大光伏产能和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

政府计划进一步降低光伏成本,提高光伏发电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和光伏产品制造中心。

中国光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国际市场开拓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时,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致力于将光伏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唐远坤教授领导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发工作。

在此之前,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仅仅停留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光伏技术逐渐开始发展起来。

1983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光伏电池组件成功测试,在西沙群岛的建设工程中实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实际应用。

1985年,中国电科院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太阳能研究所,以及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工厂。

为了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减免关税、优惠利率等措施。

然而,由于光伏技术的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光伏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光伏产业在新世纪初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2003年,国务院正式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法》,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5年,我国开始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大型光伏电站,推动光伏发电从高成本向低成本的转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包括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

2009年,我国推出了光伏发电并网电价政策,以及对光伏产品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011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国。

同时,我国政府还鼓励研发创新,提高光伏技术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我国政府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

2013年,中国光伏产能增长了一倍,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

2014年,我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8.05吉瓦,占到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

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达到43.18吉瓦。

2016年,我国政府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

根据《关于鼓励健康发展光伏发电的意见》,我国决定实施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控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

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光伏产业是指一种基于太阳能源的电力产业,其发展历程也是从开始起步、逐渐发展到完善成熟的一个过程。

一、起步期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就利用太阳能研究和开发电力,但此时的技术普遍较为原始。

直到1960年代后期,世界上第一块实用的太阳能电池问世,光伏技术才开始实现商业化生产。

此时,虽然中国也在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但是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主要用于研究工作,因此不具备实际的商业价值。

二、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注重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应用,政策法规的推动以及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使得光伏技术不断进步,达到了商业生产的水平。

如在1986年,我国曾经在青海省建成年产50KW 太阳能电站。

此时的光伏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普及程度较低。

三、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重视,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

我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光伏国家专项、200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时的光伏技术水平已经较高,成本也逐渐下降,推动了光伏产业的规模快速增长。

四、壮大期21世纪初,光伏技术继续迎来技术进步,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组件效率开始得到提升。

同时,政府各种补贴政策的推出,促使企业竞相进入市场,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在此期间,光伏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五、成熟期截至目前,光伏产业已经进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行业已经建立完整的供应链,技术水平已经较为成熟,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大。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出,使用太阳能成为了全球重要的能源选择之一。

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依然正面,未来将会在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不断地提升与完善。

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光伏行业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产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历程为主线,阐述其重要节点和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光伏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此时,光伏技术主要应用于太空领域,用于为卫星和宇航器提供电力。

在此期间,美国、苏联等国家开始研发光伏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光伏行业进入了发展期。

首先,由于石油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全球对替代能源的需求增加,太阳能逐渐受到重视。

其次,技术创新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发展,硅光伏技术成为主流。

此时,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开始投资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并建立了一系列光伏产业政策。

进入90年代,光伏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光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补贴措施。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光伏电池的效率逐渐提高,成本逐步降低。

此外,光伏电池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应用于电力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

21世纪初,全球光伏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2004年德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实施光伏补贴政策的法案,引发了全球的光伏热潮。

此时,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生产技术和产能大幅提升,价格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代表着光伏行业新的发展路径,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进入2010年代,全球光伏行业进入了调整期。

由于补贴政策的减少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全球光伏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

然而,由于技术创新的推动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电池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

尤其是薄膜光伏技术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不断扩大,为光伏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全球光伏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光伏行业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光伏产业十年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十年发展历程

从8月6日起;欧盟开始执行中欧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这让国人长吁一口气..但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下简称双反;却像那只开启潘多拉盒子的手;将一个失衡、不可思议的光伏产业展露于世人面前..青岛太阳能展乱象溯源:非市场化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光伏产业走的是一条政策扶持型的路线..如果对光伏产业近十年来的种种乱象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源头;让一切由此滋生..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类对新能源的渴求下;风电、生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成为投资界的宠儿;同时也提升为各国争相支持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解决新能源成本高于传统能源的问题;各国普遍采取了补贴的方法..本世纪初;德国、西班牙一马当先;推出了补贴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项目..不久;德国推出了上网电价法;将光伏产业的支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用一个法规实现了原本不具备经济性的可再生能源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及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如此评价..青岛太阳能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等种种光环之下;特别是在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背景下;光伏产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世界以及中国;一路狂奔..数据表明;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3%..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则更超出人们的想像..2003~2007年这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1.3%..用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产业..200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是12兆瓦;2004年为50兆瓦..而到了2005 年;产量一下猛增到139兆瓦;2006年达到400兆瓦..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首次达到1088兆瓦;超过日本920兆瓦和欧洲1062.8兆瓦;一跃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同在2007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也达到世界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717兆瓦;比上年增长138%..青岛太阳能展光伏企业也由此猛增..据赛迪智库光伏研究所统计;2007年国内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企业达50余家;硅锭/硅片生产厂家超过70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200多家..目前全球前十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企业中;中国分别占据4、6、6和6席..即使是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寒冬;2011年中国的光伏产业仍然势头不减..多晶硅产量达到8.4万吨;太阳能组件产量达到21GW;同比增长100%;占全球总产量的60%;行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的国家..乱象之一:跟风效应有人说;中国加入这场光伏豪赌;是无锡尚德的财富神话催生出来的..2000年;施正荣还只是一个怀揣着几年打工钱回国创业的海归;在一次游说失败之后;他找到了无锡市市政府..后者慧眼识珠;让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国企凑了650万美元入股;与施正荣共同融资成立无锡尚德;并做好了打水漂的准备..此时;施正荣本人以技术股和40万美元的现金入股;占公司25%的股份..何曾想;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开盘价即冲到20.35美元..以此计算;持有6800万股股权的施正荣身价暴涨到13.84亿美元;当日即跻身中国百富榜前五名..之后公司股价又涨至40美元;2006年;施正荣身家更是暴增至23亿美元;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青岛太阳能展从40万美元到20亿美元;施正荣的身价在6年的时间内增长了5000多倍..这种令人眩晕的财富效应;瞬间引爆了国内对光伏产业的极大热情..短短数年内;全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不少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亦纷纷转型;包括浪莎集团、波司登、三星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光伏行业..青岛太阳能展从2005年起;不到两年时间;相继有10家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除了无锡尚德之外;还有浙江昱辉、苏州CTS、江苏林洋、常州天合光能、保定英利、江苏浚鑫等..2008年2月;深圳拓日和锦州阳光分别在国内及中国香港上市..截至2012年8月;十大国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中;前8位的市值都在1亿美元以上..立项、投资、买设备、建厂房、出产品;在这场对无锡尚德的追随中;究竟有多少钱砸向光伏产业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2009年对多晶硅项目建设的统计中;也许可以窥见一斑..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已有50家之多;已建成产能接近6万吨;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这场疯狂的追逐中;不仅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乡镇企业;不仅有地方政府;风险投资;还有游资..青岛太阳能展对于这种恣意的增长;有人笑言;任何对于光伏产业的预测;都将是一件危险而可笑的事情..有人痛心疾首;中国现在搞什么产业;都是四个“一窝”:一旦出现新兴产业;都是“一窝热”;而当热到一定程度;则成“一窝疯”;重复建设之后;就是“一窝斗”;竞争白热化;就面临“一窝死”..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乱象之二:两头在外如果说;追逐财富是光伏产业狂飙的原动力;那么;欧洲光伏市场的巨大需求;则为这场疯狂的追逐安装了加速器..中国的光伏行业是一个奇怪的产业;号称“两头在外”;即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且九成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国外..这在中国制造业的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由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板需要高达99.9999%以上的高纯度多晶硅;国内的提纯技术在早期尚未达到;因此多晶硅的供应一度被国外垄断..2008年10月;多晶硅价格在电池组件供不应求及多晶硅国内产能严重不足的共同作用下一路飙升;从每公斤50美元上涨至500美元..由此;还派生出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拥硅为王;达产成金”;大有得“硅”者得天下的气势..虽然原材料问题在后期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到2009年;多晶硅的进口依存度已经下降到60%;但“市场需求在外”这个行业的痼疾;一直挥之不去;并最终引发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贸易争端..在国内光伏用户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时;欧洲作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大主要市场;安装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过去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量连续世界第一;占据欧洲超过一半的市场..青岛太阳能展2011年;中国出口约358亿美元光伏产品;其中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约合265亿美元;1665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出口总量的七成..2012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的出口额虽然同比下降45%;至111.9亿美元;但这仍占我国光伏产品总出口额233亿美元一半以上的份额..欧洲无疑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所在地;如果再加上美国;整个欧美市场就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80%以上..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光伏产品已经垄断其中的六成..面对如此巨量的中国光伏产品;一些欧洲人士表现出强烈的异议..在欧盟“双反”案中表现激进的欧盟贸易委员以下简称欧委会德古赫特表示;欧委会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市场的倾销幅度高达112.6%;对欧盟光伏产品的损害程度约为67.9%..欧委会同时认为中国的产品导致欧盟相当数量的光伏企业破产;并影响到欧盟约2.5万个就业机会..持相同的看法;负责“双反”调查的欧委会贸易总司提出建议;欧盟应该从6月6日起对华加征平均税率为47%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虽然这一建议在7月中欧达成的价格协调中没有得以实施;但不难看出;这种“市场需求在外”的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欧洲对中国的不满..青岛太阳能展施正荣在2007年曾表示;“目前欧洲市场的旺盛需求;事实上只是德国近两年市场爆发性增长造成的短期现象..欧洲本土企业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势必会迅速达到产能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到那时;欧洲的大门也许就不会对我们敞开了..”赵玉文也在2007年对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现象表示过忧虑..但是;在巨大的市场和需求面前;对于那些嗜血的资本来说;谁又能阻挡住他们攫取财富的步伐呢青岛太阳能展乱象之三:关乎高科技十年前;“光伏”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但2003年以后;特别是在各国都把光伏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时;“光伏”的陌生意味中又增添了神秘的科技含量..光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产业呢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它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而以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在这条产业链中;以上游多晶硅的提纯制造技术含量最高;从上往下;生产的技术门槛呈现递减趋势..这些年来;我国多晶硅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进口依存度从90%降低到50%;但每年的进口基数仍然比较大;为8万吨..同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孔力认为;我国在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后续研发;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至少落后10年..青岛太阳能展然而在一些下游的电池及组件环节;技术含量却低得多..据了解;我国电池生产的工艺和国际相当;具有从事企业多、从业门槛低、利润低的特点;且扩产最快、产量最大..数据显示;我国电池组件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约为18%;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远远低于多晶硅的占比52%..而在光伏逆变器生产环节;通过购买图纸、外聘技术指导等方式;就能非常容易地生产出一款产品..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统计;通过其认证的生产企业约53家..而另有统计数据称;目前国内生产光伏逆变器的厂商已达135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有的还处在预研和样机生产阶段..另外还有封装环节;由于技术和资金门槛低;致使我国短时间内涌现出170多家封装企业;总封装能力不少于200万千瓦..对此;河北省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直言;我国光伏行业的相关标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光伏..而有舆论则将之称为;“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制造业”..在光伏整条产业链技术含量参差不齐;一些环节是空白;另一些环节连农民企业家也能分羹的情况下;行业不断掀起跟风狂潮;整体规模大肆扩张、高歌猛进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乱象之四:关乎GDP赵玉文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一说到新兴产业;还有很好的利润;那么从GDP的角度来讲就不仅仅是企业家的事了;而成为了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标准..如此;光伏产业在中国;除了世界性的政府补贴这个特点之外;还和GDP捆绑在一起..曾几何时;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的宠儿;地方政府纷纷给予无偿土地、资金配额、电价补贴等很多优惠条件..为了吸引更多的光伏企业来安家;各地政府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进行优惠条件的大比拼..光伏产业争夺战白热化;光伏产业遍地称王;各种豪言壮语不绝于耳..“我们计划以某某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硅材料及光伏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以太阳能电池用单晶、多晶硅片、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应用等三大系列产品为主;集科研、生产于一体;建设国内最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这样的发言;完全可以复制给另一位地方政府领导..公开资料显示;江苏省13个地级市均建有光伏产业园;大型光伏企业20多家;数以百计的为中小企业..放眼全国;有600多个城市把光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中国西部地区某些城市;出现了动辄几十平方公里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据统计;目前国内除了西藏;其他省份都提出过多晶硅的发展规划;且都是千亿工程..“有的城市根本就不具备基础;没有条件;没有产业配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如此评价..青岛太阳能展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光伏产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潮水般崛起;又潮水般衰落了..作为投资性行业;光伏产品动辄投资达到百亿元..这样巨大的资金来源于何处仅靠企业自有资金;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银行贷款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来源..国内光伏行业巨头;赛维LDK公司2007年上马的多晶硅项目投资额达到了惊人的120亿元;堪称当时世界同行业投资额最大、产能设计规模最大的单个项目;其中绝大部分资金即来自于银行贷款..2013年3月;在对无锡尚德破产后进行资产清理时发现;该公司在银行系统获得的本外币贷款总额折合人民币共计约36.36亿元;其中涉及8家中资银行..究竟有多少银行贷款投入到光伏产业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统计;但在评估双反损失时;有关部门出具了一个数据:将面临“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不良贷款风险”;银行贷款的规模;由此可略知一二..赵玉文说;光伏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以全民的资源来换取的;等到企业破产的时候;就会绑架政府;而政府与银行、信贷、税收有关;同时还与百姓就业有关..于是;一旦企业破产;损失的就不只是这个企业;还有政府拥有的人民的资产..推而广之去观察;被政府有形之手催熟、又迅速衰落的产业何止光伏行业类似故事曾在生物质能、风电和LED等众多新兴产业反复上演..“接下来;风电和LED行业都可能出现双反”;这究竟会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良言乱象之五:供需失衡如果说中国仅仅只是垄断了欧洲的光伏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势或许还有缓和的余地;但实际情况却是;现在中国一国的产能就覆盖甚至远超全球市场的需求..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数据;2012 和 2013 年光伏市场需求在 20~40GW 之间..而据赛迪智库光伏所最近的不完全统计;2012 年我国 156 家电池组件企业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 40GW.. 供需失衡的必然结果就是产品降价、利润降低、企业倒闭.. 首先撑不住的是欧美企业..据赛迪智库光伏所统计:2010~2012 年;欧洲组件电池和硅片破产约 35 家.. 2011 年 8 月;美国就有三家太阳能公司宣告破产;其中包括在业内颇有声望的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还有长青太阳能公司和光谱太阳能公司..青岛太阳能展曾是全球顶尖太阳能面板制造商的德国太阳能企业 Solon;2011 年 12 月正式申请破产..该公司在 1998 年是德国上市的第一家光伏企业;股价最高曾达 89 欧元.. 2012 年4 月;德国最大光伏企业之一 q-cells 申请破产..该公司 2011 年亏损额达8.46 亿欧元约合 11 亿美元.. 紧跟其后的是中国企业.. 2013 年 3 月 20 日;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这个曾经股价高达 90 美元、销售收入 300 亿元、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的巨人;一夜之间轰然倒下.. 光伏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潭..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表示;2012 年;我国多晶硅产业全线亏损;8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停产;其中两家破产..2012 年 8 月;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 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前十大太阳能公司的债务累计已经达到 175 亿美元;整个行业接近破产边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光伏产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并非没有预警.. 2009 年 9 月 26 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0 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 38 号文;正式将多晶硅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行业;并将多晶硅定位为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 但其实就在当时相关部委的专家层中;也存在着不同数据支持下的不同态度..而行业;其时更是以英勇无畏的姿态恣意前行..青岛太阳能展很快;暴跌来临.. 据赛迪智库光伏所统计;2010年我国多晶硅价格和 3 年前的 2007 年相比;价格跌到只有当时峰值的三分之一..到 2012 年;多晶硅价格继续下跌;只有 2010 年的一半;为 20 美元/千克.. 2013 年 6 月; 我国多晶硅价格为 18 美元/千克.. 年的时间; 6 多晶硅的价格跌去了 90% 以上..而这个价格;已经低于国内多晶硅制造的成本线..据了解;目前国内众多多晶硅公司的成本普遍在 30 美元/公斤以上..而光伏组件的价格同样低于成本..2012 年和 2013 年 6 月;国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报价都是 0.7 美元/瓦..而当时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一般在 0.84 美元/瓦;垂直一体化企业光伏产品的价格在 0.75~0.9 美元/瓦之间..和 2007年相比;2013 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同样下跌深重;不到当时 3.8 美元/瓦价格的20%.. 乱象之六:不一样的补贴世界范围内;各国纷纷将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各种补贴政策.. 以光伏装机量最大的德国来说;他们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主要是对用户的补贴..2000 年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 ;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固定上网电价”政策;电网公司必须全额收购光伏发电的上网电量..日本的政策倾斜;也体现为给用户补贴.. 在中国;针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侧重在生产制造环节..以 2009 年开始实行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为例;财政部、科技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规定;光伏电站项目按工程投资约 29 元/瓦的 50%给予国家补助; 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则按投资的 70%给予补助.. 在国家看来是扶持的政策; 到了一些地方和企业那里就成了补贴的代名词.. 金太阳示范工程一期申报在各省就掀起了不小的热潮..按照政策;每个省最多申报不能超过 20 兆瓦;但仅以山东一个省为例;就有超过 100 兆瓦上报至省里;而有实力的光伏企业;例如英利集团一家;上报的规模就达 50 兆瓦.. 政策颁布的 2009 年;就有 100 多兆瓦的金太阳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当年批复装机容量约 300 兆瓦;财政部就为此提供了近 50 亿元的补助.. 但随着工程转包、路条随意买卖、组件以次充好、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仅在政策颁布的第二年———2010 年;财政部宣布取消 39 个“围而不建、以次充好”的项目;总计装机 54 兆瓦;这其中包括无锡尚德、阿特斯、BP 等国内外知名光伏企业担任业主的工程..2012 年; 这个榜单上增加了山西国际电力光伏发电、中兴能源、宝利光伏等 15 家企业.. 在监管层与申报者之间的较量中;这项政策一直维持到 2013 年..最后的核算结果是;2009 年开始至今; 共有 900 多个项目被列入补贴名单; 中央财政对这些项目的补贴达 200 余亿元.. 如此巨量的补贴换来了什么呢相关数据显示;自 2009 年批复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仅有装机总量 40%的发电量实现并网;其他工程均因各种情况未完成并网或延期.. “这注定是一个短期的过渡政策”;有关人士对此评价.. 施正荣曾表示;希望看到的政策是像德国一样;对光伏上网电价进行补贴..电网公司要有积极性去购买;终端用户乐意去用;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高宏玲表示;在光伏产业初期; 国家并未对光伏产品的应用端进行如同上游的大规模补贴; 这也是导致目前制造强、应用弱困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伴随着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光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 将光伏发电的成本在 5~10 年内降到常规发电的水平是否能够在 5~10 年内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到降低成本所必需的水平是否有信心在 5~10 年内使中国不仅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大国; 还成为光伏发电的应用大国这是 2008 年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上常州宣言的一段节选;今日读来;仍然铮铮在耳.. 敬请关注青岛国际太阳能展览会。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光伏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起步、磨合和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为标题,探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脉络与重要节点。

1980年代初期,我国光伏产业起步阶段。

当时,我国开始引进海外技术,并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光伏生产企业。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和市场需求不足,这一时期的光伏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1990年代,我国光伏产业进入磨合阶段。

政府开始制定光伏产业的相关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培育。

同时,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逐渐提高了光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这一时期,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开始呈现爆发态势。

2000年代初,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政府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导资本和技术向光伏产业集中,推动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国内企业积极与国外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了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在这一时期,我国光伏产业成为全球光伏市场的领导者。

2010年代,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全面崛起阶段。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补贴政策和上网电价优惠等,进一步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由于国内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光伏产业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能源行业的热点。

在这一时期,我国光伏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而且在全球市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未来,我国光伏产业将继续努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向高效能源转型。

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信在国家和市场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起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起步、磨合、快速发展和全面崛起等不同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记录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光伏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蓬勃发展的历程,从初创阶段到成熟阶段,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简述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回复光伏行业(Photovoltaic Industry)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和产业,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光伏行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的历程,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光伏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光电效应,并初步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

随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块光伏电池,以硅为主要材料,具备了一定的发电能力。

但当时的光伏电池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只能用于特定应用领域。

1970年代,随着对能源危机的警觉,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以减少对石油等有限能源的依赖。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加大对光伏技术的研究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措施,为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这一时期,光伏技术开始逐渐商业化,并应用于太空探索领域。

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今)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进一步在光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了材料、制造工艺和工业规模化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创新。

1982年,日本推出了一项法规,鼓励将太阳能发电核定为可再生电力,从而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市场化。

1990年代,光伏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推动下,光伏技术逐渐成熟,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制造成本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包括中国、德国等国推出的“光伏电力发电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

2000年以后,光伏行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降低成本,光伏电池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同时,也出现了多种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如多结太阳能电池(Multi-junction Solar Cells)、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等,为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光伏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率先研究了
太阳能电池的潜力。

他们研制出了第一块可以在日间转换太阳能为电能的硅太阳能电池。

虽然这种太阳能电池效率低且昂贵,但标志着光伏产业的起步。

从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世界各
国纷纷投资光伏技术研发。

于是,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逐渐提高,成本逐渐降低。

1980年代初期,日本太阳能电池产量迅速增长,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1990年代,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主要得益于
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的推动,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

欧洲各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立了许多光伏产业协会,加速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

进入21世纪,随着光伏技术不断突破和工业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光伏电站逐渐出现。

这些大型太阳能电厂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国家和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如今,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持续提高,成本也不断降低,吸引了更多投资和市场需求。

同时,新兴技术如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也逐渐崭露头角,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光伏产业有望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技术进一步创新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给予免税、贷款支持和资金补贴等优惠措施。

起初,中国光伏产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

然而,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推动和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2001年,中国启动了“十大工程”计划,其中包括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该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和质量,并加速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7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00兆瓦。

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一段低谷。

许多光伏企业因为市场需求的萎缩而陷入困境。

然而,中国政府没有放弃对光伏产业的支持。

相反,他们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以鼓励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

其中包括了实施太阳能发电补贴政策和国内光伏市场的刺激措施。

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产业逐渐走出低谷。

201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和制造商。

到2015年,中国的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43.18千兆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一半以上。

光伏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培育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不仅如此,中国的光伏企业还逐渐走出国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

中国光伏企业因其竞争力强、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光伏企业仍然面临着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

其次,部分光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此外,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的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光伏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光伏产业从小而美的规模发展到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制造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国光伏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为国家的绿色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光伏行业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逐渐成为全球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光伏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太阳能的利用。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块硅太阳能电池,开启了现代光伏技术的发展之路。

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欧美国家开始大规模投资光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980年代,日本、德国等国家也开始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投入,逐渐形成了以欧美日为主的光伏行业发展格局。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光伏行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00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了光伏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

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军者。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国家,光伏产业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光伏技术的创新光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伏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主要的技术创新包括:1.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其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电池效率较高。

2.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相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电池效率和更好的稳定性,但生产成本更高。

3. 薄膜太阳能电池。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轻、灵活性好,但电池效率较低。

4. 高效太阳能电池。

高效太阳能电池是指电池效率达到2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包括PERC电池、双面电池、背接触电池等。

5. 光伏储能技术。

光伏储能技术是指将光伏发电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供电使用。

目前,常用的光伏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上溯到19世纪,当时基于热电原理研制出的热电板称为“热电池”,到20世纪初开始有研制太阳电池的尝试,1954年日本桑原信夫首次把晶体硅作为光伏元器件材料,将太阳能电池技术引入了正轨,此时的太阳能电池机能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和航行器上。

1960年,美国的研究者Chatbert开发出太阳能电池,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达14%,从研究者一步步改良,使得到1971年效率提高到20.3%,使太阳能电池由太空加工技术走向工业技术,从而使光伏行业走向发展。

1988年,日本以及欧洲开始把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来利用,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后来美国也不断想办法推广太阳能发电,如著名的太阳能试验区,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至此,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产品出现丰富的多样性,应用更加广泛,能源代替依赖于化石燃料,为社会带来更好的环境,大大改变了社会发展方式,在新能源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8月6日起,欧盟开始执行中欧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这让国人长吁一口气。

但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下简称双反,却像那只开启潘多拉盒子的手,将一个失衡、不可思议的光伏产业展露于世人面前。

青岛太阳能展》乱象溯源:非市场化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光伏产业走的是一条政策扶持型的路线。

如果对光伏产业近十年来的种种乱象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源头,让一切由此滋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类对新能源的渴求下,风电、生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成为投资界的宠儿,同时也提升为各国争相支持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解决新能源成本高于传统能源的问题,各国普遍采取了补贴的方法。

本世纪初,德国、西班牙一马当先,推出了补贴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项目。

不久,德国推出了上网电价法,将光伏产业的支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用一个法规实现了原本不具备经济性的可再生能源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及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如此评价。

青岛太阳能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等种种光环之下,特别是在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背景下,光伏产业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世界以及中国,一路狂奔。

数据表明,2002年~2011年这十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53%。

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则更超出人们的想像。

2003~2007年这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91.3%。

用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产业。

200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是12兆瓦,2004年为50兆瓦。

而到了2005 年,产量一下猛增到139兆瓦,2006年达到400兆瓦。

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首次达到1088兆瓦,超过日本(920兆瓦和欧洲(1062.8兆瓦,一跃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

同在2007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也达到世界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717兆瓦,比上年增长138%。

青岛太阳能展光伏企业也由此猛增。

据赛迪智库光伏研究所统计,2007年国内从事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企业达50余家,硅锭/硅片生产厂家超过70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200多家。

目前全球前十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企业中,中国分别占据4、6、6和6席。

即使是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寒冬,2011年中国的光伏产业仍然势头不减。

多晶硅产量达到8.4万吨;太阳能组件产量达到21GW,同比增长100%,占全球总产量的60%;行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

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的国家。

乱象之一:跟风效应有人说,中国加入这场光伏豪赌,是无锡尚德的财富神话催生出来的。

2000年,施正荣还只是一个怀揣着几年打工钱回国创业的海归,在一次游说失败之后,他找到了无锡市市政府。

后者慧眼识珠,让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国企凑了650万美元入股,与施正荣共同融资成立无锡尚德,并做好了打水漂的准备。

此时,施正荣本人以技术股和40万美元的现金入股,占公司25%的股份。

何曾想,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开盘价即冲到20.35美元。

以此计算,持有6800万股股权的施正荣身价暴涨到13.84亿美元,当日即跻身中国百富榜前五名。

之后公司股价又涨至40美元,2006年,施正荣身家更是暴增至23亿美元,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青岛太阳能展从40万美元到20亿美元,施正荣的身价在6年的时间内增长了5000多倍。

这种令人眩晕的财富效应,瞬间引爆了国内对光伏产业的极大热情。

短短数年内,全国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不少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亦纷纷转型,包括浪莎集团、波司登、三星等都先后宣布进军光伏行业。

青岛太阳能展从2005年起,不到两年时间,相继有10家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

除了无锡尚德之外,还有浙江昱辉、苏州CTS、江苏林洋、常州天合光能、保定英利、江苏浚鑫等。

2008年2月,深圳拓日和锦州阳光分别在国内及中国香港上市。

截至2012年8月,十大国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中,前8位的市值都在1亿美元以上。

立项、投资、买设备、建厂房、出产品,在这场对无锡尚德的追随中,究竟有多少钱砸向光伏产业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2009年对多晶硅项目建设的统计中,也许可以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已有50家之多,已建成产能接近6万吨,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在这场疯狂的追逐中,不仅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乡镇企业;不仅有地方政府,风险投资,还有游资。

青岛太阳能展对于这种恣意的增长,有人笑言,任何对于光伏产业的预测,都将是一件危险而可笑的事情。

有人痛心疾首,中国现在搞什么产业,都是四个“一窝”:一旦出现新兴产业,都是“一窝热”;而当热到一定程度,则成“一窝疯”;重复建设之后,就是“一窝斗”;竞争白热化,就面临“一窝死”。

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乱象之二:两头在外如果说,追逐财富是光伏产业狂飙的原动力,那么,欧洲光伏市场的巨大需求,则为这场疯狂的追逐安装了加速器。

中国的光伏行业是一个奇怪的产业,号称“两头在外”,即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且九成以上的产品需要出口国外。

这在中国制造业的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制作太阳能电池板需要高达99.9999%以上的高纯度多晶硅,国内的提纯技术在早期尚未达到,因此多晶硅的供应一度被国外垄断。

2008年10月,多晶硅价格在电池组件供不应求及多晶硅国内产能严重不足的共同作用下一路飙升,从每公斤50美元上涨至500美元。

由此,还派生出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拥硅为王,达产成金”,大有得“硅”者得天下的气势。

虽然原材料问题在后期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到2009年,多晶硅的进口依存度已经下降到60%,但“市场需求在外”这个行业的痼疾,一直挥之不去,并最终引发了一场汹涌澎湃的贸易争端。

在国内光伏用户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时,欧洲作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大主要市场,安装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过去五年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量连续世界第一,占据欧洲超过一半的市场。

青岛太阳能展2011年,中国出口约358亿美元光伏产品,其中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约合265亿美元,1665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出口总量的七成。

2012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的出口额虽然同比下降45%,至111.9亿美元,但这仍占我国光伏产品总出口额233亿美元一半以上的份额。

欧洲无疑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所在地,如果再加上美国,整个欧美市场就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80%以上。

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光伏产品已经垄断其中的六成。

面对如此巨量的中国光伏产品,一些欧洲人士表现出强烈的异议。

在欧盟“双反”案中表现激进的欧盟贸易委员(以下简称欧委会德古赫特表示,欧委会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市场的倾销幅度高达112.6%,对欧盟光伏产品的损害程度约为67.9%。

欧委会同时认为中国的产品导致欧盟相当数量的光伏企业破产,并影响到欧盟约2.5万个就业机会。

持相同的看法,负责“双反”调查的欧委会贸易总司提出建议,欧盟应该从6月6日起对华加征平均税率为47%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

虽然这一建议在7月中欧达成的价格协调中没有得以实施,但不难看出,这种“市场需求在外”的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欧洲对中国的不满。

青岛太阳能展施正荣在2007年曾表示,“目前欧洲市场的旺盛需求,事实上只是德国近两年市场爆发性增长造成的短期现象。

欧洲本土企业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势必会迅速达到产能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到那时,欧洲的大门也许就不会对我们敞开了。

”赵玉文也在2007年对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现象表示过忧虑。

但是,在巨大的市场和需求面前,对于那些嗜血的资本来说,谁又能阻挡住他们攫取财富的步伐呢青岛太阳能展乱象之三:关乎高科技十年前,“光伏”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

但2003年以后,特别是在各国都把光伏作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时,“光伏”的陌生意味中又增添了神秘的科技含量。

光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产业呢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它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而以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

在这条产业链中,以上游多晶硅的提纯制造技术含量最高,从上往下,生产的技术门槛呈现递减趋势。

这些年来,我国多晶硅产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进口依存度从90%降低到50%,但每年的进口基数仍然比较大,为8万吨。

同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孔力认为,我国在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后续研发,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至少落后10年。

青岛太阳能展然而在一些下游的电池及组件环节,技术含量却低得多。

据了解,我国电池生产的工艺和国际相当,具有从事企业多、从业门槛低、利润低的特点,且扩产最快、产量最大。

数据显示,我国电池组件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约为18%,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远远低于多晶硅的占比52%。

而在光伏逆变器生产环节,通过购买图纸、外聘技术指导等方式,就能非常容易地生产出一款产品。

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统计,通过其认证的生产企业约53家。

而另有统计数据称,目前国内生产光伏逆变器的厂商已达135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有的还处在预研和样机生产阶段。

另外还有封装环节,由于技术和资金门槛低,致使我国短时间内涌现出170多家封装企业,总封装能力不少于200万千瓦。

对此,河北省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直言,我国光伏行业的相关标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只要有钱就可以做光伏。

而有舆论则将之称为,“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制造业”。

在光伏整条产业链技术含量参差不齐,一些环节是空白,另一些环节连农民企业家也能分羹的情况下,行业不断掀起跟风狂潮,整体规模大肆扩张、高歌猛进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乱象之四:关乎GDP赵玉文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一说到新兴产业,还有很好的利润,那么从GDP的角度来讲就不仅仅是企业家的事了,而成为了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标准。

如此,光伏产业在中国,除了世界性的政府补贴这个特点之外,还和GDP捆绑在一起。

曾几何时,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的宠儿,地方政府纷纷给予无偿土地、资金配额、电价补贴等很多优惠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