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木构架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详解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详解
中国古代建筑史
7: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8:交金墩
中国古代建筑史
9:搭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0:抹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1:童柱
中国古代建筑史
12:由戗
中国古代建筑史
13:老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4:仔角梁
中国古代建筑史
15:踩步金和上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16: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18:上檐垫板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立贴式):檩柱结构体系。
在南方使用很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 整体刚性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 开阔。有时与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叠梁
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的基本构件:
柱:每根柱都落地——多见于川、滇等地。 有些柱落地,有些不落地,而插于下层穿枋
之上——多见于湘、鄂等地。 穿枋:穿过横向柱间将柱联成排架式屋架
的构件。 挑檐:用挑枋穿过柱子,承托挑檐(檐 檩),其尾穿入内柱,或是置于穿枋之下,
也可用穿枋出头挑檐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有趴梁法、抹角梁法两种。 攒尖构件:是形成斜坡尖顶的构件。包括角梁、
由戗、雷公柱等 屋面基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1:基座
中国古代建筑史
2:柱子
中国古代建筑史
3:檐垫枋
中国古代建筑史
4:角梁头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中国古代木构架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

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额在汉至唐时期称楣。

隋以前的楣多压在柱顶上,承托斗栱和梁。

隋唐时,楣开始用在柱头之间,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层,称为重楣。

宋《营造法式》称上层楣为阑额,下层楣为由额,阑额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称普拍枋;而称隋以前压在柱头上的旧做法为檐额。

阑额、檐额用于内柱上的称屋内额。

清式称阑额、由额、普拍枋为大额枋、小额枋和平板枋,有时在大额枋或小额枋下加垫托的雀替,以加强柱和枋之间的联系(见大木作)。

《营造法式》规定檐额两端要伸出柱头外,下面用形如长栱的绰幕枋承托。

这种做法在相传为五代时卫贤绘的《闸口盘车图》中可以见到。

实物有河南济源济渎庙龙亭和陕西韩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内额用在内柱柱列间,当宋式厅堂型建筑各间梁架用柱数不同时,为求内额连成一列,无柱处内额架在梁架的驼峰或蜀柱之间。

厅堂型建筑屋内额往往与柱头枋、襻间和檩用斗栱连成一体,起增强构架纵向稳定的作用。

这种做法可以从宋初建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和宁波保国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纵架的残痕。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载的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构架稳定,但从现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实物看,其作用远不止此。

现存用檐额的建筑,檐额除长1间者外,还有长到2、3间的,多用整圆木制成,压在柱顶上,断面远大于《营造法式》的规定。

它的梁架、斗栱先压在檐额上,再传至檐柱。

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动而把明间2柱向左右移远,以加大明间宽度的,这时檐额承梁处下面无柱,成为纵向的梁,斗栱排列与柱位也往往不相应。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古建筑的屋身构造)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根据古建筑房屋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下分——基础、台基、地面二、中分——屋身墙体、木构架、斗栱三、上分——屋顶四、装饰装修本篇介绍古建筑中分——墙体和木构架。

古建筑中分概述古建筑屋身由墙体、木构架、斗栱(仅在高等级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组成。

屋身构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顶重量);②承重墙构造(屋架落在墙体上,墙体承受屋顶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构造(梁柱和墙体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为墙承重构造,前檐为梁柱构造)。

古建筑墙体作用(1)承载作用,主要应用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中,常见做法为:后檐墙不设木柱,屋架荷载由前部木构架和后檐墙共同承担,或者整个建筑均不设木柱,屋盖和楼盖重量直接搁置在砖墙上。

(2)围护与分隔空间,主要应用于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房屋中。

房屋主体结构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

外墙为围护结构。

内墙为分隔结构,通常将室内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内”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数建筑除了左右划分外,还进行前后划分,在建筑内部形成前堂后寝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墙体材料多为砖、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远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着商业街道两侧,建筑相互毗邻建设,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常常将相邻两幢建筑的边墙高出屋顶设置,形成防火山墙。

另外在古代凡有藏书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砖石结构来替代木结构,也是利用了砖石结构良好的防火性能。

还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宫,由于两侧的庑廊过长,在庑廊中部还设置了厚度达3米多的墙体专门用作防火墙。

(4)装饰作用,古建筑在墙体砌筑中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不同的墙面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古建木结构第一节

古建木结构第一节

古建木结构第一节木构架的基本类型一、硬山式建筑木构架硬山式建筑是指双坡屋顶的两端山墙与屋面封闭相交,将木构架全部封砌在山墙以内的一种建筑。

它的特点是山墙面没有伸出的屋檐,山尖显露突出。

硬山式建筑根据屋檩的多少,常分别五~九檩等几种构造,但园林建筑多在七檩以下,其中五檩建筑最简单,七檩建筑最为豪华,其骨架剖面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常见硬山构架简图(a)五檩无廊硬山;(b)檩前(或后)廊硬山;(c)七檩前后廊硬山;(d)九檩前后廊硬山现以七檩建筑为例,说明其构架组成的各部分名称。

房屋的木构架由柱、梁、檩、构架连接件和屋面基层等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的构件各有不同的名称,如图1-2所示。

图1-2硬山建筑木构图(a)硬山建筑木构架装配图;(b)七檩构架剖面图;(c)七檩硬山的排山梁架1、柱子构件柱子是直立支承受力构件,在硬山式建筑中,依其位Z和功用不同分为:檐柱、金柱、瓜柱及山柱等。

(1) 檐柱:即房屋前后檐最外排的柱子,前面的叫前檐柱、后面的叫后檐柱。

(2) 金柱:即房屋前后檐内排的柱子,宋称“内柱”,清叫“金柱”。

(3) 瓜柱:它是指立于下面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有的称为“童柱”。

在屋脊部位支承脊檩的叫“脊瓜柱或脊童柱”,其他部位叫“瓜柱或金童柱”。

但脊瓜柱因其独立较高,其上没有梁架连接,直接支承脊檩,这样其稳定性就差,因此常在柱脚处,辅以稳定的木块称为“角背”。

而其他瓜柱因梁架的垂直距离不同而有高低,但当瓜柱高度小于本身横向尺寸的,通常将这种矮瓜柱称为“托墩”,《营造法式》称为“侏儒柱”。

(4) 山柱:它是整个房屋构架最尽端,紧贴山墙一排梁中立于山尖位Z的柱子,它是硬山建筑中承接脊檩末端的主要支承构件,由地面直通脊檩是上述柱中最长的柱子,如图1-2(c)所示。

2、横梁构件梁是组成屋架的横向承托构件,在硬山式建筑中有架梁、抱头梁、随梁和穿插枋等。

(1) 架梁:它是横架于前后金柱之间承托瓜柱和檩木的构件,宋称“缘袱”,清叫“架梁”。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架,也就是建筑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它看到木屋子是怎样搭建起来的。

以下是五种最为常见的木构架。

一、【抬梁式】这是中国最主流的木构架方式,大概从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完备,中国绝大多数官式建筑基本都是用的抬梁式,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留存下来的经典古建筑也大都是这种形式。

抬梁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柱子把木梁逐级抬升。

先是在进深方向立柱,然后在柱上架梁,大梁叠小梁构成一组木构架,靠这一组组木构架支撑屋顶。

同时用横向的木枋连接柱头,形成稳定的结构。

二、【穿斗式】最晚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熟。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柱子比较细、也比较密集,而且每一根柱子都顶到屋顶,然后用一组叫作「穿」的木枋穿过柱子连接成屋架。

这种方式在南方较为多见,尤其是在民居中。

不过即便在南方,官式建筑大都也是用的抬梁式。

三、【井干式】用木料层层垒叠,构成房屋的墙壁直接来承重。

在商代的陵墓中就出现了这种做法,汉代的宫苑中也有不少井干楼。

不过因为耗费木料,之后就很少用了,现在只有在少数森林地区可以看到,很典型的林中木屋就是这样的。

四、【干栏式】由原始社会巢居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特点是用木桩将房屋架离地面,避免虫蛇猛兽的侵扰,同时也可防潮通风,适合南方的湿热环境。

如今,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便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五、【密梁平顶式】中国的主流建筑都是坡屋顶,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人」字型屋顶。

除此之外,也有平顶的建筑,这就是密梁平顶式,它没有复杂的梁架,而是靠墙来承重,内部则用柱子连接起来,承托水平的屋顶。

这种方式主要流行于较为干燥的地区,比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的构造一、四种木构造体系抬梁式〔最主要〕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假设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

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

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

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

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格外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

这是由于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

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而且这种构架根本上不承受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

穿斗式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并用挑坊乘托挑檐。

排架与排架之间用纤子、斗坊合檩作横向连接。

这种构架因使用较细小的木料,所以节约木材;因柱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能好。

但是,柱距较密,使室内空间促狭。

因此,很多建筑常在建筑中部使用抬梁式构架,以扩大室内空间;在两端山墙,使用穿斗式构架,以提高抗风性能。

穿斗式构架主要用于我国南方地区。

但其历史是悠久的,至少是在汉代已经相当成熟。

和抬梁式架构相比,因不再使用粗大木梁,穿斗式构架中大木的用料较少。

井干式这是一种不使用柱和梁的构造。

井干式构造使用原木,或者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叠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穿插咬合,构成壁架,再于两端壁架上立短柱以承脊檩。

我国早在商代墓椁已使用了井干式构造。

这种构造消耗木材量大,建筑确实定尺度合开门窗均受到限制,所以目前仅在林区还有使用的。

干栏式二、榫卯连接工艺。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的详解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的详解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庑殿式建筑
有单檐和重檐两大形式 木构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正身部分、
山面及转角部分 正身部分与硬山建筑正身相同 山面及转角部分包括山面柱子构件、山面 横梁构件、檩木、构架连接件 屋面基层与硬、悬山的屋面基层相同
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穿斗式的基本构件:
柱:每根柱都落地——多见于川、滇等地。 有些柱落地,有些不落地,而插于下层穿枋
之上——多见于湘、鄂等地。 穿枋:穿过横向柱间将柱联成排架式屋架
的构件。 挑檐:用挑枋穿过柱子,承托挑檐(檐 檩),其尾穿入内柱,或是置于穿枋之下,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木构架——攒尖顶
攒尖顶木构架大量用于亭子建筑,分多角形 和圆形两大类,又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在重檐亭
中又有单围柱和双围柱。 以单檐四角亭木构架构造为例: 柱子围圈构件:应根据面阔和进深大小,可设为4、 6、8、12根等檐柱,柱头安装檐枋,形成第一道 封闭圈梁以组成柱子围圈结构。 檐檩围圈构件:是第二道封闭圈梁。 横梁构件:在檐檩之上形成构架的第三个封闭圈。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中国古代建筑史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

干货!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建筑扫盲图(最详细)如果您喜欢古建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请关注作者“古建筑设计师”,如果您有古建筑设计项目,寺庙施工图设计,寺院设计规划项目,祠堂项目设计及施工请关注并私信作者!唐宋建筑构架分件1、脊槫,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2、襻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

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

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

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

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山西平顺王曲天台庵大殿(唐)殿内梁架结构殿的两缝梁架之间在各条檩下都加一条平行于檩的木枋,放在蜀柱上的大斗口内,与平梁相交。

这种枋在宋代叫“襻间”,用作梁架间的联系,以加强构架的纵向稳定性。

在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中,也仅此殿用了襻间,是研究唐代厅堂型构架特点和发展演变的重要例证。

3、丁华抹颏栱,脊部叉手上角内,横向出耍头的栱。

颏kē,脸的最下部分,下巴。

一般在平梁之上用蜀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拖脊槫。

捧节令栱,跟丁华抹颏栱有点类似,位置也差不多,承槫下替木之令栱。

山西陵川礼义镇南吉祥寺前殿(宋)殿内梁架结构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意思为短柱。

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

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㭼。

5、叉手,自平梁两端背上斜支向脊槫的枋木。

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

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

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7、合㭼(tà),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

明清称角背,缴背或脚背。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举架与步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要下解什么 是步架。步架是我们把房屋总进深的长度以桁条 的间距为标准分成几个小段,一个小段(两桁条 间)即是一个步架。带有廊子的建筑,一般情况 下廊步要比里边步架稍大一些,就是说廊步应大 于金步。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三)木构架的主要构件
• 古建大木四种最基本的构件为柱、梁、枋、檩(槫、 桁),柱和梁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辅助稳定柱与 梁的构件就是枋,檩(槫、桁)是直接承受屋面荷载 的构件,并将荷载传导到梁和柱。
• 依据木构件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柱、 梁、枋各有各的名称,具体如下: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每一个屋架都是以进深尺寸,步架长短和举架的 高度,得出屋面的曲线。而屋架各架的举架高度, 又是根据建筑物的步架多少而定的,架数少举高 数小,架数多举高略加大。屋面的曲线则是由每 一架的不同举高所形成的,即由檐步至脊步,逐 步增加举高而形成屋面的反弯曲线。
• 通常檐步是五举,飞檐步三五举。檐步五举,即 按步架深度十分之五定举架高度。七桁(檩)以上屋 架一般为脊步按步架深的十分之九定举,七檩以 下屋架脊步一般以步架深的十分之七定举高。
• 1、柱是“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由于所处位置 不同,各有专用的名词。一般柱可分为:檐柱、 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雷公柱和瓜柱 (童柱、蜀柱、矮柱、灯笼柱)等。
古建筑基础知识—木构架的理论知识
• (1)檐柱:位置在建筑物的最外侧,面向室外, 屋檐重量全由檐柱支承。(图2-4-2)
• (2)金柱:即檐柱以内的柱子,全部在室内,并 且不在开间方向的纵轴线上。金柱有里外之分, 离檐柱最近的是外金柱,远的是里金柱。金柱承 载出檐以上屋面的重量。(图2-4-2)

古建大木构架

古建大木构架

古建大木构架古建大木构架大柁:上面说的最下一层,最长一根梁称大柁。

...三柁:第二层较短一根称二柁,有第三层时最短一要根称有利于柁。

...有十字的卯口,以随瓜拱和头层的翘或...挑山檩:沿着采步金梁的外边钻一列洞,以承受两山椽子一、大木结构:1、大木形制:大木是指建筑物所有骨干木架的总称。

大式:有斗拱的。

小式:没有斗拱的。

2、大木结构:竖的支重的部分k k柱。

横的被支的部分k k梁桁椽。

两者过渡部分k k斗拱。

3、大木造型: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差别,但无论如何造型都离不开檩数,檩数越多房间越大,一根檩为一架,它们有加架、五架、六架、七架、八架、九架。

二、柱和梁的功能:1、柱:有五种地位檐柱:但凡檐下最外一列的柱子都叫檐柱。

金柱:在檐柱以内的柱子,除在建筑物纵中线上的都是。

里外金柱:金柱有里外之列,离檐柱近的叫外金柱,远的叫里金柱。

重檐金柱:重檐大殿里,在普通金柱的地位上,支着上檐的柱子叫重檐金柱。

童柱:放在横梁上,下端不着地,而上端的功能和位置与檐柱金柱相同的柱子叫童柱。

2、柁梁:面宽进深是依据柱了的地位而定。

柱子的位置是按柁梁之是非及重量而定。

(1)额枋:柁梁:柱子的下端立在地上,上端顶着柁梁或垫着斗拱顶着柁梁。

额枋:在每个柱头与另一个柱头之间,有连贯两柱间的横木叫额枋或檐枋,其长度扫面宽。

大额枋:在较大的建筑物上,有上下两层额枋的,上叫大额枋,下叫小额枋。

垫板:大小额枋之间有立着的板叫做由额垫板。

平板枋:大额枋的上层与柱头平,其上再加上一层平板枋。

桁檩:枋上排列斗拱,斗拱上放梁,梁上放桁,大式称桁,小式称檩。

檐垫板:较小的修建物叫小式大木,不必斗拱,梁头直接放在柱上。

梁头上放檐檩,柱头间则用檐枋连贯,檐檩与枋。

上额枋:若建筑物是重檐的,金柱须加高以支上檐。

其柱头之间也有两层的额枋和垫板,不过大额枋改叫上额枋。

承椽枋:小额术上又加很多的洞以随下檐的檐椽,叫做承椽枋。

(2)梁的功能:功能:是承受由上面桁檩转下的屋顶的重量,再向下转到柱上,然后下到地上去。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I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袱,^ ( fu )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槪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樗(tuan ),现在称为擦条,樗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an ),两条樗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袱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袱。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袱。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樗:屋架最高处的樗,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樗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袱,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樗(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袱的结构图,六椽袱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袱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袱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袱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袱上用四椽袱,四椽袱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淫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z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袱”。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禎科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理If® 1旨同者聃同用自&硏&園丁1£+诲昭舟二姦出鈕J番皿。

出鈕粤笋老固耳理i回业老三耳理坊?王*老固也巨謝唄7WSffi °^®W§ihn68TBW«W^iZv7为駅回业者阴丁鸟日*晁他邂圉回N IffiiZJ 1为鈕卡王*遞阴¥日壬率1枇三MB 7更由舉與阴紳谄卞甲者闕磐科、耍头、襯方头各一层,共七层,称七铺作。

中国古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结构(一)以木构架为主的构造方法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构造。

木构梁柱体系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全并广泛采取,到了汉代成长得更为成熟。

木构构造大年夜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取最为广泛。

抬梁式构造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排檩,以接洽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如许,由两组构架能够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因此一间,也可因此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专门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年夜下小的托架,安排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成长到岑岭,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成长成为接洽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

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重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年夜型建筑弗成缺的部份。

宋今后木构架开间加大年夜,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步削减。

到了元、明、清,柱头间应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复兴构做感化了,分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潢性感化更加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其余饰物。

木构架的长处是:第一、承重构造与爱护构造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爱护和分隔空间的感化。

第二、便于适应不合的气候前提,能够因地区寒暖之不合,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拔取何种材料,以及确信门窗的地位和大年夜小。

第三、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削减地动损害。

第四、便于当场取材和加工制做。

古代黄河中游丛林茂盛,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二)专门的单体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年夜致能够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样台基为一层,大年夜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年夜的三重台基之上。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代建筑在结构上主要采取什么结构

古代建筑在结构上主要采取什么结构

古代建筑在结构上主要采取什么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联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

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的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

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

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扩展资料: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

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

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

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墻壁亦往往作图画。

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

古建筑--古建筑的木构架

古建筑--古建筑的木构架
图2-4-11 单步梁
(7)、桃尖梁:桃尖梁是抱头梁的改进形式,其 作用和抱头梁相同。桃尖梁主要用于斗栱建筑, 为配合斗栱建筑而将梁头雕饰后,强化装饰效果。 桃尖梁的外端搁在柱头斗栱上,里端插入金柱内。 (图2-4-12)
图2-4-12 桃尖梁
桃尖梁
(8)、抱头梁:抱头梁是横于金柱与檐柱之间, 承托檐桁的构件。一般使用在小式建筑房屋上。 它在是一根较短的梁,梁的外端与檐柱相交,其 上负有檐桁;里端插入金柱。(图2-4-13)
(三)木构架的主要构件
古建大木四种最基本的构件为柱、梁、枋、檩(槫、 桁),柱和梁是最主要的承重构件,辅助稳定柱与 梁的构件就是枋,檩(槫、桁)是直接承受屋面荷 载的构件,并将荷载传导到梁和柱。
依据木构件各自的位置、作用、形状不同,柱、 梁、枋各有各的名称,具体如下:
1、柱是“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由于所处位 置不同,各有专用的名词。一般柱可分为:檐柱、 金柱、重檐金柱、中柱、山柱、雷公柱和瓜柱 (童柱、蜀柱、矮柱、灯笼柱)等。
在一般建筑中如有廊步时,大式廊步用挑尖梁, 小式用抱头梁,均在檐柱之上。廊步以内梁架的 最下层梁放在金柱之上,如没有廊步时,放在檐 柱之上。由于梁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不同,名称 及规格有所不同,在形式上也不同。如用七桁的 建筑物,在两山有中柱的梁架就不用七架梁,只 能在山柱或中柱两侧各用一个三步架,也就是原 来可以用七架梁的部位,被中柱分割改为用两个 三步梁。同样五架梁则分割为两个双步梁,三架 梁被分割为两个单步梁,在作法上也有所不同。 以上所述梁长随着进深而定。
斜抱头梁
递角梁
图2-4-21 踏脚木
(20)、荷包梁:梁的立面高度方向作成凸起弯 状的梁称为“荷包梁”,一般用于作为卷篷顶的 横短梁,如轩梁之上或回顶三界梁之上的短梁, 如图2-4-22。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细讲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

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

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这是一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

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泽州西四义普觉寺)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

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

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

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

(沁县大云院正殿)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

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

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

古建筑结构

古建筑结构

古建筑结构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

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

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

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

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

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的木构架
柱:
承受建筑物上部重量的直立杆体,叫做“柱”,就位置而言,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之别。

檐柱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

金柱在檐柱以内的柱子,除了处在中线上的柱子,都叫金柱。

中柱处在建筑物纵中线上并顶着屋脊(不在山墙里面)的柱子,叫中柱。

山柱在山墙正中,并从山墙之内顶着屋脊的柱子。

梁:
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一般与建筑立面相垂直。

三架梁大木建筑中梁架的主要构件,长两步架,上承托三檩的梁。

五架梁与三架梁平行,位于三架梁之下的长四步架的梁。

其上安瓜柱,上承五檩的梁。

七架梁即承托七檩、梁架中最长的梁。

双步梁古建筑中梁的一种,长两步架,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

如内乡县衙大堂前后即为双步梁。

抱头梁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的短梁,一端置于檐柱之
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

檩:
古建筑中小式建筑的大木构件。

即与梁架正交的两端搭于梁柱上用以承托椽子的木构件。

脊檩在屋脊下的檩叫脊檩。

檐檩处于屋宇最外边的檩叫檐檩。

金檩在檐檩与脊檩之间的檩,统称“金檩”,金檩有上中下之分。

檩条根据建筑物承重大小,有用一根的,有用两根并用的、三根并用的。

两根并用的,下面的一根叫檩枋,如脊枋。

三根并用的,处于中间的多为方条,称为垫板,如脊垫板。

下面的一根仍叫檩枋。

椽子:
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的木条,叫椽子。

其功能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

脑椽最上一段即脊檩到上金檩这段椽子。


架椽在各金檩上的椽子,都叫花架椽,又叫平椽。

檐椽从下金檩到檐檩这段椽子叫檐椽。

飞椽在大式建筑或较大建筑物中,为增加挑出的深度并使瓦沟水流远,在圆形断面的檐椽外端,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叫—电椽。

望板:
铺钉在屋面椽子或檩条上的木板,叫望板,又叫屋面板。

板的方
向与椽身平行,叫顺望板;与檩条平行,叫横望板,有的不用望板,而用望砖。

斗栱:
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奇特和最引人注目的结构。

它应用于柱头与屋顶之间,其中包括斗、升、拱、翘、昂等。

斗栱在结构上起到支撑屋顶并将屋檐向外悬挑的作用。

它的美体现在自身的轻盈细小与屋顶的坚实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形态,使人叹为观止。

现在已知最早的斗栱形象是在周代的铜器上。

当时它的形式较为简陋,仅在柱头上端设置横木一类的简单构件,但其基本特征已初步形成。

汉代墓阙、画像砖、明器及壁画中可见到大量此类斗栱的形象。

至唐代,斗栱的形制基本取得了固定,特别是柱头上的斗栱形制已相当完善,只是在补间铺作(即柱子之间额枋上的斗栱)还保留着两汉及南北朝以来的人字拱等较古老的作法。

宋代是斗栱发展的成熟期,柱头、转角及补间的斗栱在形制上得到了统一,结构作用明显,力学逻辑也很清晰,并成为了官式建筑衡量建筑用材的尺度标准。

在与宋同期的辽、金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地区,建筑较多地学习了中原地区的作法,在斗栱中亦较多地保留了唐、宋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的斗栱则明显地向小巧甚至繁琐发展,这一方面表明了建筑技术的成熟造成斗栱结构作用的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斗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地位的上升,斗栱愈发显现出文化方面的作用。

斗栱的独特形象被统治阶级所控制和利用,规定皇家建筑可以使用最高等级的斗栱,而普通人家的住屋则严禁使用斗栱。

斗栱这一独特的艺术形
象自从被纳入到封建礼制轨道,就逐渐地丧失了自身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