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诊断提纲
名老中医祝味菊:诊断提纲善用验方
名老中医祝味菊:诊断提纲善用验方祝味菊(1884-1951年),晚年自号傲霜轩主。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先祖世代业医,童年随父入蜀,弱冠从其姑父裹理盐务于成都,其姑父先后请宿儒刘雨笙等授以医经。
1917年进入四川军医学校,攻读二年,后随该校日籍教师石田东渡日本考察医学,翌年回国。
曾任成都市政公所卫生科长,四川省立医院医务主任等职。
1926年由川来沪后,曾任中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神州医学总会执行委员,后任中国医学院附设新中国医学研究院院长和新中国医院院长等职。
《诊断提纲》证候证候云者,乃概括诸般之病状而言。
种类颇多,范围至广,而于诊断上之关系,殊深密切。
就中如舌苔之变化,寒热之真假,乃至神色声音之观察,皆为西医所不屑道。
而国医则视为临床医典中之鸿秘焉。
抑犹有言,国医之所以为国医者,亦于是乎在,舍此而欲他求,吾未见其有得也。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下例所举,不过全豹中之一斑耳。
1验舌:前人验舌之法,系将整个的舌,划分数部,如前中后左右,以配脏腑。
说近于鑿,殊不可信。
吾人就临床上之经验,以为舌之诊察,应分舌本与舌苔。
舌本者,即舌之体质,舌苔者,即附着于舌面之衣也。
其它凿说,概不与焉。
盖验舌本,可以辨气血之障碍。
验舌苔,可以明胃肠之变。
故本书于验舌,固重视其苔,而同时亦兼察其本也。
试约略分述于下。
白苔:微白而润者,为表寒。
白润中黑者,为里寒。
白而滑者,为水邪。
白而厚腻者,为中湿。
白而干燥者,为津伤。
白如积粉者,为疫疠。
同时更宜兼察其舌本,如舌本淡红者,为阳气不足,红者为化热之渐。
淡白者,为血虚。
萎白者,为亡血。
黄苔:微黄而润者,表证失汗,热郁于里。
纯黄而干者,为阳明府热。
纯黄而腻者,为湿已热化。
纯黄中黑而燥者,为热甚伤津。
(以上苔色,皆属鲜明。
若见晦暗者,多属假象。
即前人水极似火之谓。
临床家应加以郑重注意)舌本鲜绛者为里热已炽。
余则可与上述之舌本互参。
灰苔:有寒热之别。
如纯灰而润,舌本淡红,或暗紫者,为寒邪直中三阴,及伤生冷。
【火神派名老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带下
【⽕神派名⽼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带下带下盛⼩姐,症状表现:带下,脉息濡细。
证属阳虚中寒,脾湿下陷,治当与温中理脾,⽅⽤附⼦理中汤化裁。
药⽤:黄厚附9g,漂苍术6g,⽣⽩术9g,炮姜炭6g,⼤腹⽪9g,带⽪苓15g,⼤黄炭12g,胡芦巴6g,⽩鸡冠炭9g,桑寄⽣12g。
⼆诊:带下瘥,腹泻,脉细迟。
再与温中理脾,仍⽤桂附理中汤化裁。
药⽤:黄厚附12g,川桂枝4.5g,炮姜6g,⽣⽩术15g,西砂仁6g,⽣⾕芽12g,⼤黄炭6g,带⽪苓15g,破故纸12g,益智仁9g。
【评析】带下属于湿邪为盛,湿为阴邪,⾮阳不化。
治宜扶阳抑阴,⽅⽤附⼦理中汤化裁为正治之法。
但⽅中⼈参,祝味菊多舍⽽不⽤。
这是因为,祝味菊认为:“正⽓虚者,宁⽤附⼦⽽不⽤⼈参,以附⼦⾛⽽⼈参守也。
”除湿之品,必⽤利湿化浊之品,⽽湿浊去有两奈道路:⼀是从⼩便,⼆是从⼤便。
⽅中所加药物⽆⾮是增强⼆便之利湿浊之品。
阳虚以脾肾为中⼼,⽽益肾收敛之品具有双重作⽤,加⽤可提⾼临床疗效。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祝附⼦--祝味菊(⽕神派著名医家系列丛书)图书作者:傅⽂录编著出版公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7⽉图书推荐祝味菊(1884——1951)先⽣,20世纪初(民国时期)上海著名医家,“学贯中西。
擅⽤附⼦”(《海派中医》语),⼈送雅号“祝附⼦”,为沪上⽕神派领军⼈物。
傅⽂录编著的《祝附⼦(祝味菊)/⽕神派著名医家系列丛书》从⽣平轶事、学术思想、后世传承、医案评析等⽅⾯,对祝味菊的学术思想进⾏了详尽、客观、公正的分析、归纳与论述,对于学习、研究祝味菊学术思想,传承祝⽒学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
祝⽒《伤寒质难》⼀书为⽕神派临床研习的读本。
版权申明以上⽂章来源搜集于⽹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
请勿⽤作商务⽤途。
关于本公众号1、感谢关注本公众号,本公众号纯属个⼈兴趣。
纯属公益类型中医学习交流公众号。
祝味菊先生之思想理论
(一)温 补
祝氏用温药施温补法为最多,内外科皆常用之。如:肺结核用温补剂、阴疽溃疡施温补等。曾谓:“中医治肺结核无特效药物,予之所以能治愈肺病者,全恃大剂温补药物,补阳培阴,增气养血,鼓舞自身正气力量,以包围病灶与扑灭细菌,因而获得成功。”如赵君年五十许,身体虚弱,咳嗽不休,痰中带血,形消骨立,颧骨高耸,眼光锐利,令人望而生畏,病人自认为不起矣,尤以每晚低热,更令其烦恼不已,见医则问死朗。祝氏诊曰:肺结核病情深重,非不治之症,病人必须与医生配合,振起精神,防止消极,用药改弦易辙(前医多用养阴润肺之晶),首重鼓舞元气,汝病可望转机。处方:附子、黄芪、熟地,党参、当归,桂枝,炒白芍,磁石、炒白术、菟丝饼、仙灵脾、苏子,炙百部、炙紫苑,淮山药、麦芽,杏仁,3剂水煎服,另眼紫河车粉每日3克,连服7剂,诺症大喊,精神转佳而向愈。后嘱其每逢冬季,眼6―7剂补药及紫河车粉,随访健如常人。
(二)温潜
温潜之法,系祝氏根据仲景方桂枝龙骨牡蛎汤而立,即用附子之温与磁石龙齿之潜而成。凡见咯血。失眠、心悸怔忡,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用之甚验。尤以突出的是祝氏在辨伤寒证见神昏谵语时,能正确区分开是虚阳上浮而致,还是热人心包而生,前者用温潜之法,投附子、枣仁、磁石、龙齿之晶,而忌用后者之安宫牛黄丸及清宫汤之届。如祝氏洽―男患徐某,20岁,患伤寒,高热不退,渐至谵语,神志昏迷,名医皆用清宫汤合紫雪丹治之,罔效。邀请祝氏诊治,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谓:“神已衰矣,下能作热人心包之冶法”,遂以温潜法拟方:附子,活磁石,生龙齿、川桂枝,生白芍、酸枣亡,茯神、石菖蒲、仙半夏,远志等药,逐渐治愈。
(三)温凉并用
古方资寿解语汤(附子与羚羊同用)系治中风之妙方,祝氏常用之。曾谓:“羚羊冶瞄,附子强心,阳气虚而有脑症状者最宜”。他在蜀时,曾用此方治―老翁中风抽陷,数帖而愈。至于附子与石膏同用,更是屡见不鲜,祝氏曰:“附子性热,可以扶阳而固本;石膏之凉,既可以制炎而解热,又能中和附子之性。阳气不足,炎热不过盛,可重附子而轻石膏,阳气略亏,炎热颇盛,又可重石膏而轻附子”。可见祝氏温凉并用之妙。
祝味菊“温潜法”临证治验3则
祝味菊(1884—1951)为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之一,沪上名医。
他学兼中西,倡导重阳思想,临床擅用“附子”“麻黄”等温热药,往往起到惊人疗效,又因其用“附子”屡起沉疴,被时人誉为“祝附子”。
“温潜法”乃祝味菊先生临床所创,系采用附子与龙骨、磁石、牡蛎等重镇潜下药物相配伍应用,使处方既具温阳又具潜阳沉降之功,故称之为“温潜法”。
在临床中他常将此法用于“虚火证”的治疗,而此“虚火”非寻常阴虚火旺之火,实为气虚阳浮之火。
祝氏指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其为兴奋,乃虚性兴奋也……乃阳衰不能自秘也”[1],一语道出了“虚火”产生的根源在于阳气虚为本,阳浮为标,故采用附子温阳治本,搭配龙骨、牡蛎、石英等质重之药以潜纳浮阳,诚如祝氏所言“磁石、牡蛎、石英等石类、介类之药,质重可抑浮阳,拮抗附子燥烈之性,引附子归于下焦”[2]。
现笔者试用“温潜法”于临床,亦获良效,兹择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眩晕李某,女,68岁。
2020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头晕不适半年余,加重7 d。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时不能自持,伴有耳鸣,头部冷痛感。
外院颅脑磁共振检查示:散在缺血变性灶。
予调脂、抗血小板、脑神经营养药物等对症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且近期呈频繁发作趋势。
刻诊:神志清楚,面色黄黯,平素畏寒喜暖,口燥舌干,易乏力疲倦,偶有心慌气短,双下肢轻度水肿,时有腰痛,夜寐欠佳,食纳一般,小便清,夜尿频,大便调。
舌淡红胖嫩苔白滑,脉沉细。
西医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下虚阳浮,痰湿内盛。
治则:温肾潜阳,化痰定眩。
处方:制附片12 g(先煎),生龙牡(各)30 g(先煎),磁石30 g(先煎),炒酸枣仁30 g,姜半夏18 g,茯苓24 g,天麻24 g,泽泻18 g,白术30 g,大腹皮12 g,炒麦芽30 g,淫羊藿15 g,菟丝子30 g,桑寄生30 g。
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火神派名老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伤食外感
【火神派名老中医医案】祝味菊经典医案赏析伤食外感
罗先生,症状表现:身热头痛,中满腹痛,脉息濡迟。
证属食物动中,风邪干表。
治当温化,方用藿香正气散化裁。
药用:藿苏梗各9g,大腹皮9g,炒茅术12g,制川朴3g,生姜9g,带皮苓15g,川桂枝4.5g,白杏仁9g,仙半夏15g。
二诊:中满腹痛俱瘥,苔腻,脉缓。
表解风痧透发,再与温化,方用桂附二陈汤化裁。
药用:
川桂枝4.5g,乌附块9g,陈皮4.5g,生姜9g,仙半夏15g,带皮苓18g,炒茅术12g.制川朴4.5g,白杏仁9g,藿梗6g。
三诊:中满腹痛俱瘥,脉细迟。
营卫和,阳虚眠少,治当与温潜,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
药用:
乌附块15g,炒白术12g,炮姜6g,抱茯神15g,生龙齿24g,酸枣仁15g,陈皮4.5g,仙半夏12g,生谷芽15g,生姜15g。
【评析】伤食受凉外感,临床上常见之病症,藿香正气散乃为正治之法。
祝味菊虽采用其法但却活用其方,这是他的处方用药难以理解之一点。
开表之后,温中化痰理气,以进一步调整中焦;后期阳虚显着,扶阳之桂附理中汤加潜阳之品,但多不用人参,这是为了防止人参纯补壅中滞中之弊端。
而且,从始至终未用一点阴药,多用温热阳药扶正之品,这与其以人为本、匡扶人体阳气的本体疗法学术思想密切相关。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祝附子--祝味菊(火神派着名医家系列丛书)
图书作者:傅文录编着。
祝味菊医案三则评析
祝味菊医案三则评析近代著名医家祝味菊(1884~1951年),山阴(今浙江绍兴)祝家桥人。
世代业医,耳濡目染,髫龄即熟知医药病名,弱冠始研读医经,披阅不倦,博览群书,独具见解。
1917年,四川省招收军医,祝先生应考入学,二年后,东渡扶桑接受新的医学理论。
生性慧敏又好学不倦的祝先生,融汇中西,悟出新意,另树一帜,倡温热潜阳扶正之法,临证以敢用、广用、善用附子而著名。
笔者近因工作之需有幸系统拜读祝先生论著及医案,受益良多。
兹略述二、三如次,以飧同道。
耳鸣目眩心悸案吴××,男,1941年2月20日初诊。
症状:耳鸣目眩,心悸,肢麻,脉息弦芤。
病理:心肾阳气不足,神衰脾弱,消化不良。
诊断:心肾两亏。
治法:当以温养为主。
处方:生鹿角18g,巴戟天30g,紫石英45g,仙灵脾12g,川杜仲15g,黄附片45g,酸枣仁24g,朱茯神18g,灵磁石45g,炒茅术15g,姜半夏18g,淡干姜18g,棉子霜15g。
按:心居于上为火,肾位于下而属水,“升而已降,降已而升”,水火交融,生生不息。
此案耳鸣,目眩,分明为肝肾之阴亏于下,无以上承于心,“心脏不得不奋其余勇……然心力有限,长期奋发,势必难支”,故心悸、肢麻、耳鸣、目眩见矣。
按常理当滋阴济火,交通心肾为则。
祝氏却以温养为大法,其因何在?盖祝氏认为: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脏腑活动,物质的滋生变化,气机的升降出入,以至于整个生命活动均依赖于阳气,阳气旺盛,则能调动利用体内的一切营养物质,做到物尽其用。
阳不患多,其要在秘,故祝氏重用黄附片,辅以生鹿角、巴戟天、仙灵脾、川杜仲、棉子霜补肾壮阳,调动人体阳气;炒茅术、姜半夏、淡干姜温补脾阳;同时使用适量酸枣仁、朱茯神、灵磁石、紫石英镇静养心,引为资用,诸药协调,而行匡扶之道。
二诊(2月25日):诸恙渐瘥,脉仍弦。
再予温养。
上方去茯神、紫石英,加桂枝9g,炒牛膝9g,磁石改为60g。
按:药诊合拍,“诸恙渐瘥”,复方中去茯神、紫石英,加桂枝、炒牛膝,想必是心悸已除,为进一步鼓舞阳气而设。
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之二_王云峰
注射
服药
,
.
即可 缓
桂枝 9 克
,
2 克 朱获 神 1
,
苏梗
翌 晨又
,
解
疗
日
。
但 此 次 却毫 无 效 果 痛苦 不 堪
,
乃 电 招 其
6 克
郁金 9 克
。
姜
。
半 夏9 克
.
生 龙 齿3 0 克
,
老友 美 国 医 药 博 士 梅 卓 生 医 生
。
请 其 设 法治
,
先煎 ) 酸枣 仁 1 5 克
。
服 后 诸恙 依然
:
“ ”
祝 问前
,
按脉 察舌 告其 意
诊 断为 肺 有痰 饮
:
肾阳 不 足
6 克
,
梅译
9
方 服否 为 非是
日
:
“
徐父 有 难 色 曰
顷 间名 医 会 诊
,
以
杜 同 意 服药 桂枝
,
乃 以 张仲 景 小 青龙 汤 法
,
未 敢 服也
。
言 下 味 嘘 不 已
。
祝
,
加参
克
,
、
附为 方
9 克
麻黄
,
白芍
先煎
,
有 斯哉 !
,
,
细 为 检查
。
对赵
而反 增 重
。
壮 热 烦渴 举 家 惊慌
“
六 脉 洪实
,
,
保 汝冬 至 不 死
:
不 要 听 信不 负 责 的 无 稽 之
不可 终 日
。
,
于 是 再 请 一 医 生 为 其诊
祝味菊温潜法
祝味菊温潜法祝味菊“温潜法”临证应用举隅2016-05-03280人阅读赵东奇副主任医师松原市中医院图文/电话咨询预约挂号私人医生团队接诊远程门诊“温潜法”是用附子配伍磁石、龙骨、牡蛎等重镇潜下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乃名医祝味菊所独创。
笔者临床以此法治疗疑难杂症,多有所获。
兹举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复发性口疮某某,男,46岁,2006-09-16初诊。
自述“口疮”反复发作近10载,近1年来发作频繁,甚为苦恼。
刻诊:口腔左颊粘膜及右舌边分别见3 mm×4 mm和2 mm×3 mm大小溃疡,疮面内陷,局部疼痛,惧怕饮食,痛甚则妨碍语言表达。
伴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多,舌质红嫩,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乃肾阳失秘,虚火浮越。
投以熟附子(先煎)18 g,磁石(先煎)、龙骨(先煎)各30 g,牛膝12 g,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各10 g。
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 mL温服。
连服5剂,口疮疼痛、头昏耳鸣明显减轻。
续治半月,口疮痊愈,余症亦平。
随访匝年,未再复发。
按:口疮之症,或责之心胃积热,或责之阴虚火旺,而以肾阳失秘,浮火僭越立论者鲜矣。
《内经》云:“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职司固秘,以潜降为顺,浮越则病矣。
此案病人肾阳失秘,浮火窜越,上则发为口疮,头昏耳鸣,下则病为腰膝酸软,尿频失约,故立方温潜并举,温以壮阳,潜。
温潜法温潜法,中医治法之一。
温潜法,虽源于仲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法,但由民国名医祝味菊先生最早提出,且祝味菊先生运用得相当娴熟。
他认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也。
其为兴奋,乃虚性之兴奋也。
甘凉之剂可令小安,缓和之效也。
因其小效而频服之,则气愈怯而阳愈浮矣。
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
大凡神经衰弱者,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滋阴清火之法,虽有缓解兴奋之效,然其滋柔阴腻之性,足以戕贼元阳,非至善之道也。
宜与温潜法。
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引火归源,导龙入海,不可因其外形之兴奋而滥与清滋之药也。
祝味菊生平及其学术见解举要
祝味菊生平及其學術見解舉要浙江省紹興地區中醫學會陳天祥祝味菊先生是近代著名中醫。
他一生努力捍衛、振興中醫事業,學貫中西,在臨床上獨樹一幟,形成了以溫補為特點的“祝氏學派”。
一、生平及著作祝昧菊(1884—195t),浙江山陰(今紹興)人。
先祖世代業醫,弱冠進蜀,協助姑父經營鹽務,暇余習讀醫書。
姑父嘉其好學,先後請宿儒劉雨笙等授讀醫經。
祝味菊穎悟過人,好發疑問,老師竟不能窮難釋疑而自辭。
祝味菊自學精勤不倦。
1917年。
四川招收軍醫生,祝氏投考入學,攻讀二年,因政變,醫校改組,後隨日本教師石田東渡考察日本醫學。
新的醫學理論對祝氏啟發頗多,並對他的醫學觀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翌年回國,首任成都市政公所衛生科長,主政官醫院七年,頗有醫績,名噪蜀中。
1926年,祝氏避“川亂”赴上海,初未懸壺,隱跡考察近一載,深感有些名醫在截斷病勢方面缺乏良法,遂一反俗風,開診後擅用溫藥建功,為人診療,往往應手而愈。
尤在1929年秋,治癒被某名醫斷為“誤投辛燥,法在不救”的危篤病人,從此醫名大噪滬上。
二十年代,正是中醫危急存亡之秋,而祝氏對於中醫,頗有自信心。
認為“沒有真理,決不能造成事實,事實的造成,裏面一定含有真理”,“尊重中醫療病的成績,尊重中醫有效的事實,不能因為現代科學還無法解答其所以然而放棄不頤,更不可只是讚賞而不屑應用……”。
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歷來醫政當局,不是西醫,便是門外漢,對於中醫的理論無暇細考其意義,或無法判定其是非”,以致使中醫老是處於“打不倒,站不起”的狀況中,點明了當局輕視中醫的癥結所在。
他堅決反對消滅中醫,崇洋媚外,民族虛無主義觀點;同時也反對片面強調國粹,盲目排外,敵視西醫的保守觀點。
認為“學說無國界,求是而已,揚古訾今,泥新詆舊,其失一也”。
“術無中西,真理是尚“,中西醫的傾軋,決非社會之福”。
祝氏認為,在西方醫學的衝擊下,中醫“再不檢討自已,整理自己,說明自己,則盡其所長,終不為外界所瞭解,著作等身,終不為學者所公認”。
王云峰-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大贝母、陈皮。服药五帖后,寒热早退暮作,腋部肿胀较甚,高高突 起,心情烦躁,曰:余病有增无减,此药不对症也,请祝医生诊曰: 疡医处方大致不谬,希勿责怪,但手段太小耳。刻诊:腋部肿胀高 起,按之软凹,而寒热早退暮作医学上称为驰张热,为化脓之征象, 疡医用温托之药,量轻似不够全面,吾于其方酌量修改,当可转愈 矣。处方:黄芪,当归、大熟地、人参、炒白术、炒白芍、黄厚附片 (先煎)、活磁石(光煎)、柴胡、穿山甲、皂角刺、桔梗。病人见曰,余 请祝师诊视,实虑疡医之药太温, 岂料君之药胜其数倍,余将何以服 下?祝曰:腋部已经化脓,要点在使脓外出,汝体力不足以排脓,故 用如此大剂,汝何恐之有,如有他变,当力负责也,病人曰,如是余 即服之,三帖脓出肿消, 胃纳增,寒热退,继续服用前方,于桔梗一 味加倍,腋部疮口脓白面稠,逐渐出清,肌肉渐增,手部操作如常, 精神大增,后改用十全大补丸而愈。病人笑对祝医生曰:人谓医生有 割股之心,今遇高明如祝君者,益信此言之不证也。 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 王云峰 (注:原文分七期刊载于《辽宁中医杂志》,首期刊于1985年第7 期,末期刊于1990年第3期。) 祝味菊为上海名医,原籍浙江绍兴,随父迁居重庆。幼年学习歧 黄,少年涉猎西医,衷中参西,学有专长,壮年至沪悬壶问世,善治 疑难杂症,遐尔闻名,先生对中医学有独特之见解,宗于《内 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之说,以保持阳气为要务,是以在处方中常用附子。 在三十年代先生与志同道合的章次公等创办上海国医学院,旋又担 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实习老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院长,门墙桃 李,为培养中医人才,尽了不少力量。 余忝列门墙,从游多年,每于疑难杂症在侧侍诊,所知较详。老师 久已作古矣,爱将四十年前医案,仅就记忆所及,约略介绍如下:
祝味菊寒温之争理论归纳与经典医案
祝味菊寒温之争理论归纳与经典医案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从祝味菊的两则医案说起祝味菊(1884一1951),沪上名医,重视阳气,擅用附子,人誉“祝附子”,为火神派中独树一帜的著名医家,《伤寒质难》为其代表作。
本文先从他的两则医案说起,进而论述他对寒温之争的卓越见识。
1929年,沪上一位徐姓富商的次子20岁,因患伤寒遍请中西医高手诊治,病势日增。
病人的哥哥曾向祝味菊学医,“因常问道于余,对于余之学说,影响稍深”(祝味菊语)。
于是出面请祝氏往诊,见症“高热两旬不退,神昏谵妄,前医佥谓热入心包,主用清宫(汤)”,祝氏说:“神已衰矣,不能作热入心包之治法”—认为阳虚欲脱,不能再用凉药,处以温潜兼辛散之法,书方:附子12 g,生龙齿30 g,磁石30 g,酸枣仁15 g,朱茯神12 g,桂枝9 g,生姜9 g,苏梗6 g,.郁金9 g,姜半夏9 g,麻黄6 g。
服药1剂未见好转,“诸恙依然”。
徐父慌乱,不敢再服。
又延沪上名医某某等会诊,皆认为祝氏姜附热药之误,且批语于案后:“邪入心包,误投辛燥,法在不救”称祝氏误投热药,已不可救。
这下徐家群起埋怨病人之兄,他只好“惶惶然趋车”再找祝味菊讨教。
师生二人遂赴徐宅。
刚入门,某名医正蹒跚下楼,“相遇于楼次”,祝味菊“因恭叩之曰:‘病者何如?’某医口衔雪茄,翘指仰首而言曰:‘休矣。
’岸然扬长而去,其一股傲慢不逊、老气横秋之态,令人愤懑难受。
”这是祝味菊当年之记载。
祝氏“忍气”审证察病,坚持仍用原方,“无更只字,连服两帖,不分昼夜进之。
”同时向徐父说:如果“病以吾药而剧,吾固不得辞其责。
可毁我招牌,公之报端。
”服药次日,“汗出热减,神静而得安寐矣”,原方再服4剂,“诸恙大愈”。
祝氏对徐父说:“向者一纸热药,即被断为杀人。
今连服六剂,而热退神清,岂天佑耶?”徐父谢曰:如果没有“夫子真知毅力,犬子其坐毙矣。
”祝味菊则留下那位名医的处方批语。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
时值“三一七”中医抗争大会召开,称祝氏“误投辛燥,法在不救”的那位名医“高据主席团”座位。
病理发挥+祝味菊
病理发挥祝味菊/forum/viewthread.php?tid=62220祝氏医学丛书总序余年十七,开始学医。
迄于今日,行将卅年矣。
回忆此卅年中之经过,诚有令人啼笑皆非之感想焉。
盖最初涉猎医籍时,见五运六气之语,几充满于字里行间,苟欲以逻辑学上之归纳法归纳之,殊不知其前题之所在。
更于何处而能觅得断案耶。
索尽脑汁,徒虑无绪。
顾仍锲而不舍,如是者久之,乃悉国医之谈学理,固属荒谬居多,然于治疗之方效,实有可观。
始稍稍自慰。
似有蔗味倒尝苦尽甘回之慨。
如是者又久之,此心终觉未安,思想复为之变。
因欲知西方医学之究竟,乃从而研习之。
得识其庐山真面。
于是商量今古,比较中西,去劣存优,籍资印证。
虽其间略有心得,然每一念及从前之徘徊岐路,浪费光阴又未尝不为之悲喜交集,长叹不已也。
窃以为居今日而欲改造国医之环境,提高国医之地位,必须取人之长,补吾之短。
将固有精英,发扬而光大之,贯通融会,方可跻于世界医学之林。
若徒斤斤于门户水火之见,何其陋哉。
余固不才,抱此宗旨,亦既有年,风雨晦明,鸡鸣不已。
尘海茫茫中,声应气求者,倘亦不乏其人欤。
常与及门诸子,彙演讲讨论,或出诸口,或笔之书,而集之,都为十种。
曰病理发挥、曰诊断提纲、曰伤寒新义、曰伤寒方解、曰金匮新义、曰金匮方解、曰内经精华新释、曰药物经验谈、曰外科证治一得、曰医案录粹。
拟于诊余之暇,将上述旧稿,逐渐整理,次第出书。
非敢居为奇货,不过聊将已往之事。
籍作指路之碑。
使后之来者,不致误入歧途,蹈余覆辙。
斯即区区编辑之苦衷耳。
故凡书中所述,只就朴实说理,非欲以文字见长若谓藏之名山,冀垂不朽,则未免碍不于伦,敬谢不敏焉。
杀青有日书此以弁其端。
时民国二十年元旦山阴祝味菊撰。
凡例一、本书旨趣,侧重官能(即气化)病理。
至于器质方面,则付诸阙者,盖以整个的病理绳之,未免体裁不合,此本书命名,不曰病理学,而曰发挥者,职是故耳。
一、考旧医籍中,谈病理者,向无专书,末由蓝本,不得不心裁别出,自辟町畦。
祝味菊温导化湿便通疹隐
祝味菊温导化湿便通疹隐温导化湿,便通疹隐湿疹皮肤疾患,祝医生亦用温药,鼓舞正气,流畅血行,通腑化湿,屡建奇效。
有钱君者,年三十余岁,平素嗜酒与膏粱之品,大便经常秘结,为日既久,湿浊内蕴,血行不杨,胸腹部皮肤出现疙瘩,颜色鲜红,搔痒甚剧,只得用手搔破,皮破出血,始能缓解,以后蔓延全身,辍转反侧,不能入眠,心甚苦之,疡医诊为湿热蕴久化热,入于血分,发为湿疹,用清热化湿凉血之药,如生地、赤芍、龙胆草之属,服药2贴,湿疹较淡,搔痒未减,疙瘩硬结,精神萎顿,不思纳谷,心中烦闷,自思湿疹系属小恙,为何不见效果?经西医用针药亦乏效,后由友人介绍祝医生诊治,但心有不释:祝君以用温药治内科取胜,外科皮肤病非其所长。
另请疡医善治皮肤病者,亦用凉血清热之剂,仍不见起色,不得已,始决心请祝医生医治。
处方。
黄厚附片(先煎)9克,活磁石(先煎)30克,漂苍术、酒军各9克,海风藤15克,白鲜皮、地肤子各12克,生姜皮9克,生薏苡仁、苦参各12克,荆芥9克,陈枳壳12克,谷芽9克。
服药2贴,湿疹未化,疙瘩硬鼓,搔痒不减,自信力丧失,彷徨无计,思之再三,仍请祝医生诊治。
曰:“温药能治湿疹乎,而用大热之附子,我大惑不解。
”祝曰:“汝寒凉多服,阳气受戕,气血凝聚,故用温法耳,大便一畅,湿化则病去,阳气来复,病即可愈。
”病人照方服之,4贴后,大便通畅,湿疹隐退而愈。
弟子问师曰:“湿疹大多用清化之法,失子用温导燥湿何也,又以附子为主,服后湿疹未滋蔓难图,而反消失隐没,其故何在?请有以教我。
”师曰:“湿疹之为病,肠胃湿浊引起者居多,病人服凉药太过,阳气受折,病发不愈,用附子以鼓舞阳气,帮助气血流通,苦参、海风藤为治湿疹要药,大黄以导便,使病毒下行,其他药达其相辅相成之效。
故是病愈矣。
”。
祝味菊医案十二、耳鸣目眩心悸肢麻--心肾两亏
祝味菊医案十二、耳鸣目眩心悸肢麻--心肾两亏
案十二、心肾两亏
吴×,男,1941年2月20日初诊。
症状:耳鸣、目眩,心悸,肢麻,脉息弦芤。
病理:心肾阳气不足,神衰脾弱,消化不良。
诊断:心肾两亏。
治法:当予温养为主。
生鹿角18g 巴戟天30g 仙灵脾12g 川杜仲15g 黄附片45g 淡干姜9g
炒茅术15g 姜半夏18g
酸枣仁24g 朱茯神18g
紫石英45g 灵磁石45g
棉子霜15g?
二诊(2月25日):诸恙渐瘥,脉息仍弦。
再予温养。
上方去茯神、紫石英,
加桂枝9g
炒牛膝9g
磁石改为60g。
三诊(3月11日):头胀瘥,腰酸,脉息略缓。
再予扶阳益肾。
生鹿角18g 仙灵脾12g 黄附片45g 巴戟天30g 川杜仲15g 狗脊15g 千年健15g
淡干姜9g 小茴香4.5g
炒茅术15g 姜半夏18g
灵磁石60g
棉子霜15g。
祝味菊诊断提纲
祝味菊诊断提纲导言西医于诊断,则偏重听诊、打诊、测诊,而于持脉之触诊,乃不甚注意。
例之国医,适成反比。
盖国医视切脉为诊断上重要之一端,以其观察点,则在人身之气血方面。
(气血之真谛详拙著病理发挥)既病之后,气之变化如何,可于脉之势态上得之。
血之变化奚若,可于脉之形态上求之。
因种种病,而现种种脉。
临床经验,信而有征,与硝烟触诊之仅计其脉搏次数者,未可相提并论。
而病理上气血之变化,表现于外部者,厥惟诸般之证状,故内经云:能合色(指证状言)脉,可以万全。
斯诚为诊断学上之铁板注脚也。
且任何疾病,未有不影响于气血者,就气血之观察而下诊断,理论上殊为圆满。
故本书以脉证为二大提纲,如能心领神会,运用愉快,则于诊断学思过半矣。
外此姑从略焉。
脉理脉理者,乃由脉搏变化而考察其病理机转之谓也。
然脉有形势之分,浮沉者,言其形,于此而可以觇其血之贫富焉。
迟数者,言其势,于此可以窥其气之强弱焉。
而浮沉迟数,又往往不能单纯独见,更兼有其它各象。
故必于脉之形势病理,有深刻之了解,而后乃可下主要疾病之诊断,更能推知其兼象之何属焉。
根据以上所述,分列四项如左。
此节取材,系本石顽老人之诊宗三昧。
◎浮脉形态:下指即显,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芤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耎而无力也。
按下指即显,殊不甚确实。
如肥人富于脂肪,何能下指即显。
故须推其肉空,始能有得。
病理:浮为经络肌表之应。
盖言正气机转,有向外抵抗之势。
脉管软滑,而血液充实。
但本脉有时间性,初病见之者顺,久病见之者逆。
主要疾病:伤寒太阳病。
兼象:浮而缓,为中风。
浮而紧,为伤寒。
浮而数,为温病。
余类推。
◎沉脉形态: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之减小,更按益力。
不似实脉之举指迫迫,伏脉之匿于筋下也。
病理:沉为脏腑筋骨之应。
盖言血压低降,末稍动脉血液减少,正气衰微不能外抗之象。
主要疾病:寒邪直中少阴。
石水、正水、寒疝等。
兼象:沉而紧、为里寒。
沉而迟,为阳虚。
沉而数,为郁热。
上海名医祝味菊经验方与治病思想
一、附子小青龙汤[组成]黄厚附片(先煎)15g 麻黄9g 姜半夏15g 桂枝9g 白芍15g 细辛3g 干姜6g 五味子9g(上二味同打),炙甘草9g。
水煎服。
[功效]扶阳温肺,祛寒化饮。
[临床应用]主治素患痰饮,气阳不足,复因感受风寒而诱发咳嗽痰喘者,方中主用附子一药,辛热善走,大助阳气而驱阴寒之邪;且合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其中麻黄、桂枝能宣肺解表,重用桂枝配白芍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可温化寒饮、而干姜、五味子合用,散中有收,功能开合肺气;甘草调和诸药,且与附子、干姜合用,具辛甘化阳之效。
又重用姜半夏以燥湿化痰,加白芥子以豁痰利气,其效益彰。
二、温阳逐饮四子汤[组成]熟附子(先煎)12~15g 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包煎)、桂枝、陈皮各9g 姜半夏12~15g 磁石(先煎)30g。
水煎服。
[功效]温扶中阳,化痰逐饮。
[主治]病久阳微,痰饮内留胸胁者。
饮邪停留,遇寒则聚,得温则行。
故方用附子为君,配以桂枝,磁石,以扶阳纳气,辅以三子养亲汤、半夏、陈皮以温化痰饮。
加味法:根据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吞服适量的控涎丹,以助逐饮之力;或加柴胡作为引经之药。
三、温潜强心治虚脱方[组成]附片24g 别直参12g 肉桂(研冲)3g 炮姜炭6g 生龙齿30g 灵磁石60g 酸枣仁45g 朱茯神18g 枸杞、龙眼肉各15g。
水煎服。
[功效]温里潜阳,强心救脱。
[主治]伤寒气阳大伤,邪恋不退,元阳欲脱者。
方中附子、别直参,大温大补,回阳益气,配以肉桂、炮姜,助阳消阴;伍用枸杞子,以滋阴壮阳。
附子合龙齿、磁石、酸枣仁、茯神、龙眼肉等以潜镇浮阳,养心安神,共奏强心固脱之功。
四、温经通络治鹤膝风重症方[组成]黄厚附片(先煎)24g 黄芪60g 人参(先煎)9g 熟地24克(砂仁3克拌),当归、丹参、牛膝各12g 麻黄、炮姜各9g 鸡血藤18g 鹿角9g。
水煎服。
[功效]补阳益阴,温养气血。
[主治]鹤膝风阳气衰弱,寒湿内侵,气血凝滞为患。
祝味菊用温补法治疗虚损
祝味菊用温补法治疗虚损祝味菊医生治虚弱之病,善用温补法,其因清阳下陷致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不足,阴阳两虚者,用金匮肾气丸,或景岳右归饮法,阳虚上浮者,以桂枝龙骨牡蛎法?,温而潜阳。
此其治虚之大略也,惟不用清补之法。
弟子问其故曰:“清补并用者,寒凉以抑其无形之气,滋补以灌输其有形之资,凡虚体而兴奋太过者,似可用清补之法,削有余以补不足,不亦可乎?何以老师排除清补之深也?”祝师曰:“济平之道,以善为主。
所谓削有余以补不足,非至善之道,夫阴质不足,补之可耳,阳气有余,乃属佳象。
《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岂可伤及阳气,而令其虚乎?余行医多年,以经验所得,清补非但无益,而身体反受损也。
”祝老师治虚损病人,运用《内经》之方法。
损者益之,劳者温之。
于处方中,阴阳并用,气血双补,冬令则用膏方。
曾治一男性患者,16岁。
气血两亏、面色(白光)白,不思纳谷,精神萎顿,行路则气急,舌质淡红,脉虚细。
乃进膏方:黄厚附片(先煎)90克、破故纸60克,仙灵脾40克,益智仁50克,鹿角胶120克、羊肉胶?120克,菟丝饼60克,桑寄生90克,牛膝120克,枸杞子60克、黄芪90克、党参90克、制首乌120克、炒白芍50克?、朱茯神90克,酸枣仁60克,炙远志40克,活磁石(先煎)120克、红枣、冰糖(收膏)。
病机:肾阳虚,肾阴虚,气虚,血虚,心神不安,病人家长取方后,心有不择,难道16岁之少年。
可服此大剂温补乎!乃取方询问某医生,一见此方即曰:“小儿为纯阳之体,以少年而论,亦属纯阳之列。
而气血并补,并参与血肉之品,少年服之,害多益少,吾恐服此方将内热弥漫,疮疖丛生,以不服此补药为是。
”家属心动,不敢煎膏。
其叔亦知医曰:“祝医生之膏方,气血双补。
为此儿虚弱之要药。
”于是遂勉服一料。
少年面色大有好转,再服两料,身体健康。
祝医生除膏方外,常用一些药物,颇有功效。
如“紫河车”,有温补气、血、精血、之功,他最赏用此药,许多虚弱病人。
名老中医之祝味菊医案1
祝味菊医案(一)用方重,医奇疾 (1)温通治痢,独其匠心 (2)慢脾惊,一语定 (2)辨症阴阳,明若观火 (3)用经方愈痼疾,外国人心悦诚服 (3)为挽危而具结,心热胆坚 (3)辨症辨人,论治准确 (4)肺结核何足优 (4)治病求本,益阳培阴 (5)限期愈疾,刮目相看 (5)衷中合西上海唯一会诊诊所 (6)长于温补 (6)辨证施治胆囊结石 (6)辨症明确,医德可风 (7)治病必求其本 (8)习惯性便秘与半硫丸 (8)不孕症 (8)产后顽热不退,温阳调和营卫 (9)重证崩漏,补摄得痊 (9)白带增多,子宫下坠 (9)论儿科 (10)疳臌 (10)麻疹 (10)重证咳喘 (11)附子温阳,消散阴霾 (12)既温又托,疡症无忧 (12)温导化湿,便通疹隐 (13)祝味菊为上海名医,原籍浙江绍兴,随父迁居重庆。
幼年学习歧黄,少年涉猎西医,衷中参西,学有专长,壮年至沪悬壶问世,善治疑难杂症,遐尔闻名,先生对中医学有独特之见解,宗于《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以保持阳气为要务,是以在处方中常用附子。
在三十年代先生与志同道合的章次公等创办上海国医学院,旋又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实习老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院长,门墙桃李,为培养中医人才,尽了不少力量。
余忝列门墙,从游多年,每于疑难杂症在侧侍诊,所知较详。
老师久已作古矣,爰将四十年前医案,仅就记忆所及,约略介绍如下:用方重,医奇疾蒋姓妇人,年48岁。
每天早晨醒来必手足抽动,甚或大跳,床几为之倒塌,如此者2~3小时,则抽搐自然停止,能勉强进行家务劳动。
神志始终清楚,每逢寒暖交替节气,如立春、立秋、冬至等,发作更甚。
全家为妇病而担忧,其夫闻有能治此病者,必踵门求医,而所服之方,不外羚羊角、天麻、石决明等药。
由于多服凉药,中焦受伤,又并发了胃病,早上呕吐之后,胃痛始减,一病未已,又增一病。
后闻祝师善治疑难杂症,即上门求诊。
祝味菊医案
祝味菊医案治病首重阳气,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却一分。
既使高热病人,只要有阳气不足,均予扶阳,清热与扶阳并重。
”他认为阴为物质,阳为机能;阴生于阳,阳用不衰,则阴气自然源源不断。
阴之用亦在阳,一切营养物质只有在阳气作用下,才能为身体所用,结论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怕多,其要在秘。
”“未病重阴,既病重阳。
壮者滋阴为宜,怯者扶阳为本。
”物质不足者滋其阴,机能不足者扶其阳。
用药特点:一般少则12~15g,多则30g,未见有超过45g者。
善于配伍,他说我用附子可任我指使,要它走哪条经就走哪条经,要它归哪一脏即归哪一脏。
奥秘就在于药物的配伍与监制,引经与佐使。
”其常见配伍附子加磁石,兴奋加镇静,具强壮之功,能抑制虚性兴奋,是其最常见配伍,十有七八,亦即以温阳潜镇为主;附子加枣仁,辛通加酸收,有缓和作用,能调节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之紊乱,治心动过速、早搏有效;附子加知母,辛热加甘寒,有温润作用,可治热性病心阳不振而兼口渴欲饮者。
石膏与附子同时使用,一以清热,一以扶阳,使其各行其道。
对湿温伤寒(肠伤寒)症见高热、神昏,舌黑唇黑,也用附子,但与地黄配伍。
1咳嗽痰血案某男,32岁。
咳嗽阵作,痰血盈口,已历时两周,面红耳赤,心悸怔忡,舌苔薄腻脉象弦缓带数,阳虚易浮,浮阳伤络,肺失清肃,瘀血内阻。
治以潜阳肃肺,佐以化瘀止血。
处方黄厚附片(先煎)12g,磁石(先煎)45g,生龙齿(先煎)30g,炙百部、炙苏子(包煎)、炙紫菀各9g参三七粉(吞)415g,茜草根炭、陈棕炭、炮姜炭各9g。
病者惧热药不敢一次服下,分6次服,服后顿然咳减血止,心不怔复诊时病情已减其半原方续进调治匝月而愈。
按如此痰血盈口”之症,祝味菊竞用附子热药,尽显祝附子风格。
他认为本症病虽在肺,其本乃虚阳浮越伤及肺络所致。
本案辨证眼目在心悸怔忡”提示心气已虚此乃祝味菊用附片指征。
至于面红耳赤乃是虚阳上越之象,故配以大剂磁石、龙齿重镇之品摄纳浮阳此系祝味菊用附子的最常见配伍。
名医祝味菊医案二例
名医祝味菊医案二例名医祝味菊医案二例评注来源:《祝味菊名医类案回忆录》名医简介:(祝味菊1884~1951,别号傲霜轩主,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
)祝味菊为上海名医,原籍浙江绍兴,随父迁居重庆。
幼年学习歧黄,少年涉猎西医,衷中参西,学有专长,壮年至沪悬壶问世,善治疑难杂症,遐尔闻名,先生对中医学有独特之见解,宗于《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以保持阳气为要务,是以在处方中常用附子。
在三十年代先生与志同道合的章次公等创办上海国医学院,旋又担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实习老师,上海新中国医学院院长,门墙桃李,为培养中医人才,尽了不少力量。
医案一:辨证施治胆囊结石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均用排石剂,如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甚则大黄、栀子、玄明粉等,以一下之后,可以排出结石,事实上,并非用此皆能获效,亦有不少病人因此而增重者。
祝师治此病极多,有一张姓患者。
面容憔悴而带黑色。
四肢无力,肝区隐隐作痛,有时牵引后背痛,数月以来,无一日之停。
遍求名医诊治,冀能减少苦痛。
某医生曰:“君患胆囊结石,已属确诊,痛则不通,不通则痛,应以排石为主。
”用金钱草、鸡内金之属,毫无寸效。
于是又换一医曰:“前医处方虽是,惟手段太小耳。
”于前方中再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之类,日泻数次,甚觉萎顿,但结石未被排出。
又至西医院外科,清求手术治疗。
医师因患者身体虚弱,暂时不能手术,应俟休力恢复,再行手术为宜。
病人展转思维,毫无他法。
后经友人介绍至祝医生处医治,祝了解其全部发病经过后曰:“治病须辨证论治,要有整体观念,如仅执成方以治病,非良策也。
君身体虚弱,又患有结石,余用先顾正气,佐以疏肝胆之品,可一试之。
处方:黄厚附片12克(先煎),柴胡、川续断、枸杞子、枳壳、延胡索、制香附各9克,鸡血藤12克。
炙草6克。
先服4剂,精神较振,肝区隐痛及肩部反射疼痛均止,再服4剂,诸症悉除。
医案二:辨症明确,医德可风祝味菊先生尝曰:“医学与哲学犹两轮之不可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味菊诊断提纲导言西医于诊断,则偏重听诊、打诊、测诊,而于持脉之触诊,乃不甚注意。
例之国医,适成反比。
盖国医视切脉为诊断上重要之一端,以其观察点,则在人身之气血方面。
(气血之真谛详拙著病理发挥)既病之后,气之变化如何,可于脉之势态上得之。
血之变化奚若,可于脉之形态上求之。
因种种病,而现种种脉。
临床经验,信而有征,与硝烟触诊之仅计其脉搏次数者,未可相提并论。
而病理上气血之变化,表现于外部者,厥惟诸般之证状,故内经云:能合色(指证状言)脉,可以万全。
斯诚为诊断学上之铁板注脚也。
且任何疾病,未有不影响于气血者,就气血之观察而下诊断,理论上殊为圆满。
故本书以脉证为二大提纲,如能心领神会,运用愉快,则于诊断学思过半矣。
外此姑从略焉。
脉理脉理者,乃由脉搏变化而考察其病理机转之谓也。
然脉有形势之分,浮沉者,言其形,于此而可以觇其血之贫富焉。
迟数者,言其势,于此可以窥其气之强弱焉。
而浮沉迟数,又往往不能单纯独见,更兼有其它各象。
故必于脉之形势病理,有深刻之了解,而后乃可下主要疾病之诊断,更能推知其兼象之何属焉。
根据以上所述,分列四项如左。
此节取材,系本石顽老人之诊宗三昧。
◎浮脉形态:下指即显,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不似虚脉之按之不振、芤脉之寻之中空、濡脉之绵耎而无力也。
按下指即显,殊不甚确实。
如肥人富于脂肪,何能下指即显。
故须推其肉空,始能有得。
病理:浮为经络肌表之应。
盖言正气机转,有向外抵抗之势。
脉管软滑,而血液充实。
但本脉有时间性,初病见之者顺,久病见之者逆。
主要疾病:伤寒太阳病。
兼象:浮而缓,为中风。
浮而紧,为伤寒。
浮而数,为温病。
余类推。
◎沉脉形态:轻取不应,重按乃得,举之减小,更按益力。
不似实脉之举指迫迫,伏脉之匿于筋下也。
病理:沉为脏腑筋骨之应。
盖言血压低降,末稍动脉血液减少,正气衰微不能外抗之象。
主要疾病:寒邪直中少阴。
石水、正水、寒疝等。
兼象:沉而紧、为里寒。
沉而迟,为阳虚。
沉而数,为郁热。
余类推。
◎迟脉势态:呼吸定息,不及四至(一分钟不及六十至)而举按皆迟。
不似涩脉之参伍不调、缓脉之去来徐缓也。
按定息者,似一呼一吸之间。
略为停顿之意。
病理:迟为阳气不显,营气自和之象。
阳气不显,盖谓官能低减。
营气自和,乃云生温机能无亢进能力,以补充其散失之体温。
而营气自和之自字,殊觉耐人寻味,盖言营气仅能维持其自身之现状,不能顾及卫气之消耗故也。
主要疾病:阳虚、寒积等。
兼象:迟而滑,为气病。
迟而涩,为血病。
余类推。
◎数脉势态:呼吸定息,六至以上(一分钟八十至以上)而应指急数。
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也。
病理:数为阴胜,热邪流搏于经络之象。
经谓神经,络指脉管。
盖因官能亢进,生温升腾,致使神经兴奋,脉搏增加故也。
主要疾病:诸热病等。
兼象:数而虚,为中气不足。
(虚火)数而涩,为血虚。
(即阴虚生内热)余类推。
◎滑脉形态:举之浮紧,按之滑石。
不似实脉之逼逼应指、紧脉之往来劲疾、动脉之见于一部、疾脉之过于急疾也。
按按之滑石,石谓宋。
又动脉之见于一部,征诸临床经验,殊为不合。
其理由,容于动脉中详之。
病理:滑为血实气壅之象。
盖谓气血兼盛,而脉波乃见充实流利也。
主要疾病:中风(中风属于脑充血者)畜血等。
兼象:滑而数,为宿食。
滑而实,为病在外。
滑而大,为元气内伤。
余类推。
◎涩脉形态:指下涩滞不前,内经谓之参伍不调。
不似迟脉之指下迟缓、缓脉之脉象迂徐、濡脉之来去绵软也。
病理:涩为津血亏少,不能濡润经络之象。
乃因血液枯减,神经失养,动脉血流濡滞之故。
主要疾病:血痹、虚劳等。
兼象:涩而数,为虚热。
涩而浮弱,为无子。
余类推。
◎虚脉势态:指下虚大而耎,如循鸡羽之状。
中取重按,皆弱而少力,久按仍不乏根。
不似芤脉之豁然中空,按久渐出、散脉之散脉无根,重按久按,绝不可得也。
病理:虚为营血不调之候。
按此说,征诸病理为非是。
营血不调,应改为营气衰弱,乃合。
盖气谓神经之官能。
脉搏之动,由于心脏弛张,而神经实为之主。
神经衰弱,则心脏弛张之力,当然减少,脉安得不见虚象。
可知此非血虚,乃气虚耳。
故秉浮中沉三部,均可见。
主要疾病:气虚。
兼象:虚而涩,为气血两亏。
虚而数,为气虚之极。
(此处之数字,不宜作热论。
盖为神经虚性兴奋之自然结果。
如将灭之火,必见回光之象。
)余类推。
◎实脉形态势态:重浊滑盛,相应如参舂,而按之石坚。
不似紧脉之迸急不和、滑脉之往来流利、洪脉之来盛去衰也。
按本脉,形势两态兼而有之,更应注意者,参舂系状脉搏鼓指之态,盖言其石坚故也。
病理:实为中外壅满之象,乃因动脉血液充盈,血压亢进故也。
经云邪盛则实,非正气本充之谓。
按非正气本充云者,非谓正气衰弱,乃指邪正相争而言。
盖必邪正之势相当,始能脉见实象,以其自然疗能健在故耳。
但本脉有时间性。
如下后、或大汗后见之者,均危。
主要疾病:伤寒阳明府实等。
兼象:实而浮,为表实。
实而细,为有积滞。
(此处之细字不可认作虚象,以其中有积滞,致血液不能流畅。
于此更可证明邪盛则实之言,为有味也。
)余类推。
◎弦脉形态:端直以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
不似紧脉之状如转索、革脉之劲如弓弦也。
但应注意者,按之不移之按字,宜作推字解。
以弦脉非按之可得,必推其肉空而后乃能取之也。
病理:弦为阳中伏阴之象,乃言脉管紧张而富于弹性也。
此处之阴阳,系谓寒热,因弦脉皆为寒热相搏之候。
主要疾病:水饮、冷积、伤寒少阳病(太阳伤寒必见紧脉。
紧为弦疾之合,以其自身抵抗力足与病势相争,盖乃脉管紧张,疾乃血行过甚,病至少阳,则正气虽欲抵抗病机,而因其血行减退,故脉仅弦而不疾)等。
兼象:弦而迟,为寒积。
弦而滑,为瘀血。
(于此有须郑重注意之点,必弦而兼滑,乃可攻。
若在妇人,仅滑而不弦,则为孕脉,攻之必贻大害。
)弦而涩,为虚劳、内伤。
余类推。
◎缓脉形态势态:从容和缓,不疾不徐。
似迟而实未为迟。
不似濡脉之指下绵耎、虚脉之瞥瞥虚大、微脉之微细而濡、弱脉之细软无力也。
按本脉,形势两态兼而有之,且有时间性。
如下后汗后,及厥阴病而见本脉者,皆属正气机转之好现象,以其有胃气故也。
但须说明者,缓与紧相对待,不必专从至数论。
病理:缓为脾家之本脉,盖言阴阳调协,脉搏冲和也。
故此脉象,乃属生理的,单纯无病理可言。
主要疾病:无有。
以其在病理上,不能单纯独立故。
兼象:缓而弱,为脾虚。
缓而浮,为伤风。
缓而细,为中湿。
余类推。
◎洪脉形态势态:既大且数,指下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而按之稍缓。
不似实脉之举按逼逼、滑脉之软滑流利、大脉之大而且长也。
按本脉,形势两态兼而有之,且属兼象,观既大且数四字可知。
故凡言洪脉,必有大数之涵义存焉。
病理:洪为火气燔灼之候。
乃因生温升腾,血流加速,血压增高,末稍之动脉充血故也。
主要疾病:温病。
伤寒阳明经病等。
兼象:无其它兼象,惟有时间性。
如失血,久病,洞下、及大汗后见之者,均属危候。
内经所云脉证相反,即指此而言。
◎微脉势态: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
不似弱脉之小弱分明、细脉之纤细有力也。
按本脉,与虚脉最易混淆,其分别处,在本脉则至数不明,脉波起落均稍觉模糊,而虚脉则浮中沉三部至数均分明,惟少力而已,并无模糊之状。
故本脉较虚脉病为更甚,是不可不知也。
病理:微为阳气衰微之候,乃因神经衰惫,动脉血压低降故也。
主要疾病:亡阳、失精、脱泻、类中等。
兼象:微而细,为伤寒少阴病。
微而缓,为伤寒厥阴病。
(伤寒传至厥阴,虽病邪减退,而正气亦感不足耳。
)余类推。
◎紧脉形态:状如转索,按之虽实而不坚。
不似弦脉之端直如弦、牢革之强直搏指也。
按本脉为弦疾之合,弦则脉管紧张,紧则反是。
故曰按之虽实而不坚,而疾乃血行过甚之谓。
故本脉当察其形态,不能审其至数,盖其至数,甚有一百数十至者,若仅注意其至数,认疾为亢阳无制,则鲜不偾事矣。
病理:紧为寒邪收引,热因寒束之象。
盖言放温机能减退,体温蕴蓄,心脏搏动亢进,血压增高,动脉血液充盈所致。
按热因寒束之热字,系指自身体温言,非谓热病,故治当发散,即内经所谓火郁发之是也。
若认为热病而进以凉药,则无异于操刀杀人矣。
主要疾病:伤寒太阳病。
及寒邪凝滞,血郁气阻之痛证等。
(多数痛证皆见本脉。
若太阳伤寒,则痛在全身。
若寒凝邪滞,血郁气阻,则痛在局所。
即炎证初期,亦有属于寒凝之象者。
)兼象:紧而浮,为表寒。
紧而沉,为里寒。
余类推。
◎弱脉势态:沉细而耎,按之乃得,举之如无。
不似微脉之按之欲绝、濡脉之按之若无、细脉之浮沉皆细也。
病理:弱为阳气衰微之候,乃因神经衰惫,官能减退,动脉血压低降故也。
主要疾病:虚劳。
脾胃虚寒等。
兼象:弱而迟,为虚寒。
弱而滑,为新产。
余类推。
◎长脉形态:指下迢迢而故于本位,三部举按皆然。
不似大脉之举之甚大,按之力少也。
按古人对于长脉之观念,注重部位,多以上鱼际下尺泽释之,故曰过于本位。
然吾人之意,殊不尔,以长脉须从脉波上诊察,而着意于其应指面积之长短何如,不能以部位面积长短定之。
盖瘦人以瘦故,每多见长,肥人以肥故,每多见短,若专注重部位,又将何说之辞耶。
病理:长为气治之象,乃因神经条达,血流和畅而然。
在平人则为气血充足,在病理则为管能亢进,而有向愈之机矣。
主要疾病:无有。
以其在病理上,不能单纯独立故。
兼象:长而浮,为经邪方盛。
其它则无。
◎短脉形态:尺寸俱短,不及本位。
不似小脉之三部皆小弱不振、伏脉之一部独伏匿不前也。
按不及本位之观念,错误与长脉等,可参照而知,不赘述。
病理:短为气病之象。
盖缘神经衰弱,动脉血流减退故也。
主要疾病:无有。
盖病时而见本脉,必因其人心脏衰弱,已达极度,病机至此,皆属危候。
如古人所云,亡阳谵语脉短者死,是也。
兼象:短而涩,为痰食积滞。
其它则无。
◎大脉形态:应指满溢,倍于寻常。
不似长脉之但长不大、洪脉之既大且数也。
按本脉有时间性。
如痢疾初期见之无妨,久则足征其正气衰败也。
又如伤寒未发汗前,见脉大而紧者,固无碍,若中风证而误用麻黄发汗,以致亡阳而见本脉者,则为危候矣。
病理:大为病进,又为正虚之象。
乃因神经弛缓,脉管扩张所致。
按此应于虚实上着眼,病进之大,必见充实,正象之大,必见软弱。
前者由于脉管血液充盈,其大也,乃被动而扩张。
后者由于脉管软化,失却弹力,其大也,乃自动而扩张。
细心体会,当能辨之。
主要疾病:伤寒阳明病。
(此属实者)痨瘵。
(此属虚者)兼象:大而涩,为胀满。
大而浮,为正虚,余类推。
◎小脉形态:三部俱小,而指下显然。
不似微脉之微弱依稀、细脉之微细如发、弱脉之软弱不前、短脉之首尾不及也。
按本脉有时间性,如汗后下后而见之者,佳。
病理:小为正气不充之象。
乃因神经衰弱,动脉血压低减,抵抗力薄使然。
主要疾病:无有。
以其在病理上,不能单纯独立故。
兼象:小而弦滑,为实邪固结。
(如水饮之澼囊等)小而迟,为虚寒。
余类推。
◎芤脉形态:浮大弦耎,按之中空,中取虽不应指,细推仍有根气。
不似虚脉之瞥瞥虚大,按之忽然无力也。
病理:芤为血虚,不能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