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前方牵引力对颅上颌复合体影响的有限元

合集下载

不同腭部形态MSE放置不同位置对颅面复合体和扩弓效果的影响

不同腭部形态MSE放置不同位置对颅面复合体和扩弓效果的影响

上颌牙弓狭窄是一种常见横向骨性不调,常表现为牙弓狭窄呈“v”字型、牙列不齐、单侧或双侧后牙反 、腭盖高拱等,导致下颌发育不足、偏 、反 等错颌畸形[1]。

对于腭中缝未闭合的儿童或青少年,临床通常采用快速腭部扩弓装置(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以改善上颌骨横向不调,但对于腭中缝接近闭合或已经闭合的青少年及成人患者RPE更多是牙性扩展,常导致牙齿颊向倾斜。

因此对于成人上颌骨严重狭窄,腭中缝骨性扩开具有重要意义。

外科手术辅助扩弓(surgically 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SARPE)是成人腭中缝骨性扩开的传统方法,但外科手术由于创伤大以及手术费用高,较难被患者接受[2]。

Hartono等[3]研究微种植体辅助上颌扩弓(mini-implant 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der,MARPE)可使腭中缝骨性扩展,与RPE相比可以防止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上颌骨性扩弓器(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是一种新型扩弓装置,能够以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作为固位牙与预成扩弓器支架相连,并促使四颗BMK微螺钉穿透腭穹窿和鼻底双层骨皮质作为绝对支抗,但国内对于不同腭部形态下MSE扩弓效果的影响鲜有研究。

三维有限元在正畸生物力学被广泛应用,有限元分析成为了解牙齿及周围组织在生物力学水平上对应力反应的重要方法[4]。

本实验通过建立不同腭部形态的MSE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究不同腭部形态下扩弓器植入不同位点,对颅颌面及牙齿位移和应力分布差异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选取一例20岁上颌发育不足的女性患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KY-1535-002),腭部形态正常,腭指数为36%,上颌牙弓狭窄,无颅面部发育异常,腭部形态正常,恒牙列,牙列完整,牙周健康,无颞下颌关节相关疾病,无正畸治疗史,无颌面部外伤及手术史。

上颌前牵引对唇腭裂上颌骨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

上颌前牵引对唇腭裂上颌骨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

[ 要 ] 目的 : 讨 不 同方 向 的 前 牵 引 力 , 上 颌 骨 的 应 力 、 变 和 位 移 变 化 的影 响 规 律 , - 摘 探 对 应 为 临床 唇 腭 裂 患 者 的正 畸 治 疗提 供 科 学依 据 。 方 法 : 自主 探 索 建 立 的 唇 腭 裂 上 颌 骨 三 维 有 限元 模 型 的 基 础 在 上 , 用 A S S1 . 利 N Y 0 0软 件 模 拟 上 颌 前 牵 引 , 析 比较 在 相 同力 值 , 同 牵 引 方 向 前 牵 引 力 作 用 下 上 颌 分 不 骨 的 应 力 和位 移 变化 。 结 果 : 牵引 力 为 5 0 g 侧 , 牵 引 方 向 向前 下 2 。一4 。 间 时 , 前 0 / 前 0 5之 上颌 骨发 生向 前、 向下 及 向 外 的位 移 变化 , 颌 腭 部 牙 弓形 状 发 生 内缩 变化 。 内缩 变 化 程 度 与 前 牵 引 方 向有 密 切 关 上 系 ; 牵 引方 向 与 功 能 袷 平 平 面 夹 角越 小 , 弓 内 缩越 明 显 , 域 越 大 , 引 方 向 与 矜 平 面 夹 角越 大 , 前 牙 区 牵 内缩 程度 越 轻 , 区域 越 小 。结 论 : 前 牵引 力作 用 下 , 在 上颌 骨 发 生 向前 、 下 及 向 外 的 增 长 , 向 上颌 牙 弓形
中南 大学学报( 医学版 ) ,c S“ e o 西 ( ds 2 o ,3 1 ) c) o 8 3 ( 0

上 颌前 牵 引对唇 腭 裂上 颌 骨影 响 的 三维 有 限 元 生 物 力 学研 究
雷 勇 华 , 翦新 春 任 毕 乔 , ( .中南 大 学 湘雅 医院 口腔 科 , 大 学 力 学 与 航 空航 天 学院 , 沙 4 0 8 . 长 1 0 2)

唇腭裂术后生物力对上颌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唇腭裂术后生物力对上颌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J Pract SWmxW)2227Sep,36(5)-779-唇腭裂术后生物力对上颌骨影响的有限元分析黄威曹丁周永川郝福良宗晓鹏【摘要】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这两种生物力对上颌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在原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添加工况,模拟上唇软组织,形成含有上唇及腭板软组织的腭裂上颌骨有限元模型。

在同一模型上,利用AN­SYS软件分组添加上唇压力及腭部瘢痕力,比较上颌骨的位移形变情况。

第一组添加上唇压力,第二组添加腭部瘢痕力,第三组添加以上两种生物力。

结果:上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均发生形变,形变位移: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

结论:对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而言,唇、腭裂修复术均会对上颌骨生长(横向、垂直向、矢状向)产生抑制,且腭裂修复术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唇腭裂;上唇压力;腭部瘢痕力;三维有限元The finitr element analysit of the influence of bioloovai force after cleft Og and palatr surperp on the max-VloHUANG Wee,CAO Ding2,ZHOU Yongcauan,HAO Fuliang1,ZONG Xiaoaeng4.0950917Shhiazhucng,De-parPmai of Orai anU Maxhlcfaciai Surperp,Sctooi ang Hospital of Stomatolofy,Hebe-Medical Unimphy&Hede-Key LaOoratorp of Stomatolofy,Chha;0.CUnicai Cofepe,Hedet Medical Unimphy,SShimhuung; 3.DeparP meai of Pediatra DengsPp,S c S oo U anU Hospitai of Stomatolofy,HebeC Medical UTlimrshh&Hedet Kep Laboratorpof Stomatolofy,SShiazhuany;4.Departheai of Stomatolofy,Xian Couuth Peopled Hospitai of Heded Provinca 【AbsUo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s mechanism of upper lig pressore and palatai scar force ox mxPba after cleft lig and palate sorperp.Methods:On ths origgal3D finite eUmest mofsi of ths mxPba of cleft palate,worPind coxdiboxs were abOeO anO ths sofi tissue of uppec lig was simuUteO to form a finite eUmest mofei of the mxPba of cleft palate with the soft tissue of upper lig and pai-ate.Oa the same mofei,the upper lig pressure(aroxp1)anO palatai scar force(aroxp2)were abOeP respectiveU oe in combination (groxu3)bp ANSYS software.The OispUcemept and Oeformatiox of mxPba amoxa the3arox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mcp-bU was Oeformet in three(^116X810X( ,anO the Oeformatiox OispUcemept was as followina:the aroxp3>the aroxp2>the aroxp1.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complete unilaterai cleft lig and palate,the repaiz of cleft lig and palate can indiOit the maxibara transverse,verticai and sapittal arowth,and the efect of repair of cleft palate has more010X(^than that of repaiz of cleft lig.【Key word]Cleft Up an palatd;Upppp pip pppurd;Palatal ocar forca;3Dfimm dlement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志码:A OC:12.3969/j.issn.1021-3733.2222.25.217唇腭裂是颅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0手术治疗是恢复外形及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唇腭裂术后常出现上颌骨发育不足[6-5],大部分学者认为手术因素为其生长受限的主要原因[6-9],其影响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5199997)作者单位:9579)7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黄威郝福良);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曹丁);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河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周永川);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宗晓鹏)通信作者:黄威E-mail:595069777@ 机制一直作为研究热点。

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前牵引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前牵引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前牵引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口腔种植学已成为口腔修复学的重要分支。

在口腔修复学的领域中,种植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常规而又可靠的方法。

然而,种植体的功能需要持续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就要求种植体有足够的支抗力,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承受足够的负载。

因此,研究和探索种植体支抗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对于改善种植体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颌骨是口腔种植体的较常用的位置。

然而,上颌骨骨量组织较少,种植体的支抗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上颌骨种植体术后期,存在较多的术后并发症,造成困扰和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影响因素,并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改善种植体支抗力。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前牵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探索一种有效的改善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分析影响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因素,包括骨密度、种植体长度和直径、组织机械性质等。

2. 构建上颌骨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

通过医学影像学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构建上颌骨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支抗前备选模型。

3. 建立支抗前牵引条件。

给予种植体上方一个向下的分布载荷,模拟实际咀嚼过程中的力载荷,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牵引力对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影响。

4. 分析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前牵引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结果。

通过对不同模型的应力分析,探索影响支抗力的因素,比较牵引前和牵引后种植体的应力分布以及变形情况,得出结论。

5. 探索新的方法改善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方法,结合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上颌骨种植体支抗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种植体支抗力的方法。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对于上颌骨种植体的设计和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上颌骨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_席兰兰

上颌骨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_席兰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2 年 11 月第 6 卷第 22 期 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 6,No. 22
·7367·
·综述·
上颌骨前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合畸形,约有 21% 的患者 是由于上颌后缩而下颌发育基本正常。临床上常用口外上颌骨 前方牵引器来矫治替牙期或乳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 前牙反牙合[1]。有临床研究发现经过 8 ~ 12 个月的上颌骨前方牵 引矫治,上颌骨可以向前获得约 2 ~ 4 mm 的距离[2]。上颌骨前 方牵引矫治器通常利用额、颏、枕等部位作为支抗,施力与上颌 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重力的牵引,影响颅面骨缝的改建, 刺激上颌骨矢状和垂直向的生长,从而达到矫正上颌发育不足 的目的[3]。
一、有限元分析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相关的计算应力的 分析方法,它 是 应 用 弹 性 理 论 来 求 解 研 究 对 象 的 应 力 分 布 值。 一个任意连续的物体都可以有无限的自由度,所以很难对其各 点的受力进行分析研究。有限元法使用节点和单元的概念将一 个物体的自由度从无限转变为有限,因而大大降低了研究的复 杂程度。它通过将 连 续 的 弹 性 体 分 割 成 有 限 单 元,用 其 结 合 体 代替原弹性体并逐个研究每个单元的性质,最终确定外力作用 与节点位移之间的 平 衡 方 程。即 通 过 逐 一 研 究 每 个 单 元 的 性 质,从而获得整个弹性体的性质[7]。最终达到我们分析物体应 力、应变以及各种机械力学特性的目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有限 元法被应用于口腔生物力学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如牙体组织、牙 周支持 组 织、各 种 修 复 体、种 植 体、正 畸 和 颅 颌 系 统 应 力 分 析等[8]。 二、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 想要利用有限元 法 进 行 科 学 的 计 算 和 分 析 ,首 先 需 要 建 立

上颌复合体两种工况下上颌窦区三维有限元分析

上颌复合体两种工况下上颌窦区三维有限元分析

d fee t o n a o d t n t p n mo t o i o n u n e ti o cu ig te c aa t r fs e sd sr u in a e i rn u d r c n i o sa e — u hp s i n a d d r g c n r c l d n , h h r c e so s i i t r f b y i o t i c r t tb o
Thr e i e i nal nie ee e e —d m nso i f t lm ntanayssoft em a lar i sr g on u l i h xil y snu e i nde hes el ad i fe e on to rt am o n di r ntc dii ns
a lz d a om p r d by t e m e so lfnt lm e eho nay e nd c a e hr e di n ina ie ee ntm t d.Re u t i s ls:Th l sofsr s e n no a a ilr e vaue te s s i r lm x l y m a sn rn e ri cudng a to e m o h po iin a e v r m a1 iusdu g c nt c oc l i nd a p n— ut sto r e s l.Bu he sr s pe m ouh sto s muc i y tt te sato n— t po i n i i h hi e h n t tdu i nrc o c u n u e h a e l a n gh rt a ha rng ce ti c l dig nd r te s m o dig.Co l i ncuson:M a l r m p e ma a h o e of xily co l x a y ply te r l dipe sn p id on e rae o c s s ri g a pl e c c nt td f r e .Th f n to o a la i s m u tb o i r d d rn h t d o e s of e u c in fm xilr snu s e c nsde e u g t e s y pr c s y i u m a la o plx b o e h nis xilr c m e i m c a c . y Ke y wor :m a il a a ; o e h nis fni lm e tm eh ds x l cil bim c a c ; of i t ee n tod; te sa ayss e sr s n l i

上颌复合体两种工况下眶区有限元分析

上颌复合体两种工况下眶区有限元分析

c n i o s t p n m o t o i o n e t co cu i g t ec a a tr f te sd sr u in a ea a y e n o a e y o d t n e — u h p st n a dc nr c l d n , h h r ce so s it b t r n lz d a d c mp r d b i ao i i s r i o tr ed me s n l n t lme t t o . s l : d r h a a , h te s s n i l c m e t o es mer g o n h e i n i a i ee n h d Re u t Un e es mel d t esr s e dd s a e n s f h a in i o i f e me s t o a p t e t e n r a x l r o lx we e d s i u e n q a l . h i t f s e s a d d s lc me ta p n mo t o i o h o m lma i a c mp e r it b td u e u l T e l ly r y mi o t s n i a e n to e — u h p st n s r p i we e wi e a h t u i g c n r c l d n . p ca l r i l tr l l t e s e sa p n mo t o i o smu h r d rt n t a r e t c o cu i g Es e il i o b t ae a l h t s t e — u h p st n wa c h d n i yn wa , r o i h g e a a u n e t c o c u ig Co c u i n : es e so e wh l x l r o l x d r g c n rco c u i g i h r h n t t r g c n r c l d n . n l so t h di i s Th t s f h o ema i a c mp e u n e t c ld n r t ly i i i l we h n t a t o e — u h p st n h t s t o e — u h p st n i mu h h g e h n t a u n e t c s o r ta h ta p n mo t o i o .T e s e s a p n mo t o i o s i r i c i h r t a h td r g c n r i i o cu i g,e p ca l r i lt r l l t ema i m ip a e n t p n mo t o i o r u dt e o a n o t u c ldn s e il i o b ta e a wa lh xmu ds l c me t e — u hp s i ni a o n r me p i m. yn ao t s h f c Ke r : x l fc a; i me h n c ; i i l me t t o ; te sa a y i y wo d ma i o a i l b o c a is f t e e n h d s s n l ss s l n e me r

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

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进展
基金 项 目:首 都 市 民健 康 项 目培 育 (Z141100002114020) 作者单位 :100050北京 首都医科 大学 口腔医学 院正畸科 通 讯作 者 :白玉 兴 ,E-mail:byuxing@263.tom,电话 :010—
57099004
由于颅 颌 面 骨结 构 的 不规 则性 ,如何 将 其 数字 化并 建 立 适 宜 的 模 型 是 有 限元 分 析 的 关 键 。1986 年 日本 学 者 Miyasaka等 利用 干颅 骨运 用 机 械切 割 、逐层 拍照 、解 剖结 构 图人 工描 记 等 方 法 ,第 一 次 建立 较为 可靠 的颅 面 复 合 体模 型 ,为颅 面 复合 体 的 生 物力学 研究 提供 了模 型基 础 。随着 CT技 术 的发 展 ,1994年赵 志河 等 以 15岁 男 孩 为研 究对 象 ,用 CT扫描 了颅 骨 35个层 面 ,建 立 了 由 1820个 节 点 和 1702个 单元 组 成 的三 维 有 限元 模 型。有 限元 分析 结果 的准 确 性和科 学 价值很 大程度 上取 决 于模 型 的 精确 程度 。随着计 算 机 运 算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建 模 技术 的完 善 以及计 算 机 断 层 扫描 精 度 的改进 ,近年 来 构建 的模 型精度 已经 有很 大提 升 。
前方 牵引
有 限元 分析法 已经被越来 越 多 的应 用于 上颌 骨 前方 牵 引的 生物力 学 研 究 ,国 内外 学者 通 过 大量 的 研究 ,不 断探 索最适 宜 的前牵 引方 向及力 值 ,为临床 应 用前牵 引矫 治提 供 了科学 的理论 依据 。
1.上颌 前方 牵 引方 向 利 用 已建 立 的颅 面复 合 体 的三 维有 限元模 型 , Tanne等 发 现对 模型 第一 磨 牙颊 侧 施 以水 平 向前 力使 颅上颌 复合 体 向前移 位 的 同时也 使其 向前 上旋 转 ,而 30。斜 向下 的力 使 上颌 骨 基本 向前平 移 ,且 应 力分 布 比较 均 匀 。Miyasaka等 也 在 此 模 型 基 础 上 ,研 究表 明在 尖 牙 上 施 加 斜 向下 30。牵 引 力 是 前 方牵 引 的最 适 选 择 。赵 志 河 等 叫建 立单 侧 颅 面复 合体 三维 有 限元模 型 ,研 究 认 为从 功能 猞 平 面 向前 下 37。为最有 效 方 向。张 国华等 ¨¨在 研究 中发 现在 尖牙 近 中施 以 500g/侧 力 前 方 牵 引 ,牵 引 与 拾 平 面 呈 前 下 40。时 ,上颌 骨 平 行移 动 。林 伟 就等 ¨ 在 双 侧 上颌 尖 牙近 中牙 槽 骨 处施 加 500g/侧 矫 形力 ,当 牵引 角 度 与 水 平 面呈 30。~40。之 间 的某 个 前 方 牵 引角 度颅 上颌 复合 体 可 出 现平 动 ,而 当牵 引角 度 小 于 30。时颅上 颌 复 合 体呈 逆 时 针旋 转 ,当 角 度 大 于

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的生物力学效应——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的生物力学效应——三维有限元分析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GF18H140002)作者单位:310000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朱杰晶 潘恩僦 杜庆玲林新平);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栋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伯休)通信作者:林新平 E mail:xinpinglin@163.com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的生物力学效应———三维有限元分析朱杰晶 潘恩僦 杜庆玲 王栋才 李伯休 林新平【摘要】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技术分析不同负载模式下上颌全牙列远移过程中各牙齿的运动趋势及生物力学原理。

方法:建立鼻上颌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拟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垂直向位于弓丝上方0mm及7mm;牵引钩矢状向位于侧切牙与尖牙之间以及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垂直高度为7、0、-7mm;牵引力的大小为1.47N,从牵引钩至微种植钉。

结果:使用7mm高度微种植钉或者使用7mm高度牵引钩对上前牙有压低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对上前牙的压低效果更好。

使用0mm高度牵引钩和0mm高度微种植钉时,上前牙少量伸长。

使用-7mm高度牵引钩,0mm高度微种植钉时,上前牙表现为伸长;使用-7mm高度牵引钩,7mm高度微种植钉位时,牵引钩位置在侧切牙与尖牙之间,上前牙表现为伸长,牵引钩在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上前牙表现为轻度压低。

结论:牵引钩的高度会影响上前牙的覆 及转矩,高位微种植钉与高位牵引钩可以显著压低上前牙,适用于露龈笑患者。

牵引钩的水平向位置靠后对磨牙远移效果更佳。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微种植钉;上颌前突;生物力学Biomechanicaleffectsofdifferentloadingmodesonthedistaldisplacementofmaxillarydentition———A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analysisZHUJiejing1,PANEnjiu1,DUQingling1,WANGDongcai2,LIBoxiu3,LINXinping1.1.310000Hangzhou,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ZhejiangProvince,China;2.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jiangProvince,Hangzhou;3.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MedicalCollegeof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movementtrendandthebiomechanicalprincipleofeachtoothduringthedistaldisplacementofmaxillarydentitionunderdifferentloadingmodesusingthe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technique.Methods:Three 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odelincludingmaxilla,dentitionandperiodontalligamentwasestablished.Simulatedmicro implantswerelocatedattheinfrazygomaticcrest,andtheverticalpositionwere0mmand7mmrespectivelyabovethearchwire.Thetractionhookwaslocatedbetweenthelateralincisorandthecanine,andbetweenthecanineandthefirstpremolarinsagittaldirection,withverticalheightof7mm,0mmand-7mm,respectively.Thetractionforcewas150g,fromthetractionhooktothemicro implant.Results:Theuseof7mmheightmicro implantor7mmheighttractionhookproducedaintrusiveeffectontheupperanteriorteeth,andthecombinationofbothshowedabetterintrusiveeffect.When0mmheighttractionhookand0mmheightmicro implantwereused,theupperanteriorteethwereslightlyextended.Whenusingatractionhookwithaheightof-7mmandamicro-implantwithaheightof0mm,theup peranteriorteethwereextended.Whenusingthetractionhookwithaheightof-7mmandthemicro implantwithaheightof7mm,tractionhookwaslocatedbetweenthelateralincisorsandthecanine,theupperanteriorteethwereextended.Whenthetractionhookwasbetweenthecanineandthefirstpremolar,theupperteethwereslightlyintruded.Conclusion:Tractionhookheightcanimpacto verbiteandtorque,highmicro plantwithhightractionhookcansignificantlyintrudeteeth,whichissuitableforpatientswithgingivalsmile.Thehorizontalpositionofthetractionhookinthebackisbetterforthemolardistalization.【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finiteelement;Micro implant;Maxillaryprotrusion;Biomechanics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1-3733.2020.06.003 为自己的侧貌或者牙列拥挤影响美观和健康而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1]。

两种不同前牵引在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两种不同前牵引在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19年第3卷第23期2019 Vol.3 No.23口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 两种不同前牵引在骨性III 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杨圣仙(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 评价上颌快速扩缩配合前方牵引与单纯快速扩弓后前方牵引在骨性I II 类错颌畸形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 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骨性III 类错合畸形治疗患者36例进行回顾研究,按治疗方式不同分 为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组(18例)与上颌快速扩缩组(18例)。

其中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组行单纯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上颌快速扩缩 组行上颌快速扩缩配合前方牵引。

记录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头颅侧位片数据。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骼,牙槽及软组织均发生 明显改变。

上颌快速扩缩组患者颌骨,牙齿和软组织参数显示出显著的变化。

结论 骨性III 类错合畸形治疗中上颌快速扩缩配合前方 牵引疗效优于单纯快速扩弓后前方牵引。

关键词:前牵引;骨性I II 类错颌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 23.0045.02骨性III 类错合畸形因发病率高、畸形严重及治疗难 度大,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重视[1]。

其主要特征为上 颌后缩,下颌前突或两者皆有。

早期上颌后缩畸形可采用 各种面罩进行口外牵引,矫治力作用于上颌复合体,使 上颌骨前移和旋转。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前方牵引是 否需配合快速扩弓观点不一 [2-3]。

本研究通过对骨性III 类错颌36例患者开展单纯上颌快速扩弓和上颌快速扩 缩两种前牵引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现将结果报 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 至2018年12月门诊口腔科收治的骨性III 类错颌畸形治 疗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上颌 快速扩弓组(18例)与上颌快速扩缩组(18例)。

平行于功能平面水平向后牵引猴上颌骨矫形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平行于功能平面水平向后牵引猴上颌骨矫形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平行于功能平面水平向后牵引猴上颌骨矫形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目的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原始DICOM数据,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后牵引矫形力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选用混合牙列期雄性恒河猴1只,行螺旋CT扫描,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

利用ANSYS 12.1软件分析不同大小后牵引矫形力作用下,上颌骨各标志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结果随着力值的加大,各标志点的位移变大,位移与力值大小呈线性关系。

其中,在x轴方向,各点的位移均较小;在y 轴方向,各点的位移呈现较大的变化,方向沿y轴向后,而且随力值加大,位移增加明显;在z轴方向,上颌前部的上齿槽座点和前鼻棘点位移向下,上颌骨后部的后鼻棘点位移向上。

结论水平向后牵引对上颌骨有明显的后移作用且上颌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但对上颌宽度产生的影响较小。

标签:后牵引;上颌骨;矫形作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骨性上颌前突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如在生长发育期早期即给予阻断性矫治,可避免或减少日后矫治的难度。

在早期治疗中,有效地后牵引抑制过度生长的上颌骨是获得最佳正畸疗效的关键。

为了解矫形力系统作用下颅面复合体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机制,可将有限元分析方法与动物实验相结合,与动物实验形态学、影像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相印证,以更好地指导实验,模拟临床。

本研究以恒河猴为建模对象,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后牵引矫形力载荷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1.1 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1.1.1 建立猴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选用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1只(混合牙列期双侧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且牙列完整)。

使用CT机(Mx8000型,Philips公司,德国)从颅顶至下颌下缘对其进行扫描。

扫描条件:120 kV,180 mA,层厚0.3 mm,螺距0.625,间隔0.6 mm,扫描野107。

在CT图像工作站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出。

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的应用进展

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的应用进展

口腔医学2021年4月第41卷第4期• 377 •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的应用进展吴聿森,包涵,谢宁,葛悦,朱宪春[摘要]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是早期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m类错骀常见方法之一。

传统方法常用牙和黏膜支持式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早期的骨性hi类患者,随着种植支抗的发展,种植钉被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展示出 稳定的骨性支抗效果,,本文将对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技术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快速扩弓;前方牵引;骨支持式[中图分类号]K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872( 2021 )()4-0377-04[doi] 10.13591/ki.kqyx.2021.04.019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alatal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protraction facemaskWli Yumiao, BAO H any XIE N ing, GE Yue, ZHU Xianchun. ( Department o f Orthodontics^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Jilin Li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Abstract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protraction facemask is one of the common methods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of maxillary deficiency. Ieeth and mucosal supported devices are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ass H I pitients in mixed dentition and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认'““ the development of implant anchorage, mini-impla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showing stable bony anchorage effect. This article will l)riefly review different types of palatal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maxillaiy protraction technolog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maxillary protraction;bone-supportedStomatology,2021,41(4) :377-380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是早期治疗上 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ni类错耠常见方法之一。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关系,以达到为临床矫治力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在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5种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

结果:随着后方牵引力值的增大,A点和ANS点向后位移也逐渐增大,而N点向前移动,但N点的位移量很小,变化呈线性关系。

且A点、ANS点和N点的应力值也逐渐增大。

结论:施加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鼻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和位移随牵引力值的增大而增大,而每侧3~5N后牵引力即可引起上颌骨明显的后方移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and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orthopedic force in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Five different sizes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were added to the model of nasomaxillary complex, usingANSYS 10.0 software to analys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ResultsWhen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increased, A point and ANS point’s distal displacement was added, and N point moved to mesial, but it was displacement very potty. All of the changes were linearity and the stresses of A, ANS, and N points were added as well.Conclusion When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increased,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also added, and 3~5N force caused the maxilla distally displacement clearly.Key words: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nasomaxillary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method; displacement;stress1866 年Kinsley 首先使用了口外弓治疗牙齿前突。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作者:陈江浩周洪代泉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关系,以达到为临床矫治力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在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5种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

结果:随着后方牵引力值的增大,A点和ANS点向后位移也逐渐增大,而N点向前移动,但N点的位移量很小,变化呈线性关系。

且A点、ANS点和N点的应力值也逐渐增大。

结论:施加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鼻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和位移随牵引力值的增大而增大,而每侧3~5N后牵引力即可引起上颌骨明显的后方移位。

[关键词]后方牵引力;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方法;位移;应力发布[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1-0055-03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3D-FEM)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izes of distally-directed force for nasomaxillary complexCHEN Jiang-hao1,2,ZHOU Hong2,DAI Quan2(1.Deptement of Sto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Shaanxi,China;2.Orthodontic department,Stomatology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and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orthopedic force in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Five different sizes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were added to the model of nasomaxillary complex, usingANSYS 10.0 software to analys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ResultsWhen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increased, A point and ANS point's distal displacement was added, and N point moved to mesial, but it was displacement very potty. All of the changes were linearity and the stresses of A, ANS, and N points were added as well.Conclusion When the strength of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increased,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nasomaxillary complex also added, and 3~5N force caused the maxilla distally displacement clearly.Key words: distally-directed extraoral forces; nasomaxillary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method; displacement;stress1866 年 Kinsley 首先使用了口外弓治疗牙齿前突。

上颌前牵引的激光全息干涉计量研究——不同大小及与矢状面呈不同角度前牵引力的矫治效果比较

上颌前牵引的激光全息干涉计量研究——不同大小及与矢状面呈不同角度前牵引力的矫治效果比较

上颌前牵引的激光全息干涉计量研究——不同大小及与矢状
面呈不同角度前牵引力的矫治效果比较
张桂花
【期刊名称】《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3(9)1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14)
【作者】张桂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陈江浩;周洪;代泉
2.上颌前牵引矫治上颌后缩畸形2例报道 [J], 孟宏琳
3.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 [J], 李岩;韩金友;徐琳;姚燕
4.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早期Ⅲ类骨性前牙反He临床效果评价 [J], 何明宜;聂丽萍
5.前牵引上颌的激光全息干涉计量研究——沿矢状方向前牵引上颌的生物力学效应[J], 张桂花;周秀坤;刘福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扩弓方法结合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比较性研究

两种扩弓方法结合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比较性研究

两种扩弓方法结合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比较性研究姚宁;王林;顾永佳;熊斌;夏文倩;高美琴【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with repetitive rapid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or maxillary protraction with rapid expansion only on treating skeletal class III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dysplasia. Methods 34 cases of skeletal class III children with maxillary dyspla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ained 17 cases treated with maxillary repetitive rapid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combined with maxillary pro-traction,which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low angle group (12 cases)and the high angle group (1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con-tained 17 cases treated with simpl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maxillary protraction.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s of all ca-ses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data were given projection measurement analysis. Results Anterior displacement of maxilla,as well as downward and backward rotation of mandible was found after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both groups. 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P and A-Y distance increased by 2. 50 mm and 3. 47 mm respectively,which were greater than 1. 37 mm and 2. 05 mm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Maxillary repetitive rapid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combined with maxillary protraction can obtain larger amount of anterior displacement in maxilla than simple rapid expansion combined with maxillary protrac-tion.Besides,the former had more effect on the low angle patients.%目的:评价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在治疗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疗效。

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开题报告

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开题报告

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颅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头部损伤,常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金属板和螺钉进行内固定,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高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有限元模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在分析颅面骨折手术治疗方案、预测手术后损伤恢复情况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建立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对完善颅面骨折治疗技术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颅面骨折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1)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获取颅面骨骨折患者的头颅CT图像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2)参照实际手术方法,建立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内固定方法在力学上的表现以及对颅面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4)对比不同内固定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得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研究预期成果1. 建立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内固定手术过程。

2. 分析各种内固定方法在颅面骨折中的优缺点,得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3. 探讨内固定方法在颅面骨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查阅及整理,了解颅面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阶段:获取颅面骨骨折患者的头颅CT图像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

3. 第三阶段:建立颅上颌复合体及颅面骨骨折坚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

4. 第四阶段: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内固定方法在颅面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5. 第五阶段:总结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完成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应用上颌前牵引治疗唇腭裂患者术后上颌发育不足的回顾分析

应用上颌前牵引治疗唇腭裂患者术后上颌发育不足的回顾分析

应用上颌前牵引治疗唇腭裂患者术后上颌发育不足的回顾分析陈铮晰【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39)3【摘要】唇腭裂畸形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缺陷之一.目前,唇腭裂手术是治疗畸形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患者常出现上颌发育不足,通常表现为面中部发育不足、凹陷,前牙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面容美观和心理健康.上颌前牵引是通过牵引装置作用于上颌牙齿来刺激上颌骨周围4 个骨缝的改建,进而促进上颌骨向前移位,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改善凹陷的面型.本文就前方牵引治疗唇腭裂患者术后前牙反的报道作一综述.%Cleft lip and palat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craniofacial defects. At present, the optimal approach to treat it is operation. Maxillary retrusion which could be seen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after palate repai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concave profile, anterior crossbite and ev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xillary protraction can cause maxilla to move forward, inhibit mandible to move forward and improve the concave profile by stimulating 4 sutures in maxilla through a facemask.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总页数】4页(P397-400)【作者】陈铮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不同年龄段的上颌发育不足 [J], 彭文波;王光护;廖少英2.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回顾分析 [J], 李芳;毛琴;雷勇华3.面罩式前牵引器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疗效评估 [J], 朱芸革4.两种前牵引技术在上颌发育不足治疗中的颞下颌关节评价 [J], 亢静; 彭明慧; 陈洁5.唇腭裂术后瘢痕及上颌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对上颌骨发育综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 黄威;李颖辉;郭凯利;周永川;李向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磨牙处横向牵张成骨对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

第一磨牙处横向牵张成骨对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

第一磨牙处横向牵张成骨对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聂敏媛;丁寅;施生根;牛忠英;党平【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6(010)041【摘要】目的:为了解决临床上颌宽度不足问题,在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横向牵张成骨术,分析上颌骨应力分布与位移趋势.方法:实验于2005-01/03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实验室完成,在已建立的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相当与第一磨牙处行横向牵张成骨术.①在腭中缝相当于第一磨牙部位放置牙支持式牵张器,以第一磨牙根部腭侧为加力点,平行于腭穹隆进行单侧0.5 mm位移加载.②计算加载条件下各点的应力,应力>0时,为张应力,表明此处受牵拉,应力<0时,为压应力,表明此处受压缩;计算加载条件下各点X,Y,Z轴位移.结果:①第一磨牙处加载时:第一前磨牙点、尖牙点、上齿槽座点处产生较大张应力,分别为1672.00,551.850,387.540 MPa.②X轴方向的位移:横向最大位移在第一磨牙基骨,为-20.783μm;从冠状面观察:上颌骨从中线向两侧呈楔形扩张,楔形底朝向口腔,顶朝向鼻腔.③Y轴方向的位移:鼻腔整体轻微后移;颧骨整体前移.④Z轴方向的位移:腭平面在下降的同时伴前上旋转趋势;鼻腔整体向下移动;整个颧骨向上移动.结论:第一磨牙处加载时,在牙弓前段产生明显的骨牵张作用.牙弓后部增宽明显.鼻腔宽度增加.腭平面在下降的同时伴前上旋转趋势,容易引起开牙合.【总页数】3页(P72-74)【作者】聂敏媛;丁寅;施生根;牛忠英;党平【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口腔科,北京市,100101;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2;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口腔科,北京市,100101;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口腔科,北京市,100101;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口腔科,北京市,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6【相关文献】1.2种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影响 [J], 刘春丽;刘志辉;秦绪喜;王战鑫2.牵张方向对下颌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J], 刘志辉;刘春丽;王博蔚;秦绪喜3.上颌复合体横向牵张的应力分布和位移的研究 [J], 聂敏媛;丁寅;施生根;党平;王睿;李建军4.牙尖斜度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J], 钱蕴珠;李建5.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影响 [J], 史真;丁寅;曹猛;王燕;刘绍奎;李松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

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

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利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形畸形的机制和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诊治的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

试验组采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错畸形类型决定扩弓的方法,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颊尖为止。

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120~150 g,前牵引力的方向与牙合平面向下成15°角左右,两侧施力方向要平行,要求患者每天坚持戴12~l4 h。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前牵引力联合扩弓矫治器治疗,每侧施力为400~500 g左右。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SNA角明显增大,平均增大2.5°,上颌骨向前方增加明显,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并相对向后退缩,上下切牙舌倾、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变得协调,软组织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者轻度凸面型,对照组与其疗效相当。

两组矫治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前牵引力相比,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侧貌改善明显,患者更易于接受,疗效可靠,临床上易于开展。

标签:轻力前牵引;扩弓;骨性Angle Ⅲ类;错畸形;替牙期【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orthopedic effects of light-force protraction(LFP)maxillary expansion combining activity bow correcting device in mixed dentition skeletal class Angle Ⅲmalocclusion patients.Method:30 patients mixed dentition skeletal class AngleⅢmalocclus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15 patients ea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light force before drawing expansion bow and correcting device for joint activities,depended on the type of specific teeth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 patients decided to enlarge the bow,the method of expanded arch strength until the back teeth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close to the back teeth of buccal tip. Pulled the front of bow maxillary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applied pressure on each side of about 120 - 150 g,former traction with the teeth clos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lane down into 15° angle left and right sides,press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direction to parallel were applied,required patients to wear 12-14 h every day.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traditional traction joint expansion bow before correction treatment,applied pressure on each side about 400 -500 g. Before and after regular shooting head lateral positioning slice and X line head shadow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s SNA angle increased,the average increased 2.5°,upper jaw forwar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mandibular rotated backward and downward was relatively backward,the incised teeth lingual inclination,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jaw becomesharmonious,soft tissue side looks from concave type changed to face or slightly convex,the control group had a similar curativ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X-ray projection measurement of two groups difference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force maxillary protraction,the light-force protraction combining removabl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treatment skeletal class Angle Ⅲmalocclusion in the mixed dentition can be carried on and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Key words】Maxillary expansion;Light-force protraction;Skeletal Angle class Ⅲ;Malocclusion;Mixed dentitionAngle Ⅲ类骨性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替牙期错畸形,国人的发病率在5%~12%之间[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 ; 三维有限元 ; 上颌前牵引
[中图分类号 ] R783.5
[文献标志码 ] A
A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traction force on cranio -maxillary complex ZOU Min,LIN Wei-jiu.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an 710004, Sh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PURPOSE : To offer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use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by establishing an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3 -D FEM) of maxillary deficiency and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rotraction force on cranio-maxillary complex. METHODS: A 3-D FEM of cranio-maxillary complex of maxillary deficiency was established from a 9-year old female by using thin-slice high resolution CT scanning and digital image transfer and transcription. And 6 forces from 3N to 8N downward the level with an angle of 30 ° were loaded at the area of maxillary canine.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cranio -maxillary complex were analysed by using ANSYS 10.0 software package. RESULTS: Under these forces, the displacement of N,A,ANS points had a same trend in Y,Z directions. The maxilla moved forward and upward, and the posterior of maxillary dental arch had a trend of medial movement. With the force increasing, all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increased. When the force was greater than 5N per side, the change was mo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cranio -maxillary complex shows forward and upward displacement and coarctation of upper arch with the force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The force greater than 5N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Key words] Cranio-maxillary complex; Maxillary retrusion; 3-D FEM; Maxillary protraction Shanghai J Stomatol,2011,20(1):88-92.
· 88 ·
上海口腔医学 2011 年 2 月 第 20 卷 第 1 期 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0 No.1 February,2011
[ 文章编号 ]1006-7248(2011)01-0088-05
不同前方牵引力对颅上颌复合体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邹敏 , 林伟就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正畸科 , 陕西 西安 710004 )
[摘要 ] 目的 : 建立并使用上颌发育不足三维有限元模型 , 研究不同前方牵引力值对颅上颌复合体的影响 , 以期为上颌
前方牵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方法 : 选择 1 例 9 岁上颌发育不足的女性志愿者 , 采用螺旋 CT 扫描 、 数据传输 与转录 、Mimics10.0 软件 建 立 颅 上 颌 复 合 体 的 三 维 有 限 元 模 型 , 利 用 ANSYS10.0 软 件 , 在 上 尖 牙 近 中 牙 槽 骨 处 加 载 与水平面呈向下 30° 的 3~8N 前方牵引力 , 分析颅上颌复合体的位移变化和内部应力分布 。 结果 : 不同力值下 ,N 、A 、
ANS 点在 Y 、Z 向位移趋势一致 , 上颌骨向前上方移动 ; 上牙弓后牙区近中向位移 ; 随牵引力的增大 , 位移量及颅上颌
复合体范式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也增大 。 当牵引力大于 5N/ 侧时 , 各向位移及应力更显著 。 结论 : 上颌骨的前方牵引可 产生颅上颌复合体的前上方向位移以及上牙弓缩窄 。 慎用 >5N 的牵引力 。
国内外研究发现 , 人群中骨性 Ⅲ类错 的发病 率可达 5%~14% , 其中 57% 的骨性 Ⅲ类错 由上颌 发育不足造成 [1]。 众多学者 [2-3]认为 , 此类错 适时进 行上颌前方牵引 , 可以早期矫正上颌发育不足 , 使大 部分患者获得较理想的面型 , 改善咬合关系及心理 发育环境 。 但对于前方牵引所需的矫形力大小的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