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小说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宁》学案
自主学习,内容如下: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别号()。他的人生态度是()(
)。他的作品有()()。
2、《聊斋志异》近()篇,其特色是继承了()、(
)、和()的传统,把(),(),曲折地批判了(),表达了()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
3、本文的文体是()
二、段落分析
(一)第2段分析题
(1)本段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婴宁的美貌?
(2)本段表现了婴宁的怎样的性格?
(3)从王子服的行为来看,说明了什么?
(4)成语“笑容可掬”意思?
(二)第3段“吴笑曰:-------生闻之不觉解颐。”分析题
(1)这段话是谁对谁说的话?
(2)“未字”何意?
(3)为什么说“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三)第5段分析题
(1)谁“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
(2)他为何而来?
(3)描写方法?
(4)描绘什么景象?
(5)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第7段分析题
(1)媪是谁?
(2)找出写笑的句子?
(3)“笑”表现婴宁什么性格?用什么方法刻画的性格?
(4)婴宁出场的特点是什么?
(5)鬼母为什么总训斥婴宁?
(五)第8段分析题
(1)“生”“女”分别是谁?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从婴宁的笑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
(六)第9段分析题
[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无术可以悟之。]
(1)本段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2)本段表现了婴宁的怎样的性格?
(3)王子服是什么表现?
(七)第11段分析题
【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1)“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说明什么?
(2)婴宁性格?
(3)写花作用?
(八)第15段分析题
(1)异史氏是谁?
(2)作者的情感?
(3)“隐于笑”何意?
4、自主练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婴宁的个性特点?其性格转化轨迹?体会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内涵?
2、作者说婴宁是“隐于笑者”,如何理解?
3、谈谈这篇小说的整体建构特点?
4、具体分析作品中描写花儿的表现作用?
5、写“鬼母”的作用?
6、环境描写的作用?
《宝黛吵架》学案
自主学习,内容如下: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红楼梦》第()回,作者是()代()作家()
2、曹雪芹少年时(),晚年时()生性(),能()善(),具有()和()才能。
3、《红楼梦》原名(《》)其特色是()
4、《红楼梦》堪称()
二、段落分析
(一)第1段分析题
1、宝黛吵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3、从这里看,包袋吵架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二)第2段分析题
1、文中说宝玉“所以早存一段心事”指的是什么?
2、宝黛吵架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三)第3段分析题
#“别人不知我的心-------你心里竟没我了”语段
1、谁的心理活动?
2、 “你”指谁?
3、表达了什么意思?
4、
#“你心里自然有我-------安心哄我”语段
1、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及作用?
2、“金玉相对”指什么?
(四)第4段分析题
1、本段怎样体现宝黛爱情的深挚?
2、作者怎样点播吵架之中的心理特点?
3、人物描写方法?
(五)第6段分析题
1、宝玉的性格特征?
2、主要写了什么事?
3、好姻缘指的是什么?
4、宝玉为何要砸玉?
5、本段写出了二人什么样的心理情态?
6、“宝玉砸玉”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
7、人物描写方法?
(六)第12段分析题
【黛玉不过前日中了些暑溽之气,……因而十分后悔。】
1、描写方法?
2、“他”是谁?
3、黛玉的心情?
(七)第13段分析题
1、 “老冤家”是谁?
2、 “小冤家儿”是谁?
3、 “不是冤家不聚头”是什么意思?
(八)第14段分析题
1、“冤家”何意?
2、作者怎样点拔当时宝黛的心情?
3、作者通过什么刻画宝黛的心理?
4、找出外在情态描写的句子。
四、自主练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简答题)
1、宝黛吵架的心理原因是什么?是否具不普遍意义?
2、作者运用直接心理描写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
4、宝黛吵架的主要事由是什么?
5、本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有哪些?
6、本文中直接描写的人物有哪些?间接描写的人物有哪些?
《断魂枪》学案
自主学习,内容如下:
1、文学常识
1、本文文体是(),本文作者是()
2、本文的中心线索是()
3、老舍是()代著名作家。抗战期间任()主任。是会刊《抗战文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了(“ ”)的称号。曾任全国(
)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