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碳下的FDI碳排放效应研究述评
211236662_FDI_的环境效应
2023年4月Apr.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40卷第2期Vol.40㊀No.2doi :10.3969/j.issn.1672-0598.2023.02.00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1-07-01㊀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社会组织项目(2022SZ02) 三峡库区绿色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JJ2018002) 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㊀作者简介:张文爱(1978 ),男,重庆酉阳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㊁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㊁区域经济㊁经济增长研究㊂罗润万(1997 ),男,重庆开州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数量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㊁空间经济学研究㊂㊀本文引用格式:张文爱,罗润万.FDI 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 基于面板ARDL -ECM 模型的实证检验[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2):36-49.FDI 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基于面板ARDL -ECM 模型的实证检验∗张文爱a ,b ,罗润万a(重庆工商大学a.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b.经济学院,重庆㊀400067)摘要:构建ARDL -ECM 模型,在全国样本和东㊁中㊁西地区样本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 )对碳排放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㊂研究发现:(1)FDI 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支持了 污染天堂 假说,其他地区则支持了 污染光环 假说㊂(2)FDI 对碳排放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差异显著㊂(3)二氧化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显著为负,且东部地区FDI 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较大的规模效应以及较小的技术进步效应㊂(4)FDI 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且FDI 与GDP 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互为因果关系,其他因素通过与FDI 的相互作用影响碳排放,为将FDI 的碳排放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㊁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提供了实际依据㊂关键词:污染光环;污染天堂;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ARDL -ECM 模型中图分类号:X321;F832.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2-0036-14一、引言节能减排,建设 美丽中国 ,既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更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㊂然而,在我国早期发展的较长一段时间里,出于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而实施的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㊂2005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CO 2)排放63第2期张文爱,罗润万:FDI 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量最大的国家,现阶段每年CO 2排放量达到10357万吨①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CO 2减排的要求,并承诺力争在2030年以前达到碳峰值,在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②㊂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外汇极度紧缺的难题而制定了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飞速发展,我国成为外资储备和流入最大的国家㊂在有利于解决我国初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的同时,FDI 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界和政界积极关注的话题,但学术界对此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是形成了两种相对立的主要观点㊂ 污染光环 假说认为FDI 作为资金和技术的综合体,是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可以带来正向的能效技术溢出,技术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对于改善东道国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与之对立的 污染天堂 假说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出于对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制定的环境规制政策相对宽松,因此往往成为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产业的捷径,使发展中国家沦为 污染天堂 ㊂因此,科学认识FDI 的环境效应,合理利用FDI 解决资金与技术瓶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追赶发展的成功经验;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走 先发展后治理 的旧路,同样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㊂那么,对于我国来说,FDI 对环境的影响究竟是 污染光环 还是 污染天堂 ?本文深入剖析了FDI 的环境效应,打开其对CO 2排放效应的 黑匣子 ,厘清FDI 对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影响,对我国CO 2减排以及因地制宜制定FDI 和能源政策,提高能源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二、文献回顾有关FDI 对能源效率及CO 2排放的影响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㊂第一种观点是 有害论 ㊂Leonard(1984)[1]首先提出了 污染天堂 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环境规制水平往往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高污染㊁高能耗的产业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那些因迫切需要发展而降低环境规制的发展中国家,会成为高污染产业的聚集地㊂Kennedy(1994)[2]通过一个三国垄断模型进一步指出,在自由贸易中,各国为维持其产业竞争力,会不断降低环境规制水平,进而出现 向底线赛跑 的现象㊂Coleetal(2006)[3]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得出类似的结论,认为FDI 会影响东道国环境规制政策㊂Chilchilnisky(1994)[4]运用科斯产权理论指出,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污染状况㊂其他研究也印证了以上观点(Bakhshetal 2017;wang 2017)[5-6]㊂有关我国FDI 与CO 2排放关系的研究中,李锴等(2011)[7]估算了我国1997 2008年省级碳排放量,并实证了 污染天堂 假说在我国是成立的,张宽(2019)[8]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㊂但杨子晖(2017)[9]认为 污染天堂 假说仅在我国的部分地区成立㊂第二种观点是 有利论 ㊂研究者认为FDI 具有 污染光环 效应,可以给东道国带来正的技术进步溢出,并且有助于减少东道国的污染排放,提高各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㊂Perkins 和Neumayer(2008)[10]认为FDI 并不是CO 2排放提高的根源,一味地限制不但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反而会进一步扭曲市73①②The World Bank :https ://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㊂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场㊂Dean(2002)[11]等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合适时,FDI不但能够增加社会福利,而且还能通过额外的经济效益消除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㊂近年来,国内也有大量研究支持 有利论 的观点㊂宋德勇和易艳春(2011)[12]以我国1978 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对CO2有负向影响㊂赵皋(2015)[13]通过面板数据得出FDI对我国碳减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邵燕斐和王小斌(2014)[14]通过空间计量模型㊁徐春华和刘力(2016)[15]通过构建贸易权重矩阵的空间模型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㊂臧新和潘国秀(2016)[16]在研究物流经济时发现,FDI显著减少了我国物流业的CO2排放量㊂第三种观点认为FDI对CO2排放的影响特别复杂,是多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方向也是不确定的,主要取决于各种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往往表现为不同国家㊁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结果㊂如Gross-man和Krueger(1991)[17]将FDI的环境效应分解为规模效应㊁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研究,Panayotou (1997)[18]进一步将FDI的环境效应分为规模效应㊁收入效应㊁结构效应㊁产业效应㊁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六个方面进行研究㊂代迪尔和李子豪(2011)[19]研究发现,FDI对CO2排放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增加了CO2排放,而技术效应减少了CO2排放,总体上FDI增大了我国的碳排放㊂周杰琦和汪同三(2014)[20]则得出我国FDI对CO2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要大于其结构技术效应,FDI在总体上增加了我国CO2的排放㊂林基(2014)[21]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发现FDI通过规模效应增加CO2排放,但同时又通过结构㊁技术以及环境规制效应减少碳排放,最终其总效应是减少排放的㊂朱美凤和魏景赋(2018)[22]通过STIRPAT模型,采用2000 2014年我国三大经济圈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不同地区FDI 对CO2排放的影响不同,环渤海经济圈的FDI增大了排放量,而长三角㊁珠三角地区则相反㊂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的思路,通过规模效应㊁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来研究FDI的环境效应㊂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规模效应㊁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等方面,将FDI的环境效应引入到面板ARDL-ECM模型中,探讨各种效应的长短期影响㊂(2)在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㊁西部地区样本下分别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各种效应的地区异同㊂(3)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为FDI环境效应的实现机制提供数量关系上的实证检验㊂三、方法与数据(一)FDI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借鉴Grossman和Krueger[17]的分析框架,将FDI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㊁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㊂1.规模效应㊂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影响㊂FDI作为一种投资,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增加企业利润,扩大经济规模㊂但随着FDI的增加,化石能源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大,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㊂但这种结果不是必然的,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会扩大碳排放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规制水平提高将降低碳排放量㊂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在环境库兹涅茨 倒U 形曲线左侧,FDI的规模效应为正;而对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右侧,FDI的规模效应存在正㊁负两方面的影响㊂83第2期张文爱,罗润万:FDI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2.技术效应㊂一般而言,技术进步都有着积极的减排效果,而FDI对技术进步具有积极影响㊂FDI 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FDI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果将国外的清洁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转移到国内,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第二,FDI的进入促进国内技术市场的自由竞争,在市场的激励和压力下,企业积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自由市场有益于淘汰高污染㊁低产能的落后企业,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第三,FDI进入会使政府提高对有关部门的监督,提高市场准入技术门槛,也有利于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㊂因此,FDI对碳排放的技术进步效应可以积极减少碳排放㊂3.结构效应㊂一国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会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改变而改变,FDI进入带来的新技术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㊂但FDI对碳排放的结构效应主要是由FDI对产业结构影响决定的,若FDI主要投入到高附加值的产业,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㊁清洁技术产业转变,则FDI投入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降低碳排放,此时结构效应对碳排放产生负影响;若FDI主要投向资源密集型产业,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向高排放㊁高污染的产业转变,则FDI的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正向促进㊂(二)模型构建根据上述理论机制,借鉴已有文献并考虑本文为研究FDI与CO2排放之间动态关系的目的,建立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㊂该模型可以在小样本的情况下保持稳健性,且变量无论是I(0)还是I(1),该模型都能进行检验和估计㊂模型形式如下:lnco2i,t=ðp j=1λij lnco2i,t-j+ðq1j=0δ1ij lnfdi i,t-j+ðq2j=0δ2ij lngdp i,t-j+ðq3j=0δ3ij tech i,t-j+ðq4j=0δ4ij S i,t-j+u i,t+εi,t(1)式中i表示个体(省份),t表示时间,p为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阶数,q为解释变量的滞后阶数㊂ln CO2为CO2排放量的对数;ln fdi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数;ln gdp为实际GDP的对数,用其估计FDI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tech为技术进步,用各省的能源效率(GDP/能源消耗)表示,用以估计FDI对碳排放影响的技术进步效应;S为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比例表示,用以估计FDI对碳排放影响的结构效应,u i,t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㊂ARDL模型可以进一步线性变换为误差修正模型(ECM),同时估计各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㊂故将式(1)化为:әlnco2i,t=u i+θi(lnco2i,t-1-φ1i lnfdi i,t-φ2i lngdp i,t-φ3i tech i,t-φ4i S i,t)+ðp j=1λ∗ijәlnco2i,t-j+ðq1j=0δ∗1ijәlnfdi i,t-j+ðq2j=0δ∗2ijәlngdp i,t-j+ðq3j=0δ∗3ijәtech i,t-j+ðq4j=0δ∗4ijәS i,t-j+εi,t(2)式中φ为长期影响系数,δ∗和λ∗为短期影响系数,θ为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其中θ显著的小于0则表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及反向调节机制㊂(三)数据来源及变量本文以内地省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其中西藏地区由于数据缺失过多,故不列入研究样本,共获得30个省际面板数据㊂数据范围为2000 2019年,数据来源于EPS数据平台下的中国能源数据库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㊂二氧化碳排放量(ln CO2):本文用化石燃料消费量估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共选取了八种主要化石燃9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料(煤炭㊁焦炭㊁原油㊁汽油㊁煤油㊁柴油㊁燃料油和天然气),并用碳排放系数估计各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并对其取对数,记为ln CO 2㊂外商直接投资(ln fdi ):选取各个省份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为2000年价格的实际值,并对其取对数,记为ln fdi ㊂地区生产总值(ln gdp ):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是以2000年为基年的实际GDP,并对其取对数,记为ln gdp ㊂技术进步(tech ):技术进步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不同,由于本文旨在研究FDI 对碳排放的影响,所以用能源的使用效率衡量技术进步具有合理性㊂能源使用效率即单位标准煤可以带来的GDP 产值,用以2000年为基年的实际GDP 数据除以标准煤使用总量表示㊂经济结构(S ):用各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㊂经整理,得到本文实证的最终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㊂图1㊀2000 2019年全部样本及东㊁中㊁西区域CO 2排放4第2期张文爱,罗润万:FDI 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图2㊀2000—2019年CO 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上述变量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如表1所示㊂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符号,单位)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观测值二氧化碳排放量(ln CO 2,万吨)总体10.2330.7057.80211.924N =600组间0.5348.96511.176n =30组内0.4698.35511.985T =20外商直接投资(ln fdi ,千美元)总体15.189 2.4627.93019.910N =600组间 2.3499.96319.458n =30组内0.84912.54117.439T =20地区生产总值(ln gdp ,亿元)总体8.760 1.063 5.57511.172N =600组间0.901 6.59210.344n =30组内0.5877.5089.780T =2014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续表1变量(符号,单位)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观测值技术进步(tech,亿元/万吨标准煤)总体0.8350.4330.088 2.501N=600组间0.3570.251 1.518n=30组内0.2530.108 1.817T=20经济结构(S,%)总体0.4290.0800.1600.620N=600组间0.0690.2240.529n=30组内0.0430.2350.538T=20㊀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㊁EPS数据平台,并由作者整理得到㊂四、实证结果用全国样本和东部㊁中部㊁西部的地区样本分别对式(2)进行估计,得到我国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动态关系,并检验其在地区之间的异同㊂(一)面板单位根检验ARDL对于I(0)和I(1)的变量都可以进行估计和检验,所以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㊂但面板ARDL 模型的单位根检验不同于时间序列数据ARDL模型,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可能由于某种共同作用而表现出相关性,故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先进行截面相关性检验㊂若存在截面相关,则传统的LLC检验和PP等失效,需要使用考虑截面相关因素的Pesaran-CADF检验(Pesaran2007)[23]㊂首先进行界面相关性检验(Pesaran-CD检验),原假设为不存在截面相关㊂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样本,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强烈拒绝不存在截面相关的原假设,认为具有截面相关性㊂故应该选取截面相关的面板单位根检验(Pesaran-CADF检验)来检验单整过程是否超过1阶,检验结果见表3㊂该检验的原假设是具有单位根,由表中结果可知,虽然有些变量并不平稳,但所有的差分项都拒绝了原假设,认为这些变量可以满足面板ARDL模型的要求㊂表2 截面相关性检验变量Pesaran-CD检验全国样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ln CO227.29∗∗∗10.88∗∗∗8.50∗∗∗13.99∗∗∗ln fdi62.78∗∗∗31.50∗∗∗20.75∗∗∗11.79∗∗∗ln gdp93.07∗∗∗33.10∗∗∗23.63∗∗∗33.10∗∗∗tech70.85∗∗∗31.35∗∗∗22.91∗∗∗15.04∗∗∗S45.42∗∗∗21.19∗∗∗10.29∗∗∗20.66∗∗∗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㊁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24第2期张文爱,罗润万:FDI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表3㊀面板单位根检验pesaran-CADF检验变量全国样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ln CO2-1.618-2.938∗∗-1.758-2.626әln CO2-2.772∗∗∗-3.199∗∗∗-3.298∗∗∗-2.859∗∗ln fdi-1.285-0.745-1.176-1.540әln fdi-2.174∗∗∗-2.187∗-3.640∗∗∗-2.836∗∗∗ln gdp-2.227∗∗∗-2.1.2-2.626∗∗∗-2.332∗∗әln gdp-2.095∗∗-2.200∗∗-2.688∗∗∗-2.210∗tech-2.950∗∗∗-3.313∗∗∗-3.536∗∗∗-2.752∗әtech-3.351∗∗∗-2.670∗∗∗-3.729∗∗∗-3.469∗∗∗S-1.567-2.044-1.867-2.210әS-2.913∗∗∗-2.778∗∗∗-2.430∗∗-3.458∗∗∗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㊁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二)协整检验为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关系,需要对变量做协整检验㊂只有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估计的长期系数及误差修正项才有效,进而可以估计短期系数㊂本文使用Pedroni(1999)[24]的方法,对模型中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的原假设为所选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㊂表4进一步列出了Pedroni协整检验的三种不同检验统计量的值,其中全国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三种检验统计量都显著地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关系,中部地区调整的pp检验统计量和pp检验统计量显著,西部地区三种检验统计量中pp检验和ADF检验的t值不显著,只有调整的pp检验t值显著㊂模型对全国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拟合结果是最好的,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拟合结果次之㊂表4㊀协整检验统计量全国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Modified Phillips-Perron t 3.854∗∗∗ 1.842∗∗ 2.111∗∗ 3.054∗∗∗Phillips-Perron t-2.210∗∗-3.014∗∗∗-1.333∗0.697Augmented Dickey-Fuller t-2.051∗∗-2.639∗∗∗-1.090-0.182㊀㊀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㊁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三)FDI影响碳排放的实证结果在估计模型之前还要选择面板ARDL的最优滞后阶数,现有最优滞后阶数选择有赤池信息准则(AIC准则)和斯瓦茨贝叶斯准则(SBC准则)㊂前人根据蒙特卡多模拟发现,在ARDL模型中,SBC准则更优(Pesaran2001),故本文用SBC方法选择最优滞后阶数㊂通过SBC准则确定模型(2)中各变量在全34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国地区㊁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滞后阶数,选取最大滞后阶数为2,并依次估计所有模型,将SBC最小的模型作为最优模型,最终选择全国地区㊁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最优模型为ARDL(1,1,1,1,1)㊂在确定好滞后阶数之后,对模型进行估计㊂Pesaran等(1999)[25]提出了一种混合组群平均数估计法(Pooled Mean Group,PMG),可以用来估计面板ARDL模型㊂该估计方法允许不同组之间的截距项㊁短期系数和随机扰动项是不同的,但不同组之间的长期系数应该是一致的㊂该估计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它可以削弱变量内生性对模型估计系数影响㊂模型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㊂表5㊀模型长期系数估计结果全国东部中部西部ln fdi-0.178∗∗∗0.213∗∗-0.497∗∗∗-0.0401(0.0510)(0.0913)(0.138)(0.0511)ln gdp0.572∗∗∗0.932∗∗∗ 1.151∗∗∗0.508∗∗∗(0.0894)(0.142)(0.244)(0.117)tech-1.270∗∗∗-0.337∗-1.829∗∗∗-1.889∗∗∗(0.148)(0.189)(0.203)(0.543)S-1.617∗∗ 1.843-3.523∗∗∗-6.812∗∗∗(0.778)(1.219)(0.802)(1.467)㊀㊀注: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㊂∗p<0.1,∗∗p<0.05,∗∗∗p<0.01表6㊀能源效率方程短期系数估计结果全国东部中部西部EC t-1-0.312∗∗∗-0.381∗∗∗-0.510∗-0.331∗∗∗(0.0734)(0.101)(0.282)(0.0877)D.ln fdi0.0695-0.05910.1670.0923∗∗(0.0434)(0.0809)(0.221)(0.0428)D.ln gdp-0.965 1.731-1.912-0.480(0.884)(1.127)(2.138)(1.051)D.tech-0.914-0.09280.536-1.638(0.636)(0.745)(0.777)(1.557)D.S-1.555-2.111-2.298-1.537(1.095)(2.503)(2.275)(2.281)_cons 3.157∗∗∗-1.209∗∗∗ 5.649∗ 3.568∗∗∗(0.750)(0.397)(3.107)(0.905)㊀㊀注: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㊂∗p<0.1,∗∗p<0.05,∗∗∗p<0.0144第2期张文爱,罗润万:FDI的环境效应: 污染光环 抑或 污染天堂 ?其误差修正项EC的系数t检验的统计量都显著,系数都为负,且在全国样本㊁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样本下分别为-0.312㊁-0.381㊁-0.510和-0.331,表明模型存在反向调节机制,模型中上一期各变量对ln CO2的长期偏离会对当期ln CO2变量进行反向调节,且上一年长期均衡的偏离在当年调整的速度较快㊂从表5的估计结果可知,模型的长期系数在全国样本和我国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下都很显著,只有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量和西部地区的ln fdi变量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且所有样本FDI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㊂长期来看,在全国样本下,FDI可以达到减排的目的,实证支持了 污染光环堂 假说;且在全国样本下,FDI每增加1%,我国碳排放量平均减少0.178%㊂分地区来看,FDI对中部地区的减排效果最为明显,FDI每增加1%,中部地区的碳减排可以达到0.497%;其次为西部地区,只有0.04%,且不太显著;中部地区FDI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为正向促进,支持了 污染天堂 假说㊂地区生产总值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在全国样本和我国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㊁西部地区样本下都显著为正,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二氧化碳排放也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规模效应为正,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且不同地区生产总值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在中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最后为西部地区㊂技术进步即能源使用效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在所有样本下都显著为负,表明技术进步使我国及各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进步效应显著为负,与已有研究一致㊂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西部地区最高,为-1.889;中部地区次之,为-1.829;东部地区系数只有其他地区的20%不到,为-0.337㊂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技术进步效果低下是导致FDI在东部地区出现 污染天堂 现象的可能原因㊂产业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在全国地区㊁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显著为负,但在东部地区为正,且不太显著;二氧化碳排放的产业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地区显著为负,已有研究中结构效应符号也各有差别,与本文研究相符㊂其系数在东部地区为正,且不显著;在其他地区显著为负,且减排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㊂从表6的估计结果可知,模型中只有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短期影响显著为正,其他地区的所有变量短期效应均不显著,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㊁中部地区对碳排放主要具有长期效应,而在西部地区主要具有短期效应,且显著为正㊂而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㊁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都体现为长期影响而不存在短期影响㊂(四)机制检验根据Dumitrescu和Hurlin(2012)[26]的方法,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㊁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为其他变量的格兰杰原因进行检验,在此仅对全国样本进行检验㊂结果见表7㊂表7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变量z-bar p-value z-bartilde p-value碳排放ln CO2的格兰杰原因ln fdi 3.5193∗∗∗0.0004 2.3213∗∗0.0203 ln gdp 1.17010.24200.48270.6293 tech0.30590.7597-0.19360.8465 S 2.4506∗∗0.0143 1.48490.137654续表7变量z -bar p -value z -bartilde p -value 外商投资ln fdi的格兰杰原因ln CO 24.9203∗∗∗0.0000 3.4177∗∗∗0.0000ln gdp 9.3233∗∗∗0.0000 6.8636∗∗∗0.0000tech 11.365∗∗∗0.00008.4617∗∗∗0.0000S 10.503∗∗∗0.00007.7869∗∗∗0.0000ln fdi 是否为其他变量为的格兰杰原因ln gdp 52.871∗∗∗0.000040.945∗∗∗0.0006tech 21.034∗∗∗0.000016.029∗∗∗0.0000S 19.073∗∗∗0.000014.494∗∗∗0.0000在对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的检验中,原假设为各个变量不是ln CO 2的格兰杰原因,表7给出了两种统计量的值以及他们的p 值,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外商直接投资㊁GDP 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四个变量中只有外商直接投资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其余都不是;对产业结构变量的检验中,只有一个统计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㊂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的检验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二氧化碳排放㊁GDP 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都是能源使用效率的格兰杰原因㊂在对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为各个变量的格兰杰原因的检验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GDP ㊁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㊂由于模型短期效应几乎不显著,所以结合ARDL 在全国样本下的长期系数估计结果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得如图3所示的因果关系㊂图3㊀FDI 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长期效应与因果关系由图3可知,外商直接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而其他变量不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且其他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其他变量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传导影响碳排放,从而体现为FDI 对碳排放的规模效应㊁技术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㊂三种效应的符号与本文第三部分有关FDI 对碳排放影响机制的理论推导完全一致,故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FDI 的环境效应提供了实证依据㊂五、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一)主要研究结论FDI 对碳排放的长期影响在全国和中部地区样本下显著为负,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结论支持了 污染光环 假说;西部地区FDI 对碳排放的长期影响系数也为负,但不太显著;而东部地区FDI 对碳排放的。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转让。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他们通常会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市场。
这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
外资企业通常引入更现代、更节能的机器设备,使中国制造业能够更高效地生产,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还体现在环境监管和标准的提升。
外商直接投资通常伴随着国际环保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外资企业为了遵守这些标准和要求,必须采取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措施。
这将促使中国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
FDI还可能对中国碳排放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但一些外资企业可能将技术密集型、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中国。
这可能导致一些新兴产业的碳排放增加,抵消了技术转让的积极影响。
某些外资企业可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能源,并通过出口来降低碳排放。
这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碳泄漏”(carbon leakage)现象。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全球碳排放总量增加,并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问题。
尽管FDI在提高技术水平和环境监管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FDI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中国应加强监管,引导外资企业向低碳、环保的产业领域投资,并加强合作,建立全球减排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我国引进FDI与碳排放的实证性研究
我国引进FDI与碳排放的实证性研究【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相关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在逐渐提高。
fdi对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就业机会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污染工厂。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至2010年fdi达到1057.352亿美元,连续二十多年持续增长。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环境容量有限,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比较大,环保任务比较重。
我国在“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减少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且要控制主要污染物。
如何更好地协调引进fdi与降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课题。
因此,有必要对全国近十几年来引进fdi的碳排放效应进行评估,分析fdi规模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相关性,探讨fdi 的产业结构分布与我国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外资政策和节能减排提供依据。
本文所选取的时间范围为1996-2010年,从总量和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这一时期我国fdi的碳排放效应。
一、全国引进fdi的规模与行业分布(一)全国引进fdi的规模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际引进利用fdi增长迅速,由1996年的417.26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1057.32亿美元,引资规模在波动中不断扩大,1996-2002年在波动中缓慢增长,2002年至2008年有较大增长幅度,一定程度上验证了2001年入世后由于更加开放的政策,带来fdi的迅猛增长。
2009年有一定程度地小规模地下降,2010年呈现恢复性增长。
(二)全国fdi的产业与行业分布特征1996年以来,全国三次产业引进fdi的情况表,投资于第一产业的fdi规模很小,多数年份所占份额不足第二产业引进fdi的规模居绝对优势,但其比重有所下降,从1996年的76.4%下降到2010年的50.9%,第三产业引进fdi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比重从1996年的20.9%增加到2010年的47.3%,而第一产业农业引进fdi 的比重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最终从所占比1996年的11.393%增加至2010年的19.120%,期间有所波动。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
田晓歌 ( 汝州市环境保护局 河南汝州
4 6 7 5 0 0 )
现行 的一些法律法规 中所涉及到的规定和细则进行不 断完 善 , 这
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节约能源法》 、 《 循 环经 济促进法 》 、 《 天然气 法》 以及《 石 油法 》 等。
下, 我 国节 能减 排 的发 展 目标 : 2 . 1完 善 节 能减 排 的 法 律 环 境
一
综 上所述 , 随着我 国低碳 经济发展模 式 的不 断深 入 , 节 能减
排发 展研究 已经成 为了各个企业 发展过程 中必须考虑 的一项 内 上 文已经说 到 , 节能减排 目前 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 容。企业应该根据 自身 的实 际发展情况 , 对企业发展 中涉及到 的 项重要任务 。因此 , 以宪法为法律准则 , 来对节 能减排 的法律环 技术和制度进行不 断创 新 , 加 大新能源 开发 的力度 , 制定 相应 的 境进行完善是不 容忽视 的。就 我 国目前关 于节能减排 的法 律来 节能减排 策略 , 以此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的一种 看 ,制定 的内容 大多都是针对 环境保护 和资源节约做 出原则规 经济发展形态 。 定, 而很少涉及对工作开展 的指导 , 虽然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满 足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 的发展要求 , 但是 随着低碳 经济理念 的不 断深入 , 对相 [ 1 ] 沙之杰 _ l 氐 碳经济背景下 的中国节 能减 排发展研究[ D 】 . 《 西南财
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FPT)作为一种衡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关系的有效指标,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规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DI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或购买股权等方式进行的投资活动。
FDI的流入对于接受国的经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就业创造具有积极作用。
FDI的流入也可能导致资源错配、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
研究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FDI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环境规制是指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环境规制的实施对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规制可以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研究FDI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FDI、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A. FD一、中国经济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成功地将数亿人口从贫困中解救出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FDI直接影响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
由于FDI通常涉及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合作,这些公司会将高效节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中国市场。
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碳排放强度。
一些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工厂采用了更节能的设备和环保技术,有效减少了排放量。
FDI也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了影响。
由于FDI会带来大量的投资和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如风能和太阳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项目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减少碳排放。
一些跨国公司还会在中国推动能源转型,鼓励使用更清洁、低碳的能源,从而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FDI还对中国的环境监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中国政府需要提高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排污监测。
这些措施对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起到了促进作用,使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并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有研究表明,与非外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更好,碳排放强度更低。
我们也不能忽视FDI对碳排放强度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虽然FDI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也可能引入了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和生产方式。
这可能增加中国的碳排放强度,特别是在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领域。
为了吸引外商投资,政府可能会放宽环境标准和管制,造成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增加。
要实现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积极影响,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
加强FDI的环境评估和准入条件,引导外商投资向清洁能源和低碳行业转型,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等等。
政府还应加大对清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以降低碳排放强度。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负面影响。
政府应加强对FDI的管理,促进FDI的低碳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基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碳排放减少效益评价
基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碳排放减少效益评价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可以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本文将对基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碳排放减少效益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热能的基本特点。
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存储的大量热能资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地壳、地幔和核心。
地热能具有持久稳定、连续可用、较高的利用效率等特点。
因此,基于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有望为能源供应提供可靠的选择。
地热能的综合利用主要分为电力发电、供暖、温室种植和热泵系统等方面。
这些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碳排放减少效益。
首先是地热能的电力发电利用方式。
地热能的电力发电可以利用地热水或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力。
与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发电不会产生直接的碳排放。
这意味着基于地热能的电力发电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
此外,地热能发电还可实现连续供电,具有提供可靠能源的优势。
其次是地热能的供暖利用方式。
地热能可以通过热泵系统将地下蕴藏的热能转换为供暖所需的热能。
与传统的燃煤和燃油供暖方式相比,地热能供暖几乎没有碳排放,因此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地热能供暖还具有高效能、环保、经济等优点,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地热能的温室种植利用方式。
温室种植是一种利用地热能提供热能和照明的农业种植方式。
地热能可以通过地下热水或蒸汽加热温室,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作物生长。
与传统的温室种植方式相比,利用地热能温室种植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于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具有积极影响。
最后,地热能的热泵系统利用方式。
地热能可以通过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提取到地表供热和供冷。
与传统的电阻加热和空调制冷方式相比,地热能热泵系统具有高能效、低碳排放和节能的优势。
热泵系统通过利用地热能提供供热和供冷,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了碳排放减少的目的,并且可在夏季将余热重新注入地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FDI对我国碳排放影响的研究
C E I= S T( r e s e a r c h ,s c a l e ,F DI )
F D I 的规 模 效应 对 我 国各 地 区 的碳 排 放 有 着 或 正 或 负 的 影 响 ,
借鉴 上述 模 型并通 过整 理和增 减得 到暂 定模 型 ,如下 所示 :
定 由企 业规模 和技 术溢 出表 示 ,其 中企 业规 模 为行 业 平 均职 工 人 数 与行 业 企业个 数 的 比值 ;技 术水 平就 以之前 决 定两 个 外 资 比重 指 标
来技 术 溢 出并非 是 企业 自愿 ,而 是通 过 人 力资 本 、科
溢l 叶 J 效 应 。而 在本 文 中所 指 的技 术 溢 出效 应 并 不 是 在 宏 观 层 面对 东 道 国 的经济 影 响 ,而 是狭 义所 指 的对 东 道 国 在 行 业 或 企 业 层 面
如模 型所 示 :行业 产 出水平 由行业 总产 值 i o v( 即i n d u s t r i a l o u t — p u t v a l u e ,由于此 处 的工业 产 值 是 某 一 个具 体 行 业 的 ,与 之 前 各 省 的工业 总产值 t i o v 有所 区别 )表示 ;企 业规 模 s c a l e 用行业 平 均职 工 人数 除 以行业 企业 个数 来表 示 ;技术 水 平 由于数 据 和模 型 的调 整 决
其 中 的木材 及竹材 采运 业 的数据 多 半残 缺 ,且 在某 些 年 份 的工 业 细 分 中不 存在 该 行业 ,基 于 该 行 业 的产 值 以及 各 能源 的 消 耗 量 都 极 少 ,对 整体几 乎不 产生 影 响 ,因此本 文在 此 通 过对 除 了木材 及 竹 材 采 运业 的其 它 3 4的行业 进行 估计 分 析 。既 是技 术 溢 出 效应 的测 算 , 就 要有 技术水 平 的测量 指标 ,常 用 的表现 指标 有各行 业科 研投 入 r e — s e a r c h 、企业 规模 s c a l e 、技术溢 出 F D I 等 。而 在 各 文 献 例 如 李 子 豪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
通过对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分析,揭示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机制。
研究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政策影响,探讨政府对外商投资的调控作用。
随后,探讨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创新效应影响,阐述FDI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
总结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体影响,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FDI, 国内投资,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政策影响, 产业结构影响,创新效应, 总体影响, 研究方向, 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投资者在海外投资并控制或参与经营管理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482.8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从直接影响方面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直接投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资源外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体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对于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1.2 研究意义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引言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经济现象,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我国国内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FDI对国内投资的总效应,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碳减排政策现状及走向的研究综述
( ) 建我 国碳 排放 权 交易机 制 的研 究 二 构 宏 观层 面 上 , 文 颖 、 宗 鑫 ( 9 8 提 出两 陈 吴 19 )
Hale Waihona Puke 择征税对象 , 设置税率体 现差异 , 合理选择 征收环 节, 逐步减 少税 收优 惠并统 筹考 虑 相关 配套 方 案 , 并
究集 中在碳排 放权 交易 制 度 、 碳税 制度 及 通 过 调 整 产业 政 策控制碳 排放 等方面 。研究 内容 主要 包括 碳
基础 , 以考 虑 以循 序渐 进 的方 式从 管理机构 设 置 、 可
减排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 国外经验的借鉴研究及如 何构 建适 合我 国的碳 减排政 策等方 面 。
【 关键词 ]碳减排 ; 政策研究 ; 文献综述 [ 中图分类号】 16 X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4— 2 5 2 1 0 0 4 0 10 59 (02)2— 0 8— 5
我 国政 府做 出了把应 对气候 变化 和 实现控 制 温
室气 体排 放纳入 经济 和 社会 发 展 规 划 的重 大 战 略 , 提 出了 国民经济 和社 会 发展 “ 二 五” 间 “ 位 国 十 期 单
等 北欧 国家在碳 税 征 收方 面 的经 验 , 对 我 国碳 税 并
前还不具备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条件 , 应提倡 和鼓励企业和个人 自 愿参与以积累碳汇为 目的的植
树造 林 活动 。
征收提出了建议。崔军 ( 00 ¨ 杨杨 (00 ¨ 2 1 ) 、 21) 等人通过对 欧盟 国家 的碳税 制度作 比较分析后认
[ 基金项 目] 云南省 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 目“ 洱海保护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2 1 C 4 ) (0 0 17 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崔慧广 (9 0一)男 , 18 , 河南鹤壁人 , 大理学院经济管理学 院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 事公共经济学研究
FDI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作用分析
FDI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作用分析作者:夏洁瑾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4期夏洁瑾(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要:文章首先分析FDI 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作用机制,然后定量探究FDI 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FDI 对我国CO2 排放产生消极的规模效应和积极的技术效应,而在结构效应方面影响不显著。
因此,要构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以降低CO2 排放。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节能减排;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1-0267-02一、引言CO2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而我国已成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国家之一,尤其是2009 年底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许下减排40% ~ 45% 的承诺后,我国肩负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FDI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忽视,但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CO2 排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FDI 对我国节能减排影响作用机制分析FDI 对我国节能减排的影响主要是指FDI 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我国碳排放产生影响。
1. 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我国经济活动的规模,从而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
布瑞(Bruyn)等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了一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趋势,认为碳排放随GDP 的增长遵循倒U 形规律。
国内方面,王少鹏等发现近半个世纪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碳排放总量均稳步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却一直在上升。
2. 结构效应FDI 的结构效应取决于扩张部门与收缩部门相对污染强度的比较,如果结构调整形成污染密集型专业化生产部门,那么将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则会改善环境。
卢现祥等通过研究发现,重工业和能源消费结构与我国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轻工业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碳排放强度负相关。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Eviews)碳排放量研究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研究能源消耗总量、第一产业总值、出口贸易总额、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碳排放量的相关性,得出了源消耗总量、出口贸易总额、第一产业总值与碳排放量有显著相关性,而人均GDP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碳排放量;能源消耗总量;出口贸易总额;第一产业增值;人均GDP一、引言随着气候变暖这一全球问题的逐渐严重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外,更大程度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
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也是碳排放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减排。
而要想有效控制碳排放量,了解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也逐渐增多。
Shafik和Bandy0padhyay(1992)对149个国家1960—1990年数据研究发现: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Birdsall(1992)认为人口增长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存在两种方式:一是较多的人口对能源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多;二是快速的人口增长导致森林破坏,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些都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
Wu等(2005)[5]利用LMDI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研究了1980-2002年碳排放的变化,他们认为1996年以前主要是能源需求方的经济发展规模、能源结构及能源强度推动了中国碳排放的变化,而1996-2000年能源终端利用和转化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是中国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Taylor和Copeland(1994)提出的“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国家的环境管制降低了国内污染企业的竞争力,导致产业的转移,污染密集型企业会从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高的国家向低的国家迁移,从而使实施较低环境标准的国家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避难所。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FDI首先通过技术转移、管理经验和资源配置等方式,对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改变对中国碳排放强度产生了正面影响。
外国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标准,能够引入节能、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
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推广了先进的低碳技术,帮助中国企业提高了能源效率,减少了碳排放。
FDI对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出口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外商投资提高了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程度,促进了高碳密集型企业向低碳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等低碳产业,而高碳产业如重工业逐渐减少。
这种结构性转变也减少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
一些外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环境监管的欠缺和规则的宽松。
他们可能会选择在中国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降低成本,这可能导致碳排放强度的增加。
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仍然依赖于高碳能源,如煤炭和石油,这也会带来碳排放的增加。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积极影响,中国政府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推动技术创新,以确保外国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和采用低碳生产方式。
FDI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是复杂的。
尽管外国投资在提高中国的碳排放强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对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中国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法规,确保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综述
国内外碳排放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在碳排放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主要成果,以期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介绍了碳排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后,文章从国内外两个层面,对碳排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包括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影响因素、减排政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碳排放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等对策建议。
本文旨在为全球碳排放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碳排放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对于碳排放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从不同角度对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碳排放的减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例如,利用能源统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和预测。
一些研究还采用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碳排放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一是碳排放量的核算与评估。
国内学者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和评估,为我国碳排放的总量控制和减排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还针对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和评估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是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与影响机制。
国内研究认为,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此基础上,一些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关系,为制定碳排放减排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是碳排放减排政策与措施。
国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碳排放减排政策和措施。
例如,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
同时,还注重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研究一、概括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制造业的碳减排效应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出发,分析制造业在碳排放减少、能源效率提升以及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碳减排效应,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排放等数据,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措施提供依据;通过使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预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制造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通过引进可再生能源、开发绿色制造技术等方式,可以降低制造业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还可以带动制造业相关产业的绿色发展,形成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互补效应。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是显著的。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地域差异、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碳减排策略并加以实施。
只有才能推动制造业真正实现绿色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数字化转型被认为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碳减排效应,通过研究这一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管理学理论,并在21世纪初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探讨数字经济下我国民航业节能降碳工作
探讨数字经济下我国民航业节能降碳工作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资源的广泛应用,给全球气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航空运输量的持续递增,民航业碳排放量造成的温室效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在现如今数字经济背景下,分析与研究民航业节能降碳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航业发展过程中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民航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速度最迅速的领域。
为了切实落实国家制定额节能降碳工作精神以及政策部署,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构建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民航发展环境,从而促使民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民航发展领域,节能降碳工作与民航安全与经济效益一样具备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及重要意义。
因此,在民航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节能降碳工作的有效开展。
利用逐步强化节能降碳宣传力度的有效举措,提高民航业对节能降碳工作重要作用的深刻认知,以及提高全体民航工作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从而为民航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1]。
二、我国民航业节能降碳的相关政策与要求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程度的逐步加重,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低碳概念应运而生。
国际社会中的重要组织已经将节能降碳工作列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
我国民航业起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比较晚,民航发展历史仅有几十年的时间。
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民航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能源消耗问题已经成为民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民航业发展引发的能源消耗与污染问题重视度的逐步提升,提出了关于节能降碳工作的相关要求与工作目标。
(一)我国民航业节能降碳工作规划与发展目标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分析和研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对策,我国民航业在此背景下也在积极落实新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航空燃油消耗量逐渐递增的同时,航空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在逐渐增长。
碳排放减少技术的经济效益研究
碳排放减少技术的经济效益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恶化,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议题。
探索和采用碳排放减少技术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具备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碳排放减少技术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碳排放减少技术对经济的直接效益碳排放减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
以工业生产为例,通过使用高效率的设备,企业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成本。
此外,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是一种常见的碳排放减少技术,它可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并在长期内减少能源采购成本。
此外,碳排放减少技术的采用还能够为企业创造不同的商机。
例如,发展再生能源产业可以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同时,碳排放减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二、碳排放减少技术对经济的间接效益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碳排放减少技术还能够带来多种间接的经济效益。
首先,减少碳排放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这将显著降低医疗成本和环境修复成本,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
其次,采用碳排放减少技术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
在当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环保的潮流下,具备低碳排放的企业将更有吸引力。
这种良好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而带来商业合作和市场竞争的优势。
另外,减少碳排放还能够降低碳交易和碳税等额外成本。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推出碳市场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减少碳排放来获得碳配额并进行交易,从而降低碳税和碳交易的支出。
三、碳排放减少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碳排放减少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要求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而碳排放减少技术正是实现这一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碳排放减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这有助于确保未来的能源供应和环境可持续性,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减少研究报告
能源行业的碳排放减少研究报告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能源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本文将针对能源行业的碳排放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能源行业碳排放的现状能源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燃煤发电、石油开采和炼制、天然气供应等都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能源行业碳排放占总排放的约70%。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给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碳排放减少的必要性碳排放减少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通过降低碳排放,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影响。
其次,碳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如酸雨、温室效应等。
此外,碳排放减少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转型低碳能源,能够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碳排放减少的挑战与机遇碳排放减少不仅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挑战主要包括技术和经济层面。
在技术层面,当前清洁能源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突破。
同时,在经济层面,碳排放减少面临着成本增加和利益分配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减排技术逐渐成熟,逐渐降低了成本,为碳排放减少提供了机遇。
四、碳排放减少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能源行业的碳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其碳排放几乎为零,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进现有能源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从而降低碳排放。
再次,加强碳排放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监测机制,对于超标的企业进行惩罚和约束,确保碳排放的合规性。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各国共同努力,共享技术和经验,达成全球减排目标。
节能降碳工作现状及取得成效
节能降碳工作现状及取得成效节能降碳工作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节能降碳工作现状及取得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碳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关部门和企业也积极响应,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国通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新增的能源消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约13%,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较为优秀的成绩。
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如风电、太阳能等,也逐步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量。
我国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量企业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国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5%,这主要得益于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能源消耗的降低。
政府多次提出鼓励居民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的培育。
推动绿色出行、低碳消费,以及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降低了全社会的碳排放量。
政府还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节能降碳的认识和参与度。
应明确节能降碳取得的成效与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仍未实现理想转型,仍以煤为主,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相对较低。
二是一些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投入不足,节能技术改造还存在阻碍。
三是公众对可持续生活的认知度与行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降碳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逐步加大节能降碳的投入力度,并进一步提高公众的节能降碳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共治,不断推动我国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球 环境 变 化 以 及 我 国生 态 环 境 问题 的 日益 严 重 ,警 示 我 们 必 须 坚 定 不 移 地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之
来 学 者广 泛 应 用 。
由于不 同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
认为 F D I 的流入会 使 东道 国成 为 “ 污染 避难 所 ”
( Wa l t e r &U g e l o w, 1 9 8 9 ) 。该 假 说 认 为 , 由 于 发 展 中 国家 相 对 宽 松 的环 境 管 制 ,污染 密 集 型 企 业 会 从 环 境 管 制 严 格 的 国家 向环 境 成 本 较 低 的 国 家 转 移 ,而 这 种 流 向往 往 是 发 达 国家 对 发 展 中 国家
“ 污染避难所 ”的结论。赵细康 ( 2 0 0 2 ) 、潘 申彪
等 ( 2 0 0 5 ) 、应 瑞 瑶 等 ( 2 0 0 6 )认 为 我 国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与 生 态 环 境 的 关 系 基 本 符 合 Wa l t e r & U g e l o w提出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即 当F D I 不断增
【 关 键 词】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 ;影响机制
【 基金项 目】教 育部 社科 规划项 目 “ F D I‘ 碳 光环 ’效应对节能减碳 的影响作 用机 制与评价研 究”( 批 准号 :
1 3 Y I A 7 9 0 0 4 8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 作者简介 】王 昊,河北 大学经济 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 究方向 :国际投 资、国际商务 ; 邢 美慧,河北大学经
同 ,F D I 的 流 人规 模 不 同 ,F D I 对 于 东 道 国 的生 态 环 境 的影 响程 度 也 有 差 异 ,其 影 响效 果 最 终 取 决
路 ,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 ,谋求经济与生态环境
的协 调 和 高 度 融 合 。F D I 作 为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 重
要组成部分 ,理应适应我 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的 要求 ,所 以不断进行 F D I 是否适应我 国经济发展 模 式 转 变 的跟 踪 研 究 ,特 别 是 在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背 景 下全 面考量 F D I 与碳排放 的关 系 ,揭示 F D I 的
加 时 我 国 的工 业污 染 的程 度加 重 。
重 的污染排放 和环境质量下 降的规模效应 、伴随 着 产业结构调整而 形成 的F D I 生 态 环 境 结 构 正效
应 以及 由 F D I 带 来 的专 业 分 工 和 新 技 术 ,形 成 使
碳效 应形成机制及 F D I 对 碳 排 放 的影 响 程 度 和 影
响途 径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一
于上述这些效应 的力量对 比。后来 的学者就其影
响 力 量 强 弱 不 同 ,并 以是 否存 在 污染 性 产 业 转 移 为 切 人 点 ,对 隐 含 F D I 与碳排放关 系 的 F D I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研 究 不 断 跟 踪 ,形 成 的 主 要 观 点 如 下 :
要通过 F DI 的 规模 、结 构 及技 术 水 平 体现 其碳 排 放 效 应 ,即 F DI 规 模 的碳 排 放 效 应 基 本 上 为 负 ,F DI 结 构 效
应具有 两面性 ,而 F DI 的技 术则有助 于节能减碳。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和环境规 制的不断增 强,F DI 的结构效
应会表现 出更 多的正效应 ,与F DI 技术效应的叠加会 大于F DI 的规 模 负效应 。
投资 ,使发展 中国家 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趋 势 的 加 强 , 国 际 竞 争 进 一 步 加 剧 ,导 致 发 展 中 国家 间环 境 标 准 的竞 相 降 低 ,进 而出现 F D I“ 向底 线 赛 跑 ” 的 现 象 。随 后 B a u m o l &O a t e s( 1 9 9 8 )对 该 假说 进 行 了补 充 和理 论 上 系 统 的 证 明 ,将 生 态 环 境 作 为 一 种 生 产 要 素 引 入 H — O模 型 ,并 得 出 发 展 中 国 家 成 为 发 达 国 家 的
气污染 ,而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 因素 ,因此 ,分析研 究 F D I 对生 态环 境 的影响 ,
会 直接或 间接反 映 F D I 与碳排放 关 系。G r o s s ma n &K r u e g e r( 1 9 9 1 )开创性地提 出了 F D I 对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的 三 种 效 应 ,即 F D I 投 资 规模 扩 大 引 致 严
、
隐含在 F DI 生 态 环 境 效 应 中 的 碳 排 放 效
应 研 究
关于 F D I 的碳排 放效 应研 究最 先包 含在 F D I
的 生 态 环 境 效 应 研 究 中 ,而 国 内 外 对 于 F D I 与 生 态 环 境 的关 系 研 究 ,又 可 以追 溯 到 国际 贸 易 与 生 态 环 境 效 应 的研 究 中 ,探 讨 研 究 对 外 贸 易 、F D I 等 国 际经 济 活 动 是 否 对 东 道 国生 态 环 境 产 生 影 响 以及 影 响 程 度 。 由于 生 态 环 境 污 染 问题 包 含 着 大
2 0 1 4 年 7月
经 济 论 坛
Ec o n o mi c Fo r u m
J u 1 .2 0l 4
Ge n . 5 2 8 No . 0 7
总第 5碳排放效应研究述评
文/ 王 昊 邢 美 慧 张 扬
【 摘 要 】本 文以节能减排 为背景 ,跟踪 性分析梳理 外商直接投资 ( F D I )与碳 排放的关 系,表 明F D I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