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置换13大陷阱揭秘夸大问题压低收购价格

合集下载

二手车市场中的常见骗局与防范措施

二手车市场中的常见骗局与防范措施

二手车市场中的常见骗局与防范措施随着人们对车辆便利性和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二手车市场逐渐兴起。

然而,与之并存的问题则是常见的骗局。

本文将介绍二手车市场中几种常见骗局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价格虚高在二手车市场中,价格虚高是一种常见的骗局。

骗子往往会将车辆的价格标注得异常高,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然而,这些高价往往与实际价值不符,旨在让消费者感觉购得物有所值。

针对这种骗局,消费者应该调查市场上类似车型的价格区间,并对比车况、年份以及里程数等因素。

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比较,与不同的卖家交流,以获取更全面的价格信息。

如果发现某辆车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值,就应该保持警惕,避免被骗。

二、隐瞒事故车另一个常见的骗局是隐瞒事故车。

骗子会故意隐瞒车辆曾经发生过事故,或者通过改装、修复等手段掩盖事故的痕迹。

他们可能会对车辆的外观或内部进行修复,使其看起来“焕然一新”,让人难以察觉车辆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范隐瞒事故车的骗局,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仔细查看车辆的车身、车厢以及引擎舱等部位是否存在明显的修复痕迹。

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相关机构查询车辆的事故记录,以了解其真实情况。

此外,购买二手车时最好找一个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车辆没有存在潜在的问题。

三、套牌行为套牌行为是指将不同车辆的车牌号码进行替换,使其看起来像是同一辆车。

骗子可能会使用盗窃、购买或者伪造的车牌号码来进行套牌,以掩盖车辆的真实来源和历史。

为了防范套牌骗局,消费者可以通过登陆交通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使用车辆识别号(VIN)等信息进行查询,以确定车牌与车辆是否匹配。

此外,在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提供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如购车发票或者车辆过户手续等,以确保车辆的合法性。

四、虚假服务保障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宣传虚假的服务保障,以诱使消费者购买二手车。

他们会承诺提供包括质保、维修和售后服务等在内的各种保障措施。

史上最全“购车陷阱”大曝光

史上最全“购车陷阱”大曝光

史上最全“购车陷阱”大曝光经销商赠送的装饰水分很大,还往往以次充好。

案例:一汽车销售人员透露,一些汽车经销商赠送配置号称进口或优质产品,其实是一些质量极为低劣的廉价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有“大礼包”赠送的车型时,应该先搞清楚“礼单”上的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之后再做选择。

陷阱2:炒新概念有些厂商为制造卖点蓄意炒作,大打新概念的牌子,动不动就标榜“技术创新”、“与世界同步”。

案例:销售人员极力鼓吹某车的ABS、家庭影院如何先进,老王便爽快地下了订单。

最后一问别人才知道,像这种配置大多数车上都有,根本不是最新配置。

别单看广告,多请教专业人士,多去车市看看,做到对汽车市场和汽车产品心里有数。

陷阱3:降价不补偿降价补偿,请你入瓮。

等你掏了钱,补不补偿可就不是你说了算了。

案例:看着经销商打出了“降价补偿”的大旗,举棋不定的吴小姐狠狠心买了车。

可不到半个月,这车就优惠了1万多元。

吴小姐找到经销商要求补偿,得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宣布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

”经销商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厂商降价的机会不大。

别轻信经销商的口头承诺。

陷阱4:零公里做手脚把试驾车的路码表、传感器拔掉,最终当做新车卖。

案例:陈小姐买回一辆新车,懂行的朋友说这车看起来至少跑了几千公里了。

但仪表盘显示的却只有6公里。

一看轮胎:零公里新车的轮胎,是完全没有磨损的。

二看“三漏”:有没有出现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陷阱5:加价销售紧俏车型加价卖,一直是车市公开的秘密。

案例:朱先生一直关注刚刚上市的某热门车,经销商以产能不足、订单过多等种种理由提出需要加价2万元才能提车,否则起码等上5个月。

搜索加价新车厂家的安排计划,你就会看到,它庞大的产量计划,供应不足是完全不可能的,个别加价完全是炒作陷阱6:买断销售有假一小部分商家将自己的库存车也贴上“买断销售”的标签,大搞促销。

案例:一家经销商正在大肆宣传其买断了某车型,以全国最低价销售。

小李觉得是出手的时候了。

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

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

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汽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汽车购买过程中,消费者需要小心金融陷阱,以避免陷入糟糕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探讨一些潜在的汽车购买中的金融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消费者避免这些问题。

1. 欺诈的车辆定价汽车销售商常常在车辆定价问题上存在欺诈行为。

他们可能将一些额外的费用隐藏在合同中,或者虚报车辆的实际价格,从而使消费者支付过高的金额。

为了避免这种陷阱,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前应该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并与多家销售商进行比较。

此外,在签订购车合同之前,消费者应该仔细检查合同条款,确保没有隐藏费用。

2. 高利率贷款购车贷款是购买汽车的一种常见方式。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会提供高利率贷款,使消费者在还款期间支付更多的利息。

为了避免这种金融陷阱,消费者应该在选择贷款机构时进行充分的调查。

比较不同机构的利率和条件,并选择最有利可图的选项。

此外,消费者也可以考虑提前支付一部分车款或是寻找其他贷款来源来减轻负担。

3. 高额保险费用在购买汽车时,购买保险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对消费者收取过高的保险费用。

为了避免这种金融陷阱,消费者应该在购买保险之前比较不同公司的报价。

同时,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并选择适合的保险套餐,不要为不必要的附加服务支付额外费用。

4. 附加服务与延保汽车销售商通常会推销一些额外的服务和延保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对汽车的维修保养、道路救援等服务。

然而,消费者需要考虑这些服务是否真正有用,并且是否值得支付额外费用。

在购买附加服务或延保计划之前,消费者应该对其覆盖范围、费用和服务提供商进行仔细研究,以避免被不必要或过高的费用所困扰。

5. 不理解合同条款购车合同是汽车购买过程中的核心文件。

然而,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不理解合同条款而陷入金融陷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阅读所有条款,并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合同内容。

如果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消费者应当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揭秘汽车消费陷阱 专家支招:如何警惕5大“坑”

揭秘汽车消费陷阱 专家支招:如何警惕5大“坑”

揭秘汽车消费陷阱专家支招:如何警惕5大“坑”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走入寻常百姓家,名目众多的消费陷阱也是购车族和用车族颇为关心的话题。

今年3·15期间的相关调查显示,96.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汽车消费中遭遇过商家的欺骗行为,比例之高触目惊心。

只有3.8%的被调查者对汽车消费环境感到满意。

在读者投票产生的“十大汽车消费陷阱”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维修人员捏造病症夸大汽车故障”、“维修价格不透明,随意性比较高”、“加价销售”、“更换零件时以次充好”、“将试驾车、翻新车甚至事故车作为新车出售”等,涉及买车、修车、用车等各个环节。

而在十大汽车消费陷阱中,就有4项集中在汽车维修领域。

借着即将来临的五一假期,许多潜在购车群蠢蠢欲动掏钱提车,以及有车族纷纷为五一自驾游做长途检测工作时,本专题将通过记者或记者身边的朋友在购车和修车过程中的亲身受害经历作为经典案例,展现遭遇陷阱的过程和重点细节,然后将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具体陷阱给予消费者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一些防范措施,希望能给汽车消费者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服务贴士。

我们还将选取北京几家口碑和信誉良好的经销商,来谈谈他们是怎么在维修过程中尽量做到透明化操作的,让部分有待改善的经销商们可以学习借鉴。

对于网点较多的大众和丰田等品牌,将会由相对应的厂家详细剖析如何不断加强和改善对经销商的管理办法,从而杜绝商家钻空子。

坑1汽车检修时捏造病症,将小病说成大病,或者提前要求车主更换零部件,赚取维修费。

■典型案例电瓶迟暮,4S店却说已坏需换今年1月份,因为我的车行驶里程超过了1.5万公里,我来到一家该品牌的4S店内,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1.5万公里的保养。

办好相关手续后,因为有别的事需要处理,我留下车辆和电话号码后离开店内。

大约半小时后,我接到4S店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在检测中发现车辆的电瓶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充电,询问我是否需要更换电瓶,而更换一个电瓶的费用是500多元。

因为无法确认电瓶是否真的出现了该问题,而且在过去的采访工作中,我也曾有过同一辆车在不同4S店检测出现不同结果的经历,因此我拒绝了服务人员更换电瓶的建议,只进行了常规保养就将车辆开回了家。

警惕陷阱二手车买卖详细解析

警惕陷阱二手车买卖详细解析

警惕陷阱二手车买卖详细解析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手车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起来。

然而,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信息的不对称,二手车买卖中存在一些陷阱和风险,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二手车买卖中的一些陷阱,以提醒消费者警惕风险。

1. 低价诱惑许多不法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常常会以低价来销售二手车。

消费者应该警惕这种诱惑,因为低价往往意味着车辆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是事故车、火灾车或者质量问题较多的车辆。

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应该理性分析价格和车辆的实际情况,不要被低价所迷惑。

2. 虚假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是判断一辆二手车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二手车的售价,往往会篡改行驶里程,使其显得更低。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仔细核对车辆的行驶里程记录,可通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申请车辆出厂记录等方式来判断行驶里程的真实性。

3. 问题车辆翻新部分商家为了提高二手车的售价,会进行车辆的翻新工作。

他们可能会对车辆的底盘、漆面、内饰等进行改动和修复,使其外观看起来焕然一新。

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时应该仔细检查车辆的各个细节,注意是否存在疑似修复痕迹,特别是底盘是否有划痕、漆面是否均匀等。

4. 潜在的事故车事故车是指发生过重大事故,导致车辆结构和安全性能存在严重问题的车辆。

一些商家会对事故车进行处理,修复后再转手卖给消费者。

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检查车辆的上下盖板是否原厂件,底盘是否平整等方式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潜在的事故痕迹。

5. 隐瞒维修记录车辆的维修记录是判断车辆维护情况和质量状况的关键信息之一。

一些商家为了隐瞒车辆的问题,可能会故意隐瞒或篡改车辆的维修记录。

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应该要求检查车辆的维修记录,特别是与车辆关键部件和安全系统相关的维修记录,如发动机、刹车系统等。

6. 假冒车辆身份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在二手车买卖中使用假冒车辆身份的手段,以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购买二手车十大陷阱

购买二手车十大陷阱

购买二手车十大陷阱购买二手车十大陷阱机动车辆保险是指财产保险的一种。

又称汽车保险。

它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机动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为保险标的一种运输工具保险。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购买二手车十大陷阱,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无效合同有些用户不了解二手车交易流程,尤其是很多个人之间交易,往往通过网络沟通,双方约定过户,这其中就出现一些无效合同,不管如何交易双方一定要有书面合同,且双方必须签字,公司行为要盖章,特别注意个人交易身份证号码要在合同中注明。

白纸黑字,如果有问题日后也有依据。

2、定金欺诈有些用户看到心仪的'车辆并没有完全了解车辆详细信息就着急支付定金,在定金协议中没有说明车况、公里、手续、过户时间等约定,结果在实际交付中发现问题,但是退车就不退还定金,因此定金吃亏的用户哑巴吃黄连。

3、里程作假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二手车1年跑1万公里和1年跑10万公里的价格肯定不同,但是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像国外发达国家对私自调整里程表进行法律制裁,因此难免个别不良商家调整公里表欺骗客户。

应对策略:合约注明公里是否准确,商家是否承诺,如商家作假则赔偿。

4、车型配置不一致个别商家介绍车辆的时候说的是高配,但是实际购买之后发现车辆是低配,或者有些配置其实是低配后加装伪装的高配置,因此相当于买贵了。

5、库存车二手车很多用户购买二手车只知道问车辆是哪年月的,有些商家告知的只是车辆的登记日期,用户也应该关注车辆的出厂日期,比如车辆2010年3月生产,2012年3月登记,实际上不能按照2012年3月正规车辆计算价格,有一定的价格差,一般国产车辆年限差3个月左右正常,进口车6个月左右正常,超过一年价值有差别。

6、签约车况和交付车况不一致有些客户在当时确定购买签约的时候看到的车况,尤其是一些加装配置,在实际交付中不一致,比如轮胎换成了旧的、加装行李架拆除了等问题,因此建议用户在签约时候针对这类情况,尤其是加装设备特别注明是否包含,且车辆交付时如与签约时配置不符合,则有权无条件退车。

绕过去!二手车买卖的13大陷阱

绕过去!二手车买卖的13大陷阱

汽车置换成为近两年车市热点。

“花少量的钱买辆新车”,这个口号令不少车主为之心动,但是消费者如果在不正规的销售店置换汽车,稍不留神,在汽车置换过程的一旧一新,一出一进之间,自己可能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

陷阱1:夸大旧车问题导致后果:一些经销店为了压低收购价格从中谋利,故意夸大旧车问题,从而降低旧车收购价。

车主如果不了解车辆残值,可能就会受到欺骗,将高价车低卖。

案例回放:王先生欲出售自己的一辆旧车,当时因为车前部发生过刮蹭,收购商在验车时表示,刮蹭部位与发动机相临,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扣除1000元。

王先生随后又在其他店中检测,却没有这个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直接与收购价格相关,车辆检测是旧车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车辆的状况很难以外表全面衡量,例如尾气、侧滑、轴重、制动、底盘、汽车电控单元等,需要借助“诊断”仪器来完成。

目前,北京一些品牌4S专卖店、汽车修理厂以及专门从事二手车检测的“鉴定评估”公司应运而生,建议去4S店或专业机构找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

知识链接:二手车评估正规叫作“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其整个过程有严格的专业仪器与专业的流程,包括静态检查、动态检查、手续审验、车辆合法性审查等步骤。

只有综合评定以上方面,才能评估出一辆车的现值价格。

目前北京也有不少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评估过程很客观,但是会收取250~300元的费用。

陷阱2:压低收购价格导致后果:即便对于一些并没有大毛病的旧车,一些经销商也会利用车主不了解旧车市场行情故意压低收购价,让车主蒙受经济损失。

案例回放:因为换车,郭先生欲将目前的老捷达出售。

经过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经销商,对方在验车后提出6.5万元的收购价,而事后郭先生发现,这个价格要低出市场行情1万多元。

专家提示:建议车主在置换之前先去媒体、网站、市场了解同型号品牌、同年代车辆的大致价格区间和车况。

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车开到旧车市场与多家店先行让对方做价格评估,对收购价格心中有底,也可在置换过程中与经销商讨价。

4s店销售员合同套路

4s店销售员合同套路

一、虚构优惠,诱导消费一些4S店销售员会虚构各种优惠活动,如限时优惠、团购优惠等,诱导消费者冲动购车。

实际上,这些优惠往往是子虚乌有,消费者在购车后才发现自己被套路。

二、模糊价格,隐藏费用销售员在报价时,往往只提及裸车价格,而将保险、购置税、上牌费等附加费用隐藏在合同中。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若不注意查看合同条款,很容易被这些隐藏费用所困扰。

三、捆绑销售,强制消费部分4S店销售员会以“套餐优惠”为诱饵,要求消费者购买一系列附加产品,如行车记录仪、镀晶等。

实际上,这些产品并非消费者必需,且价格虚高。

四、以旧换新,以次充好销售员在推销二手车时,往往会以“以旧换新”为名,将一些旧车翻新后作为新车出售。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查看车辆的实际年限和行驶里程,避免上当受骗。

五、虚假宣传,夸大性能销售员在介绍车型时,可能会夸大车辆的性能和配置,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车辆的真实性能。

六、拖延办理,推卸责任部分销售员在消费者购车后,故意拖延办理上牌、保险等手续,甚至推卸责任。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办理手续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归属。

七、隐瞒瑕疵,诱导购买销售员在推销车辆时,可能会故意隐瞒车辆存在的瑕疵,如车身划痕、内饰磨损等。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确保车辆无瑕疵。

八、合同陷阱,逃避责任销售员在签订合同时,可能会设置一些模糊的条款,如“双方协商解决”、“一切以实际为准”等,逃避法律责任。

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

为了避免陷入4S店销售员的合同套路,消费者在购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提前了解车辆信息,包括品牌、型号、配置等,避免被销售员误导。

2.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车辆价格、费用、售后服务等内容。

3. 保留好购车凭证、发票等证据,以便日后维权。

4. 如遇到合同陷阱,及时咨询专业人士,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总之,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4S店销售员的合同套路,确保自身权益。

诈骗二手车的价值认定标准

诈骗二手车的价值认定标准

诈骗二手车的价值认定标准1. 介绍二手车市场正不断扩大,二手车交易中的骗局也层出不穷。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二手车价值认定标准,以便准确评估二手车的价值,防止诈骗行为的发生。

2. 诈骗手法分析在了解诈骗二手车的价值认定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以便更好地防范诈骗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2.1 虚构车况诈骗者会故意隐瞒二手车的真实情况,如修过事故、里程数造假等,以获取更高的售价。

2.2 虚构车辆信息诈骗者可能提供虚假的车辆登记证明、行驶证和保险单,以让买家相信车辆的真实性。

2.3 高价收购低价出售诈骗者以低价购买车辆,然后以高价转卖给无知无防备的买家,获取不当利益。

2.4 偷换车辆诈骗者可能在交易过程中偷偷替换车辆,将低价车辆以高价卖给买家。

3. 二手车价值认定标准为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我们应该了解二手车价值认定的标准,以便准确判断二手车的价格和质量。

3.1 车况评估•外观检查:检查车辆的油漆、车身结构和外观是否受损。

•内饰检查:检查车内的座椅、仪表盘、音响和空调等设备是否正常。

•机械检查:检查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悬挂和制动系统等是否正常运作。

•试驾检查:通过试驾来测试车辆的加速性、制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3.2 里程数验证通过检查车辆的行驶证和维修记录,确保里程数没有被篡改或造假。

3.3 市场行情分析了解相同或类似二手车的实际成交价格,通过对比来判断车辆价格的合理性。

3.4 车辆历史查询通过国家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的网上查询系统,检查车辆的违章记录、过户记录和事故记录等,以了解车辆的真实情况。

4. 防范诈骗的建议除了了解二手车价值认定标准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诈骗行为。

4.1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寻求专业的汽车评估机构或有经验的二手车交易中介的帮助,可以提供专业的车辆检查和评估服务,降低被骗的风险。

4.2 注意交易细节在与买卖方交流和磋商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有矛盾或不合理之处,多和他人交流,避免冲动做出决策。

汽车购买时的常见陷阱

汽车购买时的常见陷阱

汽车购买时的常见陷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在购买汽车的过程中,许多消费者都会陷入一些常见的陷阱中,在购车决策中遭受损失。

本文将讨论汽车购买时常见的陷阱,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以帮助消费者在汽车购买过程中避免掉入这些陷阱。

1. 忽视车辆保养记录在购买二手车时,许多消费者都会忽视车辆保养记录。

而车辆的保养记录是了解车辆整体状况和使用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在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务必要仔细检查车辆保养记录,尤其是车辆的保养频率和保养项目,以确保所购买的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轻信销售人员的承诺汽车销售人员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们的车辆,其中包括一些夸大其词的承诺。

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应当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承诺,而是要对所购车辆的性能、价格和服务进行仔细评估。

最好是事先做好功课,了解车辆的市场价值和用户的真实评价。

3. 忽视隐性费用购车过程中,隐性费用是常见的一个陷阱。

隐性费用包括购车税、保险费、上牌费等,这些费用并没有在车辆的标价中明确列出。

因此,消费者在购车前应事先了解并计算好这些费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 忽视车辆质量问题购车时检查车辆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可能会买到一辆存在严重问题的车辆。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的车身、底盘、发动机等部件,以便发现车辆是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外,建议消费者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或认可的经销商,以确保所购车辆的质量有保障。

5. 盲目追求品牌和外观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盲目追求品牌和外观,而忽视了车辆的实际需求。

汽车市场品牌众多,每个品牌和型号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消费者在购车前应对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

此外,外观只是汽车的一个方面,消费者也应该关注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

通过了解并避免常见的汽车购车陷阱,消费者可以确保自己在购置汽车时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因为盲目决策而带来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

二手车各路门道陷阱揭秘

二手车各路门道陷阱揭秘

现在有很多人选择购买二手车的原因,无非就是觉得能够便宜些,性价比好一些,说不定还能有再砍价的余地,相同的预算价格,二手车比新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高级、舒适的档次,还有尤其是对一些刚学会开车的人来说,二手车无疑是最好的练手用车,但是,也有的人对二手车人缺乏信任感,不知道买二手车到底是好是坏,那今天车城网的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选择购买二手车时的门道。

几种不能入手的二手车,给想购车的朋友提个醒手续不全的二手车所谓证照,是指车主身份证、车辆原始的发货票、车辆购置附加费(税)证实、机动车行驶证、养路费证实、年检证实及保险单等。

证照不全,买进后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非常麻烦。

经过暴改的二手车就是说车主未经车辆治理部门的许可,就随意的更换了发动机、底盘、外形尺寸或者车身外形颜色等行为,车管所是不答应的。

当然只要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小改装是允许的,这一点要提前咨询车主以及以前的验车事项。

二手车走私、免税或赠与免税和赠与的车辆是国家扶持某种事业采取的优惠政策,特别批准免除一定海关的关税,它们的使用,必须受海关监视。

未经完税,不能销售和转让。

二手车的分期付款在车款没有完全付清之前,该车在法律上并不是车主所有,无法抵押贷款,更无法买卖,所以除非还清所有贷款,否则不能买卖,私下买这样的车后患无穷。

停止生产的车只要未报废法律上是允许买这样的车的,但是购买这种车后,维修、配件等将变得相对麻烦(常见的大众系列比较特殊,由于车型多,零件通用度高,勉强可以考虑),保养维修费用随之相对变高,小编不建议买这样的车。

车主有内容的车车主有内容是指代替买卖车辆的车主、严重违章的车主和有诉讼在身的车主,这类旧车往往价格便宜,但万一不小心沾上官司,得不偿失。

有过事故的问题车如果你遇到了怀疑有问题的车,那您一定要果断的拒绝!一般如果是有问题的车,商家给出价格肯定会低于市场价,但是也不要为了贪那一点点的小便宜,以免为您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少之又少,如果您轻信了商家的忽悠,以后等到车出问题了,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案例24-二手车置换陷阱

案例24-二手车置换陷阱

案例24 二手车置换陷阱
案例回放:王女士以5年期贷款方式购得一辆标价为39900元的某品牌小轿车。

办购车手续时,经销商告知交齐20%首付款后只需贷款32000元,并让王女士在空白合同上签了字。

几天后,王女士接到信贷合同书时却发现不但贷款多了5000多元,首付款、车险等各种附加费用、贷款及管理费相加后的总额竟比标价车款多了13000元。

提示:合同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重要依据,忽视该环节后果不堪设想。

消费者首先要选择一家有实力、有声誉的汽车经销商,包括能提供办理分期贷款的金融机构,一般大品牌汽车制造商都有自己的分期金融机构,在很多方面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另外,消费者贷款购车要慎重,弄清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并签订好合同后再行购买。

购车过程骗局大揭秘

购车过程骗局大揭秘

购车过程骗局大揭秘一、购车骗局揭秘(共13项)手段1:拿国家优惠政策当经销商优惠消费者在购车前需要了解国家政策,此时才能分清在购买车辆时,哪些是自己本身就应得的优惠,哪些是经销商给你附加的优惠。

不要让经销商们借机将你本身就应得的优惠,说成是他们给您的优惠,哄骗您高高兴兴就买了没优惠的车。

fang12130同时,在您了解政策时同时应该更多的了解厂商的优惠政策,经销商在卖您车时的优惠往往会比厂家给出的优惠政策要多。

要注意无论是价格上的,还是保修上的,您应该享受到什么样的政策,经销商又给了什么政策,是否有些优惠幅度被经销商给吞掉了。

手段2:付完订金才发现配件要掏钱有些销售人员承诺送的精品配件,其实是要车主自己掏钱买的不要被“标题党”忽悠,销售人员一般会以让您得到惊喜的价格能够买到此款车,但谈及此事时他一般都会分为两个事来谈,但让您将这两个优惠混为一谈,以为得到了双倍的优惠,当您交完定金后才会明白,但为时已晚。

例如:当您准备购买一辆车是,在走了好几家店后,在某一家店,销售人员承诺可以给予特别优惠。

付了订金以后,才发现这家店给的价格是不含赠送精品的价格,而车主有些必须用到的配件精品还是要自己出钱购买,在全部算下来以后,价格还是贵过其他店。

消费者买车时在价格方面一定要清楚,包括车身价,含不含牌税,以及是否赠送必须要用的配件精品,都要一清二楚,消费者要明白钱是花到哪里去了。

手段3:有色纸当防爆膜送消费者在购买车的时候,往往经销商会提出送您一些装饰,例如送大家基本都会贴的汽车防爆膜,一般消费者考虑虽然价格没有优惠,但省了防爆膜的钱,于是决定就在这家店买了车。

谁知道天气一热的时候,才发现防爆膜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后来请来专业的贴防爆膜的师傅一看,原来所谓的防爆膜,就是有色纸。

fang12130 手段4:表盘0里程却被无数人开一些经销商会将试乘试驾车的里程表传感器拔掉,在试乘试驾一段时间后,再将传感器按上,此时车辆行驶里程与新车无异,由此把试驾车当新车卖给消费者。

汽车销售签合同套路客户

汽车销售签合同套路客户

汽车销售签合同套路客户是一种常见的欺诈行为,销售人员利用客户的信任和缺乏专业知识,通过夸大产品优点、隐瞒潜在问题、设置陷阱条款等手段,使客户在签订合同时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避免被套路,客户在购车过程中应保持警惕,详细了解产品信息,认真审查合同条款,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首先,销售人员会利用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信任,夸大产品的优点和性能。

例如,他们可能会过分强调汽车的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等,使客户对产品产生过高的期望。

然而,一旦客户签订合同并支付定金后,销售人员就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无法兑现之前的承诺。

其次,销售人员可能会隐瞒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诱导客户签订合同。

例如,他们可能会故意隐瞒车辆的维修记录、事故历史、泡水情况等,使客户在购买后发现问题,但此时已无法挽回损失。

此外,销售人员还可能会隐瞒贷款利率、保险费用等额外成本,让客户在签订合同时无法全面了解实际花费。

另外,销售人员会设置各种陷阱条款,使客户在签订合同时陷入被动。

例如,他们可能会在合同中加入“一经签订,概不退款”的条款,使客户在签订后无法退款。

还有的销售人员会在合同中加入“销售方有权随时解除合同”的条款,使客户在签订后面临合同被解除的风险。

为了避免被汽车销售签合同套路,客户在购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 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客户在购车前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产品的性能、配置、价格等信息,尽量掌握产品的全面信息,以便在签订合同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2. 认真审查合同条款:客户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退款、解除合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条款。

如有疑问,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 保留证据:客户在购车过程中应保留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宣传资料、合同副本等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4. 谨慎支付定金:客户在支付定金前应确认销售人员是否兑现之前的承诺,如未兑现,可拒绝支付定金。

此外,客户应尽量选择分期支付,以降低风险。

二手二手车贩10大骗术,车300来支招

二手二手车贩10大骗术,车300来支招

二手二手车贩10大骗术(1)第1大惹人恨骗术:恶意隐瞒问题二手真实车况,做假里程表几乎成了行业必备(正在做假的二手车里程表)不管是在哪个城市,那些二手车贩子们都不会让人们有多大的好感,因为通常他们都是一些无业游民而开始做二手车行业的,或者没有实力的小二手车经销商。

那些出过大力的二手车,或者严重事故修复车,淹没了中控台的水淹车。

二手车贩子把问题二手车稍作翻新处理,然后让他们充斥各个二手车市场,最具有杀伤性的就是卖的价格非常低,不懂车的消费者基本都有这个心理:爱占便宜,也是最容易上当受骗。

(2)第2大惹人恨骗术:谎称二手车根本没有任何的维修记录目前的国内二手车市场是非常混乱的,乱就乱在,二手车贩子们把原车的那些手续基本都虚报,让人捉摸不定,二手车贩子通常都不会主动告知这辆车发生过什么事故,然后在哪里哪里维修过,车子都的大修过的地方都隐蔽德很好,而我们普通人因为看着车便宜,又不懂车,购买后,出事故才意识到猫腻。

(3)第3大惹人恨骗术:抵押车不能过户的骗你说包过户我们买二手车,其实有2成的价格是付给了这辆车的正规手续:包括了大绿本,过户的必备手续等,但是有些不良二手车贩子为了可以顺利提高二手车的卖价,那些根本不能过户的例如抵押车,法院扣押车,因为手续不全无法过户,然后欺骗你说乐意过户,只要你付钱了,他们再和你打太极。

所以我们事先就要调查清楚,二手车贩子的货到底能不能过户,无法过户的二手车坚决不能买。

(4)第4大惹人恨骗术:先报二手车低价把你骗来看车,之后哄抬价格大家平时也可以看一些地方的二手车平台,那里面经常会有一些极低价格车况看起来非常不错的二手车,什么手续齐全,包过户之类的......类似的广告太多了,像什么捷豹XJL只要30万,路虎发现只要23万,凯美瑞6万,奥迪A8只需34万.......然后你去了,很多朋友带着爱占便宜的心理去了,结果看车看的很好,打算买的时候,二手车贩子突然哄抬车价,然后再说一大堆理由,别以为哪个时候你还可以轻松离开,对方会对你死缠烂打,你不买对方真的不会罢休。

汽车销售合同的猫腻

汽车销售合同的猫腻

汽车销售合同的猫腻在购买汽车时,签订一份详尽的汽车销售合同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消费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即使是最普通的销售合同也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陷阱和猫腻。

本文将揭露这些常见的合同陷阱,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购车决策。

关于价格的猫腻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有时候,销售人员会以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优惠”可能只是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最终的价格可能会比市场价还要高。

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详细询问并确认所有的费用和税费,确保自己不会因为不了解细节而多付钱。

关于车辆状况的描述也可能存在误导。

销售人员可能会对车辆的性能、配置等进行夸大或隐瞒某些缺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要求看到详细的车辆检查报告,并且最好亲自试驾,以确保车辆的实际情况与合同描述相符。

关于售后服务的承诺也需要特别注意。

一些销售合同中可能会包含对售后服务的描述,但这些承诺往往是模糊不清的。

例如,“免费保养”可能只限于特定的服务范围,或者有其他附加条件。

因此,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要求销售人员提供明确的售后服务条款,并仔细阅读合同中的相关部分。

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一些合同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违约责任规定得非常严格,但对销售方的责任却轻描淡写。

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该在合同中寻找平衡的责任规定,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得到合理的保护。

关于合同解除和退款的条件也是需要仔细审查的部分。

一些合同可能会设置苛刻的退款条件,使得消费者在不满意的情况下难以退货或取消订单。

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合同解除的具体流程和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费用。

盘点那些年汽车后市场的骗局总有一款是你见过的

盘点那些年汽车后市场的骗局总有一款是你见过的

盘点那些年汽车后市场的骗局总有一款是你见过的前言新车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维修保养、配件产品,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了解骗局,才能远离骗局,AC汽车盘点那些年汽车后市场的各色骗局,希望各位擦亮眼睛,绕道而行。

作者 | acqiche出处 | AC汽车投稿邮箱|****************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日前,车小将因涉嫌传销被警方调查,在本来沉寂的汽车后市场投入了一枚石子,掀起了一轮新的热议,也牵引出一条隐形的线索:后市场还存有许许多多若隐若现的骗局,利用眼花缭乱的方式去套路消费者甚至业内人士。

新车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维修保养、配件产品,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了解骗局,才能远离骗局,AC汽车盘点那些年汽车后市场的各色骗局,希望各位擦亮眼睛,绕道而行。

1、万元提车骗局:新型传销模式近年来,类似“投资1万元,再推荐两个人,就可以把车开回家”这种汽车团购模式,在汽车圈中时有传播。

交1万元再拉2个人头,其实质是用会员的钱付清了首付3万元,汽车余款是按购车者向银行申请分期贷款,另外公司办理挂牌、保险,给交购置税,后续通过拉人头还款。

而这种模式宣称:通过“分享人”,不仅“万元买车不是梦”,经过多重循环、多重奖励,从而实现买车、养车没费用,轻轻松松就赚钱。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传销模式。

事实上,多起类似的汽车团购模式及其公司已被查处。

2012年5月份,江苏省苏州太仓工商部门查处一起涉嫌汽车传销案件;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也有拼人“购车”的案例发生;2014年10份贵远国际也被洛阳市工商局认定为涉嫌传销;201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也对某能源汽车集团定性为非法传销;2016年山东圣峰集团1万元钱购车模式负责人已被枣庄警方因涉嫌传销罪逮捕。

2、二手车骗局:交易处处都是坑由于二手车是非标品,而且一车一况,所以二手车交易中处处都是坑,骗局多到数不胜数,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汽车销售坑人话术

汽车销售坑人话术

汽车销售坑人话术在当今社会,汽车销售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经常使用各种话术来吸引顾客、完成销售。

然而,有些销售人员可能会使用一些具有欺骗性质的话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本文将解析一些常见的汽车销售坑人话术,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避免陷阱。

1. 超低利率销售人员经常会打出“超低利率”的幌子吸引顾客入店。

然而,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利率通常是针对符合极其苛刻条件的消费者,如优质客户或只借款很少的顾客,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实际利率可能会比宣传的高出很多。

2. 零首付“零首付”是另一个常见的销售话术,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零首付意味着您将借款整个车款,最终可能会支付更多的利息,而且汽车在价值上可能会贬值,这种方式并不划算。

3. 套路加保险有些销售人员会以“套路加保险”的方式来提高利润。

他们可能会在最后阶段向您推销一些额外附加的保险或延长保修服务,声称这是必要的保障。

消费者需要理智对待,仔细评估是否真的需要这些服务。

4. 忽略隐形成本汽车销售人员常常会专注于车价和月供等明显成本,而忽视一些隐形成本,如保险费用、维修费用等。

消费者在购车时要考虑全面成本,避免被忽略的费用而吃亏。

5. 虚假降价有些销售人员会使用虚假降价的手段来吸引顾客,打出“限时优惠”、“底价直降”等标语。

消费者要注意,这些降价通常是通过抬高其他费用或限制条件来实现的,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优惠。

总结消费者在购车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蔽。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理性选择汽车和销售方式,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话术。

同时,建议在购车前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如车款、利率等,以免被坑害。

愿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置换13大陷阱揭秘夸大问题压低收购价格图:汽车置换13大陷阱揭秘汽车置换成为近两年车市热点。

去一些汽车品牌销售店消费者常会听到销售顾问这样的推荐:“您只要将自己的旧车来我们店置换了,再添一点钱就可以买这辆新车。

”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有36%的消费者准备换车或买二手车。

随着置换业务的兴起,各种问题也开始出现。

有车主反映,2006年下半年,一家4S店举办了二手车置换的优惠活动,这位车主想将手中的夏利换款新车,因此将车开到该店进行估价。

出乎车主意料的是,评估师仅开出了4000元的收购价格。

而事后,车主将车开到某旧车交易市场却以8300元的价格成交。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流的汽车品牌4S店,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均已开展了置换业务。

但是相对于单一的卖车或买车,汽车置换流程要更为复杂,“花少量的钱买辆新车”这个口号令不少车主为之心动,但是消费者如果在不正规的销售店置换汽车,稍不留神,在汽车置换过程的一旧一新,一出一进之间,自己可能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

比如被压低收购价格,补贴费用超出预期,被推销名义上的“优惠车”——这些问题让人防不胜防。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置换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旧车评估体系不完善造成,在国外旧车评估多是由第三方机构鉴定,但是国内的旧车收购主要是品牌经销店与旧车市场,前者由于是利益的其中一方,价格方面会有压低现象,而后者不少由中介机构把持,手续可能会不完备。

另一方面,旧车置换在一些店的操作中缺乏透明度,使一些人浑水摸鱼。

其实,除了对经营者加强规范,消费者决定进行旧车置换时也应学习置换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技巧,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比如置换前先行了解收购行情,了解各店置换优惠信息,找懂行的朋友做顾问,这些都能有效地避免不法商人的欺骗。

因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关键还在你自己手中。

为此,我们制作了《3·15特别策划》专题,为消费者揭示旧车置换中的13个问题,其中陷阱1~4为旧车评估过程中的问题,陷阱5~13出现在购买新车过程中。

专家介绍王旭一汽丰田方庄店二手车置换资深评估师方浩广本日银店销售主管(培训讲师)陈学刚宏远信诚东风日产店市场部经理图1陷阱1:夸大旧车问题导致后果:一些经销店为了压低收购价格从中谋利,故意夸大旧车问题,从而降低旧车收购价。

车主如果不了解车辆残值,可能就会受到欺骗,将高价车低卖。

案例回放:王先生欲出售自己的一辆旧车,当时因为车前部发生过刮蹭,收购商在验车时表示,刮蹭部位与发动机相临,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扣除1000元。

王先生随后又在其他店中检测,却没有这个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直接与收购价格相关,车辆检测是旧车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车辆的状况很难以外表全面衡量,例如尾气、侧滑、轴重、制动、底盘、汽车电控单元等,需要借助“诊断”仪器来完成。

目前,北京一些品牌4S专卖店、汽车修理厂以及专门从事二手车检测的“鉴定评估”公司应运而生,建议去4S店或专业机构找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评估。

知识链接:二手车评估正规叫作“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其整个过程有严格的专业仪器与专业的流程,包括静态检查、动态检查、手续审验、车辆合法性审查等步骤。

只有综合评定以上方面,才能评估出一辆车的现值价格。

目前北京也有不少第三方评估鉴定机构,评估过程很客观,但是会收取250~300元的费用。

陷阱2:压低收购价格导致后果:即便对于一些并没有大毛病的旧车,一些经销商也会利用车主不了解旧车市场行情故意压低收购价,让车主蒙受经济损失。

案例回放:因为换车,郭先生欲将目前的老捷达出售。

经过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经销商,对方在验车后提出6.5万元的收购价,而事后郭先生发现,这个价格要低出市场行情1万多元。

专家提示:建议车主在置换之前先去媒体、网站、市场了解同型号品牌、同年代车辆的大致价格区间和车况。

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车开到旧车市场与多家店先行让对方做价格评估,对收购价格心中有底,也可在置换过程中与经销商讨价。

图2陷阱3:不签旧车购销协议或协议文字含糊导致后果:协议是规定双方责任,享受相应权利的法律保障的文字体现。

如果不签订协议或协议中字句含糊,那么车辆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车主失去最强有力的证据,车主的合法利益不能得到保证,诉至仲裁机构和法院时,将得不到支持。

案例回放:刘女士要卖一辆本田车,找到一个号称品牌销售店的男士,没想到此人根本不是专业店的工作人员,也不具备旧车经纪人资格。

疏忽之中,刘女士也未与这位男士签订任何协议,结果这位男士以办手续为由,把车、手续、车主身份证都骗走了,其目的是想把车卖掉,好在被公安部门及时侦破。

专家提示:出售旧车前最好先去专业店进行咨询,无论买卖一定要签署正规的协议并仔细阅读协议中的每一条款。

协议是消费者利益的保障,也是在售后服务出现问题时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的证件,此外,签协议时还必须让经销商盖上有效公章。

图3陷阱4:旧车不及时过户导致后果: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后,由于没有及时过户,车辆发生违章或事故后,极易产生纠纷,对于购买二手车的人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损失(包括对车辆的所有权等问题),将来车辆发生事故原车主也会负一定连带责任。

案例回放:李先生要卖一辆宝来,由于经销商出示的价格超过心理价位,李先生很快就出售了车,该车一直未过户。

此后半年时间过去了,李先生陆续收到不少违章通知书。

当他找到当时的购车人时,对方却说车已经转手了。

由于没有找到最新的购车人,已收到的罚款都要由李先生来承担。

专家提示:如果仅是罚款尚是小事,因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的,机动车所有人在整个事故处理程序中自始至终都将被列为案件的当事人。

相关文件确认了机动车转让未过户,发生事故后原车主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则。

因此提醒车辆的出卖人,在车辆出让、转移实际控制权后务必要到机动车登记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知识链接:个人对个人的旧机动车过户所需证件包括:1.卖方个人身份证;2. 买方个人身份证;3. 车辆购置发票;4. 过户车辆机动车登记证书;5. 车辆行驶证;6. 旧机动车买卖合同。

陷阱5:新车“降价、优惠”存在虚假成分导致后果:部分经销商利用较低的价格诱引顾客到店,然后通过混合报价,条件成交等方式获得高额利润;也有经销商对于置换的客户在选购新车时设置种种限制,使得消费者从中并未得到过多的实惠。

案例回放:刘小姐想将手中的爱车升级,逛一家汽车品牌销售店时,对方的销售顾问表示如果在店中以旧换新,新车将有一定幅度的优惠。

刘小姐非常动心,但真正置换时她才发现,自己想买的那款新车并不在优惠的范围之内。

专家提示:价格因素固然是车主购车时最为关注的,但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到所需购车的真实优惠程度。

另外车辆价格也包含了经销商的服务承诺在其中,不要“捡起芝麻丢了西瓜”。

建议如果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有服务保障的4S店购买。

陷阱6:推销库存车导致后果:如果是库存车,可能某些部件会因库存时间较长而产生问题。

同时库存也会导致车辆贬值,并对所购车辆以后的售后服务会产生影响。

案例回放:赵女士在一家品牌销售店按照满意的价格做了汽车置换,用旧车换了一辆新车高高兴兴地开回家。

可开了不到半年,就发现轮胎、雨刷等橡胶部件出现了老化现象。

后来经懂行的朋友检查才发现,这辆车在赵女士购买前已经出厂近1年了,属于库存车。

专家提示:购买前仔细看清车辆的出厂日期和车辆配置介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制定消费计划,不要盲目跟从。

不管厂家怎样调整产量计划和价格政策,都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考量方法。

知识链接:库存车要细检查所谓“库存车”一般是指制造完成出厂以后超过3个月以上,还没有销售出去的车。

由于库存车优惠幅度较大,会受到一些准车主的青睐,但如果购买库存车,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注意:检查一下车辆具体的出厂日期;一般车辆的行驶里程应该在1000公里以内;检查雨刷、引擎皮带、轮胎等橡胶件是否有老化的现象;检查电瓶是否有问题;开动引擎,检查一下其运转时是否有异常情况;库存车的漆面往往不太光亮,可以在拿到车以后就去抛光上蜡。

陷阱7:利用“订金”与“定金”区别骗人导致后果:消费者和经销商在利益上产生分歧,最后只好诉之法律解决。

案例回放:李某欲在一车行购买一辆新车,因无现货,预付订金5000元,双方约定一个月后交货。

不久,李某要求退车,车行却不允许,理由是李某交的是“定金”,无权要求返还。

李某这才发现收款收据上的确是“购车定金”,而不是“购车订金”。

专家提示:法律上规定,在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而如果是订金,一方违约,另一方只能得到原额。

因此车主签订协议时,一定要字斟句酌,以防被一些不法商人欺骗。

知识链接:“订金”与“定金”在法律上,定金和订金有着严格的区分。

定金具备担保的性质,而订金则属于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性质。

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和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陷阱8:消费者交了钱却提不到车导致后果:目前一些二级经销商没有被厂家授权,而是从其他一级经销商手里购车,再倒卖给顾客,这样交货和退款就都没有保证。

消费者在这类店里购车自身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发生交了钱也得不到车的问题。

案例回放:2005~2006年间,北京某品牌店凭借其“团购直降1万元”的广告诱惑,吸引消费者到该公司交付全款购买各类小轿车。

但经销店却长期既不能交车也不能退款。

众多购车人多次聚集在该公司门外要求解决。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于2006年7月公开郑重警示消费者,称该公司已遭40多名消费者投诉、涉及金额300万余元。

专家提示:消费者购车时要选择诚信的汽车经销商,不能图便宜轻信一些经销商的宣传;非现场提车时应尽量避免一次性付款,可通过合同定金或预付款形势减少风险;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要尽快到相关部门登记,便于尽快维权。

图4陷阱9:利用车险牟利,或找小保险公司赚取差价导致后果:车辆一旦发生事故需要保险理赔时,车主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不能到专业维修厂进行维修。

案例回放:张女士日前买车后准备投保,业务员给她推荐了一家保险公司。

虽然这家公司张女士并不熟悉,但是由于费率较低就同意了。

但新车开了没多久,张女士发生了事故需要定损、理赔,这才发现自己投保的那家公司在郊区,办理起来非常麻烦。

专家提示:由于各保险公司的费用、返点不一样,某些不法经销商一般会用各种方法让车主上一些返点较高的保险。

一些保险公司城八区以外或者地理位置较差的分部,会给代理人更高的保险返点。

如果消费者上了这些公司的保险,出现事故时只能到所上保险的保险公司所在地办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