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说统计三部分之二

合集下载

小胖说统计之临床试验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小胖说统计之临床试验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小胖说统计之临床试验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The purpose of the field of statistics is to characterize a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 sample taken from that population。

上述论述中,包含的三个要素是population、samples和characterization。

那么具体怎么characterization呢?无非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所谓的descriptive statistics(描述性统计分析),一种是inferential statistics(推断性统计分析)。

具体到我们的临床试验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占到了我们最后统计分析报告的绝大部分,这是因为除了你事先有检验假设的一些终点的分析会用到推断性统计分析外,你几乎所有的人口学和基线变量的总结、疗效数据的总结、安全性数据的总结都要用到描述性统计分析。

而具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又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有不同的描述方式,对于连续性变量来说,我们最常用到的是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对于分类型变量来说,主要用到的是频数表的方式即频数及百分比;对于time to event数据来说,我们则最主要基于Kaplan-Meier来进行统计描述。

此外,除了用表格的形式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描述性总结之外,我们还会用到一些figures来进行统计描述,最常见的如Line Plot,Bar Chart,Box Plot,K-M curve等。

我们在统计分析计划或研究方案中的统计分析部分,特别是在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中一般会对描述性统计分析常有以下类似的描述:对于连续型变量,将列出未缺失的受试者个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

对于分类变量,将以频数表的形式(频数和百分数)列出。

而有些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计划会对各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量的小数位数加以规定,从而使table更加标准化,当然小数位数的规定也不是绝对统一的标准,以下的例子的描述供大家参考:对于连续型变量,将列出未缺失的受试者个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2.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分数的理解。

3.根据对分数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取其中的几份也可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引入课题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想:上面分别把什么平均分?(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2.过渡(1)上面又是把什么平均分?(2)用剪刀把4个小正方形剪开,一个小正方形个数是总个数的几分之几呢?这时又是把什么平均分的?把几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1)(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初步感知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课件动态演示第100页例1(1)右侧的图。

(2)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3)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1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4)课件演示: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用集合圈将4个正方形圈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4 个小正方形的。

每份是几个小正方形呢?(5)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份呢?分别是几个小正方形?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2)的图,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3)1 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你能说说这个表示的意思吗?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4)1 份是苹果总数的,那这一份有几个苹果呢?谁能完整地说一说?(5)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有几个苹果?3份呢?3.自主探索,加深认识。

(1)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请学生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每份分别有几个苹果?(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3)汇报交流。

(4)对比提升。

课件闪动其中的一份,追问:都是一份,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4.比较辨析,提升认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设计说明复习是对已学知识加以回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过程,不是讲授新知识,因此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到本册教材为止,小学阶段的三种统计图已经全部教学结束,所以在本节课中要特别注重三种统计图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根据统计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图,不同的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哪些信息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归纳整理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

借鉴教材“独立思考”板块,引导学生从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和分段整理、分析数据等方面进行回忆整理。

2、学生汇报,相互补充。

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学生对统计图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分类整理1、复习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回顾。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们对扇形统计图有哪些了解?(①特点: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②作用: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以及各部分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106页1题。

①呈现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②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根据统计要求选择恰当的统计图。

(1)呈现问题: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课件出示)王羽家去年1~6月份支出情况统计表略(2)明确三种统计图的作用。

师:你们知道三种统计图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和作用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统计初步 沪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统计初步 沪教版(含答案)

统计初步例1: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读书活动,上周到图书馆借书情况如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1)第天借书大于或等于70本?(2)这一周平均每天借书多少本?(按5天计算,计算结果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个位)教法说明:观察图形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统计表的名字是什么便于了解在做什么统计。

答案:(1)2、3、5 (2)70本例2:上海市2001年~2007年个人车辆拥有量统计表如下,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上海市2001年~2007年个人车辆拥有量统计表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轿车(万辆) 6.7 10.8 16.7 24.3 32.2 40.9 50.2(1)2001年~2007年,上海市个人轿车拥有量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哪年和哪年之间?(2)根据折线统计图,请你尝试分析这几年以来上海市个人轿车拥有量的发展情况。

教法说明:熟练条形统计图绘图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注意作图的美观。

答案:(1)画图略(2)叙述合理即可例3:(1)根据下面的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

百联家电商场2005~2008年销售手机统计表季度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销售手机(部)1280 1370 1360 1550(2)填空①()年到()年销售量增加最快。

② 2006年比2005年多销售()部手机。

期末模拟测试卷第一部分(36%)1.直接写出得数(6% 每小题1分)(1)3.6+4.85=(2)1-104=(3)1.6×0.5=(4)0.36÷0.9=(5)10÷0.01×0.1=(6)9.8×1.9(估算)≈2.用递等式计算(12% 每小题3分)(1)132-1.05÷10.5+27 (2)[4.75+8.4÷(9.2-6.8)] ×40(3)3.8×13+8.7×38 (4)[0.85+(9.25+0.65)÷0.2] ×20()120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300140015001600(2)10.8L=()cm³ 2.8m²+50dm²=()dm²800dm³=()m³150分=()小时(3)一个纯小数由6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用四舍五入凑整到十分位是()。

重心 三分之二定理

重心 三分之二定理

重心三分之二定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重心三分之二定理,又称为古斯塔夫森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这个定理是指对于一个任意形状的三角形来说,通过连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个中点,可以将三角形分成六个小三角形。

这六个小三角形中,其中三个小三角形的重心正好构成原始三角形的重心,并且这个重心到原始三角形的重心之间的距离是原始三角形重心到每个边中点的距离的三分之二。

重心三分之二定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的重心和边中点之间的重要几何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定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结构,从而更好地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要证明重心三分之二定理,我们可以利用向量和中点定理来进行推导。

我们设原始三角形ABC的重心为G,连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和三个中点,分别记作A', B'和C'。

根据中点定理,我们知道连接两个三角形边中点的线段与这两个边中点之间的中点形成的线段相等。

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等式:AG = 2A'GBG = 2B'GCG = 2C'G接下来,我们来证明三角形A'B'C'的重心H正好与原始三角形ABC的重心G重合。

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来表示重心:G = (A + B + C) / 3H = (A' + B' + C') / 3由于A', B'和C'分别是AB, BC和CA的中点,我们可以利用向量的性质得到:将A', B'和C'代入H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得到:H = ((A + B) / 2 + (B + C) / 2 + (C + A) / 2) / 3= ((A + B + B + C + C + A) / 2) / 3= (2A + 2B + 2C) / 6= (A + B + C) / 3= G我们来证明重心G到重心H的距离为重心到每个边中点的距离的三分之二。

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是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是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是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问题背景和分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数学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与比例和分数有关。

比如,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是多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计算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三分之二的含义。

三分之二表示一个整体的三分之二部分。

因此,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 9 × (2/3)
将分数转换为整数,我们可以得到:
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 6
所以,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等于6张大饼。

【画图解释】
为了更直观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图。

假设这九张大饼是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代表一个大饼。

然后,我们可以将中间的部分(两个大饼)涂色,表示三分之二。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看出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等于6张大饼。

【结论和实用建议】
总之,九张大饼的三分之二等于6张大饼。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部分,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熟练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对于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至
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应用于其他类似的问题,如“三杯水的一半是多少?”等。

2除以三分之二选择题

2除以三分之二选择题

2除以三分之二选择题当学生们整装待发,迈入考场的时候,或许有一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会让他们陷入犹豫之中。

那就是2除以三分之二的结果是多少?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实则深刻地考察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答案。

2除以三分之二等于多少可以转变成2乘以2/3等于多少。

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将2乘以2/3看作2个2/3的累加。

2/3代表了2的三等分之一,所以2个2/3就是2的三等分的两倍。

进一步计算可得,2乘以2/3等于4/3。

然而,这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并不是该题真正考察的重点。

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数学的角度深入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将问题抽象为更一般的形式,即a除以b的结果是多少。

在数学中,除法可以等效为分数除法或小数除法。

通过将除法转化为分数除法,我们可以将2除以三分之二等价问的求2除以2/3。

而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以倒数,即变为求2乘以3/2。

进一步计算可得,2乘以3/2等于3。

这个答案令人感到奇怪。

为什么同样的题目,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却不同呢?这是因为在数学中,我们遵循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不是单纯的数值计算。

当我们在解答2除以三分之二的时候,我们选择采用分数除法的形式,这就决定了我们采用乘以倒数的方式计算。

而对于2乘以2/3,我们采用的是乘法的形式,结果也自然不同。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实际的应用。

比如,一个杯子装满水后,我们需要喝掉其中的三分之二后剩下的水量是多少?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答案是1/3。

但是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把一个杯子中的水分为三等分,然后喝掉其中的两份,剩下的自然就是一份了。

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想象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得到和计算结果相同的答案。

从这个选择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虽然其中的计算过程很简单,但是背后却蕴含着深邃的数学原理。

数学让我们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 求和 -回复

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 求和 -回复

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求和-回复题目: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引言:数学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求解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蕴含了非常复杂的数学思维和技巧。

本文将逐步为大家揭示如何求解这一问题。

第一步:理解无穷次方的概念在数学中,无穷次方是指一个数经过无限次的乘法运算后所得到的结果。

对于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即需要计算不断将三分之二乘以自身的结果,并将所有结果相加。

第二步:计算三分之二的平方、立方、四次方等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我们首先计算三分之二的平方、立方以及四次方等,并观察规律。

具体计算如下:- 三分之二的平方:(3/2)^2 = 9/4- 三分之二的立方:(3/2)^3 = 27/8- 三分之二的四次方:(3/2)^4 = 81/16可以观察到,每一次幂的结果都是前一次幂的结果乘以三分之二这个数。

第三步:推导无穷次方之和的公式现在,我们来寻找一个规律,以便找到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的公式。

思考前面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三分之二的平方= 9/4- 三分之二的立方= (9/4) * (3/2) = (3/2)^2 * (3/2) = (3/2)^3- 三分之二的四次方= (9/4) * (3/2) = (3/2)^3 * (3/2) = (3/2)^4 由此可见,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可以写成:(3/2)^(n+1),其中n为幂。

第四步:无穷级数求和公式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求解无穷级数的公式。

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是几何级数求和公式:无穷级数求和公式:S = a/(1-r),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将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应用到几何级数求和公式中,得到:S = (3/2)/(1 - 3/2) = (3/2)/(1/2) = 3通过这一推导,我们得到了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为3的结论。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一步一步地回答了关于三分之二的无穷次方之和的问题。

首先理解了无穷次方的概念,然后计算了三分之二的平方、立方和四次方等,找到了规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里含有七分之三,七分之二,四分之一的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里含有七分之三,七分之二,四分之一的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里含有七分之三,七分之二,四分之
一的题
摘要:
1.题目背景及要求
2.题目涉及的分数知识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总结及建议
正文:
一、题目背景及要求
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分数的知识。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我们遇到了一些涉及七分之三、七分之二和四分之一的题目。

这些题目旨在帮助我们巩固和运用分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涉及的分数知识
1.七分之三:表示将整体分为七份,其中取三份的部分。

2.七分之二:表示将整体分为七份,其中取两份的部分。

3.四分之一:表示将整体分为四份,其中取一份的部分。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解决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与分数知识相结合。

以下是解决这类题目的一些建议:
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问题中涉及的分数信息。

2.根据题目要求,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逐步解决问题。

3.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最终答案。

四、总结及建议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练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解题速度。

2.注意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答案合理。

3.多做练习,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题目在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掌握好分数知识,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小胖说统计

小胖说统计

小胖说统计缺失值(二十一)前文中,小胖一再提及在缺失值处理的过程中,没有一种可以被广泛接受的方法。

因此,缺失值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的问题,现在对缺失值的研究已经成为统计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但值得欣慰的是,对于缺失值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和原则,在小胖结束这个缺失值系列的最后,我们来最后总结一下缺失值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1)尽量避免缺失值所谓预防第一,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预防问题的发生。

(2)事先确定统计方法缺失值的处理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在研究方案中的统计方法部分中预先确定缺失值的处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部分应该包括缺失值处理方法选择的详细描述以及此种方法是最佳选择的理由。

灵敏度分析也应该在研究方案中或者统计分析计划书中加以计划和描述。

由于一些问题的不可预见性,允许在统计分析计划书中或在临床试验结束时的数据盲态审核过程中对研究方案中缺失值的处理方法进行更新。

相应的不同或者修正应该以书面的形式明确说明。

另外,这些不同或修正的时间点以及数据的盲态应该明确规定。

(3)缺失值的量化应该列出治疗组间缺失值出现的比例和时间的不同。

对缺失值出现不平衡的相关原因以及有缺失值的和没有缺失值的患者是否有不同的基线特征都应该进行分析。

(4)Sensitivity analysisSensitivity analysis即不同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对研究结果影响的分析,将有助于选择一个实际可行的缺失值处理方法。

这些Sensitivity analysis可作为主要分析的一个支持性分析。

(5)研究报告事先确定的缺失值的处理方法以及以后对这种方法的任何修正都应该在统计方法部分有一个详细的描述。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的缺失值的数量、缺失时间、类型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的讨论都应该包括在研究报告中。

报告Sensitivity analysis的结果来证实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三分之二等于百分之几

三分之二等于百分之几

三分之二等于百分之几
2/3=2÷3X100%=0.6666666≈66.7%
三分之二化成百分数是66.7%。

分析过程如下:
(1)第一步把三分之二化成小数,化小数的方法是2÷3=0.667。

(2)0.667化成百分数可以先写成0.667/1,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100,得到百分数,即66.7%。

扩展资料: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

如:75%可化为0.75
(2)小数化百分数:加上百分号,小数点右移两位。

如:0.62可化为62%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约分化简。

注意:当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时,要先把分子化成整数。

(2)分数化百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后,再化成百分数。

1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1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1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1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解:依题意得,
10的3分之2
=10×3分之2
=3分之20
答:10的3分之2是3分之20.
九分之四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九分之四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九分之四乘三分之二等于二十七分之八,三分之二除九分之四等于二分之三
0.48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0.32
744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解:依题意得,
744的3分之2
=744×3分之2
=496
答:744的3分之2是496.
10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66.6后面无限回圈
60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是:60×3分之2=40
如有不明白,可以追问
如有帮助,记得采纳,谢谢
0.46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0.46的三分之二是
0.46 x 2/3 = 46/100 x 2/3 = 46/150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24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24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解:
24×2/3=16
答:24的三分之二16. 132的三分之二是多少
解:依题意得,
132的3分之2
=132×3分之2
=88
答:132的3分之2是88.。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若干问题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若干问题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若干问题——《小胖说统计》系列日志节选(一)前言“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

靠研究其他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

这不是对统计学的轻视,这是因为对很多寄主来说,如果没有寄生虫就会死。

对有的动物来说,如果没有寄生虫就不能消化它们的食物。

因此,人类奋斗的很多领域,如果没有统计学,虽然不会死亡,但一定会变得很弱”-L.J.Savage“统计思维总有一天会像读与写一样成为一个有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

”-H.G.Wells统计学研究的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由解决其他领域内的问题而存在并发展。

这一点对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学也不例外,临床试验的大力发展催生并发展了统计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对于每个从事临床试验工作的人来说,我们并不都需要你通晓每种统计方法的由来,我们需要的是你用一种统计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判断临床试验中的问题。

基于此小胖结合自己在临床试验生物统计方面微不足道的经历,于2008年6月推出了自己的日志系列《小胖说统计》,初衷在于在不侧重复杂的统计理论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简单介绍一下临床试验中一些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并希望能成为和广大临床试验同行进行交流的平台。

承蒙广大网友的抬爱,《小胖说统计》推出后受到了大家的认可,至今已发表约180篇博文。

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应广大网友的要求,特对《小胖说统计》中的主要内容加以节选,所有内容均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小胖说统计》系列日志将会继续进行持续更新,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链接: /2113/ucenterhome/5612在此对长期关注和支持《小胖说统计》系列日志的公卫论坛和药物临床试验论坛的广大坛友表示感谢。

统计学是一门科学、一种技术和一门艺术,小胖也只是个入门者,最后借用一论坛网友的话,我是一只小蜗牛,笨笨的,不懈的……小胖(Michael Wen,闻增玉)2009年10月目录前言 (2)一、认识α和β (5)二、临床试验生物统计的BIBLE (6)三、如何从统计角度来review研究方案 (8)四、验证性试验和探索性试验 (11)五、临床试验研究人群的选择 (13)六、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14)七、复合终点 (17)八、盲法 (20)九、随机化 (23)十、研究设计 (33)十一、多中心临床试验 (38)十二、优效性试验 (42)十三、非劣效试验 (47)十四、非劣效试验和优效试验的转换 (55)十五、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 (57)十六、中期分析 (78)十七、分析集 (99)十八、缺失值 (114)十九、离群值 (138)二十、参数估计、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146)二十一、基线数据分析 (152)二十二、协变量 (155)二十三、亚组分析 (162)二十四、临床试验中的多重性问题 (171)一、认识α和β要了解生物统计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首先需从认识α,β开始,就是这两个不起眼的符号几乎贯穿了临床试验生物统计的始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平均数1. 教学目标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2、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3、经历观察思考的过程,感受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找出样本资料的总数和个数,并能够理解平均数=总和÷个数.能熟练找出样本资料的总数和个数。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情境引入⑴师:前几天,学校进行了教师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打靶比赛时,语文组派出了6名老师,数学组派出了5名老师。

师:第一轮,语文老师得分7环,数学老师得分9分,这一轮谁比较厉害?生:数学老师比较厉害。

师:第二轮,语文老师得了10分,数学老师得了9分,这一轮谁比较厉害?生:语文老师比较厉害。

师:到底谁比较厉害,接着往下看。

(出示完整数据)师:这回该怎么比?预设1生1:可以比总数,看看哪组得分高。

生2:比总数的话不公平,因为数学组的人数比语文组少,所以应该比平均数。

预设2:生:可以比平均数师:那可不可以比总数呢?生:比总数的话不公平,因为数学组的人数比语文组少,所以应该比平均数。

二、揭示课题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平均数(板书)。

三、新课探究探究一、算术平均数的意义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师: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平均得分应该怎么求呢?学生尝试计算汇报交流生:语文老师:(7+10+6+7+6+9)÷6=7.5(环)数学老师:(9+9+5+8+9)÷5=8(环)师:为什么语文老师除以6,而数学老师除以5呢?生:因为语文老师有6人,而数学老师有5人。

师:那应该怎么计算平均数?生:先把总和求出来,再除以人数就可以了。

小结: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和÷个数(板书)平均成绩能反映这一组的总体水平探究二、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师:英语老师派出了6名,成绩如下图所示(865476)(插入条形统计图)请你先估计一下,英语老师的平均得分大约是多少?学生猜测:6、5.5、6.5……追问:可能大于8吗?生:不可能,因为最多的只有8,平均分不可能超过8.师:那会不会小于4呢?生:不可能,最少的都有4,平均分怎么可能低于4.师:所以,英语老师的平均得分在那两个数之间。

五年级下册数学果汁的题目三分之几的题目

五年级下册数学果汁的题目三分之几的题目

五年级下册数学果汁的题目三分之几的题目五年级下册数学果汁的题目三分之几的题目一、前言学习数学是一个透过问题和应用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题目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过程。

本文主要介绍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题目三分之几” 的具体情况和解题方法,希望能够对学习数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二、概述“题目三分之几”是指数学中一类基于比例和分数的题目,通常是以问句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计算出题目中给出的比例或者分数,也许有一些带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例如:现在班级里60%的学生喜欢喝柠檬汁,如果班级有50名学生,那么有多少名学生喜欢喝柠檬汁?三、解题方法解题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们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

1. 将比例转换为分数:首先将比例转换成分数,然后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公因数,得到最简分数,最后计算出分数的值。

例如:已知一杯果汁中水和果汁的比为3:5,如果这杯果汁有600毫升,那么其中有多少毫升是水?解:水和果汁的比为3:5,所以水的分数为3/8,果汁的分数为5/8。

果汁有600毫升,所以3/8的水的毫升数是(3/8)*600=225毫升,所以水的毫升数为225毫升。

2. 反比例计算:将一个数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若干份后,其中一份与总数的比例,与这个数分成的份数成反比。

例如:在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千米,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0千米,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求实际距离。

解:根据比例尺可以知道,在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500000米=3000000米。

因为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0千米,所以6份中有1份代表实际距离的30千米,所以实际距离为(30/6)*1=5千米。

3. 分数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都可以通过化简为通分、分子分母分别运算来完成。

例如:现在班级里60%的学生喜欢喝柠檬汁,如果班级有50名学生,那么有多少名学生喜欢喝柠檬汁?解:班级里60%的学生喜欢喝柠檬汁,也就是有50*60%=30名学生喜欢喝柠檬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胖说统计之七十六: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八)
已有 286 次阅读 2009-5-27 16:13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八) 上篇博文中,小胖提到了样本量计算的几个决定因素及其与样本量大小的关系。 众所周知, 样本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临床试验 budget 的大小, 现在很多情况下, 大家的 budget 都是有限的,那么当统计师给你算出一个样本量来,结果你的 budget 不够,那该怎么办呢?小胖有以下建议: (1)降低你的 statistical power (2)增大 minimum detectable effect size,就是我们最通俗说的 difference (3)我们不推荐改变你的方差、显著性水平等 (4)如果这些改变还没有达到你的 budget 的要求,那么你只有两种选择了: A. 等到你的钱够了再做 B. 按现有的钱做,可试验结果可能是 inconclusive,那你这个试验就只能当 作 pilot study 或 exploratory study 来用了 其实上边所说的,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样本量的计算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一门 艺术,而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需要更多的权衡和智慧„
小胖说统计之七十八: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十)
热度 1 已有 314 次阅读 2009-6-1 15:10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十) 前边的博文小胖介绍的都是基于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的样本量计算方法, 其实 在我们的临床试验中特别是在肿瘤临床试验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变量类型, 即 time to event(时间事件)变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存数据,比较常见 的如 OS(总体生存)、PFS(未进展生存)等。这类试验的样本量的计算与传统 的样本量计算有所不同,从本篇博文开始,小胖将就这种类型试验的样本量的计 算作一简单介绍。 例 8:N Engl J Med. 2009 Feb 5;360(6):563-72 Chemotherapy, bevacizumab, and cetuximab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基本的研究设计情况:随机、开放的 III 期研究,受试者按照 1:1 的比例被随 机分配到 capecitabine–bevacizumab (CB)组和 capecitabine–bevacizumab–cetuximab (CBC)组。 主要终点:未进展生存(PFS) 样本量确定的描述: It was estimated that with 540 events (progression or death), a two-sided log-rank test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5% would have a power of 80% to detect a difference in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11 to 14 months (hazard ratio, 0.79). On the assumption of an accrual and follow-up period
With the assumption of an equivalence region of 0•4% and sta% for the differences of haemoglobin A1c redu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e-sided therapeutic non-inferiority can be shown with an error of α =0•025 (one-sided) and β =0•2 with 167 participants per group (total of 334 participants). 非劣效试验样本量计算与我们前边提及的优效性样本量的计算公式基本一致, 只 是用非劣效界值来取代了 Δ (希望检测出的差异值),另外最大的区别在于 α 以及单双侧检验的选择。 以上边的临床试验为例,非劣效试验一般选择单侧,而 α 值一般选择 0.025,即 α =0.025(单侧),这时你会发现 β 为 0.2,f(α ,β )值其实是与 α =0.05 (双侧)相同的,都约为 7.85。在这个意义上,非劣效试验样本量的计算其实 与前边所提及的样本量的计算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叙述上有所不同罢了。 另外,特别提出的一点就是现在非劣效试验开始不接受 α =0.05(单侧),因此 我们以前所经常用到的 α =0.05(单侧)其值用 α =0.1(双侧)来代替,β 为 0.2,f(α ,β )=6.2 的做法应尽量避免。
小胖说统计之八十: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十二)
已有 211 次阅读 2009-6-3 15:20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十二) 上篇博文,我们简单介绍了,events 的计算方法,那么 events 确定后,最终还 是要确定入组的受试者数,那具体怎么确定呢?
小胖说统计之七十九: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 (十一)
已有 330 次阅读 2009-6-2 17:10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十一)
上文中列举了一个 time to event 变量样本量确定的例子,如前面所说这时样本 量的确定的第一步就是计算 events 数量, 那下边我们具体看一下 events 的计算 方法吧: 假设两组 1:1 随机分配: e=f(α ,β )×【(HR+1)×(HR+1)】/【(HR-1)×(HR-1)】 上述计算出来的 e 值就是总共需要的 events 数量。 其中 f(α ,β )和前边所提的一样,是根据 α 和 β 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值可 以参见前文所提的表格 HR 为 hazard ratio 从上边的计算公式来看,确定 events 数量的关键是确定 HR,而 HR 的简单估计 有两种方法: (1)根据 median survival time 来确定,比较简单的估计方法是: HR= 第一组的 median survival time/第二组的 median survival time; 例 8 中,HR 就是根据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来估计的,两 组的中位未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 11 个月和 14 个月,则 HR=11MONTHS/14MONTHS=0.79; (2)根据 Survival proportion at a given time 来确定,假设两组分别为 P1 和 P2 即: HR=log(P1)/ log (P2); 例 9 中,HR 就是根据安慰剂组和 letrozole (2.5 mg)组 4 年无病生存率 (four-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来估计的,两组 4 年无病生存率分 别为 88%和 90.5%,则 HR=log(0.88)/log(0.905)=0.78; 在这里小胖需要提一点就是,上述提到的只是用来对 HR 进行估计,并不代表平 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计算 HR。
小胖说统计之七十七: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九)
热度 1 已有 325 次阅读 2009-5-31 15:28 从临床试验实例来看样本量的计算(九) 以上所提到的样本量的计算的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都是优效性试验, 那么对于非 劣效试验,样本量的计算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介绍这个问题前,小胖需要让大家明确一点,在 FDA 的一般原则中,α =0.025 (单侧)与 α =0.05(双侧)是等同的,因此在非劣效试验的统计分析中一般有 两种构建可信区间的方法:97.5%单侧可信区间和 95%双侧可信区间,两者也是 等同的。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看下边的例子: 例 7:Lancet. 2008 Mar 29;371(9618):1073-84. Once-daily basal insulin glargine versus thrice-daily prandial insulin lispro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on oral hypoglycaemic agents (APOLLO): an ope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36 months, we planned to include approximately 750 patients in the study. 例 9:N Engl J Med. 2003 Nov 6;349(19):1793-802 A randomized trial of letrozol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fter five years of tamoxifen therapy for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基本的研究设计情况:随机、双盲、安慰剂的 III 期研究,受试者按照 1:1 的 比例被随机分配到 letrozole (2.5 mg)组和安慰剂组。 主要终点: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样本量确定的描述: The sample size was calculated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a four-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of 88 percent in the placebo group and the detection of a difference of 2.5 percent in the four-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hazard ratio for local or metastatic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or the diagnosis of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 0.78), with 80 percent power at a two-sided alpha level of 0.05. These assumptions necessitated the enrollment of 4800 women over a four-year period with two years of follow-up, accounting for 515 events. 以上所提到的两个例子是生存分析试验中计算样本量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 这个方法由 Freedman LS 提出,其发表的文章为 Tables of the number of patients required in clinical trials using the logrank test ,Stat Med. 1982 Apr-Jun;1(2):121-9. 大家可以从上边的两个例子中发现, 与先前提到的基于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额 样本量估算方法有所不同,基于 time to event 变量的样本量计算方法首先估算 的是 events 的数量。这一点其实是与 time to event 变量的性质相关的,在主 要终点是 time to event 变量的临床试验中,power 是由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 events 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直接由受试者的数量决定的。说白了,就是必须 由足够数量的病人进入试验,然后随访足够的时间,以便能观察到所需数量的 events。因此,这种临床试验样本量的确定一般要分两步:(1)先确定所需的 events 的数量;(2)确定所需受试者的数量。 下一篇博文中,小胖将具体介绍一下,上述两个例子中所用到的样本量的计算方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