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及分布类型研究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第四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
油层内纵向上的剩余油类型 层内 河道正韵律砂体-水淹厚度小,一般不到30%,底部
水洗严重,驱油效率高,可达60-80%;上部层段动用差甚 至未动用。
22
第一节 剩余油类型与分布
一、剩余油的基本概念 二、剩余油分布规律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23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1、宏观地质因素:
①储层横向的相变和平面非均质性; ②层内韵律性所造成的层内非均质性; ③层间非均质形成层间渗透率差异 ④构造起伏和断层的切割; ⑤井间渗流特征所形成的滞流油。
6
剩余地质储量
油藏投入开发后,地下油藏 中尚未采出的油气数量。
剩
剩余可采储量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 开采而尚未采出的油气量。
余
油
剩余油饱和度
开发过程中油藏中某 一点的油气度量。
7
第一节 剩余油类型与分布
一、剩余油的基本概念 二、剩余油分布规律 三、剩余油成因及控制因素
8
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前苏联16位油田开发专家、开发地质专家、地球 物理化学家估计: (1)27%残留在水未洗到的低渗层和水绕过的渗 透层中; (2)19.5%残留在滞留带中; (3)16%残留在透镜体中; (4)8%在局部不渗透遮挡处。 (5)15%残留在小孔隙中; (6) 13.5%以薄膜形式分布在岩石颗粒表面;
富集。 活动河道
35
4.储层流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与剩余油分布
所谓流动单元,系指一个油砂体及其内部因 边界限制、不连续薄隔挡层、各种沉积微界面、 小断层及渗透率差异等因素造成的渗流特征相 同、水淹特征一致的储集单元。
划分流动单元的依据是岩性特征和岩石物性 参数。
对不同的储集砂体,划分流动单元的方法不 甚一致。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分析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常常运用综合地质分析和油藏工程分析两种方法对区域剩余油进行研究。
其中综合地质法主要从地质方面入手,分析研究油气聚集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构造演化等基础地质概况,从多个方面对油藏展开精细研究。
油藏工程分析法则注重后期的勘探开发,充分利用动态资料、数值模拟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进而定量的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范围及特征,弄清其分布规律[2]。
1 剩余油分析方法1.1 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同位素吸水剖面是指在正常注入状态下测定注入井的吸水能力,以确定其吸水量,检查配注影响,评价注水调剖成效,依据水驱效果,定性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1.2 构造分析方法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构造高部位往往是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且高部位的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由于构造位置的不同,可能相同油藏的产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常常构造低的部位油藏产能相对较低一点,即使在投入注水开发后,油水状态再次重新分布,剩余油仍然会朝着构造相对高的地方运移富集,主要是构造压差和油水密度的不同,导致大部分水都会流向构造低的部位。
但随着高构造部位的油气开采,低部位的油气开始逐渐向高部位补给,最终呈现出构造高部位产量相对较高的特征。
1.3 沉积微相分析方法沉积相控制着储层油气的好坏,其沉积相展布控制着砂体的分布,进而影响着油气的分布。
沉积作用不仅决定着储层储集能力的大小,也控制着储层的内部结构特征,不同沉积相控制的储集能力差别较大。
故可以运用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来综合分析区域的剩余油展布规律。
2 剩余油分布控制的因素控制剩余油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2.1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因河流性储层具有微砂体相对发育的特征,常常会有因河道的改迁、废弃河道的形成以及决口扇等的形成使得区域存在具有一定储集能力的微砂体。
该类砂体的厚度不大,宽度较窄,但却具有相当好的含油性,油气显示较好,丰度较高,但由于井网布置范围的有限使得这类含油砂体未能被井网控制,进而无法进行驱替,这使得该区域储层中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其勘探开发潜力巨大[3]。
剩余油分布研究课件
二、剩余油平面分布
• 剩余油的平面分布,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因 素控制。一是油层平面非均质性尤其渗透 率的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二是受井网条 件的控制。归纳起来,剩余油平面分布的 基本特征如下。
• 1.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情况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在注水开发油田中,注入水的平面运动主 要受渗透率差异和采油井点位置的控制。 渗透率高的地带,注入水大量进入,油层 水洗动用好,剩余油较少;渗透率低的地 带,油层水洗动用差,剩余油较多;在采 油井点附近,由于是泄压区,地层压力特 别低,因而注入水大量汇集,水洗动用好; 而在远离采油井的部位,由于地层压力较 高,因而注入水难于推进到,剩余油较多。 这就是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一般规律。
• 在一些砂体窄小的油藏中,常常出现如 图6-2-3所示的情况:某些砂体有注水井控 制但局部方向无采油井钻遇,或某些砂体 有采油井控制但局部方向却无注水井钻遇, 形成注采连通不畅或缺乏注采连通的情况, 从而形成局部水洗不到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6-2-3 注采缺乏连通的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剖面分布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平面分布
• ②裂缝造成的水窜。当注水井和采油井之 间裂缝比较发育甚至出现裂缝连通时,这 时的水窜是惊人的,油井可以在短短的几 个月内全部水淹。这时油层的过水断面很 小,注入水波及体积很小,大量剩余油分 布在(被注入水封闭在)裂缝通道的两侧,成 为基本未驱替的优质易动用剩余油。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平面水窜形成的剩余油 • 注水开发油田平面水窜有两种情况: • ①油层渗透率方向性差异形成的水窜。这
种水窜普遍沿一个方向并有大量井发生, 但水窜程度一般不严重。它多发生在河流 相砂体的主流线方向上,或其它具条带状 特征的砂体中。在这些砂体主流线两侧的 砂体边缘部位,注入水难于水洗到,一般 有较多的剩余油。
非均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研究
上加难 , 加强油 藏工程 、 开 发地 质与数 值模拟研 究 , 用 剩余油定量 描述技 术精确 “ 定 位” 剩余 油富集 区 , 充分运 用油藏 数值模 拟技 术的集 成优化 优势 , 建立 精确 的油藏 模型 , 攻 关形成 非均质 水驱 油藏 的剩余油 富集 区定量描 述技 术 , 实现任 意井点 井层 、 任 意 网格 、 任 意闭合 区域 的全方 位、 多指标 剩余油 定量描 述 , 剩余 油富集 区描 述实现 了定量 化 、 动态 化 、 一 体化 。 以精 细剩 余油分布 研究 伟基础 , 按照不 同开 发单元 的开 发特征 采取相 应的 技术对策 , 较 好 的改善 了开发效 果 。 1剩余 油分 布影 响 因素
水 的快速推 进 , 导致 油井的快 速水 淹。 由于长期 的强注 强采使 得 目前油水 井 中
层 间干扰 、 窜槽 等现象 日益 严重 。 注聚 区外层 系抽样 检 测结果 表 明 , 外层系 有
3 7 . 9 %的油井见 到聚合物 显示 ; 同位素 监测结果表 明 , 外层系有4 2 . 9 % 的井 见到 同位 素显示 , 同时层 内渗流速 度高者 已达8 2 . 5 m/ h , 是注水开 发初期 的7 4 . 3 倍,
垂向非均质性, 控制着油气水的运动方向, 从而导致剩余油沿一定的相带分布
沉积微相 对剩余油 分布的 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 为4 个方面 : 砂体 的外部几何 形态 ;
砂体 的延伸 方 向和展 布规律 , 砂 体 内部构 造 ; 不 同微相 带影 响井 的生产情 况 。 1 . 2 微构 造和 断层构 造对剩 余油分 布控制 作用
对剩余油分布研究
对剩余油分布研究摘要: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的方法是按储层的非均质规模来研究剩余油,建立不同级别的非均质模型:(1)油藏规模的非均质模型,(2)油层规模的非均质模型,(3)流动单元模型,(4)岩心规模的非均质模型,(5)孔隙结构非均质模型。
以上5个由大到小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模型,是研究油藏中油气水分布不均及剩余油形成模式的控制因素和地质基础。
每一级模型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一、二级非均质形成的剩余油,是在高含水期后期和特高含水采油阶段,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将要涉及的问题。
关键词:剩余油;资源;分布;研究一、剩余油资源分布特征根据2003年底已开发的268个油田统计,注水开发油田储量占全部开发储量的82.69%,注水采油量占82.37%按开采程度分类统计来看,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60%,综合含水率大于80%的“双高”油田,其可采储量占已开发油田总可采储量的87.7%,年产油量占79.6%,剩余可采储量占71%。
此阶段剩余油饱和度低,累计注入水已占孔隙体积的0.5倍左右(占烃类地下体积CPV的0.68倍),对原开采层系的油层进行整体调整,新井含水与老井趋近,股份公司2003年老区调整井含水仅比平均值低13.5个百分点,并且含水上升很快。
结果表明,油层厚度大,其水淹厚度也相对较大。
有效厚度大于2m的油层平均水淹厚度为65.16%,有效厚度在0.5~1.9m的为58.2%,有效厚度小于0.5m的油层为55.33%特低渗透层水淹厚度只10.8%,其最高值也不超过20%,并且随含水上升看不到有增长的趋势,这是由于特低渗透储层孔喉结构的特点所造成的。
而对于中高渗透油层,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累计注水量的增加,油层的水淹厚度也会随之增加。
二、注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油田开发初期布署的基础井网和注采系统下,井距比较大,一般采用300~500米的注采井网,对一些中、小砂体控制不住,其控制的可采储量大体只有油田最终可采储量的80%左右,而对中等面积的砂体往往出现注采不完善,水驱控制储量也只有70%左右。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油田储量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是石油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研究油田的剩余油分布,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1.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油田地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这些参数包括油田面积、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可以确定剩余油的展布模式和区域。
2.试油方法:通过在油井中进行试油实验,了解原油储层的剩余油分布情况。
试油方法主要包括油藏压力测试、油藏渗透率测试、饱和度测试等。
通过试油方法可以得到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剩余油的垂向分布等信息。
3.地震方法:通过地震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反射法、地震折射法等,可以获取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通过地震方法可以确定油层的厚度、构造特征、岩石类型等,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4.流体流动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油藏流体流动模型,模拟剩余油在地下的迁移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包括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水驱油和气驱油效果、油藏压力分布等。
5.岩心分析方法: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试,了解剩余油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参数,进而推断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6.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油藏数学模型,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分析剩余油的变化趋势、储量分布、开发方案等。
综上所述,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包括地质统计学方法、试油方法、地震方法、流体流动模拟方法、岩心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油田储量和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探讨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
探讨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本文总结了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关键词】构造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陆相沉积油田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本文以青海狮子沟油田为例展开论述,该油田已经进入开发后期,油水关系复杂,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油藏构造、非均质性、渗流机理、开发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剩余油研究规律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要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潜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
1 狮子沟油田概况1971年8月25日,青海管理局西部勘探指挥部1270队在狮子沟高点承钻狮中2井,在1179.00m~1182.00m井段射孔提捞试油,发现狮子沟油田N1油藏。
狮子沟油田Nl油藏为一个近乎完整的北西南东走向的背斜构造,构造南部被狮子沟断层所遮挡,油气主要富集在构造的高点,油气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
油藏钻遇三套地层,该油藏地层以河流一三角洲泛滥平原沉积为主。
储层岩性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的砂砾岩为主,储层物性中等,以低孔中渗为特征,局部中孔中渗,孔隙度一般在2.5%一30.1%,平均13.2%,各小层渗透率级差最高达1950.6,最小为8.7,平均达到514,非均质性强。
油田主力开发共7个小层,合采合注方式开发,原油粘度6.5mPa·S。
狮子沟油田共开油井31口,平均核实日产油达45吨左右,截止2012年12月底核实年产油1.6791万吨自然递减率15.9%,综合递减率15.9%,综合含水率74.5%,含水上升率3.8%。
水井开井数20口,年累注水12.2542万方,阶段注采比1.66,累计注采比0.92。
剩余油分布研究
1 剩余油成因类型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客观 素,而开发因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地质条件包括(油藏的类型、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粘土矿物敏感性、流体性质、油藏驱动能量等)开发因素包括(井网密度、开发方式、布井方式等)。
1.1 地质条件是形成剩余油的先决条件血)地质条件相同的油田采用的井网和井距不同,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就存在差异。
相反,相同的井网对不丰廿同的油藏来说其剩余油的数量和类型也不一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田,剩余油分布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孤岛油田中区馆3—4层系为曲流河相沉积,高含油饱和度区分布零散,平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在,纵向上受井网控制和油层边界、断层影响明显、小层储量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中,剩余储量仍然以主力油层为主 主力油层以其面积大、厚度大、所占储量多的优势而继续成为开发调整挖潜的重点。
辽河欢26块为扇三角洲沉积,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的构造较高部位,呈零星状或局部小面积片状和零星点状分布。
1.2 开采条件是决定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外部因素对一个具体油田而言,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条件一定后,不同的井网和井距以及开采方式就决定了剩余油的存在形式。
从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来看,富集在现有井网未控制作的边角地区、注采并网不完善地区以及非主流线的滞流区的剩余油,主要是受到了开采条件的影响所致。
在大庆油田,注采不完善是形成剩余油的最主要原凶,若把二线受效型、单向受效型及滞留区则也包括在内,其剩余油所占比例在4o 以上,辽河油田欢26块西部,存在相对较大面积的高含油饱和度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1.3 剩余油成因类型大体分为两类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有:①在注采井之间压力平衡带(滞留区)形成的剩余油;②落井网失控的剩余油;③ 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④薄地层物性极差和薄油层形成的剩余油;⑤在主河道之间或油藏边缘薄地层形成的剩余油;⑥断层阻隔形成的剩余油;⑦ 低渗透带阻隔或岩性尖灭带所形成的剩余油;⑧高度弯曲河道突出部分剩余油;⑨微结构顶部的剩余油。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的研究
致。 不同沉积类型的油 田, 剩余油分布表现 出各 自的 特点。 孤 岛油 田中 区馆 3 4层 系为 曲流 河相 沉 积 , — 高 含油饱和度 区分布零 散 , 面上以镶边状或点状存 平
在 , 向上 受井 网控 制 和 油 层 边 界 、 层 影 响 明 显 、 纵 断 小层 储 量 主要 集 中在 主 力油 层 中 , 余 储 量仍 然 以 剩 主 力 油层 为主 主力 油层 以其 面 积大 、 度大 、 占 厚 所 储 量 多 的优势 而 继续 成 为开 发调 整 挖潜 的重 点 。
素是形成剩余油的主观因素。 所谓地质条件 , 是指储
层 本 身表 现 出的物理 、 化学特 征 。 从沉 积物 开 始沉 积 到 油 气运 移 、 聚集 、 藏 以及 成 藏后 期 的改 造 , 坏 成 破 作 用 的全过 程 。地 质 条件包 括 ( 油藏 的类 型 、 储集 层 的非 均 质性 、 土 矿 物 敏 感 性 、 粘 流体 性 质 、 藏 驱 动 油 能量 等 ) 发 因素 包括 ( 网密 度 、 开 井 开发 方式 、 布井 方
X U Ji - ho an ng ’ M A L i l 。 Z H A N G , - i,
( . toe 1 Pe r l um nie st U v r iy ofChi a, iJng: 02 9, n Bc i 1 24
2 Th . e Four h Pr du ton M ilo a i lFil , a i g : 6 11I t o c i l fD q ng oi e d D Q n 1 35
辽 河欢 2 块 为扇 三 角洲 沉 积 , 6 剩余 油 在平 面上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与分布模式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与分布模式作者:杜怡奎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2期摘要:本文在对剩余油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研究剩余油的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同时针对剩余油分布的一些共性可循的规律,建立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分布模式,为剩余油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字: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规律剩余油是指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某一阶段,仍保留在地下油藏岩石孔隙空间内,且通过提高地下地质体认识水平和改善采油工艺等技术措施后可以开采出的那部分原油,其数值上等于可采储量与累积产油量之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油层水淹状况极其复杂,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注水开发中后期油田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优化注采井网、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内外研究状况,针对不同地质体中剩余油存在的位置、形态、数量及变化规律等,可将其分成微观剩余油和宏观剩余油两类,本文重点针对宏观剩余油进行阐述。
1 宏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因素宏观剩余油是指通过测井与岩心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的肉眼可识别的那部分剩余油。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宏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受宏观、微观等多种因素综合控制。
宏观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存在两种机制:一种是因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导致储层内部纵向上水驱油的不均一性及驱替过程的非活塞性,造成油和水在储层内交替分布,原油在储层较大孔隙空间中逐渐不占优势;另一种则是因多种原因,造成注入水前缘未驱替或驱替较少,原油仍在储层较大孔隙空间中占优势,从而形成宏观剩余油富集区。
本质上来说,将宏观剩余油的控制因素归结为油藏非均质性和开采非均质性两方面。
其中油藏非均质性为内部地质因素,包括构造、储层及流体非均质性;开采非均质性为外部控制因素,包括井网部署、层系组合、注采对应等导致储层开采状况非均质性。
2 剩余油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已经形成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研究宏观剩余油的技术方法,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任何一种方法得出的宏观剩余油数值及分布认识,其可靠程度均有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需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确定宏观剩余油的定性和定量分布,提高宏观剩余油的认识精确度。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及开发
数字化用户,2013(24):34-35. [4] 张虹.我国食品机械行业发展必然趋势研究[J].工程机
械,2015(5):78-79. [5] 李胜涛.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华东科技
(综合),2020(2):1.
(上接第51页)
研究,明确各项影响因素实际表现,并结合剩余油分布影响因 素制定标准合理的开发措施,严防剩余油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出 现问题,这对于保障剩余油开发效果和当地石油行业实际发展 水平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应保证剩余油开发措施的合理性,为 推进剩余油开发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报,2016,37(7):1-14. [2] 包顺华.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新通
信,2019,21(20):4.
(上接第49页)
围堰宽度相同,所以在使用土袋围堰技术时,要结合水利工程 要求,加宽堰身长度,若沙土颗粒较大,需要增加堰身厚度, 但土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缝隙。装袋围堰通常用于水流速度低 于1.6m/s ,水深小于4m的河床区域。
参考文献 [1] 杨勇.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
报,2009,31(1):100-103,393. [2] 王小东.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
学,2013. [3] 马良帅,喻高明.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J].当代化
工,2019,48(2):372-375. [4] 崔嘉祯,刘人铜.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及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J].
54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6月下
3 结束语 为保证剩余油开发效果,不仅需要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剩余
油开发,还应在剩余油开发之前对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进行
(下转第54页)
油田常用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5选1)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前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其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
重要难点之一就是确定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我国注水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油田的平均采收率仅为15%~20%,进入90年代提高到30%~35%,预计到21世纪的20年代初将提高到50%左右。
我国目前的平均采收率在35%左右,地下还有大量剩余油没有开采出来,这是发展中国未来石油工业的巨大资源潜力。
提高采收率,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搞清地下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状况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研究进展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
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这一部分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计算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
(2)三维地震方法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
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的多方位研究【摘要】关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的研究认识,是科学合理制定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利用试井资料确定剩余的分布是一种方便、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同时通过对河流成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状况的阐明,进而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的宏观地质控制因素,对河流成因储层剩余油的挖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储层1.利用河流成因储层的探讨1.1河流成因储层主要特征河流相沉积为陆相冲积环境的主导沉积,主要有辨状河和曲流河两种类型。
河流的水流属牵引流,碎屑沉积物以砂、粉砂为主,分选差至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粒度概率曲线显示明显的跳跃、悬浮两段型,并以跳跃总体为特征,悬浮物总含量为2%~3%。
其层理发育,类型繁多,包括块状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但以板块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一般有半数以上的层具交错层理。
细层倾斜方向指向砂体延伸方向,倾角15°~30°,由下至上层系及细层的厚度变薄、粒度变细,细层具粒度正韵律特征,层系厚度一般30cm或更薄,很少超过1m。
在河流沉积剖面上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下部,小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在上部,波状层理发育在剖面顶部。
河流沉积中,常见流水不对称波痕,也可见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砾石扁平面向上游倾斜,倾角约为10°~30°。
河床最底部常见明显的侵蚀、切割及冲刷构造,即冲刷面与底砾岩。
河流沉积砂体在平面上多呈弯曲的长条状、带状、树枝状等,在横剖面上呈上平下凸的透镜状或板状嵌于四周河漫泥质沉积中。
如辨状河心滩砂体,总是呈对称的透镜状成群出现,交错叠置,四周为泥质沉积所包围,显示河道的多次往复迁移。
曲流河边滩砂体则呈不对称的透镜状,凸岩沉积厚、凹岩砂体薄,平面上多呈弯曲的条状、带状,反映河道长期侧向迁移、加积的沉积特征。
河流沉积特征决定了其储层孔渗性较好,但平面及纵向上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
潜山双重介质油藏剩余油赋存类型及治理对策
摘要 : 针 对 南 堡 凹 陷 2号 潜 山裂 缝 - q L 隙型 双 重 介 质 碳 酸 盐 岩 油 藏 剩余 油 分 布 复 杂 、 开 发 效 果
不理 想的 现 状 , 依 据 水 平 井 与 油水 界 面的 位 置 关 系 、 不 同 区域 水 平 井 生 产 特 征 的 差异 性 , 开 展
储层 改造等措施治理剩余油。研究结果对 同类油藏综合 治理 方案的制订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 潜山油藏 ; 双重介质 ; 剩余 油 ; 赋 存类型 ; 综合治理 ; 南堡 油 田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3 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6 5 3 5 ( 2 0 1 7 ) 0 6 — 0 1 1 6 — 0 5
Ab s t r a c t :T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f r a c t u r e — p o r e d u a l — me d i a c a r b o n a t e o i l r e s e r v o i r i n No . 2 b u r i e d —h i l l o f Na n p u Oi l —
p a t t e r n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r e p r o p o s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n i f g u r a t i o n b e t we e n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摘要: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实现“稳油控水”目标的重要手段。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极其复杂,可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宏观因素总的可归结为两类: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
其中地质因素是客观的、内在的主要矛盾;开发因素是主观的、外在的次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剩余油分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地质因素的构造条件、沉积微相类型及储层非均质差异,开发因素方面的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注采关系和井网布井、生产动态等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中起了主要作用。
通过对剩余油控制因素的详尽分析,指出其宏观和微观分布特征和区域,对进一步提高剩余油研究水平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剩余油微构造非均质井网前言:剩余油一般是指油藏开发中后期任何时刻未采出的石油。
即二次采油末油田处于高含水期时剩余在储层中的原油。
油藏一经投入开发,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因素便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石油采收率平均为33%左右,67%的石油储量仍然剩余在地下油藏中,也就是说,能够采出的石油只占总储量的极小部分。
这种现状客观上是由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决定的,它是影响剩余油形成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剩余油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开发条件,除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外,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质。
这种主观性表现在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程度上。
油田开发中后期可供勘探的领域已非常有限,因此剩余油研究是高含水油田面临的重大课题。
对剩余油的研究,应从地质和开发两方面人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
1宏观控制因素1.1地质条件所谓地质条件,是指储层本身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征。
从沉积物开始沉积到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以及成藏后期的改造、破坏作用的全过程。
构造条件分为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条件。
油层微构造和封闭断层对剩余油形成天然屏障。
(1)所谓油层微构造是指在总的油田构造背景上,油层本身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的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均很小。
通常相对高差在15 m左右,长度在500 m以内,宽度在km,因此,直接以油层顶面(或底面)实际资料绘制小200~400 m之间,面积很少超过0.32等间距(一般是2 m、4 m或5 m)构造图,即可消除常规构造图的弊端,显示出油层微构造特征。
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为例
6J f c J
汕
地
质
与
采
收
牢
). 5 . t. 1 J )6 ( . 2 08 ) v 0
20 l 0 8{ 1川 1
}e lU] O e I ]Ge lg l( o o y al ] ̄e:v 1 Ef (e e ( e) f n ) o ii
・
中 图 分类 号 : l . l T一 I 11 I2 文献 标 识 码 : 、 文章 编 号 :0 9 90 ( 0 8 0 00 0 10 6 3 20 6— 0 6— 3 1
贝尔 凹陷是 海拉 尔盆地 贝尔湖坳 陷 内的一个 二
潜山构造带 、 不勒洪布斯断隆构造带 、 苏乃诺尔构造
构造 运动强 烈 , 割性 强 , 分 内部 发育 贝西 、 贝北 、 瑙 敖
海、 希勒敖包 4 个洼槽 , 其间和边部发育有苏德尔特
l } 2 0 0 1 : fJ 0) 0 3 } ≈f 0 8— 9 0 L Il Z ij 【 纠2 ( 8一l I
பைடு நூலகம்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 山油气藏类型可以按其分
碎带聚集 2 种模式。苏德尔特 潜 山 构造 带中部至霍 多莫 尔背斜构造 带地 区是布 达特群潜 山顶部风化 壳油藏形成
与分布的有利地 区。苏德尔特潜 山构造 带中部及其 附近 , 以及 苏乃诺 尔构造带 、 贝西洼槽东北部 、 苏德尔特潜 山构 造带东部和敖瑙海 洼槽 中部 的局部地 区是 潜山 内部裂缝破碎带油藏形成与分布 的有利地 区。 关键 词 : 尔凹陷; 贝 布达特群潜 山; 油藏类型 ; 分布规律 ; 主控 因素; 成藏模 式; 有利 区
层形 成 时代老 , 后期又 遭受 了严重 的构造 改造 , 致使
潜山市油菜产能提高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
潜山市油菜产能提高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潜山市是我国油菜产区之一,但其油菜产能一直受到制约。
本文从当前潜山市油菜产能现状、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目前,潜山市油菜产量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种植技术落后、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并分析了这些对策的可行性。
未来,随着潜山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潜山市油菜产能有望逐步提高,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关键词:潜山市、油菜、产能、提高、制约因素、对策、可行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潜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优质油菜籽的主要产区之一。
潜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油菜的生长,因此油菜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全球油脂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潜山市的油菜产能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为了改善油菜产业发展的困境,提高油菜产能,加强潜山市油菜产业的竞争力,有必要对当前潜山市油菜产能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深入探讨潜山市油菜产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潜山市油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当前潜山市油菜产能现状潜山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地,油菜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潜山市油菜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潜山市油菜产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油菜产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在产能现状方面,潜山市的油菜种植面积逐年稳定增长,种植技术逐渐普及,机械化程度也在提高。
农民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为油菜产量的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对农业产能提升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扶持,促进了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潜山市油菜产能现状较为乐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的再聚集模式及分布预测
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的再聚集模式及分布预测徐樟有;张继春【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1(028)003【摘要】1975年发现的任丘潜山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产油层位是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从整体看是双重孔隙介质的底水块状油藏,但由于潜山内部存在两层非渗透性隔层(雾六段和雾八段),局部又具有层状油藏的性质。
该油藏历经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和产量迅速下降阶段,目前处于产量缓慢递减阶段,被水淹油层采出程度较低。
水驱油实验、水淹带岩心含油饱和度分析证实,潜山内微裂缝、小裂缝以及基质岩块内部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剩余油;任观6井在15a中进行的6次深侧向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资料表明,滞留在潜山内的剩余油会发生再聚集。
任丘潜山内部控制油气分布的封闭性断层间距往往大于1km,存在两个非渗透性隔层段,它们与断层和(或)潜山顶面配合,可形成多个小圈闭。
这些小圈闭可分为顶部封盖型、局部性底部遮挡型和顶底隔层夹持型这三大类模式,包括7亚类11小类,根据它们再聚集剩余油的条件,预测了三大类再聚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建议今后的挖潜对象应是内幕断层-雾六段封盖、内幕断层-雾八段封盖以及内幕断层-顶底隔层夹持圈闭中的剩余油。
【总页数】3页(P70-72)【作者】徐樟有;张继春【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相关文献】1.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方向 [J], 张淑娟;刘大听;杨玉祥2.任丘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J], 刘大听;张淑娟3.任丘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 [J], 张淑娟;张亚娟4.南堡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J], 刘薇薇; 王力那; 唐怀轶; 商琳; 孙彦春5.任丘潜山油藏裂缝预测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J], 刘大听;张淑娟;童亨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钻 探 的 An观 6井 、 2 —2 井 投 产获 得 高 产油 An 4 6
量证 实 存在 剩余 油 。An观 6井投 产 初期 日产油 9 . 7 1 t以上 , 含水 , 积产 油 1. 4 0t 不 累 88 ×1 。
质 白云岩。 裂缝不发育 , 不具渗透性 , 分布稳定 , 在油
收稿 日期 :0 1 9 1 2 1 —0 - 8 作者简介 : 纪丽娜 (9 3 , , 17 一)女 工程师 ,0 0年毕业于大庆石 油学院 计算机应 用专业, 20 从事 采油设备 管理 工作 。
波及 , 部位 又无 生 产井 控制 , 高 其完 钻 两 口井 ¥ 1 1 — 6井和 9 —5井全 部 获得 高产 , 日产 量分 别 为 1 8/ 0 td 和 9 td 6/ 。所 以 , 为上 倾风 化壳 存在 一定 面积 和水 认
余油 ; ②受 低渗 透岩 块或 岩体 控制 的剩 余油 ; ③受 锥
概 括 为 四种 分 布类 型 : 受 潜 山几 何 形 态控 制 的剩 ①
潜 山面 上翘 部 位 或高 断棱 带分 布 复 杂 , 发 初 开 期水 驱难 以控 制 , 形成 剩余 油 富集 区 。如 DS B潜 山 油藏 呈 楔状 分 布 , 其上 倾 部 位 原设 计 井 网水 驱 未 能
间低油水界面控制的剩余油; ④受非渗透隔层控制
的剩 余油 。
驱程度较低 , 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剩余油量。
2 受 锥问低 油水 界面 控制 的剩 余油 ( 锥问 型一 种 )
1 受潜山几何形态控制的剩余油( 山包型 ; 山面 潜
上翘 )
受锥间低油水界面控制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高 水锥井之 间, 但其界面形态主要与井 间储层储集 空 间结构及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有关 。
中图分类号 : E 2 T 3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7 8 (0 12一O 5一O 10 - 912 1 )0 l4 2
1 2 上倾 高部位 .
潜山裂缝性油藏在底部或边底部注水开发条件
下, 剩余 油 分 布 受 油藏 形 态 、 集 空 间结 构 、 隔组 储 储 合关 系 、 原油 性 质 、 石表 面性 质多种 因素控制 。通 岩 过 剩 余分 布 产 状 分析 、 井 分 析 、 测 数值 模 拟 研 究 , 结 合 油 藏 开发 实 际 , 滞 留在 油 藏不 同部 位 的剩 余油 把
布在油藏各部位的最高处 。油田开发早 中期不可能 钻到每一个 山头, 这样无油井控制 , 水驱不到形成剩
余 油 富 集 区 。 B潜 山An观 6 小 山包 , 如J 井 位于井 距
4 0 的 An 1 2 5m 2 — 5井 一An 5 9 之 间 , 此 山 2 ~2 井 在
隔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分纵横两方面。纵向 决定剩余油有无 , 横向决定剩余油分布范围。 非渗透
制 剩余 储 量的规 模 。 但 储 集 空 间结 构 是 大 小 裂缝 逐 段 控制 , 裂 缝 大
开发过 程 中 , 油水 界面 的变 化形 态非 常复 杂 , 它 即不 是一个 水平 的平 面 , 不是 一个 规则 的锥 面 , 也 而 是 由许 多大 小 , 高低 不 等 , 布 复 杂 的锥 形 体 的 综 分
合。 由于这 种局 部 的差异性 , 油藏 内部 也存 在油 水 在 界 面 的局 部低 部 位 , 也 将 是 裂缝 性 潜 山油 藏 中后 这
1 1 潜 山顶部 小 山 包 .
一
个较 大 的潜 山油藏 往往 是 由许多 小 山头和 山
期开 发 阶段的 一种 生产潜 力 。 3 受 非 渗透 隔层 控 制 的剩 余 油 ( 控型 两 种 : 层 层 隔 上、 隔层 下 )
谷组成 , 山头 多 , 度大 , 积 小 , 度不 大 , 又 分 密 面 幅 而
14 5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2 1 年第 2 期 01 O
潜山剩 余油分布 的控制 因素及分布类型研究
纪 丽 娜
( 中油 辽 河 油 田公 司 , 宁 盘 锦 14 1) 辽 2 0 0
摘 要 : 目前 辽 河 油田稳 产 形式 日益 严峻 , 强 剩余 油研 究 , 分挖 掘 剩余 油潜 力是 油 气田稳 产 的 加 充
一
个 重要 手段 。 本文 结合 生产 的 实际 情况 , 对潜 山 油 气藏 的剩余 油分 布规律 进行 了详细 的分析 和 细致 针
关 键词 : 山油 气藏 ; 潜 剩余 油 分布 ; 注水 开发 ; 制 因素 ; 控 分布 类 型
的分 类 , 以指 导潜 山油 气藏 的后期 开发 , 高油 田采 出程度 。 提
潜 山几何 形 态复 杂 , 随着 资料 的不 断增加 , 但 尤 其是 三 维 地震 的应 用 及精 细 解 释 , 对潜 山顶 面几 何 形态 的认 识越 来 越清 楚 。 目前 注采 井 网条 件 下 , 将 水 驱未 能 波及 同时 受潜 山几 何形 态控 制的剩 余油 分布
类 型划 分为 以下纪丽 潜山剩余油分布的 娜 控制因素 及分布类型研究
15 5
藏 开发 过 程 中 局部 起 隔 层 作 用 的层 有 g、3g、 g,sg 、 g 等, 。 由于 隔 层 的 存 在 , 隔 层 上 下 可 存 在 二 种 类 在
型 的剩 余 油 。
如 配 位数 越 小 , 驱 效 果 差 , 余 油 饱 和 度 高 , 、 水 剩 孔 洞 、 分布方 向与水驱 方 向不协 调 时 , 余油 饱和 度 喉 剩 高, 另外 , 渗透 区块 中储 集 空间 的发育 程度 也将 控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