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保护措施初探
湿地生态公园设计方案和对策
湿地生态公园设计方案和对策设计方案:1.确定公园范围和湿地保护区域:根据湿地面积和其周边环境,确定公园范围和湿地保护区域,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建立生态教育中心:在公园内设立生态教育中心,开展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向游客、学生传授湿地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3.设立步道和观景点:在公园内规划湿地步道,并设置观鸟、观植物等观景点,供游客观赏湿地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
4.建设湿地植物园:在湿地公园内建设湿地植物园,收集扩繁各类湿地植物,为湿地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
5.设置湿地保护设施:在湿地公园范围内设置湿地保护设施,如湿地边界标识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等,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
6.引入湿地修复工程:通过湿地修复工程,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提高湿地的生态稳定性。
7.发展湿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在公园内规划湿地采摘区、湿地路线游等经济活动,探索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结合方式。
对策:1.增加湿地保护区域:加大湿地生态公园的湿地保护区域,限制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通过政策措施鼓励湿地保护。
2.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湿地水质、植被及野生动物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强化湿地生态教育:加大湿地生态教育力度,通过讲座、展览、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建立湿地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湿地管理机构,统筹协调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保障湿地公园的顺利运行。
5.配套设施建设:为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等,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6.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专家参与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7.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湿地公园的特色和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湿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和对策,湿地生态公园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健身和学习的场所,并在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探究一、引言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地球的重要自然资源。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了现阶段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与功能1.生态保护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可以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水资源调节功能:湿地具有保水和净水功能,能够调节城市水循环和水质,缓解城市洪涝和水污染问题。
3.治理城市热岛效应功能:湿地具有显著的降温作用,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休闲娱乐功能:城市湿地公园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在此进行户外活动、观鸟、观赏湿地美景等。
5.科普教育功能:湿地公园可以开展湿地生态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要点1.种植与湿地水生态系统相适应的植物:湿地公园的植物选择应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应湿润环境和水质的植物,如苦艾草、菖蒲等。
同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植被配置和组合,创造丰富的景观。
2.建设并恢复湿地水系:湿地公园的设计应将水系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可以通过建设人工湖、水道、喷泉等方式,打造出具有湿地特色的水景。
同时,应恢复湿地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和水循环。
3.构建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湿地公园设计中应考虑野生动植物的栖息需求,设置适宜的栖息地,例如沙滩、湿地草地、湿地森林等,为野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4.结合景观设计和生态功能: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也要兼顾景观效果。
设计中可以引入自然景观元素,如湿地景石、湿地荷花等,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景观。
5.培养科普教育氛围: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湿地科普教育需求,设置科普展馆、观测台等设施,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湿地知识和保护意识的认识。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作为具有保护、科普、旅游等多重功能的自然景观公园,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植物、建设生态系统等方面,探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一、改善水质湿地公园的生态互动性强,水质的污染直接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
为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污染源控制。
湿地公园周围的都市及农业活动是重要的污染源,为了减缓湿地受到污染的风险,应加强对周边区域的污染源管控。
2.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到提高雨水排放和地下水、地表水质量的净化方法,采用人工湿地可以减少污染物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实施湿地植被保护。
植物对水的过滤有很好的效果,湿地公园在水边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则会达到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成活率低的地区可以增加特别肥沃的土壤和其他保护因素。
二、保护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建设湿地公园,要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保护,保证湿地的生态环境健康稳定。
1.加强水生植物保护。
选用适宜的植物观察使用情况,追踪生长情况,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对湿地周围城市化和工业化活动的影响,减少生态影响。
2.实现湿地生境植被多样性。
在湿地公园中注意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多样性,建立有趣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各种生境条件,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多样性。
3.保留湿地生境植被。
湿地公园开发及管理过程中应尊重自然,尽量保留湿地内已生长的植被或在其他地区移植,以实现湿地保护与开放的平衡。
三、建设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景观工程,更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应注重保障和增进湿地生态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1.增加景观的自然化。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应符合湿地的自然景观,提高湿地生境的真实感。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摘要】湿地公园建设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划定湿地保护区域、植被恢复与保护、监控和改善水质、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对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湿地保护工作,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持续关注湿地环境变化,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恢复措施、保护区划设计、植被恢复、水质监控、生态修复、成效评价、可持续发展、工作展望。
1. 引言1.1 湿地公园建设意义湿地公园建设是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尘土飞扬,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
湿地公园建设有助于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减少洪涝灾害风险。
湿地公园建设可以增加自然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不仅有利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湿地公园是当今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2 湿地保护重要性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还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洪防涝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恢复,将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湿地保护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湿地具有很强的水文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能够净化水质、稳定水位、减少洪涝风险。
保护湿地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摘要】湿地公园建设旨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这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选择建设区域、生态修复、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监测与评估机制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湿地保护的效果。
湿地公园建设需谨慎选择合适区域,注重生态修复,增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并建立科学监测机制。
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保护紧密相连,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湿地保护与恢复应继续深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恢复措施、生态修复、公众参与、教育宣传、监测与评估、重要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服务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湿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
湿地公园是通过人为干预和管理,重建湿地的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
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外,湿地公园还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教育科普的场所,成为城市绿肺,改善环境质量。
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是在当前湿地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的背景下,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重建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公园建设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不仅是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地,还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摘要】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湿地公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破坏、保护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建设与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和健全湿地公园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合作,共同推动湿地公园的健康发展,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以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关键词】湿地公园建设、保护问题、统一规划、环境破坏、保护意识、管理机制、矛盾、规划管理、湿地保护意识、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1. 引言1.1 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起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建设湿地公园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也可以提供公众教育和科普知识的场所,增强公众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湿地公园还可以丰富城市绿地资源,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建设湿地公园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和推广。
对于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健全湿地公园管理机制,以解决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推动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2 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湿地公园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在一些地方,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是零散的,缺乏整体规划,导致资源分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环境破坏的问题。
一些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浅谈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以河南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修建项目为例
浅谈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以河南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修建项目为例湿地是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生物多样性,它简单来说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湿地环境不仅是生存于湿地周边的人类或者动物所需的食物水源来源,也是周边人来进行生产经济活动的产地,同时还是保持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的自然屏障。
但是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活动干扰越来越大,导致一些原本薄弱的湿地景观面积减少、动植物种类也减少,湿地功能逐渐退化,漳河峡谷湿地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严重影响和破坏,从而使得湿地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
因此,合理的保护建设湿地环境,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设计,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全社会亟需解决的事情。
本文围绕河南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进行探讨,为国内的其他湿地生态修复与开发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生态修复; 湿地文化; 生物群落1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1 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的原则1.1.1 保护湿地资源中的生物多样性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中原地区最具原始性、代表性的天然湿地,也是整个晋冀鲁豫交界处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自然湿地类公园,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除了原本丰富的湿地类型资源、原生森林资源和野生保护动、植物资源外,还有当地特色的湿地文化资源,所以其保护研究价值极大。
但是在现阶段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漳河湿地遭到了围垦改造,挖沟排水,填河造田等活动,使其湿地面积变化无常,水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侵蚀。
所以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要尽可能保护和提升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因此,保护湿地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现阶段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恢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 保持湿地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湿地生态系统由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两种生物群落组成。
湿地生态区的保护措施
湿地生态区的保护措施湿地生态区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文地质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原因,湿地生态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保护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规,明确湿地的管理和保护责任,加强管理控制,防止滥用湿地资源和开发建设。
2. 增加湿地保护区的建设:湿地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确保湿地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在湿地保护区内,应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加强监管和巡逻。
3. 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区,应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湿地植被恢复、水质净化等,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
4. 促进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认识,促使公众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湿地。
5.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而敏感的生态系统,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湿地的生态特征和环境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 加强国际合作:湿地生态区跨越国界,需要跨国合作来加强保护工作。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湿地生态区的保护和管理,分享经验和技术,建立跨国的保护合作机制。
7. 控制污染和非法捕捞:污染和非法捕捞是湿地生态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应加强对污染物的监管和管理,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8. 合理规划开发活动:在湿地生态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脆弱性,合理规划并减少对湿地的影响。
可通过集中控制开发区域、限制建设规模、实施低碳环保技术等方式来保护湿地。
9.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的行为,应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和处罚体系,确保湿地的法律保护力度。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1. 引言1.1 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意义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水源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人类活动过度开发等原因,湿地面临持续退化和破坏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意义在于,通过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可以有效保护当地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湿地公园作为具有教育和科研功能的生态景区,也能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湿地公园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湿地公园建设不仅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保护与恢复行为,更是一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将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2. 正文2.1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平衡维护:湿地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灾害调节等,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水资源保护:湿地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含量,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维护地下水位和水文循环的平衡。
3. 气候调节:湿地具有较强的碳吸存功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速度,稳定气候系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4. 经济价值:湿地是许多珍贵物种的栖息地,为渔业、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重要的经济资源,保护湿地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湿地保护不仅关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还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促进湿地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以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湿地公园保护措施
湿地公园保护措施标题:湿地公园保护措施:保护自然、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介绍湿地是地球上最生态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角色。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湿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建立和保护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措施,并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
第二部分: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湿地公园是指建在湿地上的特殊区域,旨在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文化价值。
湿地公园不仅为濒危物种提供栖息地,还能提供教育、科研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湿地公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保护它们。
第三部分:湿地公园保护的措施3.1 物理措施湿地公园的保护需要一系列物理措施来降低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如,设置围栏或隔离区域,限制人们的进入,保护湿地内的濒危物种。
同时,建立观测站和巡逻队,加强对湿地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威胁。
3.2 法律和政策支持政府在湿地公园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可以确保湿地公园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还可以提供经济支持,鼓励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3.3 教育和宣传教育公众意识和提高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是湿地保护的关键。
通过湿地公园的展示、教育活动和宣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从而增强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4 可持续利用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持久性,湿地公园应鼓励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限制捕捞和狩猎活动,推广环保旅游和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以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湿地公园保护的效益与展望湿地公园的保护措施将带来许多显著的效益。
首先,它们保护了湿地的生态系统,维持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湿地公园提供了独特的教育和研究资源,有助于增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湿地公园还为社区带来经济利益,创造就业机会,并吸引游客。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娱乐、教育和研究等公共服务而建设的公园。
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湿地保护措施1.湿地保护区划定湿地保护区的划定是湿地保护的第一步。
湿地保护区的划定需要根据不同湿地的生态特征和现状,以及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规定。
2.湿地保护和监测湿地保护主要包括监测、管理和维护。
监测湿地环境变化,分析湿地生态过程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湿地生态问题,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和公众意识。
3.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保育至关重要。
保持湿地水量的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环境,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是湿地保护的关键。
4.控制围填海和城市化围填海和城市化是湿地退化和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湿地周边的围填海和城市化,从源头上防止湿地退化和破坏。
湿地恢复及保护的核心是水资源。
对坍塌或干旱的湿地,可采用引水、灌溉等手段进行管理,以保持湿地水量的平衡,促进湿地水体循环。
2.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顺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注重湿地生物群落的恢复和保护。
3.湿地植被修复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湿地公园修建中,通过植被的引入和恢复来改善植被覆盖状况和湿地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
4.土地治理与植被恢复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过度农业化和土地的过度利用使得土壤退化、沙化等问题急剧加剧。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通过土壤改良、绿化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土地的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也是一个公共服务工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湿地地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的实现。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
浅析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初探一、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问题1、设计与规划不够合理: 目前有关部门设计和规划湿地公园,往往存在缺乏前期科学调查和分析,没有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足够的研究,以致设计和规划结果不够科学合理,不够符合湿地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特征。
2、绿化建设不够明显: 湿地公园建设中,绿化工程至关重要。
但是,现实中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给绿化工程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所建湿地公园缺少绿化和植被覆盖,无法良好地开展吸附空气、净化环境等任务。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湿地公园建设后,对于湿地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实际中,湿地公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无法对湿地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1、环境质量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目前城市的发展过程已经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同样受到影响。
湿地公园建设后,管理者应该保护及维护绿地环境,建立周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监测机制,及时防治化学污染,以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湿地文化的保护不足: 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除了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也应重视传承湿地文化方面的保护。
但实际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及技术的发展,湿地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导致了湿地文化的日渐衰败。
3、湿地保护成效难以保证: 湿地公园建设充分利用了湿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及植被资源,借此提升公园的品质,增加公园的设施,以符合大众的需求。
但实际上,湿地保护成效并不完美,湿地公园内的环境管理和维护方面仍待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进行科学调查,对湿地公园的场地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制定适合的设计和规划方案。
2、注重绿化,将湿地公园打造成生态系统的缩影,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实现公园的目的。
3、加强管理机制的重视,从制度上建立起完善的湿地公园管理体系。
二、湿地保护方面:1、尽量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建立湿地周边生态监测机制,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建设是近年来环保领域的重要举措,通过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市民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能够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不可或缺,下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一、湿地保护措施1. 湿地保护区划划设湿地保护区是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将湿地划分为保护区、管理区和利用区,对湿地生态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设立湿地保护区也有利于加强与相邻湿地的联通,达到生态系统连贯性的目的。
2.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机制针对水体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湿地遭到干扰的情况,需要建立湿地保护与修复机制,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修复。
例如,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规划湿地的保护与修复范围,制定湿地保护计划,整合修复资源,加强节水、节能、环保等宣传,加强社区人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认识。
3.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必须采取措施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例如开展湿地生物调查,制定并执行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1. 多样化的湿地修复技术湿地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态修复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等多种手段,例如人工疏浚、养殖、种植水生植物、植物引种等手段,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减轻污染,同时可以为湿地的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境。
通过多样化的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制定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方案是湿地修复的基础工作,方案应该根据湿地面积、类型、现状等因素来制定,其中应包括修复的目标、目标的达成条件、修复期限、修复方案等内容。
同时,应针对湿地面临的问题,开展相应的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制定的方案能够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
3. 强化生态植被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是重建湿地生态植被系统,水生植物是湿地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生态植被建设,可以恢复和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湿地公园建设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 湿地保护区划分:湿地公园建设前,首先需要对湿地进行保护区域的划定。
根据湿地的类型和特征,确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等保护区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建设湿地公园时,需要关注湿地生物的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立保护区、限制开发和采矿等活动,禁止非法捕捞和乱砍乱伐。
3. 水质保护与治理:湿地的水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至关重要。
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湿地水质,包括建设湿地自然过滤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源保护意识等。
4. 活动管控:湿地公园通常是供游客休闲娱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但也需要对游客进行管理和活动监督,以确保他们不对湿地造成不利影响。
在湿地公园内设置指示牌,设立游览路线,限制人员聚集和破坏性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5.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公园建设不仅仅是湿地保护与恢复,也需要考虑到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平衡湿地保护与周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实现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6.社区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积极引导和培养社区居民的湿地保护意识,鼓励他们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共同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湿地保护区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保护与治理、活动管控、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社区参与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实现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同时提供人们合理的休闲娱乐空间。
在建设湿地公园的过程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期为未来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在其内部生存着大量的生物种类。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合理地划定湿地的边界,并采取措施限制游客的活动范围,以免对湿地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需要设置合理的引导标识和围栏,引导游客进行围观和游览,保护湿地环境。
还需给予相关的教育宣传,提高游客对湿地保护的意识,从而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恢复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湿地恢复措施,以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
需要在建设前对湿地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充分了解湿地内生物物种和生境的情况。
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湿地保护措施,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建设完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如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和动物、修复湿地环境,以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湿地公园建设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和湿地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不同类型的湿地,其保护和恢复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沼泽湿地,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干扰湿地内的水文环境;对于湿地内的动植物,需要进行科学管理,保护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
还需要加强湿地周边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注重与当地政府、专业机构的合作,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为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加强对湿地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体、防止洪涝、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各地纷纷展开湿地公园建设,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湿地的保护需求。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湿地的特点和生态功能,并且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和原生生态系统。
可以设立湿地保护区,对湿地核心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严格管控,禁止破坏性开发活动,确保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还可以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人工湿地的建设和湿地植被的恢复,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水质和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建设需要重视湿地教育和公众参与。
湿地公园不仅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湿地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平台。
通过设置湿地展示区、生态教育基地等设施,向公众展示湿地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湿地科普活动,如举办湿地保护主题讲座、开展湿地生物观赏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
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强化管理与监测。
湿地公园的管理与监测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湿地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还需要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各国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除了开展双边或多边的湿地合作项目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湿地国际研讨会、举办湿地生态保护论坛等方式,促进各国在湿地保护与恢复领域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探究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的发展,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各地纷纷建设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一、湿地公园建设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了解湿地的类型、分布、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受到的威胁等情况,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公园建设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湿地保护区、生态恢复区、游憩休闲区等功能区的划分和布局,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园的总体布局和建设方案。
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内部交通道路、游步道、观景平台、生态示范区等设施的设置,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公园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和一体化。
在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争取各种资金来源,如国家级、地方级和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以及通过开展湿地公园的社会化管理和运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从而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1. 湿地保护湿地保护是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湿地保护工作中,需要对湿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限制开发和利用,防止湿地的进一步损失和破坏。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设立湿地保护区,对湿地的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进行划分和管理,根据湿地的不同特点和功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
2. 湿地恢复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包括对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工作。
在湿地公园中,可以采取各种适合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措施,如湿地的水质净化、湿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湿地动植物种群的保护和引种等,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能恢复。
3. 生态建设以上就是关于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探讨。
通过科学的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以及有效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可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湿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价值。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一、加强湿地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在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大众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培养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行动。
二、加强湿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划定、保护范围、管理机构等,加强湿地的管理与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制,加强对湿地资源的法律保护。
三、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成立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管,制定并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加强湿地保护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四、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
加大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科研力度,提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认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湿地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
对受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湿地,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湿地的自然功能和生态平衡。
包括湿地的水质治理、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高湿地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稳定性。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湿地的保护和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七、加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
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和管理湿地生态旅游,既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促进湿地的保护与发展。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公众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只有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水平,才能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湿地公园保障措施方案
湿地公园保障措施方案简介湿地公园是一个自然保护区,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
为了保障湿地公园的生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本文将探讨在湿地公园内实施的一些保障措施方案。
目标湿地公园保障措施方案的目标是:1.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平衡;2.保护湿地自然环境;3.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4.增加湿地公园内生物的多样性。
方案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了保护湿地公园内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促进湿地内的植物生长;2.保护湿地内的自然林地,不进行过度砍伐;3.控制湿地内的人类活动,减少影响生态环境;4.利用生物保育技术,促进稀有或濒危物种的繁殖。
游客活动管理湿地公园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游客活动也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游客必须遵守公园规定,不得随意破坏湿地生态环境;2.在游览湿地公园时,游客需遵守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和禁区规定;3.游客需尊重自然环境,不得随意扰动动物和植物。
湿地环境监测湿地环境监测是保证湿地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铺设水质监测系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1.采取有力措施,减轻水体污染;2.强化湿地水质监测体系构建和数据采集系统;3.根据水质监测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环境病防护在湿地内开展支援活动、湿地修复和污染预防、自然灾害及疾病传播预防等,都需要加强环境病防护:1.根据经济条件,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规范;2.完善与其他相关管理机构、科研机构的环境病调查协作机制;3.提高重点人群环境卫生知识和防护能力;4.不存在特异性环境风险,但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结论为了保障湿地公园的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游客活动的管理,湿地环境的监测以及环境病防护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障湿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湿地公园的观赏体验,增加湿地公园内生物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保护措施初探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理念不断地被引入到人们的生活与设计中,其中湿地也是一个生态的表现,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在提供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调纳洪水、防旱灌溉、保持生物多样性、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湿地公园”因此而产生,湿地公园也是生态公园,所以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迫在眉睫,如何对现有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对湿地公园设计则是一个新的景观类型和当务之急的工作,所以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以水为主题的公园。
以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1.湿地的破坏
近几十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多数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大幅减少,造成湿地面积退减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干旱,使降雨量减少,地表水面积减少,进而使淡水湖面积减少,甚至发生干枯现象,而自然因素中有些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人为因素是湿地退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由于人们盲目开垦耕地,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亡,尤其是沿海地区,人们为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土地供需不足现象,填海造地,兴建厂房,加剧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如“千湖之省”湖北的1000多个湖泊已锐减为300多个,速度之快,使人无法想象。
水污染、环境破坏。
由于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只看重GDP,过度用农药、化肥,发展重工业,对污水处理方面又缺乏管理、资金投入和部门检测,污水渗入地下、排入河流,湿地的水质量下降,湿地的生物生存空间消失,湿地逐渐淤积退化。
湖泊截流,修建水库。
虽然说这样可以洪水时拦截蓄水,干旱时灌溉庄稼,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但是部分地区却为了发展经济,完全切断下游湿地与上游水源的联系或者在湿地里取水,造成下游水分蒸发过快,水源供应不上,所以湿地逐渐消失、减少。
由于人类与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
因此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2.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
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
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
根据湿地的结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保护技术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部分:
建立湿地保护圈
把未被破坏的湿地列为保护区,并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即“中心区-过渡区-试验区”,在中心区内禁止擅自开垦、围垦等改变湿地用途或者占用湿地;禁止在湿地周围建立厂房,排放污水。
在保护区的过渡区和实验区对湿地采取有效地、生态的技术手段恢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构建湿地生态水网体系
①连通城市内河水系。
湿地所在城市片区规划有环形水系,毗邻场地,可将场地与规划水系联通,以此将湿地纳入城市绿地水系生态网络。
②采取生态补水。
根据湿地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水方式,如蓄洪补水、湖泊连通等生态补水方式,以保障湿地内水量得到长期的、有效地供给。
并且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避免地下水位下降。
③完善内部生态水系统。
增加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构建多条食物链,完善平衡内部水生动、植物群落系统;采取人工技术净化水质,完善湿地生态环境。
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
①植物多样性营造。
避免用单一的植物或引入外来侵略性的植物,植物多样化才能相互依存,从而构建植物群落,外来侵略性的植物会打破现有植物群落平衡,因此植物选择原则上宜选用多样性的乡土植物。
②动物多样性营造。
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要科学的投放动物,丰富内部动物多样性,构成动物群落,从而和植物群落共同构建起丰富、完善的食物网系统。
完善湿地监测与管理机制
①监测―人为干扰、水文变化、生物群落。
②管理―确
立“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开展湿地监测、资金管理与科研工作,加强公众意识及保护力度。
3.湿地景观设计
保持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首先就是要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植物、动物、水体等景观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设计,这是最简单、最重要、也是最经济的设计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对于重要湿地,或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规划为重点保护区,不允许游人入内。
在不影响或影响小的生物栖息、繁殖的区域设置观赏、体验、游览、科学研究区,兴建人工设施时,要以最小破坏性为原则。
植物的配置设计
植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植物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法,在植物设计方面,首先要选用乡土树种,其次是对植物品种选择要多样性,植物多样能发挥各自的生态特型,且能相互弥补,植物多样还能构成优美的景观画面。
维持本地种植物,就是维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
另外,构造原有植被系统,也是景观生态设计的体现。
生态驳岸的环境设计
对驳岸最生态、最经济的设计就是保持原有的自然式状态,在此基础上按照景观设计要求配合种植植物,由植物的根系稳固土壤,达到保护河岸的目的,植物可选择耐水的水生植物,植物品种要多样化,由植物营造一个适合动物栖息的空间,从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另一种新型的生态驳岸形式是蜂巢网箱式驳岸,是用特殊防腐处理的低碳钢丝由专用机器编织生产的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经过裁剪组装成的钢丝网网箱。
网箱内填充碎石、种植土、肥料及草籽等。
具有柔性、自透水性、环保性、生态性、耐久性等特点。
它适合于较陡的或雨水冲刷较严重的驳岸,它结合了土工网和植物护坡的优点,在坡面上构成了一个适合植物生长的稳固空间,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刷,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网孔向下生长,达到固土作用,使钢网、网内土壤、原有坡地土壤和植物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绿色植物坡面,达到了生态功能。
结语
没有湿地,就没有丰富的水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好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湿地保护,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切实推进,更需要每一个人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共同保护生态环
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