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镇化研究领域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中图分类号 : F 2 9 9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2 4 0 4 ( 2 0 1 3 J 5 4 - 0 0 4 6 - 0 6
城镇 化也 称非 农 化 , 是 指 人 类 生产 和 生 活方 式 由乡村 型 向城市 型转 化 的 历史 进 程 , 表 现 为 乡 村人 口向城 市人 口转化 以及 城市 不断 发展 和完善 的过程 ( 杨 昌儒 , 2 0 1 1 ) 。加 快实施 城 镇 化 发展 战略 是 少数 民族 和 民族 地 区群 众真 正 实现 全 面 小康 的关键 ( 张 立, 2 0 0 3 ) , 加 速城镇 化 进 程是 民族 地 区 实现 跨 越 式 发展 的一 条根本 途径 。本 文通过 对 中 国该领 域 现有 文献 的 回顾和梳 理 , 试 图构建 少 数 民族 和 民族 地 区 城镇 化 的理论 体系框 架 , 以利 于今后 相关 研究 开展 。
发展提 供 了 巨大 契机 。 以胡锦 涛为 总书记 的中央领 导集 体将 民族 工作 的主题 定 为“ 共 同 团结 奋 斗 , 共 同繁 荣 发 展 ” 。提 出 “ 加快 少数 民族 和 民族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是 现 阶 段 民族 工作 的主要 任务 ” , “ 要 坚 持 把加 快 少 数 民族
( 1 .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 院 , 北京 1 0 0 0 9 1 ; 2 . 中共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北京 1 0 0 0 9 1 )

要: 该文首次提出“ 少数 民族和民族地区城镇化 ” 概念 , 通过文献 研究 , 结合城镇 化浪 潮历史背 景 回顾 总
结 了不 同时期该领域研究 的主要 内容 , 并着重梳理了已有研究 成果 中对 少数 民族和 民族 地 区城 镇化 的客观条件 、 模 式选 择 、 动力机制 以及相关影响等方面的阐述 , 从而在此基础上作 出对该领域研究的评价和展望 。 关键词 : 少数 民族 ; 民族地 区 ; 城镇化 ; 民族理论 ; 民族政 策

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支农的门槛效应分析

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支农的门槛效应分析

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增收困难、成本攀升、粮食安全、生态恶化、资源紧张及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挥农业多重功能及培育农业新兴业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效率,拓展农民增收领域,还可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乡村振兴重要途径。

已有研究表明,政府扶持(陈赞章,2019)、金融服务(张林等,2019)及主体参与(李俏等,2020)均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充分关注近些年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的影响。

作为制度红利释放的城镇化发展,是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镇化可将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城乡产业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融合,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进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在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二三产业,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支农的门槛效应分析李晓龙(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550025)*项目来源: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GZLCLH-2020-061);贵州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9YJ038)。

作者简介:李晓龙,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经济政策。

摘要: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以财政支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

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城镇化与财政支农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且耦合协调度较高省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通常也较好;城镇化显著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且此影响存在基于财政支农的双重门槛效应。

换言之,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果受财政支农水平制约,在财政支农水平由低变高动态过程中,城镇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摘要:城镇化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多种问题。

要实现顺利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概念界定1、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城镇化是指随着非农产业和要素资源不断向城镇聚集,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实现非农职业转换,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个历史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镇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以缓解农业领域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为最初动因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界定农村是相对于城镇而言的地理概念,即除城市辖区和城关镇所在地以外的其它地区。

农村劳动力主要指居住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劳动与非农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以及转移到城市地区的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农村劳动人口。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从地域概念定义的劳动力在广义农业的生产资料充分利用和配置之后,富余出来的那部分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能是城镇化发展快慢的成因;而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也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

1、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首先,城镇化具有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优势。

相较于大中城市的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中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成本较低。

这主要在于“小城镇产业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远低于大中城市,其容纳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也比大中城市低得多。

其次,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变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激发农民消费,扩大市场需求,需求的增加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一、概述“空间的生产”概念源自人文地理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其核心内涵强调了空间并非自然存在或既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社会关系与权力结构动态建构的过程。

这一理论框架认为,空间不仅反映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力量的交织与博弈,而且也是这些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和载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空间生产的模式、形态与意义都在不断演变。

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而言,深入理解和应用“空间的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重构、城乡关系调整乃至区域发展格局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质上都是空间生产过程的具体表现。

探讨“空间的生产”的逻辑体系及其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城镇化背后的动力机制,探寻更加科学、可持续的空间治理策略与路径,以期推动城镇化向着更高质量、更和谐的人居环境方向发展。

研究背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挑战不平衡发展: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城市病: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农民工权益保障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等手段,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探讨“空间的生产”理论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价值指导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和生产性,认为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载体。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

《城市论》:一部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力作作者:金雄伟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第20期城市兴则天下兴,城市稳则天下稳,城市安则天下安。

城市化已成为人类进步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核心动力。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60年后的今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旧城消失、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诸多城市“综合病”。

如何破解城市面临的众多问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城市党委、政府面临的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

值此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出版了一套图书:《城市论——以杭州为例》,对毛泽东同志60年前提出的重大历史性课题的作出了很好地回答。

此书作者王国平是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他就任杭州市委书记的十年,也是杭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

十年来,杭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不仅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保持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成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城市论》一书从城市面临的挑战、城市地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城市文化、城市法治、城市定位、城市的水、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城市住房、城市教育、城市发展模式、城市人才、城市农民工、城市社区、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群、城市“三农”、城市公共治理等24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梳理和研究。

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杭州城市建设与发展实践为基础,用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审视城市、研究城市,在国外“城市更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新理念。

这一理念把科学发展观引入了“城市更新”,把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对于促进城镇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是指那些能够促进城市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能源技术、循环经济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

采用这些关键技术,可以推动城镇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能源的清洁利用和节约;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交通拥堵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

与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相辅相成的是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装备。

这些装备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应用的工具和手段。

例如,清洁能源装备如太阳能发电装备、风力发电装备等,可以提供清洁能源供应;垃圾处理装备如生物处理装备、垃圾焚烧装备等,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智能交通装备如智能交通控制设备、无人驾驶技术等,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节能减排装备如智能家居装备、工业节能装备等,可以帮助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研发和应用这些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可以有效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本文将重点从技术与装备两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能够为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首先概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背景,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2.1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详细探讨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

辽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辽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际面板数据 的单位根检验[ ] J .特区经济 , 1 ( )2 3 2 5 2 0 6 : — 5. 0 5 [ ] 晓红.基 于 E E 9刘 L S模型 的江 苏农 村 居 民消 费结 构 实证 分 析 [] 江苏农业科学 , 1 ( ) 56— 8 . J. 2 0 6 :8 5 8 0 [0 王少国 , 1] 王 镇.中国城 乡收入差距 适度水平 的经济效率 分析 [ ] 南开经济研究 , 0 ( ) 1 8 18 J. 2 96 : — 4. 0 3 [ 1 张东辉 , 1] 司志宾.收入分配 、 消费需求 与经济 增长——来 自中国 农村 的证据 [ ]福 建论坛 : J. 人文社会科 学版,06 9 : 1 . 20 ( )9— 3 [2 臧旭恒 , 1] 张继海.收入分配对 中国城镇居 民消 费需求影 响的实
等多方面因素相联系 , 建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体 系, 才能对
城镇化作 出正确 的评 价 。参照 陈玉梅等 的研究 成果 。J , 通过相关 的数据分析可以得 出如下结 论 : 城镇化 水平与人均 G P收入呈现正相关 。辽宁省 4 D _ 4个县 ( ) 市 的城镇化情况 和
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都有呈现 出正相关的关 系。而且城镇 化
城镇为中心、 以农村为基础 , 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
关 于城镇化 的定义 , 同学者从各 自的研 究领域和研 究 不 对象给予了不 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城镇化作为整个城市化过 程的重要侧 面, 是城 市化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主要是指以 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 , 实现农村人 口由第一产业向二 、 三 产业的转换 过程 , 居住 地 由农村 区域 向城镇 区域 ( 主要 为农 村小城镇) 迁移 的空 间聚集过 程 , 表现在农 民生 活水平 的提 高、 生活质量 的改善和整体科技 文化素质 的增 强。城镇化本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赵 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收稿日期:2020-09-12基金项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20KYR10)作者简介:赵 奎(1990—),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①笔者根据2010—2019年《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摘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基础上,运用熵值法、Moore值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GMM检验等方法对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布局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两者的耦合协调性水平由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演变,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型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大于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从产城融合视角可以实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互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21)02-0021-0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对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经济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会引发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组和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高,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城镇化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是释放经济内需的重要载体。

实践证明,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带来的人地关系不匹配、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承载力下降、城乡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开题报告综述研究背景

开题报告综述研究背景

开题报告综述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仍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

在此背景下,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问题及其内涵1.问题提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取某一领域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某一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某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措施;(4)政策建议及实施效果。

2.问题内涵本研究围绕某一领域,对该领域的现状、问题、对策及政策建议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某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规律,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一领域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发展规律,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目标如下:(1)梳理某一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2)分析某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措施;(4)提出政策建议及实施效果。

2.研究意义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某一领域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2)实践意义: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某一领域的改革与发展;(3)社会意义:有助于解决某一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4)政策意义: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策创新与完善。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某一领域进行综合研究。

2.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某一领域的理论体系;(2)对某一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炼关键变量;(3)构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4)运用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5)总结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

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

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4.城镇体系研究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重点的探索——以武义县中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重点的探索——以武义县中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重点的探索——以武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杨小燕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下,我国城市正从GDP导向的发展模式向幸福感为导向的可持续模式转变。

城市规划迎来新的改革时期和创新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总体城市设计也进入了历史之交时期。

试图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总体城市设计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认识出发,探索新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并在武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实际应用中,通过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提升城市吸引力,助推武义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变。

并以实施为导向,通过成果转译将“设计”转化为“项目”,传递到各层次规划中。

关键词:三重价值;公共领域;成果转译;差异管控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cities in our country are transforming from GDP-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 to happiness-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Urban design is facing a new reform era and innovative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in China also goes into a period of histo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priority of new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from the realistic problems and value recognition of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enhance the urban attractiveness by 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areas to promote Wuyi to transform from industrial city to tourist city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of central area of Wuyi County. Guid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it also tries to transform “designs” to “items” by achievements translation and transmit to programs at all levels.Key words:triple value ; public area ; achievement translation ; difference control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7)-12-24(8)作者简介杨小燕,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一所所长,工程师。

城镇体系的理论基础-集聚与扩散

城镇体系的理论基础-集聚与扩散
特征
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地域 性。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城镇体系的形成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是决定性因素。随着经 济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城镇体系。
发展
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城市不断出现,原有城 市也可能发生性质、规模和类型的改变。城镇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包括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 和再城市化等阶段。
城乡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 善
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使得城 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降低 了信息、物质和人口流动的成 本,促进了扩散的发生。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 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质量逐 渐下降,部分居民为了追求更 好的生活环境选择迁往郊区或 农村地区。
扩散的影响因素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随着城市集聚程度的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 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
扩散促进集聚
周边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发展也会对城市集聚产生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同时,周边地区的发展也可以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改善城市居 民的生活质量。
03 集聚理论
集聚经济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
集聚经济是指企业在特定区域内的集 中分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 效应是由于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 而产生的。
类型
根据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可以分为 马歇尔集聚经济、雅各布斯集聚经济 和新型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
外部经济性

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文献综述

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文献综述

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文献综述摘要:城市包容性发展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它能否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或者成为更高的发展形式,倍受学术界的关注。

但是究竟什么是城市包容性发展,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包容性发展应该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

因此,对于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城镇化关系问题的整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理论问题的认识,而且也能帮助我们运用于实践——真正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包容性发展新型城镇化引言最近几年来,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已经成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热点研究领域。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两次重要会议和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包容性发展主题的重要演讲发起了我国对包容性发展研究的新高潮。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实践探索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国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学术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内涵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实质核心上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对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文献进行整理。

一、城市包容性发展理念(一)包容性发展理念萌芽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率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地讨论。

但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仍是单纯的经济数量增长而没有加入对人的关怀。

从2008年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包容性”的问题开始发表数篇演讲,并将“增长”这一单一的概念推动至“发展”的理念,掀起了研究与实践“包容性发展”的新高潮。

张梅玲、陈华(2011)指出,“包容性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这就把单纯由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研究延生到不仅注重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发展问题而且关注人们生活等各方面发展质量问题上来了。

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大背景下,城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忽视。

特别是农村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的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首先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包括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等方面。

随后,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具体影响,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低碳生活、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而且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我国的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农村人口城镇化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这一进程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农村地区逐渐发展出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

然而,这个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种迁移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城市的资源环境产生了压力。

城市需要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满足这些新居民的需求,这无疑增加了城市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被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服务业所替代。

这种转变虽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

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

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进展及展望
城 市 化 的 质 量 密 切 相 关 。 陈 东 等 认 为 基 础 设 施 的 改 善 和 生 活 条 件 提 高 的 步 伐 人 口的 过 度 聚 集 是 制 约 城 市 化 发
质 量 的现 状 ,评价 城 市化 人 口的 衣食
住 行 ,安 居 乐 业 为 目标 ; 是 推 进 城 二
个跨 学科 综合 性 、复 杂性和 现 实
性 的 难 题 。全 面 了 解 城 市 化 发 展 质 量 的 内 涵 ,研 究 城 市 化 发 展 质 量 的 调 控
市化 系统发展的 动 力强度 ” .即经济 发展 水平质 量 : 三是 体现 城市化 发展 的内在机理 结构 分 工的 协 调性 . 即社 会 、经济 、政治领域 的协 调发展 : 四是 城市化 发展 在不 同阶段体 现 出的 发展 的 公平性 即城 乡差距是 否随 着城 市化 的发展 而加 剧 ,不 能 以牺 牲
内涵.但至今尚未形成对 质量 的共识,缺乏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影响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系统
探讨。方法方面尝试建立多种测度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方法模型 ,但未形成通用范式。 实践方面形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 过快 过慢”两种对立的观点 .但 尚未达成共识 ,但
仍未将 提质 摆在首要位置 且缺少有效的调控策略 。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应注重城市化
农 村 为 代 价 加 速 城 市 化 进 程 。另 外 国
机理及 演 变规律 ,尤其是 准确 把握 城
市 化 发 展 水 平 与 城 市 化 发 展 质 量 的 互 动 发 展 关 系 对 城 市 化 发 展 质 量 进 行
尽可 能准 确 的综合 测度 .需要 累积有 关城 市化 、城 市化质 量及城 市 化质量 相 关研 究方 面的基本 理论 知识 和最新 研 究进 展 为 进一步 研究 奠定理 论与

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城镇化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公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当前全球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约束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正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金融通过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促进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绿色金融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绿色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方面,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表明,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将其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明确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

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截至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前列。

中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实践,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均设立了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推出了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布局绿色金融领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绿色金融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5)2. 文献综述 (6)2.1 城镇化与消费率的关系 (7)2.2 城镇化对消费率影响的作用机制 (8)2.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与本研究的发展 (9)3. 城镇化对消费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11)3.1 城镇化理论基础 (12)3.2 消费率定义与测算方法 (13)3.3 城镇化对消费率影响的理论假设 (14)4. 城镇化对消费率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15)4.1 收入水平与消费率的关联分析 (17)4.2 城镇化过程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18)4.3 城镇化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0)4.4 教育与消费率的关系 (21)4.5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影响 (22)5. 实证分析设计 (23)5.1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24)5.2 模型设定与方法选择 (26)5.3 稳健性检验与缓解 (27)6. 实证结果与分析 (27)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8)6.2 回归分析结果 (29)6.3 稳健性检验结果 (31)7.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7.1 主要研究结论 (33)7.2 政策含义与建议 (34)7.3 对后续研究的发展 (35)8.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37)8.1 研究局限性 (37)8.2 未来研究方向 (38)8.3 研究的扩展应用 (39)1. 内容概要本文探析城镇化进程对消费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分析阐述城镇化与消费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城镇化进程如何推动消费率的增长。

详细阐述城镇化对消费率影响的多个作用机制,包括:人力流动和收入分配:城镇化聚集人力资源,促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并带来更合理的收入分配,从而增加消费能力;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环境:城镇化带来完善的交通、信息、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更丰富的消费选择;文化观念转变和消费需求升级:城镇化伴随着文化观念的转变,居民的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精细化,从基本满足向品质追求转变。

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

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

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应该包括对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的简要介绍和背景说明。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城镇有机固废的定义和范围进行概述,说明这些固废所包括的内容和数量,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2. 介绍当前城镇有机固废处理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例如填埋、焚烧等传统处理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 引出高值化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开发这些技术对于解决城镇有机固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简要描述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为后续的章节内容做铺垫,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概述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交代引言部分的主题和要点,引发读者对这个议题的兴趣和思考,并为正文部分的展开做好铺垫。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和现状,引发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描述本文的结构,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对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及示范的分析和探讨的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城镇有机固废概况、高值化利用技术和技术示范案例三个小节。

城镇有机固废概况部分将介绍城镇有机固废的来源、数量和特点,为后续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和示范案例部分提供依据。

高值化利用技术部分将深入探讨城镇有机固废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技术示范案例部分将介绍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的成功示范案例,以此为借鉴,加速该领域的发展和推广。

结论部分分为总结、展望和实践意义三个小节。

总结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展望部分将展望城镇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FDI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开题报告

FDI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开题报告

FDI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互动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FDI(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渠道之一。

在中国,FDI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特别是自19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FDI不断地涌入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城镇化发展战略和计划,以推动城市和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在此背景下,FDI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深入研究FDI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FDI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2019年江苏省FDI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595.3亿美元,占全国FDI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为10.4%,居全国第三位。

同时,江苏省也是中国城镇化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3.8%,处于全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之列。

因此,研究FDI和江苏省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为全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也可以为江苏省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建议和经验总结。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FDI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FDI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并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探究FDI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江苏省FDI的实际情况和对城镇化的影响,同时分析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3.分析FDI对江苏省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包括FDI对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环境和城市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揭示FDI和城镇化关系的内在逻辑和要素。

4.评估FDI对江苏省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包括FDI对城市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市社会福利和城市治理的影响效应,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FDI与城镇化的效应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研究领域大致囊括:
1)城镇化的含义(内涵、外延、实质)
2)西方城镇化发展过程与特征分析
3)我国城镇化进程、特征与传统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4)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5)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人文地理学》P207-210)
6)城镇化的水平测度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7)新型城镇化
8)城镇化发展模式(多元模式??)
9)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详细问题(总规、详规)
10)城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方法主要针对城镇化水平测度)。

上学期开设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的有:
1)王发曾老师:第五章区域城镇化进程控制;“新型城镇化的中原实践”(讲座);城市体系发展规划(课题)
2)徐晓霞老师:第一章城市化(1、2、3、4)
3)学生针对城镇化相关问题分组制作PPT并进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