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合集下载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今年4月26日,我参加了教学片《思想与社会》课的观摩展示活动。

我借班上课,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中《可爱的家乡》(江苏版)。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营构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走向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着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和关注。

片段一:浓浓乡情,营造真实的生活开课后,我向学生播放录音。

(录音内容是用各地不同的方言向同学们问候“逸夫小学三(3)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师:哪一句话你听懂了呢?请你用普通话说说。

生:最后一句话我听懂了。

“逸夫小学三(3)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师:前面的一些话你们听懂了吗?生1: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像外国话。

生2:好像说的是广东话。

师:其实他们是用方言向大家问候呢!最后一句是老师带给大家的问候,你们都听懂了,因为它是我们的——(生接)生:家乡话!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你们一起来学习,希望这次学习能带给大家快乐。

(我用方言和学生交谈,学生一下子愣住了,随即课堂里有了议论声,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疑问……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生:老师,你给我们上课为什么说土话?师:你愿意也可以来讲几句?(我还是用方言,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他们有的用长乐口音向我问好,有的用南山口音向同学问候,顿时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着家乡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生1: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2:现在我心里还特别的激动。

生3:我感觉特别的亲切。

师:是呀,当我们说着熟悉的家乡话,听着亲切的家乡话的时候,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嵊州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嵊州。

课堂呈现的应该是一种生活。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与学生熟悉、放松、和谐、自在地生活着。

课始,我让学生听着那不同的声音,感觉熟悉的乡音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然后我与学生说着亲切的家乡话,一个朴实而又真实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眼前,迅速消除了我与学生之问的隔阂,我和学生之间不再有距离。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家乡景物的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保护家乡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家乡的自然景物:山脉、河流、动植物等。

3. 家乡的人文景观:建筑风格、历史遗迹、名人故事等。

4. 家乡的特色产业:农作物、手工艺品等。

5. 保护家乡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家乡的景物,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

2. 讲解法: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基本情况和文化传统。

3. 互动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法:带领幼儿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景物、建筑、名人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宣传片或纪录片。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4. 环境保护工具:垃圾袋、清洁剂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发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2. 基本情况介绍: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3. 观察家乡景物: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

4.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5.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捡拾垃圾、清洁家园等。

6. 总结: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保护家乡环境意识。

7.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了解家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分析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1.1 设计背景:家乡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人情感的寄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 适用年级:大班1.3 教学时间:课时1二、知识点讲解2.1 家乡的概念:讲解家乡的定义,让幼儿理解家乡是指自己出生或长期生活的地方。

2.2 家乡的特点: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特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独特之处。

2.3 家乡的热爱:引导幼儿认识到家乡对自己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3.1 自然环境: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气候等。

3.2 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名人等。

3.3 风俗习惯:讲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如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美食等。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特点。

4.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家乡的概念,以及家乡的特点。

5.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以上是五个章节的教案,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三个小结,每个小结都包含了四个细节及细节说明。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图片、视频、PPT、地图、卡片等。

6.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地图等。

6.3 准备工作: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具和学具,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7.2 讲解:结合PPT或地图,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特点。

7.3 互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7.4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家乡的特色手工艺品,如剪纸、美食等。

7.5 总结: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幼儿对家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3篇)

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家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亲情和友情,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可爱的家乡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介绍这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收获。

二、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远离家乡,生活在陌生的城市。

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仅限于父母的讲述和照片,缺乏亲身体验。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家乡情怀。

三、活动内容1.家乡地理知识讲解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位地理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

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孩子们对家乡有了初步的认识。

2.家乡历史故事分享接下来,我们邀请了当地的历史老师为孩子们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包括古代的战争、著名的历史人物、传统节日等。

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

3.家乡民俗体验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我们组织了民俗体验活动。

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家乡的特色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品尝了家乡的特色美食,如饺子、粽子等;观看了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等。

4.家乡美景摄影我们鼓励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与家长一起走进家乡的美景,用镜头记录下家乡的美丽瞬间。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照片带到学校,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家乡特产介绍我们邀请了当地农民为孩子们介绍家乡的特产,如水果、蔬菜、工艺品等。

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特产,还学会了如何推销家乡的特产。

四、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同时,我们还准备了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我们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进行。

在讲解、分享、体验等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在摄影和特产介绍环节,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3.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总结大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2.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3.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5.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可爱的家乡有感》2.彩笔、水彩笔、画纸、画板等绘画材料3.地图或现场图片,以方便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4.音乐、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给幼儿播放歌曲《我的家乡》先让幼儿听听歌曲的旋律。

2.让幼儿看一幅自己家乡的图片,然后自由发言:这是我家乡的一些景色等等。

感受(20分钟)1.围绕幼儿发言的内容,给出一些家乡的信息和图片,让幼儿进行感受和发言,如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风俗习惯等。

2.讲述家乡故事,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30分钟)1.让幼儿观看家乡地图及其特色名胜等信息,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

2.通过故事、图片等媒介,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优美景色及文化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3.表示幼儿进行问答,考查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活动(30分钟)1.让幼儿自由绘画,让幼儿描绘自己家乡的美景,或者绘制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2.教师对幼儿绘画进行指导,让幼儿在绘画中逐渐提高对家乡的认识。

总结(10分钟)1.围绕今天学习的主题,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自己的学习收获。

2.帮助幼儿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自己家乡,了解家乡文化,爱家乡。

家庭作业利用绘画、图书、视频等媒介,深入了解自己家乡,为下一次活动进行准备。

注意事项1.让幼儿参与互动,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介,让幼儿更加容易理解;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维持班级秩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3.为了让幼儿对家乡有更好的认识,老师可以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辅导,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

幼儿园大班: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大班: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带着“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家乡的可爱呢?”这样的问题去朗读,目的是想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

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师再抓住“可爱的”体会一下,使学生明白“可爱”的真正含义,把“可爱”表达得更充分些,就更完美了。

教材分析:《可爱的家乡》一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儿时的家乡是那么美丽可爱,而他回忆少年往事时却满怀惆怅的心情。

文章饱含深情,展示了作者对家乡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

这样的文章,不仅应该在第二学段指导学生诵读,第三学段更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同时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并体会到作者当年离开家乡时的矛盾心情,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充分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家乡的可爱,使学生对家乡产生浓厚的感情。

1、朗读中积累词语,理解句子。

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布置学生用摘录卡片的方法来收集描写家乡可爱的词语。

上课时可以请一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大声地朗读本课的这些词语。

其余的学生则用心听,看谁最快记住。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积极性也高。

另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平时的一些形容可爱的句子摘抄在本子上,在第二天早晨背给同学们听,比一比,看谁的本子里记得多。

结果,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由于他们掌握得比较扎实,所以背得也比较流利。

这一环节让学生积累的同时,还丰富了词汇量。

2、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布置学生自由地去阅读课文。

一是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引起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反复的阅读中,学生就把课文读熟了,这时我才引导学生抓住每一部分主要内容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理解。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查字典、问老师或者和同学讨论。

经过讨论后,答案基本清晰。

3、感情朗读课文。

感情朗读课文是这堂课的重点,这次是配乐范读。

因为平时训练过,所以没有出现大问题。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离开家乡时的矛盾心情。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doc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doc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浅谈幼儿园环境与课程——主题活动《可爱的家乡》有感

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
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发展发挥作用,怎样来体现呢?经过一年半的尝试,我们强调:“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每一面墙饰某一个栏目,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

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儿童口头表述,家长或老师的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

墙饰是反映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儿童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

而某一主题下的栏目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

如。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美食,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特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家乡的名胜古迹:名山、古建筑、历史遗址等。

3. 家乡的美食:地方特色菜肴、小吃等。

4. 保护家乡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化家园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幼儿观察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美食。

2. 讨论法:引导幼儿就家乡的某个方面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实践法: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如制作家乡美食、民间艺术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乡的文化和环境。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家乡的特色文化、名胜古迹和美食。

2. 材料和工具:用于制作家乡美食、民间艺术等实践活动。

3. 教学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4. 环境布置: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家乡的歌曲或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主题。

2. 家乡的特色文化:展示家乡的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讨论,了解家乡的文化。

3. 家乡的名胜古迹:展示家乡的名山、古建筑、历史遗址等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讨论,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地理。

4. 家乡的美食:展示家乡的特色菜肴、小吃等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讨论,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5. 保护家乡环境: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化家园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家乡美食、民间艺术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7. 游戏环节: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环境。

9.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乡的绘画或手工作业,让幼儿课后完成。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

《可爱的家乡》教学反思社会活动本学期《可爱家乡》主题中的一节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阿荣旗,他们在这里长大感到很自豪,为此我深深被幼儿的行为所感动。

下面就此活动谈谈感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完整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情况,结合主题的需要,立足于学生对本旗风貌的观察和知识经验积累,在活动一开始利用图片及多媒体课件把景物生动、形象体现给学生,学生看到家乡美景和自己与老师一起参观景物的留影在大屏幕上播放都兴奋不已,充分调动学习、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带着“你看到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去过了吗?你喜欢什么?等问题实行想象和探究,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宽松、自由的观察空间,并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积极踊跃与同伴、老师交流,大胆自我表现,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完整性。

在学生描述自己的见闻时,我针对学生了解文化知识这个重点和难点实行铺设,让学生自主萌发爱家乡的情感,也能大胆说出家乡的景物内容,使他们更深层地了解家乡文化的风貌。

二、师生互动,更深入主题,体验成功的乐趣为了使活动主题更深入,我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学得轻松、学的快乐,他们兴趣浓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也更深了解可爱家乡文化气息,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发挥区域活动的有效作用,让语言目标渗透到各领域中去新《纲要》语言领域目标指出:语言水平实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学生语言领域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学生语言发展与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水平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整个活动我以这个目标为指导核心,以区域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以语言目标为至高点使语言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培养。

在活动中,学生能根据老师提供得多样式的材料实行动手探索创作。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 家乡的文化习俗3.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4. 家乡的自然景观5. 家乡的人民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深刻体会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讲解法:教师对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习俗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幼儿了解家乡。

3. 互动讨论法: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4. 动手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等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家乡的图片、视频、地图、文化习俗实物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以一首家乡的民歌或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兴趣。

2. 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展示家乡的地图,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位置,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

3. 家乡的文化习俗: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美食、建筑等文化习俗,展示相关实物或图片,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4.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进步。

5. 家乡的人民生活:介绍家乡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

6. 互动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7. 动手操作:让幼儿通过绘画、制作等动手操作活动,表达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8.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强调家乡的特点和变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文化、风俗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环境2. 家乡的文化特色3. 家乡的风俗习惯4. 家乡的人物故事5. 家乡的自然景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风俗等知识。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 创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家乡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风俗习惯、人物故事、自然景观等。

2. 绘画、手工制作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课件:家乡的介绍、互动环节等。

4. 教学场地:教室、绘画区、手工制作区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2. 家乡的地理环境: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特点。

3. 家乡的文化特色:教师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4. 家乡的风俗习惯:教师讲解家乡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

5. 家乡的人物故事:教师讲述家乡的著名人物及其事迹,让幼儿学习家乡的优秀品质。

6. 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幼儿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

7.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关于家乡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增强对家乡的了解。

8.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河流、山川、湖泊、动植物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古建筑、历史遗迹、传统手工艺等。

3. 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等。

4. 家乡的物产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家乡的特色民俗活动、节日庆典等视频。

3. 材料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乡特色。

2. 主题分享: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物产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丰富多样的特色。

3.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家乡特色,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手工艺品等。

4. 展示环节: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6. 作业环节: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特色,并与家人一起制作家乡特色美食或手工艺品。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家乡特色美食品尝活动,让幼儿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

2. 开展家乡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

3. 安排家乡文化参观活动,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家乡特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展示环节的分享,评价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一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合理的利用钱二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实录:有用的植物三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爱我家四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反思《可爱的家乡》一在第8周我们大班开展了《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让我感到很震惊:社会活动——平湖风光。

原本我以为这个活动肯定会让很多的孩子感兴趣,课前也在家园共育中提到让家长带孩子去看看家乡风光,同时准备了很多平湖风光的照片、图片、明信片,并将这些东西展示在黑板上。

谁知让我大失所望,“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地方吗?”当我以期待的眼神等待着孩子的回答时,出乎我的意料,有个孩子指着“莫氏庄园”说成“皇宫”,指着“嘉兴发电厂”说成“工厂”,指着“工业区”说成“水厂”,指着“乍浦港口”说成“工厂”,“吴一峰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一点都不知道,就连关帝庙商城也花了好多时间也才认出来。

本来我以为这个活动很有趣,结果想不到孩子对家乡的风光知之甚少,这让我感到悲哀,尽管我对这些图片一一作了介绍,并把景点的名字告诉大家,但效果却不好,甚至有孩子说:“这些名字这么难,我记不住。

”虽然这个活动很失败,但我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活动,孩子可能对家乡的风光根本不会去关注。

在活动的最后,我对孩子们说:“这么多的图片你们可能一下子记不住,我把图片贴到后面墙上,有空的时候可以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一下不认识的地方。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从一个孩子的知识和见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培养方式,有一点值得庆幸,班里还有几个孩子能认识一些家乡的风光,从这几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家长的用心,细心,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局限于念几首儿歌、教几个数字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增长知识和见识。

我们的平湖很美丽,看着黑板上的照片我从来没有觉得平湖是这样的美丽,也难怪孩子会错认成其他的城市。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

幼儿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景点、风俗等基本情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景点、风俗等基本情况。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家乡特产、民俗物品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

2. 主题活动一:家乡的特产a) 介绍家乡的特产,如水果、蔬菜、小吃等。

b) 组织幼儿品尝家乡特产,感受家乡的味道。

c) 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特产的特点。

3. 主题活动二:家乡的景点a) 展示家乡的景点图片,让幼儿辨认。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乡景点的趣事。

c) 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家乡景点。

4. 主题活动三:家乡的风俗a) 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b) 组织幼儿参与传统游戏,体验家乡的风俗。

c) 让幼儿讲述自己在家乡过节的经历。

5. 主题活动四:家乡的变化a) 展示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图片,让幼儿对比。

b)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

c) 引导幼儿思考家乡未来会变得更美好。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培养幼儿的爱乡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景点,品尝家乡的特产,感受家乡的风俗,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2. 区域活动:设置家乡特产区、景点展示区、民俗体验区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家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幼儿园)

大班主题可爱的家乡有感教案(幼儿园)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家乡有感》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见过这样的墙吗?——紫砂邮票墙:40多幅彩色手绘邮票设计手稿,主题全是紫砂壶,壶形稀奇古怪,勾画稚趣可鞠;——“梁祝化蝶”墙:40多张儿童版的“梁祝蝶”跃然与墙上,化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是纯真的表情,就像幼儿园里亲密无间的同伴。

你见过这样的玩具吗?——竹制品玩具区:竹子做的竹马、竹梯、竹推车、竹拉力器、竹球。

陶工作区:陶瓶、陶缸、陶杯、陶壶、陶娃……
这些都是蓓蕾幼儿园小朋友用作品装扮出来的教室墙壁,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老师一起制作的玩具、饰品。

这是蓓蕾幼儿园孩子们感受家乡美、表达家乡爱、传承家乡文化的一个记录,也是幼儿园以家乡文化为主题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同时《纲要》有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特色,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与课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环境是课程的准备:
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宜兴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享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称,这也为生成《可爱的家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资源。

记得大班郊游宿夜到茗岭山区,孩子们进了竹海公园,看见一支支破土而出的笋、一根根耸入云天的毛竹,发出阵阵赞叹:“老师,竹子小时侯是笋吗?”“笋是毛毛的,竹子怎么是光光的?”“竹子能做什么?”------回来后他们到处查找资料寻求答案,用语言记录下自己郊游的感想,用画笔画出宜兴美丽的景色。

中班的孩子看见老师带来的紫砂泥,非常好奇:“老师,这是什么?”当他们知道紫砂泥能做茶壶,并且宜兴的茶壶远近闻名是,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到网上拉有关的资料,做成图片、邮票带到幼儿园来,还一个劲地往墙上贴:“这是提梁壶,这是方圆壶------”说的头头是道。

我们还带孩子到户外上课,参观茶场、制陶厂、竹制品加工厂、陶瓷陈列馆------在孩子们的观察、提问、寻找、收集、发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生成了以家乡的陶、洞、竹、茶为主题内容的生活课程。

二、环境是课程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是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历程。

”孩子们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兴趣,发现了问题,老师马上适当引导,生成相关学习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

有一次,孩子们散步时,看
见幼儿园有一面墙壁没有装饰,马上就问老师:“其它墙壁都有图画,为什么这面墙没有图画?”“那怎么办呢?”“我们也来画一幅图画吧!”于是老师就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在绘画颜料中掺和陶粉、用刷子、拖把、滚筒、擦窗器等作画,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画出心中家乡的美丽。

又如,在区域活动时,老师无意间听到孩子在看善卷洞照片是说:“我是宜兴人,我爱善卷洞。

”老师马上问:“善卷洞里怎么样?”“善卷洞里真奇怪,冬天暖烘烘,夏天凉爽爽。

”“善卷洞里还有什么?”“有蜜蜂在采蜜,有蝴蝶在跳舞------”老师迅速记录小孩子刚刚说的关于善卷洞的小诗并激发孩子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乐曲配上小诗,创编了一首首好听的歌:“我是宜兴人,我爱------”同时,还让孩子参观不同的景色,创编不同的歌词,想大家展示宜兴丰富的物产、美丽的风情。

渐渐地,孩子们的心田里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在表达心中美好愿望过程中又是环境变得丰富、充实,本土文化就这样与生活、艺术、社会、自然、健康等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我们的教育就要这样相辅相成、互为发展。

三、环境又是课程的记录:
众所周知,区域活动的记录是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最明显的方法。

而怎样让环境能真正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怎样来体现呢?经过一年半的尝试,我们强调:“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每一面墙饰某一个栏目,都是一个有序的整体。

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儿童口头表述,家长或老师的记录)表达的所见、所闻、所想组合而成。

墙饰是反映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对幼儿的作用,是儿童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起到强化和概括、提升的作用。

而某一主题下的栏目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

如小班主题活动“香香的茶叶”,由三个栏目组成:茶场茶叶多、茶叶的颜色、茶叶的味道,由这三个栏目分支开来,产生多个小栏目即一个个活动内容。

这一系列的墙饰是伴随着设法让小班幼儿知道茶叶的种类、名称、味道及对家乡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一教育活动而完成的。

教育活动过程从参观茶场——认识颜色、种类——品尝味道——体验情感。

每一个栏目孩子们都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记录他们在探索活动中的体验、认识、信息和发现。

如为茶叶穿新衣(涂色)、采茶舞、我到茶场去(记录)、茶的味道(统计)、香香的茶叶蛋(品尝)------
“环境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我们还将努力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幼儿在周围生活中的到更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