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词诵读之别董大【唐】高适
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原文及教学反思【#三年级#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原文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①,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②。
注释:①[曛(xūn)]昏暗。
②[君]古时对对方的尊称。
这里指董大。
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2.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教学反思《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我们所学习的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充满了离愁,其间萦绕的是那依依与不舍,这是我们人之常情。
毕竟别后难再重逢,今日一别,何时再聚各问天。
故而难舍,更何况世事凄茫,今日哪知明日事,故而悲凉为自己、为友人。
可本诗不同,虽也描述了离别时的场面,但却充盈着豪气,“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将所有的离愁一扫而光,前路是光明而充满希望的,岂能独愁,明天会更好!把握了这一点我在教学之中,先引领同学们复习以前的所学习的送别诗,感觉分别时的场面与那浓浓的情谊。
当大家正处在友人分别的忧伤之中将同学们带入另一境界:“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豪气冲天的送别诗。
”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读诗反复体会。
“为什么作者没有像别的诗人一样愁绪万千呢?”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把教学推上了高潮。
同学们积极讨论。
纷纷猜测,最后在林金凤介绍的背景资料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董大正值失意之际,作者要鼓舞其努力向前,由3.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教学反思《别董大》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围绕课文主题、创设送别情境。
这堂课的一个主题是让学生“走进送别诗、感受送别诗”,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展开,以听歌曲《送别》导入,创设送别的情境;在学诗时引导学生感悟送别时的情谊;扩读和打写都围绕送别,主题突出,结构完整。
古音朗读 高适【别董大】
【今古转读说明】
(1)本文转读以广韵音韵为准,并将其所拟国际
音标转化成汉语拼音,故只需按汉语拼音正常拼读
即可。
(2)多数情况下采纳高本汉版所拟音标。 (3) “出”字所拟声母过于复杂,为了便于汉语 拼音拼读,采纳了蒲立本版声母拟音。 (4)所拟浊母在汉语拼音中无对应辅音时,取其 清母。
gāo xiâk
古音朗诵
高适【别董大】
gāo xiâk biãt dǒng dài
高 适 【别
千 北 莫 里 风 愁 黄 吹 前 yún bák riât hūn
云 白 雁 雪
běk biōng quī
yàn suět pūn pūn
纷 纷。
gǐ
màk chóu zián luò miú diã
xuí riãn biú jí g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附录
高适【别董大】鉴赏节选
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鉴赏节选(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 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 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 《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 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適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 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 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 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 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 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 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别董大》诗意_高适
《别董大》诗意_高适
【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
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
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
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
这里指董大。
古诗别董大二首其二翻译赏析
古诗别董大二首其二翻译赏析
《别董大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高适。
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前言】《别董大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注释】(7)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翮:鸟的羽毛。
飘飖:飘动。
(8)京洛:本意京城洛阳,后泛指京师。
【翻译】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赏析】“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
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
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别董大古诗原文
别董大古诗原文《别董大》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别董大》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高适《别董大》全诗及赏析
高适《别董大》全诗及赏析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高适《别董大》全诗及赏析】。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已整理排版,可直接打印)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已整理排版,可直接打印)三年级必背古诗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郎织女家。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江楼感旧【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9、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4、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7、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8、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别董大》古诗及赏析
《别董大》古诗及赏析
《别董大》古诗及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别董大》古诗及赏析,欢迎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
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小学三年级语文《别董大》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别董⼤》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景⾊,表现了诗⼈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既表露出作者对友⼈远⾏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豪迈豁达的胸襟。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别董⼤》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别董⼤》原⽂ 别董⼤ (唐)⾼适 千⾥黄云⽩⽇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 天下谁⼈不识君? 注释: 董⼤: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故称“董⼤”。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所以叫黄云。
曛:昏暗。
⽩⽇曛,即太阳黯淡⽆光。
谁⼈:哪个⼈。
君:你,这⾥指董⼤。
译⽂: 黄昏的落⽇使千⾥浮云变得暗黄。
北风劲吹,⼤雪纷纷,雁⼉南飞。
不要担⼼前⽅的路上没有知⼰,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篇⼆】⼩学三年级语⽂《别董⼤》教案 学习⽬标 1、学会“曛”这个⽣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读中悟情。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法,学以致⽤。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说离别是诗,有⼈说离别是歌,是画,有⼈说离别是泪⽔。
我们读过“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那浓浓的友情、亲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送别诗。
⽣读题,再读,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1)别。
都有不舍得意思,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题。
(2)介绍⾼适和董⼤。
2、董⼤和⾼适是好朋友,在董⼤受到冷落,失意之时,愤⽽离开京城,⾼适为他送⾏,留下了这⾸诗。
⼆、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先读读这⾸诗,读上2、3遍,(出⽰课件),注意读准诗中的⽣字,把诗读通读顺。
1、预习时⼤家读过了,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诗中有⼀个⽣字,看他读准了没有。
3、师简评(注意“曛”这个⽣字,指出形声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别董大的意思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别董大的意思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大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
诗的全文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的意思是:
第一句“千里黄云白日曛”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黄云遮天,太阳显得昏暗,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表现了送别时的凄凉氛围。
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通过北风和纷飞的雪花,进一步强化了送别时的寒冷和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将面临的艰难旅途。
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告诉他不要担心未来的路上没有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信任和期望。
第四句“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对友人的高度赞扬,意思是说,你的名声和才华已经广为人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识你、欣赏你。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
气和信心。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时的一篇佳作。
《别董大》原文注释及简析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背景】
高适(702-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
性格落拓,不拘小节。
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注词释义】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善弹琴。
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曛:昏黄。
太阳落山时的余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您。
这里指董大。
【古诗今译】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名句赏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
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
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
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别董大》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别董大》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别董大高适〔唐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
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创作背景:这首送别诗当作于公元747年(年唐玄宗天宝六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席间咏琴客》)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天宝六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本诗是其第一首。
赏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古诗第一首
《别董大》古诗第一首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解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较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
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
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
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下眼前之景:北风滚滚,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就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为了黄色,本来璀璨
夺目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通常。
大雪纷纷扬扬地飞舞,群雁排起整齐
的队形向南飞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丽的环境中,送行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器重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
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
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别董大 古诗赏析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简介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注释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曛: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古诗赏析这首诗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胸襟开阔,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情境相媲美。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
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
高适于此自是作手。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
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
话说得响亮而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别董大》唐 高适诗句意思
《别董大》唐高适诗句意思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唐代高适写的那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啊,这开篇高适就给咱描绘了一幅相当壮阔又有点苍凉的画面。
那千里都是黄云啊,大白天的就跟黄昏似的,昏昏暗暗的。
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雁在这风雪里艰难地飞着。
这就好像咱们的生活,有时候就会碰到这样乌云密布、困难重重的时候。
你想啊,董大这时候要走了,面对这样的环境,得多难受啊。
我仿佛能看到高适和董大站在这一片天地之间,风刮着他们的衣服猎猎作响。
高适就对董大说:“兄弟啊,这环境是不咋地,可你知道吗?你就像那一颗明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高适可真够意思啊!他这是在告诉董大,别担心前面的路没有朋友,你这么厉害,全天下谁不知道你呢?这就好比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不管到哪里,都会有人看到它的光芒。
董大听到这话,心里肯定暖乎乎的。
他可能会说:“高兄啊,你可真会安慰人,可我这一去,前途未卜啊。
”高适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这是想啥呢?你的才华就像那宝剑的锋芒,怎么可能被埋没呢?”咱们再深入地琢磨琢磨这诗里的感情。
高适为啥要这么说呢?他是真的对董大充满了信心。
在那样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传播也不发达的时代,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就像咱们现在突然要去一个完全没去过的、还特别偏远的地方,心里肯定会打鼓啊。
可高适呢,他就是要用自己的话,给董大打打气。
这可不是那种虚情假意的安慰,是从心底里觉得董大是个人才。
你说,要是你身边有这么一个朋友,在你要离开去闯荡的时候,对你说这样的话,你是不是会特别感动?就像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有人给你送来了一盆炭火。
董大当时肯定也是这样的感觉。
他听了高适的话,可能就会挺起胸膛,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从高适的角度来看呢,他也是有不舍得的。
这就好比两个好伙伴,一直在一起玩啊、一起做事,突然有一个要走了。
那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儿。
可是高适他没有把这种不舍得变成那种哭哭啼啼的情绪。
他用一种很豁达的方式来表达。
诗词鉴赏:《别董大》-唐代高适
诗词鉴赏:《别董大》-唐代高适高适少时贫困,后入仕途,任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其诗多写边塞风光,被称为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
他的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董大,唐代著名音乐家董庭兰,与高适是“高山流水”式的知音之友。
诗词鉴赏:《别董大》-唐代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形容夕陽西下时天色昏黄。
3.君:指的是董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译文参考】满天陰沉沉的云,太陽也变得暗淡无光;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心朋友,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赏析】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
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
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
古诗诵读:别董大
主题思想
《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美好的祝 愿。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 离别的氛围,同时通过劝慰和激励的 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和信任。
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黄云、白日、北风、大雁、雪等自然景物进行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氛围和 情感。
诗人还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和祝福,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古诗诵读:别董大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诗人简介 • 古诗赏析 • 诗意解读 • 古诗影响
01
诗人简介
诗人背景
诗人:高适
主要作品:《塞上听吹笛》、《燕歌行 》等
职业:诗人、政治家
出生年份:约704年 出生地:河北景县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唐代
个人背景:高适在旅途中与董大相遇,因董大才华横溢,二人结为好友。后来董 大离开,高适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作为唐诗的杰出代表,别董大的影响 深远,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 的借鉴和参考。
对现代人的启示
珍视友情
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感激,启示现代人要珍视身边的友情,感恩朋友的陪伴 和支持。
勇敢面对挫折
诗人在离别之际展现出的豁达和乐观,启示现代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积极的 心态,勇敢地面对和克服。
壮阔之景
诗中“千里”一词,描绘 出壮阔的景象,与离别的 凄凉形成对比,增强了情 感的表达。
虚实结合
诗中既有实景的描绘,也 有对别后情景的想象,虚 实结合,使意境更加深远 。
情感表达
离别之痛
别董大小学生必背古诗
别董大小学生必背古诗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