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新课标):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共计34张PPT)
(新课标)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专题一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PPT课件
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
2020年10月2日
5
课堂探究
【突破训练 1】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
5 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BC)
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 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 变,没有来回运动,只 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 开始为负,后来为正, 选项B正确.
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 v-t 图象 和 x-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 运动情况.
3.三看“斜率”:x-t 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v-t 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020年10月2日
8
课堂探究
【例2】 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 【解题技巧】
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
v
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v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
匀减速:虚线所示 有阻力:实线所示
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
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 v x t
)C
B. v 2 x t
C. v 2 x t
D. x v 2 x
t
t
2020年10月2日
Ff v
0
tt
【解析指导】
x ——v-t 图中的面积
实线所包围的x 2
v 2x t
Ff ma
9
课堂探究
【突破训练 3】 如图 7 所示,两物体由高度相同、路径不同的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打包10.1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人教版物理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人教版物理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考纲点击
专家解读
高考链接
2013年海南卷 P386,1T 交变电流;交变 电流的图象 Ⅰ 1.知道交流电产生的原因,图 2013年山东卷 P386,2T 象和函数表达式. 2.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 形式考查. 正弦交变电流的 2012年广东卷 函数表达式;峰 P387,1T 值和有效值 Ⅰ
答案:B
人教版物理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必备知识二 描述正弦式电流的物理量 [基础梳理] 1.周期和频率 一次周期性变化 线圈转一周)所需 (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__________________( 2π 的时间,单位是秒(s),公式 T= ω . (2)频率(f):交变电流在 1 s 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 兹(Hz). 1 1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或 f= . f T 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Emsin ωt (1)电动势 e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_____________ . Umsin ωt (2)负载两端的电压 u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u=______________ . Imsin ωt (3)电流 i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____________ .其中 ω 等于线圈 nBSω 转动的角速度,Em=___________ .
3.正弦式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若 n 匝面积为 S 的线圈以角速度 ω 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 nBSωsin ωt 动,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其函数形式为 e=_______________ ,用 nBSω 表示电动势最大值,则有 e=Emsin ωt.其电流大 Em=__________ e Em 小为 i=R= R sin ωt=Imsin ωt.
【优化探究】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3单元课件 必修1
(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要注意“起点”、“终 点”、“拐点”、“交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 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页,共34页。
(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
[答案] B
第八页,共34页。
1.(2009年高考广东卷)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 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 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第1 s末与第5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其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
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t图象和v-t图象意义的比较.
第十页,共34页。
物
①
体
的
②
运
动
③
性
质
④
斜率的 意义
图象与坐标轴 围成“面积”
的意义
表示从正位移处开始一直做反向 表示先做正向匀减速运动,再 匀速直线运动并越过零位移处 做反向匀加速运动
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表示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从零位移开始做正向匀 表示物体从静止做正向匀加速
第二十页,共34页。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3.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 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2的加速
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优化课件
2.v-t 图象 在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 围成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
3.正确识别运动图象 s-t 图象和 v-t 图象的比较.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甲所示)和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都是直线,虽然相似,但物理意 义完全不同.图中各图线、交点及阴影部分表示的运动情况见
使路程相同(曲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相同),显然 q 用的时间较 少.
考点三 思想方法建模——直线追及模型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 撞等问题.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 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求解时一定要 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指两个物体速度相 等,它往往是两者能否追上(恰好追上)和两者距离极值(最大、 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是指时 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3.求解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 (1)分别对两物体研究. (2)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3)列出位移方程. (4)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5)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跟踪训练】 2.(双选,华师附中 2011 届高三检测)甲、乙两物体沿同 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 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 图所示,可以确定( )
答案 B
一题一得 图象法是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及题中条件,将 复杂的运动过程转化成简单、直观过程的一种思维方法.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 是斜面 AB,右侧面是曲面 AC,如下图所示.已知 AB 和 AC 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 p、q 同时从 A 点分别沿 AB 和 AC 由静 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
答案 D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015届《高考调研》教辅光盘 一轮总复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 物理1-1
例 2 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以 6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 出,到 50 m 处的速度是 8.2 m/s,在他跑完全程中间时刻 t1= 6.25 s 时速度为 8.3 m/s,最后以 8.4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他的 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解析】 本题交代了许多速度,但都是跟位置、时刻对
自我校对
①静止 ②不同 ③地面 ④参考系 ⑤直线 ⑥平面直
角 ⑦代替物体的 ⑧大小 ⑨形状 ⑩点 ⑪线段 ⑫位置
⑬开始位置 ⑭终点位置 ⑮轨迹 ⑯速度 ⑰快慢 ⑱矢
⑲位移 ⑳Δx ○21 位移 ○22 矢 ○23 某时刻 ○24 速率 ○25 速度变
Δ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快慢
○26 Δv
Δt
○27 m/s2
○28 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位移、时间对应.
七、加速度
1.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描述○25 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式:a=○26 ______,单位是○27 ______. 3.方向:○28 ______.当 a 与 v 方向相同时,物体做○29 ______ 运动;当 a 与 v 方向相反时,物体做○30 ______运动.
○29 加速
直线 ○30 减速直线
一、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规律方法
1.质点 (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 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 想化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 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若 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若物体的大 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1章 第2讲
()
答案 (1)× (2)√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考纲要求 Ⅱ)
1.x 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位__移___随_时__间___ 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_速__度___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__速__度__的方向.
2.v 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速__度___随 _时__间___变化的规律. (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 该点加__速__度__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__速__度__的方向.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考纲要求 Ⅱ )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 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 相同 .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0方向 相反 .
2.基本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 v0+at .
2.应注意的三类问题 (1)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 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2)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涉及v0、v、a、x、t 五个量,每一个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个量,选择公式时一 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量选择 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化. (3)对于刹车类问题,当车速度为零时,停止运动,其加速 度也突变为零.求解此类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时间, 再选择合适公式求解.
6.推论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 差为一恒量,即Δx=xn+1-xn=aT2,若出现相等的时间 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
【典例1】 (2013·大纲卷,24)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 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 某 旅 客 测 得 从 第 1 次 到 第 16 次 撞 击 声 之 间 的 时 间 间 隔 为 10.0 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 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 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内,看到恰好有30节 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 车厢的长 度为 16.0 m,货车 车厢间距 忽略不 计.求: (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新课标)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课时 运动的描述PPT优选课件
2020/10/18
6
课堂探究
【突破训练 2】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 1 所示是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 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B)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图1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 t→0 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
一位置相对应. 2.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但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
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
没有对应关系.
2020/10/18
8
课堂探究
【审题突破】
【例3】如图2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
注意格子单位长度为1m
头方向运动,在AB、ABC、 ABCD、
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
公式:v
x t
x为位移,初位置指向
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
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确的是
( ABC ) 【解析指导】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5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2 均
2020/10/18
5
课堂探究
【例 2】 一只猴子静止在悬挂于天花板的细棒上,现使悬挂棒的 绳子断开,猴子和细棒一起向下运动,甲说此棒是静止的,乙 说猴子是向下运动的,甲、乙两人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C ) A.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也是地球 B.甲选的参考系是地球,乙选的参考系是猴子 C.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是地球 D.甲选的参考系是猴子,乙选的参考系也是猴子
201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人教版物理
第一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00 解析: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v = m/s = 10.8 9.26 m/s, 选项 A 说法正确; 运动员在前 7 s 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v = 61 m/s=8.71 m/s,选项 B 说法正确;运动员在 7 s 末的瞬时速度 7 大小约为 9.2 m/s,选项 C 说法正确 D 不正确.
2013 年大纲版全国卷 P23,例 1 2013 年全国新课标Ⅰ 卷 P27,1T
2013 江苏高考 P33,例 2 2013 广东高考 P35,5T
人教版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夯实必备知识
人教版物理
对应学生用书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第 4页
人教版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即时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可以是固定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选项A错误,B正确;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选项C错 误;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选项D 错误. 答案:B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必备知识一 [基础梳理] 1.质点 形状 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______ 大小 和______, 质量 (1)定义:忽略物体的______ 的物质点,叫质点. 大小 和______ 形状 对研究问题的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 影响可以忽略.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 参考 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_______,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 不同 通常以_______ 地面 为参考系. 的描述可能会_______, 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________________, 需要在 位置的变化 参考系 ___________ 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K12学习]优化探究(新课标)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随堂反馈]1.(2015·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 =v a =1 s ,运动的距离x 1=12at 2=1 m ,然后以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 运动的距离为8 m ,因此第1个5 s 内运动距离为9 m ,过了关卡2,到关卡3时再用时3.5 s ,大于2 s ,因此能过关卡3,运动到关卡4前共用时12.5 s ,而运动到第12 s 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前,C 正确. 答案:C2.(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x 1=3 m ,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x 2=2 m ,又经过位移x 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v 0的大小为2.5 m/s B .加速度a 的大小为1 m/s 2C .位移x 3的大小为1.125 mD .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解析:由Δx =aT 2可得加速度a =-1 m/s 2,B 正确.第1 s 末的速度v 1=x 1+x 22T=2.5 m/s ,得初速度v 0=v 1-at =3.5 m/s ,A 错误.物体速度由2.5 m/s 减小到0所需时间t =Δva=2.5 s ,则经过位移x 3的时间t 3为1.5 s ,且x 3=-12at 23=1.125 m ,C 正确.位移x 3内的平均速度v =x 3t 3=0.75 m/s ,D 正确. 答案:BCD3.(多选)一根轻质细线将两个薄铁垫圈A 、B 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 ,此时A 、B 间距为3L ,A 距地面为L ,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 、B ,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释放到A 落地历时t 1,A 落地前瞬间速率为v 1,从A 落地到B 落在A 上历时t 2,B 落在A 上前瞬间速率为v 2,则( )A .t 1>t 2B .t 1=t 2C .v 1∶v 2=1∶2D .v 1∶v 2=1∶3解析:对A 有L =12gt 21,且v 1=gt 1,对B 有3L +L =12g (t 1+t 2)2,且v 2=g (t 1+t 2),联立解得t 1=t 2,v 1∶v 2=1∶2,B 、C 正确. 答案:BC4.(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了8 s 之后,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并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2∶1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1∶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为x 1∶x 2=2∶1 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1∶3解析:汽车由静止运动8 s ,又经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相等,由v =at ,知a 1t 1=a 2t 2,a 1a 2=12,A 、D 错误;又由v 2=2ax 知a 1x 1=a 2x 2,x 1x 2=a 2a 1=21,C 正确;由 v =v2知v 1∶v 2=1∶1,B 正确.答案:BC5.如图所示,一长为l 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位置1、2.位置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通过位置1、2所用时间分别为t 1和t 2.求:(1)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 (2)木块前端P 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 解析:(1)由平均速度公式v =ΔxΔt得 木块经过位置1时的平均速度:v 1=l t 1 木块经过位置2时的平均速度:v 2=l t 2(2)方法一: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P 端经过位置1后t 12时刻的速度为v 1,则P 端经过位置1时的速度:v 1=v 1-a ·t 12同理,P 端经过位置2时的速度:v 2=v 2-a ·t 22由速度公式得v 2=v 1+at解得t =l a ⎝ ⎛⎭⎪⎫1t 2-1t 1+t 1-t 22方法二:设木块P 端距位置1的距离为x 1,距位置2的距离为x 2,P 端到位置1、2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由x =12at 2得x 1=12at 1′2x 1+l =12a (t 1+t 1′)2 x 2=12at 2′2x 2+l =12a (t 2+t 2′)2解得t 1′=l at 1-t 12,t 2′=l at 2-t 22故木块前端P 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t =t 2′-t 1′=l a ⎝ ⎛⎭⎪⎫1t 2-1t 1+t 1-t 22.答案:(1)l t 1l t 2 (2)l a ⎝ ⎛⎭⎪⎫1t 2-1t 1+t 1-t 22[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方框4中的方法分别是( ) 观察现象→2→逻辑推理→4→修正推广→…… A .提出假设,实验检验 B .数学推理,实验检验 C .实验检验,数学推理 D .实验检验,合理外推解析:根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际顺序可知,A 正确. 答案:A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根据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5t +t 2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 m/s ,加速度为2 m/s 2,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x =6 m ,A 错误;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t =5t +t 2t=5+t =(5+2)m/s =7 m/s ,B 错误;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满足公式Δx =x 2-x 1=aT 2,任意相邻的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2 m ,C 错误;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就等于加速度大小,D 正确. 答案:D3.滑板爱好者由静止开始沿一斜坡匀加速下滑,经过斜坡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到达斜坡底端时的速度为( ) A.2v B.3v C .2vD.5v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位置的速度公式v x2=v 20+v22,有v =0+v 2底2,得v 底=2v ,所以只有A 项正确. 答案:A4.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 A .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解析:由x =v 02t 可得,汽车刹车后的拖行路程为x =82×1 m=4 m <5.9 m ,选项C 正确.答案:C5.(2014·高考上海卷)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 A.2vgB.v gC.2h vD.h v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向上抛出的小球落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也是v ,之后的运动与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因此上抛的小球与下抛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差为t =-v -v -g =2v g ,A 项正确.答案:A6.(2016·石家庄质检)如图所示,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 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滑块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滑块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v C =6 m/sB .v B =8 m/sC .DE =3 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 s 解析:由 x AC -x CD =at 2得a =x AC -x CDt 2=+--22 m/s 2=0.5 m/s 2,滑块由A 至C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v C =x AD t =6+62×2m/s =3 m/s ,A 错误;由v 2B -v 2C =2ax BC ,得v B =10 m/s ,B 错误;由v 2B =2ax BE 得x BE =10 m ,故x DE =x BE -x BD =4 m ,C 错误;由x DE =12at 2DE 得t DE =4 s ,D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 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2T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d 、3d 、4d 、5d ,所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由位移差Δx =aT 2得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a =d T 2,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v =x t =3d +4d 2T =7d 2T,故B 、C 、D 均正确. 答案:BCD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物体( )A .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2TB .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2TC .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2D .运动的加速度为x 1+x 2T 2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v A =v =x 1+x 22T,A 正确.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则x 2-x 1=aT 2,所以a =x 2-x 1T 2,C 、D 均错误.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B =v A +aT ,代入数据得v B =3x 2-x 12T ,B 正确.答案:AB9.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 ,它们运动的v -t 图线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 .t =2 s 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 .t =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甲、乙两小球抛出后均做竖直上抛运动,只是乙的运动滞后2 s .因初始位置高度不同,所以无法确定t =2 s 时两小球的高度差,选项A 错误;v -t 图象中位移的大小等于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 =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选项B 正确;同时因抛出速度相同,所以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相同,从v -t 图象知,该时间间隔均为3 s ,选项D 正确;因两球抛出时高度不同即高度差不确定,运动时间就不确定,因此时间间隔不确定,选项C 错误. 答案:BD10.(2016·潍坊模拟)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 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3 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 B .t =10 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C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 .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a 1=4 m/s 2.如果第4 s 物体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16 m/s ,从而判断出第4 s 已过B 点,物体是在2 s 到4 s之间经过B 点,则物体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 2=-2 m/s 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8 m/s +a 1t 1+a 2t 2=12 m/s ,又t 1+t 2=2 s ,解出t 1=43 s ,知物体经过103 s 到达B 点,到达B 点时的速度v=a 1t =403 m/s.所以最大速度不是12 m/s ,故A 、C 均错误.第6 s 末的速度是8 m/s ,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t ′=0-8-2 s =4 s ,所以到C 点的时间为10 s ,故B 正确.根据v 2-v 20=2ax ,求出AB 段的长度为2009 m ,BC 段长度为4009 m ,则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故D 正确.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11.(2016·黄冈调研)某人在相距10 m 的A 、B 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 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 点,到达B 点后立即返回A 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 2和8 m/s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从B 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 点.求: (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2)从A 点运动到B 点与从B 点运动到A 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解析:(1)设此人从静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时所用的时间为t 1,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1,从B 点返回A 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 m =a 1t 1x 1=v m2t 1,L -x 1=v m t 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t 2=2 s.(2)设此人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3,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4,由运动学方程可得v m =a 2t 4,x 2=v m2t 4,L -x 1-x 2=v m t 3v AB v BA =t 1+t 2t 1+t 3+t 4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v AB v BA =1213. 答案:(1)2 s (2)121312.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 取10 m/s 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 0,则有v 2-v 20=-2ah又v 20=2g (H -h )联立解得h =99 m ,v 0=50 m/s以5 m/s 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 1高处自由落下,即v 2=2gh 1解得h 1=v 22g =5220m =1.25 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 ,则有v 0=gt 1解得t 1=v 0g =5010 s =5 st 2=v -v 0a =5-50-12.5s =3.6 s故t =t 1+t 2=(5+3.6) s =8.6 s. 答案:(1)99 m 1.25 m (2)8.6 s。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各点转动情况不同,不能将其视为质点;同理,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对比
赛结果影响也很大,不能视为质点。其余两项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选项B
、D正确。
精选ppt
15
重难突破
重难一 质点、参考系
. 1.质点是实际物体的科学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 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真正的质点是不存 在的。 2.能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 以忽略不计时,不论物体大小如何,都可将其视为质点。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 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质点速度逐渐增大,当加
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选项A错B对;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
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位移将随时间继续增大,选项C、D错误。
答案 B
精选ppt
25
2-1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精选ppt
17
典例1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艘飞艇,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
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球
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静止
B.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
道等在内的23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
点的是 ( )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
2015届高考物理新一轮复习(热点视角+对点自测+讲练互动)第一章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新人教版
[解析] 能否把某物体视为质点,关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 形状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A、C、D项中的
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
故A、C、D项不符合题意;而B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 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质点、参考系
质量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 地面 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 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______ 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位移和路程 位移 路程 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 路程是质点 初位置 定义 是质点由________指向 __________ 运动轨迹 的长度 末位置 ________的有向线段 (1)位移是______ 矢 量,方向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单向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________ 等于 (1)在______ 路程 联系 小于 路程 (2)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______
的方向沿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C错D对.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比较 项目 物理 意义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 的快慢和方向, 是状态量
x v= t
描述物体速度 的变化,是过 程量
Δv=v-v0
描述物体速度 变化快慢,是 状态量
Δv v-v0 a= = Δt Δt
定义 式 单位
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优化课件
一题一得 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同一质点的运动结 论一般是不同的.参考系的选择要以解题方便为原则,要依据 具体情况灵活选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改编题)观察右图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 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 区)(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解析 小球上升的距离为 20 m,它从最高点下落到 B 点的 距离为 45 m,所以小球在题设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 65 m.小 球的初位置是 O 点,末位置为 B 点,O 到 B 点的线段长度为 25 m,方向竖直向下,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小球在题设 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25 m.D 正确.
答案 AC
一题一得 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要由研究问题的实际 情况决定,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双选)下列关于质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指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的物体 B.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可视为质点 C.巨轮停在海面上某处,研究其所处位置时,可视为质 点
D.杂技演员做空翻动作时,可视为质点
慢
大小
慢
①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
大
区别
②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大,加 速度不一定大
③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
可以不为零
【跟踪训练】 6.(双选)对下列所述四种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 度一定为零 B.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 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 一定很大 D.尽管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不 为零
【最新】一轮优化探究物理(人教版)课件:第一章+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 x ②若 x
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2.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速度随 时间 变化的规 律. (2) 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 表示物 体 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 v t 图象 t 图象是与横轴 平行的直线. t 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 v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 位移大小. 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 为 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方向为负方向 .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 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这时就会涉及追 及、相遇或避免相碰等问题. 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 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 时,两者相距 最近.
拓展 2
图象的转换
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t 图象如图所 示.下列 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T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 0~ 时间内 a=a0>0,若 v0≥0,物体 2 做匀加速运动;若 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 B、C 皆错 误;由于在 T~2T 时间内 a=-a0,若物体速度 v>0,做匀减 速运动,若速度 v<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 T 与 0~ 时间内相同,故 A 错误,D 正确. 2
【优化探究】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第1单元课件 必修1
A.6 N
B.8 N
C.10 N
D.12 N
[思路点拨] F最小与刚好拉动对应,刚好拉动时,物体之间达
到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以A和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求解.
[听课记录] 滑轮两边绳上的力相等,设为FT,先根据整体法, 对A、B、C整体研究,刚好拉动时,F最小,这时F=2T+μ(mA+ mB+mC)g,对A研究,A刚刚运动,这时T=μ mA g,解得F=8 N.
[听课记录] 上提物块 1 之前,两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由平衡条件
可得:k1x1=m1gsin θ,k2x2=(m1+m2)gsin θ,上提到下面弹簧的下 端刚脱离挡板时,下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因此物块 2 沿斜面上升
3.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其方向 如平衡其他力、作动力、作阻力、提供向心力等. 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关键是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 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由受力分 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如,如图中物块A和B在外力F作用下一起 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摩擦力提供A物体的加速度,A、B之间的摩擦 力大小为ma,A受力方向水平向右.
μN 大小:f= 方向:与受相力反物体相对运 动的方向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
作用效果
势
动
[温馨提示] 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总垂
直,反之不一定成立.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利用假设法判断 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 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优化探究】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第1单元课件 必修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演绎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
加速度定义:a=ΔΔvt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 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就是惯性.惯性反 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 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 加了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2.定律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 3.意义 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 依赖关系.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 比较内容
受力物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不
依赖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 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另一个可依然存在
同
点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 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 消,可叠加,可求合力 且合力为零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 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 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
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
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龙口指向大连
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 A错;平均速度等于位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2.两个公式的说明 Δv F 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 Δt 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 F 和物体的质量 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 力的方向决定.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物理
第1单元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基础探究 参考系 【想一想】
如图所示,已知旗杆静止不动,则风向向哪个方向?能否判断甲、 乙火炬的运动方向?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提示:旗杆静止不动,旗向左展开,则风向向左,甲火炬火焰向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核心突破】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典例1】
在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中,中国代表团参加了
B的加速度a2=-2.0 m/s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 的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解析:加速度是矢量,负号不表示大小,A正确;两物体的初速 度方向不确定,不能判断是加速还是减速, B错;若两物体均做减速
2.参考系的四性
(1) 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 参考系 为标准. 任意 同一. 不同 参考系. .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填一填】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速度和加速度 【想一想】 如图所示为汽车的速度表,其示数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 时速度?
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图甲变为图乙历时 8 s,则此 过程汽车速度变化量为________ km/h,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提示:速度表示数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此过程汽车速度 变化量为40 km/h,汽车的加速度为a== m/s2≈1.4 m/s2.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填一填】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质量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大小 和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
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研究结果
3.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物理
质 点 【想一想】
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 2013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男子 400米决
赛中,28岁的美国选手梅里特以 43秒74的成绩夺得冠军.梅里特在飞 奔的400米中,能否被看成质点?若梅里特的教练贝姆要分析其跨栏动
作要领,还能否将梅里特看做质点?
提示:梅里特在飞奔的 400米中,能被看做质点,但教练分析其 动作要领时,不能将其看做质点.
状可以忽略,故可看做质点, B对;跆拳道比赛中若将运动员看做质 点,则运动员的动作就无法研究,故运动员此时不能看做质点, C错;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
能看做质点,D错. [答案] B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填一填】
1.速度和速率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2.加速度 Δv (1)定义式:a= . Δt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4)单位:米/秒 2. (5)根据 a 与 v 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
答案:ABC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互动探究】
1.质点真实存在吗?
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是否依物体大小来判断?举例说明. 3.质点与几何“点”是否相同?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
包括田径、体操、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 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中的转动情况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
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情况时 [思路点拨] 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有两点:
①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 加速 ②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③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 减速 [温馨提示]
. . .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
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基础自测 1.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013年国际泳联世界跳 水赛北京站的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观看运动员 的比赛时,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
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C.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 点 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解析:运动员的下落过程阻力很小,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 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 A错;前一半位移所 用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 B对;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
左偏,甲火炬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向左运
动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填一填】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 不动 物体. 参考 ,用来做 的
(1)明确题目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自主解答]
撑杆跳时,若将支撑杆看做质点,则无法研究支撑
杆的转动情况, A错;研究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帆船的大小和形
物理
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
解析:选项A、B、C中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均不能作为次要因 素忽略掉,故不能看作质点,选项 D 中火车在平动,可看作质点, D 对. 答案:D
菜 单
运动,某时刻速度均可以为零, C错;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
D错. 答案:A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物理
4. 如图所示, 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 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物理
位移和路程
【想一想】
如图所示,某质点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 止,已知AC=100 m,BC=30 m,则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各为多大? 提示: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AB=AC-BC=70 m,路程为 AC+BC=130 m.
菜 单
隐 藏
2015届高考总复习
抓基础 双 基 夯 实 研考向 要 点 探 究 培素养 技 能 提 升 练典题 知 能 检 测
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 m/s 5 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2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 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