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区分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可能性概念,做出正确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1.课件:PPT或者教材图片2.教具:骰子、硬币等3.试卷及答案4.课堂活动安排–第一环节:复习上节课知识点–第二环节:引入新知识,讲解可能性概念–第三环节:教师示范计算可能性,鼓励学生自己计算–第四环节: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讨论–第五环节:小组合作练习–第六环节:课堂讨论和总结–第七环节:作业布置三、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知识,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可能性概念。

2. 引入新知识•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讲解可能性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讲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4. 生活应用实例讨论•展示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解答。

5.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可能性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6. 课堂讨论和总结•整合学生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概念,梳理重点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家继续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念,掌握可能性计算方法。

•难点: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如何灵活应用可能性概念解决。

五、板书设计1.可能性概念介绍2.可能性计算方法3.生活应用实例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可能性计算方面存在困难。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属于课标中“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

关于“可能性”,小学全套教材分为两次进行编排,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一次就是本册。

三年级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而在本册中,要求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本质上就是各参与者获胜的机会是否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以“游戏活动”为教学内容展开,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主轴,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熟知的“游戏活动”这一内容,我们在设计时采用情境创设、探究发现、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自主建构新知。

设计理念:1、根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利用课本情境和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把知识教好教活。

2、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尊重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教学从“游戏活动要讲求公平、公正”这一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个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第1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本节课中,他们可能对概率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2.引导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事件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事件,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学具,如卡片、骰子等,便于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引发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事件,如购物抽奖、体育比赛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事件中的可能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在生活中哪些事件是确定性的,哪些事件是不确定性的,并能够用概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对于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概率的知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能够用概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率知识,能够用概率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的分析,学生的讨论,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

2.准备概率的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抛硬币实验,让学生观察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定义,以及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

例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抛硬币实验,让学生计算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概率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彩票中奖的概率,如何计算中奖的概率,以及如何理解中奖的可能性。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率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公开课教案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8-99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准备:硬币、写有数字1-6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出示故事视频: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

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

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

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 可能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4单元可能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3.能够用图形表示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性的概念。

2.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能性。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合作共赢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运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难点1.运用图形表示可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分析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师以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实际情境,让学生用“不可能”、“可能”进行判断。

活动时间:20分钟2.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教学内容1.教师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可能性,如用圆圈表示可能性大小。

2.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能够理解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活动时间:30分钟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题导入:“你觉得今天放学会下雨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

2. 活动一:认识可能性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不可能”、“可能”来描述。

2.学生也可以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讨论。

3. 活动二:图形表示可能性1.教师以不同大小的圆圈来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可能性大小。

2.学生可以自己绘制图形,表示不同事件的可能性。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的概念和图形表示方法。

五、课堂练习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小明去捉虫子,捉到黑色虫子的可能性大还是捉到蓝色虫子的可能性大?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出理由。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有关可能性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写成一个小故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可能性》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可能性》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可能性(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

(3)可能性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评价学生在练习与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在练习与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区分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概念,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2.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3.教辅资料:练习册、参考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教学PPT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讨论这些图片的可能性。

2. 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含义,并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3.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可能性,并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卡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事件,讨论其可能性,然后向全班汇报。

5. 总结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可能性”概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件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写出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可能性•不可能性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可能性”展开,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可能性时,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第4单元 可能性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4单元 可能性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4单元可能性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会表达。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可能性的概念,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事件的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 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4. 可能性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可能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了解事件的分类。

3. 深入讲解:讲解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4. 实践活动: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可能性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1)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习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习难点:能准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第44页例1.2,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规律方法。

3、针对自主探究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解答疑惑。

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第44页至45页1.看第44页主题图后,了解了同学们聚在一起开联欢会。

参加联欢会的每个同学都要表演一个节目,表演节目有抽签来决定,这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那个同学可能抽到这个节目。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希望表演什么节目?二、合作探究1.三张卡片分别写着什么节目?小明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抽到什么?2.小丽和小雪可能抽到什么节目?结果小丽抽到什么节目?3.小雪会抽到什么?三、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

确定性的事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事件就用“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结果。

四、过关检测:1.完成教材第45页上的“做一做”2. 根据生活常识,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我知道地球()每天在转动。

(2)太阳()从西边升起。

(3)我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人()两年不喝水。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鱼()会游泳。

(7)明天()会下雪。

(8)抛硬币时()正面朝上,也()背面朝上。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

(10)人()两年不喝水。

3.完成教材第47 页第1-4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全部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能够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2.掌握基本的排列组合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3.能够用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和练习册。

2.板书、彩色粉笔。

3.树状图的示范材料。

4.排列组合练习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事件和样本空间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活动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介绍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概念。

3.实践:让学生自行尝试用树状图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第二课:排列1.导入:通过学生们排队上课的情境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组合1.导入:通过随机选举班干部的情境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实践: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解决一些组合问题。

第四课:综合练习1.复习:回顾事件、样本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2.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演示法:用示范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抽奖活动,并引出事件和样本空间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定义,用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实践:让学生分组,用树状图表示抽奖活动的可能性。

第二课1.导入:让学生排队上课,引出排列的概念。

2.讲解:介绍排列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实践: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排列问题。

第三课1.导入:让学生选举班干部,引出组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组合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推理。

3.实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组合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规范用语描述事件的可能性,使用“不可能事件”、“肯定事件”、“可能事件”这三个分类来确定事件的发生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讨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不可能事件”、“肯定事件”、“可能事件”这三个分类确定事件的可能性。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描述各种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可能性”概念,区分“不可能事件”、“肯定事件”和“可能事件”。

2.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笔和本子,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讲解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在下雨的情况下,明天出太阳的可能性有多大?2.请学生举例说明事件的不可能性、可能性和必然性。

2. 学习1.介绍“不可能事件”、“肯定事件”和“可能事件”的定义和说明。

2.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自行判断属于哪种事件。

3. 实践1.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分类。

2.每组报告讨论结果,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4. 总结1.整理学生讨论的结果,梳理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分类规则。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题目。

2.挑战问题:设计一个事件,其中既包含不可能事件,又包含可能事件。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高,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实践环节需要注意组织学生的发言顺序,确保每组都有机会进行报告。

下节课应该注重复习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理解透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一、教材简析1. 教材内容概述第四单元《可能性》主要介绍了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初步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对事件发生概率的直觉感知,并初步学习如何计算概率。

2. 教材核心知识点•事件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可能性的认识与计算•概率的初步认识与计算3.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应能够: - 理解事件的概念,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示事件 - 熟练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 培养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直觉判断能力二、教学设计1. 教学策略本单元的教学以问题情境导入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概率的奥秘。

2.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事件的概念•通过投掷色子、抽取球等活动引入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事件的多样性。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实际操作表示事件的方式,如事件树、表格等。

第二课时:可能性的认识与计算•让学生进行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计算,如抽取红球的可能性等。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计算复杂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课时:概率的初步认识与计算•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3. 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对事件概念、可能性和概率的掌握情况,结合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形式进行评估。

在教学结束前,进行知识梳理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三、教学延伸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彩概率、比赛胜率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教材内容及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可能性的大小。

3. 可能性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 利用教具、学具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可能性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抽签”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可能性。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 探究新知- 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

- 讲解可能性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

- 讲解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 实践应用-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归纳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小组合作- 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可能性的认识。

-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理解可能性知识。

本节课通过游戏导入、讲解新知、实践应用、小组合作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可能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2.判断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概念引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2. 同学互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

3. 拓展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加深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观察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事件可能性概念。

六、教学过程1. 活动一:概念引入(1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入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讨论。

•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总结事件可能性的表达形式。

2. 活动二:同学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给出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可能性的方法。

3. 活动三:拓展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数学活动,感受和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可能性大小的估计、可能性的计算、游戏中的可能性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对可能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概率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估计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运用概率计算方法求解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数据分析、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概率计算方法求解事件的概率。

2.难点:学生对可能性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骰子、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引出可能性这一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可能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问题解决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游戏材料:准备与概率知识相关的游戏材料,如骰子、卡片等。

3.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概率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提问:这些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概念,讲解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

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际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3课时1.可能性………………………………2课时2.掷一掷………………………………1课时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课题:第四单元:可能性(1)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抽签卡纸、盒子、黄色、白色乒乓球、小礼品。

生:棋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老师把黑色塑料口袋在学生面前展示。

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互动新授1.引入: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大家看,这些是什么?生:可能是文具,可能是好吃的,可能是书本……师:那究竟是什么?老师揭晓谜底。

生:是笔,修正液和尺子。

师:老师想把他们送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要?可是礼品不多,那应该应该给谁呢?大家讨论一下,老师应该怎样分配,比较公平?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奖券,上面分别写上尺子(1张)、修正液(1张)、笔(1张)、“谢谢参与”(2张),找同学上来抽奖,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生会想到:可能是尺子,可能是修正液,可能是笔,还有可能是“谢谢参与”。

这四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抽出的卡片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谢谢参与”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尺子,可能是修正液,可能是笔,还有可能是“谢谢参与”。

4.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尺子”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指名学生可能回答:可能是修正液,可能是笔,还有可能是“谢谢参与”。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尺子?指名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卡片里没有尺子。

5.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修正液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笔,还有可能是“谢谢参与”。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尺子、修正液?指名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卡片里没有尺子,修正液。

6.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谢谢参与”为例)7.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笔,因为只剩下1张笔了。

师让学生上来抽,验证学生们的猜想。

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不可能”,“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可能不可能一定)8.列举生活中的实例①太阳每天一定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②明天可能会下雨。

③晚上,我不可能不休息。

同学们试一试,应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举几个例子。

三、巩固拓展游戏: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黄色球,二号盒子放的有黄色球和白色球。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黄色球棋子?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黄色球,还有可能会摸出白色球?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白色球?请学生上台演示“摸一摸”,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4.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作业: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可能性(1)(不能确定)可能(完全确定)不可能一定课题:第四单元:可能性(2)第 2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45~46例2(没有国际象棋,改成乒乓球)、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盒子、黄色、白色乒乓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 )从东边落下。

②明天( )考试。

③冬天( )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 )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黄色球和1个白色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黄色球也可能是白色球。

因为盒子里面既有黄色球也有白色球。

质疑: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球最有可能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黄色球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黄色球比白色球多。

2.导出课题: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二、互动新授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1)引导:师在盒子里放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是黄色。

)(2)演示实验,老师请6组同学,共18人来协助完成,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填表。

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摸出黄色(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比较大,白色球的可能性小。

)(4)师质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黄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黄色呢?(不一定,因为白色摸到的可能性虽小也有可能会摸到。

)2.(1)操作结束后,比较记录结果,并根据结果说一说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多。

(2)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把学生刚才做实验的球全部拿出来,有6个黄色球,两个白色球。

同学们找到原因了吗?引导学生小结: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板书)(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奖、买彩票等。

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先让学生观察出示的记录结果,再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从试验记录可以看出,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5次,摸出红球15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红球的次数。

另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4次,摸出红球16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摸出红球的次数。

八个小组一共摸到红球123次,摸到黄球37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

也就是说,从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在,黄球的可能性小。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盒子里红球多,黄球少)(2)引导小结方法: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

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

引导学生总结: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

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说一说。

(盒子里红色的棋子多,黄色的棋子少)四、拓展小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引导归纳: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在总数中占的数量少。

作业:教材练习第47~48页练习十一第5、8题。

板书设计:可能性(2)大←→数量多可能性小←→数量少《掷一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0-51。

教学目标:1、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