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林分生长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林木胸径生长量的整列
• 根据D和ZD,可选择下列回归方程确定 林木胸径生长量方程:
Z D a 0 a1 D Z D a 0 D a1 Z D a 0 a1 D a 2 lg D Z D a 0 a1 D a 2 D 2
• 利用胸径生长量方程,按径阶进行整列。
林分各种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Vb Va
Z ne C Vb Va C Z gr Z ne M 0 Vb Va C M 0
• 例如某落叶松天然林1995年、2000年两 次固定样地测定每公顷蓄积量为135m3, 140m3,期间的枯损量为2m3,采伐量为 20m3 。
一、材积差法
• 材积差法—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差lcm的材 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lcm 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利用一次测得的各径阶 的直径生长量和株数分布序列,从而推算林分 蓄积生长量 的方法。 • 应用此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经 过检验而适用的一元材积表;二是要求待测林 分期初与期末的树高曲线无显著差异。 • 用材积差法的步骤:胸径生长量的测定和整列、 各径阶株数分布、应用一元材积表计算蓄积生 长量。
• 在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林分林木株数随着 林龄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称为自然稀疏现象。 • 自然稀疏现象是林分生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也是林木竞争的反馈调节。 • 森林抚育,例如抚育间伐正是基于这一自然规 律所采取的人工调节措施(不属于自然稀疏)。 • 其他原因(指虫、病、风、冰、雪、火等灾害) 而死亡的林木,使得活立木株数随着林龄的加 大而减少的现象不属于自然稀疏现象 。
三、林分生长量的分类
(1)毛生长量(Gross growth)(记作Zgr),也称粗生长量, 它是林分中全部林木在间隔期内生长的总材积。 (2)纯生长量(Net growth)记作(Zne),也称净生长量。它 是毛生长量减去期间内枯损量以后生长的总材积。 (3)净增量(Net increase)(记作△),是期末材积()和期初材 积()两次调查的材积差(即)。 (4)枯损量(Mortality)(记作Mo),是调查期间内,因各种 自然原因而死亡的林木材积。 (5)采伐量(Cut)(记作C),一般指抚育间伐的林木材积。 (6)进界生长量(Ingrowth)(记作I),期初调查时未达到起 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之 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一)胸径生长量的测定
2) 胸径生长量样木资料的计算 直接用野外测得的资料整列直径生长量 有下列问题: ①所测得的胸径生长量2L,实际上是去皮 胸径生长量 ②带皮胸径d是期末(t)时的胸径,应与胸径 n 生长量相对应的期中( t 2 )时带皮胸径。
2) 胸径生长量样木资料的计算
(1)计算林木的去皮直径(d):d=D-2B (2)计算树皮系数(k): K D d n (3)计算期中( t )时带皮胸径 2 • 期中去皮直径: d‘=d-L • 期中带皮直径: D‘=k×d’ (4)计算带皮直径(定期)生长量ZD : • 去皮直径生长量: Zd =2L • 带皮直径(定期)生长量:ZD =k×2L
3)累积分布曲线法
(二)用林分表法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 由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和未来n年的林分直径分布, 查一元材积表可求得Mt和Mt+n。 • 计算n林分蓄积生长量:ZM= Mt+n- Mt 。
• 计算连年生长量:Z= ZM /n • 生长率: Va Va n 200 PM= Va Va n n
(一)未来直径分布的预估
林分直径分布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 • 林木直径生长量,决定移动量。一般假 设在同一径阶内,所有林木均按相同的 直径生长量ZD增长,即“径阶内所有林 木直径生长量与径阶平均生长量成正 比”。 • 各径阶内的株数分布,决定移动方式。
1)均பைடு நூலகம்分布法
• 假设各径阶内的树木分布呈均匀 分布状态(如图)。图中的矩形面 积代表任意一个径阶内的株数(n), AB为径阶大小,用C表示。令X 等于AD,则 X=n/C。BB’CC’的 面积代表移动的株数,DD’为直 径定期生长量,记为ZD。则:
Vi abDib1
(二)材积差法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1) 计算单株材积生长量:Zvi=△Vi×ZD 2) 计算径阶材积生长量:ZMi=ZVi×ni 3) 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ZM ZM 连年生长量:Z=ZM/n 生长率: Va Va n 200
i
PM= Va Va n n
(二)材积差法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
• 应用一元材积表按下式计算各径阶材积差 ( V ):
V 1 (V2 V1 ) 2C
式中: V ——1cm材积差; V1 ——比该径阶小一个径阶的材积; V2 ——比该径阶大一个径阶的材积; C ——径阶距。 • 或利用材积式V=aDb计算各径阶材积差
林分表法、材积差法和一元材积指数法的共同特点
1) 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 2)用过去的n年生长量代替未来n年生长量; 3)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 4)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 5)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 6)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 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
(三)林分表法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存在的问题
1)用n年前的生长量代替未来n年的生长量, 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 未计入枯损量,结果偏大; 2)预测间隔期内树高曲线应无明显变化。 3)该法预测直径生长量或断面积生长较准 确,单但对林分高生长、枯损和进界生 长预估很粗略。
三、一元材积指数法
(一)胸径生长量的测定
• 一次调查法在不能考虑采伐、枯损及进 界生长量的条件下,林分生长取决于直 径分布和直径生长量。 • 由于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胸径生长 的波动较大,应对胸径生长量分别径阶 作回归整列处理。
(一)胸径生长量的测定
1)资料收集 采用砍口法或生长锥法测定胸径生长量。 (1)样木数量 • 在调查总体内(地区、树种)随机抽样 或系统抽样时样木株数≥100株,且各径 阶均有样木。 • 一般分别林分类型取样。
二、林分生长的特点
林分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幼龄林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林木间尚未发生 竞争,自然枯损量接近于零。所以林分的总蓄积 是在不断增加。 (二)中龄林阶段:发生自然稀疏现象,但林分蓄 积正的生长量仍大于自然枯损量,因而林分蓄积 量仍在增加。 (三)近熟林阶段: 随着竞争的增剧自然稀疏急速 增加,此时林分蓄积的正生长量等于自然枯损量, 反映出林分蓄积量停滞不前。 (四)成、过熟林阶段: 林分蓄积正的生长量小于 枯损量,反映林分蓄积量在下降。
第9章 林分生长量的测定
内容提要
• 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种类 • 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
• 固定标准地法
测定林分生长量的方法
• 临时标准地法,又称之为一次调查法。它是通 过设置临时标准地(或随机样地),用一次测得 的树木直径生长量和林分直径分布预估未来林 分蓄积生长量(净增量)。属于此类的方法有: 材积差法、一元材积指数法、林分表法、生长 率法和双因素法。 • 固定标准地法是通过设定固定标准地或固定样 地,重复测定各项调查因子,从而确定林分的 各类生长量的方法。
第一节 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种类
• 林分生长通常是指它的蓄积的生长量而言,它 是由组成林分的树木材积消长的累积。 • 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截然不同,树木 生长过程属于“纯生”型;而林分生长过程, 由于森林存在自然稀疏现象,所以属“生灭 型”。 • 显然林分生长模型要比树木生长模型复杂的多。
一、森林自然稀疏现象
BB ' C ' C Z d X Z d
R Zd n ‘=n×R C
• 令
n C ,则径阶转移株数:
1)均匀分布法
根据R的大小可以判断径阶内树木移动的步长:
• ZD<C,R<1,部分树木升1个径阶其余留 在原径阶内; • ZD=C,R=1,全部树木升1个径阶; • ZD>C,2>R>1,R的小数部分对应株数 升2个径阶,其余升1个径阶内; • ZD>C,R>2,R的小数部分对应株数升3 个径阶,其余升2个径阶内。
二、林分表法
• 林分表法是通过前n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 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n年)的直径分布, 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 分蓄积,两个蓄积之差即为后n年间的蓄积定 期生长量。 • 林分表法的核心是对未来直径分布的预估。由 于林木直径的生长,使林分的直径分布逐年发 生变化,即所谓林分直径状态结构的转移。通 常表现林木由下径级向上径级转移,故林分表 法又称为进级法
二、林分生长的特点
• 林分在其生长过程中有两种作用:1)活立木 逐年增加其材积,从而加大了林分蓄积量;2) 因自然稀疏或抚育间伐以及其它原因使一部分 树木死亡,从而减少了林分蓄积量。 • 林分生长(stand growth)通常是指林分的蓄积随 着林龄的增加所发生的变化。 • 而组成林分全部树木的材积生长量和枯损量的 代数和称为林分蓄积生长量(stand volume increment)。 • 林分蓄积生长量是使林分蓄积增加的所有活立 木材积生长量与枯损量(或间伐量)的差。
R' R f zd 1 f 1 (n2 n1 )(1 ) 4n c
当n2>n1时,取“-”号 当n2<n1时,取“+”号
式中:n2——下一径阶株数(D+C) n1——上一径阶株数(D-C)
n——该径阶株数
3)累积分布曲线法
直径的累计分布比较稳定,因此可通过预估未来直 径的累计分布来预测未来n年的林分直径分布。 具体步骤: (1) 计算各径阶的累积株数百分数。 (2)以各径阶的上限值及累积株数百分数绘制散点图,并 用折线连成现实林分累积频率分布曲线。 (3)依据胸径生长量与胸径的关系(经验方程),计算出各 径阶上限所对应的胸径生长量及径阶上限生长。 (4)以各径阶上限生长与径阶原有累积株数百分数绘制散 点图(在原图上作“点”)、并用折线连成未来林分累 积频率分布曲线。 (5)从未来林分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上查出各径阶上限所对 应的累积株数百分数。 (6)根据未来林分的累积株数百分数,计算出未来林分的 直径分布
• 一元材积指数法—将测定的胸径生长率(由胸径生长量获 得),通过一元幂指数材积式( V aDb )转换为材积生长率 式,再由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求得材积生长量的方法 。 • 材积生长率公式: P V bP D • 步骤 : (1)先测定各径阶胸径生长量( ZD )。 ZD (2)计算各径阶的平均胸径生长率: PD D 。 (3)将乘一元材积式的幂指数,即得相应各径阶的材积生长 率PV。 (4)再利用一元材积表,由标准地的林分蓄积量,算出材积 生长量Zv。
第二节 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
• 利用临时标准地(temporary sample plot)一次测得的数据计 算过去的生长量,据此预估未来林分生长量的方法,称作 一次调查法。 •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胸径的过去定期生长量间接推算蓄积生 长量,并用来预估未来林分蓄积生长量。适用于生长缓慢 的林分。 • 一次调查法要求:预估期不宜太长、林分林木株数不变。 • 一次调查法不能估计林分枯损量和采伐量。 • 包括:材积差法、林分表法、一元材积指数法、双因素法、 近似生长率法和单木生长率法。
2)非均匀分布法
• 在林分中各径阶内树木分布实际上并不 是均匀分布,在一般情况下,径阶内代 表树木分布的面积(株数)不是矩形,而是 近似于梯形 。 • 若直径分布为上升直线,用均匀分布法 计算结果偏小; • 若直径分布为下降直线,用均匀分布法 计算结果偏大。
2)非均匀分布法
• 经常采用的修正方法就是用改正系数(f)乘 以均匀分布的进级株数。修正式 :
1)资料收集
(2)间隔期:依树木生长速度而定,一般 5~10年为宜。用生长锥测定胸径生长量, 为减少测定误差,n可稍大些。 (3)锥取方向:一般取南北2个方向。 (4)测定项目:应实测样木的带皮胸径(D, 0.1cm)、树皮厚度(B, 0.1cm )及n个 年轮的宽度(L, 0.01cm )。 在野外将木芯装入信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