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2课_冷战的开始_作业
选修3第4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
三、无形的对抗,有形的伤害——“冷战”的影响
1、全面冷战:古巴导弹危机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争霸表现三:古巴导弹危机
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两架战略轰炸 机在委内瑞拉“解放者”军用机场降落。 这是1991年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 在西半球着陆。此间有舆论认为这类似于 上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对这 两个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B.都发生在“冷战”时期 C.都体现了社会制度的对立斗争 D.都导致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北约
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
华约
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 何影响?
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特征 欧洲 亚洲 美洲 全面“冷战” 德国分裂1949
朝鲜半岛分裂 1945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3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三. 第一次柏林危机 ——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歇尔计划。 答案 C
1 2 3 4 5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 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 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 2 3 4 5
解析
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
①背景: A 战后,德国及首都柏林被分区占领
B 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在德国问题上矛盾日益发 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②概况: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 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 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二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2、下面漫画:《我也是出于善意》中“善意”的真正内涵是( )①单纯的经济援助②遏制苏联的力量③扶植与控制西欧④建立北约组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3、“这条线以西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
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
”上述内容出自(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4、“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与选票,而不是子弹。
”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建立经互会B.推行杜鲁门主义C.建立北约D.实施马歇尔计划5、它利用‘冷战’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6、美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假如把冷战时重新定义为“长时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7、1949年初,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渗透”体现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D.推行杜鲁门主义8、西方政治家认为,二战后欧盟成立是冷战后和平的最大进步, 而美国留驻欧洲、与欧洲伙伴紧密合作的最为重要的机构,则是冷战的最大化石。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2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4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
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解析:选D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
只有D项中的国家利益才是国际关系中的根本之所在。
2.据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①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②遏制苏联的力量③扶持和控制西欧④建立北约组织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扶植控制西欧,从而实现遏制苏联的重要冷战手段。
3.布朗回忆说:60多年前,我参加了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
他还吹嘘他参加的这一组织是当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这一组织是()A.国际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根据“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推断,应是北约组织。
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苏联以经济方式对抗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措施就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5.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冷战的开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爆发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作业
第2课冷战的开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战后,美苏之间出现冷战对峙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的分歧②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③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④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并走向冷战对峙,①②③都是原因。
④是冷战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故选A。
2.“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解析:选A 根据材料斯大林指出他的演讲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号召同苏联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指发出冷战最初信号的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故选A项;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他的演讲”,排除B项;C项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不属于演讲,排除C、D两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了“遏制战略”,主要是为了( )A.遏制第三世界B.遏制西欧国家C.遏制社会主义D.遏制霸权主义解析:选C 第三世界包括亚非拉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提出“遏制战略”显然不是针对力量薄弱的第三世界,故A错误;西欧国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力严重削弱,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所以“遏制战略”不是针对西欧国家,故B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为了争霸世界,它提出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战略”,故C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实行霸权政策的是美国,故D错误。
4.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共44张PPT)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5、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 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 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
①标志美国推行冷战政策;②表明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导 致苏美对抗,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 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北约的成立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约的建立;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的是
A.国际联盟
材料六
二、冷战爆发的原因:
总结:二战后冷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A、美国为什么要“战”? ⑴必要性: 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 ⑵可能性: ①西欧诸国衰落,期望美国担当起抵制苏联,保护自由国家 的重任 ②美国空前强大,(政治,经济和军事)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 义B、”为什么用“冷”战的方式? ①二战的深刻教训和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
对西欧:
A、 经济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 B 、政治上:西欧各国受制于美国。
对美国:
A、经济上:西欧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 B、政治上:控制了西欧;稳定了西欧资本主义阵营;遏制了苏 联的向西扩张。
对苏联:
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精编学案 》 四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方案设计】【情境导入】。
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可能不为我们熟知,但提到“冷战”一词,恐怕就不会陌生,“冷战”一词最早是由他提出的。
1946年1月,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演说稿中写道,美国处于“冷战方酣之中”。
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
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发表了以《冷战》为题的论著。
“冷战”的基本手段和方式有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渗透手段。
【教材处理】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冷战的开始:盟友关系的破裂、冷战之门的开启、苏联的对抗措施、第一次柏林危机1、关于“盟友关系的破裂”一目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冷战的背景、揭开序幕的标志和形式。
然后让学生阅读P91【资料回放】理解盟国内部矛盾激化的事实。
2、关于“冷战之门的开启”一目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美国“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明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而马歇尔计划既要看到其直接目的,又要理解其实质含义;北约则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另外要充分利用P92、P93【资料回放】和P93【漫画】理解冷战政策的内容。
3、关于“苏联的对抗措施”一目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三方面找到相关措施即可。
进而明确,随着华约的成立,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4、关于“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目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同时,了解两大阵营的对抗在亚洲的延续。
最后结合教材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冷战的影响。
同时,组织学生阅读P95【学思之窗】,分组讨论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知能创新导学】【典型例题研究】【例1】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A 、遏制理论的提出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北约集团的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解题分析】本题以美国学者的一种观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学建议】1、本课重点介绍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和冷战的表现,学习时注意从深层上寻找形成原因和实质。
2、通过回顾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国家对苏俄的进攻和封锁、绥靖政策等史实,理解二战后冷战局面出现的必然性。
3、注意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对比冷战双方全面对抗的史实,认识这种对抗给国际关系带来的严重危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阅读课本引言,回答探究的主要问题:1、美苏冷战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2、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冷战”政策的提出(一)原因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二)提出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二、美苏展开冷战(一)美国“冷战”政策1、“冷战”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政策的表现(1)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①背景:英国无力承担对土耳其、希腊的援助,希望美国接管。
②内容:③影响: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探究学习】阅读并回答: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2课_冷战的开始
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A.“遏制战略”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解析:选D。
本题以美国学者的一种观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可知“杜鲁门主义”是全球性的反共反苏,D 项符合题意。
2.“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
”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A.门户开放政策B.热战政策C.冷战政策D.战略防御政策解析:选C。
材料反映出美国要“以实力遏制苏联”,但避免使用武力,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3.“防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防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是指美国在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
4.下图是1947年漫画家华君武为揭露“马歇尔计划”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其有助于国人()A.瞩目中国革命的进程B.关注西欧国家的经济危机C.认清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D.预见美国霸权必将衰落解析:选C。
本题为图片型选择题,注意图片所给信息“黄鼠狼(美国)给鸡(西欧)拜年”,实际上指美国于1947年对西欧各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实质是控制西欧。
5.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莫斯科成立。
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苏联建立经互会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B.经互会的成立消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成立经互会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D.经互会充分体现了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解析:选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2《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4-2 冷战的开始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美苏的冷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战略;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柏林危机的概况;德国的分裂。
2、理解: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抗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柏林危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产物。
3、运用:通过“冷战”的讲述,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国际关系问题,进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综合比较:美国对苏联采取除战争以外的冷战政策,而苏联也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从事形成两大对立的北约与华约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一战前出现的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的异同。
2、问题探究:通过对冷战的讲述,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从中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3、论从史出:通过相关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实质,从而认识到美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不复存在,代之以对抗和争夺。
2、冷战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和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8: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练习
第2课冷战的开始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两种报纸评论的同一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答案 A解析材料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这个“演讲”,会导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据此可判断该演讲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C两项都是在A项的影响下发生的,朝鲜战争则直接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紧张。
2.右图是1947年的一幅漫画。
斯大林正在防守的篮球写着“马歇尔计划”,球框上写着“欧洲复苏”。
你认为这幅漫画应该是()A.苏联的宣传画B.美国的一幅漫画C.真实再现了斯大林的外交政策D.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功答案 B解析据“斯大林正在防守”“马歇尔计划”可判断这是美国的一幅漫画,选B。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
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答案 C解析冷战开始后,美国调整了对日本的战略,由削弱日本转变为扶植日本,这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为日本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答案 B解析“西德”即受美、英支持建立的联邦德国,它所参加的军事集团是北约。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四单元 2 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
学案2冷战的开始[课标要求]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的原因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政治野心急剧膨胀,制定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战略”。
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深化探究]材料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敦的演说思考(1)简要指出材料中“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并说明其社会性质。
(2)丘吉尔在材料中演说的目的是什么?(3)说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关系。
答案(1)国家和地区:苏联和东欧各国。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
(2)目的是号召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3)“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
[重点精讲]二战结束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历史比较]“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异同(1)“遏制”理论和“铁幕”演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立;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极权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邪恶势力;主张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
(2)两者除具有上述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外,“遏制”战略只是杜鲁门政府推行“冷战”政策的理论,并未公开,而“铁幕”演说说出了美国政府想说却又不便公开说的话,使“冷战”政策公开化。
二、美苏的冷战对抗1.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1)杜鲁门主义①提出:杜鲁门总统要求国会授权美国政府向希腊、土耳其提供援助。
②影响: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①背景: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困难,工人运动高涨。
②提出:1947年6月,马歇尔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③影响:解救了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美国也借此控制了西欧。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4单元-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2课冷战的开始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1.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2.难点: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整理1盟友关系的破裂1.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3)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2.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教材整理2冷战之门的开启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表现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经济提出马原西欧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法、英、意等国工歇尔计划(1947年6月) 因人运动高涨目的恢复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的统治影响马歇尔计划解救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目的遏制苏联建立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影响对苏联和东欧形成了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教材整理3苏联的对抗措施1.政治:成立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成立经互会,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军事:成立华约组织,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深度点拨]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特点①政治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对立。
②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③军事上:两大集团激烈对抗。
④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教材整理4第一次柏林危机1.原因(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
解析:选A。
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这一转变是指()
A.对苏联发出了战争叫嚣
B.放弃了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
C.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D.发出了进行冷战的信号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而正确理解“杜鲁门主义”的含义是解答的前提。
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故A不对;美国要称霸世界,不会放弃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而冷战的信号是铁幕演说,故B、D也不正确。
3.“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D.成立经互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可知,相关的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上的措施——“马歇尔计划”。
A项是美国政治上的政策,不符合题意;C项是军事上的政策;D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上的对策,也不符合题意。
4.漫画《红色之子》摆脱了立场的限制,使冷战时期东西方两种主义的斗争脱离了正邪之战的窠臼。
当时,两种主义争夺的焦点在()
A.拉丁美洲
B.东亚
C.西欧
D.东欧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漫画《红色之子》涉及冷战时期,当时美苏争夺的焦点
在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